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流程
关于广东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问答
![关于广东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47424c3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6.png)
关于广东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问答广东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问答1.《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过程?答: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拔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艺考招生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构建较为完备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2021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国家首次针对艺术类专业考试发布的纲领性、指导性意见,从体制机制上对艺考招生工作进行系统性改革和完善。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2021年以来,我省结合实际,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多次组织专家研讨,多方调研、充分论证,制订出台了《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2.我省2024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的考试评价方式是什么?如何组织考试?答:我省2024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
其中,文化素质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能力使用艺术专业能力考试成绩。
艺术专业能力考试包括省统考和高校校考,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实行分类考试。
省统考由我省统一组织考试,高校校考由相关高校组织考试。
3.对2024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明确了哪些内容?答:一是界定了艺术类专业范围。
二是对艺术类专业进行了分类。
艺术类专业分为“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和“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
4.2024年哪些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采用何种方式录取?答:从2024年起,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参照执行),不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原则上安排在普通类招生,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2facb9cc17552706220889.png)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系主任:胡建华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建华一、业务培养目标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培养具备作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完成音乐创作与制作,能在基层文艺单位、文化馆站、少年宫馆、中小学以及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有关部门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制作、教学、辅导、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基本业务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音乐创作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和音乐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涵盖的音乐作品创作与制作、音像录制、音乐教学、音乐文化普及和宣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计算机作曲技术,能够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制品的制作。
2. 掌握作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和讲授能力。
3. 能够对国内外最新的作曲技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不断更新、升级计算机软件,进行音乐产品的制作。
4. 具有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使音乐作品和制品适应社会需求,也具有超前的创新潜力。
5. 熟悉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制:五年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核心课程:作曲写作与计算机制作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技术理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视唱练耳、钢琴等支撑性课程。
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见《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四、选修课程选课要求1. 全院公共选修课程:应至少选修8 学分。
“大创” 2 个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学分,并纳入毕业资格审核。
2. 系内专业选修课程:在指定各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中,总计选修14 学分。
五、说明1. 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专业简介该专业具备学科交叉性质,是将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将创作灵感、作曲技术在计算机上能瞬间呈现出实际音响,同时,可利用计算机对音乐作品进行编创、改编、修正、重组,也可利用音源进行新的音色和各种节奏的组合,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音乐创作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视野,同时,利用音乐制录技术和设备完成音乐产品的制作,可以满足社会各个层面对音乐制品的需求,该专业具有社会需求的广阔市场,并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还会开拓出更为新颖的电声音乐领域。
音乐学专业(函授、业余)
![音乐学专业(函授、业余)](https://img.taocdn.com/s3/m/478582bb6529647d272852ba.png)
音乐学专业(函授、业余)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培养要求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音乐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耐够在中等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具有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的思想境界和奉献精神,成为在西部教育和其它战线上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人才。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音乐实践技能,受到音乐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音乐教师素养,获得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音乐教育研究能力。
