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史专题07近代前期中国地思想解放潮流教师版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史专题07近代前期中国地思想解放潮流教师版

实用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史专题07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师版)【考纲要求】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注意重点考查的内容,如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五四运动后,《新青年》杂志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等。

对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表现应掌握: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思维导图】文档.实用【高频考点整合】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考点一1.(2012·北京高考)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

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致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⑦文档.实用考点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主要观点①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学中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结合起来,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的必要性。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谭嗣同:抨击纲常礼教,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倡导男女平等。

④严复:翻译西方书籍,宣传了人民享有自由权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

(2)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归纳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次争论【特别强调】(1)把握一条主线: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入里、文档.实用选择取舍的渐进历程。

(2)理解两个基本观点: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既是对当时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4-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4 第3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1.(2011·北京·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思想文化。

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从题干诗中可知这部著作涉及九州四海的知识,而B、C、D三项中三部著作在内容上与诗中著作不符。

只有A项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符合题干要求。

2.(2011·天津·5)《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B、C、D各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3.(2011·安徽·1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

A、B两项的观点属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D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因此只有C项能体现维新派的观点,中西政体不同,要改革维新。

2013年高考历史冲刺系列第12讲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概括总结及例题讲解)

2013年高考历史冲刺系列第12讲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概括总结及例题讲解)

思想解放的潮流本讲内容在近年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多,高频考点主要包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及实践,康梁维新思想及特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向西方学习的规律的探究等,题目类型多样,角度新颖。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胡锦涛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潮流告诉我们,解放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要解放思想,就必须与时俱进,善于、勇于吸取借鉴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从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角度命题,是当今高考的热点之一。

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是与中国的民族危机紧密相连的,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其思想资源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

另外,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的探索,呈现出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1、“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器物——技术)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器物——技术)3、“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制度)例2.(2011年安徽卷文综1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C。

解析:认真理解各选项的含义,A项属地主阶级洋务派言论;B项属地主阶级顽固派言论; D项属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观点;只有C项符合维新派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君主立宪的思想。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部分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部分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部分一、高考命题特点及分值分布: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内容为高考命题频率较高的考点,其中主要考查内容包括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二十世纪三大思想理论及现代科技、文学艺术、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其中新文化运动和二十世纪思想理论为命题重点。

高考命题题型多为选择题,材料题中偶有涉猎,命题分值4——8分,复习中需要分清主次,把握重难点。

二、知识导图:三、主要知识点:考点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睁眼看世界(新思想的萌发:师夷长技)(地主阶级抵抗派)1、林则徐:(1)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代表作品《四洲志》、《华事夷言》;(3)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领导禁烟运动,是中华民族英雄2、魏源:林则徐好友,新思想的核心代表(1)代表作品《海国图志》(2)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学习;夷:外国;长技: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夷:抵制外国的侵略,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来抵制外来侵略)3、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表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为主体,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为应用)是对新思想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工业、海防、教育近代化),但因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变革政治制度而最终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二、维新变法(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2、核心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钢厂伦理,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3、康有为:又称康南海,代表作品《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打着孔教名义宣传变法主张,减少变法阻力,类似于文艺复兴其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旗号,实质为宣传资本主义思想)4、梁启超:代表作品《变法通议》,宣传民权,提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为变法牺牲者之一,代表作品《仁学》,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6、严复:翻译《天演论》,利用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原则宣传变法主张。

2013高考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3高考一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材料一:前期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 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 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 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局限性? 1、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
3.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19世纪中期到五四运动(1919年)前后,哪些阶 级先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救国方案? 农民阶级 《资政新篇》 政治、经济、文化等 (没有付诸实践)
向 西 方 学 习
地主阶级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洋务派— 洋务运动(“自强” “求富 维新派— 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 政治近代化 制度 革命派—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 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 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等 维 发 会李 文 主 表 主大 章 义 了 义钊 。 的 《 大高 胜 布 旗举 利 尔 接起 》 什 连社 ,
归纳----内容:
前 期
核心 1)提倡科学与民主, 思想革命 反对愚昧与专制; 文学革命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专题十四 考点一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的潮流

决 定
推 动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 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 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 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 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 路历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14 新陈代谢——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14 新陈代谢——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PART ONE
真题体验
考向一 开眼看世界
1.(2022·北京高考,6)《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
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
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
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
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 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材料体现出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影响洋务派,是其自强 之道的思想先导,故选B项;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迈出变法第一步,排除A项; 洋务派仍然停留在器物变革层面,排除C项; 材料强调的是魏源师夷长技思想对洋务派的影响,而非洋务派“中体 西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排除D项。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主题14 新陈代谢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主题解读
鸦片战争以后,部分封建士大夫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向西 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先后登场,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 学、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激荡全国。其中,以五四运动为界,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经历了由宣传民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 折,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实践
的实现
3.历史解释——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 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思想史专题训练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思想史专题训练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中国近代思想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2.(2012年3月揭阳一模)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最大价值在于()。

A.开启了清代“经世致用”之先河 B.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C.看清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先进 D.改变了封建士大夫传统思维方式4.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无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悼念的是()A.康有为 B.袁世凯 C.孙中山 D.陈独秀5.(2011年1月辽宁锦州高二期末22题)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

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确定“三大政策”⑤颁布《临时约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6.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

