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受约束的回归模型

合集下载

第07章:最优回归试验设计与分析

第07章:最优回归试验设计与分析

第7章最优回归试验设计与分析方差分析一章介绍的方差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析因试验结果的分析。

但在多处理情形下,虽然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容易地将双因子方差分析的模型和方法推广到多因子方差分析的情况,但在实践中,做多个因子的完全试验会有实际的困难,因为完全试验所要求的试验次数太多,乃至无法实现。

例如,假定要考虑5个三水平因子,则完全试验(重复数为1)要求做35=243次试验;假如再加一个四水平因子,则完全试验(同样重复数为1)要作972次试验,如果要能够分析全部交效应,同时还能够做平方和分解,则试验次次还需要加倍!显然,如此大的试验次数在实际中几乎是无法实施的。

解决这个困难的技术之一是采取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试验。

本章介绍的最优回归试验设计包括一般正交试验设计、正交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及均匀设计的试验设计及其分析技术。

第1节正交试验统计分析1.概述正交试验是解决科学试验中多因素、多水平试验,如按全面试验方法,试验处理个数急剧上升的问题。

例如有6个因素,每个因素5个水平的试验,全面试验的试验数目是56=15625个,一般是不可能完成这么多试验处理的。

因此,统计学家发明了一类试验设计的方法-正交因子设计,或简单地称为“正交设计“。

在这种试验设计中,可以安排许多因子,而试验次数远远小于完全试验所需的试验次数;同时统计分析具有分离各因子的主效应和一阶交互效应两优点。

由于这个优点,正交设计在工、农业试验和科学试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分析前先编辑定义数据矩阵,数据矩阵的左边放正交表,右边输入试验结果(试验可是单个或有重复),一行一个正交试验组合。

然后, 将正交表和试验结果一起定义成数据矩阵, 如有1个包含3个处理(A,B,C)和2个空闲因子、重复3次的试验,的其数据编辑定义格式为如图7-1。

然后进入菜单选择“一般正交试验”功能,系统提示用户输入试验因子(处理+空闲因子)的总个数(系统一般能自动识别出来,故一般只需回车)。

多重共线性考试考试与答案

多重共线性考试考试与答案

第七章 多重共线性习题与答案1、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克服方法?3、考虑一下模型:Y t =β1+β2X t +β3X 1-t +4βX 2-t +5βX 3-t +6βX 4-t +u t其中Y =消费,X =收入,t =时间。

上述模型假定了时间t 的消费支出不仅是时间t 的收入,而且是以前多期的收入的函数。

例如,1976年第一季度的消费支出是同季度收入合1975年的四个季度收入的函数。

这类模型叫做分布滞后模型(distributed lag models )。

我们将在以后的一掌中加以讨论。

(1) 你预期在这类模型中有多重共线性吗?为什么?(2)如果预期有多重共线性,你会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4、已知回归模型μβα++=N E ,式中E 为某类公司一名新员工的起始薪金(元),N 为所受教育水平(年)。

随机扰动项μ的分布未知,其他所有假设都满足。

(1)从直观及经济角度解释α和β。

(2)OLS 估计量αˆ和βˆ满足线性性、无偏性及有效性吗?简单陈述理由。

(3)对参数的假设检验还能进行吗?简单陈述理由。

5、根据1899—1922年在美国制造业部门的年度数据,多尔蒂(Dougherty )获得如下回归结果:LogY=2.81 - 0.53logK+ 0.91logL + 0.047tSe =(1.38)(0.34) (0.14) (0.021)R 2=0.97 F=189.8其中Y =实际产生指数,K=实际资本投入指数,L=实际劳力投入指数,t =时间或趋势。

利用同样数据,他又获得一下回归:(1)回归中有没有多重共线性?你怎么知道?(2)在回归(1)中,logK 的先验符号是什么?结果是否与预期的一致?为什么或为什么不?(3)你怎样替回归的函数形式(1)做辩护:(提示:柯柏—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4)解释回归(1)在此回归中趋势变量的作用为何?(5)估计回归(2)的道理何在?(6)如果原先的回归(1)有多重共线性,是否已被回归(2)减弱?你怎样知道?(7)如果回归(2)被别看作回归(1)的一个受约束形式,作者施加的约束是什么呢?(提示:规模报酬)你怎样知道这个约束是否正确?你在哪一种检验?说明你的计算。

