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中医护理常规
湿疮(湿疹)中医护理查房
要的注意事项?
3、足三里的定位及作用?
讨论
*主任:
1、PPT排版标题要突出,背景 干净,字体清楚,给人干净明了的视 觉。 2、内容突出了中医特色。
3、科室里的查房尽量选择正在 住院的病人。
讨论
*主任: 1、PPT课件体现出了中医特色。
2、不足之处:
简要病史(三)
个人史:生于海南省,生活 规律,嗜酒10余年。
既往史:无特殊
简要病史(四)
体格检查 T:36.8℃,P:80次/分,R:20次/分, BP:140/80mmHg 望: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 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舌质红、苔黄。 闻:无异味。 问:全身瘙痒。 切:脉滑
简要病史(五)
2、瘙痒(与疾病有关)
• 护理措施 (一)深入病房与患者多沟通,分散注意 力。 (二)修剪指甲,避免搔抓,避免用烫水 清洗。 (三)遵医嘱用抗组织胺药口服,并给患 者讲解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四)避免穿紧身衣,应穿宽大棉质衣服。 • 护理评价:瘙痒明显减轻
初期
恢复期
3、睡眠型态紊乱(与剧烈痛痒有关)
① 未指导患者避免诱发湿疹的因素。
② 病情分析阐术与查房病人相关的内容太少, 与病情没有太多相关关系。
③ 科室护理查房尽量安排目前在床的病人。
④ 今后医院将加强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的培训。
⑤ 已经出院的病人,查体已体现在课件内容里。
讨论
*****: 1、有感染要严格执行查对无菌
操作。
2、不同的病程要体现出不同的 护理措施。 3、根据病情的变化采取临证施 护,要在PPT里体现出来。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睡前用温水泡脚促进睡眠。 2、皮肤瘙痒剧烈,应遵医嘱及时给予抗组胺药物, 如仍达不到止痒目的,可加用镇静剂。使病人夜间能 得到良好的休息。 3、内衣尽量避免使用化纤、丝、皮毛织品,内衣 宜宽松、柔软。 4、指导患者睡前避免剧烈运动。 护理评价:睡眠改善
中药药浴治疗婴儿湿疹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中药药浴治疗婴儿湿疹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药浴治疗婴儿湿疹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婴儿湿疹患者共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实施中药药浴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湿疹治疗情况与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痊愈率与家属满意度评分[(85.90%,(8.64±0.58)分]高于对照组[69.23%,(8.13±0.64)分],两组相比(t=6.225,5.215;p<0.05);结论:中药药浴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优化婴儿湿疹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痊愈率并优化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药药浴;婴儿湿疹;中医综合护理前言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疾病,俗称奶癣,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1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易发病,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发病时患儿感觉瘙痒严重,当患儿搔抓、摩擦皮肤时极易导致患处溃烂、渗出,且溃烂的皮肤是细菌、真菌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继而易于发生皮肤感染,对患儿的生活与生长发育影响较大[1,2]。
如不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湿疹将持续存在,皮肤感染严重可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与菌血症威胁患儿生命,对比笔者通过建立中药药浴与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儿的湿疹治疗效果,实施后发现干预方法效果较好,现将本研究内容展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婴儿湿疹患者共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实施中药药浴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
其中对照组男性40,女性38例,年龄范围(1~15)月,平均年龄(8.32±7.13)月,患病时间(7~64)天,平均病程(35.54±28.53)天,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范围(1~15)月,平均年龄(8.35±7.21)月,患病时间(7~63)天,平均病程(35.34±28.15)天。
中医治疗湿疹-医学精品课件
中医治疗湿疹-医学精品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湿疹的中医诊断•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湿疹的日常预防与护理•中医治疗湿疹的案例分析目录01中医对湿疹的认识湿疹在中医中称为“湿疮”,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为瘙痒、红肿、水疱和脱屑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疹的主要病机为“湿邪内蕴”,与心火、脾湿、肝燥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湿疹的中医概念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过度疲劳或情绪波动等导致体内湿气过重,湿邪内蕴,诱发湿疹。
