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10b86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0.png)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假设一个国家A只生产纺织品,想要进行国际贸易,会出现哪些情况?第一种情况本国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当国内价格偏高,国外便宜的纺织品会流入国内,促使国内市场价格下降。
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下降,使国内生产者产量减少。
但反过来对消费者是见好事,价格下降促进了消费者消费。
虽然生产者福利有所下降,但是国内总的福利增加。
同时国内纺织品产量减少,国家变成纺织品进口国。
总体而言,国内经济情况变得比之前更好。
如下图(纵坐标表示价格,横坐标表示数量,平衡线表示国内价格,平衡线2表示国际价格)当未进入国际市场时,消费者剩余(消费意愿-实际消费)= A 生产者剩余(利润)= B+D 国内总剩余(二者之和)= A+B+D;当进入国际市场时,消费者剩余= A+B+C 生产者剩余(利润)= D 国内总剩余(二者之和)= A+B+C+D;虽然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总体还是增加的。
第二种情况本国的国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当国内价格偏低,会促使国内纺织品流向国际市场,并且抬高国内纺织品价格。
价格升高激励生产者生产更多纺织品,产量增加。
同样价格升高降低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者福利减少。
虽然消费者福利减少,但是国内总福利仍然增加。
同时国内纺织品产量增大,国家变为纺织品出口国。
总体而言,国内经济情况还是变得比之前更好。
以上两种情况,虽然利益方不相同,但是都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加入关税之后当该国真正要开始国际贸易时,关税会成为一个国家把控贸易的手段。
试想如果该国是出口国,那关税对本国无影响,我们不谈。
但如果该国是进口国,国家必然会想对进口物品增加关税来提升国家收入。
下面我们来讨论增加关税会来带什么影响。
国家对进口物品增加关税,那么会是物品价格增高。
之前分析的只有本国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才会成为进口国家。
那么增加关税会抬高价格会对生产者产生激励,促进国内生产。
相对的,也会减少国内消费者消费。
而且关税出现无畏的损失,使国内总体经济水平下降。
国际贸易笔记全文可读
![国际贸易笔记全文可读](https://img.taocdn.com/s3/m/6e594a6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a.png)
国际贸易笔记全文可读国际贸易笔记全文可读第1章:国际贸易的概念和意义1.1 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流活动,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各国经济增长和贸易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1.2 国际贸易的意义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国际贸易也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此外,国际贸易还有助于促进各国间的合作与友好关系。
第2章: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主体2.1 贸易主体分类国际贸易的参与主体主要分为国家、企业和个人。
国家间的贸易往往由政府机构参与,企业和个人则通过进出口业务参与贸易活动。
2.2 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经济组织。
它们的目标是推动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
第3章:国际贸易的主要术语和流程3.1 贸易术语解释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术语包括出口、进口、贸易逆差、贸易顺差、关税等。
这些术语在了解贸易活动和贸易数据时很重要。
3.2 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的流程包括报价、洽谈、订立合同、运输和支付等环节。
了解这些流程可以参与者顺利完成贸易交易。
第4章: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挑战4.1 贸易风险贸易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支付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需要认识到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4.2 贸易挑战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各国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保护自身利益并促进贸易自由化。
附件:- 附件一:国际贸易统计数据表格- 附件二:国际贸易合同范本- 附件三:国际贸易支付方式解释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反倾销措施: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对进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
- 2. 自由贸易协定: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关于贸易自由化的协定,包括关税减让和贸易壁垒的清除等。
- 3. 最惠国待遇: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条约,各成员国应予以其他成员国最有利国待遇,即对其他成员国的进出口商品实行平等待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2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28e8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4.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的学科,它涵盖了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对国家经济、企业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阅读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后,我对国际贸易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在国际贸易学的理论方面,我了解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国家可以通过特定资源或技术的优势来生产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换取其他商品。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则更加强调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即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种商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竞争优势。
除了基本原理外,我还学到了一些国际贸易的模型。
其中最著名的是赫克歇尔-奥林模型,该模型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差异化现象。
该模型认为,国家之间的产品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存在,并通过商品流动的方式来平衡各国的消费和生产。
其次,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我了解到了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之间的争议。
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
保护主义则主张通过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抵御外国竞争。
两种政策都有其利弊,而且在实践中也存在较大的争议。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扩大国际市场,提高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它也可能导致内部失业和收入不均等问题。
保护主义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保障就业和民生,但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封闭性。
因此,在实际制定贸易政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并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政策。
此外,在国际贸易的实践方面,我了解到了贸易战和贸易协定等重要问题。
贸易战是指国家之间通过互相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争夺市场份额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的行为。
近年来,贸易战在国际贸易中愈演愈烈,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国际贸易学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8d204b6daef5ef7ba0d3c43.png)
国际贸易学读书笔记【篇一:学习国际贸易心得】学习国际贸易心得时间转瞬即逝,学期接近末尾。
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国际贸易不是主修的课程,但是加入wto的中国经济已经与国际完全接轨,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学习对外贸易知识显得十分重要。
六个周的学习时间,虽然时间短促,但是在老师结合自身体会的悉心授课下,让我对国际贸易的认识由从最初单纯地以为就是做国际交易买卖有了新的认识:国际贸易学是一门覆盖面广(包括经济学、法律学、保险学、管理学等),细节颇多的交叉学科。
对国际贸易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国际贸易的错综复杂性和重要性,让我受益匪浅。
一、课程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全部有关理论;第二章,世界各国管理本国对外贸易的措施,介绍了当前世界各国在管理本国对外贸易方面的一些手段,包括鼓励出口及限制进口方面的手段;第三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介绍了gatt与wto的有关情况及我国与之的渊源;第四章、第五章,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合同条款及合同的谈判、签订和履行;第六章,基于技术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普及技术贸易知识已破在眉睫,本章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有关实务;第七章,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不断发生变化,本章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我国外贸方面的法律法规、贸易状况、管理方式、进出口战略等编入其内。
二、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基本理论:国际贸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另一个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或买卖活动。
