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习题选择
(完整word版)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注:此答案前两章有题目对应,方便核实是否题目对应,后面仅为答案,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第一章1、价格对资源短缺的正常反应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为什么?答:短缺将提高价格,因此降低需求,直到等于新的更少量的供给。
因为这导致减少短缺,而非强化短缺,所以这是一个负反馈循环。
但是,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提高,在价格升高前买进并囤积,强化了短缺,这就是一个正反馈循环。
第二章1、假设州政府正决定一条景观非常怡人的河流的保护长度。
社区中有100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有同样的逆需求函数P=,其中q是保护长度,单位是英里,P是他或她为保护q英里的河流愿意支付的单位价格。
如果保护的边际成本是每英里500美元,在有效配置的情况下,应该保护多少英里?经济剩余有多大?答:a、这是一个公共物品,因此将100条需求曲线垂直相加,得到P=1000-100q。
这条需求曲线在P=500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此时q=5英里。
b、净效益可一个直角三角形表示,其高为500美元,底为5英里。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5×500=1250美元。
2、假设一个正常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是P=80-q,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是MC=1q,这里,P为产品价格,q是需求和/或供给的数量。
a. b. c. d. 答:a、令MC=P,所以80-1q。
解得q=40,P=40。
b、消费者剩余=800美元。
生产者剩余=800美元。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1600美元=经济剩余。
c、边际效益曲线的斜率是需求曲线的2倍,因此MR=80-2q。
令MR=MC,得到q=80/3和P=160/3。
如右图,生产者剩余是价格曲线之下和边际成本曲线之上的部分。
可以通过求矩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得到。
矩形面积=80/3×(160/3-80/3)=6400/9 直角三角形面积=1/2×80/3×80/3=3200/9 生产者剩余=3200/9+6400/9=9600/9美元消费者剩余=1/2×80/3×80/3=3200/9美元d、①9600/9美元>800美元②3200/9美元3、假设要求你评论一个拟议的控制石油泄漏的政策。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作业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作业1、什么是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如何估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物质损失、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间接的对人的精神损害;b如何评估环境治理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挽救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效益,和间接的社会、生态效益;c如何制定污染者付费的制度,确定根据排污情况的收费力度;d如何制定排污指标转让的金额。
环境经济学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解决对环境污染问题,使环境的价值体现得更为具体,将环境的价值纳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成本中去,从而阻断了无偿使用和污染环境的通路,经济杠杆是目前解决环境问题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2、什么是支付意愿和谓消费者剩余?a\支付意愿(willing to pay,WTP))是指消费者接受一定数量的消费物品或劳务所愿意支付的金额。
是消费者对特定物品或劳务的个人估价,带有强烈的主观评价成分。
在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的需求分析和环境经济影响评价中,支付意愿被广泛应用。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对享有环境质量的边际支付意愿也符合递减规律,用支付意愿表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马歇尔从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出所谓“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范里安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剩余的几种计算方法。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
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
1977年a.k.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内在规模经济引进一般均衡模型,推出了市场考虑最适度边际利润而社会考虑消费者剩余的结论。
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3、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含义与区别?私人物品是指那些物品数量将随任何人增加对它的消费而相应减少,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的产品。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电力大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上海电力大学第一章测试1.通过法律或所有权的界定,具有明确的所有者的资源是()。
参考答案:专有资源2.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参考答案: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经济政策3.目前,虽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但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不大。
()参考答案:错4.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可更新资源。
()参考答案:错5.管理环境的政策手段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参考答案:null第二章测试1.如果一个买者对一辆新车的支付意愿是20000美元,而他实际以18000美元买到了这辆车,他的消费者剩余是( )。
参考答案:2000美元2.消费者剩余等于( )。
参考答案:支付意愿减去市场价格3.供给规律说明()。
参考答案: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4.需求规律说明()。