通过本专业的训练毕业生就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包括良好的音乐听觉和视唱能力、系统的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和初步的运用技能、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中外音乐史知识和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作曲家作品,并能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音乐教学的基本问题。
2.具有相当程度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掌握中外乐器各一种的演奏方法(熟练掌握其中一种,初步掌握另一种);具备良好的教育职业素养和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掌握音乐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3.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观,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原则、方法,具备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了解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文化素养,奠定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
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能运用计算机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具有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
二.主干学科艺术学、教育学三.相近专业作曲写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四、主要专业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复调音乐基础、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钢琴、声乐、乐器演奏、形体与舞蹈、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类专业考试内容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类专业考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e0cbae30722192e4536f6e5.png)
初试:乐器演奏(除钢琴):音阶琶音,练习曲1首,乐曲1首 钢琴:音阶琶音,练习曲1首(740以上程度)、巴赫十二平均律1
首、乐曲1首
复试:①演奏(含钢琴,曲目不同于初试)与而试(含才艺展示)
②基本乐理③视唱④听音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流 行音乐创作)
初试:而试
复试:①和声②歌曲写作③基本乐理④视唱⑤听音
2色彩(静物默写,4开画纸)
服装与服饰设计
工艺美术(现代手工艺)
产品设汁
动画
数字媒体艺术
戏剧影视美术
艺术与科技(展示设计)
①设计色彩②造型基础③设il•创意能力测试
美术学(美术理论)
相关专业文章一篇
美术学(书画鉴立)
美术学(文物鉴赏与修复〉
艺术设讣学(设讣理论与策划)
文化产业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 管理)
音乐表演(流行音乐演奏〉
初试:乐器演奏(除钢琴):①音阶琶音,练习曲]首②乐曲1首③面试
钢琴演奏:①音阶琶音,练习曲]首(须740以上程度)②乐曲1首、巴赫十二平均 律1首③面试
复试:①演奏(含钢琴):中大型乐曲1首(不同于初试)②视奏③基本乐理④视唱 ⑤听音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流行音乐 创作)
初试:①钢琴演奏(可加试其他乐器)②演唱(民歌和流行歌曲)③面试 复试:①和声②歌曲写作③基本乐理④视唱⑤听音
复试①演奏(巴赫十二平均律1首;中大型乐曲1首,不同于初试)②基本乐理③视 唱④听音
音乐表演(音乐剧)
①演唱(自选歌曲1首)②表演③面试④舞蹈展示⑤基本乐理⑥视唱⑦听音
作曲打作曲技术理论
①歌曲写作②器乐曲写作③和声④钢琴演奏及而试⑤基本乐理⑥视唱⑦听音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工程)
流行歌曲的编曲思维
![流行歌曲的编曲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5400464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2.png)
0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9进而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收束的类型有强收、弱收、快收、慢收、散收,根据速度、力度、音乐表达需求的不同来采用不同的类型。
确定好主旋律的核心节奏,再将前奏、间奏、尾声分配好就构成了编曲所要做的基础工作。
二、多层次音乐骨架的构建流行歌曲在编配过程中通常以键盘、吉他、贝斯、架子鼓四大件为基础来构建其整体框架,再以传统管弦乐器以及现代音色效果来进行填充。
随着编曲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审美观念的时代变化,也有较多的以传统管弦乐为基础来构建整个伴奏体系的。
但无论使用何种乐器来构建伴奏的架构,都需要遵循音乐所要表达的主旨。
运用这些乐器在构建伴奏框架的同时,也形成了流行歌曲编曲过程中的多层次骨架,分别是旋律层、和声层、低音层、打击乐器层以及音效层。
(一)旋律层旋律是歌曲的灵魂,无论在何种类型的歌曲中都处于主导地位,是一首歌曲最突出、最直观的声部层次。
旋律层除了其主体旋律之外,还有上一节在结构分析中所谈到的前奏、间奏和尾声。
另外,在编曲制作过程中,还会形成与主旋律相对应的复调旋律。
旋律层的构建虽然多数是来自于主旋律的本身,但亦有根据主旋律的特点而全新创作的。
这些旋律有的是派生性的,可能是原样重复,也可能是不同程度的变奏和延展;有的是利用歌曲的和弦音来进行构建,虽然与原来的旋律有所不同,但是处在相同的和声架构上;有的则是根据主旋律的特点全新创作的,与主旋律形成一定的反差,升华和扩展了歌曲的情绪表现及内容表达。
所产生的复调性旋律,主要是烘托与修饰主旋律进行的,在写作时也需要注意不宜太突出,以免形成“喧宾夺主”之势。
旋律层的构建与分析是编曲实施的重要基础,在旋律的构建与分配过程中要清晰的掌握旋律的主次关系,使横向的旋律之间可以合理、流畅的进行,纵向的旋律声部之间互不干扰,具有合理的逻辑性与连贯性。
(二)和声层和声是构建多声部音乐层次的重要元素,通常位于一首完整作品的中间层次,或称为中声部。
大学音乐系课程设置
![大学音乐系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da9f811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d.png)
音乐系本科---音乐学(音乐教育)(师范类)课程设置: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合唱、和声学、作曲与曲式分析、形体与舞蹈、指挥法、中国音乐史与音乐赏析、外国音乐史与音乐赏析、艺术概论、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音乐教学论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就业方向: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音乐教育工作者。
本科---音乐学(舞蹈方向)(师范类)课程设置: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基训、素质技巧、舞蹈创编、中外舞蹈史纲、舞蹈教学法、艺术概论、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音乐教学论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就业方向: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舞蹈教育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舞蹈教育工作者。
专科----音乐教育(师范类)课程设置: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合唱与指挥、和声学、作曲与曲式分析、形体与舞蹈、中国音乐史与音乐赏析、外国音乐史与音乐赏析、艺术概论、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音乐教育工作者。
