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比较文学读后感
![比较文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5b1b48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8.png)
比较文学读后感
比较文学是一种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学作品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作品的主题、风格、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
在阅读比较文学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比较文学使我认识到,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通过语言和结构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比较文学,我发现不同作品中常常存在类似的主题和情节。
尽管这些作品可能来自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但他们却有着相似的人类情感和困惑。
比较文学使我能够在不同作品中找到共鸣,并思考这些作品对人类生活的启示。
比较文学还使我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叙事技巧和结构安排,我研究了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方法。
这种对比和学习使我对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激发了我自己创作的灵感。
通过比较文学,我还学会了更加客观地对待文学作品。
我意识到每个
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比较文学使我学会了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比较文学,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比较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分析方法,更是让我更加热爱和尊重文学的过程。
通过比较文学,我欣赏到了不同作品的独特魅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简答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41c06cbec5da50e2534d7f33.png)
绪论常见问题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同源性。
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
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
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
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
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
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
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
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
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f74d10a0b4e767f5acfce53.png)
一、名词解释1、a 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b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陈惇刘象愚c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平行研究:就是将那些相似、类似的、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两个或几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找出有益的结论。
3、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直接影响和实是联系,既要研究实施以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又要研究接受影响的民族作家、作品,还要研究产生影响的过程、途径、媒介的手段。
4、渊源学:从接受者(终点)出发,溯源而上,去寻找影响源,确认放送点。
注重资料证据的搜集、整理和考核,是一种以考据为主的实证研究。
誉舆学:以研究放送效果为主的研究。
流传学:以研究放送起点(放送者)和终点(接受者)的内在联系,以寻找终点为目的的研究。
5、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间具有某种可作比较的基础,即文学现象的同与异,只有那些同时具备相同或相异两重关系的文学现象才具有可比的价值,才可能探索出文学的共同规律和美学本质。
6、平行研究回现论:(俄比较文学家维谢洛夫斯基提出),它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他们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学会出现重合和类似现象,这种重合或类似自成系统,不必考虑年代、地域或环境、影响等。
比较文学学习体会
![比较文学学习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f08ebe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4.png)
比较文学学习体会作为一名学习文学的大学生,在接受比较文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也更加意识到文学作品与人类历史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比较文学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比较文学让我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
在学习世界文学作品时,我们会发现不同国家和文化所创造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比如,东方文化重视家庭和人情世故,这种价值观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有着深刻的反映。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主,这种价值观又在美国文学中被体现。
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异域文化,也帮助我们拓宽自己的眼界。
同时,比较文学也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如此的重要。
其次,比较文学课程强调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
比如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时,我们不能单纯地思考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而需要考虑当时英国社会、宗教和政治环境对作品的影响。
这种背景和文学作品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通过深入了解文学作品所处的历史和社会,我们不仅增加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还可以深入了解和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演变。
第三,比较文学观察和研究人类的共性。
无论是东方的古典小说还是西方的小说,都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
虽然文化差异很大,但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情感是相通的。
比如,爱情、友情、亲情、背叛和羁绊等情感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着深刻的体现。
比较文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多角度对比和分析,让我们发现了人类在生命的维度上存在的相通点。
最后,比较文学使我更加善于分析文学作品和对文学作品的品评。
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了多个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我们需要通过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人物关系、符号以及作者的背景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分析和品评,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学理论和方法。
总之,比较文学课程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提升了我的人文素养。
关于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关于对比较文学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86d16558fafab069dc02a6.png)
关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1.跨越性:“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比较文学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进行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
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
2.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
可比性是一种有待于研究者去发掘的内在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它主要包括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3.文学性:比较文学最本质的规定性,文学首先是艺术层面、形式层面,不是文化、历史、哲学、宗教。
4.开放性和宏观性:开放性体现在:①它不受时间、空间、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如荷马史诗、印度史诗与北欧史诗。
②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宽泛的内容。
传统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作家和作品之间,而比较文学的研究却从作家、世界、读者等方面到文本。
③兼容并包的方法,比较文学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评论、历史考据、哲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谈、传记互证。
