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全章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

课题2 原子结构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基础 主干落实】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特别提醒 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2.核电荷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数目之间的关系: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 数= 核外电子 数。

3.原子的电性: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等于 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中子不带电,故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A r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1123.近似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 数+ 中子 数。

特别提醒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

【漫画助学】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

【交流讨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提示:不正确,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钠原子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妙法指引】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但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②不同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重点案例探析】考点原子的构成【典题】(2023秋·邯郸丛台区期末)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原子中a的质量和c的质量相同B.原子中b与c的数目和等于原子质量C.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微粒b和c上方法点拨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1)数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无关)。

(2)质量关系: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差不大,都比电子质量大得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体积关系: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原子结构的内容相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难以形成直观的表象认识。

此外,学生在物理课上虽然接触过电荷等概念,但对于原子内部粒子的带电性和电性关系等知识仍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类比推理等,将抽象的原子结构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成长和进步。

二、设计思路原子的结构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位于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

本单元共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其中“原子的结构”包含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构成,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酸碱盐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原子的结构教学不仅涉及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和数量,还包含构成原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在层次、电性、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科学思维】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离子的形成过程。

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归纳、推理等,解决化学问题。

能够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联系,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优质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优质课优秀教学案例
2.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贴近生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为切入点,如食盐的咸味、铁制品的生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探索原子结构的艰辛历程。
3.创设实验情境,如观察原子模型、制作电子排布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原子结构知识。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探索原子结构的艰辛历程。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如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等。
2.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以及质子数、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亮点五:作业小结巩固知识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本节课通过以上五个亮点,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4.结合时事热点,如核能利用、元素短缺等,引导学生关注原子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1.完成课本第三单元课题2的课后练习题,重点在于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巩固对原子结构、原子序数、原子量的理解。
-填空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原子基本概念的记忆。
-选择题:训练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应用能力。
-简答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制作原子结构模型,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球体、棒状物等,制作一个能直观展示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动手制作,加深对原子微观结构的认识。
2.归纳总结:强调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掌握原子结构对学习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3.拓展延伸:介绍原子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布置作业:根据课堂练习情况,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原子构成的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5.能够运用化学符号表示原子、离子和化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发现原子的构成。
2.运用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
3.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原子现象,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4.利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掌握原子序数、原子量的概念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应用。
3.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并能从中获取有关原子的信息。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思考等方式主动探索原子的构成。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模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原子结构的理解:原子核、电子云等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如何运用元素周期表解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根据周期表推断元素位置,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
3.同位素的概念及其应用:同位素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需要理解其在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应用,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一大挑战。
6.掌握原子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学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原子结构模型、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
4.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原理。
2.元素周期表: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构成、排列规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周期表。
3.同位素:讲解同位素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4.原子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结合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同位素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原子的组成【学习目标】1.能说出原子的组成粒子及电性,并在此基础上能经过剖析、推理得出原子不显电性的原由及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会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3.领会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

4.逐渐提升抽象思想的能力、想象力和剖析、推理能力。

【课前预习】经过预习达成以下空白或问题一、原子的组成1、原子的组成质子(每个质子带 1 个单位)原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子核占的体积,电子绕着原子核。

1 个单位和)组成,在原子中原2、原子为何整体不显电性?3、看书 53 页表 3-1 可知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必定核外的电子数,而质子数不必定等于中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1、观点以其余原子的作为标准(即:把标准质量相对看作一份质量),跟标准质量对比较所获得的比值,就叫做这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可以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表达式Ar=4、与组成原子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原子中,核外的电子质量小的能够忽视不计(每个质子或每此中子质量约为每个电子的质量1836倍),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又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证量标准比较,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讲堂研究】一、原子的组成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223镁12121224结论:(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2)(3)(4)(5)二、相对原子质量1、思虑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差别?2、依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进行计算已知 1 个氢原子的质量为 1.67×10-27 kg,1 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 kg ,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 1.66×10-27 kg ,分别计算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存正整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导学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记住原子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3、记住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学习重点、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原子的构成学习难点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3、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排布的。