受约束回归模型

受约束回归模型

但是,如果约束条件 受约束回归 但是 如果约束条件为真,则受约束回归 如果约束条件为 无约束回归模型具有相同的解释能力 模型与无约束回归模型具有相同的解释能力, 模型与无约束回归模型具有相同的解释能力 RSSR 与 RSSU的差异变小。 可用RSSR - RSSU的大小来检验约束的真实性 可用 根据数理统计学的知识:
Y1 X 1 = Y X 2 2 0 β μ + 1 I n 2 γ μ 2
(**)
可见,用前n1个样本估计可得前k个参数β的估计, β 而γ不外是用后n2个样本测算的预测误差X2(α - β) γ α
合并两个时间序列为( 1,2,…,n1 ,n1+1,…,n1+n2 ), 无约束回归模型 则可写出如下无约束回 无约束回
Y1 X 1 = Y 0 2 0 β μ + 1 X 2 α μ 2
(*)
如果α=β,表示没有发生结构变化,因此可针对 α β 如下假设进行检验: H0: α=β β
这里,运用了ESSR =0。
二、对回归模型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
考虑如下两个回归模型
Y = β 0 + β1 X 1 + L + β k X k + µ
Y = β 0 + β 1 X 1 + L + β k X k + β k +1 X k +1 + L β k + q X k + q + µ
(*) (**)
RSSU / σ 2 ~ χ 2 (n − kU − 1)
RSS R / σ 2 ~ χ 2 (n − k R − 1)

回归问题 回归模型

回归问题 回归模型

回归问题回归模型
回归问题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或解释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未知观测值的因变量,或者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回归模型可以分为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两种类型。

1. 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是最常见的回归模型之一,它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模型可以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确定最佳拟合直线,使得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2. 非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函数形式,并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或其他评估指标来确定模型参数。

在建立回归模型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估计和岭回归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入交互项、多项式项等方式来拓展模型的灵活性。

回归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经济学中,可以用来预测销售额、通货膨胀率等;在医学领域,可以用来预测疾病风险、药物剂量等;在市场营销中,可以用来预测顾客购买意愿、产品价格弹性等。

总之,回归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统计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3.4_受约束回归

3.4_受约束回归
Y1 X1 μ β 1 Y X μ 2 2 2
(***)
0 β μ 1 I n2 γ μ 2
(***)式与(**)式 Y1 X1
但是,如果约束条件为真,则受约束回归 模型与无约束回归模型具有相同的解释能力, RSSR 与 RSSU的差异变小。 可用RSSR - RSSU的大小来检验约束的真实性 根据数理统计学的知识:
RSபைடு நூலகம்U / 2 ~ 2 (n kU 1)
RSSR / 2 ~ 2 (n k R 1)
三、参数的稳定性
建立模型时往往希望模型的参数是稳定的,即 所谓的结构不变,这将提高模型的预测与分析功 能。如何检验?
1、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
假设需要建立的模型为
Y 0 1 X 1 k X k
在 两 个 连 续 的 时 间 序 列 ( 1,2,… , n1 ) 与 (n1+1,…,n1+n2)中,相应的模型分别为:
Y 0 1 X 1 k X k 1
Y 0 1 X 1 k X k 2
合并两个时间序列为( 1,2,…,n1 ,n1+1,…,n1+n2 ), 则可写出如下无约束回归模型
Y1 X1 Y 0 2 0 β μ 1 X 2 α μ 2
F检验、x2检验与t检验, 主要介绍F检验 在同一样本下,记无约束样本回归模型为 ˆ Y Xβ e 受约束样本回归模型为
ˆ* Y Xβ e*
于是
ˆ* ˆ ˆ* ˆ* ˆ ) e* Y Xβ Xβ e Xβ e X(β β