宏观性体现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与平等对话。
然而我们学习比较文学又有什么意义呢?一、有助于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拓宽知识视野①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不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②打磨我们的立体目光(曹禺话剧的西方来源;对郭沫若诗作的多元思考;边缘地带的创新性本体要求)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要求人们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用一种面向世界的胸怀去看待文学。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ff2d2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3.png)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人类用语言来塑造和表达自己内在世界的一种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而且是一种思想交流的方式,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文学刻画了人类的情感、思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丰富世界,因此,比较文学作为研究文学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比较文学是指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和研究,以发现文学中共同的人类内在世界和文化背景中的差异性,并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文化意义。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将不同文学作品在同一时间段进行比较,旨在比较这些作品反映的文化差异和文学内在精神的相似性。
例如,对于不同地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诗歌创作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推导出诗歌内在的精神和人类文化共同的内涵。
纵向比较是将同一地区、同一语言、同一文化的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人们对文学创作的不同追求和表现,可以揭示出文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迁和演化规律,同时揭示出人类文化发展的长远进程。
例如,对于中文文学,可以比较唐代诗歌和宋代诗歌的异同,揭示出唐诗和宋词的区别和传承。
比较文学具有比较明显的功用和价值。
首先,它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和不同时期对于文学创作的不同追求和表现,进而了解不同文学创作背景下的内在精神和文化特征。
这种了解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同时为我们了解文化差异提供了依据。
其次,比较文学可以为文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提供支持。
对于不同文化和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研究,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文化背景。
比较文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文学跨越文化障碍,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最后,比较文学具有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推进人类文化普及的功能。
通过比较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和时期的文学遗产和文化历史,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同时比较文学作品也有助于促进文学教育和文化普及,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和文化背景。
对比较文学看法
![对比较文学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032a54804d2b160b4ec032.png)
关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征。
其中,开放性是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
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的宏大模式。
3、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
“比较”的意义是比较文学学科中“比较”的意义具有特定的并且确切的学理内容,它是一种旨在把握“双边”或“多边”文学的内在关系,并进而认识它们的本质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思维形态、思维过程和方法论。
这里的“比较”是指“双边”或“多边”的“跨文化(跨文学)”研究,这里说的“跨文化思维”,指的是“比较文学”学科对于“文学”的思考,必须是从“超越一种文学”,“超越一个民族”,“超越一种语言”和“超越一种文化”的视角考量面临的学术问题。
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的最基本学理。
因此,比较文学是与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贴近的边缘学科,能够最迅带地感知和接受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将触角伸向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
比较文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强调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实践东西方、中外关系上的平等对话,进行双向阐释,以达到互证、互补、互惠的新人文主义目标。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36d5f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d.png)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间相互联系与比较的学科。
它探讨不同文化、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学风格的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文学的发展和交流,以及文学创作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
1. 比较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比较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欧洲的学者开始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比较文学的研究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
比较文学学者们开始涉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文学作品,并将其与西方经典作品进行对比。
比较文学研究不仅呈现出全球性的视角,也关注着作品之间的普遍共性和独特性。
2.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对比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研究者可以揭示出相同文化背景或历史时期的作品间的相互影响。
而并列法则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同时研究几个文学作品,比较它们在不同文化或时期的发展中的共性和差异性。
3. 比较文学的意义和目的比较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观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这有助于跨越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其次,比较文学还可以揭示作品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通过对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中的普世主题和人类共通的情感。
最后,比较文学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使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读更加全面和深入。
4. 比较文学与全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全球文学研究有密切的联系。
全球文学研究关注文学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相互影响与交流。
比较文学为全球文学研究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全球文学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和共通性,探索全球文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5. 比较文学的挑战和前景比较文学的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
简述比较文学的意义
![简述比较文学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9431f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1.png)
简述比较文学的意义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学科,它对于文学研究和人类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探索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共性,深入思考文学的本质和价值。
比较文学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种类和风格的文学作品,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
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学作品中的共性和普遍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共同的文化和情感。
比较文学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作品中的隐含信息和象征意义,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对作品的解读能力。