4、一般地,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少于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多于个,易电子,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三、合作学习(一)原子的构成1、阅读课本P53完成下列问题:(1)原子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那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的各种粒子是否带电?若带电,是带正电还是负电?(3)用框图式表示原子的构成情况,并标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5)什么叫核电荷数?(6)原子有多大?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怎样?2、从P53的表3—1,你能发现哪些规律(1)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2)氢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3)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4)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5)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6)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排满第一层才能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才排第三层.2.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n为层序数.即第一层n=1,第二层n=2)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 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4、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弧线表示电子层。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优秀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优秀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并能用结构示意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2.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来学习微观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我们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这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如果抛开化学变化,原子能否再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原子神秘的面纱。

二、推进新课1.原子的构成[讲解]19世纪初,许多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产生了兴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少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提出问题]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①为什么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而不受阻碍呢?②有的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什么呢?③极少数α粒子被弹回来的原因又是什么?[归纳总结]①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α粒子能够顺畅通过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α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有少数α粒子会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金原子中存在原子核,且其体积小,质量大,所以有极少数α粒子与金原子核相碰撞被反弹回来。

[讲解]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过渡]阅读教材第53页第二段内容,并进行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设计思想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

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1、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教学流程课题原子的构成课时 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的。

(2)初步知道构成原子各微粒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知识的兴趣。

(2)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直观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像力,增加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对原子结构及粒子间关系的学习,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及粒子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从信息中学会处理获得知识,建立物质微观世界观教学方法引导、讨论、探究教学用品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具、原子弹爆炸的图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魔法变小了,可以畅游在水分子之间,了解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面请大家回忆3个小问题。

原子的构成学案

原子的构成学案

课题二《原子的构成》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构成。

2、知道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知道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

4、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5、培养善于想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复习旧知:(有关分子、原子的知识)1、什么是分子?2、什么是原子?3、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三、自学探究(一)、原子的构成1、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原子的构成表示出来。

2、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

带电的原子叫。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和等。

例如,水的构成粒子是,铁的构成粒子是,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和。

3、右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数为,核外有个电子,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电子。

(三)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2、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四)巩固练习:1.原子的组成中,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绕着做高速运动。

占据原子的绝大部分体积,集中原子的主要质量。

2.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3.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12 gB. 1/12C.12D.1.993×10-26 Kg/12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①元素②原子③离子④质子⑤分子()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②③⑤ D.以上都可以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6、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C.核外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7、据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3单元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

课题2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课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連刑课题2 原子的结构咪生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认识离子的形成。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1・对学生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可分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教育。

2•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

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占J\\\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教学难占J\\\原子的构成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如果抛开化学变化这一前提,原子能否再分?[多媒体呈现情景]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原子学说的提出者一一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

对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结构到底如何的问题,科学家进行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讨、论证。

【展示】汤姆生发现电子,并介绍枣糕型原子模型i京示】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他认为原子中,原子思考举例观看静听理解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原子结构发现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学习科学家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的思想。

核居于中央,电子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

【问题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展示】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介绍)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问题促思】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那么,你们能否想像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阅读课本53页【课堂小结】厂质子(带正电)r原子核y原子彳I中子(不带电)1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更小,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构成》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构成》教案(1)(人教版九年级上)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

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1.将教材中P68—P69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3.投影片:附表1、附表2。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讨论归纳(投影)教材P68表4—1、4—2。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分组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教案

课题2 原子的构造(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构造
〔2〕知道原子构造的发现史,
2.过程与方法
从原子构造模型、理论的开展历程中,体验假说、模型、实验等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感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困难曲折的
〔2〕意识到科学开展是在不断修正和补充中进展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根据现象分析本质的思维方法
难点:原子的构造
三、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小组合作。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原子的构成》教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原子的构成》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弧线及弧线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含义:a. 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分别表示原子核和核内电子数;b.弧线表示电子层;c.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

[投影展示以下内容][师]以上是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大家找出其中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并分析讨论它们的结构有什么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交流][板书](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总结]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都为8个(氦为2个)。

由于它们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呈现“化学惰性”,所以人们认为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称为8电子稳定结构或2电子稳定结构。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如Na、Mg、Al等)。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如O、Cl、S等)。

4.由此可见,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过程、策略):板书设计: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排布特点2.原子结构示意图(1)含义(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第三课时教学流程二次备课(标、增、改、删、调)[提问]既然原子有一定的质量,那它的质量又等于什么呢?[回答]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质量应等于质子质量、中子质量、核外电子质量之和。