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1、按货物移动方向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和复进口;2、按商品的形式分: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贸易;3、以国境和关境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4、按货物运送方式分:陆路贸易、海路运输、空运运输和邮购贸易;5、按是否有第三国参与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前,我对国贸的认识是很表面的,认为就是单纯地做国际交易买卖.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才领悟到,国际贸易学是一门覆盖面广(包括经济学、会计学、法律学、保险学、管理学等),细节颇多的交叉学科.课堂上老师除了给我们讲授纯粹的理论知识外,还会结合一些典型的贸易案例分析,感觉身临其境一样,不仅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还吸取了在以后业务上的经验.案例分析,让我领略到了,国际市场不只是一个聚宝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要求业务员除了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细心谨慎,有高度的责任感。
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书籍读书笔记
![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书籍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671d9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e.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书籍读书笔记引言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如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领域,了解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基本原理以及政策和战略非常重要。
为了深入探讨这个主题,我研究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并整理了以下的读书笔记。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它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得其他商品。
2.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里卡多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它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得其他商品。
3.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比较•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的是相对成本优势,而绝对优势理论则强调的是绝对成本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更适用于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因为很少有国家能在所有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4.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考虑了企业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因素。
它认为,企业通过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1. 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国际贸易的自由和开放。
它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促进贸易自由化。
2. 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为首要目标。
它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3. 贸易保护措施•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和补贴等。
它们可以用来限制进口、鼓励出口或保护本国产业。
4. 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的比较•贸易自由化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但可能会对某些产业造成冲击。
•保护主义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但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第四章:国际经济组织1.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负责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的国际组织。
它致力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负责监督全球货币和金融系统的国际组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样本(2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样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35e9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4.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样本国际贸易学是一门旨在研究全球范围内货物和服务的交换的学科。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国际贸易的视角。
首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作者系统地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等不同的贸易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分析。
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国际贸易的本质就是各国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其次,本书还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实践案例。
通过介绍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和贸易政策,我深入了解了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经济的格局和发展轨迹。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本书还对国际贸易的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详细介绍了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等不同的贸易政策,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通过学习这些政策,我认识到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只有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这本《国际贸易学》的书籍,我对国际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还对国际贸易的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对国际贸易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国际贸易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升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和素质。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样本(二)标题:国际贸易学读后感作者:(你的名字)正文:国际贸易学是一门探讨不同国家之间贸易活动的学科。
通过对《国际贸易学》一书的阅读,我对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书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框架,帮助我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同时也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格局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5篇[管理资料]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5篇[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1911c031126edb6e1a1006.pn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读书报告(读书笔记)学院:管理学院课题名称: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的投资现状分析专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学生:指导教师:日期: 2013年4月读书笔记一:《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读后感时间:2013年1月5日为了解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现状,须从国情入手,对基于大环境对外贸易下的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有一定了解。
于北京时间1月3日晚上消息阅读了《纽约时报》2013年的《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消息此篇文章从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金额来描述柬埔寨在中国的投资下发展规模。
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现在已有两家中国公司同意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用于建设一条400公里长的铁路、一家钢铁厂以及一个海港,这将是柬埔寨史上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
柬埔寨钢铁矿业工业集团董事长张传利周三表示,柬埔寨钢铁已经雇用中铁集团为其建设一条250英里长的铁路用于连接其在柬埔寨北部柏威夏省一家钢铁厂与南部国公岛一港口。
预计建设铁路与港口的成本为96亿美元,建设钢厂的成本为16亿美元。
贷款与投资让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中获得更多的政治盟友,东盟计划在2016年前形成贸易共同体。
这一协议在本周一达成,在此前三天,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柬埔寨石化宣布将共同建议一个23亿美元的炼油厂,年炼油能力为500万吨。
中国企业还计划在邻国老挝建设一条70亿美元,400公里长的高速铁路,并试图在泰国赢得建设新线路的合同。
第一,增速较快但是市场份额占有率较少。
第二,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不尽合理。
对于这个问题亚洲开发银行资深经济学家Peter Brimble表示,铁路项目的规模令其震惊。
Brimble表示,“这肯定是柬埔寨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
”Brimble曾参与亚洲开发银行柬埔寨650公里废弃铁路线的修复工作。
他表示,“也许建设一条新铁路更省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读书笔记二:《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读后感时间:2013年1月21日于1月12日阅读了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2011年的《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对于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进一步的了解。
国际贸易法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法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25728fd6f1aff00bed51e6e.png)
