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宣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2
承办竞赛
——跨越了两个12年
第三届竞赛于1993年 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第九届竞赛于2005年 在复旦大学举行 第十五届竞赛于2017年重回上海
“三个结合”和“三个提升”
注入时代新内涵,体现上大新特色,彰显上海新优势
创新 — 创业 搭建平台 — 促进实践 立足上海 — 服务全国 国际化水平 学生参与度 办赛层次和水平
什么是好作品?
• 独特构思--新产品、新技术、新功能等 • 科技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软件等 • 团队协作--社会调查报告 • 高层次展示--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 • 使用价值--被推广、被实践等 • 包括各种基金项目的子课题
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
承办挑战杯
1场盛会 5天赛事
10个工作组 20名筹备人员
把握新动态 掌握新思维 引领新时代
“满眼生机转化钧 天工人巧日争新”
35
谢谢
THANK YOU SHANGHAI UNIVERSITY
Part 1
赛程设置
3
全国比赛
9至10月间,全国组委会组织
三级赛制 2
省级比赛
4至6月间,由省级团委组织
1
校级比赛
3至4月间,由各高校组织
Part 1
广泛
——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创盛会
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
2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
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
技场,竞赛辐射人群超过千万。
Part 1
“数”说“挑战杯”
初赛 528所
境内外高校
1569件
初赛作品(含 港澳)
决赛
318所
境内外高校, 10所港澳大学
783件
决赛作品,40 件港澳作品
4232名
参赛参 展师生
5000余名
未进系统的 观摩人员
4156名
志愿者
Part 1
赛事媒体关注
Part 1
创造多项历史新突破
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开创 了校校联合承办、境内外联合承办的先河; 首次举行国际“智慧城市”专项赛,标 志着“挑战杯”竞赛首次走出国门; 首次举办香港地区选拔赛,扩大“挑战杯” 在港澳地区的影响力;
7. 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28
怎样选题?
1. 2. 3. 4. 5. 6. 要根据科研、生产、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社会需要 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条件 要考虑《挑战杯》的特点 要掌握较多的信息(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历届获奖情况) 课题一般不宜过大,但必须有创新点 若选国家项目的子项,则应把研究范围划清楚
张广楚 胡安琪 巴依尔 史心怡 姜晟
赵浏 李现府 曾婷婷 唐颖 王钢领 孙德芳 苏友权 张迎 汤 庆利 王倩华
特等奖 一等奖 第十三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 (苏州大学)
阿里木江、夏兆强、周雨薇、 流浪儿童何以“流浪”——对新疆流浪儿童成因 曹诗婕、章世园、周茜蒙、赛 与对策研究 尤拉•肖开提 水溶性柱[5]芳烃对碱性氨基酸的选择性键合研 马俊伟 究 皇冠瓶盖高速在线机器视觉检测 徐鹏、鲁琛瑶、赵天
我校参与第十四届挑战杯情况简介
全国“挑战杯”
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入围全国 决赛参加现场问辩作品共743件,其中上海市共 72件。
全国竞赛
上海市“挑战杯”
市级竞赛
1个特等,2个一等,3个二等,5个三等,团 体总分第四捧得市优胜杯。上海市共选报51 件作品,7所发起高校直送21件。我校作为 发起高校共报6件。
届次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鼓励奖
备注
2001年第七届 2003年第八届 2005年第九届 2007年第十届 2009年第十一届 2011年第十二届 2013年第十三届 2015年第十四届 1 1 3 1 2 1 2 3 2 1 1
6 1 4 2 2 2 1 1 1 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优秀组织奖 上海市优秀组织奖 总分290 优胜杯 全国第13位 总分290 优胜杯 全国第15位 总分280 优胜杯 全国第15位
3.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4. 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
5.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6.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引领
Part 3
“挑战杯”与上海大学
22
Part 3
上海大学在“挑战杯”全国比赛中连续三届获得“优胜杯”
“挑战杯”竞赛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 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
2011年10月荣获优胜杯
2013年10月荣获优胜杯
2015年11月荣获优胜杯
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打通第一课堂
和第二课堂,把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 体系。
Part 1
挑战杯的办赛特色
第十四届“挑战杯” 2015年由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
全国“挑战杯”竞赛首次走进香港、走向世界, 首次跨境联合承办。该竞赛设置了“挑战杯”全国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挑战杯” 香港地区选拔赛和“智慧城市”国际专项赛。此外 还推动优秀作品展示会转型升级为成果交易会,推 动实现“中国青创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省部共建。
作者
ຫໍສະໝຸດ Baidu
备注 美术学院、法学院、文 学院、社会学院 社会学院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社会学院 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
一等奖