[讲解]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比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讲解]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麦的质量一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原子的结构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原子的结构学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 原子的构成【知识回顾】 1、原子是 粒子。

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构成分子的原子本身 ,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 ,而 不可再分,只是重新 成新的分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好查相对原子质量表【学习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习难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习过程】1、原子结构:原子2、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在原子中占的体积 ,电子绕着原子核 。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4、不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核电荷数是指5、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为: 、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7、相对原子质量是8、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单位是:9、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10、原子个数=探究一、原子的构成课本P531、分析图3-9,说出原子的构成。

(带 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 ) (带 电) (不带电) 电性2、原子核还能再分吗?若能,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3、什么叫做核电荷数?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1、分析P53表3-1,说出不同原子的本质区别及构成原子的粒子。

2、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3、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有哪些?4、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1、不同原子的本质区别(决定原子的种类):2、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3、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有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 ,质子数 中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恶化电子数之和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探究二、相对原子质量课本P56.1、分析课本P56表3-2,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关系及如何确定原子的质量?2、原子的质量很小,化学上如何表示原子的质量?(分析P56图3-14)3、什么叫做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计算?其单位如何表示?4、已知某原子的质量,如何求出原子个数?5、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之比等于什么?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案)

第四单元物质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学习指导知识扫描本课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与原子有的知识:1.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了解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通过教科书后附录Ⅱ查到有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方法点拨例1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核的体积占整个原子的大部分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原子核相关知识的认识,在原子内部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的,例如氢元素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所以A选项排除;很多原子内部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不等,如钠的原子内部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铁原子内部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因此B选项也排除;教科书P71介绍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内作高速的运动,所以D选项也排除。

正确答案是:C例2 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

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4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个等量——“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理解,但同学在分析此题时往往会受到“氦—3”的影响而出现选C的情况。

而此题利用前面的等量就会很顺利地选出正确的答案:B正确答案是:C例3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b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应用,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公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kg/(akg×1/12)=12b/a正确答案是:12b/a主题检测基础整合1.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学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习活动设计:一、原子的构成:【阅读理解】1、收集信息(1)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原子中子核外电子(-)原子的特点是:、、;中子的特点是:、、;电子的特点是:、、;(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3)原子内部的各种关系;①数量关系:②电量关系:③质量关系:④体积关系:2、讨论交流:(1)什么叫核电荷?(2)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3)原子的质量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原子核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5)决定原子种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相对原子质量:【阅读理解】1、收集信息:(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不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和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2)计算公式为:A r=原子实际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1、讨论交流:(1)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是多少?(2)如何计算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学习小结】【拓展应用】1.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A.质子数和中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 D.质子数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B.原子是由不带电的粒子构成的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D.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4.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5.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学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一、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情境导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新疆罗布泊),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是如何产生的呢?二、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表1 【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交流讨论】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2【交流讨论】同桌互相提问,从附录中查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
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出化学式。

学习活动设计:
【回忆再现】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
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2.翡翠的主要成份是硬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翡翠是一种纯净物 B.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硬玉含有10个原子 D.翡翠由钠、铝、硅、氧四种元素构成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2MnO
4
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
B.维生素C(C
6H
8
O
6
):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Ar:可表示1个氩分子由1个氩原子构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假药案件,造成了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而该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假药的原料即来自于江苏
泰兴化工总厂的假“丙二醇”。

其真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
3H
8
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
B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是76
C.丙二醇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D.丙二醇分子中含有13种元素6.下列化学符号与名称相符合的是【】
A.氧元素O
2 B.氯离子C1-C.碳酸钠NaCO
3
D.金AU
7.化合物MCl
2
中,M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可能为【】A.1 B.10 C.11 D.12
8.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种元素。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知识梳理】
定义。

论,不论。

存在:地壳中大气中人体中。

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元素符号的写法
分类
周期表周期族
原子序数
构成
核电荷数= = =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
离子种类
物质构成的奥秘符号
定义
化合价
读法:
化学式宏观
意义微观
求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求元素的质量比
求元素的质量分数
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根据元素的质量求化合物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