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指在临床上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的准则。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药物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严禁滥用、乱用抗菌药物,制定明确的应用指导原则尤为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该根据细菌感染的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应先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对于临床常见的疾病可以根据经验选择常用的抗菌药物。
同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及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选药。
2.限制大范围、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起效,但易导致抗菌耐药性的发生和扩散。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尽可能选择狭谱抗菌药物,特别是对于轻度感染或已经确定不需要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不应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同时,对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病例,应严格掌握使用的时间,避免长期使用。
3.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和环境清洁等措施。
此外,对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应遵循原则2,尽量使用狭谱抗菌药物。
4.关注特殊人群使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儿童、孕妇、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
对于儿童和孕妇,抗菌药物的安全性还未完全确定,应仔细权衡用药利弊;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退,因此应该适当调整剂量;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需要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5.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患者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抗菌药物,按照医生的嘱咐来使用,并且按照规定完成用药疗程。
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及时向医生汇报用药的情况,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在家使用抗菌药物时,患者也应该注意药物的保存、服药时间和剂量控制。
总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准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一内酰胺酶更稳定(易 被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水解)、抗菌谱更广, 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部分厌氧菌 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差,对肠球菌无抗菌活性。注 射用药后血浓度高,在脑脊液中(特别是有炎 症情况下)能达有效血浓度,肝肾毒性低。适 用于严重革兰阴性及敏感阳性菌感染,病原 未明感染的经验治疗、医院内感染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4/2/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物,在治 愈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 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细菌耐药 性的增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公共卫生问 题,2011年世界卫生主题被确定为“抗击耐药—— 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再次提醒全 球各国必须重视细菌耐药问题。本文就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基本问题作简要介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划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 葡萄球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较强 抗苗恬眭。注射剂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用 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感染.主要品种有头 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胺苄、 头孢托啶等口服品种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为 差,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产酶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 感染。氢基青霉素以氨苄阿林与阿莫西林为 代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作 用逊于青霉素,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肠球菌 及部分肠道杆菌有抗菌作用,近年细菌对其 耐药率较高,主要用于肠球菌、敏感革兰阴 性菌所至各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志贺菌和沙门菌对本品耐药率较高。抗假单 胞菌青霉素有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 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工具,但其滥用和不合理应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对执业药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抗菌药物及其临床合理应用,帮助执业药师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这类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适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较差,不适用于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这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需要在用药过程中监测肾功能和听力。
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这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作用强,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儿童和孕妇不宜使用,并且近年来已出现耐药菌株。
4.外消旋酮康唑和伊曲康唑:属于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肝毒性,需要监测肝功能。
5.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甲噁唑、磺胺顺铂等。
这类药物是治疗结核病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应用时需谨慎。
6.万古霉素:属于多肽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作用强。
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杆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肾功能。
7.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黏菌素、多黏菌素B等。
这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如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肠杆菌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对肾脏和耳朵有一定的毒性,应用时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听力。
除了了解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外,执业药师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细菌感染的基本知识:了解细菌感染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能够帮助药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广谱、耐酶) ①对产酶金葡菌、表葡菌、肠球菌有良好作用。 ②对某些产酶G-杆菌有较强活性。 ③不适用于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及MRSA感染。 ④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克拉维酸