比较文学也有助于促进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学传统中的创作技巧和艺术手法,激发我们对于文学的创作灵感。
比较文学可以打破文化的隔阂,增进各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欣赏。
比较文学也有助于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进一步推动文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文学研究视野,促进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作品对于社会和人类文化的影响。
比较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和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拓展我们的思维视野。
比较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更在于对人类文化的理解和探索。
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da10a4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0.png)
比较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来传递情感、思想和人生哲学。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不同的文学体裁和风格催生了不同的文学类型。
比较文学是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旨在通过跨文化和跨民族的研究,揭示文化、历史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推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一、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在比较文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分类方法是将文学分为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指的是一种特定民族创作的文学,它反映了特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世界文学则是指跨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它具有广泛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反映了全球范围内的共性和不同之处。
比较文学旨在通过对以上两种类型的研究,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揭示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某些文学元素和主题是普遍存在的,它们不仅存在于不同文化的民族文学中,也出现在世界文学中。
这些元素和主题可能是人类普遍的情感、行为或历史事件,比如爱情、友情、家庭、战争等。
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和文化的不同背景,文学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比如,东方文学强调情感、灵性和哲学的表达,而西方文学则更加注重理性、现实和人生价值的呈现。
二、文学和思想的比较除了对文学类型的比较,比较文学也可以探讨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
比较文学透过意识形态的影响,探讨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例如,文学作品可能会涉及道德、政治或社会问题等议题,这些议题与特定国家或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比较文学试图发现这些元素的普遍性和变化。
比较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文学作品常常是表达哲学思想的手段,而哲学又常常是驱动文学创作的力量。
比较文学研究能够证明,文学作品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受众群体和反响有所不同。
这源于文学和哲学的不同表达形式及其在不同文化中所具意义。
三、比较文学的意义比较文学不仅可以揭示全球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不同之处,同时也有助于彰显文学的普世价值。
对比较文学的理解
![对比较文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1ae65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a.png)
对比较文学的理解比较文学的本质及意义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或途径,用以揭示文学作品间的异同与联系,寻求其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和内涵。
它不仅是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的必需工具,而且是理解人类文化变迁和交流的重要角度之一。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作家、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不同时代间的文学作品存在着共性和差异。
这些共性和差异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它们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本质和历史背景。
同时,比较文学也可以推广文学的发展,借鉴他人的长处,吸取对方的经验,从而使文学更加繁荣、优秀。
比较文学的方法与步骤比较文学的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对比、文化对比、时空对比等。
而在实践中,比较文学也需要注意一些步骤,这些步骤包括:选择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目的,收集研究资料,剖析文本内容,找出共性和差异,诠释其深层含义,达成认识和结论等。
选择比较对象是比较文学时的第一步,比较对象的选择应该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可以是属于同一文种,来自不同国家的作品,或者是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等等。
而明确比较目的就是要为后续的研究和分析作出引导和指向作用,因此,比较目的不能模糊不清,应该有明确的准则和目标。
收集研究资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步骤,研究者需要获取文学作品的文本资料、作者背景资料、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相关资料。
收集到资料后,应该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找出文本内部和外部的共性和差异。
剖析文本内容,则是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
将比较文学所涉及到的多个文本进行分析和比较,将其作品的核心思想、主题、历史背景、美学风格等进行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阐述这些文本的内涵。
找出共性和差异,则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头戏。
这一步是比较文学的核心,也是比较文学最难的部分,对于研究者的能力和水准有着较高的要求。
从中找到共性和差异,不仅仅只是探究它们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和历史背景等。
诠释其深层含义,则是对比较结果的进一步解析。
什么是比较文学
![什么是比较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3be7b9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c.png)
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独特的文学研究领域,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或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来探讨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以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共性。
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文学作品不再被局限于特定的国家或地域,而是被看作全球文学传统中的一部分,反映出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和交流。
比较文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比较比较文学通过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探讨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主题和价值取向。
通过比较分析,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传统、美学观念和思想风格,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
2. 文学作品的时空比较除了跨文化比较,比较文学还致力于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揭示出文学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演变和相似之处,发现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中的延续和转变。
3. 文学形式和风格的比较比较文学也涉及文学作品的形式和风格比较,如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异同。
通过比较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叙事手法和艺术风格,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4. 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比较在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中,人们还会对不同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进行比较和借鉴。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人们可以寻找到更全面、更深入的文学研究路径,推动文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旨在促进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探索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为全球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推动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繁荣。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1b7a1ada76eeaeaad1f33094.png)