参考答案: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5.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参考答案: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6.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决策信息不全;决策判断失误;利益集团的影响;体制障碍7.下面哪一项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参考答案: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存在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市场势力;外部性8.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参考答案:城市广场;国防;海洋第三章测试1.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参考答案: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2.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参考答案: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3.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参考答案:生产契约曲线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参考答案:选项均正确5.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环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经济增长B. 资源配置C.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D. 国际贸易答案:C2. 环境外部性是指()。
A. 企业内部的成本B. 企业内部的收益C. 企业外部的成本D. 企业外部的收益答案:C3. 环境税的征收目的主要是为了()。
A. 增加政府收入B. 减少环境污染C. 促进企业创新D. 提高产品质量答案:B4. 污染者付费原则是指()。
A. 污染者不承担任何责任B. 污染者承担全部责任C. 污染者承担部分责任D. 政府承担污染责任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政策工具?()A. 排污权交易B. 环境税C. 环境补贴D. 价格管制答案:D6.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评估环境对项目的影响D. 提高环境意识答案:B7.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进步D. 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答案:D8. 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功能是()。
A. 促进能源消费B. 减少碳排放C. 提高能源价格D. 增加能源供应答案:B9. 绿色GDP是指()。
A. 考虑环境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B. 考虑能源消耗的国内生产总值C. 考虑社会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D. 考虑人口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自然资源的属性?()A. 稀缺性B. 可再生性C. 非排他性D. 可替代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环境问题B. 经济问题C. 社会问题D. 政治问题答案:A、B2. 环境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
A. 保护环境B. 促进经济增长C. 保障社会公平D. 维护国家安全答案:A、B、C3. 下列哪些属于环境经济手段?()A. 环境税B. 排污权交易C. 环境补贴D. 环境立法答案:A、B、C4.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
《环境经济学》习题

《环境经济学》课程习题NO1、1、简述环境经济学的实际运用方向和发展趋势。
方向:a.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b.评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趋势:理论创新趋势,方法论创新趋势,问题导向趋势,多科学交叉趋势2、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对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环境退化的宏观经济评估,环境质量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关系的投入产出分析,环境工程开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3、简述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基本理论。
主要领域:1.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2.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3.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国际环境问题NO2、1、如何理解市场的涵义?简述各种不同类型市场的特点及其效率?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使交易成为可能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
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分为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或理想市场)与非竞争市场(龙断竞争市场,寡头竞争市场,完全垄断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拥有足够多的买方和卖方,所以没有一个买方和卖方能够操纵或控制市场价格,非竞争市场可以由个别厂商控制产品价格,竞争市场比非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率。
2、什么叫需求?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哪些?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影响因素:价格,收入水平,互补和替代商品的价格变化。
3、谈谈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本质是假设价格)-实际支出(本质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价值的近似表达。
消费者剩余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很低或者等于零的商品,消费者剩余也就越等于支付意愿,并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征其经济价值。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的价格或成本。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例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例题外部型分析例题1.苹果园附近是养蜂场,以a表示苹果产量,以h表示蜂蜜产量,果园和蜂场的生产成本分别为ca=a2/100ch,ch=h2/100。
已知苹果的价格为3元,蜂蜜的价格为2元。
(1)如果苹果和蜂独立经营,苹果和蜂蜜的最优产量各是多少?(2)如果果园和蜂场合并起来,最优产量各是多少?(3)对社会而言,蜂蜜的最优产量就是多少?例如他们分离单一制经营,为赢得社会最优的蜂蜜产量,对蜂蜜生产应如何补贴?一般情况下,苹果园是否愿意主动提供这一补贴?求解:(1)例如单一制经营,它们都将按边际成本等同于边际收益同意产量:mc=mr=pa?3,50a?150,h?250h?100(2)如果果园和蜂场合并,要根据总利润极大化原则决定产量,则a2h2π?πa?πh?3a??h?2h?100100?πa?3??0?a50?πh?3??050令?ha?150h?150(3)对社会来说,蜂蜜最佳产量应是150。
如它们分开经营,为引导蜂场生产最佳产量,对蜂h150蜜的价格补贴应当就是1元。
这是因为,蜂场边际成本函数就是50,将h=150代人些mc=50=3。
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价格应为3。
而原价格为2。
故应补贴1元。
但苹果园不会提供这样补贴,如补贴1元,果园就没有好处了,故补贴应小于1元,但小于1元,又达到不到社会最佳产量。