专科----音乐表演课程设置:主修专业、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合唱与指挥、和声学、作曲与曲式分析、形体与舞蹈、中国音乐史与音乐赏析、外国音乐史与音乐赏析、艺术概论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就业方向:在专业文艺团体、企业、文化、学校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文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
理学分院本科----- 物理学(师范类)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教学论就业方向: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学教学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本科----生物科学(师范类)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学教学论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陈烨怡190953010004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陈烨怡190953010004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bb1bdb4ec3a87c24028c4eb.png)
191018010088 191018010090 191018010092 191018010093 191018010094 191018010095 191018010098 191018010099 191018010101 191018010102 191018010108 191018010109 191018010110 191018010117 191018010118 191018010122 191018010123 191018010125 191018010132 191018010133 191018010134 191018010135 191018010138 191018010139 191018010141 191018010145 191018010146 191018010147 191018010148 191018010151 191018010152 191018010153 191018010154 191018010155 191018010157 191018010158 191018010160 191018010161 191018010162 191018010163 191018010164 191018010165 191018010166 191018010168 191018010169 191018010170 191018010171 191018010172 191018010173 191018010176 191019020001 191019020002 191019070001 191019070002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设计与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010150 190953010151 190953010152 190953010153 190953010160 190953010161 190953010166 190953010167 190953010168 190953010169 190953010170 190953010173 190953010174 190953010175 190953010176 190953010178 190953010179 190953010180 190953010181 190953010183 190953010184 190953010185 190953010186 191018010007 191018010017 191018010018 191018010019 191018010021 191018010024 191018010025 191018010026 191018010028 191018010030 191018010032 191018010039 191018010040 191018010043 191018010046 191018010047 191018010051 191018010056 191018010064 191018010066 191018010067 191018010070 191018010071 191018010072 191018010073 191018010074 191018010078 191018010079 191018010080 191018010081 191018010085
高校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数字化音乐教育
![高校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数字化音乐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411982f58fb770bf78a556f.png)
高校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数字化音乐教育摘要:数字化音乐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乐器编辑、处理制作出来的音乐,在高校开设数字化音乐教育,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大课改内容,利用多媒体以实现学生在创作中对乐队的实际音响效果的把握。
从而避免了理论课程的枯燥性,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教育理论课程一、国内数字化音乐教育理念数字化音乐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乐器编辑、处理制作出来的音乐,数字化音乐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高科技时代的21世纪的标志性音乐形式,其体现在教育方面的最大标志是具有强大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教育平台。
1987年刘健与吴粤北教授在武汉音乐学院首创音乐与科技相结合的音乐音响导演专业,培养能运用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及制作的全能型音乐人才。
该专业在全国艺术院校的同类专业种处于领先地位。
随后很多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及社会办学力量相继成立了电子音乐教育体系。
专业音乐学院中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cemc)的学科系统化建设体现在各专业之间紧密联系的共性和各自专业发展的个性方面,包括“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制作”、“音乐录音”三个专业。
它们都是音乐与高科技的交叉互补,但是各自专业的发展方向又各不相同。
如“电子音乐作曲”专业是培养技术全面的学术创作型专业人才;“电子音乐制作”专业是培养技术全面的应用创作性专业人才;“音乐录音”专业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
综合性大学中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2001年开始设立“新媒体艺术”专业,目的是为了强化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
从层次上看,电子音乐可以分为实验型、社会型、家庭型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电子音乐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普通高等师范大学中以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数字化音乐教育主要表现在专业选修课开设,以扩大高师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事电脑音乐的制作与录音教学、电脑制谱及其在音乐专业学术论文中的乐谱绘制技术的研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电子音乐技术理论专业考博报录比-复习重点-参考书-育明考博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电子音乐技术理论专业考博报录比-复习重点-参考书-育明考博](https://img.taocdn.com/s3/m/7d2a7b207375a417866f8f2f.png)
