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我国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及对策
我国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及对策供应链金融是指基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的一种金融模式。
它通过有效地利用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促进供应链中各参与方之间的资金流动和共享,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然而,供应链金融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下面将对我国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供应链金融存在信用风险。
由于供应链金融的特性,资金会从金融机构转移到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因此信用风险成为一大关键问题。
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供应链上的一些企业无法按时履约或无法按时还款,导致整个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传递。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用评估,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
同时,加强合同管理、监控资金流向等也是必要的措施。
其次,流动性风险也是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挑战之一、由于供应链上的资金流动频繁,资金的流出和流入可能不平衡,从而导致供应链金融的流动性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融资产品,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
同时,加强监控和对接各参与方的资金需求,提前做好资金预测和调配,也是确保供应链金融流动性的重要手段。
此外,操作风险也是供应链金融需要注意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方,操作不规范或出现失误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为了降低操作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供应链金融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操作风险。
最后,政策风险也是我国供应链金融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供应链金融可能受到政策限制或者政策鼓励。
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综上所述,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政策风险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供应链上企业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提供适当的融资产品和流动资金支持,加强监控和对接各参与方的资金需求,提升供应链上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及时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电商行业中的供应链金融与风险控制策略
电商行业中的供应链金融与风险控制策略随着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供应链金融成为了电商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供应链金融旨在解决电商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也需要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来保障企业的利益。
本文将从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电商行业中的供应链金融与风险控制策略。
一、供应链金融概述供应链金融是建立在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模式,其核心是通过金融手段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服务,以满足供应链上企业的不同金融需求。
在电商行业中,供应链金融主要针对供应商、电商平台和消费者三方,旨在为电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及风险分担。
二、供应链金融的作用1. 资金周转:电商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商品采购、库存管理和订单履约等环节。
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提高经营效率。
2. 风险分担: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将风险在供应链上进行分散和传导,减少企业个体面临的风险。
例如,供应商逾期导致的资金损失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机构进行分散。
三、电商行业中的供应链金融方式1. 库存质押融资:电商企业将持有的库存商品质押给金融机构,获得相应的融资支持。
利用库存质押融资可以解决电商企业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满足订单履约的问题。
2. 订单融资:电商企业可以将尚未履约的订单作为融资依据,获得资金支持。
订单融资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因采购货物或生产周期过长而导致无法及时交付的问题。
3. 供应商预付款:电商企业可以与供应商签订协议,提前支付一部分货款作为预付款,以获得供应商更高的信任度和优先供货权。
这种方式可有效降低供应链中的信用风险。
四、电商行业中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策略1. 供应商风险评估:电商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供应商的资质、信用状况、供货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只有选择可靠的供应商,才能有效降低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
2. 融资风险控制:金融机构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时,也需要对融资风险进行合理控制。
例如,制定合理的贷款额度、利率和期限等,确保借款企业能够按时还款。
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概述供应链金融是一种结合了金融与供应链管理的创新模式,它通过将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相连,为参与供应链的各方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融资解决方案。
然而,供应链金融也伴随着一系列风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模式1. 应收账款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是最常见和基础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将其未来预期到账的应收账款出售给金融机构,获取短期资金流动性。
这种模式有助于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并加快现金流转。
2. 多级保理多级保理是指由上游企业将自身欠款通过保理公司转让给下游企业,并由保理公司负责催收和管理债权。
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商业信用、降低拖欠风险,并增强整个供应链上各方之间的协作关系。
3. 应收账款托管应收账款托管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委托给第三方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和催收。
这种模式可以减轻企业自身的资金压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债权的安全性和可追索性。
风险控制1. 信用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中的最主要风险之一是信用风险。
为了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深入了解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参与者的信用状况,并进行评估。
- 建立严格的合作伙伴筛选机制,仅选择具备良好信用记录和稳定经营状况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 引入第三方评级服务,对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企业进行专业评级。
2. 风险分散与保证合理为避免过度集中风险,有两个方法可以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采取: - 分散并多元化资金来源。
通过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分散资金来源,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降低风险。
- 合理设置担保物权。
对于各个供应链环节的参与者,可以要求提供担保物权来减少风险,例如抵押、质押等。
3. 监测和控制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供应链金融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风险控制中需要重点监测和控制。
以下措施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流动资金: - 建立有效的供应链信息平台,实时监测企业的资金流向和变化。
- 制定合理的付款和还款计划,并进行严格的执行。
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
