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引言:在大学中,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实验课程,生物化学实验通常涉及生物化学原理的研究,如酶活性测定、蛋白质分离纯化等。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一次生物化学实验的设计、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分析酶活性对温度和pH的影响,进一步理解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探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及其应用。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材料:A酶液、B底物液、C缓冲液、D洗涤液、E抗原液。
设备:吸光度计、温度控制仪、离心机、电子天平、试剂瓶、试管架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设备,并按照实验操作要求准备好所需试剂、药品和仪器。
2.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将A酶液和B底物液分别装入试管中,加入不同温度和pH的缓冲液,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
3. 反应条件控制:将试管置于温度控制仪中,使其保持恒定的温度,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反应。
记录每组试验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4. 酶活性测定:取出试管,使用吸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并将测定结果记录下来。
5.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酶活性曲线,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观察到酶活性与温度和pH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温度后,酶的活性会迅速下降。
这是因为高温会破坏酶的三维结构,使其失去催化活性。
此外,不同pH值对酶活性也有一定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酶活性在特定的pH值下达到最大值,而在过高或过低的pH环境下,酶的催化活性显著降低。
这是因为酶的催化反应需要特定的酸碱环境,而超出其最适pH范围会导致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其活性。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较大,而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因酶的种类而异。
导论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Symbiotic system can now carry out aerobic catabolism. Some bacterial genes move to the nucleus, and the bacterial endosymbionts become mitochondria.
efficient because fuel is oxidized to CO2.
HH
H H C=C
/\
"J R—C ZCH
基团
Carbonyl (aldehyde)
Carbonyl (ketone)
R —C—R 2 0
Ether
R1—O—R2
Guanidinium
Ester Acetyl R
O H
OH
Imidazole Sulfhydryl
Anhydride (two
carboxylic acids)
A2
Amino (protonated)
H l + R—N—H
1H
Thioester
H
H
R—N—C—N/
JI ,
+N H / \ H H
R——C=CH
HN、 、夕
H
R— O
Carboxyl
R —C—O-o
R—C—N O
Hydroxyl R —O—H <(alcohol)
Enol
?—H,H
R—C=C
Imine N-Substituted
线粒体的进化
Anaerobic metabolism is inefficient because fuel is not completely oxidized.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引言:生物化学实验是大学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本篇文章将以一次生物化学实验为例,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讨论,并对实验的意义进行探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研究酶对底物浓度的影响,并探讨酶的最适底物浓度。
通过本实验,旨在加深对酶活性和酶底物反应的理解,为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原理:酶是一类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的蛋白质。
酶底物反应是酶与底物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进而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
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底物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底物浓度低时,酶与底物的结合速率较慢,反应速率较低;而当底物浓度增加时,酶与底物结合的速率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然而,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酶的活性将达到最大值,此时增加底物浓度已无法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这被称为酶的最适底物浓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酶溶液、底物溶液、酶活力检测试剂盒、试管、移液管等。
2. 将一定量的酶溶液和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并在恒温水浴中预热。
3.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酶活力检测试剂盒,并迅速混匀。
4. 将每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控制反应温度。
5. 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试管,立即停止反应。
6. 使用酶活力检测试剂盒中的试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并记录各组实验的吸光度值。
7. 根据吸光度值,绘制底物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绘制了底物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曲线呈现出一种特定的形态,即先上升后趋于平稳。
从曲线可以观察到,在底物浓度较低时,酶活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底物浓度的增加提高了酶与底物的结合速率。
然而,随着底物浓度的进一步增加,酶活性逐渐趋于平稳,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已经达到最大值,无法再进一步提高。
生物氧化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Interlocking gears (coupHng device)
Battery (two leal species of
different reduction
potential)
Motor (energy transducer)
(a)
Weight being lifted (mechanical work)
膜结构。外膜outer membrane可允许小分子 (Mr<5000)和离子自 由通过。内膜inner membrane只允许
在内膜上有特异通道的物质通过,对大部分的小分子及离 子不通透。
外膜
Outer membrane ---- Inner membrane
内膜
-Cristae -Matrix
基质
CH2
产—8。一
CO2
CH2
c—COOJ
o
II
a-Ketoglutarate
C—S-CoA
II
o
Succinyl-CoA
CoA-SH
CO2
④
Oxidative
decarboxylation
二、电子传递链:又称为呼吸链。是由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的一系列能接受氢或电子的中间传递体组成。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
Dehydrogenation
CH2—coo一
CH2
coo-
Succinate CoA-SH
succinyl-CoA synthetase
GTP (ATP)
⑥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GDP (ADP)
+R
\a-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 complex CH2—COO~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生物化学实验是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代谢过程进行研究的实验。