第7章 受约束的回归模型

第7章   受约束的回归模型

记RSS1与RSS2为在两时间段上分别回归后所得的 残差平方和,容易验证, 于是
RSSU RSS1 RSS2
[ RSSR ( RSS1 RSS2 )] / k F ~ F[k , n1 n2 2(k 1)] ( RSS1 RSS2 ) /[n1 n2 2(k 1)]
2、邹氏预测检验
上述参数稳定性检验要求n2>k。 如果出现n2<k ,则往往进行如下的邹氏预 测检验(Chow test for predictive failure)。 邹氏预测检验的基本思想:
先用前一时间段n1个样本估计原模型,再用 估计出的参数进行后一时间段n2个样本的预测。
如果预测误差较大,则说明参数发生了 变化,否则说明参数是稳定的。 分别以、 表示第一与第二时间段的参数, 则:
ˆ , ˆ 2) L (β
~ ~2 L ( β , ) Max:
约束:g()=0
或求极值: L (β g (β) , 2 ) λ
g():以各约束条件为元素的列向量,
':以相应拉格朗日乘数为元素的行向量 受约束的函数值不会超过无约束的函数值, 但如果约束条件为真,则两个函数值就非常“接 近”。 由此,定义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Y1 X1β μ 1 Y2 X 2α μ X 2 (α β) μ γ μ 2 X 2β 2 X 2β 2
其中, γ X 2 (α β)
(*)
如果 =0,则 = ,表明参数在估计期与 预测期相同 (*)的矩阵式:
Y1 X1 Y 2 X2 0 β μ 1 I n2 γ μ 2
讨论: 如果约束条件无效, RSSR 与 RSSU的差异较 大,计算的F值也较大。 于是,可用计算的F统计量的值与所给定的显 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作比较,对约束条件的真实性 进行检验。 注意,kU - kR恰为约束条件的个数。

3.6 受约束回归

3.6 受约束回归
Y1 X 1 μ β 1 Y X μ 2 2 2
(***)
0 β μ 1 I n 2 γ μ 2
(***)式与(**)式 Y1 X 1
* Y * 0 1 X 1* 3 X 3 k 1 X k 1 *
(**)
如果对(**)式回归得出
ˆ ˆ ˆ ˆ 0 , 1 , 3 ,, k 1
ˆ ˆ k k 1
ˆ ˆ 则由约束条件可得: 2 1 1
然而,对所考查的具体问题能否施加约束? 需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检验。常用的检验有:
Y 0 1 X 1 k X k 1
Y 0 1 X 1 k X k 2
合并两个时间序列为( 1,2,…,n1 ,n1+1,…,n1+n2 ), 则可写出如下无约束回归模型
Y1 X 1 Y 0 2 0 β μ 1 X 2 α μ 2
但是,如果约束条件为真,则受约束回归 模型与无约束回归模型具有相同的解释能力, RSSR 与 RSSU的差异变小。 可用RSSR - RSSU的大小来检验约束的真实性 根据数理统计学的知识:
RSSU / 2 ~ 2 (n kU 1)
RSSR / 2 ~ 2 (n k R 1)
三、参数的稳定性
建立模型时往往希望模型的参数是稳定的,即 所谓的结构不变,这将提高模型的预测与分析功 能。如何检验?
1、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
假设需要建立的模型为
Y 0 1 X 1 k X k
在 两 个 连 续 的 时 间 序 列 ( 1,2,… , n1 ) 与 (n1+1,…,n1+n2)中,相应的模型分别为:

第7章__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理论与应用

第7章__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理论与应用

t:yt X ˆ( )
不可微,因此传统的对目标函数求导的方法不再适用。估计分位数回归方
程参数 βˆ( ) 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线性规划方法。
基于 Barrodale 和 Roberts (1973,以下简写为 BR)提出的单纯形法 (simplex algorithm),Koenker 和 D’Orey(1987)提出一种估计分位数回归 系数的方法。EViews 中应用的是 BR 算法的改进形式。
T
T
T
Q
0.5( yt X βˆ(0.5) )
0.5( yt X βˆ(0.5) ) 0.5 yt X βˆ(0.5)
t:yt X ˆ(0.5)
t:yt X ˆ(0.5)
t 1
yˆ (0.5)t = X t βˆ(0.5) 称作中位数回归方程, βˆ(0.5) 称作中位数回归系数估计量。
a
a
E( yt ) = -
(y ) f (y) dy
(y ) f (y)dy = -
f (y)d y
f ( y)dy
-
-
= dF( y) - dF( y) = F ( ) -[1- dF( y)] F ( ) - (1- F ( )) 2F ( ) -1
-
-
式(1)求极小的一阶条件是 E( yt ) = 0,即 2F() -1 =0, F() 0.5 。这意味着等于中位数
对于不同分位数回归函数如果回归系数的差异很大,说明在不同分位 数上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4. 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模型的估计
由于目标函数(15.3)
T
T
Q
(1 )(yt X βˆ ( ) )