供应链金融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供应链金融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模式是指以供应链为基础,借助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融资渠道拓展、风险管理等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方便企业获取资金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可以促进供应链的协作和优化,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风险控制。
1.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势(1)降低融资成本:传统融资渠道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抵押品或担保,而供应链金融模式是以供应链上的交易为基础,基于企业的信用及供应链交易背景来评估风险,并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因此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提高融资效率:传统融资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审批和复杂的程序,而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和核心技术,提高融资的效率,大大缩短企业融资的时间。
(3)促进供应链协作:供应链金融模式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还能促进供应链的协作。
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不同环节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提高供应链协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
(1)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核心是以企业的信用为基础,因此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在供应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交易中,如果某个环节企业的信用出现问题,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流动和融资渠道都可能受到影响。
(2)违约风险: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各个企业之间都存在着交易与借贷关系。
如果在交易过程中任何一方违约,可能会对其他企业产生连带影响,因此需要加强违约风险监管和控制。
(3)市场风险: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因素也可能引发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风险。
由于供应链上的环节相互关联,当一环出现问题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导致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1)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企业的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模式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方法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风险分析与控制方法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工具和技术手段,为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提供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供应链金融逐渐实现了数字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然而,数字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从风险分析和控制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一、风险分析1.信息安全风险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核心是信息的流通和共享,而信息的泄露和篡改会对供应链金融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信息安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的保护和监控,采用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等手段,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依赖于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和交互,而信用风险是信息共享和交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风险之一。
不同环节的企业可能存在信用不良、违约等问题,导致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增加。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信用评估和监控,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信用风险。
3.操作风险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操作风险是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操作不当、流程不畅等问题会导致供应链金融的延误和错误,从而增加企业的风险。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优化流程和操作规范,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
二、风险控制方法1.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数字化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是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基础和关键,企业应加强对信息的保护和管理。
采用安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手段,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的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应对信息安全风险。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供应链金融是指一种采用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作为开展金融业务的基础,实现贸易融资的融资方式。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和风险控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一、首先,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要从供应链上游的商品来源、下游买家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入手。
对于商品来源,要关注生产厂家的信用状况、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等,并检查与该厂家合作的历史记录和生意信誉。
对于下游买家,要了解其销售渠道、信用状况、供应情况、销售额等,并从多个渠道获取关于该买家的信息。
对于资金来源,要对资金的来源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因为资金来源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风险。
二、其次,从财务风险、商业风险和交易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财务风险,评估供应链参与方的财务能力、财务资产状况、负债能力等,了解其经营状况。
对于商业风险,了解参与方的市场情况、竞争地位、业务拓展等,避免供应链上的企业出现市场变化导致的经营风险。
对于交易风险,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合同来规范交易行为、明确业务责任、降低风险等。
三、针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风险进行控制,可以从技术手段入手,采用手动或自动化的风险监控,及时发现、诊断和对冲各种风险,并通过强制执行各种合同来减少风险。
对于实施自动化风险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建设合适的风险管理平台、实施风险控制标准、建立规范的流程等方法,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四、鼓励供应链金融创新,尝试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来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可以实现数据互通、合同智能化和流程自动化等创新手段,有效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
同时,还可以加强跨领域的合作,将供应链金融和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优势进行融合。
总之,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风险评估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要以不断优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预防和处理,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
供应链金融该如何做好风险管控?