其中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样品;试剂,酚酞、硫酸、氢氧化钠、蛋白质定性试剂、酶定性试剂等;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取少量蛋白质样品,加入蛋白质定性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2. 核酸的定性实验,取少量核酸样品,加入核酸定性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3. 酶的定性实验,取少量酶样品,加入酶定性试剂,观察反应情况并记录结果。
4. 碳水化合物的定性实验,取少量碳水化合物样品,加入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5. 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利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仪器,对生物分子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代谢过程。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了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实验意义,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不仅学会了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还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5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蔗糖酶分离纯化产物的SDS -PAGE 检测分析及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蔗糖酶分离纯化产物的SDS -PAGE 检测分析3、学习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r)的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1、SDS -PAGE 凝胶制作;2、蔗糖酶分离纯化产物的SDS -PAGE 电泳分离;3、洗脱测定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实验原理 1、电泳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运动即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2、电泳法分离、检测蛋白质混合样品主要是根据各蛋白质组分的分子大小和形状以及所带净电荷多少等因素所产生的电泳迁移率的差别。
3、区带电泳是样品物质在一惰性支持物上进行电泳,因电泳后,样品不同组分形成带状区间,故称区带电泳。
4、聚丙烯酰胺凝胶(PAG)由丙烯酰胺和交联试剂N,N ’-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有催化剂(如过硫酸铵或核黄素)和增速剂(如N,N,N ’,N ’-四甲基乙二胺,TEMED )的情况下聚合而成的。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 李佳怡学号: 3130100246 日期: 2015.6.2 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装订线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在恒定的、非解离的缓冲系统中来分离蛋白质,这主要是由蛋白质样品所带的电荷和分子质量的差异性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仍保持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活性。
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分为⑴连续系统凝胶缓冲液的pH值及凝胶浓度不变。
浙江大学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实验类型: 定量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鉴定氨基移换反应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2、学习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1、氨基移换反应:氨基移换反应是在氨基移换酶(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酮酸的α-酮基之间发生的互换反应。
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转氨酶的最适pH 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 )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 )的活性最强。
转氨作用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
在肝、心、肾等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 )、谷草转氨酶(GOT )活性较高。
2、GPT 催化下的转氨作用装订线L -谷氨酸脱氢酶在体内特别是在肝细胞内含量丰富,活性高,催化L -谷氨酸氧化脱-NH 2,加碘乙酸能抑制其活性,从而可以保护氨基移换反应的产物L -谷氨酸。
3、纸层析原理本实验用纸层析法,检查由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肝细胞谷丙转氨酶(GPT) 的作用下所生成的谷氨酸,证明组织内的氨基移换作用。
滤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情况(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技术。
层析溶剂是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
由于滤纸纤维上羟基具有亲水性,因此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在进行分离时,由于被分离物质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物质将在两相间进行连续的、动态的不断分配,从而造成不同组分移动的速度也不相同。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李佳怡 ____________学号:_J6 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生物实验中心310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丙)实验名称:蔗糖酶的提取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指导老师:方祥年 成绩:_ _同组学生姓名:金宇尊、鲍其琛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订 1、实验内容:线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2、实验原理:① 酵母细胞破碎液体剪切法―超声波法.机械搅拌法.高压匀浆法固体剪切法一压力和研磨 非机械法——>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
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岀来。
② 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 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实验报告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实验材料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2、实验试剂石英砂,95%乙醇(-20*0,20mmol/L Tris-HCl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碎(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C);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lOOOu 1)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离心管(留样品I、II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一20°C冰箱。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3、4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及其分离纯化效果的评价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袁平、朱耀仁、蔡玉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蔗糖酶蛋白含量的测定——Folin-酚法①学习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②掌握分光光度法制作标准曲线,准确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③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蔗糖酶活力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①掌握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学习酶的比活力的计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Folin-酚测定法Folin-酚试剂是由甲、乙两种试剂组成的。