1.什么是比较文学①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rapports defait),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②它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③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文学创作方法,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美国和法国学派的区别。
法国学派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提倡一种以某种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也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
这种方法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法国学派认为:比较学派的归属是“国际文学关系”,其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民族文学和各国作家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影响研究的根源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美国学派兴起于20世纪40、50年代,其代表人物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超出一个特定国家界限的文学研究,也是文学与其它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些知识和信仰领域包括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雷马克的定义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比较文学是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第二、比较文学是跨越学科文类的文学研究,这是“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最根本区别之所在。
前者是以文学为中心,后者则把文学消融在其中。
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和收获
![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和收获](https://img.taocdn.com/s3/m/a1a2d6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1.png)
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和收获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相互联系的学科,对我来说,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和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比较文学的学习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发展和作品特点。
通过对比文学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比较不同文学作品时,我还能够发现其中的相似点和差异点,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联系和人类文化的共同性。
第二,通过对比较文学的学习,我学会了分析和比较文学作品的能力。
对比较文学的学习不仅要求我们了解文学作品本身,还需要我们能够将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深入探究其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用,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审美和文学素养。
第三,对比较文学的学习让我更加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
通过对比较文学的学习,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文化差异和文学作品的多元性。
这种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的能力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对比较文学的学习让我获得了很多收获和认识,不仅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面对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什么是比较文学?
![什么是比较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12c3b49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2.png)
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方法,旨在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通常会选取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对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进行探讨。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们所研究的文学,而且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增强文化交流和理解。
下面是什么是比较文学的三个小点内容:1. 比较文学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比较文学从根本上是一种比较方法,旨在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他们所研究的文化的历史、社会和特殊背景。
这种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地域文化差异,加深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比较文学也可以帮助传统文学体裁重新定位和与不同文化的接触。
2. 比较文学要注意文化的环境和语言的障碍性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研究者必须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环境和语言间的障碍性。
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意识形态、传统和经验知识等都需要考虑进去。
此外,研究者也要注意语言障碍性给比较文学带来的挑战。
虽然语言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连接文化的桥梁,但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语言的翻译、解释等问题也需要考虑到。
3. 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比较文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和理解一些文学作品的风格、主题和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时间、地点和文化中的文学发展趋势。
同时,比较文学也可以为文学批评提供新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人们更好地解释和创建文学作品。
总之,比较文学方法是一种有益的研究方法,可以促进文学和文化交流、增进理解和实现文化描绘的目的。
在比较文学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语言和环境之间的障碍,以及为研究提供更深入的文学解释和评价。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为我们了解其他文化,而且也可以深化我们对文学本身的认识。
谈谈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谈谈对比较文学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168f37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2.png)
谈谈对比较文学的认识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相似与差异的学科,旨在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而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和意义。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对比较文学进行探讨。
首先,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共性。
尽管不同文学作品可能来源于不同国家和时期,但在人类文化的交融中,总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共通之处,从而提炼出更一般化的文学规律和特征。
例如,在不同国家的文学中经常出现的爱情、家庭、友谊等主题,就是文学作品之间普遍存在的共性体现。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对这些共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价值观。
其次,比较文学可以发现文学作品的差异性。
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各自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
比较文学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学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和人权。
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对人的理解和追求的不同角度,丰富了我们对文学作品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此外,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文学作品是通过作者的创作去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这些思想和情感又会被其他作品所引导、承袭或批判。
通过比较文学,我们可以追溯到文学作品之间的触发、影响和对话,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社会和艺术背景。