中医对湿疹的病因分析湿邪内侵过量食用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湿邪内生,引发湿疹。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引起肝脾功能失调,湿邪内蕴,导致湿疹的发生。
肝脾功能失调中医治疗湿疹的原则中医认为湿疹的主要病因为湿邪内蕴,因此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清热利湿,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敷等方法,清除体内湿邪。
清热利湿中医认为湿疹与气血失调有关,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调和气血中医认为湿疹与风邪有关,祛风止痒是治疗湿疹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洗等方法,缓解瘙痒症状。
祛风止痒中医认为湿疹与心、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调整脏腑功能,恢复机体平衡,预防湿疹的复发。
调整脏腑功能02湿疹的中医诊断中医通过观察患者湿疹的部位、形状、大小、颜色、分泌物情况等,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观察皮损情况湿疹患者通常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瘙痒,部分患者还伴有身体困倦、乏力等症状。
观察患者面色望诊在湿疹诊断中的应用听患者主诉湿疹患者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等症状,医生通过听取患者的陈述,了解病情。
闻气味对于一些湿疹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味,如脓疱、溃疡等产生的气味。
闻诊在湿疹诊断中的应用询问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湿疹的发病时间、发展过程、治疗情况等信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询问生活习惯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作息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皮肤科——湿疮
湿疮(湿疹)中医临床路径一、湿疮(湿疹)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湿疮(TCD: BWP070 湿疮;ICD:L30.902);(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依据参照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湿疮诊疗方案(附后)○2西医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湿疮诊疗方案见附件1.中药内治(汤药、中成药、静脉输液等)2.中药外治(湿敷、软膏、洗剂、喷雾剂等)3.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普通针刺、火针、梅花针等)4.伴随症状处理(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湿疮TCD: BWP070、疾病编码ICD:L30.902;2.皮肤科住院患者;3.年龄≥18岁,≤65岁;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5.以下情况不进入路径○1.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需首要接受内科治疗者;○2.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艾滋病患者;○3.合并有需要系统治疗(如: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的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4.2周内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5.合并严重皮损感染者;○6.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六)中医证侯学观察四诊合参,记录该病种不同证型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侯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肝肾功能、血糖;4.心电图;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6.X线胸片、心电图。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反复发作,病情迁延进行过敏原检测;2皮损感染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真菌检查。
(九)出院标准:1.皮损好转(有效,显效,临床痊愈);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严重湿疹(湿疮)的中医康复指导
湿疮(严重湿疹)湿疮是因禀性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且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以多种形态、发无定处,易于湿烂流津、自觉痛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病为临床特征的皮肤性疾病。