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组成,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肽键与酒石酸钾钠铜盐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乙试剂是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在碱性条件下,铜-蛋白质络合物以及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酚基)和色氨酸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乙试剂)产生深蓝色(钼蓝和钨蓝的混合物),其色泽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可用500nm 波长比色测定,适于测定蛋白质含量0.05~0.5g/L 。
优点: 简单、迅速、灵敏度高;反应较稳定。
缺点: 该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干扰。
2、蔗糖酶活力测定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是一种水解酶。
它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的1,2-糖苷键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原糖)。
因此,每水解1mol 蔗糖,就能生成2mol 还原糖。
还原糖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纳尔逊-索模吉试剂比色法,斐林试剂法等。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
. .. .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实验名称: 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蔗糖酶 同组学生: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容和原理(1)实验原理 1、离子交换层析: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进行。
离子交换剂与水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或者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电荷基团对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进行。
这些过程都是可逆的。
在某一pH 值的溶液中,不同的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存在差异,因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就有区别。
当洗脱液的pH 改变或者盐的离子强度逐渐提高时,使某一种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离子交换剂是由基质、电荷基团(或功能基团)和反离子构成。
基质 电荷基团 反离子 电荷基团反离子电荷基团反离子基质基质—+—++可逆交换可逆交换++溶液中的离子(交联纤维素、交联葡聚糖、交联琼脂糖)— ——阳离阴离子交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 李佳怡学号: 3130100246 日期: 2015.5.19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 装订线由于蔗糖酶的pI偏酸性,所以在pH7.3 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定性检测)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
本实验采用3.5-二硝基水酸法,其原理是3.5-二硝基水酸与还原糖共热(100℃)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围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深度成正比,由此来确定并收集蔗糖酶纯化样品。
生化实验报告血清丙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清丙氨基转移酶(ALT)在人体代谢中的作用。
2. 学习ALT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法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丙氨基转移酶(AL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肝脏、肾脏、心脏等组织中。
ALT催化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之间的转氨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通过测定血清中ALT的活性,可以反映肝脏等器官的功能状况。
本实验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即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监测反应体系中的吸光度变化,通过计算吸光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得出ALT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动物:大白鼠2. 试剂:ALT试剂盒、丙氨酸、α-酮戊二酸、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三氯乙酸、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等3.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等四、实验方法1. 标准曲线的制作:根据ALT试剂盒说明书,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ALT标准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ALT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处理:采集大白鼠血清,按照ALT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样品处理,包括稀释、沉淀等步骤。
3. ALT活性测定:将处理后的样品和ALT反应试剂混合,放入分光光度计中,在特定波长下连续监测吸光度变化,记录吸光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ALT的浓度,再根据样品稀释倍数,得出样品中ALT的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相关系数R²,R²值应接近1,表示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
2. 样品处理:按照ALT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样品处理,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中不发生ALT的降解和污染。
3. ALT活性测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ALT的活性,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
六、实验讨论1. 影响ALT活性的因素:ALT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肝功能、肌肉损伤、心肌梗死等。
本实验通过测定ALT活性,可以初步判断大白鼠肝脏等器官的功能状况。
生物化学实训报告总结
一、引言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科学,对于理解生命现象、推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生物化学实训。
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深入理解生物化学基本理论,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性质。
2.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3. 培养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通过学习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掌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并运用SDS-PAGE等方法对蛋白质进行鉴定。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学习核酸的提取方法,掌握DNA、RNA的分离纯化技术,并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对核酸进行鉴定。