”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7.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8.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9.(2010年12月安徽名校高三大联考14题)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

2013年高考历史分类——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3年高考历史分类——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 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 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 对此加以分析。(10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 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 变化的原因。(8分)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 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材料二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 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 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 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 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 力’的办法……” ——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 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 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 办法?(5分)







【答案】(1)特点: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 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原因:甲午战争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 的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引 进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若从清未新政角度作答,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表现:经学大义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 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 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 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 即可得分。 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 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 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 要影响。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2年12月安徽皖中名校高三联考)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

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D.拥护清朝走向民主2.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

”据此表明他()。

①不赞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②反对因循守旧,固守中国的传统文化③主张把中西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④主张实行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中国正式向日、德、意宣战,是在()A.西安事变后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C.《波茨坦公告》发表后D.卢沟桥事变后4.(2012年11月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

”造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①洋务运动的失败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民族危机加剧④文学革命开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2012年1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对传统文化心态的挑战,迈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指的是近代中国人提出了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D.“民主与科学”6.维新派发动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B.采用欧美制度来维护清朝统治C.借鉴日本成功经验D.用事实说明说明儒学的现实影响7.(2012年11月泰州高三联考)1919年孙中山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下列哪一件事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A.五四运动B.南昌起义C.抗日战争D.北伐战争8.(2011年江苏9题)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总结3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总结3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史观渗透
【例 1】
学案14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
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 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 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 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 D )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解析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它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 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 了一条新的道路。
线索发散
学案14
由城市工人运动到农
革命 首都巴黎城市 首都彼得格勒 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 道路 起义 城市起义 《土地法令》 无农民支持 调动了农民的 革命积极性 政权; 由效法苏俄革命 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同盟 军 土地革命(土改)调动 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无产阶级建立 建立了世界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地位 政权的第一次 第一个社会主 胜利, 鼓舞了被压迫民 伟大尝试 义国家 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解析 从材料信息“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儒家可发 挥积极的作用”,可推出东亚发展兼采中西文明,故选 D。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 西方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思想

2013届高考二轮复习 西方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思想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重点与热点
学案12
4.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 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 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的 变化。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 而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洋 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 济,这就是质的飞跃。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反 对封建统治。 5.探索具有曲折性。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反映了探索的 曲折性。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由于 反动势力的强大。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A
典题与题源
学案12
典题2 “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 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 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 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B.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 B )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思想成果: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 科学等。
重点与热点
题点2 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
学案12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是洋务 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其特点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 为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 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学习西 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早期维新思想发展到康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把 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上升到制度层 次。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题训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12月保定调研34题)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

这表明A.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共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C.中共放弃了革命领导权D.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2.(2012年1月延吉市一模16题)胡锦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上述材料表明了A.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B.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D.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的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3.(2011年4月湖南雅礼中学月考26题)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D.清政府沦为殒强的侵华工具4.(2012年11月山东济南高三质检)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打开大门”指的是A.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C.外国人可以进入中国内地进行贸易活动 D.外国军舰可以出入中国沿海城市5.(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13题)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12年2月枣庄五校高三联考8题)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A.①②③B.②③C.①② D.①③2.(2012年2月枣庄五校联考14题)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A.康有为 B.毛泽东 C.孙中山 D.陈独秀3.(2012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9题)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有( )①民族危机的出现②封建制度的衰落③鸦片战争的震醒A.①②③B.①③C.①③D.②③4.(2012年1月山东东营十校联合体7题)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5.(2012年1月山东东营十校联合体10题)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2012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7题)“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7.(2012年3月青岛质检14题)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8.(2012年3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18题)“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是( )A.器物制度文化 B.器物文化制度C.文化制度器物 D.制度文化器物10.(2012年3月杭州质检15题)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21题)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2012年2月山东聊城高三返校联考19题)“……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

以他们为社会基础的民主革命派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A.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 B.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C.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D.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13.(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6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14.(2012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1题)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2012年3月山东东营十校高三联考24题)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16.(2012年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17题)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17.(2012年3月山东五校联考15题)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

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

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18.(2012年2月绍兴市质检15题)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9.(2012年3月温州五校高三联考22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20.(山东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17题)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

”上述史料表明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21.(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28题)(19分)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8分)材料二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6分)材料三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

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

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

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作用。

(5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解析:本题选自2012年高考上海卷。

根据题意“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指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7世纪初期指唐朝统一时期,没有变革和动荡;20世纪初期清末民国初,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兴起,属于“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据此本题选①③,D项。

2.A 解析: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主张因信称义,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这与马丁·路德有相似之处。

故选择A项。

3.B解析:根据所学,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

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本题选B项。

4.B解析: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同策略,都说明中国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提出要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反对中国的儒家思想。

本题选B 项。

5.C解析:根据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所处的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具有同样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相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同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革命前途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结果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据此本题选C项,只有第③项“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B7.C解析:A 是自我封闭和保护,与题干要求不符。

B洋务运动失败,故不能说完成。

D发生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8.C 9.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学习西方近代化分为经济上学习西方技术的器物层次;再到政治领域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领域学习西方的文化逐层递进。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0.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这场运动主要是在文化领域,且具有爱国、反帝、否定中国旧文化的特点,在提供的选项中只有D符合这些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