供应链金融该如何做好风险管控?本文笔者将为大家讲述:供应链金融为什么会存在风险?常见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有什么?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做好风险管控?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环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那末问题来了:一、供应链金融为什么会存在风险??宏观经济政策与泡沫经济、金融放松管制与自由化、内部管理与道德风险、经营环境与非经济因素等是商业银行风险的现实起因。
而供应链金融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有一些不同的特质,构成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殊风险的起因。
1. 授信企业具有产业链相关性基于供应链的供应链金融为融资业务带来了更广阔的融资空间,风险也就由传统的单一贸易环节向供应链上下游拓展,意味着供应链上下游的不确定性也为贸易融资带来了风险。
特殊是当供应链金融的覆盖范围达到“端到端”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也就随之覆盖了整个供应链。
此时,风险再也不单纯来源于客户信用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等传统的风险来源,而是由贸易环节为出发点向供应链上下游扩散。
因此不仅是客户自身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应继续得到关注,对客户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的关系、商誉、信用度、财务报表真实性等都应当进行关注。
且银行现阶段发展的供应链受信对象多集中在几个大型的产业链上,如汽车业、医疗器械类、电力类等。
当这些大型产业链上的任意一个重要结点发生使银行撤出资金的风险问题时,不仅银行在链上其他企业的授信业务会受到影响,甚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也会受到波及。
2. 供应链上主要授信企业规模较小在传统的信贷业务中,银行偏向于选择大型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作为授信对象。
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往往不是一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而是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分销商等相对小的企业。
由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买方或者卖方的劣势地位,流动负债在其报表中所占份额很大。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与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与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重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
而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来降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则成为了当前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与风险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降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以达到最优的风险管理效果。
一、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供应链金融是指采用电子商务、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等技术手段,以债权或其他金融工具为基础,为供应链中企业提供资金、保险、货物流转等综合金融服务的金融模式。
目前,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三类:采购融资、库存融资和销售融资。
1.采购融资采购融资是指供应商向其买方提供货物,买方以未来的货款作为抵押,以获得融资。
采购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供应商的资金利用率,从而降低交易双方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资金利用效率。
2.库存融资库存融资是指企业将库存物资作为抵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库存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
3.销售融资销售融资是指企业将销售应收账款作为抵押获得融资。
销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降低售后回收压力,以保证企业的客户关系的稳定。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为借款人或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的方式履行还款或履约义务导致货币流失的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是供应商或买方可能无法按时履行债务的风险。
为了降低信用风险,银行可以通过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业务状态等多维度的评估,建立起良好的信用评价体系,从而有效地减少风险。
2.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操作疏漏、内部控制不足、人为失误等因素导致损失的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操作风险主要指在采购、库存、销售等环节中发生的操作失误、内部控制不足等导致的损失。
为了降低操作风险,银行可以通过建立规范完善的操作流程、加强内部控制等措施来规范业务操作,确保业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降低操作风险。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与风险控制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与风险控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引领着金融行业的创新与变革。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对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进。
然而,伴随着这种新型金融模式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挑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及其风险控制。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旨在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服务,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与传统的银行间金融模式不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与信用评估,为参与供应链的各方提供融资、结算等服务。
具体而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 供应链金融平台模式供应链金融平台作为连接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中介机构,实现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撮合和交易。
这种模式下,平台将供应链上的企业、金融机构、物流公司等不同角色进行对接,实现资金的流转和信息的共享。
2. 多方联保模式多方联保是一种利用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联合为融资企业提供担保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等组成联保团队,共同承担融资企业的还款责任,提高了融资的安全性,降低了风险。
3. 多级供应链金融模式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通常只有核心企业可以获得融资服务,而多级供应链金融模式将金融服务扩展到了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
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合担保等手段,实现多个环节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循环。
4. 资产证券化模式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供应链中的应收账款等资产通过转让、打包等方式进行证券化交易。
这种模式下,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将自身的资产转化为证券发行给投资者,以获取融资。
同时,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来分享供应链中的收益。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虽带来了便利和机遇,却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挑战。
有效的风险控制是确保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
1. 信息不对称风险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信息共享与信用评估,但在实际操作中,各环节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导致风险的扩大。