3. 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学习酶的提取方法,掌握酶的活性测定方法,并研究酶的底物特异性和催化机制。
4. 糖类的提取与鉴定:学习糖类的提取方法,掌握糖类的鉴定方法,并研究糖类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理功能。
5. 脂质的提取与鉴定:学习脂质的提取方法,掌握脂质的鉴定方法,并研究脂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理功能。
四、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实训前,我们认真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同时,我们还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了熟悉,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遇到问题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验技能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多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实验甲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King氏法)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COOH C NH2 + COOH C O 谷丙转氨酶 COOH C O + COOH C NH2
CH3 Ala
(CH2)2
COOH α-KG NO2CH3丙酮酸 Nhomakorabea(CH2)2
COOH Glu NO2
COOH C NO2 CH3 N HN
COOH C O +
H2N HN
CH3
NO2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1、原理
–转氨作用:将α-氨基酸的氨基通过酶促作用转移 到α-酮基上,生成相应的酮酸与氨基酸的反应。催化这 一反应的酶称为转氨酶。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在肝、心、
肾等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 的活性均较高。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血清内两种
2、实验材料及试剂
–实验材料:动物或人血清 –实验试剂:丙酮酸标准液要求临用前配制;其它试 剂的配制见P188。
3、试验结果的处理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⑴、标准曲线的制作 –以表1中的A520为纵坐标,酶活性单位为横坐标,绘 制标准曲线。 –⑵、样品中转氨酶活性的计算 –a、标准曲线测定法 –根据样品管的A520(已减去空白管的)查标准曲线 ,即得每100ml血清中转氨酶的活性单位数。 –b、标准管测定法 –根据表2数据按下式计算酶活力:
2,4-二硝基苯肼
0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 棕红色,520nm处具特征光 吸收,颜色深浅(OD520值) 与丙酮酸含量成正比,可据 此进行比色测定。
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King氏法谷丙转氨酶活性单位:每毫升血清在37℃ 与pH7.4的基质液作用60分钟,生成1umol丙酮酸为一个活 力单位。临床检验取血清量为0.1,报告数据以100ml血清 计算,因此实际侧得结果乘1000即可。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
. . . .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实验名称: 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蔗糖酶 同组学生: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容和原理(1)实验原理 1、离子交换层析: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进行。
离子交换剂与水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或者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电荷基团对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进行。
这些过程都是可逆的。
在某一pH 值的溶液中,不同的蛋白质所带的电荷存在差异,因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就有区别。
当洗脱液的pH 改变或者盐的离子强度逐渐提高时,使某一种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离子交换剂是由基质、电荷基团(或功能基团)和反离子构成。
基质 电荷基团 反离子 电荷基团反离子电荷基团反离子基质基质—+—++可逆交换可逆交换++溶液中的离子(交联纤维素、交联葡聚糖、交联琼脂糖)— ——阳离子交阴离子交换剂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 李佳怡学号: 3130100246 日期: 2015.5.19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装订线由于蔗糖酶的pI偏酸性,所以在pH7.3 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定性检测)蔗糖酶(β-D-呋喃型果糖苷-果糖水解酶EC 3.2.1.26),能催化非还原性双糖(蔗糖)裂解,将蔗糖水解为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
浙江大学生化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生化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本实验旨在对浙江大学生化实验进行系统的记录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展现实验的过程和成果,并对实验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该实验采用了一系列生化实验方法,旨在研究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机制和规律,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对实验背景、方法和结果的详细描述,本报告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实验信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要的介绍。
可以简要描述每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例如:"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本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全文的脉络。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实验背景、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实验的背景知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结论部分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整体的文章结构,读者将更清晰地了解本篇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逻辑脉络。
"1.3 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特定生化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的进行,旨在深入了解该生化反应的特性和规律,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同时,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们对生化实验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正文2.1 实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生化领域相关的实验内容,通过对生物组织、酶活性、代谢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深对生化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生化实验既是理论知识的延伸,也是对知识的实践检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背景包括对常见的生化实验技术和实验原理的介绍,例如酶活性检测方法、代谢途径的测定方法等。
蛋白质化学2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及实验(丙)课件
1.同源蛋白质:在进化上关联的蛋白质,它们在不同的物种 中行使
相似的功能。
Mar-HSC70 C. virginica HSC70 D.meldziogagter HSC70
M.sexta HSC70 M.mutfculud HSC70
HSC70
MA KA?