2.一个养蜂人住在一个苹果园附近。
果园主人由于蜂蜜而受惠,因为每箱蜂蜜大约能够为一英亩一棵传粉。
然而果园主人并不为这一服务下载,因为蜜蜂就是自动至果园去。
蜜蜂无法并使全部果园都授到粉,因此果园主人必须以每英亩树10美元的成本用人工去顺利完成传粉。
未知养蜂的边际成本为mc=10+2q,式中q就是蜂箱数目,每箱产生20美元的蜂蜜。
(1)养蜂人将可以所持多少箱蜜蜂?(2)这是否是社会经济最优的蜜蜂箱数?(3)如何变化就可以达至社会最优的果园和养蜂人双赢?解:(1)养蜂人根据mr=mc原则决定生产:100+2q=20,即q=5(箱)。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研究方向一: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您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具体的选题:1. 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分析研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政策应对措施。
2. 环境税收政策的效果评估以某国家或地区的环境税收政策为案例,使用经济学方法和模型评估环境税收政策的效果,包括对环境污染的减排效果、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公平性等方面的分析。
3. 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研究某一类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林木资源等)的管理与利用,分析政府干预对资源供需平衡、市场机制运行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向二:环境污染与经济效益的博弈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您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具体的选题:1. 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国际博弈分析分析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及其国际传播机制,探讨各国间在环境保护上的合作与冲突,并提出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政策建议。
2. 环境市场与环境权益的均衡研究研究环境市场的建立与运行机制,分析参与者行为的势力博弈与利益分配,以及如何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实现效益与公平的均衡。
3. 污染权交易政策的经济效果评估以特定地区的污染权交易为案例,基于经济学和政策评估的方法,分析污染权交易政策对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方向三:可再生能源经济学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于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您可以选择以下几个具体的选题:1. 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与经济效益评估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比较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重点关注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促进作用。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版

注:此答案前两章有题目对应,方便核实是否题目对应,后面仅为答案,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第一章1、价格对资源短缺的正常反应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为什么?答:短缺将提高价格,因此降低需求,直到等于新的更少量的供给。
因为这导致减少短缺,而非强化短缺,所以这是一个负反馈循环。
但是,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提高,在价格升高前买进并囤积,强化了短缺,这就是一个正反馈循环。
第二章1、假设州政府正决定一条景观非常怡人的河流的保护长度。
社区中有100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有同样的逆需求函数P=10-1.0q,其中q是保护长度,单位是英里,P是他或她为保护q英里的河流愿意支付的单位价格。
(a)如果保护的边际成本是每英里500美元,在有效配置的情况下,应该保护多少英里?(b)经济剩余有多大?答:a、这是一个公共物品,因此将100条需求曲线垂直相加,得到P=1000-100q。
这条需求曲线在P=500时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此时q=5英里。
b、净效益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表示,其高为500美元(需求曲线穿过纵轴的点是1000美元,减去边际成本500美元),底为5英里。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5×500=1250美元。
2、假设一个正常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以美元为单位)是P=80-q,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以美元为单位)是MC=1q,这里,P为产品价格,q是需求和/或供给的数量。
a.在竞争市场中,供给价格是多少?b.计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请证明它们的和是最大的。
c.假设同样的产品由垄断厂商供给,计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提示:边际效益曲线的斜率为需求曲线斜率的两倍。
)d.当市场被垄断厂商控制,生产者消费剩余较小,与竞争厂商控制下的市场相比,这两个剩余之和较小。
请证明。
答:a、令MC=P,所以80-1q。
解得q=40,P=40。
b、消费者剩余=800美元。
生产者剩余=800美元。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1600美元=经济剩余。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第一章1.复活节岛的兴衰有什么教训和启示?P5答: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了。
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上,他们的生死存亡与小岛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
如果他们不能协调环境23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基础。
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两个财政独立的经济单位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价值包括哪些内容?环境价值评估的作用有哪些?P11答:环境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表明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2)修正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额和部门的发展重点(4)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5)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5.克鲁蒂拉的“舒适型资源”的价值理论及特点?P12-13“选67一个悲观主义的解决方案:“冻结”经济和人口的增长。
《增长的极限》提出人类的出路在于实现人口和资本的零增长,认为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冲突的、不可调和的,是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悲观主义。