从“人生炼狱”到“圆梦天堂”——以亚洲最大 孙睿等 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为例 第十四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 (广东工业大学) 二等奖 可调窄扫频石油注水管道电磁防除垢系统 基于特洛细胞治疗心脏与肝脏纤维化 龚倩倩等 付思艺
学术科技 办赛理念 赛事组织 培养机制
创新
Part 2
办赛思路
协同
区域协同 体现“上海办赛” 沪上高校创新创业参观 展示(国家重点实验室、 创业学院等) 长三角发展论坛、“一带 一路”发展论坛等 产业协同 企业创新论坛 企业未来科技展 梦幻科技体验馆 城市精神 系列文艺活动 系列文化产品 开闭幕式主题 青少年成长 中学生科创夏令营 中学生邀请赛 中学生志愿者 创新创业 企业未来科技展 梦幻科技体验馆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网络时代下差序格局的强化与再造--基于我国90 王阳 后大学生社交状况的调查 三等奖 高性能核探测材料及其高便携性核辐射探测器 张月璐等
“挑战杯”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1. 参赛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2.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作者限本专科生。
届次
等级
作品名称
轨道交通车站施工安全监测与软件分析
作者
包怡龄 赵莉 林璐璐
备注
悉尼工商学院 社会学院 理学院 材料学院 纳米中心 社会学院 社会学院 理学院
一等奖 第十二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 (大连理工大学) 三等奖
上海市蒙维藏少数民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研究 基于柱[5]芳烃和双咪唑盐的准轮烷型分子开关 架空导线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电缆芯的研制 电厂脱硫石膏资源化制备硫酸钙晶须及改性应用 中国自闭症群体困境初探
Part 1
创造多项历史新突破
首次举行“挑战杯”优秀作品展暨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 ,建立全国首个“青年大学生创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首次采用“挑战杯”游戏宣传推广,开展了竞 赛主题曲《挑战,在路上》网络投票
首次举办“对话诺贝尔奖” 活动,共邀请了2位诺贝尔 物理学奖获得者、1位IEEE 院士、1位沃尔夫化学奖获 得者
18
Part 2
办赛 理念
创新、开放、协同、引领
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Part 2
办赛思路
开放
社会化 对标科创中心建设 用社会资源 开放社会参观 扩大社会效益 国际化 “走出去”巡展 “引起来”专项赛 国际评委 双语问辩
挑战 2017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宣讲
2016.03.04
SHANGHAI UNIVERSITY
什么是“挑战杯”
“挑战杯”与上海
“挑战杯”与上海大学
2
Part 1
什么是“挑战杯”
3
Part 1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 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联合发 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 国竞赛活动。
Part 3
• 学校积分
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我校获奖情况
“挑战杯”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 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各 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 品每件计20分,上报至全国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
15
1989 1991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武汉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苏州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2017 上海大学
学校竞赛
上海大学“自强杯”
选报12件参加市赛,其中理工类6件,文 科类6件。上海市31所高校,共108件作 品参加市级竞赛。
15家学院(部门)申报
各学院(部门)申报
总共102件,其中理工类作品53件,文科类 作品49件。社会学院、理学院、研工团委、 机自、纳米中心、环化、土木、文学院、悉 商、计算机、材料、美院、生命、钱院、中 欧、社科均参加。
180项计划 700天筹划
1千份文案 5千名志愿者
1万人次接待 千万人次关注
并肩同行 共创未来
工作组成立 筹备推进方案
校内外调研 征求意见 学习汇报
制定项目培 育激励和奖 励方案
赛事推广 媒体宣传
办赛理念 赛事策划
项目一
去年12月
项目二
1月
项目三
1月
项目四
2月
项目五
3月
对挑战杯和共青团工作的理解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区隔与融合:新农村建设中“移民新村”的社会 吴文兵 网络与建构—以江西省修水县移民实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制备关键技术开发 程崇领、薛鑫、王敏 杨明瑾、聂钰节、张帆、赵蓉、 毕越、季辰焘
社会学院 纳米中心
三等奖
面向LED照明的新型传热材料开发
纳米中心
届次
等级
作品名称 让非遗“活”在当下 ——黔东南地区苗绣艺人 生活现的调查研究 杨子爱等
Part 1
创新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
一批获奖者成长为长江学者、国家重 点实验室负责人和高新技术企业掌门人,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杰出青 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者。
Part 1
实践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
广大高校以“挑战杯”大赛为龙头,不断丰
George Fitzgerald Smoot
Jean-Marie Lehn
李泽湘
邓青云
Part 2
“挑战杯”与上海
14
获得竞赛承办权
2015年11月17日,金东寒校长代 表上海大学作了申办第十五届“ 挑战杯”全国竞赛的陈述报告
2015年11月20日,罗宏杰书记接 过“挑战杯”会旗,完成赛事的 承办交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