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风控和审计策略研究
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风控和审计策略研究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供应链金融手段来解决融资难题,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繁荣。
然而,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风险管理和审计策略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探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的风控和审计策略。
一、风控策略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风险管理是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供应链金融风控策略:1. 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来识别和评估各种潜在风险。
该模型可以考虑供应商的信用评级、供应链的稳定性、市场风险等因素,并根据相应的权重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2. 强化合作伙伴的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中的关键环节是与供应商的合作。
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风险管理合作,共同把控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
例如,建立供应商信用评级系统,及时了解供应商的信用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合作风险。
3. 建立风险监控体系:通过建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监控体系,企业可以实时监控供应链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行动。
该体系可以包括风险预警机制、异常订单监测、供应商履约能力跟踪等,以加强对潜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4.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为降低融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减少对单一融资方的依赖。
例如,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分散融资风险。
二、审计策略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审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过程的全面审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供应链金融审计策略:1. 供应链信息集成审计: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会涉及各个供应商、客户和金融机构,需要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审计。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信息集成技术,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审计。
这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也能够识别风险和问题。
2. 供应商履约能力审计: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在于供应商的履约能力。
审计人员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履约能力审计,包括财务状况、资质认证、合作记录等方面的审计。
供应链金融的模型构建与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的模型构建与风险控制在当前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了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银行、保险公司、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金融机构进入供应链环节,为参与者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服务的金融服务模式。
它不仅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能够有效的分散风险,保证供应链的稳健运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供应链金融的模型构建和风险控制。
一、供应链金融模型构建供应链金融的模型构建需要考虑到供应链的各个参与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银行和保险公司等。
首先,供应商需要通过向银行质押应收账款来获取资金。
银行通过抵押或者质押应收账款来为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这样一来,企业的应收账款便成为了有价值的资产。
其次,制造商可以借助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帮助,将其未来的销售订单作为抵押来获得资金。
这种方式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担保未来的销售订单来降低风险,银行则可以向制造商发放资金。
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商不仅能够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够保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最后,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者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进行资金结算。
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通过提供支付保证金、风险评估等服务来保障供应链的稳健运作。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是实现其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在供应链金融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
通过对供应链各个参与者的信用评估,可以对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从而最小化可能的损失。
其次,在供应链金融中,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合适的合同条款,一方面可以约束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条款约束来规范市场行为,减少风险。
最后,建立更加透明的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从而更好地制定供应链金融策略。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模型构建与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模型构建与分析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发展,其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非常多,因此采用传统的金融风险模型无法完全适用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种针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现状随着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方法仍然不够完善,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 风险评估难度大:由于供应链金融中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每个利益主体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态度和评估标准也不同,因此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非常困难。
2. 预测精度低: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难以准确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而这也对风险的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执行困难:供应链金融往往需要多方协作,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由此导致风险执行的困难。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模型构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一套完整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模型。
1. 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考虑到供应链金融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多强度的风险评估问题,并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等数学方法,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得到较为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