计量经济学-受约束回归检验-、Eviews6

计量经济学-受约束回归检验-、Eviews6

数学与统计学院实验报告院(系):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学号:姓名:实验课程:计量经济学指导教师:实验类型(验证性、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时间:2017年3月22日一、实验课题受约束回归检验二、实验目的和意义1. 表6.1.2是英国1946~1963年居民储蓄与收入数据,单位是百万英镑。

表6.1.2(1)试建立储蓄关于收入的回归模型,并检验。

(2)试分析(1)中建立的模型的参数稳定性。

a. 构造约束回归的F统计量进行检验;b. 构造LR统计量进行检验;c. 构造WD统计量进行检验;d. 构造LM统计量进行检验;e. 用Chow检验法或Chow预测检验法检验。

Ps:要求写出详细操作步骤、计算结果及结果的分析。

三、解题思路1、首先画散点图,观察两变量是否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再运用spss 进行回归模型检验(输入x、y两变量—quick—estimate equation—yc x)2、通过散点图,明显发现该模型存在结构性变化,断点在1958年;即对数据进行分段参数检验。

并用F、LR、WD、LM检验的理论知识进行验算。

四、实验过程记录与结果1、试建立储蓄关于收入的回归模型,并检验。

●散点图:两变量为正相关,所以存在一定关系。

●有条件约束模型:所以回归模型为:Y=-1.082071+0.117845*X2、试分析(1)中建立的模型的参数稳定性。

无条件约束模型:(以19658年为断点)(1)1946-1957年(2)1958-1963年3、Chow检验:4、Chow forecast test:五、结果的讨论和分析1、通过spss检验,发现该结构具有显著性的结构变化。

(四1)RSS R≈0.572、以1958年为断点,分别得到两个模型。

(四2)RSS U=RSS1+RSS2≈0.23+0.14●F检验:F=*~F(k+1,(n1+n2)-2(k+1),)=*≈3.78~F(2,14)=3.74F>F0.05,即可拒绝原假设,所以该模型存在结构性变化●LR检验LR=n*㏑(1+x)~x2(1) x==18*㏑[1+(0.57-0.37)/0.37] ≈7.78~x2(1)=3.84通过数据,可以发现,LR检验为显著性检验,即模型具有结构性变化●WD检验WD=n*x=9.73> x2(1)通过数据,可以发现,WD检验也为显著性检验,即模型具有结构性变化LM检验LM=n*(x/(1+x))=6.32>x^2(1)通过数据,可以发现,LM检验也为显著性检验,即模型具有结构性变化3、Chow检验法或Chow预测检验法检验(四(3、4))通过chow检验法可以得出用理论知识手算检验与用计算机检验所得的检验统计量是大致相同的,即该模型存在结构性变化六、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对四种检验方法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每个检验方法的统计思想。

统计学 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

统计学 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
其中 s, q 分别为滞后解释变量和滞后被解释变
量的滞后期长度。
9
1.分布滞后模型
被解释变量受解释变量的影响分布在解释变量 不同时期的滞后值上,即模型形如
Yt 0 Xt 1Xt1 2 Xt2 s Xts ut
具有这种滞后分布结构的模型称为分布滞后模型,
其中 为滞s 后长度。根据滞后长度 取s为有限
(7.8)
i=0
将(7.8)滞后一期,有

Yt-1 = α + β0
λi-1 X t -i + ut -1
i=1
(7.9)
31
对(7.9)式两边同乘 λ并与(7.8)式相减得:


Yt - λYt-1 = (α + β0 λi Xt-i +ut ) - (λα + β0 λi Xt-i + λut-1)
6
二、滞后效应产生的原因
心理预期因素 技术因素 制度因素
7
三、滞后变量模型
滞后变量:是指过去时期的、对当前被解释变量 产生影响的变量。滞后变量分为滞后回归模型称为滞 后变量模型。
8
滞后变量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 0 Xt 1Xt1 2 Xt2 s Xts 1Yt1 Y2 t2 Yq tq ut
28
库伊克假定:
对于如下无限分布滞后模型:
Yt = α + β0 Xt + β1 Xt-1 + β2 Xt-2 + +ut (7.6) 可以假定滞后解释变量 X t-i 对被解释变量 Y 的影 响随着滞后期 i 的增加而按几何级数衰减。即滞
后系数的衰减服从某种公比小于1的几何级数:
βi = β0λi , 0 λ 1 , i 0,1, 2,

计量经济学 回归模型参数约束共44页

计量经济学 回归模型参数约束共44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计量经济学 回归模型参数约束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6 受约束回归

3.6 受约束回归
Y 0 1 X 1 k X k 1
Y 0 1 X 1 k X k 2
合并两个时间序列为( 1,2,…,n1 ,n1+1,…, n1+n2 ),则可写出如下无约束回归模型
Y1 X1 Y 0 2 0 β μ 1 X 2 α μ 2
建立模型时往往希望模型的参数是稳定的,即 所谓的结构不变,这将提高模型的预测与分析功 能。如何检验?
三、参数的稳定性
1、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
假设需要建立的模型为
Y 0 1 X 1 k X k
在 两 个 连 续 的 时 间 序 列 ( 1,2,… , n1 ) 与 (n1+1,…,n1+n2)中,相应的模型分别为:
(*)
如果=,表示没有发生结构变化,因此可针 对如下假设进行检验: H0: =
Y1 X 1 μ β 1 Y X μ 2 2 2
(*)式施加上述约束后变换为受约束回归模型
(**)
因此,检验的F统计量为:
( RSSR RSSU ) / k F ~ F[k , n1 n2 2(k 1)] RSSU /[n1 n2 2(k 1)]
* Y * 0 1 X 1* 3 X 3 k 1 X k 1 *
(**)
如果对(**)式回归得出
ˆ ˆ ˆ ˆ 0 , 1 , 3 ,, k 1
ˆ ˆ k k 1
ˆ ˆ 则由约束条件可得: 2 1 1
然而,对所考查的具体问题能否施加约束? 需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检验。常用的检验有:
受约束回归
一、模型参数的线性约束 二、对回归模型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 三、参数的稳定性 *四、非线性约束

约束系数模型

约束系数模型
2 2
1
n ( x 2 m 33 x 3 m 23 )
2
2
( m 3 3 n x 3 )( m 2 2 m 3 3 m 2 3 )
2
由上式可以得出 V a r ( 2 ) V a r ( 2 ) 同样对 3 也有一样的结果,即受约束的估计比不受约束的估计有较小的 方差。
二、不等式约束 混合估计
对于同样的约束 a b , 在区间的可能性为1,但是其在 k 区间的位置一无所知,一般认为 k 在区间内是均匀的,可 写为 a b k u
k
2
其中:
E (u ) 0
V a r (u )
(b a ) 12
2
主要思想:将一个或是几个回归系数的先验信息同样本资料 接合起来,把不等式约束看作一个附加的观察值,然后用最 小二乘法“扩展样本”。
G i F i v i ( F v ) ( F v ) y i i
无约束形式:
G i yi i
对比两式系数有
F v, F v
有4个约束参数,只有2个无约束参数,故在不定识别的情形下不能用无约束 参数来表示约束参数

