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7套)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题完整版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题完整版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

(25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的统一。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资源和()资源。

3、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评价的能力。

6、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7、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精神,注意培养学生()、()、()和实施的能力。

8、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9、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学习,在()中学习,运用语文。

10、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第四阶段要求课外阅读不少于()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着。

二、判断。

(10分,每小题1,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4、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5、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活动中的自主态度和参与程度。

()6、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语文课程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0、写作要求:作文一学年一般不少于18次,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初中语文课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课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栩栩如生B. 风尘扑扑C. 一诺千金D. 目不遐接答案:A2.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你今天去图书馆吗?”B. “今天,我们去公园玩!”他高兴地说。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绿了,花儿开了。

D. 他一边走,一边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昨天的考试。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理解。

D. 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了这次植树活动。

答案:D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

答案:C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句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B6.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让人佩服。

B.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老气横秋。

C. 他学习刻苦,成绩斐然,真是名副其实。

D. 他总是喜欢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答案:C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

D. 他像一个战士一样勇敢。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草绿了,鸟儿唱了。

B. 他学习刻苦,工作勤奋,生活简朴。

C.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D. 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初中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应接不暇(yìng jiē bù xiá)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螳臂当车(táng bì dāng chē)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B.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D.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答案:D二、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比喻(2)作者为什么认为“不能朗照”的月光“恰是到了好处”?答案:作者认为朦胧的月光增添了一种朦胧美,给人以小睡的别样风味。

四、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个人感受和想象,创作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五、古文翻译题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我观察巴陵郡的美景,在于洞庭湖。

(完整版)2018年初一语文试卷附答案及解析.doc

(完整版)2018年初一语文试卷附答案及解析.doc

2018 年6 月23 日初中语文试卷一、单选题(共 5 题;共10 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淤泥( C. 取缔(yū)t )ì字帖( ti è)鲜为人知(孱头( càn)忧心忡忡(xi ān)ch ǒ ng)B. 阖家( hé)D. 炽热( ch ì)粗拙( zhu ó)湮没( yān)忍俊不禁(心有灵犀(j īn)xī)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吞噬C. 凛洌揩油栏竿恩惠鲁莽色彩班斓大庭广众B. 默契D. 臆断烧灼烦琐迟钝轮廓相辅相承千钧重负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 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 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 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 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真是万人空巷啊 !B. 这次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但对小林来说也许是好事,经受这一次挫折,他肯定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C. 假日的海南,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深夜了,大街上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D. 遇到问题,他总喜欢寻根究底,倘若不问个水落石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5.选择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

飘动的黑发,,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A. 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轻盈的脚步,腮边的红晕像两朵花B. 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C. 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D. 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二、语言表达(共 1 题;共 4 分)6.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小草(1)________,种子发芽后,很快就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苗。

小草苗(2)________你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方,茂盛得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在春天的阳光照耀下,小草苗(3)________。

夏天的时候,小草长得越来越高,有的草特别高,差不多有半人高呢。

秋天,小草变黄了,它们(4)________,最后只留下几根根枯黄的草。

而在冬天,小草(5)________,新的生命又将在来年的春天中继续展示。

1. A. 变矮了 B. 变高了 C. 变黄了2. A. 遥远于 B. 远离 C. 远在3. A. 生长得很快 B. 生长得很慢 C. 生长得很健康4. A. 生气勃勃 B. 摇摇欲坠 C. 小心翼翼5. A. 有点冷 B. 丢失了 C. 睡觉了答案:1. B2. A3. A4. B5. C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个空白处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张经理是我们公司的一位重要 1 。

他每天工作都很忙,但是总是抽时间关心我们这些新人。

每次有问题的时候,他 2 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张经理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活动,让我们研究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总能让我们振作起来。

他的经历也是令人敬佩的。

从年轻时就开始工作,他的坚持和努力让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现在,他已经是一个 3 人物了。

1. A. 教练 B. 领导 C. 老师 D. 朋友2. A. 依然 B. 总是 C. 偶尔 D. 从不3. A. 成功的 B. 重要的 C. 普通的 D. 无聊的答案:1. B2. B3. A作文题请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1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我最喜欢的运动我的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