严重湿疹可参照本病。
本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性别和季节。
一、湿热蕴结证发病迅速,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度,滋水淋漓;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滑或数。
(一)中医xx指导1.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病室环境:病室宜干燥,空气清新。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床单及被褥清洁,及时更换污染衣被。
(3)皮肤护理:不宜用肥皂等刺激物,或用热水烫洗和过度清洁皮肤;忌搔抓;不宜穿着化纤和皮毛制品,宜穿纯棉内裤,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如有痂皮,应用无菌棉签蘸植物油湿润局部,让其自行脱落,切忌强行撕拉。
2.饮食护理(1)施膳原则以清热利湿为主,可常食苦苦菜、胖娃菜、苦瓜等,忌食辛辣及鸡、牛肉、羊肉、海鲜等发物。
(2)若发现某种食物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禁忌食用。
3.情志护理调摄情志,忧虑、紧张、情绪波动、失眠等神经因素可诱发或使病情加重,多安慰体贴患者,尽可能使其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4.用药护理(1)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时间、方法服药,并观察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
(2)用祛湿清热方剂,一般宜凉服,饭前1h服用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3)局部湿敷,中药敷药的温度宜冷,切忌热敷,应频频湿敷,每次湿敷时间约半小时。
年老体弱者可以稍温,用小毛巾覆盖病变局部直至渗液减少。
湿敷时注意保暖,暴露部位不宜过多。
5.病症治疗及护理(1)发病初期,外治宜清热,以免刺激,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煎汤温洗或是湿敷。
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
(2)密切观察皮疹形状大小、渗出、糜烂程度及瘙痒情况。
(3)可配合针灸治疗,取大椎、合谷、阴陵泉、丰隆以清热疏风利湿止痒;剧痒难以入寐时遵医嘱用梅花针叩打风池、百会、四神聪。
湿疮(湿疹)中医护理查房44页PPT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4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湿疮(湿疹)中医护理查房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湿疮湿疹中医护理查房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
定期查看湿疹部位,注意 红肿、破溃、渗出等感染 迹象。
保持皮肤清洁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 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 性化学产品。
局部抗感染治疗
如出现感染症状,及时使 用抗生素药膏或口服抗生 素进行治疗。
鉴别诊断
需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疾病进行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神 经性皮炎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银屑病皮损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 点状出血。
02
中医对湿疮湿疹认识
中医理论基础
湿疮湿疹概念
中医认为湿疮湿疹是由于外感风 湿热邪,或饮食失节、情志失调 等导致湿热内生,浸淫肌肤而发
中医认为湿疮湿疹多因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 ,脾胃受损,运化失常,致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 邪浸淫肌肤所致。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湿热浸淫型
湿疮湿疹的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 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根据病程可分为 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
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 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 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医护人员将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提高湿疮湿疹中医护理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为患者提 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医护人员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共同提高湿疮湿疹中医护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积极与其他科室交流合作,促进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53 皮肤科 湿疮(湿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53 皮肤科湿疮(湿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湿疮(湿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急性湿疮:皮损呈多形性,如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痂皮、脱屑,常数种形态同时存在。
