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合集下载

2024年第二章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

2024年第二章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

2024年第二章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幼儿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一节幼儿心理发展概述,第二节幼儿认知发展,第三节幼儿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能够分析幼儿在认知过程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提高其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对幼儿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引导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解,幼儿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与特点。

教学重点:幼儿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引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案例、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在园所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2. 理论讲解:(1)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PPT展示相关概念和实例。

(2)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通过实物模型展示不同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

(3)阐述幼儿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幼儿心理发展问题,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2. 内容:(1)幼儿心理发展概述(2)幼儿认知发展(3)幼儿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3)谈谈你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引导幼儿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说课讲解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说课讲解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第一章1、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

研究方法:第二章1、1、加涅:学习记忆模型A、加工系统(操作)B、执行控制系统C、预期控制系统(动机)2、发展与学习的关系:A、发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1)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基础。

(拔苗助长是错误的)2)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B、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3、学习准备期:又名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度。

适合性包含3个因素:个体生理因素、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出发点、4、学习关键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

Eg: 2岁——口头语言、4岁——形状直觉形成 4-5 岁——学习书面语言。

5、发展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此能力某方面最为迅速时期。

4岁前 Eg:2—4岁——语音学习、5—5.5岁——掌握数概念6、发展性教学:维果斯基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是,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7、最近发展区:第三章(基础)1、学习理论诞生的标志:桑代克的“联结说”。

2、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2、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实质性练习、非人为的联系、先行组织者、上位学习下为学习、并列结合学习、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3、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首次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 S——0——R。

实验:位置学习、迂回实验、潜伏学习实验。

4、班杜拉(容易被考到)——社会性学习理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效能感5、人本主义理论——讲学习氛围。

(即可)马斯洛、罗杰斯6、建构:3种倾向:认识、社会文化、行为第四章1、幼儿学习:幼儿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包括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1)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1)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认识到幼儿教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2. 使学生掌握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3.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学会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重点: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专业素质、心理素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资料、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内容。

(1)角色与职责:介绍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如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等,强调幼儿教师的职责。

(2)专业素质:阐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

(3)心理素质:分析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教师的表现。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关于幼儿教师心理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2. 内容:(1)角色与职责(2)专业素质(3)心理素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2)谈谈你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认识。

(3)结合实例,分析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 答案:(1)幼儿教师的角色与职责: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等。

职责包括关爱幼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家长等。

00882 名词解释

00882 名词解释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应用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实践指导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测量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解释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幼儿教育心理实验: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通过预设教育情境与条件研究幼儿学习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实验形式,是现场实验的一种特殊类型。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结合,是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

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师幼互动特指发生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情绪劳动:是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与产生能够迎合他人心理状态的公共可见的表情和身体表达。

踢猫效应:是指人的不满情绪和坏心情,一般会沿着由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 (二)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三)掌握沟通的技巧
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空间、时间、材料)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掌握沟通的技巧:
1.使用适当的言语:语调自然、形象化的语言、适当停顿。使用的语言要
简单明确,易于理解和接受
2.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和幼儿说话要尽可能蹲下来;教学时坐下
幼儿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及其促进
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关系
形式:丰富的,多层次的关系(可以是幼儿的合作者、游戏伙伴、 支持者等) 本质:民主、平等的关系(充分尊重幼儿)
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关系意味着彼此间的相互尊重、协商, 在共同活动过程中一起成长。
幼儿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及其促进
二、促进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的措施:
掌握沟通的技巧:
3.进行有效的提问 (1)提出幼儿能够回答的问题 (2)依个别幼儿的能力调整难度 (3)提问要清楚明确 (4)面向全体,注意差异 要接受不同的答案 (5)恰当回应幼儿的答案 对答案可以作出补充
要避免找出幼儿的错处
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训
第一阶段——关注生存阶段
幼儿教师的成长 三个发展阶段
4.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教育科研的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必备的职业能力。 真实而有效的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办园水平和教学水平,通过教 科研活动能促进老师自觉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 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和掌握教育规律,只有通过科 研才能科学地总结经验。通过科研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 量,提高幼儿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
提问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什么?”科学家深情地回忆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 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 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我想,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 主要东西就是这些。”