国际贸易法读书笔记【篇一: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符一洋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
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政策和相关的未来趋势。
因此让我对于这方面的只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便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开始,到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主要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然后是解决摩擦的相关政策,最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之间友好稳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想当一段时间里,国际上的局势呈现美苏两级争霸的局势。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的崩碎,导致了几十年的国际冷战格局宣告结束。
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国际政治向”一超多强“的格局过度。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处于多极化状态,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想丢削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经济秩序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但总体上,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局势、科技等方面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里方面的第一,有着无人能比的地位,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无疑是多极化中最强的一极。
近一二十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1、知识成了衡量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谁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在未来世界上占有优势。
2、计算机、通讯、航天、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5、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5703e1b0912a2161479293c.png)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篇一:国际贸易读书笔记】国际贸易读书笔记——读《流行的国际主义》有感这是一本很有名气的书,我原本以为他会显得艰涩难懂——就像好多学术性的文章一样,但是当我读起来才发现,原来经济学也可以这么有趣。
克鲁格曼用风趣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首先驳斥的是关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概念。
克鲁格曼认为,许多误区的产生源自于人们并没有将国家和公司进行区分,而笼统的认定国家之间的关系如同企业之间一样,存在国际竞争。
在他看来,国家与公司截然不同。
一个公司的底线就是破产:如果一个公司无法支付工人的工资、向供货商采购的费用和债权人的本息,它就面临着破产。
说一个公司没有竞争力,意思其实是它的市场地位不可持续,如果不改善绩效就难以维持生存。
可是国家却不会破产,尽管国家可能对它们的经济绩效满意或不满,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底线。
因此国家竞争力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概念。
在一个很少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度,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往往被视为竞争力概念的一个方面),几乎完全由国内因素,特别是国内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而不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生产率的增长。
即使在今天,美国的出口额也只占美国gnp的10%,中国虽然稍高,也只是24%左右(12000/499000亿美元)。
因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大多数经济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克鲁格曼利用美国的数据,证明了他的上述观点:长期来看美国的真实收入增长率一直接近于国内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正是因为实际工资取决于经济的总生产率,所以没有理由认为制造业或进行国际贸易的部门的生产率值得特别关注,或者应该被给予更多的扶持。
更为关键的是,国际贸易并非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
“竞争力”的概念抹杀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因而极有可能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的发展。
一旦政府对于竞争力过于偏执,就会犯两个错误:资源的错误配置和贸易战。
通过利用“竞争力”概念进行游说,很多制造业企业获得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实际上美国生活水平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生产率低下。
国际贸易读后感
![国际贸易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54734c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d.png)
国际贸易读后感《国际贸易》是一本关于国际经济和贸易的经典著作,作者是保罗·克鲁格曼和莫里斯·奥布斯菲尔德。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国际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全球经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利益和成本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介绍,我了解到国际贸易是如何促进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利用的,是如何通过互补和分工合作来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的。
这让我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全球化、自由贸易、关税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我了解到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了解到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这让我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未来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国际贸易对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稳定和繁荣的影响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我了解到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和作用,也了解到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影响。
这让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未来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国际贸易》,我对国际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全球经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国际贸易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将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标准版(五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标准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6958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8.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标准版《国际贸易学》是一本重要的经济学教材,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该教材,我深刻理解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下面是我的读后感,主要包括对该教材的评价和我个人的收获。
首先,我认为《国际贸易学》这本教材在内容上非常丰富全面。
作者在书中详细讲解了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的组织和规则、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等。
这些内容给了我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框架,帮助我建立了对国际贸易的整体认识。
其次,我认为《国际贸易学》这本教材在逻辑上清晰严谨。
作者在书中按照一个逻辑思维框架对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他合理地组织了不同的章节和内容,在教材中使用了丰富的例子和图表帮助我理解和记忆。
这种逻辑清晰的组织方式使我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
此外,我认为《国际贸易学》这本教材在理论分析上具有较高的水平和深度。
作者对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使我能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他不仅介绍了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收入差异理论等,还详细讲解了这些理论在现实中的运用和局限性。
这些理论的讲解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的现象和问题。
在阅读《国际贸易学》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一些个人的收获。
首先,我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的经济活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不仅带来了商品和服务的流动,还促进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的传播。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我认识到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和问题。
《国际贸易学》这本教材也有针对国际贸易存在的不平衡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国际贸易存在着贸易逆差、保护主义、贸易摩擦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简洁版(2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简洁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23efe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c.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简洁版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帮助我们了解全球贸易的重要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学科,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了解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重要性。
