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照表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
2015年考研大纲已于9月13日发布,跨考考研将第一时间收录整理2015考研大纲,2015考研政治大纲及解析汇总也将于第一时间更新,敬请关注!政治科目经历了近五年来最显著的一次变动,涉及考点多达70个,其中新增21个,删除4个,调整45个。
变动最集中的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甚至已经无法完全用新旧知识点的对照去梳理;变动第二大的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在知识体系和表述上,发生大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了微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没有变化。
政治各科目具体调整归纳如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变动共有17处,其中语句合并或说法调整有14处。
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大纲没变,但是大纲解析重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和范畴。
新增的考点有3处:1、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国家目前的整体政策与方针,比如当前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个很好的结合点。
3、国家的起源和实质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变动最大,涉及课程体例、知识体系、具体内容与语句表述四个方面,体现了十八大之后,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等领域的新进展。
考生需特别注意新增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合并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以及修订较多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具体来说,新考纲的这部分由原来的十五章变为十二章。
在综述部分,将原有的两章进行了合并,重点突出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弱化了理论发展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部分,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化讲述成果总结。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这部分内容增加了一节,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对改革开放的性质进行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由四章并为一章,将生态文明建设扩展为新的一节,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新提法。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毛中特考点变动对比表
部分 2014年 2015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命题分析 章节 知识点 章节 知识点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4.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本章章节标题调整4处,新增了4个知识点,删除了19个知识点,调整了7个知识点。
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章:2015年的第一章内容是把14年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合成的, 2015年把第一章标题调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把原来第一章第一节的标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调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把原来第一章第三、四、五节的标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调整为一个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把原来的第二章的内容调整为15年第一章的第四节,标题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解读2015年考研大纲 五年来政治科最大调整
近日,2015年考研[微博]大纲正式发布。
据了解,今年政治大纲涉及变动的考点多达70个,是近五年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英语大纲有轻微变化;数学大[微博]纲则没有变化。
与此同时,据《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15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时间定于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举行。
10月10日至10月31日考生可开始网上报名。
相比往年,考研时间有所提前。
面对政治大纲的巨变以及复习时间的缩短,考生该如何进行备考呢?考研学生备考中最紧张的时刻,莫过于每年考研新大纲发布之时,因为大纲的变动会直接影响考生的复习内容和节奏。
五年来政治科最大调整近日公布的2015年考研大纲中,政治大纲涉及变动的考点多达70个,新增21个考点,删除4个,调整45个,是近五年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其中,变化最明显的科目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基本没有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了微调。
据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课程体例、知识体系、具体内容与语句表述四个方面均做了重大调整,新大纲将这部分内容由原来的十五章变为十二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在知识体系和表述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内容由原来的八章变为七章。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现了法律的‘去专业化’处理,使得法律基础部分更‘政治化’了。
总体而言,这个科目内容相对减少了,难度降低了。
”新东方在线[微博]国内考试产品总监甘源表示。
“考生更多的还是要注意基础,立足于新大纲,不要用旧大纲去复习。
”跨考考研政治教研室教师桑宏斌认为,新增的知识点虽然会在试题中有所反映,但所占分数并不大,考生应充分重视,切不可抱投机的复习态度与方法。
同时,要重视对真题的运用,在真题中看考点是如何结合的。
考试提前心理压力骤增今年,与政治大纲变动同样令人关注的,是考研初试时间的提前。
政治2015变化
章节2015年大纲20 Nhomakorabea4年大纲
说明
马原
第一章第二节
变更考点:“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置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考点之中
变更考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变更考点: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最终目标自和国家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单独作为一个考点
第七章第二节
变更考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认识深化
第七章第三节
变更考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变更考点: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认识与实践
第三章第二节
变更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删除考点: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变更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变更考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
删除考点: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删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增考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变更考点: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生活主义探索的过程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生活主义的探索
变更考点: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及作用
苏联模式
变更考点:20世纪生活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及发展的曲折性
20世纪生活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2015年政治考研大纲
2015年政治考研大纲(文字版)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 50分Ⅳ.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01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之毛中特详细解析
2015考研政治大纲终于2015年9月13日公布,考研辅导中心第一时间对新大纲进行了解析,2015年是考研政治科目考试的新元年,其中毛中特大纲内容变化详情如下:一、总体分析毛中特大纲每年都会变动,这符合毛中特时政性较强的特点,今年也不例外。
这次恰逢高校新版毛中特教材出版,大纲发生较大变动,内容由原来的15章调整为12章,篇章结构和知识点的组合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来的1、2章合并为现在的第1章,原来的第3、4章变成现在的第2、3章,新增第4章内容,原来的第5、6章顺序调整了一下,第7章还是第7章,原来的8-11章合并为现在的第8章,把五大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放在了一个章节中。
原来的12-15章变为现在的9-12章。
总体而言,虽然章节有所缩减,但是内容没有明显的减少。
二、分章分解(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与旧大纲相比,此章可以说逻辑性更强,为总分结构,先总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然后分开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将原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合并到一起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原来的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合并到此章,内容有所删减,显得更为精练,内容变为三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此章从节标题的数目上看有所减少,但是内容减少不多,比如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等合并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删除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等。
此章是传统重点章节,虽然在近几年的考试当中考查不多,但是大家要重视。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此章个别知识点标题有所变化,内容无实质性变化。
此章内容与纲要第8章内容十分接近,可以放到一起进行复习。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毛中特”变动对比表
学科章节2015年新大纲2014年大纲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原第一章和第二章合并为一个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变化较大重点突出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弱化了理论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增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删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一节删除的考点部分转移到了第三节第二节:毛泽东思想删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指导意义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第三节全部更新。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第四节:“三个代表第四节全部更新。
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重要思想同时删除了原来的第五:科学发展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删除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变换说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第三节:合并考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删除: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与主要经验。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第三节: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015政治变化大纲
马原大体上说来,考研政治大纲的变化就是三个字:加、减、改。
2013年的考研政治大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了两个知识点,删除了两个知识点,修改了10个知识点。