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2021/10/10
39
第四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养
为了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应注意: (1)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 (2)替代性经验 (3)他人言语劝说和评价 (4)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2021/10/10
40
2021/10/10
7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 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 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一)教师人格的涵义【识记】
•是指教师个人稳定、持久的整体素质,是教师个 人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的集中表现,核心是教 师的德行品质、专业精神,这是“一种能使教师 个人担负起其教师角色的品质”,从而可以较好 地履行教育的责任义务和形成良好的教育行为。
A.幼儿的塑造者 B.幼儿的养护者
C.幼儿的榜样 D.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3.是在客观认识自我情绪情感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 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 控制机制, 自觉克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C )
A.情绪调节 B.情绪劳动
C.情绪管理 2021/10/10 D.情绪宣泄
26
2021/10/10
21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四、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简单应用】 •“踢猫效应”
2021/10/10
22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四、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简单应用】
•情绪管理,即在客观认识自我情绪情感特征的基 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建 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控制机制,自觉克服和消除 负面情绪的影响。【识记】 •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特殊内涵:学会自我安慰、 自我宣泄和自我调适,自觉摆脱焦虑、悲伤、灰 暗、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自觉养成健康积极的 情绪情感。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代码】008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皮亚杰系统研究幼儿认知发展问题所采用的独创方法是(B)A、观察法B、临床法C、调查法D、文献法2、教师人格的核心是德行品质和(A)A、专业精神B、专业品质C、专业修养D、专业水平3、埃里克森研究指出幼儿阶段儿童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居作用”,因而教师可以成为(C)A、幼儿的塑造者B、幼儿的养护者C、幼儿的榜样D、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4、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不包括(D)A、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B、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C、师幼互动行为的客观环境D、社会文化传统5、学习策略具有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D)A、操作性B、监控性C、结构性D、程序性6、以下哪位科学家于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A)A、华生B、斯金纳C、罗杰斯D、加涅7、肯特勒等人的辨别换位学习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方式是把刺激和反应直接联合的(B)A、概念学习方式B、单纯学习方式C、复杂学习方式D、间接学习方式8、婴儿学习,特别是1岁前婴儿发现学习的基础性学习方式是(C)A、理解空间B、使用工具C、学习图式D、因果关系9、按学习方法,幼儿的学习可分为(B)A、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B、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C、社会学习与创造学习D、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10、经典条件反射是应答性反应,这种反应主要出现在(A)A、婴儿早期B、婴儿中期C、婴儿中、末期D、婴儿末期11、幼儿可以说出笔是用来写字的,这是(A)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信息类知识D、数据类知识12、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派生下位学习,另一种是(A)A、相关的下位学习B、变式下位学习C、同化下位学习D、推理下位学习13、幼儿智力技能的水平处于(D)A、形式运算水平B、概念运算水平C、抽象思维水平D、感觉运动智慧水平14、智力技能也称(D)A、动作技能B、操作技能C、运动技能D、认知技能15、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B)A、柯尔伯格B、班杜拉C、皮亚杰D、维果斯基16、个体获得知识、语言,社会行为规则、价值观、交往技能等,从而和社会融为一体,并能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自如地行动,从一个生物的个体转变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就是(C)A、社会性B、社会性学习C、社会化D、社会学习17、创造性始于(A)A、模仿B、观察C、想象D、提问18、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创的方法产生出具有个人价值的劳动产品的思维过程是(C)A、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学习C、类创造D、真创造19、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哪种指导是一种尝试错误的学习方式(C)A、系统指导B、发现指导C、自我指导D、内部指导20、下列哪个选项符合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趋势(C)A、指令性教学活动B、指导性教学活动C、指向性教学活动D、指定性教学活动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心理学》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详细内容涉及第2章的2.1节“幼儿教师心理素质”,2.2节“幼儿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以及2.3节“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理解幼儿教师的情感与态度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及应对方法,提高自我调节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及情感与态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教案。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2.1节“幼儿教师心理素质”,让学生了解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3. 情感与态度:讲解2.2节“幼儿教师的情感与态度”,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情感与态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4. 职业压力与应对:讲解2.3节“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引导学生学会识别职业压力来源,掌握应对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心理2. 内容:心理素质:关爱、耐心、责任心、自信心情感与态度:爱心、敬业、尊重、理解职业压力与应对:来源、应对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认识。