在学习国际贸易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理解。
首先,我学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
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过程,通过比较优势和互补优势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其次,我了解到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可以带来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通过开放市场和贸易自由化,国家可以利用全球资源进行生产和消费,从而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我还学到了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挑战。
汇率变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政策等因素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同时,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挑战,国家需要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和参与国际贸易组织来应对这些挑战。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学,我还了解到了国际贸易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国际贸易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拓展业务和增加利润。
但同时,也会面临市场竞争和贸易摩擦的风险。
在学习国际贸易学的过程中,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例如,全球化是否对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利?贸易保护主义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何平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总的来说,国际贸易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学科,我对国际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学,我也更加明确了国际贸易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了准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简洁版(二)国际贸易学是一门涉及国际经济关系和跨国经济活动的重要学科。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全球经济的运作机制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在阅读相关文献和参加课程的过程中,我对国际贸易学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并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
首先,国际贸易学教会了我所谓的“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经典版(二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经典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d307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c.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经典版《国际贸易学》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本重要教材。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国际贸易学》的读后感:首先,我深刻理解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互补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也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其次,我了解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际贸易学》系统地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国内市场失败理论等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明白了贸易模式、贸易流量以及贸易政策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这些理论为我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此外,《国际贸易学》还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制度和政策。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机制,以及各种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形成和影响。
同时,书中还分析了全球贸易体系的演变和多边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作用和挑战。
这让我明白了国际贸易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贸易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另外,《国际贸易学》还介绍了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和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我明白了国际贸易中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冲突,以及各种争端解决机制如诉讼、仲裁等的运作方式。
这让我认识到国际贸易中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国际贸易学》这本教材对我对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国际贸易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领域,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贸易争端和促进贸易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国际贸易学》这本书虽然内容繁杂,但是书中的例子和案例实际且丰富,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同时,书中的作者也对一些争议和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这使我有机会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常规版(二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常规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b899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1.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常规版《国际贸易学》是一本经典的国际经济学教材,它对于理解和研究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政策,深入剖析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从而帮助我深入理解和把握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律。
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关国际贸易的知识,而且对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本书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作者通过对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清晰地说明了国际贸易与其他形式的贸易的区别和联系。
随后,作者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指导国际贸易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深刻认识到国际贸易的本质是基于各国之间的资源禀赋和相对成本差异而展开的,这为我理解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其次,本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作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生产要素的移动、技术进步、市场规模等。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我了解到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受到各国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影响,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变化。
同时,本书还研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包括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这些趋势对于指导国际贸易政策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本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政策和实践。
作者通过对国际贸易政策工具的分析,如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讨论了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效果。
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贸易战、贸易逆差等,为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政策和实践,我认识到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国际贸易的整体效益,以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本书尤为重要的是其对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作者通过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样本(五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样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f34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1.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样本国际贸易学是一门旨在研究全球范围内货物和服务的交换的学科。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国际贸易的视角。
首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作者系统地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等不同的贸易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分析。