我们详细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变化。
1. 增加的两个考点(1)辩证法部分增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2)认识论部分增加“自由与必然”。
2. 减少的两个考点(1)政治经济学部分删除“商品价值量的决定”;(2)删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3. 修改的十个考点(1)辩证法部分“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2)认识论部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修改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修改为“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4)“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修改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5)唯物史观部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构成及作用”;(6)“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修改为“阶级斗争的作用”;(7)“剩余价值的含义”修改为“剩余价值的实质”;(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修改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9)“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整合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10)“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及其后果”修改为“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毛中特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共15章,共147个考点。
其中,第3、4、5、9、12、13、14章考点和2013年大纲考点相同,其余八章在2013年大纲考点的基础上,依据十八大报告进行部分修订,共有17处变动:新增9个考点、删除2个考点、修改6个考点。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近代史考点变动对比表
部分2014年2015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命题分析章节知识点章节知识点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本章章节标题调整1处,调整了1个知识点。
具体表现如下:2014年第一章共2节,2015年新增加一节,即增加了“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调整了1个知识点,2014年“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在2015年调整为“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根据历年命题规律,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命制试题的可能性较大。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本章无变化根据历年命题规律,2015年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戊戌维新运动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的意义与教训命制试题的可能性较大。
2.洋务运动的兴衰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2.洋务运动的兴衰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戊戌维新运动。
考研政治思修大纲考点解析:新增16 删除9 变更12
2015年考研大纲正式公布,数学、英语基本无变化,只英语答题卡有变动,考研政治变化较大,同学们需要注意。
考研政治名师为大家做的思修部分2015年考研大纲与2014年考研大纲对比解析:新增16、删除9、变更12。
学科章节2015年大纲说明思修第一章第一节新增考点: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第二章第二节将“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移到“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用户祖国统一”前面第二章第三节删除考点: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新增考点: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三章第一节新增考点:“人生观科学内涵”删除考点:“世界观和人生观”、“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新增考点: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第三章第二节删除考点: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第四章变更考点: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变更了章节的标题第四章第三节变更考点: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删除考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考点移到第四节。
第四章第四节变更考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删除考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锤炼个人品德“新增考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原第五章为: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变动较大,标题将当中的第七、八章的内容进行整合,并添加新的内容而成的。
第五章第一节全新增考点:“法律的一般含新考点: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义”、“法律的历史发展”第五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变更考点: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原为第七章第二节的新增考点: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删除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五章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变更考点:“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主要将中第八章第一个考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移到此处,并作调整删除考点: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五章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新内容)新增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第六章变更考点: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章标题进行变动变更考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将2014大纲中的第二节的考点移到2015大纲中的第一个考点新增考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2015政治大纲 对比
2014大纲2015大纲调整说明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章节表述调整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的本质表述调整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新增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调整说明矛盾的分析方法删除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新增章节标题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章标题发生了变化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认识与实践小节标题发生了变化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表述调整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删除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整表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调整表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删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新增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旧历史观的缺陷与唯物史观的创立表述调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构成及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新增“含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表述调整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新增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表述调整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新增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删除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新增利润和平均利润删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锐化表述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新增“具体表现”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新增“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表述调整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新增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表述调整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删除“发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删除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新增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表述调整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特征及作用表述调整 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及发展的曲折性表述调整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最终目标和国家形式表述调整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认识深化新增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表述调整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原章标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2015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马原考点变动对比表
部分 2014年2015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命题分析 章节 知识点 章节 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一) 马克思 主义是 关于无 产阶级 和人类 解放的 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本章章节标题调整1处,调整了3个知识点。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章:2014年第一章第二节的标题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015年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2015年本章调整了三个知识点,2014年第一章第二节的标题“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2015年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的知识点。
2014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在2015年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
2014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
”在2015年调整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 根据历年命题规律,2015年考点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命制试题的可能性较大。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部大纲变化详解计算机专业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部大纲变化详解
——
计算机专业
万学教育海文考研
考研教学与研究中心
2014.9.13
计算机