请举例说明幼儿教师的情感与态度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并提出应对策略。

2. 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经历来完成,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024年第二章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

2024年第二章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二章中职《幼儿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二章幼儿教育心理学2.1幼儿心理发展概述2.1.1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幼儿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心理特征会出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2.个体差异性: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都有其独特性,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发展方向性:幼儿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

4.发展速度:幼儿心理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有所不同,呈现出不平衡性。

2.1.2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认为幼儿通过与成人的互动和沟通,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

3.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将幼儿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强调幼儿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冲突和任务。

2.2幼儿认知发展2.2.1幼儿感知觉发展1.感觉发展: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能力逐渐发展,为认知活动提供基础。

2.知觉发展:幼儿的知觉能力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2.2.2幼儿思维发展1.直觉动作思维:幼儿主要通过动作和直觉来认识世界,思维具有具体性、直观性和行动性。

2.具体形象思维:幼儿逐渐学会运用语言和表象进行思维,但仍以具体事物为基础。

3.抽象逻辑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学会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但仍然需要借助具体事物。

2.2.3幼儿语言发展1.语言理解能力: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逐渐提高,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句子和语法结构。

2.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用词语、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和需求。

3.语音发展:幼儿的语音发展包括音素、音节、声调等方面的进步。

2.3幼儿情感发展2.3.1幼儿情感特点1.情感丰富:幼儿的情感丰富多样,包括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1、定义:广义:指研究教育实践找那个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狭义: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2、学科性质: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1、**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2、学科体系:(4内容、5要素、3过程)①四大基本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②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③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①由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构成的“四板块”学科体系②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为主线,构建“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创建: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之父”)2、发展:①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乌申斯--《教育人类学》——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卡普捷列夫出版世界第一本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科书②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弗洛伊德,杜威实用主义“做中学”,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廖世承编制的《教育心理学》③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布鲁纳--课程改革论,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列昂节夫的学习活动理论,梅钦斯卡娅的联想—反射理论④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p383、发展趋势:①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②关注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③关注实际教学策略与元认知的研究④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创建:①教育心理学的结构性分化(作为一个分支正式独立)②学前教育学科的结构性整合(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结合起来)2、发展历程:①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卢梭《爱弥尔—论教育》(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费斯泰洛奇创造了直观教学法。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
等方面进行指导。 • 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
导。”
3、从教材的执行者到课程的开发者 • 传统教育:以本为本,以课堂为中心 • 新时期:开放的课程。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 4、从仅注重学科教学到教学与科研并重 • 传统教育:培养教书匠 • 新时期:“促进发展” 5、从学生的管理者到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 传统教育:整齐划一,批量生产。 • 新时期:坚信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给学生同等的机会。
• 从内部来看,情绪劳动是在对个人情绪有充分认知的基础 上进行的;
• 从外部来看,组织的情绪规则、岗位角色要求的情绪规则 或特定文化传统下隐形的情绪规则是为人所知的;
• 在情绪管理的过程中是否付出了心智努力是区别情绪劳动 与非情绪劳动的标志。
二、教师的情绪劳动
1.教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的;
2.在教学中,教师情绪是负载着特定功能的; ——保证教学活动的顺畅进行
情绪ABC理论则指出:事件只是情绪的间接原因,而对事件的解 释和评价才是情绪的更直接的原因,即不是A引起C,而是B引起 C。
心理咨询名言
问题不是问题 如何面对才是问题
• 马斯洛说过:
•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从一校园童谣看现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 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 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
A指导致个体情绪困扰的外在事件(activating event) B是指对事件解释、评价的观念体系(不合理的信念会产生情绪 困扰) C是指由个体的观念体系导致的情绪结果(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2018年4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882)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A.心理现象 B.学习行为C.教育行为 D.实践活动2.如果应激水平适中,或者一个人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较高的适应技能,就会避免出现A.警觉阶段 B.初始阶段C.抵抗阶段 D.衰竭阶段3.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有执行者、治疗者、解放者和A.辅助者 8.支持者C.指导者 D.养护者4.不能表现出新教师和专家教师区别的是A.活动计划的差异 B.活动内容的差异C.活动过程的差异 D.课后评价的差异5.以下哪位科学家是操作条件作用学习论的代表?A.布鲁纳 B.苛勒C.斯金纳 D。