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国际贸易的本质就是各国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其次,本书还介绍了国际贸易的实践案例。
通过介绍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和贸易政策,我深入了解了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经济的格局和发展轨迹。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对国际贸易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本书还对国际贸易的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详细介绍了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等不同的贸易政策,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通过学习这些政策,我认识到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只有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这本《国际贸易学》的书籍,我对国际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还对国际贸易的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对国际贸易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国际贸易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升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和素质。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样本(二)《国际贸易学》是一本关于国际贸易的经典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涵盖了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书中所分享的理论知识、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获得了许多启发。
以下是我对《国际贸易学》的读后感。
首先,本书通过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重叠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经典贸易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原因。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5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ee9e7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0.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的学科,它涵盖了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对国家经济、企业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阅读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后,我对国际贸易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在国际贸易学的理论方面,我了解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等。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绝对优势理论则认为,国家可以通过特定资源或技术的优势来生产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换取其他商品。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则更加强调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即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种商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竞争优势。
除了基本原理外,我还学到了一些国际贸易的模型。
其中最著名的是赫克歇尔-奥林模型,该模型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差异化现象。
该模型认为,国家之间的产品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存在,并通过商品流动的方式来平衡各国的消费和生产。
其次,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我了解到了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之间的争议。
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
保护主义则主张通过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产业,抵御外国竞争。
两种政策都有其利弊,而且在实践中也存在较大的争议。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扩大国际市场,提高国家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它也可能导致内部失业和收入不均等问题。
保护主义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保障就业和民生,但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封闭性。
因此,在实际制定贸易政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并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政策。
此外,在国际贸易的实践方面,我了解到了贸易战和贸易协定等重要问题。
贸易战是指国家之间通过互相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争夺市场份额和实施保护主义政策的行为。
近年来,贸易战在国际贸易中愈演愈烈,对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标准版本(2篇)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标准版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23c45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c.png)
国际贸易学读后感标准版本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的学科,该学科主要关注贸易的原理、制度和政策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阅读了相关的国际贸易学经典著作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国际贸易学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对其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在国际贸易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比较优势理论。
这一理论通过比较各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相对成本,揭示了国际贸易的益处和效益。
通过比较优势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各个国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这一理论对我来说是非常启发性的,它告诉我,可以通过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关系,实现各个国家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此外,国际贸易学还涉及到贸易政策和贸易制度的研究。
贸易政策的制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学帮助我理解并认识到,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国际竞争环境、国际经济合作等。
只有制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合理贸易政策,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贸易制度方面,国际贸易学研究了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机制。
了解和遵守这些规则和机制对于各个国家的贸易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贸易学引导我认识到,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应该遵循平等、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只有确保贸易机制的稳定和可预测性,各个国家才能够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获得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同时,国际贸易学还研究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国际贸易学让我明白,合理的利益分配是维护国际贸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国际贸易,各个国家能够共享资源和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
这一理论对于我来说有着很大的启示,它让我认识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贸易活动本身,还在于提高全球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自接触国际贸易这一科目以来,对国内外的贸易有一些的了解,也因此丰富了头脑原本浅薄的见识。
故在此分享一下读国际贸易这一课的些许感悟。
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是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通过研究这些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解释这种交换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国际贸易研究的主要类容包括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等。
国际贸易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属于一个历史范畴。
要产生国际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国家的形成。
国际贸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一直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以后,处于生产过程的内在需要,国际贸易才成为现代化大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真正得以迅速发展。
在当代,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加上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特征。
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经历了三个辉煌时期:汉朝、唐宋和元朝。
中国近代由于受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的束缚,对外贸易有所衰落。
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世纪末期开始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