一、政治:
2015年政治考试大纲共5个学科,变化共211处
具体变化点如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变化共30处,其中,章节标题调整3处,新增了4个知识点,删除了3个知识点,调整了20个知识点。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共变化152处,其中,章节标题调整44处,新增了15个知识点,删除了29个知识点,调整了64个知识点。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变化19处,其中,章节标题调整4处,新增了4个知识点,删除了4个知识点,调整了7个知识点。
4、思想道德修修养与法律基础,具体变化共9处,其中,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三章是对2014年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内容的重新整合;章节标题调整2处,新增了2个知识点,删除了2个知识点,调整了2个知识点。
5、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调整了1处知识点。
二、英语一:
英语(一)考试大纲共有5部分,其中前4部分无变化,第5部分附录有变化
变化1:附录3真题进行更新由12年—13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更新至13年—14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变化2:新增附录4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一)试题答题卡
三、数一:无变化
四、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无变化
2。
考研政治大纲变化对比及调整说明(2015年)
新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删除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新增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世界观与人生观
删除
人生观科学内涵
新增
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新增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导人生
删除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删除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从武力解决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小节删除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新增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新增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章节新增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删除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增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新增
改革的全面性
全面深化改革
调整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新增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表述调整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及其纠正。
表述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
2015海天教育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精简版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增加内容: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原第七章原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第八章
调整考点:原先第三节内容移到新大纲第二节当中
删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考点,将其下面的内容移到2015考纲“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考点中
2015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变化如下
学科
章节
第三章
变更考点: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第一节
变更考点: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认识与实践
第三章第二节
变更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删除考点: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变更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变更考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
原说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删除第三节
原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照表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照表:思修法基章节2015年大纲2014大纲大纲解析说明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增加考点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两个考点顺序变更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删除考点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增加考点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世界观与人生观。
删除考点人生观科学内涵。
增加考点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删除考点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增加考点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章标题变化3.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节标题变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删除考点(实际内容调整到第四节)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标题变化加强诚信道德删除考点建设。
锤炼个人品德。
(实际内容调整到第七章)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增加考点(原第三节内容)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章节调整(原第七、八章主体内容)1.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的历史发展。
2.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章节调整(原第七章主体内容)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
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3.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章节调整(原第五、六章主体内容)1.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2.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3.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4.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照表:史纲章节2015年大纲2014大纲大纲解析说明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表述变化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原第二节内容独立为第三节3.反侵略战争的原第二节内容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标题变化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考点合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表述变化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删除考点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标题变化延安整风运动。
中共七大。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考点拆分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原第二节内容独立为第三节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原第二节主体内容作。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原第三节内容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表述变化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大跃进”及其纠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合并考点3.建设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节标题表述变化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表述变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表述改变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增加考点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节标题变化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中共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表述变化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联系和重大区别。
增加考点2014旧大纲2015新大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注由原来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合并、调整、更新而来)。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发展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9.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发展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知识点移d到第三节)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3.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
4.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5.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依据。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知识点删除)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点。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适合中国特点的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新增的章节和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学科章节2015年大纲2014年大纲说明马原第一章第二节变更考点:“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置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考点之中变更考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第二章第一节变更考点:“实践的本质”“实践的本质含义”考点顺序调整:将2014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这一考点中的相关内容移到第一节中第二章第二节新增考点: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变更考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删除考点:矛盾分析方法删除考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第二章第三节新增考点: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将2014大纲中第二节中的考点移到第三节当中删除考点: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变更考点:意识能动作用及其变现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第三章变更考点: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第一节变更考点:认识的本质及规律认识与实践第三章第二节变更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删除考点: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变更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变更考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