钾难透过血脑屏障)。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磺苄西林
(广谱、不耐酶) ①对G-杆菌的作用较氨苄西林强。 ②除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 有良好抗菌作用。 ③对部分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④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及其它G-杆菌 所致感染。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氟氯西林钠
(耐酶) 特点: ①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 ② 不易被青霉素酶所破坏,对产青霉素酶的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 葡萄球菌感染。 ③对G-菌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 不敏感。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广谱、不耐酶) ①对G+葡萄球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对肠球菌 作用优于青霉素。 ②对部分G-杆菌亦具抗菌活性,但易耐药。 ③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
+
肾毒性 ++
第2代
+++
++
++
+
第3代
+
+++
+++
-
第4代
抗菌药(antibacterial agent):能抑制或杀灭
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 括完全人工合成的抗细菌药物(如磺胺类、喹 诺酮类)和抗生素。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antimicrobial agent):能抑制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生素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 : ,
以下 抗生素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 抗生素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 仍残存的抗菌效应 。
AUC0~24/MIC :
24小时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 小时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MIC比值。 比值。 小时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 比值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β-内酰胺类: 内酰胺类:
• 当浓度>4倍MIC时,其杀菌作用不再增强; 浓度 倍 时 其杀菌作用不再增强; • 当t>MIC占给药间隔 占给药间隔50%~60%时,杀菌效果最佳 占给药间隔 时
提示
• 已达有效治疗浓度,进一步增加剂量不一定能提 已达有效治疗浓度, 高疗效。 高疗效。 • 可通过增加给药次数来提高疗效。 可通过增加给药次数来提高疗效。
抗菌药(antibacterial agent):能抑制或杀灭 )
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 括完全人工合成的抗细菌药物(如磺胺类、喹 完全人工合成的抗细菌药物( 磺胺类、 诺酮类)和抗生素。 诺酮类)和抗生素。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抗微生物药(antimicrobial agent):能抑制 )
肌酐清除率(ml/min) 肌酐清除率 >20 10~20 <10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剂量 0.75~1.5g 0.75g 0.75g
间隔 每8h 每12h 每24h
头孢替安
①组织分布广,其中痰、肺组织、扁桃体、肾、盆 组织分布广,其中痰、肺组织、扁桃体、 胆汁中浓度高,不易进入脑脊液中。 腔、胆汁中浓度高,不易进入脑脊液中。 ②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其次为胆汁排泄,tl/2为 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其次为胆汁排泄, 0.6~1.1小时。 小时。 小时 ③可致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 可致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胞增多。 胞增多。
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引言:随着兽医临床的发展,抗菌药物已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十分重要的,以避免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的产生。
本文将介绍兽医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中广泛使用且经济实惠的抗菌药物。
其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1.合理选择:对于已分离到的细菌,应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并根据抗菌谱选择适当的药物。
同时,注意预防细菌耐药的产生,避免滥用。
2.合理用药:应根据兽医临床实际情况,结合病原学、病理学和临床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使用途径、剂量和疗程等。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一些细菌耐药产生较慢。
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1.合理选择:对于敏感菌株,应通过药敏试验确定使用合适的氨基糖苷类药物。
注意避免滥用,以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2.合理用药: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根据动物的体重和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适应症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1.合理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感染病原菌选择合适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要注意抗菌谱的选择,避免滥用。
2.合理用药: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因此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和疗程调整。
四、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适应症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1.合理选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菌株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并注意谨慎使用该类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2.合理用药: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关节软骨毁损的潜在风险,因此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对幼年动物和大型动物的使用。
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兽医临床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了解药物的特点和充分考虑其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细菌耐药的发展。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休克者肠道监测:休克时,肠粘膜PH是放 反映肠粘膜氧合指标,用肠腔内气体分压 测定仪,经鼻或肛门置入待测部位,用血 气分析仪测知肠粘膜PH以估计缺血氧的情 况,若能保证肠粘膜血氧的供应,可预防 BD。
给休克患者肠别嘌呤醇,以减弱黄 嘌呤氧化醇活性,阻止产生氧自由基。 用含钨食物喂动物,亦可灭活黄嘌呤 氧化醇活性。双歧杆菌能预防内源性 感染。
二、医院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一) 各医疗机构应将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 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 考核中,要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并有保证 实施的监督措施。 (二)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会内成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咨询 小组”,由主管业务院长、医院感染科、 医务科、临床抗感染专家、临床微生物 医师及临床药师组成。