nonpolar side chain
polar side chain
1.肽键的结构: (1)部分双键性质,反式构象
(2)刚性平面,肽平面
事实上,肽键的构象是受限制的
+180
air 120
60
s①
浇
<D
0
-60
-120
-180
0
Ramchandran 图 6 i degrees)
-180
+180
Mar-HSP70 C.vlrqlnica HSP70
HSP70 M.sexta HSP70 M.musculud HSP70 H.sapiens HSP7O
MASKGP
EiiDAAKNQVM
“IDAAKNQVAN EL.GDAAKNQVAN
IfWAAKNQVAN KlpDAAKNQVAN RL GDAAKNQVAN
hydrogen
4.多肽链主链上的每个肽键中的 羰
基氧原子都与其后的第四个氨 基酸
trogen
残基上的酰胺基形成氢键。 氢键的 方向与螺旋轴平行。
(2) 0-折登(0-sheet):是另种常见的二级结构。
反向平行
view
平行
view
(3)3-转角(p-turn):—种回转式的二级结构。
生物化学检验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生物化学检验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各种生物化学检验仪器的使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生物化学实验室实训仪器:生物化学检验仪器、试管、移液器、离心机、培养箱等实训试剂:各种生物化学试剂、标准品、对照品等实训材料:动物组织、细胞培养物等三、实训原理生物化学检验是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技术,对生物体内各种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检验方法:1. 蛋白质定量分析: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 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
3. 血脂测定:采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4. 肝功能检测:采用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测定肝功能。
5. 肾功能检测:采用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测定肾功能。
四、实训过程1. 蛋白质定量分析(1)称取一定量的组织样品,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混匀。
(2)沸水浴加热5分钟,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3)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含量。
2. 血糖测定(1)取一定量的血清样品,加入葡萄糖氧化酶试剂,混匀。
(2)在3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糖浓度。
3. 血脂测定(1)取一定量的血清样品,加入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试剂,混匀。
(2)在57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
4. 肝功能检测(1)取一定量的血清样品,加入ALT和AST测定试剂,混匀。
(2)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ALT和AST活性。
5. 肾功能检测(1)取一定量的血清样品,加入尿素氮和肌酐测定试剂,混匀。
(2)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尿素氮和肌酐浓度。
五、实训结果1. 蛋白质定量分析: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XX mg/mL。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pH计、恒温水浴器等。
2. 实验试剂,葡萄糖、淀粉酶、苯酚等。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来了解酶的特性,探究酶的最适工作条件。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而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本实验,可以对酶的活性变化进行实验观察,从而更好地理解酶的作用机理。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所需试剂及仪器准备齐全,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标定和校准。
2. 实验操作,将淀粉溶液分别加入不同温度下的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观察淀粉的变化情况。
3. 数据记录,记录不同温度下反应的时间和淀粉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酶活性。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反应时间与温度的曲线图,分析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存在明显的变化。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较高,反应速率较快;而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酶的活性明显下降,反应速率变慢甚至失活。