起病急,自觉灼热,剧烈瘙痒。
皮损常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等处多见。
可泛发全身。
可发展成亚急性或慢性湿疮,时轻时重,反复不愈。
(2)亚急性湿疮:皮损渗出较少,以丘疹、丘疱疹、结痂、鳞屑为主。
有轻度糜烂面,颜色较暗红。
亦可见轻度浸润,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疮:多限局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或呈苔癣样变,颜色褐红或褐色,常伴有丘疱疹、痂皮、抓痕。
倾向湿润变化,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阵发性瘙痒。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湿疹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编著,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
(1)皮损形态有多形性,有渗出倾向(2)常对称分布(3)反复发作,慢性倾向(4)瘙痒剧烈(二)证候诊断1.风热蕴肤证:以红斑、丘疹为主,可见鳞屑、结痂,渗出不明显,发病迅速,自觉瘙痒剧烈。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2.湿热浸淫证:以潮红、肿胀、糜烂、渗出为主,可见丘疹、丘疱疹、水疱;自觉灼热、瘙痒。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3.脾虚湿蕴证:以淡红色红斑、丘疹、丘疱疹、少量渗液为主,可见皮肤肥厚;自觉瘙痒,可伴有食少,腹胀便溏。
舌淡胖,苔腻,脉濡或滑。
4.血虚风燥证:以肥厚、鳞屑、苔藓样变为主,可见色素沉着,自觉阵发性瘙痒。
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风热蕴肤证治法:疏风清热,化湿止痒推荐方药:消风散加减。
荆芥、防风、苦参、蝉蜕、胡麻仁、牛蒡子、地黄、牡丹皮、赤芍、丹参、甘草等。
或者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湿热浸淫证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湿疹的护理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发症的发生。
注重将中医的养生、运气、体质学说综合起来,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同时,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制订适合个体的全方位保健计划,并指导其实施。
4.3第三种人群,是护理工作中的难题,古人云:“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
”,这说明,如果病重,就是再高明的医生,也无力回天,当然,不可能放弃这部分人群,对于这部分人群的护理,也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护的重要性。
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前提下,对患者目前症状进行详细分析,辨清疾病的病位、邪正盛衰,给予相应的饮食、药物、针灸调护,邪胜者以祛邪为主,正衰者以扶正为主,正邪交争者可扶正祛邪。
同时,指导家属参与心理护理,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发现并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制定适当、合理、长期、有计划的运动;出院后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监测。
5小结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病机复杂,证候多变。
非一方一药所尽治,临床必须重视辨证施护,在掌握其病机的基础上,针对用药合理配伍,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从护理的角度出发,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治愈好转率、防止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课题和糖尿病护理人员艰巨的任务。
良好的糖尿病病情控制除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能够主动掌握病情,积极配合治疗等。
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运用中医结理论,对本病进行辨证施护,制定灵活的、切合患者病情的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辨证分型后施护突出了中医“因人制宜”的原则,在临床上也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糖尿病的护理中,可适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护理,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湿疹(湿疮)患者的出院指导