篮球需要团队合作和技巧,每次打篮球都让我感到充满活力。

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组成了一个篮球队,经常在周末一起训练和比赛。

在比赛中,我们互相配合,尽力拿下每一个球。

2018—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2018—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七年级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请将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答题。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收答题卡。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1.在下列句中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拼音或汉字。

(4分)⑴黯兮惨悴,风悲日曛.⑵锲.而不舍⑶掀起万丈狂lán ⑷南市买pèi 头2.下面对课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紫藤萝瀑布》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作者从花的盛衰感受到生之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B.《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

题目中的“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最终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C.《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写的一篇小说,作品塑造了以斯科特为代表的南极探险的失败英雄群体形象,通过他们的探险悲剧,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D.《老王》是现代著名女作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写的一篇回忆散文。

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

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不幸者的悲悯和自身的反省。

3.语言要准确、连贯和简明。

请指出下面语段划线句子的错误,并加以修改。

(8分)4月23日上午,璧南河清漂船迎来了特殊的“乘客”,(1)他们是三个市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工作人员。

他们乘船出发,沿线查看璧南河城区段的环境现状。

(2)“这些河面上的漂浮物是什么?”“河面上的漂浮物怎么清理?”清漂船驶到红宇大桥附近,督察组人员看到河面实情,发出疑问。

陪同的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些都是两岸随风飘落的植物,我们每天都要全面清理两次,保障河水干净。

”随着清漂船继续前行,督察组人员看到清漂后干净的河水,才知此前所言非虚,“看来经过清漂后的河水确实要干净得多,刚才的漂浮物也不是油污。

部编版人教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期考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期考试题带答案

2018年秋季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基础积累与运用(1~4小题,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盔(kuī)甲哺乳(bǔ) 绫(1íng)乱杞人忧天B.微薄(bò) 聘请(pìng) 蓬勃(péng) 莫不关心C.整宿(xiǔ) 一霎(shà) 趴在(pā) 疲倦不堪D.热忱(chén) 掺和(cān) 戳穿(chuō) 大相迳庭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平天山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B.张山同学平时不刻苦训练球技,在校运动会上常常惊慌失措,惹出许多笑话。

C.条条龙舟在锣鼓声中你追我赶,河堤上坐满了呐喊助威的观众,瓦塘的香江人声鼎。

D.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B.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则童话故事,启示我们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其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

C.《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D.《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初中语文新课标试题

初中语文新课标试题

初中语文新课标试题一、填空(2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2、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3、七至九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字。

4、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的过程中进行。

5、教师应确立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6、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和的能力。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8、写作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和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9、口语交际是与双方的互动过程。

二、选择(10分)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学写规范、通行的()A、楷体B、行楷C、行草D、草书2、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A、母语情感B、审美意识C、创新精神D、爱国热情3、按照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A、合作关系B、传授关系C、交际关系D、对话关系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A、语文实践B、知识传授C、积累感悟D、语感训练5、()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A、写作能力B、阅读能力C、交际能力D、审美能力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10分)1、语文教学应加强写字教学,高度重视写字姿势与习惯。

()2、语文与化学、物理、数学、生物等都属于自然科学。

()3、对语文教材来说,课文是教材的主体,能否开发一定数量的优秀课文,是衡量新教材价值的重要标志。

()4、语文素养是在“双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包括了对对“双基”的重构。

()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落实语种目标。

()四、简答(40分)(一)、文学阅读教学的几个重要理念是什么?(二)、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提出了哪些基本理念?(三)、新课标关于写作评价提出了哪些建议?(四)、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从教学和评价两个角度对识字与写字和汉语拼音提出敢具体建议,特别值得关注的五个方面是什么?(五)制定阅读目标与内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五、论述题(20分)新《课程标准》的变化(或侧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部编版人教版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期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期考试题附答案