皮亚杰6.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是A.学习的联结说 B.经典条件反射学说C.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D.顿悟说7.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A.外部动机 B.内部动机C.辅助动机 D.主导动机8.从发展过程考察儿童学习,把幼儿学习划分为非正式学习、结构化学习和A.倾听学习 B.概念学习C.自然学习 D.意义学习9.人类学习得以发生的最关键的物质基础是A.大脑 B.情感C.智力 D.技能10.婴儿理解听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学习图式属于A.社会性图式 8.简单图式C.混合图式 D.综合图式11.以下哪种知识的表征方式特别适合对空间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某种经济的表征? A.概念 B.命题C.表象 D.图式12.布朗、柯林斯和杜吉德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以下哪种学习的概念?A.情境性学习 C.直观学习C.实物学习 D.模拟学习13.体操、游泳属于A.智力技能 B.操作技能C.知觉技能 D.认知技能14.认知阶段也称A.联系阶段 B.自动阶段C.知觉阶段 D.练习阶段15.下列选项中属于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原则的是A.生活随时性原则 B.随机教育性原则C.整体发展性原则 D. 重复多样性原则16.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属于习俗水平的是A.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C.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 D.法律和秩序取向阶段17.儿童创造性自我表现的高峰期是A.2~4岁 B.3~5岁C.4~6岁 D.5~7岁18.幼儿创造性学习的实现主要借助于A.记忆 B.游戏 C.思维 D.想象19.“教学与发展是同义词,发展即教学”,这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A.皮亚杰 B.维果茨基C.桑代克 D.考夫卡20.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策略”强调对幼儿情感的激励和潜能的开发,这是一种 A.宏观指导 B.微观指导 C.外部指导 D.内部指导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1、定义:广义:指研究教育实践找那个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狭义: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2、学科性质: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1、**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2、学科体系:(4内容、5要素、3过程)①四大基本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②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③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①由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构成的“四板块”学科体系②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为主线,构建“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创建: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之父”)2、发展:①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乌申斯--《教育人类学》——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卡普捷列夫出版世界第一本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科书②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弗洛伊德,杜威实用主义“做中学”,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廖世承编制的《教育心理学》③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布鲁纳--课程改革论,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列昂节夫的学习活动理论,梅钦斯卡娅的联想—反射理论④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p383、发展趋势:①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②关注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③关注实际教学策略与元认知的研究④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创建:①教育心理学的结构性分化(作为一个分支正式独立)②学前教育学科的结构性整合(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结合起来)2、发展历程:①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卢梭《爱弥尔—论教育》(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费斯泰洛奇创造了直观教学法。