湿疹(湿疮)患者的出院指导:您好!经过这段时间的检查治疗和修养,您的病情已稳定即将出院,我们对您的康复表示衷心的祝贺!现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出院指导:一、用药指导1、西医治疗湿疹多采用对症治疗,包括抗组胺、镇静等药物的使用,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
西医治疗效较快,但易复发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治疗湿疹多主张辨证论治,内外结合。
2、不同时期的湿疹其外用药物的剂型应选择正确,急性者,渗出较多,以生地榆、马齿苋、黄柏、蒲公英、野菊花各20g,任选1-2种煎水,待冷或温后湿敷、外洗。
渗出减少时,再用青黛散麻油调搽;亚急性者,可选用三黄洗剂、青黛散麻油调匀外搽。
慢性者,外搽青黛膏等。
通过辨证论治三期均可以采用中药药浴治疗。
3、了解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糖皮质激素虽具有较强的消炎、止痒及减少渗出的作用,但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如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低钾血症等,若突然停药,会出现临床症状的反弹,老年人甚至可能诱发红皮病,故一般不选用。
急性泛发性湿疹,渗出明显、瘙痒严重,其他治疗不能控制者,可考虑使用,并且中西结合,尽量减少激素的用量及疗程。
4、在中药药浴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皮损处皮疹增多,瘙痒加剧,因及时报告医生。
5、局部外用中药药膏时,最好选择用一小块皮损试擦,如没有过敏现象,再涂其他患处,如有皮肤过敏、皮损增多应及时报告医生。
二、生活起居指导:1.病室环境:病室宜干燥,病室环境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温宜凉爽,多通风换气。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勤换被套、床单,保持平整、清洁,衣被宜柔软,棉质内衣为佳;患者不要贴身穿化纤织物、毛织品,这些衣物不但粘身体,而且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痒;衣被穿盖不宜过暖;保持皮肤清洁,忌用热水烫洗及盐水、肥皂水、花椒水等清洗患部;搔痒部位应避免搔抓,以避免继发感染引起并发症。
三、饮食指导:嘱患者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辛辣、鸡、鸭、牛肉、羊肉、海鲜等发特,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忌烟酒。
婴儿湿疹如何做好治疗 -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如何做好治疗 - 婴儿
湿疹
婴儿湿疹是常见病,发病概率相对比较高,对于婴儿湿疹病症有必要及早有所了解,并注重正规保健与护理,便于深入降低婴儿湿疹病症的无形伤害,具体需要在生活中怎样防范婴儿湿疹更好一些呢,在此针对大家所关注的话题,为家长朋友介绍远离婴儿湿疹的正确方法。
婴儿湿疹如何做好治疗,大家不妨来认真了解一下吧。
1.我们可以使用中药来治疗湿疹,中医上又称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以中医治疗主要为内治养血祛风,清热解毒,用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先将药材用水浸泡15分钟,然后再煮15分钟,等到药液凉了之后将纱布浸在药液中,然后敷在患处,大约15分钟,若是湿疹面积大的话也可以直接药浴。
2.我们可以使用食物疗法,用绿豆、海带、鱼腥草、白糖一起煮汤,再喝汤,吃海带和绿豆,每天一剂,连续服用6-7剂方可;或者我们煮荷叶粥、冬瓜粥,尽量避免食用一些容易过敏的食物。
3.可以用一些药物来治疗湿疹,比如用硼酸溶液外洗皮肤,然后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炉甘石呋喃西林洗涂,再涂上中药祛湿油,这样既可治疗婴儿湿疹。
4.也可以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等,通过内服药物来控制湿疹,这些药物有较好的止痒和抗过敏效果,并且还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
5.另外食用一些植物种子葵花子、芝麻、南瓜子以及除了花生以外的坚果,这些食物有利于滋养皮肤,加速痊愈,对婴儿有帮助。
以上为大家分享了婴儿湿疹如何做好治疗,当确诊宝宝患上湿疹病症之后,就要去医院及早进行相关治疗与护理,便于将婴儿湿疹病症的危害给深入有效的控制住。
中医话湿疹
中医话湿疹作者:李敏来源:《时尚育儿》2013年第05期湿疹是由内外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是小宝宝的常见皮肤病。
中医古籍中多将其称为浸淫疮、湿疮、血风疮等,同时认为湿疹的发病与先天禀赋、饮食失调、情志因素等有关。
湿疹的病因先天禀赋先天禀赋是指在人出生时即具有的身体素质,由遗传因素决定。
易患湿疹的宝宝属于中医体质学分类中的“特禀质”,该体质是在禀赋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异体质,西医学将其称为“过敏体质”。
饮食失调小儿具有脏腑娇嫩、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若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可导致宝宝的脾胃功能受损,失于健运,从而湿热内生,外发于肌肤表现为湿疹。
湿热困脾,脾虚生湿,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因而使得湿疹迁延不愈。
初起时湿热较盛,皮疹多表现为丘疹、红斑或小水疱,可伴有渗出、糜烂。
日久伤阴耗血,化燥生风,皮肤得不到滋润濡养,则表现为肥厚粗糙,皮疹色暗,自觉疹痒剧烈,夜寐不安等。
情志失宜小儿“易热多火”,这与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