12
ba
得到
*

12
(b a )
K 0 (u )
此时,
*


12
Var ( )
*
ba
1 2 2 ( b-a)
2
Var ( )
2
这就排除了异方差性。 yi第(n+1)个的观察值是不知道的,因为 是未知的,但我们 2 可以用 S 2 代替 。
一、定期约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约束样本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RSSR
ˆ ˆ ˆ ˆ e e e e ( β β ) X X( β β ) * * * *
于是
e *e* e e
(*)
Xe 0
e'e为无约束样本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RSSU 受约束与无约束模型都有相同的TSS
由(*)式
参数稳定性的检验步骤: (1)分别以两连续时间序列作为两个样本 进行回归,得到相应的残差平方: RSS1与 RSS2 (2)将两序列并为一个大样本后进行回归, 得到大样本下的残差平方和RSSR
(3)计算F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比较: 若F值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发 生了结构变化,参数是非稳定的。 该检验也被称为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 (Chow test for parameter stability)。
四、非线性约束
也可对模型参数施加非线性约束,如对模型
Y 0 1 X 1 2 X 2 k X k
施加非线性约束12=1,得到受约束回归模型:
1 Y 0 1 X 1 X 2 k X k * 1
该模型必须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nonlinear least squares)进行估计。
1 2
因此,在1+2=1的约束条件下:
ˆ ˆ 1 1 2 z ~ N ( 0 ,1) ˆ ˆ
~ ~2 Lβ ,