2018年秋季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赋分120分)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脊骨(jǐ)剜肉(wān)殷实(yīn)瞠目结舌( chēng)B.侥幸(jiǎo)肃穆(sù)通辑(jí)温文尔雅(ér)C.压榨(zhà)伶俐(1íng)发怔( (zhèng)粉装玉砌( zhuāng)D.腼腆(tiǎn)充分(fēn)筵席(yán)改斜归正(xié)2.下列句子中,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加点的词语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A.学校图书馆的资料虽说不上汗牛充栋,但基本上也够用了。

(鳞次栉比)B.这样及早积累、及早酝酿,那么转移到新的岗位时,就能游刃有余。

(应付自如)C.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折衷是非)D.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拍案而起)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进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目瞪口呆。

C.在上周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谭欢同学介绍了六点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姓 名班 级考 号装 订 线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 和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2、评价方式除了 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2、纸笔测试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 课程。

3、综合性、实践性 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 、 、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4、立意、构思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 、 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 6、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工具性、人文性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 、 、 和 ,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最新-广东省2018年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广东省2018年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一、基础(24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0分)(1)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

(《蒹葭》)(2)今我何功德,。

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观刈麦》)(3)我们应该抱有“,”的豪情壮志,努力克服困难,相信彩虹总在风雨后。

(用李白诗句填空)(4)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

“有约不来过夜半,”写的是相约未至的落寞;“,浅草才能没马蹄”绘的是湖边春行的欣喜;“何当共剪西窗烛,”吐露的是秋雨里缠绵之思念;“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现的是杜甫忧国忧民之情怀。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hào hàn()无垠的晴空下,尽是美好的jǐngzhì()。

小草向我们弯腰招手,花儿冲我们咧嘴微笑,清风朝我们铺洒轻拂,阳光让我们漫步轻舞。

cāng qióng()下,菜花显得格外的黄,麦苗也格外的绿,真想躺在这绿色的shuò dà()的地毯上,眯着眼睛,爽爽地做个绿色的日光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B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3·11日本大地震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万人。

C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4.请以“母爱”为话题,用下面四个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

(4分)要求:(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用“尽管……可是……”为关联词的句式成长清泉奋发图强精神支柱5.综合性学习(3分)某中学九年级(3)班的一位同学小琳的信被母亲拆看了,引起的小琳的勃然大怒,与母亲反目,其母亲就此情况与学校反映。

学校就这件事在九年级(3)班组织了“理解与沟通”的辩论会,请大家参与并回答:母亲私自拆看女儿的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述三个理由。

(3分)我的看法是:理由:ABC二、阅读(4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至20题(一)山水画卷 (13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初中语文新课表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新课表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新课表测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马虎了事?A. 一丝不苟B. 马马虎虎C. 精益求精D. 粗心大意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孟浩然D. 李白4.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骆驼祥子》B. 《狂人日记》B. 《子夜》D. 《家》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出自哪位诗人的《水调歌头》?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之涣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离骚》D. 《九歌》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王安石C. 陆游D. 李清照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1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出自哪位诗人的《青玉案》?A. 李白B. 杜甫C. 辛弃疾D. 李清照答案:1-5 B C C B A 6-10 A C C C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_________。

答案:散文集2.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曹雪芹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_________的诗句。

答案:叶绍翁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月亮5.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__位。

答案:一百零八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_________的诗句。

答案:王勃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___。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嘹亮B. 缭亮C. 潦亮D. 廖亮答案:A2.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看不见泰山B. 比喻被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部的或根本的问题C. 一片叶子可以完全遮挡住泰山D. 泰山上有很多叶子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 黄河之水天上来答案:A4. “温故而知新”出自()A. 《论语》C. 《庄子》D. 《老子》答案:A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仍然坚持工作。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答案:D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A.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B.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危险,思考而不学习就会迷惑C.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危险,思考而不学习就会迷惑D. 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安全答案:A7. “草长莺飞二月天”这句诗描写的是()A. 春天的景色B. 夏天的景色C. 秋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答案:A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B. 《礼记》C. 《论语》D. 《孟子》答案:D9.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虎类犬D. 画饼充饥答案:B10.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意思是()A. 不用尺子画不出圆和方B. 不遵守规则,就做不好事情C. 不用尺子画不出直线D. 不遵守规则,就不能画出圆和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