2.定向: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9、录取
根据笔试及口试成绩,结合素质审核结果,综合评估考生各方面的情况,择优录取。
一位导师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2 名。
10、学费及住宿费:学费每生每学年 10000 元人民币,校内宿舍每生每学年 750 元。
2.其它系考试方法:笔试与口试,考试科目详见“博附件一”。
3.同等学力及跨原研究方向者须加试,跨原研究方向者含作曲系内不同研究方向。加
试成绩均以 60 分为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参加其它考试。
4.参考书目:详见“博附件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5.报考费用:报考费 200 元。考生的一切费用,按规定由本人自理,经济确有困难者
三、2014 年中央音院作曲系电子音乐技术理论专业参考书
新媒体艺术论
电子音乐技 术理论
计算机音乐教程 Computer Music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许鹏、张小夫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美)科缇斯 · 罗兹著,肯尼斯等 译
Schirmer Books, 1997 Simon Schuster macmillan
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综合分析考试科目要求(本专业方向除外):
(一)和声: 1.分析题:就所给的完整音乐作品或音乐作品中的段落进行和声分析,标出调性、和 弦及相关的和声进行,并指出它的音乐风格或时代所属。 2.写作题:为给定的高音声部或低音声部旋律,写作大小调风格的四部和声。 (二)作品分析 1.分析题:就所给作品画出曲式分析图示,最小曲式单位为乐段或一部曲式。图示中 要求包括准确的曲式名称,小节号,调式调性等内容。 2.简答题:就已给作品,以主题核心材料与布局、写作逻辑与音乐风格、音乐写作手 法等角度简要论述。 (三)复调 1.写作题:四声部以内(含四声部)对位写作题1-2题。
2011%E5%B9%B4%E6%8B%9B%E7%94%9F%E5%BD%95%E5%8F%96%E8%AE%A1%E5%88%92_%E7%9C%81%E5%86%85(1)
![2011%E5%B9%B4%E6%8B%9B%E7%94%9F%E5%BD%95%E5%8F%96%E8%AE%A1%E5%88%92_%E7%9C%81%E5%86%85(1)](https://img.taocdn.com/s3/m/7c5e1224a5e9856a56126061.png)
5
4 50 10 70
10 10
90
30
10 15 10 10 5 15 46 10 15
10 10 5 5 20 10 10 25 10 5
10 16 5 10
20
25
30 64 60
15
100
生计划(校本部) 生计划(校本部)
黑龙江省招生计划 艺术一批 1444 艺术二批 中外合作办学 90 体育批 154 10年民族预科 10年民族预科 转入 37 4 省外招生计划 专升本 430 2421 1 55 30 26 41 30 60 20 63 20 135 55 45 6 10 12 10 5 30
130 205
200 290
30
50 60 20 30 25 30 35 20 10 30 30 22 20 10 18 15 100 53 50 60 25 43 32 40 35 50 20 30 60 15 20 20 30 30 30 10
表演(戏剧编导) 表演(戏剧编导) 表演(戏剧表演) 表演(戏剧表演)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制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合唱与指挥)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合唱与指挥)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 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 动画(摄影) 动画( 摄影) 动画 动画(游戏制作艺术) 动画(游戏制作艺术) 动画(媒体广告) 动画(媒体广告) 绘画(版画) 绘画(版画) 绘画(壁画) 绘画(壁画) 绘画(冰雪雕塑) 绘画(冰雪雕塑) 绘画(雕塑) 绘画(雕塑) 绘画(绘画媒介与表现) 绘画(绘画媒介与表现) 绘画(漆画) 绘画(漆画) 绘画(书法) 绘画(书法) 绘画(水彩) 绘画(水彩) 绘画(油画) 绘画(油画) 绘画(中国画) 绘画( 中国画) 绘画(综合材料绘画) 绘画(综合材料绘画) 美术学(美术教育) 美术学(美术教育) 美术学(美术理论) 美术学(美术理论) 美术学(综合艺术) 美术学(综合艺术) 艺术设计(城市景观) 艺术设计(城市景观) 艺术设计(出版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出版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与造型设计) 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与造型设计) 艺术设计(服装设计) 艺术设计(服装设计) 艺术设计(公共艺术) 艺术设计(公共艺术)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艺术设计(金属工艺) 艺术设计(金属工艺)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 艺术设计(陶艺) 艺术设计(陶艺) 音乐表演(键盘) 音乐表演(键盘) 音乐表演(流行声乐) 音乐表演(流行声乐) 音乐表演(美声) 音乐表演(美声) 音乐表演(民歌) 音乐表演(民歌) 音乐表演(民族管弦) 音乐表演(民族管弦) 音乐表演(手风琴/巴扬) 音乐表演(手风琴/巴扬) 音乐表演(舞蹈编导) 音乐表演(舞蹈编导) 音乐表演(舞蹈表演) 音乐表演(舞蹈表演) 音乐表演(西洋管弦) 音乐表演(西洋管弦) 音乐表演(现代乐器) 音乐表演(现代乐器) 音乐表演(行进军乐) 音乐表演( 行进军乐) 音乐表演(艺术学理论) 音乐表演(艺术学理论) 音乐学(儿童音乐教育) 音乐学(儿童音乐教育) 音乐学( 音乐学(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音乐学(音乐编辑) 音乐学(音乐编辑) 音乐学(音乐教育) 音乐学(音乐教育) 音乐学(音乐学理论) 音乐学(音乐学理论) 音乐学(综合艺术) 音乐学(综合艺术)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音乐学科的工作计划PPT
![音乐学科的工作计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da42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f.png)
推进音乐教育科研工作
01
加强音乐教育理论 研究
深入研究音乐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探索适合当前教育背景下的音 乐教育模式和教学策略。
02
开展音乐教育实践 研究
结合教学实践,对音乐教育的实 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不断改 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03
促进音乐教育科研 成果转化
将音乐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 教学中的应用,推动音乐教育的 创新和发展。
,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01
02
03
优化教学设施
改善教学设施条件,提供 充足的教学场地和先进的 音乐教学设备。
整合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 优化配置。
加强校企合作
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开 发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资 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就业竞争力。
财力资源需求
学费收入
根据学生的数量和课程收费标准,预算学 费收入。
政府补助和贷款
申请政府教育补助或贷款项目,减轻学校 的财务压力。
赞助和捐赠
积极寻求企业、个人或基金会的赞助和捐 赠,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其他收入
探索其他可能的收入来源,如举办音乐会 、音乐比赛等活动的门票收入,或与相关 企业合作获得的收益。
加强音乐实践活动
组织音乐会演出
定期举办各类音乐会演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同 时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生活。