2. 利用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风险预测: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通过对供应链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弥补人工预测的不足,并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3. 建立多方协作体系:为了确保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有效执行,需要建立一个多方协作的体系,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使得各方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风险控制过程中来。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模型分析基于以上构建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模型,我们分别从风险评估模型、风险预测模型和多方协作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及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及风险管理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其核心在于通过资金和信息的流转,促进企业之间在供应链上的合作。
通过融资、结算、支付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业务增量。
然而,供应链金融模式也不是没有风险。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及风险管理。
一、供应链金融的模式1. 融资模式融资模式是供应链金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将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应收账款或存货作为融资抵押品,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资金。
这种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的流畅性。
同时,对于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获得的资金也可以用于及时结算下游企业的应付账款。
这样,可以帮助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实现良性的资金流动。
2. 贴现模式贴现模式是指企业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向其购买商品的客户所形成的应收账款的未来利润权,通过金融机构的贴现手段提前变现。
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一种迅速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的有效方式。
同时,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种模式具有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资产池的管理等多重功能。
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市场中增加竞争力。
3. 移动支付模式移动支付模式是指通过移动支付技术,将供应链上的结算流程进行数字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支付效率,减少支付成本。
同时,移动支付技术具有随时随地、线上线下、多元化等优势。
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供应链支付体验和安全性。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1. 风险意识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高度关联和互动的生态系统,其风险来源也非常多元化。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起对于各种风险的意识,并且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
这样可以有效规避可能的金融风险和业务风险,提升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获得真实信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于信息的流转和共享。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运用技术手段和专业技能,对于企业的信息进行审慎评估。
浅析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
浅析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摘要】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来优化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资金流动和交易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其分类和特点,讨论了当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文章还详细探讨了供应链金融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方法。
通过对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的全面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在总结了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并展望了未来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供应链金融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重要性、概念、分类、特点、发展现状、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方法、关键点、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工具和服务,为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
在当今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供应链各方的资金流动性。
通过供应链金融可以优化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缩短采购到销售的周期,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益。
供应链金融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加强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发展现状、主要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1.2 说明文中将讨论的内容在本文中,将对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将介绍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随后将详细分析供应链金融的分类和特点,以及供应链金融在当今全球经济中的发展现状。
在讨论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因素方面,将重点关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挑战。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风险防控研究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风险防控研究作者:郑彦来源:《中国民商》2021年第05期摘要: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为了达到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大多选择将优质核心企业作为载体,借助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从而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由于核心企业提供的供应链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数据信息,将上下游企业的交易纳入到其中,通过收集和整理上下游企业销售收入信息以及短期融资还款来源等方式,建立完整的闭环操作体系,确保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融资、结算以及现金管理的有序开展,所以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从根本上防范和杜绝了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系统性风险,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主要是就是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与风险防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全新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供应链结构信息的优化和梳理,以确保资金运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发展和应用,不但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还帮助企业实现了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信息的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出了供应链再融资模式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一、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一)融通仓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融资体系中的融通仓模式主要是通过构建完整金融服务基础的方式,借助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为物流环节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由于供应链在最初发展的阶段主要是以生产和存货企业为主体,对于身处供应链中的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确保企业货源稳定输出的关键。