(2)免疫功能低政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 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激素治疗者; 血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 艾滋病; 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老年患者。
(3)病原菌只对二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感 染。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 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 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 , 如开颅手术 、 心脏和大血管手术、 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 流术、脾切除术等; 流术、脾切除术等;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五、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选药方案 经验治疗选药原则 1、临床医生必须熟悉和掌握常用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物 动力学特征、不良反应等,了解本地 区、本单位重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 耐药水平,进行个性话给药。
2023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哪三个方面()(多选)A. 掌握抗菌药物的药效学与药动学B. 熟悉病原体特点和耐药性C. 明确诊断患者感染性疾病D. 熟悉患者的基础疾病E. 了解患者的遗传因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主要预防哪几个部位()(多选)A. 手术所涉及的腔隙感染B. 肺部感染C. 浅表切口感染D. 泌尿系感染E. 深部切口感染外科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不能代替以下哪些预防切口感染措施()(多选)A. 严格消毒、灭菌技术B. 精细的手术无菌操作C. 术中保温D. 血糖控制E. 营养控制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通常以下哪方面需要预防用药()(多选)A. 儿童患者B. 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C.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D. 异物植入手术E. 有感染高危因素(高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包括下列哪几方面()(多选)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C. 恰当合理的抗菌药物经验治疗D.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PK/PD)E. 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正确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需要考虑()(多选)A. 患者感染的病情B. 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 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D.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E. 以上均不是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包括()(多选)A. 抗菌作用较强,对MRSA、肠球菌效果差B. 主要经过肝脏排泄C. 组织分布广,部分可透过血脑屏障D. 毒副作用低、过敏反应发生率低E. 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妊娠期不可以选用的抗菌药物有()(多选)A. 庆大霉素B. 环丙沙星C. 克拉霉素D. 哌拉西林E.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适应症不包括()(多选)A. 昏迷B. 中毒C. 上呼吸道感染D. 人工关节移植手术E.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下列关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A. I 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B. 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C. I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为24小时内D. II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为24小时内E. III类切口手术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和常见疾病的用药选择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和常见疾病的用药选择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
然而,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以及常见疾病的用药选择,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一、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1.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类型:根据感染的类型(如细菌、真菌、病毒等)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等。
2. 耐药性监测与抗菌药物选择:定期监测本地区常见细菌的耐药性情况,以指导合理的抗菌药物选择。
对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要慎重,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3. 优先选择狭谱抗生素:对于已知致病菌敏感的疾病,应优先选择狭谱抗生素,以减少对正常菌群的干扰,并降低对耐药性菌的选择压力。
4.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选择抗菌药物:对于重症感染病例,可以考虑使用强效抗菌药物,如静脉给药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和环丙沙星类药物,以快速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5. 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对于严重感染或存在复杂耐药菌感染的病例,联合使用两种或更多抗菌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单一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风险。
二、常见疾病的用药选择1. 呼吸道感染:- 轻型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类药物。
- 中重型肺炎:常见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以及革兰阴性菌,可选择青霉素类药物联合呼吸喹诺酮类药物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2. 尿路感染:- 无合并症的膀胱炎:首选氟喹诺酮类药物。
- 合并上尿路感染的膀胱炎:可选择β-内酰胺类药物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 男性复杂性尿路感染:首选β-内酰胺类药物。
3.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轻度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药物。
- 中度或重度感染:可选择抗Aquinon系抗生素(如环素类和四环素类药物)。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目标治疗-明确责任病原
• 涂片及培养 • 抗原检测 • 病理 • 血清学 • 分子生物学
组织研磨培养 无菌体液培养 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定量培养
目标治疗-提高微生物结果的可靠性
• 标本的正确送检:
— 标本质控:痰、尿、引流液标本的正确留取 — 优选无菌体液、病变组织活检培养 – 疑为CABSI时标本留取
结果:头孢呋辛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头孢呋辛组可有效预防妇科手术感染
31. 尹锋,张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 183-184
普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选择
• 普外科手术尤其是结直肠、阑尾手术,亦需考虑预防厌氧菌感染,鉴于头霉素对厌氧菌敏感 性不完全可靠,且附加损害较多,而头孢呋辛具有较少的附加损害和较好的安全性,建议优 选二代头孢±甲硝唑
/克拉维酸、头孢他啶等腹腔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
1. Sartelli Massimo, et al. 2017 WSES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J] .World J Emerg Surg, 2017, 12: 29. 2.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41(6):409-446.