ˆ , ˆ Lβ
2
如果比值很小,说明两似然函数值差距较大, 则应拒绝约束条件为真的假设;
如果比值接近于1,说明两似然函数值很接近, 应接受约束条件为真的假设。 具体检验时,由于大样本下:
~ ~2 ˆ , ˆ 2 )] ~ 2 (h) LR 2[ln L(β , ) ln L(β
• 未加任何约束的回归称为无约束回归 (unrestricted regression)。
一、模型参数的线性约束
例如对模型:
Y 0 1 X 1 2 X 2 k X k
(*)
施加约束:
1 2 1
k 1 k
得:
Y 0 1 X 1 (1 1 ) X 2 k 1 X k 1 k 1 X k *
第7章 受约束的回归模型
一、模型参数的线性约束 二、对回归模型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
三、参数的稳定性
四、非线性约束
说 明
• 在建立回归模型时,有时根据经济理论需要对 模型中的参数施加一定的约束条件。例如:
——需求函数的0阶齐次性条件(参数和为零) ——生产函数的1阶齐次性条件(参数和为1)
• 模型施加约束条件后进行回归,称为受约束回 归(restricted regression);
讨论: 如果约束条件无效, RSSR 与 RSSU的差异较 大,计算的F值也较大。 于是,可用计算的F统计量的值与所给定的显 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作比较,对约束条件的真实性 进行检验。 注意,kU - kR恰为约束条件的个数。
这里的F检验适合所有关于参数线性约束的检验
如:多元回归中对方程总体线性性的F检验:
(**)
可见,用前n1个样本估计可得前k个参数 的估计,而是用后n2个样本测算的预测误差 X2( - )
如果参数没有发生变化,则=0,矩阵式简化为
Y1 X1 μ 1 Y X β μ 2 2 2
(***)
记RSS1与RSS2为在两时间段上分别回归后所得的 残差平方和,容易验证, 于是
RSSU RSS1 RSS2
[ RSSR ( RSS1 RSS2 )] / k F ~ F[k , n1 n2 2(k 1)] ( RSS1 RSS2 ) /[n1 n2 2(k 1)]
这里:KU - KR=n2 RSSU=RSS1
邹氏预测检验步骤:
第一步,在两时间段的合成大样本下做OLS回归, 得受约束模型的残差平方和RSSR ;
第二步,对前一时间段的n1个子样做OLS回归,得 残差平方和RSS1 ; 第三步,计算检验的F统计量,做出判断: 给定显著性水平 ,查 F 分布表,得临界值 F(n2, n1-k-1),如果 F>F(n2, n1-k-1) ,则拒绝原 假设,认为预测期发生了结构变化。
Y 0 1 X 1 k X k 1
Y 0 1 X 1 k X k 2
合并两个时间序列为( 1,2,…,n1 ,n1+1,…,n1+n2 ), 则可写出如下无约束回归模型
Y1 X1 Y 2 0 0 β μ 1 X 2 α μ 2
然而,对所考查的具体问题能否施加约束? 需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检验。常用的检验有:F检 验、x2检验与t检验。
F检验 在同一样本下,记无约束样本回归模型为:
ˆ e Y Xβ
受约束样本回归模型为: ˆ * e* Y Xβ 于是:
ˆ * Xβ ˆ e Xβ ˆ * e X(β ˆ * β ˆ) e* Y Xβ
RSSU / 2 ~ 2 (n kU 1)
RSSR / 2 ~ 2 (n k R 1)
(RSSR RSSU ) / 2 ~ 2 (kU k R )
于是:
( RSSR RSSU ) /(kU k R ) F ~ F (kU k R , n kU 1) RSSU /(n kU 1)
从而
RSSR ≥ RSSU
ESSR ≤ ESSU
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对模型施加约 束条件会降低模型的解释能力。 但是,如果约束条件为真,则受约束回 归模型与无约束回归模型具有相同的解释能力, RSSR 与 RSSU的差异变小。
可用RSSR - RSSU的大小来检验约束的真实性 根据数理统计学的知识:
H0: j=0
j=1,2,…,k
这里:受约束回归模型为
Y 0 *
( RSSR RSSU ) /(kU k R ) (TSS ESSR RSSU ) / k F RSSU /(n kU 1) RSSU /(n k 1) (TSS RSSU ) / k ESSU / k RSSU /(n k 1) RSSU /(n k 1)
(***)式与(**)式
Y1 X1 Y 2 X2 0 β μ 1 I n2 γ μ 2
分别可看成受约束与无约束回归模型
于是有如下F检验:
( RSSR RSSU ) /(kU k R ) ( RSSR RSS1 ) / n2 F RSSU /(n kU 1) RSS1 /(n1 k 1)
(*)
如果=,表示没有发生结构变化,因此可针对 如下假设进行检验: H0: =
Y1 X 1 μ 1 Y X β μ 2 2 2
(*)式施加上述约束后变换为受约束回归模型
(**)
因此,检验的F统计量为:
( RSSR RSSU ) / k F ~ F[k , n1 n2 2(k 1)] RSSU /[n1 n2 2(k 1)]
h是约束条件的个数。因此:通过LR统计量的2 分布特性来进行判断。
2、沃尔德检验(Wald test, W)
沃尔德检验中,只须估计无约束模型。如对
Y 0 1 X 1 2 X 2 k X k
在所有古典假设都成立的条件下,容易证明
ˆ ˆ ~ N ( , 2 ˆ ˆ ) 1 2 1 2 ຫໍສະໝຸດ 这里,运用了ESSR =0。
二、对回归模型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
考虑如下两个回归模型
Y 0 1 X 1 k X k
Y 0 1 X 1 k X k k 1 X k 1 k q X k q
(*) (**)
(*)式可看成是(**)式的受约束回归:
(**)
* * 或: Y * 0 1 X 1* 3 X 3 k 1 X k 1
ˆ , ˆ , ˆ ,, ˆ 如果对(**)式回归得出: 0 1 3 k 1
则由约束条件可得:
ˆ 1 ˆ 2 1
ˆ ˆ k k 1
三、参数的稳定性
建立模型时往往希望模型的参数是稳定的,即 所谓的结构不变,这将提高模型的预测与分析功 能。如何检验? 1、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
假设需要建立的模型为
Y 0 1 X 1 k X k
在 两 个 连 续 的 时 间 序 列 ( 1,2,… , n1 ) 与 ( n1+1,… , n1+n2)中,相应的模型分别为:
Y1 X1β μ 1 Y2 X 2α μ X 2 (α β) μ γ μ 2 X 2β 2 X 2β 2
其中, γ X 2 (α β)
(*)
如果 =0,则 = ,表明参数在估计期与 预测期相同 (*)的矩阵式:
Y1 X1 Y 2 X2 0 β μ 1 I n2 γ μ 2
2、邹氏预测检验
上述参数稳定性检验要求n2>k。 如果出现n2<k ,则往往进行如下的邹氏预 测检验(Chow test for predictive failure)。 邹氏预测检验的基本思想:
先用前一时间段n1个样本估计原模型,再用 估计出的参数进行后一时间段n2个样本的预测。
如果预测误差较大,则说明参数发生了 变化,否则说明参数是稳定的。 分别以、 表示第一与第二时间段的参数, 则:
F统计量的另一个等价式
2 2 ( RU RR )/q F 2 (1 RU ) /(n (k q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