若平素对小儿娇养怂惯,导致肝阳亢越不敛,乘侮脾土,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发于肌肤而为病。
婴幼儿湿疹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湿热浸淫多见于急性湿疹发病急,皮疹为多数密集的小红丘疹、红斑或小水疱,皮损潮红灼热,瘙痒无休,渗液较多,湿疹可发生于婴幼儿体表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常见于头面部、耳后、四肢远端、手足裸露部及阴囊、女阴、肛门等处。
可伴有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治以清热利湿,佐以祛风凉血。
常用内服中药有防风、苍术、连翘、栀子、黄柏、泽泻、丹皮等。
血虚风燥多见于慢性湿疹患病日久,患处皮肤增厚、浸润、红色或暗红色,部分色素沉着,表皮粗糙,覆以少许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可出现苔癣样变。
病变部位局限,边缘较清楚。
当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渗出。
常见部位为小腿、手、足、肘窝、膝窝、外阴、肛门等处,时轻时重,呈阵发性瘙痒。
可伴有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
【中医】湿疹的中医护理常规
湿疹的中医护理常规
湿疹,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中医护理在湿疹的治疗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以下为中医护理湿疹的常规方法,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早日康复。
一、环境与生活护理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潮湿、闷热。
2. 病人应穿着宽松、透气、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刺激皮肤。
3. 病人应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湿疹的过敏原,如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等。
4.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或刺激性较强的洗浴用品。
二、饮食护理
1.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海鲜等刺激性食物。
2.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 可适当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痒功效的食物,如绿豆、薏苡仁、南瓜等。
4. 避免食用可能诱发湿疹的食物,如鱼、虾、蟹、蛋等。
三、中医护理
1. 湿疹初期,可用金银花、菊花、桑叶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外洗患处,每日2-3次。
2. 湿疹瘙痒剧烈时,可选用黄连、苦参、地肤子等中药煎水外敷,缓解瘙痒。
3. 湿疹伴有皮肤干燥时,可选用当归、白芍、黄芪等中药煎水外洗,滋润肌肤。
4. 适当进行艾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四、心理护理
1.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湿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强患者的生活乐趣。
5.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愿患者在中医护理的呵护下,早日战胜湿疹,重拾健康生活。
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
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文章目录*一、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二、湿疹的饮食注意事项*三、湿疹的护理方法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1、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之七星凉茶有用煲的,有用冲剂冲。
退疹效果快又好,可以排毒泻火解热气,对便秘疗效也很好。
有时会引起腹泻,食欲不振,特别是用煲的那种七星凉茶。
适量适时饮用,退疹效果好,又可避免不良反应。
大概每周喂1-2次,每次半包。
最好不要饮用煲的那种七星茶,冬季、天气突然转冷时不宜饮用七星茶。
2、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之金银花水或苏花水有退疹作用。
但很容易打乱胃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食欲不振,慢性腹泻或便秘。
应屏弃这种陋习,更不要经常给宝宝喝。
3、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之土茯苓煲龟土茯苓50克、薏米30克、草龟1只、生姜3片。
先将土茯苓、薏米洗净,稍浸泡;龟置盆中淋入热水,使其排清尿,洗净,宰杀去头、爪和内脏,但龟甲同用。
把浸泡过的土茯苓和薏米连水一同放进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约半小时后再放入龟和生姜熬1.5小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4、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之针刺将医用火针用酒精灯烤至针尖变红后迅速用针针刺湿疹患处,将一些水疱以及长有丘疹,溃烂的地方重点针刺针刺至患处焦黄,针刺后先不要用水洗,待一刻钟再对伤口消毒。