药理学分类
一代头孢
二代头孢
三代头孢
肾毒性
一代>二代>三代
酶稳定性
一代<二代/三代
MRSA
-
-
-
抗 革兰阳性菌
⩗
⩗
⩗
菌
谱 革兰阴性菌 较弱
⩗
⩗
厌氧菌
-
-
-
3. 张永信.上海医药.2004,25(1),19-20. 4. 张永信.上海医药, 2003, 24(11) , 495-497
各类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抗菌活性
1
1:1.5
1:1.8
1:2
半衰期(hr)
1
1.5
1.8
2
蛋白结合率(%)
93
94
95
97
血浓度(mg/l)
16.7
18
18
23
组织浓度较高者
体液(除外腹水、痰、胎盘)
胸水、骨、关节、胎盘、乳汁
均衡
骨、关节、胎盘
表 耐酶青霉素类药物间比较
广谱青霉素
对肠杆菌属和李斯特菌属的作用优于青霉素,对梭状芽胞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和脑膜炎球菌的作用与青霉素相似,对多数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脆弱类杆菌耐药;
G+ G- G+ G-
1-2 <1 2-6 2-6
2-6 <1 4-10 2-8
链球菌除外,亚胺培南有PAE,尤对铜绿假单胞菌
各种抗菌药物的PAE
杀菌作用特性
PK/PD参数
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效应
AUC/MIC或Cmax/MIC
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制霉菌素 两性毒素B
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弱~中等程度持续效应
T>MIC
β内酰胺类、 红霉素等老一代大环内酯类 伊曲康唑
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效应
AUC/MIC
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 氟康唑
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特性与PK/PD参数
PK/PD补充
青霉素与碳青霉类T>MIC值比头孢类低; 大环内脂类: T>MIC为40~50% 万古、四环、阿奇、链阳的参数为AUC/MIC>=75。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与要求(一)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诉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附表1)。
一旦获得感染病原培养结果,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固有耐药性与获得性耐药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附表2)。
(三)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因此十分重要,需认真对待。
在经验治疗前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菌药物。
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覆盖面广、抗菌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可以联合用药。
对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应用的抗菌药物应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四)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评价其意义。
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确定致病菌及其耐药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菌药。
无感染表现的阳性培养结果一般无临床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寄殖菌的可能。
(五)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限制无指征的抗菌药物使用,非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者原则上不得使用抗菌药。
选用药物应以同疗效药物中的窄谱、价廉的药物为先。
力求选用对病原菌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品种,此外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的疾病状况: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了细菌耐药
性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显
得尤为重要。
首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种类和用药剂量。
不
同的细菌感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而且在用药过程中应当根据
病情的轻重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时间,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其次,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规范。
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剂量、频次和疗程,更不能擅自中断用药。
只有严
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另外,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也是合理使用的重要一环。
很多情况下,
感冒、咳嗽等症状并不一定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应当通过其他方法进
行治疗。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加重细菌耐药性,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需要注重药物的配伍性和不良反应。
一
些抗菌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当避免盲目搭配药物,遵守医生的建议。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避免滥用和搭配,对于维护公共卫
生和临床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共同维护好公共卫生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无指针的治疗用药如病毒感染;⏹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疗程不合理,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而不及时停药;⏹给药途径或给药间隔时间不当;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合理用药在有明确指针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最大限度的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以达到杀灭病原体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应防止和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何选择1. 临床判断熟知已知宿主最可能发生某种特定感染的微生物2. 药物学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特点3. 微生物学实验室结果的正确判断临床常用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其它抗菌药物⏹| ̄青霉素G⏹| ̄青霉素类___|半合成耐酶⏹||广谱⏹||_抗假单胞菌⏹|| ̄一代:头孢唑啉⏹-内酰胺类_____|_头孢菌素____|二代:头孢呋辛⏹||三代:头孢噻肟、曲松、他啶⏹||_四代:头孢吡肟⏹||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_非典型-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泰能⏹|单环类:氨曲南⏹|_氧头孢烯类⏹杀菌作用强、毒性低,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组织分布广、大剂量青霉素可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对各种内酰胺酶均不稳定;⏹不耐酸、口服后迅速被胃酸失活;⏹抗菌谱窄、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无效;青霉素G⏹对不产酶葡萄球菌属、A和B组溶血性链球菌(猩红热、蜂窝织炎、丹毒等)、肺炎链球菌高度抗菌活性,肠球菌属一般中度敏感;⏹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高度敏感;⏹各种致病螺旋体(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敏感;⏹除对脆弱拟杆菌作用差,对大多数厌氧菌有高度活性,为破伤风梭菌(破伤风)、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首选药物;⏹阳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李斯特菌、放线菌高度敏感;炭疽芽胞杆菌敏感、白喉棒状杆菌首选药物;对青霉素中度敏感或低度耐药(PISP)以及高度耐药(PRSP)的肺炎球菌呈升高趋势。