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主要包括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惟一的财富,对外贸易是活的金银财富的源泉,其政策主张是“奖出限入”。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实行自由贸易。
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将劳动价值论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为开端,后经李嘉图发展,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
各国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不仅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对于交易的双方都会有利。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
各国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同样不仅会增加社会财富,而且交易双方也都能获得利益。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
约翰·穆勒认为,均衡贸易条件决定于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各自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的相对强度。
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贸易条件越是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这个比例对本国越是有利。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用几何曲线阐释了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价格差异则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的,所以各国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条件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较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分析了两国贸易后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认为国际贸易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相等。
雷布金斯基分析了一国生产要素供给变化对产出的影响,认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种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产品产量减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他运用美国数据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资本丰裕的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个理论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包括劳动效率说、人力资本说、贸易壁垒、自然资源说、要素密集度逆转说等。
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和里昂惕夫之谜的发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5~17世纪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的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获得财富的途径则是对外贸易顺差,因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奖出限入”,追求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增强国力。
保护贸易理论旨在解释为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政府采取关税保护和数量限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保护贸易理论始于重商主义,后经汉密尔顿、李斯特、凯恩斯及普雷维什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和自由贸易理论不同的保护贸易理论体系。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保护贸易理论虽然和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两者不能相容。
事实上,保护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往往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它们的对立常常会在共同的贸易利益基础上统一在一起。
即是指汉密尔顿提出的美国应在对外贸易上实行关税保护,并提出一系列政策主张,使美国工业得以受到有效保护而顺利发展的相关论点。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理论提出采用关税措施对本国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予以保护,使之生存、发展和壮大。
李斯特提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张在利用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时,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关税税率,以保护本国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李斯特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利益予以承认,并且主张保护贸易是过渡手段,自由贸易是最终目的。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是发达国家在战后为了保住自身原有优势制定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它建立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出口就如同国内投资一样对国民经济具有“注入”的效果,会增加有效需求,进而提高就业水平,并且还会对国民收入有倍增效应,即所谓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普雷维什把国际经济体系在结构上分为由发达工业国构成的中心和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两部分,指出中心和外围的不平等关系是造成中心国与外围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外围国家应该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努力发展本国的工业部门,逐步实现工业现代化。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利用生产补贴、出口补贴以及保护国内市场等贸易政策来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占领他国市场,获取规模报酬和垄断利润。
就中国而言,对外,在现今的体制和规则下,该说的话要说,该打的官司要打,该采取的反措施要采取。
商场如战场,与狼共舞,就要有狼一样的生存意识。
对内,要适应世界贸易的形势和环境,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国家经济内需拉动的比重。
要着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档次,包括环保要求,掌握更多的自我核心技术。
对一个企业和产品而言,经济竞争力的最高境界是:让客户别无他选,让对手无话可说、无可抱怨。
中国的产业和产品要努力攀登这样的高峰。
积极的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促进我国的战略性工业的发展,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国与国之间不同种类产品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量的国际贸易,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多地发生在同一产业内部,即一国同时出口并进口同一产业的产品,即产业内贸易。
而传统贸易理论在解释这些现象时往往显得比较乏力。
传统贸易理论对现实解释能力的欠缺与假设条件的局限性有关,传统贸易理论是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条件的,这些假设条件为进行理论分析提供了便利,使得相关分析简便易行,但随着实际经济情况的变化而不再适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规模效益不变的假设受到现代化生产技术条件的挑战,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放松传统贸易理论过于严格的假设条件,重新审视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于是衍生了当代一些有代表性的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基于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基础上。
新要素理论试图从新要素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认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资本、劳动,而且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
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在不同国家的传递角度来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很好的解释了随着技术差距的变化,贸易国在贸易模式方面的改变。
技术差距论证明了即使两国在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上都相似,只有技术领先的国家才能拥有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了比较利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从一种类型国家转移到另一种类型国家,因而不存在一国能永远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产业内贸易理论则解释了战后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情况。
产业内贸易理论从产品差异。
规模经济及需求相似三个方面说明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产业内贸易理论既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假定更符合实际),又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
波特试图超越传统的比较利益观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他在针对产业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进入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该国在国际竞争中是否能赢得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取得的关键是又在于国家是否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总之,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提供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预测。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学习国际贸易有利于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是认识、理解现实国际贸易现象和政策的需要,作为职业准备之一,学习国家贸易可以为从事国际贸易活动(就业)创造条件。
因此我们应好好的学习国际贸易并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