5、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之鲜马齿苋利用鲜马齿苋可以用来治疗湿疹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药店去买300克左右的鲜马齿苋,然后加上半盆水左右进行煮沸,大约5分钟的时间停止加火。
将鲜马齿苋去掉,然后取出一条干净的毛巾,把毛巾放在药水中浸泡湿透,然后敷在湿疹的患处,一天可以进行三次,每次将毛巾敷40分钟的时间,可以有效缓解湿疹带来的疼痛感。
6、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之生黄柏、大枣炭我们也可以用生黄伯与大枣炭进行治疗湿疹的问题,我们准备好生黄伯与大枣炭各等份,然后将将大枣炒成炭同生黄柏共研成细粉,装在合适的容器中,然后用适量的香油进行调匀,涂在湿疹局部,也是常用的治疗湿疹的小偏方。
如渗出液多亦可撒干粉,每日2--3次。
中医护理慢性湿疹
4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年4月C第6卷第12期Apr. C 2018 Vol. 6 No. 12中医护理慢性湿疹王 慧(山西省太原市太原九州皮肤病医院,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慢性湿疹往往是由于急性或亚慢性湿疹治疗不当,导致长期湿疹不能治愈或反复发作。
病因复杂,诊断类型多样,治疗困难。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近两年来中医对慢性湿疹的护理情况,并提出了中医对慢性湿疹的护理建议。
【关键词】慢性湿疹;中医药;中医护理;皮肤护理【中图分类号】R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2.4.02慢性湿疹是由于急性和亚急性治疗湿疹;长期失败并反复发作的改变;它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如渗出、发痒和炎症性皮肤病。
它具有多态损伤、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中药被称为“湿疮”和“浸湿”。
大部分的血液都是由疾病造成的。
由于皮肤缺乏营养会导致皮肤干燥。
这主要表现在受影响部位皮肤的浸润和肥大,接触生疼;皮肤深红色或略带紫色;皮纹或苔藓的粗糙表面变化;皮肤破裂;严重的瘙痒,肱疱疹周围可能的侵蚀和渗出,其常常长于头部、四肢弯曲、外阴等部位。
根据该病的临床特征,可以应用中医护理,减轻患者的瘙痒疼痛,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1 一般资料2016~2017年间,我院收治慢性湿疹39例。
男31例,女8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1岁上,平均45.5岁,住院时间7~25天,平均停留时间16天。
2 临床护理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疾病相关因素的观察,以避免可疑的病因。
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皮疹、渗出、糜烂程度、瘙痒和一般情况。
保持房间的清洁;不要放置香花;燃烧卫生的香水;频繁的通风,喷洒有香味的空气清洁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症施护】 • 1.湿热浸淫者,保持皮损部位干燥,剧痒难以 入寐时遵医嘱针刺。 2.脾虚湿蕴、糜烂渗出时,遵医嘱中药药液湿 敷。 3.血虚风燥、剧痒时,遵医嘱用耳针或艾灸止 痒。
• 【护理要点】 1. 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 • 3. 湿热浸淫者,室内宜干燥;脾虚湿蕴者, 室温略高。 4.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 定床位休息。严重皮损者,使用消毒的床单、 被套。
• 7.消除精神紧张因素,避免过于疲劳,注意 休息,放松心态。 • 8.湿疹有渗液的部位尽量少洗,宜保持干燥, 并避免或少接触化学洗涤用品。清洗患处时, 动作要轻柔,不要强行削离皮屑,以免造成局 部感染,影响治疗,使病程延误。 • 9.湿疹最忌四个字:烫、抓、洗、馋。湿疹 很怕刺激,即使再痒,也不能用热水烫洗和搔 抓,否则只会加重病情。身边可备些止痒药膏, 痒了适度抹擦。此外,湿疹患者还要管住嘴, 虽然没必要什么都忌,但要自己观察,会引发 或加重湿疹的食物一定不要贪嘴。
• (三)脾虚湿蕴证(亚急性) • 1. 主症:多见于慢性湿疹。病程日久,皮 损以“厚”为突出特点。皮肤粗糙肥厚,相对 局限,有明显瘙痒,易倾向渗出,表面有抓痕、 血痂,可伴色素沉着。可有身倦乏力,食纳不 香,失眠多梦等。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 缓。
• 2. 施护:清热燥湿,健脾止痒。 • (1)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舒适,保护皮肤。 •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 忌食辛辣及发物等;注意发现能加重或诱发本 病的食物,并避免再食用。 • (3)让患者了解有关本病的有关知识,稳定 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 (4)遵医嘱给予中药擦洗或涂抹,可以使用 青鹏软膏涂抹患处。
• 【情志护理】
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急躁、忧虑 心情,多劝慰使之情绪稳定,增强治愈疾病的 信心。
• • • • • • • •
【并发症的护理】 1. 感染 1)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净,及时更换床单。 2)破溃处涂药注意无菌操作。 3)注意营养,提高免疫力。 2. 营养失调 1)检测各种与营养有关的指标,并准确记录。 2)患者饮食应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高 蛋白。 • 3)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 • 4)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注液体及电解质。