银行作为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金融机构,在融通仓融资模式中主要发挥着为企业服务的重要作用。
金融机构在与供应链中的企业开展合作时,应该从企业稳健性等几方面着手,为企业提供统一且规范化的融通长保障。
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充分发挥其在融通仓融资中的接续性作用,加强供应链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力度,确保企业融资目标的顺利实现。
浅析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
浅析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引言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应用金融工具和技术手段,解决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动问题,为供应链参与方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供应链的复杂化,供应链金融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然而,供应链金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需要适当的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和特点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通过金融工具为供应链参与方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其核心是将供应链中的资金流动问题进行优化和协调,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方合作:供应链金融涉及到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需要形成多方合作关系,共同解决资金流动问题。
2.风险共担:供应链金融中的各个参与方在风险承担上具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共同分担供应链中的风险。
3.数据共享:供应链金融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各个参与方需要共享数据,以实现更有效的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
4.灵活性和定制化:供应链金融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满足不同供应链参与方的实际需要。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供应链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1.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涉及到多个参与方的信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存在信用问题都可能引发风险。
2.运营风险:供应链金融需要依赖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运营,任何一个环节的运营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供应链金融造成影响。
3.法律风险:供应链金融涉及到多个参与方之间的合同和法律关系,法律风险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4.市场风险:供应链金融中的各个参与方都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市场风险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措施为了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识别和评估:对供应链金融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明确风险的来源和可能对供应链金融造成的影响。
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与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与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与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是在传统金融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模式,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优化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资金流动,提高供应链金融效率。
本文将就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以及风险控制探讨如下。
一、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供应链管理、融资创新和风险管理。
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优化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对接、物流配送和库存管理等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整合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信息系统,实现订单的及时推送和共享,有效减少产品的库存周转时间,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 融资创新在传统金融模式下,企业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抵押物不足等原因难以获得融资支持。
而供应链金融模式通过应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供应商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融资解决方案。
例如,融资方可以通过对供应商的交易数据和信用数据的分析,根据供应商的信用状况为其提供融资支持,从而降低供应商的融资成本。
3. 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供应商风险和资金风险。
供应商风险是指供应商无法按时交付货物或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而资金风险则是指融资方无法按时还款等问题。
供应链金融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
例如,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以定期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预警和应对供应商的风险问题;同时,做好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分散,以降低资金风险。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监管风险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供应链金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1. 信用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是指融资方和供应商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不能按时履约或无法偿还债务等问题。
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同时,在供应链金融交易中对融资方和供应商进行双向的信用背书和信用保险,以分散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发展,其风险控制问题也日益凸显,给金融机构和供应链参与者带来了诸多挑战。
供应链金融涉及的主体众多,包括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金融机构等,这些主体的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参差不齐,给风险识别和评估带来了较大困难。
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对这些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确保资金的安全。
供应链金融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如市场价格波动、物流风险、政策风险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和扩大。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预测和预警能力,以应对这些潜在的风险。
第三,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化程度较高,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数据质量问题,金融机构很难准确地获取和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增加了风险控制的难度。