其他⏹普鲁卡因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基本相同,血药浓度低,适应于敏感病原体的轻症感染;⏹苄星青霉素: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梅毒;⏹青霉素V:可口服,轻症感染;半合成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主要品种有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甲氧西林主要用于实验室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对革兰阳性菌如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唯一的革兰阴性菌奈瑟球菌属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较青霉素为差;⏹主要使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肠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本品耐药;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系青霉素侧链位增添氨基后增强了抗革兰阴性杆菌活性的广谱抗生素;⏹对各种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差;⏹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活性略逊于青霉素,对肠球菌属优于青霉素;对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球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高度敏感;⏹对不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属等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具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等耐药;⏹对厌氧菌和放线菌与青霉素相似;⏹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但对粪肠球菌氨苄西林较阿莫西林弱;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常用品种:哌拉西林(或+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对G+菌、G-菌均有良好作用,对G+菌较氨苄差,对大多数G-菌与氨苄相当,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脆弱拟不敏感(哌拉西林除外),对其他厌氧菌及放线菌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以哌拉西林、阿洛西林作用最强,替卡西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克雷伯杆菌和沙雷菌属无效;⏹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半衰期短,每日分4次给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复合青霉素⏹一种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加上一种半合成耐酶青霉素:克菌(阿莫西林250mg+双氯西林125mg)⏹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加上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注意事项⏹无论何种途径给药必须详细询问有无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试;⏹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青霉素脑病;⏹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一代头孢菌素⏹对G+菌(除肠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外)有良好作用,G-菌作用差,对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卡他莫拉菌有抗菌活性;⏹革兰阳性厌氧球菌敏感,脆弱拟杆菌耐药;对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抗菌活性比广谱青霉素强,抗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活性不如广谱青霉素;⏹对青霉素酶稳定,但对其他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半衰期短,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有一定肾毒性;⏹常用品种:头孢唑啉、头孢拉啶、头孢硫脒;⏹头孢硫脒体外对肠球菌属有较好的作用;二代头孢菌素⏹兼顾G+及G-菌,抗革兰阳性菌活性与第一代相似或稍弱,对MRSA、耐青霉素肺炎球菌、肠球菌无效;⏹抗革兰阴性菌活性较三代弱,对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沙雷菌、弯曲杆菌耐药,对普通变形杆菌、不动杆菌敏感性差;⏹大多数厌氧菌敏感,脆弱拟杆菌耐药;⏹β-内酰胺酶稳定性增加;⏹血半衰期较短,无显着肾毒性;⏹常用品种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是1~3代头孢菌素中最稳定者;⏹头孢呋辛能进入炎性脑脊液达治疗浓度三代头孢菌素⏹G-菌作用强,G+作用大多较差;⏹除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大多数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但可被ESBLs水解;⏹胆汁、脑膜炎症脑脊液中浓度高(头孢哌酮除外);⏹基本无肾毒性;⏹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甲肟、头孢唑肟、头孢地嗪抗菌活性及抗菌谱相似,对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于或优于一代头孢,对青霉素不敏感及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对肠球菌、MRSA耐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抗菌活性,但脆弱拟杆菌、艰难梭菌耐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对革兰阳性菌敏感,但较头孢噻肟、曲松等差,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以头孢他啶最强,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效.⏹头孢地嗪对参与免疫功能的多形核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有刺激作用,有利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染。