参加音乐比赛和交流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音乐比赛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综 合素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开展音乐社团活动
成立各类音乐社团,如合唱团、乐团、舞蹈团等,让学生在团队中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和声学教学大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作曲专业)
![和声学教学大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作曲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92c42d906bec0975f465e289.png)
《和声学》教学大纲教材选用:《综合和声理论与应用》李龙德编授课对象:音乐学系作曲、电子音乐作曲(本科一年级)授课时限:第一学期/共三个学期授课教师:***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声学》一、设置的有关说明1、和声学是不仅是高等艺术院校作曲、指挥专业的必修课,也是音乐表演、音乐学及音乐教育学的必修课。
和声学是专门研究和弦的结构,以及和弦之间如何连接的规律性的技术理论。
是音乐构造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2、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由于和声学是涉及面较宽的综合性学科,另一方面也是一门正在不断迅速发展的前沿的学科,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方法不断涌现,为此,本学在选材、内容组织等方面力求做到: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声理论与应用,真正理解古典音乐是教育的第一步。
3、本课程主要讲授J.S.Bahe Mozatrt beethoven 等代表的古典西洋音乐(大小调)的调性和声体系,全面介绍和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弦构造、和弦的连接规则,使学生从和声理论与应用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教学内容第一章预备知识(2学时)1、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和声的基础及作用2、掌握主音与音级的概念3、了解和弦及三和弦的结构方法4、掌握各级三和弦的结构与名称5、了解原位与转为三和弦的构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相关的和声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时期音乐作品中和声语言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力。
2、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和声语言的感受能力。
2、内容提要:第一节和声的基础(1)和声的定义(2)和弦的物理基础(3)和声的作用第二节主音与音级(!)什么是主音(2)什么是音级第三节三和弦(1)什么是和弦(2)什么是三和弦(3)三和弦的构成音第四节各级三和弦(1)各级三和弦的结构方法(2)各级三和弦的名称第五节原位与转位三和弦4、复习写作题(1)在C、d、G、b、A、f调上写出各级三和弦,标明和弦标记。
小小作曲家(教案)-
![小小作曲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4da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c.png)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演示和互动操作,帮助学生熟悉软件界面和基本功能。
-作品评价与反思:学生可能难以提出建设性的评价意见,需要学习如何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评价标准,指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小作曲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创作一首曲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创作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创作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创作一个有趣的旋律。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实验。学生将使用口风琴和打击乐器即兴创作一段音乐。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小小作曲家(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小作曲家(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依托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第五章“音乐创作”相关内容,具体包括:
1.简单乐理知识复习:音符、节奏、音高等;
2.介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3.学习使用简单乐器,如口风琴、打击乐器等,进行即兴创作;
4.借助计算机软件,体验音乐创作过程,完成个人或小组作品;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创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理论课程设置及发展概况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理论课程设置及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c2fe7523186bceb18e8bb6a.png)
Yi Shu Ping Jian Yi Jiao Lun Tan·艺教论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理论课程设置及发展概况程迎接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几次修订以及国家颁布的音乐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对音乐学(教师教育或师范类)专业音乐理论课程设置及发展概况进行梳理,使得已有教学改革成果和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得以清晰呈现。
关键词:教师教育音乐理论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75-02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工程学院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音乐理论课程群的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C14),项目组主要成员:杨德华、李屿、胡懿、余瑞、张艳,项目负责人:程迎接。
一、本科专业目录中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普通高校本科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工作。
第一次修订的专业目录于1987年颁布实施。
该版目录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得到整理和规范。
目录中第十二类为艺术类,其9个音乐专业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指挥、音乐学、演唱、键盘乐器演奏、管弦(打击)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音乐文学和音乐音响导演。
这9个专业均将在文艺单位、专业艺术院校(系)、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可见当时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的培养工作尚未纳入高等音乐教育的专业目录。
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和视唱练耳为所有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声、复调和曲式则是除音乐文学专业外,其他专业的必修音乐理论课程。