0882幼儿教育心理学自考大纲

0882幼儿教育心理学自考大纲

0882幼儿教育心理学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章学习的概述第一节学习的概念第二节学习的过程第三节学习与发展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第四节折中主义学习理论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六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四章幼儿学习概述第一节幼儿学习的发展与种类第二节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模式及特点第三节认知发展与幼儿学习第四节动机发展与幼儿学习第五节迁移与幼儿学习第五章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第一节游戏心理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动机第三节儿童游戏的发展第四节幼儿游戏类型与指导第六章幼儿技能学习与教育第一节技能与技能学习第二节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与学习第三节幼儿智力技能的学习第七章幼儿概念学习与教育第一节概念及其种类第二节幼儿概念学习第三节幼儿概念学习指导第八章幼儿社会性学习教育第一节社会性与社会性学习第二节幼儿社会性教育第三节幼儿品德心理第九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第一节创造性的概述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与创造性第三节幼儿创作性与创作性学习第四节幼儿创作性的测量第五节幼儿创造性的培养第十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第一节幼儿教育活动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观第三节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和系统模式第十一章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第二节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原理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或非情境的创设第十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及其类型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评价第三节个体儿童的需要与进步评价第十三章师幼互动与教师心理第一节师幼互动概述第二节师幼互动中的教师心理第三节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第十四章亲子互动与家庭教育心理第一节亲子互动第二节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第三节独生子女教育心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什么是教育心理学?这是一个还在争议的问题。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章节精讲课件复习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章节精讲课件复习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第三章学习的概述第四章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 第五章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 第六章幼儿技能学习与教育 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第九章幼儿教学心理本章重难点分析本节重点1:教育心理学的界定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学校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两层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

本节重点1:教育心理学的界定答案:A本节重点1:教育心理学的界定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本节重点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

学习与教学的五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四个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本节重点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答案:A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879年,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答案:A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体系。

乌申斯基最早在教育中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学习理论。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弗洛伊德影响,儿童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卫生问题也进入维果茨基在《教育心理学》中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该作为一门独立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1924)是 我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认知心理学兴起并逐步成为心理学的主流。

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直接推动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布鲁纳精辟总结了教 育心理学取得成果:主动性 研究、反思性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答案:B本节重点3: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精彩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

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精彩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

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精彩教案第2章幼儿教师心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第2章,主题为“幼儿教师心理”。

具体内容包括:幼儿教师的基本心理素质、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幼儿教师的沟通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教师的基本心理素质,认识到心理素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3. 学会分析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并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分析与应对。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的基本心理素质、专业成长及沟通与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案例视频、教学卡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状态。

2. 理论讲解:讲解幼儿教师的基本心理素质、专业成长、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沟通与合作等知识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视频中的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并分享讨论成果。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压力来源及应对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一个幼儿教师沟通案例,设计合适的沟通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心理》2. 内容:基本心理素质专业成长职业压力及应对沟通与合作七、作业设计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包括成长经历、成长途径、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幼儿教师心理,为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分析与应对。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视频中的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案例。