这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且存在一个最适温度范围。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酶的活性变化规律,掌握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对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生物化学实验是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习,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技能,深入探究生物化学的奥秘,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质粒DNA 的微量制备及电泳检测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质粒DNA 的提取原理和方法;2、了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核酸的原理和操作;3、学习并掌握对电泳检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①质粒DNA 的提取②DNA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2、实验原理①质粒:质粒是一种染色体(核质体)外的寄生性的自主复制子,存在于细菌等细胞中,为双链闭环的DNA分子,大小在1-200kb 之间,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功能, 能表达例如抗性、菌毒素等细胞非必需的遗传信息,但其复制和转录必须要利用依赖宿主细胞(细菌)基因组DNA 编码的一些酶和蛋白质。
质粒能够自发的或人为的在细胞间转移,因此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重要载体。
②从细菌细胞中抽提质粒DNA 的步骤:a 细菌培养使质粒大量扩增;b 收集和裂解细胞,并去掉细菌碎片和核质体DNA ;c 进一步除去蛋白、脂类、RNA 等杂质,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
③碱裂解法来分离纯化质粒DNA :在EDTA 存在下,经过SDS 处理使细胞膜裂解,从而使菌体充分裂解,利用在碱性条件下(NaOH ),使核质体DNA 与质粒DNA 的变性;加入乙酸钾,在中性条件下,核质体DNA 与质粒DNA 又存在复性的差异,质粒DNA 很快得以复性,而细菌核质体DNA 分子难以复性,核质体DNA 会缠绕附着在细胞膜碎片上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姓名: 李佳怡学号: 3130100246日期: 2015.6.9地点: 生物实验中心310 装订线通过离心被沉淀下来,质粒DNA则留在上清液内;上清液中还含有可溶性蛋白质、核糖核蛋白和少量核质体DNA以及脂质类杂质等,可通过碱性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的抽提去除;含有质粒DNA的上清液用无水乙醇或异戊醇沉淀,这是由于当加入无水乙醇时,其会夺去核酸周围的水分子,使其失水而易于聚合。
一般用2倍体积的乙醇或1倍体积的异丙醇沉淀DNA和RNA。
获得较纯的质粒DNA。
④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
DNA分子在碱性溶液中(pH8.3缓冲液)带负电荷,它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量的DNA片段泳动速度不同,并能区分出不同的区带。
DNA片断在凝胶中当用低浓度的荧光嵌入染料溴化乙锭(EB)染色后,在紫外光下可见橙红色带,并可确定DNA片断在凝胶中的位置。
⑤影响DNA泳动速率(迁移率)的因素有:DNA分子质量的影响:双链DNA分子迁移的速率与DNA分子量对数成反比。
分子量越大,迁移率越小。
DNA构型的影响:超螺旋DNA>线状DNA>开环DNA。
胶浓度的影响:浓度越低,相同核酸分子迁移越快,一般常用的凝胶浓度为1%~2%;电场强度的影响:电场强度愈大,带点颗粒的泳动越快。
但凝胶的有效分离范围随着电压增大而减小,所以电泳时一般采用低电压,(一般5V/cm)(电场强度)。
而对于大片段电泳,甚至用0.5~1.0V/cm 电泳过夜。
进行高压电泳时,只能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EB的影响:溴化乙锭(EB)插入双链DNA造成其负电荷减少、刚性和长度增加。
电泳缓冲液的影响:核酸电泳常采用TAE、TBE、TPE三种缓冲系统,但它们各有利弊。
TAE价格低廉,但缓冲能力低,必须进行两极缓冲液的循环。
TPE在进行DNA回收时,会使DNA污染磷酸盐,影响后续反应。
所以多采用TBE缓冲液。
在缓冲液中加入EDTA,可以鳌合二价离子,抑制DNase,保护DNA。
缓冲液pH常偏碱性或中性,此时核酸分子带负电,向正极移动。
碱基组成与电泳温度的影响: 一般影响不大。
⑥质粒DNA不同构型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迁移速度:环形双链DNA分子有三种构型。
第一种是共价闭合环状DNA,它的两条链都保持完整的环状结构,通常呈超螺旋构型,迁移速度最快;第二种是开环DNA,它的双链中的一条保持完整的环状结构,另一条单链上有一到几个切口两条核苷酸链中只有一条保持完整的环形结构,即OC构型,迁移速度最慢;第三种是线状DNA,这种质粒的双链断裂呈线状,通称L构型。
这三种构型的同一种质粒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时,出现不同的迁移速率,走得最快的是超螺旋构型,其次是线性构型,最慢的是开环构型。
⑦实验有关试剂的作用:溶液Ⅰ:葡萄糖:增加溶液的黏度,减少抽提过程中的机械剪切作用,防止破坏质粒DNA。
EDTA:络合掉Mg等二价离子,防止DNA酶对质粒分子的降解作用。
Tris·HCl:使溶菌液维持溶菌作用的最适pH范围。
溶液Ⅱ:SDS:解聚核蛋白并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之变性。
NaOH:破坏氢键,使DNA分子变性。