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受到了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而他的作品又进一步影响了后来的中国作家。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之间的渊源与联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
综上所述,比较文学不仅可以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和差异。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文学的内涵和意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d87c951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0.png)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引言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化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出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性,并从中探讨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和文化,涵盖多种语言和文学传统。
定义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具有多元的定义,不同文献和学者对于其定义有不同的观点。
然而,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文学是以对比和比较为手段,研究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学科。
比较文学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形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挖掘文学作品潜在的意义和共通性。
比较文学不仅仅限于文学作品的比较,它也研究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例如电影、绘画、音乐等。
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象征和风格。
比较文学的目标比较文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中获得新的文学见解和认识。
以下是比较文学的主要目标:1. 挖掘文学作品的共通性通过比较分析,比较文学寻求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共同之处。
不同文学作品可能来自不同的时空背景和文化环境,但它们可能存在着相似的主题、意象或结构。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共同的元素,并探讨它们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理解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同样重要的是,比较文学也关注文学作品的特殊性。
每个文学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探讨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创作动机、风格和意义。
3. 探索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比较文学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创作和接受状况,我们可以揭示出文化因素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并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和塑造了特定文化的价值观、思想和信仰。
4. 促进文学研究的交流和对话比较文学研究不仅仅关注单个文学作品或文化,它更注重跨文化、跨国界的对比和交流。
[浅谈我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大学论文] 比较文学经典论文
![[浅谈我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大学论文] 比较文学经典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4ae90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a.png)
[浅谈我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大学论文] 比较文学经典论文浅谈我对比较文学的认识-大学论文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正式接触它以前,在我的观念里,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比较,然后找出它们所表达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的学科。
可是,对此做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门有着其自身的“原则”和“态度”的学科,并且孜孜不倦地想要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的学者也不在少数。
在大一到现在,我们分别学习了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从不同的方面和领域来学习和研究文学,而比较文学,就是提供不同于以上的视角和途径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文学。
什么是比较文学呢?从该学科诞生至今,这个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几乎从未中断过。
回顾历史上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法国学派为核心的“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源于19世纪的法国,是比较文学最早出现的一种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
其主要代表人是梵·第根、卡雷和基亚。
在不断的发展中,影响研究确立了由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三大支柱构成的实证性研究方法。
这三大方法分别从接受者、放送者和中介者的角度出发,纵向研究国别文学史,横向比较研究不同国家文学体系之间的国际文学关系史,形成人类文学发展的网状结构。
比如我国家喻户晓的孙悟空,有学者就发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可能渊源于《罗摩衍那》中工巧神猿“那罗”造桥渡海故事的影响。
此类例子甚多,可以看出文学的世界性必定会带来各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但是此学派抛弃了“文学性”的分析,试图从文学艺术外部研究来揭示其内部的规律性的这种方法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判。
第二、美国学派为核心的“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雷马克和韦勒克,主张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其异同点,总结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及文学发展规律性的东西,以及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揭示出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和文学性。
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对比较文学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6cc36f3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5.png)
对比较文学的认识
当今社会,关于高等教育和文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早在古代,以高等教育为出发点的文学曾是中心主题,培养学识修养的载体,甚至是实现更高等级的人生目标。
在现代社会,写作开始朝着更加实用化、社会化、商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以文学作为车轮只是全集的一部分,获取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的主要重点并不再在于阅读古典思想。
对于普通大学来说,学习文学的用处不仅仅在于获得一个证书,而且在于发展文化和思想意识。
学习文学,可以增强思考能力,学会正确思考,正确理解生活,明白世界上一切现象背后的法则和规律。
此外,学习优秀作品,可以提升自身智力水平,让自己时刻保持充满知识和勤奋的状态,保持对一切变化的敏感性,开阔眼界,增长灵感。
因此,文学在今天的社会高等教育中依然地位不可替代。
而高校也更加重视文学的灌输,让学生接受完善的文化素养教育,以支撑他们作为新生代人才未来的发展。
文学和教育,从古至今始终是一对生命无法分离的恩爱夫妻,承载着对知识、文明和人文精神的深刻追求。
浅谈什么是比较文学及其性质
![浅谈什么是比较文学及其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af186d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c.png)
浅谈什么是比较文学及其性质第一篇:浅谈什么是比较文学及其性质浅谈什么是比较文学及其性质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一书中,但该书未涉及它的方法和理论。
它的流行得益于法国文学批评家维尔曼教授,而比较文学真正作为专业术语被普遍接受是在1865年以后。
故而,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肇始于19世纪30年代,正式产生于70、80年代,在20世纪达到繁荣。
学术界关于比较文学的研究有很多,而对于什么是比较文学更是众说纷纭。
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曾说“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季羡林教授也说“什么叫比较文学,顾名思义,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
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甚至自然学科在内。
”中国比较文学界泰斗乐黛云教授为比较文学定义是“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比较文学不同于各民族文学,也不同于总体文学。
它不研究一种有自己在内的传承关系的民族文学,也不探讨全世界各民族文学共同存在的最普遍的根本规律。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也不同于一般文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
后者是认识文学现象时所采用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前者则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目的、范围,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和独立的研究方法。