此外,中外音乐史和配器也为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这一时期的音乐理论课程设置偏向于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
第二次修订的专业目录于1993年7月颁布实施。
该版目录在文学门类的艺术类中专设了音乐教育专业,首次明确了高等音乐教育为中等学校培养音乐师资的业务目标。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档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档](https://img.taocdn.com/s3/m/d19c22e29b89680203d8250f.png)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南校区)概况沈阳音乐学院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
缘起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起、创立的我党第一所艺术院校。
建院7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音乐、舞蹈人才,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艺术学院(南校区)是沈阳音乐学院本科教学单位之一,艺术类首批次录取。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监制的“沈阳音乐学院”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艺术学院(南校区)现开设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学等10个专业、60余个专业方向。
在学历教育的同时,学院还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及社会艺术考级办公室等职能机构,为学生的艺术类职业技术培训和考核提供便利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艺术学院(南校区)坐落于沈阳市浑南新区大学城,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教学使用面积近6.5万平方米,其中琴房1121间,各类教室、观摩厅140余个,拥有全套数字化录音设备的数码录音棚和可容纳1200名观众的音乐剧场等设施。
图书馆专业藏书16.8万余册,音像、音响资料19.1万张。
教学设备与设施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艺术学院(南校区)在教师资源配备方面与校本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一大批社会责任感强、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及社会知名的专家、学者从事第一教学和科研。
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好的管理工作基础和管理工作团队。
艺术学院(南校区)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注重突出办学特色,积极探索高等艺术教育教学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配置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目前,已建立辽宁省合唱基地、辽宁省大学生民族艺术实践基地、辽宁省大学生文学艺术实践基地、辽宁省世界语教学基地、辽宁省手语培训基地等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78个,各类培训基地35个。
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9a30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e.png)
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是我院教学结构中的最高层次。
目前我院开设有音乐学、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学以及交响乐、歌剧指挥等46个研究方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体现出我院音乐理论研究的学术层次以及音乐创作、表演的实力,标志着我院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
为更好地进行博士生的培养工作,根据《学位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第一条培养目标博士学位研究生应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艺术理论修养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所从事的音乐研究、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或高水平的表演技能;对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把握;非表演专业方向掌握两门外语,表演专业方向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创造性研究、创作、表演及担任高层次教学工作的能力。
第二条学习年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申请学位年限最长可延至自入学之日起八年。
第三条培养方式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包括理论研究、创作实践及表演实践,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创作实践、表演实践工作的能力,并根据学位条例的精神和博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继续学习一些有关课程,包括一些基础理论和跨学科的学位课程。
在提升基础理论素养、专业能力以及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培养严谨的治学作风,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博士生的培养工作由博士生导师负责。
导师应由本门学科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的教授担任。
博士生入学后,如导师认为工作需要,经导师提名,各系也可选派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任博士生的副指导教师(简称副导师),在该博士生论文工作期间协助做好指导工作。
副导师名单由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审查批准。
第四条各专业课程安排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安排,应由招收博士生的系部起草拟定。
对博士学位共同课、主科、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科目、学分、时间安排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edec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a.png)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类: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代码:1302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音乐分析与创作、理论与作曲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拥有实际创作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的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音乐文化观;训练对音乐内容的认知分析能力、拓展对音乐文化的内涵学习能力以及挖掘对作曲技术的创新表达能力;结合职业要求,培养能在相关文艺单位、各级院校、科研机构以及音乐团体等部门或集体从事教学、研究、创作、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做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融会贯通。