• ②亚急性湿疹。主要为小丘疹、丘疱疹、小片 糜烂和流滋,也可有结痂或脱屑。多由急性期 的潮红、水疱及液体渗出的明显消退所形成, 或由慢性湿疮加重所致。亚急性较易转为慢性, 一般临床上亚急性湿疮与慢性湿疮很难明显区 分。一般无全身不适,或有胸闷、纳呆、便溏、 苔腻、脉滑等证。
• ③慢性湿疹。以血虚风燥,湿热蕴阻为主。 皮损多呈局限性,有浸润、增厚、粗糙、苔 藓样变及色素沉着。中心常有抓痕、血痂及 点状渗出等。其周围可有散在的小丘疹。多 发于手足背、小腿伸侧、肘膝屈侧、阴部、 股部及肛门周围等。瘙痒剧烈,呈阵发性, 以睡前或遇热时加重。病程数月或更久。或 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苔薄白、舌质淡 红、脉濡细无力等证。
• (一)湿热浸淫证(急性湿疹) • 1. 主症:发病急、病程短,相当于急性湿 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 灼热,状如涂丹,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疙密集, 渗液流津,瘙痒无休,抓后痒痛相兼,渗出不 止。常伴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秘结,小 溲黄赤 • (1)居住处应通风干燥;注意皮肤的清洁,勿用肥 皂、避免热水烫洗、烈性药物刺激剂搔抓。 • (2)饮食宜清淡,忌肥甘,保持大便通畅。 • (3)因湿疹瘙痒无休,指导患者避免烦躁,剧痒难 以入寐时遵医嘱口服止痒药。 • (4)若滋水较多时,可遵医嘱给予中药洗浴。 • (5)可在睡前按摩太白穴以镇静安神止痒。 • (6)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注 射和接种牛痘。 • (7)本型可以使用硝矾散冷敷皮肤,或使用湿疹散 香油调涂。
•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本病的预防知识。 2.患病期间,暂缓预防注射。 3.居住条件要干爽、通风。穿棉质衣物, 勤换勤洗衣服,加强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燥, 洗浴次数不宜过多,不宜过多使用香皂、沐浴 露,可经常使用滋润剂,不要用肥皂及过烫的 水擦洗皮损,避免搔抓,越抓越痒就会形成恶 性循环。
• 4.尽可能寻找原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 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 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 腿静脉曲张等。 • 5.一般湿疹患者应以宜消化素食为主,大便 应日日通畅,忌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的海产 品如鱼、虾、牛奶、鸡蛋等食物。常用一些健 脾祛湿的药膳,如冬瓜链子汤、绿豆赤小豆汤 等。河产品如莲子、藕、荷叶等。 • 6.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奔类病的诱发因素之 一,尽可能避免感冒、扁桃腺炎、咽炎的发生。 一旦发生应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 【饮食护理】 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 忌食辛辣及发物之品。 2. 若发现某种食物能加重或诱发本病时,应 禁忌食。 • 3. 不饮酒、浓茶及咖啡。
• 【用药护理】 1. 中药汤剂宜温服,遵医嘱服用清热利湿、 健脾止痒药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 2. 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的止痒药 物。
湿疹(湿疮)的中医护理常规
外二科 2017.01.03
• 因禀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 致。以皮疹呈多种形态、发无定处、 易于湿烂流津为主要临床表现。病 位在皮肤。 • 【临床表现】 • 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 ①急性湿疹。以湿热为主,常夹有外风。起 病较快,常对称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也 可泛发全身,以面部的前额、眼睑、颊部、 耳轮、口周围,以及肘窝、手部、小腿、外 阴、肛门周围等处多见。初起皮肤潮红、肿 胀、瘙痒,面积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继而 在潮红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 群集或密集成片,此起彼伏,常因搔抓,水 疱破裂,形成糜烂、流滋、结痂,最后痂盖 脱落,露出光滑红色的皮肤,并有少量的脱 屑。轻者微痒,重者瘙痒难忍,成间歇性或 阵发性发作,夜间更甚,影响睡眠。皮损广 泛者,伴有发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苔 黄腻、脉滑数等证。
谢
谢
• (二)血虚风燥证(慢性湿疹) • 1. 主症:多见于亚急性湿疹及体弱脾虚患急性湿疹者。 表现为皮肤轻度潮红,有淡红色或暗红色粟粒状丘疹、 水疱、轻度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反复发作者,痒重 抓后糜烂渗出不止。 • 2. 施护:养血祛风,清热化湿。 • (1)保持室内清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辛 辣及发物等。 • (3)稳定患者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 (4)可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外擦,或使用丹皮酚软 膏涂抹皮肤。 • (5)可用艾条熏患处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