”总之,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关系的社会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己特殊的本质。
其基本性质表现为:跨越性、比较性、文学性、开放性。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首要的质的规定性。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由此可见,比较文学跨越了四个界限,即:民族、语言、文化、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1.跨越性:“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比较文学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进行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
从世界文学的角度着眼,充分揭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文学所持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比较文学的任务。
2.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
可比性是一种有待于研究者去发掘的内在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它主要包括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3.文学性:比较文学最本质的规定性,文学首先是艺术层面、形式层面,不是文化、历史、哲学、宗教。
4.开放性和宏观性:开放性体现在:①它不受时间、空间、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如荷马史诗、印度史诗与北欧史诗。
②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更具有宽泛的内容。
传统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作家和作品之间,而比较文学的研究却从作家、世界、读者等方面到文本。
③兼容并包的方法,比较文学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评论、历史考据、哲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谈、传记互证。
宏观性体现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与平等对话。
然而我们学习比较文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有助于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拓宽知识视野①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不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②打磨我们的立体目光(曹禺话剧的西方来源;对郭沫若诗作的多元思考;边缘地带的创新性本体要求)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它要求人们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用一种面向世界的胸怀去看待文学。
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这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去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
眼界的开阔,杜甫有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就是提供一副望远镜。
视野开阔了,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也才会有几分宁静和宽容来对待争议和分歧。
比较文学在思维方式上提倡一种整体思维,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
换句话说,主张从单向思维走向立体思维。
比较文学吸收了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的思想,主张文学发展的多元决定,既有纵向的历史继承,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和互动。
这种整体化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
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研究,将对象限定于一个特定范围之内。
在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又加以划分,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
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分工过细,使文学之间缺乏沟通。
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
二、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
(重新认识文学经典;同类比较更加清
楚;外来渗透;对外影响)
要了解中国文学,需要了解它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特点。
比较文学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理论工具。
在研究中国文学时,以世界文学为背景,以他种文学为参照系统,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
通过对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异同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有一个参照性的判断,在比较中把握这些作品在世界文坛上的位置,从而有效地避免盲目排外和盲目崇洋的倾向。
只有把《离骚》、《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还有李白、杜甫的诗歌等作品与世界文学中的第一流作品加以比较,才能向世界显示出它们的巨大的美学价值。
同时,通过借助他者的眼光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国文学的差异,把握本国文学的特点。
不仅如此,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交流、吸收和改造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后,中国的作家对西方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对西方的借鉴甚至超过对传统的继承。
有些作品的题材、人物、情节、表现手法等有外来的渊源和影响。
三、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学的交流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桥梁,有助于各国人民增加交流和了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和发展。
理清事实;走出国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比较文学本是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强各国的文化、文学交流是比较文学的历史使命。
从当今文学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与批评,都可以借助各种媒介得以广泛传播,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批评流派一经产生,很快就会成为一种世界现象。
就我国而言,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代,我们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和文学的问题。
毋庸讳言,我国20世纪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都深受西方文学和理论的影响。
如何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建构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人们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
而要有效地研究20世纪中国的文学与理论,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弄清我国当今理论的构成。
可以说,在今天,试图封闭地“自足”地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已经不可能了。
而我们的文学研究在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同时,我们也有责任把中国的文学与理论推向世界,参与世界文坛的对话,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中国有进一步的了解。
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应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享;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也应成为世界正在寻求的文学理论综合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切都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话语。
比较文学应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而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而这有限的了解中又有大部分是虚假的或扭曲的幻相。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既防止或避免文化帝国主义(或曰一体化)之单极文化的发生,又遏止文化观念上盲目自守、拒绝对话,否认先进与落后、缺乏自我更新等狭隘文化部落主义的生成。
这是摆在比较文学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四、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关键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不同文学及文化的比较中触类旁通,深化对中外作家作品及文学观念的体认,提高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文化品位的要求;协作精神的要求;人文关怀的要求;学术前沿探讨的要求)
比较学者的素养比较文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难度较大的学科。
从事比较文学需要广阔、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个人的缜密的思辨力,敏锐的感受力,特别是对文学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