使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音乐文化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所从事的音乐事业,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勇于担当和奉献,有能力服务社会,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2.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音乐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能力,熟练的运用各种体裁与风格的作曲技巧。
3.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参与策划、组织、音乐创作、音乐指导等实践工作,营造较高艺术水准的文化艺术氛围。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了解本专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5.深刻理解终身学习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及对个人成长完善的价值,具有理性、科学规划自身全方位发展的能力,具备实现自身发展规划的综合学习与研究能力,实现自身学历层次与职称提升,并能参与、组织团队开展工作。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明确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音乐事象的感悟认知、分析研究、创作展演、音乐评论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掌握相应能力。
1.道德素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上、思想上、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体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音乐)研究生培养方案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音乐)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67f074ad02de80d4d84054.png)
本专业(西洋唱法、民族唱法)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的、 具有较强声乐演唱与表演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大中专艺术学校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 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7、器乐(中西乐器) 本专业(西洋乐器、民族乐器)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的、 具有较强的器乐演奏与教学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大中专艺术学校以等相关部门从事表 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能力展示要求:在符合行业技术标准的标准控制室、审听室或放映室,举行由院内 外专家组成评委会的毕业作品展示报告会,主要内容为:① 应提交不少于 4 部录音作品的 混音成品,其中至少有一部交响乐或民族管弦乐,或同等规模的其他音乐作品;② 其中至 少有一部为环绕声,其他为立体声,音质不低于 CD(16bit/44.1KHz);③ 所有录音作品的 节目总时长不少于 40 分钟;② 所有作品必须提交完整的混音工程文件包(附带完整的工程 文件、音频分轨文件、波形文件等),音频采样精度不得低于 24bit/48KHz。 (9)数字艺术创作 1.毕业作品内容要求:完成一部 10—15 分钟电影画面(需经过电影剪辑重新构思故事情节) 的音乐设计(除去原声进行再设计),要求在本部作品中熟练掌握 Cubase、Protools、Logical 等音频及 MIDI 音乐制作软件,并以原创配乐的形式进行呈现,乐谱均由 Sibelius 或 Finale 进行制作。 2.系统化成果呈现形式:将实践环节中已完成的 5 分钟声音文字作品、10 分钟声音视频作 品及个人毕业作品以网站式形式进行提交。提交内容应包括个人简介、实践经历、实践图片、 文字陈述,三个实践作品的完整展示及实践作品中的原创谱例等。 3.学位论文部分:学位申请者在修满学分后,须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包含学位作品展示 (提供时长不少于 45 分钟独立制作的数字艺术创作作品)和论文答辩。学位作品是专业实 践能力的专门展示,学位论文选题应与所学方向紧密结合,应是对本研究方向内有代表性的 作品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 3、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流程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1228a0daef5ef7bb0d3c11.png)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培养具备作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完成音乐创作与制作,能在基层文艺单位、文化馆站、少年宫馆、中小学以及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有关部门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制作、教学、辅导、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基本业务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音乐创作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和音乐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涵盖的音乐作品创作与制作、音像录制、音乐教学、音乐文化普及和宣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作曲技术,能够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制品的制作。
2.掌握作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和讲授能力。
3.能够对国内外最新的作曲技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不断更新、升级计算机软件,进行音乐产品的制作。
4.具有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使音乐作品和制品适应社会需求,也具有超前的创新潜力。
5.熟悉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制:五年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核心课程:作曲写作与计算机制作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技术理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视唱练耳、钢琴等支撑性课程。
学时分配:类别理论课程实践必修课选修课人文学科专业专业公共合计集中实总计社科类基础践课程学分学时608 1248 480 224 128 2688 32周不计学分学时96 96学时总计704 1248 480 224 128 2784学分38 78 30 14 8 168 32 200 学分学时比例(%)23 46 18 8 5 100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见《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培养具备作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完成音乐创
作与制作,能在基层文艺单位、文化馆站、少年宫馆、中小学以及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有关部门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制作、教学、辅导、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基本业务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音乐创作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专业计算机作曲和音乐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涵盖的音乐作品创作与制作、音像录制、音乐教学、音乐文化普及和宣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作曲技术,能够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制品的制作。