4. 作业设计:分析一位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

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

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
点【简单应用】 1.同理心强,富于爱心 2.有恒负责,细心周到 3.外向乐群,和蔼可亲 4.情绪稳定,自制力强 5.想象力强,敢于创新 6.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三、幼儿教师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领会】 格兰布斯:教学指导者、社会文化传播者 吴康宁:社会代表者、同事 ▪芬斯特马赫和索尔蒂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有 三种: 1.执行者 2.治疗者、辅助者 3.解放者(完善个体心智,有理有智有道德感的人类发展者)
•学前教育心理学
课程代码:00882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变化有( ) A、研究课题的多元化 B、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C、研究程序的规范化 D、研究内容的本土化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三)幼儿教师的人际互动和人际行为 ▪教学是一种“爱的劳动”。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除了受个人情绪控制能力影 响外,还依赖于:职业对情绪的要求;所在组织 中员工之间的互动。
(四)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 ▪教师待遇的提高,使得幼儿教师对待幼儿教育工 作更加重视。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三)幼儿教师能力的种类【领会】 1.观察与领悟能力 ▪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 ▪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 2.言语表达能力 ▪语音准确、语调亲切、语速恰当、语法正确 3.人际交往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教育科研能力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 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 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特点【领会】 (一)幼儿园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包括:制度合理性、自主参与权、工作 负荷、付出回报、评价体系、管理方式、内部沟 通等。 (二)幼儿教师职业承诺 •职业承诺是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及其从事教 学、研究的意愿和原因,包括感情承诺、规范承 诺和继续承诺。其中,感情承诺显著影响幼儿教 师的情绪劳动行为。
(一)教师人格的涵义【识记】
•是指教师个人稳定、持久的整体素质,是教师个 人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的集中表现,核心是教 师的德行品质、专业精神,这是“一种能使教师 个人担负起其教师角色的品质”,从而可以较好 地履行教育的责任义务和形成良好的教育行为。
•教师对儿童要真诚、友善、公正,要尊重、热爱 儿童,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二)教师的人格特点【简单应用】 1.同理心强,富于爱心 2.有恒负责,细心周到 3.外向乐群,和蔼可亲 4.情绪稳定,自制力强 5.想象力强,敢于创新 6.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三、幼儿教师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领会】 格兰布斯:教学指导者、社会文化传播者 吴康宁:社会代表者、同事 •芬斯特马赫和索尔蒂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 有三种: 1.执行者 2.治疗者、辅助者 3.解放者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三)幼儿教师的人际互动和人际行为 •教学是一种“爱的劳动”。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除了受个人情绪控制能力影 响外,还依赖于:职业对情绪的要求;所在组织 中员工之间的互动。 (四)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 •教师待遇的提高,使得幼儿教师对待幼儿教育工 作更加重视。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五、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症 (一)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领会】 1.保教工作负担过重 2.幼儿园安全责任巨大 3.工作上面临不断磨难的困扰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二)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症”的主要症状及成 因 症状表现:P69 (三)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疏解【简单应用】 园方:开辟休息室、研究室;
四、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简单应用】 •“踢猫效应”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四、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简单应用】
•情绪管理,即在客观认识自我情绪情感特征的基 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建 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控制机制,自觉克服和消除 负面情绪的影响。【识记】 •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特殊内涵:学会自我安慰、 自我宣泄和自我调适,自觉摆脱焦虑、悲伤、灰 暗、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自觉养成健康积极的 情绪情感。
A.幼儿的塑造者 B.幼儿的养护者 C.幼儿的榜样 D.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3.是在客观认识自我情绪情感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 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 控制机制, 自觉克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C ) A.情绪调节 B.情绪劳动 C.情绪管理 D.情绪宣泄
自我管理和对幼儿情绪的有效调控。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一、情绪劳动的界定【识记】 •情绪劳动是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以产生能够 迎合他人心理状态的公共可见的表情和身体表达。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情绪劳动的内涵: 1.情绪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的 2.从内部看:情绪劳动是在对个人情绪有充分认 知的基础上进行的 3.从外部看:隐形的情绪规则是为人所知的 4.是否付出了心智努力是区分情绪劳动和非情绪 劳动的标志。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二、教师的情绪劳动【领会】 1.教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的 2.在教学中,教师情绪是负载着特定功能的 •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心理投入,维持学生积极 的情绪状态,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畅进行。 3.教师的情绪活动处于控制之中 •必须接受专业规范的隐性要求 从事情绪劳动,意味着教师必须按照某种特定 的要求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表达,这些要求 就是情绪法则。
•学前教育心理学
课程代码:00882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一、幼儿师的能力结构 (一)教师能力的含义
•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或 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 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结合,是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所 必需的专门能力。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三)幼儿教师的角色结构【简单应用】 1.教师是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2.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 3.教师是幼儿的榜样 4.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
• 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角色特点取决于教师的劳动 特点。
• 教师的劳动属于情绪劳动。 • 情绪劳动的关键是情绪管理,包括教师情绪的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三)幼儿教师能力的种类【领会】 1.观察与领悟能力 •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 •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 2.言语表达能力 •语音准确、语调亲切、语速恰当、语法正确 3.人际交往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教育科研能力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 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 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二)幼儿教师能力的层次【识记】 1.宏观层面: •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 •组织能力 •向儿童进行教育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表达能力 •教育评价能力 •自学能力
第一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
2.微观层面:教师能力主要是领域教育能力。 •幼儿园五大领域: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建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制; 改善园内气氛、环境; 倾听教师心声,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 教师:提高自我修养水平,提高心理素质; 劳逸结合
真题演练
1.格兰布斯将教师角色分为两大类,社会文化传播者 和( )
A.教学执行者 B.教学实施者 C.教学指导者 D.教学组织者 2.埃里克森研究指出幼儿阶段儿童的一个重要的心理 特征是“自居作用”,因而教师可以成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