第四,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需要多方合作,包括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这些主体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机制对于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利益分配和责任划分等问题,各方之间的合作并不总是顺畅,这也给风险控制带来了挑战。
第五,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如网络攻击、欺诈行为等,这些新型风险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风险控制手段和工具,以适应新的风险环境。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息风险、合作风险和新型风险等。
金融机构需要全面认识和应对这些挑战,以保障供应链金融的稳健发展。
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问题
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问题1. 引言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和风险管理,以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资金周转率的一种金融模式。
在供应链金融中,供应商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他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供应商在供应链金融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供应商面临的问题2.1 融资难题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中的一环,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生产和运输等环节。
然而,由于供应商的规模较小,信用状况较差,银行往往难以给予他们足够的融资支持。
这导致供应商的资金链风险增加,可能会影响其生产和交付能力。
2.2 资金周转困难由于供应商需要提前支付原材料和其他成本,而在产品销售后才能收到款项,导致其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资金周转周期长,影响了供应商的经营和发展。
2.3 风险管理挑战供应商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中其他环节的故障等。
由于供应商往往缺乏足够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工具,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供应商面临损失和经营困境。
3. 解决方案3.1 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银行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例如通过保兑仓、订单融资等方式,帮助供应商解决融资难题和资金周转困难。
通过与供应链中其他参与方的合作,银行可以借助更多的信息和抵押物,提高对供应商的信贷额度和融资比例。
3.2 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可以为供应商提供全流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融资、订单管理、风险管理等。
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可以提高供应商的融资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缩短资金周转周期,降低融资成本。
3.3 多方合作机制供应商可以与其他供应链参与方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共同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
例如,供应商可以与采购商达成长期供应合同,以稳定订单和资金流入;供应商可以与物流公司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降低物流成本和风险;供应商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保险来管理风险和减轻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问题探讨吴晓萌袁琳(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100048)【摘要】目前国内的供应链市场保持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供应链金融业务已日渐成为业务亮点。
本文以供应链金融为研究对象,从其为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和商业银行带来的价值入手,剖析了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原因,通过相关案例简析了四种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及运作,并以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为脉络,揭示了不同供应链模式产生的风险,进一步探讨了应采取的风控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供应链;核心企业;节点企业;风险控制一、文献回顾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是近年来伴随社会化分工、专业化运作产生的金融服务模式,其着眼于整条供应链,创造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作为一种较新的运营模式国内外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多为研究供应链金融的思想、理念和风险。
Allen N Berger(2004)等人最早提出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新的设想及框架,初步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国际知名的金融顾问和咨询公司Towergroup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流动资本融资的创新模式,指出全球化、技术进步、供应链管理的提升、银行开发新的收入来源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在研究供应链金融的理念阶段,国内的研究者张晓涛、李常永(2008)和冯瑶(2008)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背景和对银行及企业的吸引力所在。
在研究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方面,闫俊宏、许详泰(2007)、楼栋、钱志新(2008)和马佳(2008)均对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优劣,并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提出了建议措施。
在研究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方面,刘生华(2009)从供应链金融三个维度的风险入手,阐述了在供应链金融运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内容。
冯静生(2009)从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入手分析,阐明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并提出建议。
弯红地(2008)设立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模型用以讨论银企间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问题。
刘士宁(2007)和杨晏忠(2007)、邹武平(2009)也都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阐述了风险防范的措施。
以上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局限于供应链金融的商业银行模式,而忽视了其他供应链金融模式。
本文意在从供应链金融为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和商业银行带来的价值入手,剖析其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四种主要模式及运作,揭示不同供应链模式产生的风险,进一步探讨应采取的风控对策。
二、供应链金融产生原因分析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上下游和货物动产,为企业在获取订单、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和销售货物等环节提供的,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融资、担保、结算、账款管理、风险参与及风险规避等各种金融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种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关键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主要是对节点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所谓核心企业是指在一个供应链系统中,有一个企业处于核心地位,该企业通过自身的绝对支配力和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对于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起调度和协调中心的作用,这个企业就是这条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可以是链条中间的制造型企业,如汽车制造商通用公司,也可以是链条末端的零售型企业,如沃尔玛公司。