2.掌握作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和讲授能力。
3.能够对国内外最新的作曲技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不断更新、升级计算机软件,
行音乐产品的制作。
4.具有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使音乐作品和制品适应社会需求,也具有超前的创新潜力。
5.熟悉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学制:五年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
核心课程:作曲写作与计算机制作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技术理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视唱练耳、钢琴等支撑性课程。
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见《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四、选修课程选课要求
1.全院公共选修课程:应至少选修8学分。
“大创” 2个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学分,并纳入毕业资格审核。
2.系内专业选修课程:在指定各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中,总计选修14学分。
五、说明
1.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专业简介
该专业具备学科交叉性质,是将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将
创作灵感、作曲技术在计算机上能瞬间呈现出实际音响,同时,可利用计算机对音乐作品进
行编创、改编、修正、重组,也可利用音源进行新的音色和各种节奏的组合,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音乐创作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视野,同时,利用音乐制录技术和设备完成音乐产品的制
作,可以满足社会各个层面对音乐制品的需求,该专业具有社会需求的广阔市场,并随着电
子科技的发展,还会开拓出更为新颖的电声音乐领域。
2.关于素质培养
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为基层培养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是办学方向,使学生成为“一专
多能”的音乐创作人才是人才培养的标准。
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从事音乐创作与制作,而且也
具备进行音乐教学、辅导、指导和从事基层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宣传等工作的能力,同
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识和较为宽阔的音乐文化视野和品位,为进一步提高基层音乐文化生
活的质量和人文素质,进行创新型的工作储备一定的知识和能量。
3.关于知识结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系列板块。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政治、历史、外语、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础外语、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等。
(2)音乐文化知识:
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不同风格流派音乐的发展过程,大量浏览声乐、器乐作品,奠定扎
实的音乐文化理论基础。
课程包括:《艺术概论》、《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
(3)音乐基础理论和素质训练:
这是支撑、诠释、理解、分析、创作音乐作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系列课程。
包括:
①基础及技术理论课程:《乐理》、《和声学》、《复调》、《曲式学》、《配器》,这些课程是递进延伸关系,按排序进行教学。
②素质训练:《视唱练耳》、《钢琴》、《合唱与指挥》、《音乐名作赏析》。
(4)作曲专业知识:
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中的重中之重。
专业课在五年内完成以下三门课程:《作曲(旋律与
歌曲写作)》、《作曲(计算机作曲)》、《作曲(音乐制作)》,包括了以下内容:旋律写作与歌曲创作技法、计算机音乐基础、电声音乐配器、音频录制与合成、音乐创作与制作
等。
4.关于能力培养
(1)专业能力:
掌握作曲专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音乐创作、音乐制作、节目策划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艺术实训、艺术实践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实践和应用。
实践环节包括:
①每节专业课辅以8-10个琴点的个人实践练习。
②部分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以一节大课带一节小组课组合而成,第七学期以后的专业课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创作的个性。
③通过各个学期的实训课程,培养学生创作实践,组织排练,演出宣传、演出策划以
及院外的田野采风等能力,在课程中体验音乐创作的各个环节,经历其实施操作过程,在民
间音乐的收集、采集中,对不同风格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曲进行鉴别和整理,使学生具备实际
工作的初步能力和经验。
④第九学期以“毕业音乐会”的形式全面展示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音乐创作与制
作的综合能力。
⑤能够运用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对作品的分析、批判,具有音乐教学辅导、指导的能力,能够独立
建立工作室进行音乐创作与音乐制品的生产。
(2)理论学习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中的论文写作,使学生学会查阅检索文献资料、能够对资料进行整理,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学术意识,具有创新性思维和自主学习,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
(3)外语能力:
①达到学院规定的合格标准;
②对于音乐作品和文献中出现的不同国家的外文术语能够准确的理解、使用和表述。
(4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指围绕创新创业方面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方面开设的选修课。
“大创”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取得“大创”学分可
冲抵公共选修课学分;把“大创”2个学分(培养方案学分),纳入毕业资格审核。
说明:
①序号3 “专业音乐会、各类音乐比赛获奖”的计分方式为:
a.每参加一次上述活动计0.125分。
b.获国家级音乐比赛一等奖或第一名的计1分,获省市级音乐比赛一等奖或第一
名的计0.5分,获区、院级音乐比赛一等奖或第一名的计0.25分,获区、院
级音乐比赛二等奖或第二名的计0.125分,获区、院级音乐比赛三等奖或第三
名的计0.1分。
以上获国家级、省市级音乐比赛二等奖或第二名的、三等奖或
第三名的依次递减。
②序号2 “参加学术报告、示范教学等活动”与序号 3 “专业音乐会、各类音乐比
赛获奖”的学分可相互抵扣。
③序号2 “参加学术报告、示范教学等活动”的内容4学年内至少要参加4次。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四、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
五、创新创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