【精品】2018-2019学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2018-2019学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2018-2019学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2、评价方式除了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2、纸笔测试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3、综合性、实践性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4、立意、构思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6、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工具性、人文性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和,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7、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8、语文实践、语文实践9、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9、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

10、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三部分内容。

11、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12、语文教学要注重、,注重,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2、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13、表达和交流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的开放、的开放、的开放。

14、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空间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特点。

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初中语文新课标测试题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科组:姓名:总分:一、选择题(单选题1-10每题3分,多选题11-15每题4分,共50分)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A. 工具性B. 人文性C. 工具性和人文性2、()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A.语言能力B.语言技能C.学习能力3、阅读教学过程是:()A. 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4、()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 学生B. 教师C. 学生和教师5、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

A. 1600B. 2500C. 35006、语文学习应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A. 自主与合作B. 过程与方法C. 合作与探究7、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

A. 世界观B. 人生观C.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7至9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A.300B. 400C. 5009、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A. 常见B.个性C. 独特10、()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A.核心素养B.语言能力C.思维品质11、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能力、()能力、()能力、()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A.识字写字B. 阅读C. 写作D. 口语交际12、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中每个学段分为哪几个部分?()A. 识字与写字B. 阅读与鉴赏C. 表达与交流D. 梳理与探究1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 朗读B. 分角色读C.表演读D. 默读1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A. 合作精神B. 创新意识C. 参与程度D. 探究精神1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A.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B.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C.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D.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二、判断题。

2018年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试卷全集(语文版9份含答案)

2018年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试卷全集(语文版9份含答案)

2018年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试卷全集(语文版9份含答案)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昼夜(zhòu)嫌恶(wù)奔丧(sàn��) 自怨自艾(yì) B.肃杀(sù) 踌躇(chóu) 迂腐(yū) 略胜一筹(chóu) C.诮骂(xiào) 蹒跚(pán) 颓唐(tuí) 长吁短叹(yū) D.虔诚(qián) 琐屑(suǒ) 栅栏(shān) 苦心孤诣(y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辛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B.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

D.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锁然寡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看到破败不堪的故居,我想起儿时承欢祖母膝下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伤心得不能自已。

B.他年轻时当过水手,经常给我们讲述世界各地稀奇古怪而饶有风趣的故事。

C.武汉和郑州城市综合实力旗鼓相当,谁会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中心城市呢? D.风火山隧道有着全世界最复杂的地势,为了打通此地隧道,工程队无所不用其极,堪称“逆天工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规范熟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C.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学生患流感的概率会有效降低。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散文犹如散步,不必每分钟一定走多少步,不必沿一定的路线,不必预定一个终点。

2018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2套)

2018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2套)

2018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2套)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研究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应成为语文研究的主人,教师是研究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6、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研究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

7、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8、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9、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10、养成默读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11、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2、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作。

12、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3、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4、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他们发展语文素养。

2018年语文检测卷试题类型以及参考答案-精选word文档 (10页)

2018年语文检测卷试题类型以及参考答案-精选word文档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语文检测卷试题类型以及参考答案被破坏的原子化学键,人类的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

一旦生殖细胞基因发生了突变,就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据说,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当地有些老鼠受到核辐射,基因发生突变,如今有的老鼠已经和猪仔差不多大了。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

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

⑥我们天天接触的都是非电离辐射,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⑦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大家都知道在家用电器中,微波炉算是“辐射剂量”超大的了,但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

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⑧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

比如,给微波发生器加上金属罩;放射工作人员穿上专门的防护衣服;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深埋地下,并加上层层防爆防护罩;医院的放射治疗室用特殊材料制造,以免辐射外泄……⑨再次,对于自然界中的辐射,如太阳光,因为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面对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适应性,人体皮肤完全可以吸收小剂量的辐射,并把它转化成热量。