四代头孢菌素⏹对细菌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外膜的穿透性强;⏹与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低,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更强;⏹对AmpC酶亲和力低;⏹与第三代无交叉耐药;⏹对球菌作用增强,对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作用差;⏹头孢吡肟对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有强大的作用,对绿脓杆菌与头孢他啶相似,但对部分头孢他啶耐药菌仍有活性,对黄杆菌属和厌氧菌无效;⏹对阴沟肠杆菌较头孢他啶强2~4倍;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广谱抗菌药物;⏹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但可被AmpC酶水解;⏹对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包括脆弱拟杆菌,临床主要用于混合感染;其它β-内酰胺抗生素-单环酰胺类⏹对G-菌包括绿脓有强效,与哌酮相似;对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耐药;⏹对G+菌、厌氧菌无效;⏹主要品种:氨曲南(君刻单);其它β-内酰胺抗生素-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噻吗灵)、氟氧头孢(氟吗宁);⏹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强,对酮绿假单胞菌较弱;⏹革兰阳性菌包括肺炎球菌较差,对肠球菌无效;⏹对厌氧菌效果好,对脆弱拟杆菌较头孢西丁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脑脊液浓度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MRSA、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无抗菌活性,多数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可达到有效浓度;⏹已上市的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肾去氢肽酶抑制剂)、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美罗培南;碳青霉烯类适应证⏹多重耐药但对本类药物敏感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注意疗程中某些菌株可出现耐药;⏹脆弱拟杆菌等厌氧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
⏹病原未明的免疫缺陷患者中重症感染的经验治疗。
泰能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美罗培南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氨基糖苷类⏹对G-菌有强效,主要用于G-菌感染,对部分G+菌(葡萄球菌)有效,对厌氧菌无效;⏹链霉素、卡那霉素,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有效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庆大、妥布、奈替米星、依替米星等对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G-菌具有强大活性,对葡萄球菌属也有良好作用;⏹大观霉素用于单纯性淋病治疗;⏹所有此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抗菌作用差,因此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不宜选用本类药物;氨基糖苷类使用注意事项⏹碱性条件下抗菌作用强⏹耳、肾毒性⏹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不能静脉推)大环内酯类⏹对G-、G+菌抗菌活性不强,对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效;沿用大环内酯类品种(红霉素、麦迪、乙酰螺旋等)对革兰阳性球菌(MRSA耐药、肠球菌差)、非典型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革兰阳性厌氧菌敏感,脆弱拟杆菌耐药;⏹大环内酯类新品种(阿奇、克拉等)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增强;⏹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抗菌活性较强,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为本类中最强者;克拉霉素对肺炎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者,对幽门螺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对G-、G+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对G-菌;⏹体内分布广,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液浓度,可达到有效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半衰期较长,浓度依赖型,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使用方便;⏹第一代萘啶酸抗菌谱窄仅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的部分菌株有效;⏹第二代如吡哌酸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较一代强;⏹第三代阴性杆菌增加了对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效(除MRSA、肠球菌);⏹环丙沙星是目前上市的氟喹诺酮类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最强者,左氧、氧氟与之相仿或略低,诺氟、依诺、培氟较低;⏹左氧、加替、莫西、吉米沙星等明显增强了对肺炎球菌等呼吸道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同时对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良好抗菌活性,被称为呼吸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对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属具有抗菌活性,如氧氟、左氧、环丙、氟罗、司氟沙星,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除加替、莫西等少数新品种以外,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对喹诺酮类多数耐药;⏹本类药可作为成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首选药;多肽类⏹万古、去甲万古、替考拉宁;⏹抗菌谱窄,抗菌作用强;⏹对各种革兰阳性球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包括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PRSP和肠球菌,对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具有一定的耳肾毒性;⏹临床主要用于耐药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对青霉素过敏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艰难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不宜用于预防用药、MRSA带菌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常规经验用药;⏹万古耐药的肠球菌属常对替考拉宁敏感其它抗菌药物-磷霉素⏹是化学合成的广谱抗生素、作用于细胞壁合成的早期,分子量小,无抗原性,很少引起过敏;⏹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包括甲氧西林敏感及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活性,但较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差;与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万古、氟喹诺酮类等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其它抗菌药物-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两者抗菌谱相似,主要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酮绿假单胞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但对各种变形杆菌、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均耐药;⏹有严重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偶有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其他药物无效时可作为选用药物;抗真菌药--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多稀类—两性霉素B(AmB)及含脂复合制剂⏹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多稀类-两性霉素B⏹广谱抗真菌剂,对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等均有效;对卡氏肺孢子虫无效.⏹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需要静脉给药;可通过胎盘屏障,脑积液浓度低,血浆半衰期24小时,肾脏排泻很慢;⏹抑菌或杀菌取决于药物浓度;⏹毒付反应大,肾毒性、寒颤、高热、低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