而节点企业是指,在一个供应链系统中,除核心企业外其他根据供应链契约加盟供应链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供应链中各自扮演一个特定角色,他们在核心企业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和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或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马士华、林勇,2006)。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以及本文以下部分中所称的“节点企业”不仅指处于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还包括其内部供应链中的从属实体和半自主实体。
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节点企业”已经是一个企业集团的概念,囊括自主生产的分公司和子公司,相对于供应链中的其他节点企业而言,属于自主实体的范畴。
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的财务公司、商业银行、节点企业、物流公司和资本市场为主要参与主体,通过对薄弱环节和企业资金、信用、技术、服务的支持,带动其发展,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核心企业的价值作为当今集团金融平台的中枢系统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其服务范围从原先的基于产权关系的企业集团自身成员单位,逐渐拓展为供应链上的所有相关联的供应商、销售商、生产商等。
主要服务功能为:为供应链成员提供内部的借贷、大额担保、融资租赁、卖方信贷、消费信贷、票据贴现、专家理财等。
财务公司(结算中心)功能拓展的主要动因:1、英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在《物流竞争:后勤与供应链管理》(2001)一书中提出“真正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成为了核心内容。
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是通过供应链的管理,保证供应链的反应敏捷性和灵活高效性,保证链条上各企业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整条链条的成本最小化实现的。
供应链金融服务正是利用低成本融资、担保、杠杆调节、大额授信等使供应链所有成员享受及时有效的资金保证和灵活方便的金融工具,提升链条的竞争效率,使核心企业获得有利的竞争优势。
2、获取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
GE创造了产业与金融的“交叉销售”模式,即充分利用其客户信息资源,销售更多种产品与服务给同一客户。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与客户已形成的良好关系,为同一客户提供多种优质服务,从而使客户的价值最大化,由此省去开发新客户所耗费的时间与费用,从而构造出一个强大的产品与金融服务发展空间,GE的金融服务公司每年对GE的利润贡献占全部盈利的50%以上。
3、对核心企业而言,能获取一个长期稳定的供应链的关键是以产业链为依托、以交易环节为重点、以资金调配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保障、以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共盈”为长期目标。
作为在供应链中有定价权的核心企业在获取定价权优势的后面,需要为他的成员方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与优惠,惠顾各方的利益,这是供应链得以长远发展的利益保障。
(二)对节点企业的价值中小节点企业作为供应链上实力较弱的企业,其催生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原因:1、满足融资需求。
在供应链中处于从属地位的节点企业由于信息透明度差、缺乏核心竞争力、管理规范性差、道德风险较高、非系统风险高,且现阶段缺乏完善的信用征集和公布体系,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也存在缺陷,致使其在与传统银行信贷的过程中,往往被银行认定为高风险的贷款人,难以获得资金,即使获得资金,也必须付出高成本的代价,这使其在源头上就失去了竞争力。
而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资金提供者不再仅仅考虑供应链中某个企业的资信情况,而是把供应链企业间的贸易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核心企业的担保转移自身风险,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小节点企业。
2、加速收款。
供应链企业间多采用信用销售作为结算方式(如“类金融”模式),大量的应收账款成为中小节点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而通过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如订单融资、保理融资等,中小节点企业可以在核心企业付款之前得到银行等资金提供主体所发放的融资款项,加速资金周转,以充足的现金流组织和扩大生产。
3、中小节点企业的核心价值被发现。
通过供应链金融产品融入上下游企业的应用,中小节点企业与核心企业能够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也得以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中小节点企业的作用从单一企业视角放大到了整条供应链。
(三)对商业银行的价值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正在由围绕单一客户的传统“点对点”服务逐步转变为面向供应链企业群的“点对链”服务。
商业银行作为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的主体,其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供应链金融是强化交叉销售、提高银行业务综合贡献度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金融以促进交易、实现销售为杠杆和主要着力点,依托以不同核心客户为主要牵动载体的产业链商务模式、结算方式及货物流转的具体特点,全面推进银行相关产品的交叉销售,实现对产业链上各参与主体的综合化联动营效,是实现交叉销售的最好载体。
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需要深入了解企业及其整个供应链的产业特征、贸易特点,从而有利于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提高该客户对银行的价值贡献。
2、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强化与客户的关系。
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还可以深化客户关系,更好的获得客户的认可,可以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建立密切关系。
又因银行掌控整个供应链的金融服务,核心企业离不开该银行,基于成本的考虑,也不会轻易向其他银行寻求服务。
3、供应链金融能有效控制基于交易风险而产生的企业信用风险。
从事资金交易的银行主要面临市场风险,而对于以信贷业务为主的银行则主要面临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由于自身所具备的贸易真实性、交易连续性、过程封闭性和自偿性的特点,能有效改变现有的风险管理的本质缺陷,全面提高客户的履约能力,从而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
4、供应链金融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
供应链金融可以逐步优化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结构,还可以作为突破中小企业授信障碍的一种全新综合化金融服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具有优化银行客户结构、丰富产品体系、增加收入来源、有效控制风险、培育基础客户群体的重要作用。
5、供应链金融满足企业网链式集群结构的出现对银行金融服务适应性提出的新要求。
企业供应链和分销链的出现,使得银行越来越多地面对网络集群的内部成员,而不是离散的点客户,这致使孤立、静态的财务分析技术越来越难以窥风险之全貌。
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营销模式乃至组织结构都必须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和创新。
核心企业通过账期延长/缩短、库存转嫁、预收账款等手段,不断对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实施财务挤压,使其融资需求下降,上下游企业的资金瓶颈进一步收窄。
银行不得不面对潜在客户群金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并作出应对。
其提出的供应链金融就是围绕产业供应链,加强了银行在供应链的金融服务作用和地位,并针对传统意义上的非优质客户,在开发手段、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理念方面进行了创新。
6、供应链金融给国内银行业提供了机会。
首先,使银行获得对中小企业市场深入开拓的可行性。
供应链对中小企业的集群划分,使商业银行得以以系统论的视角和方法论面对中小企业市场,在风险和成本明显降低的基础上,获得了深入开拓的可行性。
其次,使银行获得了业务综合发展的机会。
供应链金融的客户群是多元化的,既包括核心企业及其战略伙伴,也包括供应链中小企业成员,因此可以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几乎含盖了银行所有的产品,收益增长点也覆盖了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再次,使银行获得了对客户集群的网络性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