⑩随着人类对辐射的认识逐渐增加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防辐射的办法越来越多。

所以,辐射想干点坏事,还真不容易找到机会呢。

当然,辐射也并不是总干坏事的,它也能为人类造福。

我们熟知的一些医疗手段,比如癌症放疗、核磁共振检查、X光检查、CT扫描,都是利用了辐射。

如此看来,我们身在“辐”中要知“辐”,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辐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就不会谈“辐”色变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语文课程性质做核心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_______是一种比喻说法,它具有实用和“中介”的含义。

2、《语文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______________。

同时还应包含这样的目标;使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能力。

4、关于写作的评价,应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评价习作的首要标准,评价时应综合考察主旨、_________、语言_______、文面、________、等几方面。

5、写作能力的培养,多写只是一方面,还要重视____________。

6、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_________者,学生阅读的_________者,也是阅读中的__________之一。

7、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语文教育的特点是()A、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B、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C、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D、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影响2、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A、《语文标准》B、《语文教学大纲》C、《课改远景规划》3、就识字与写字目标《课程标准》对7—9学年段识字能力的要求是()A、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B、有独立识字能力C、能熟炼的使用字典词典典独立识字4、《语文标准》对4个学段背诵优秀诗文数量要求是()段(篇)A、200B、240C、2805、《语文标准》第二部分是()A、课程目标B、实施建议C、前言6、下面属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的特点的是()A、前瞻性B、三维设计,整体提高C、操作性D、方向性7、新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注重()A、鲜明的时代性B、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C、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8、《语文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是()A、使学生热爱学习B、使学生学会学习C、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9、新课标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是()A、合作B、自主C、探究10、语文课程十条总目标不是随意排列的,它有一定的()顺A、逻辑B、时间隔C、由浅到深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在阅读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2、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方面老师应关注什么?3、《课程标准》中对第四学段(7至9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什么?4、请写出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

(初一教师答);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道德修养》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

(初二教师答);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乡》一课的教学目标。

(初三教师答)3、(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全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初一:(1)了解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作家笔下各种童年的酸甜苦辣。

(2)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3)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

(4)懂得记事写人要线索清楚。

(5)学习在说话中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用婉转的话语打动对方。

初二:(1)培养良好的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述方法。

(3)了解议论文结构安排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

(4)品昧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

(5)在讨论中,能够抓住问题的焦点,能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初三:略(以教学参考书为准)2018年《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2、评价方式除了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2、纸笔测试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3、综合性、实践性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4、立意、构思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6、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工具性、人文性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和,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7、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8、语文实践、语文实践9、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9、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

10、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三部分内容。

11、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12、语文教学要注重、,注重,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2、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3、表达和交流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的开放、的开放、的开放。

14、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空间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特点。

15、前瞻性、三维设计,整体提高、操作性16、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和。

16、情境性、互动性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1、A)的过程中进行。

A、平等对话B、和谐相处C、努力创造D、互相合作2、(2、D)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A、写作B、阅读C、识字D、口语交际3、(3、A)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A、综合性学习B、阶段性学习C、总结性学习D、实践性学习4、(4、A)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5、(5、B)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6、语文教学的(6、A)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

A、开放性B、实践性C、科学性D、人文性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7、A)资源。

A、课外学习B、课外活动C、课外实践D、课外科学8、下面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错误的是(8、B)。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把握语文教育的方向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9、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9、A)。

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全面评价D、综合评价10、“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面向全体,落实到全体学生身上。

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10、D)素养。

A、写作B、阅读C、口语表达D、综合三、简答题(19分)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了哪些要求?(4分)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包括哪些?(5分)答: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关于阅读的评价关于写作的评价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3、综合性学习缺少“语文味”的几种倾向是什么?(4分)答: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变成了气氛热烈的游戏课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了美术课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成了作文辅导课4、加强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注意什么呢?(6分)答: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发地学习他们能够学习的内容。

其次,语文实践活动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同时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钻研教材,深入各学科,了解学生生活,为学生设计恰当的活动课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可以动手做,又能想办法把它做好。

再次,语文实践活动要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四、论述题(23分)1、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11分)答: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就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2、新课程中评价建议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以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着怎样的区别?(12分)答:评价目的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课程评价的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坚持全面评价的取向,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

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来配合。

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

“评价建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2018年《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三)第一部分课标(30分)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6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