溶液Ⅲ:中和溶液Ⅱ的碱性,使染色体DNA复性而发生缠绕,并使质粒DNA复性。
高盐的3mol/L NaAc/KAc有利于变性的大分子核质体DNA以及K/Na离子会与SDS形成溶解度很低的盐并与蛋白质形成沉淀而除去。
酚:一种强烈的蛋白质变性剂,能非常有效地去除蛋白质,同时抑制了核酸酶的降解作用。
氯仿:有强烈的溶脂倾向,可以溶解细胞膜,同时溶解去除脂质类杂质,此外具有使蛋白质变性并分相的作用。
异戊醇:减少蛋白质变性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乙醇或异丙醇——可以沉淀核酸,当加入乙醇时,其会夺去核酸周围的水分子,使其失水而易于聚合。
一般用2倍体积的乙醇或1倍体积的异丙醇沉淀DNA和RNA。
70%的乙醇——用于洗涤核酸沉淀,其目的是去除盐及挥发性较小的异丙醇。
RNaseA——用于消化质粒DNA溶液中的残余RNA。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实验材料含重组质粒菌种2、实验试剂⑴ LB液体培养基⑵氨苄青霉素:100mg/ml ⑶溶液Ⅰ⑷溶液Ⅱ⑸溶液Ⅲ⑹酚:氯仿:异戊醇(25:24:1)⑺无水乙醇⑻ 70%乙醇⑼ TE缓冲液(pH 8.0)⑽ RNaseA(1mg/ml)⑾ 0.5×TBE缓冲液(pH8.0)⑿琼脂糖⒀ 6×加样缓冲液⒁ 1mg/ml溴化乙锭(EB)四、实验器材与仪器1、恒温培养箱 37℃;2、恒温摇床 37℃;3、高压灭菌锅;4、超净工作台;5、台式离心机;6、振荡器;7、微量移液枪(10,20,200,1000ul); 8、枪头(10,20,1000ul)及枪头盒;9、离心管 1.5ml及离心管架; 10、制冰机; 11、冰箱;12、干式恒温器 37℃、50℃; 13、微波炉; 14、电泳仪及;15、电泳槽; 16、紫外检测仪。
五、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1、收集细菌,碱裂解液提取质粒DNA,纯化质粒DNA①去除核DNA,粗提取质粒DNA离心:取1.2ml的过夜培养菌液加入1.5ml离心管中,8000r/min离心1min;弃上清液,将管倒置于吸水纸上,使液体尽可能流尽。
冰浴:将菌体沉淀加100ul溶液Ⅰ,振荡悬浮菌体,冰浴放置5~10min。
再离心:加200ul溶液Ⅱ,盖紧管盖,快速温和颠倒离心管数次,确保离心管内溶液混匀使之变清,冰浴10min。
加150ul溶液Ⅲ,盖紧管口,颠倒数次使之混匀,冰浴放置5min。
(说明:以上步骤目的)②去除可溶性杂蛋白等杂质,纯化质粒DNA离心:12000r/min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至另一干净离心管,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25:24:1),振荡混匀,12000r/min离心 10min 。
冰浴:上清液移入另一干净离心管中,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后置-20℃冰箱中20min。
离心:12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将溶液管口倒置吸水纸上,使液体尽可能流尽。
③去除核RNA加样:加入1ml 70﹪乙醇洗沉淀一次(动作要轻),弃70﹪乙醇溶液,将管口倒置于吸水纸上,使液体尽可能流尽,自然干燥或50℃干燥。
保存:将沉淀溶于50ul TE缓冲液(pH8.0,含20mg/L RNaseA)中,置37℃恒温器中保温30min后,取质粒DNA样液做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其余纯化的质粒DNA样品置于-20℃保存备用。
2、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①加样:取5ul纯化的质粒DNA样品,与1ul 6×电泳加样缓冲液混匀,用微量移液枪小心加入样品槽中。
若DNA含量偏低,则可依上述比例增加上样量,但总体积不可超过样品槽容量。
(注:a勿划破或戳穿加样孔,勿带入气泡;b上样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凝胶或将样品槽底部凝胶刺穿;c每加完一个样品要换枪头以防互相污染。
)②电泳:加完样后,盖上电泳槽盖,立即接通电源,使电压调到100V,恒压电泳。
当溴酚蓝条带移动到距凝胶前缘约2cm时,停止电泳(约需30~60min)。
③观察和拍照:取出胶块置于紫外灯下观察,DNA存在处可显示出肉眼可辨的橘红色荧光带,再用成像仪进行拍照,以便于分析。
注:紫外光对眼睛有害,观察时戴上防护镜或眼镜,或隔着玻璃或有机玻璃观察。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样品离心后:上层淡黄色,下层有乳黄色沉淀;2、加入溶液Ⅰ后:沉淀溶解,溶液呈淡黄色;3、加入溶液Ⅱ后:溶液无色澄清;4、冰浴后:部分凝固,呈现无色;5、加入溶液Ⅲ后:有白色絮状沉淀出现;6、离心后:溶液分层,沉淀白色,有部分粉末悬浮;7、加酚:氯仿:异戊醇(25:24:1)后:分层,下层颜色土黄色,上层淡黄色;8、离心后:分层,上层无色透明,下层淡黄色,中层杂蛋白油状。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电泳图谱:1、实验结果:①第一条带对应的DNA为超螺旋构型DNA,条带最亮,表明此结构的DNA含量最高,同时其迁移距离最远,在同样时间内,超螺旋构型DNA迁移速度最快,结果正常。
②第二条带对应的DNA为线状DNA,在三条带中颜色最浅,含量最少。
③第三条带对应的DNA,为开环DNA,迁移速度最慢,含量较线状DNA微多一些。
④点样孔处有较多DNA残留,表明加样时有较多溢出,操作不够规范,仍需改进。
⑤在第一条带之前无其它可辨的条带,可推测无RNA残留。
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分析:①在加样时,未控制好位置和高度,导致残留在点样孔中的样品较多,因此也影响了各个条带中的样品量,若在加样时操作规范,则可增大条带中DNA的量。
②各个条带之间距离较大,表明超螺旋构型DNA、线状DNA、开环DNA三种不同类型的DNA之间分离较好,且超螺旋型DNA亮度最亮,表明其含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