达利认为:零增长的观点没有考虑技术替代或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的耗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在某天早晨突然发生,当某种资源开始稀缺时,对该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提高,寻找或开发替代品的工作也会开始。
8.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P19答: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看作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把环境看作经济系统的一部分。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实质,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研究方法:运用经济学思维和经济学工具对环境科学的发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判断。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一般来说,基础需求的用水数量比非基础需求的用水数量多。
参考答案:错误2.排污权交易的优点有()。
参考答案:以上都是3.可再生资源可以依靠自然力,通过自我循环、更新、补充的方式,保持和增加资源的蕴藏量。
参考答案:正确4.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冰箱生产厂家的产品供给曲线右移?参考答案:该厂家的生产规模扩大5.下列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可持续发展只要求国际间的公平6.自然资源按照存在的层位可划分为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两种。
参考答案:错误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参考答案:客观性8.替代资源价格的提高会被替代资源的需求。
参考答案:增加9.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自然资源的均衡价格本身具有的趋势。
参考答案:升高10.影响微观主体需求的因素有。
参考答案:自然资源的价格_消费者收入_相关资源价格_消费者偏好_消费者对资源价格的预期11.消费者收入的提高会________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参考答案:有可能增加有可能降低12.各种物品之间的界线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条件怎么变化,物品的性质都不会改变。
参考答案:错误13.公共物品是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源之一。
参考答案:正确14.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参考答案:免费搭车问题15.林达尔均衡的核心问题是()。
参考答案: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16.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17.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参考答案:以上三种情况都是18.拥挤的不收费公路属于()。
参考答案:公共资源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参考答案:衣服20.以下哪项不属于贫困人口的“三保障”()。
参考答案:基本温饱有保障21.()年,我国实现了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
参考答案:202022.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谋求人的全面发展。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练习题1及答案

一、单选题1、”资源是稀缺的”,指的是()。
A.相对于人们对资源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B.生产资源最终会枯竭C.资源必须留给后代D.世界上普遍存在着贫困正确答案:A2、铁矿石资源属于()oA.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B.不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C.可再生的公共物品资源D.可再生的商品性资源正确答案:A3、从历史上看,随着时间推移,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和消费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其主要原因就是()oA.技术进步B.资源勘探C.资源勘探和技术进步D.其他正确答案:C4、环境最重要的属性是(),它决定了人类如何共同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
A.空间与时间性B.有用性C.利与害的差别性D.公益与转移性正确答案:D5、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
A.资源配置B.帕累托最优标准C.社会福利水平D.市场占有率正确答案:B6、下列关于帕累托效率错误的是()。
A.帕累托效率只有通过渐进的方式来提高。
B.帕累托效率一旦达到,则任何一个人再得到好处,必然会引起其他人受到损失。
C.帕累托效率的充分条件就是在相应范围内所有的等产量线和无差异线都必须是非凹的。
D.帕累托效率要有三个必要条件:高效率的资源配置,高效率的产品组合以及消费中的高效率。
正确答案:D7、以下不属于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
A.信息完全B.公共物品C.垄断D.外部性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关于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收入增加或减少与资源的存量与用量没有建立计量关系B.国民经济帐户中设定了资源环境的地位C.资源的价值及其损失在NI或GNP中没有体现D.对不可再生资源制定了合理的折耗率正确答案:B、D2、下面关于自然资源定价扭曲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未包括由于不可持续的管理造成的对未来收益的损失称之为“使用者成本”B.未包括开采或获取成本C.未包括折旧D.未包括由于开采或获取造成的环境成本正确答案:A、B、D3、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不同,外部性可分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卷库(8套试卷)

1 加强资源保护性开发; 2 政策上扩大人们的选择; 3 可再生资源的年减少量不得超过其再生量;
5 国民财富的核算失真。源自6 “公共财产”问题4
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评价土地投机 1 为持有处于非最佳和最高层次利用状态中的土地资源,经营 通 过转售获得资本收益,谋取利润叫土地投机。 2 土地投机在价格上升时期往往是最繁荣的。在价格稳定较低 时, 投机者持有土地若干年伺机等待更高层次和更好的用途,此时所 获 得的利润要大于累计的土地持有成本。 3 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并使投资资本要支付较高利息,财产税提 高, 保险费支出增加,以及其他压力时,经营者以一定价格出售其不 动 产。 4 市场价格适中时,经营者可能采取折中方法,即将土地资源 用 先用于一些粗放的用途,如农田、停车场,这些用途的收入可足以 弥补其现时的持有成本,并仍保留了他日后有 机会向更高层次和更 佳土地用途(如商业中心或工厂等)转移。 3、简述中国排污费改革的主要目标
资源环境经济学试题库
(试卷一)
一、概念( 14 分) 1、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 2、贴现和贴现率 3、揭示偏好法 4、单次投标博奕法 5、绝对地租 6、资源的内部成本 7、投资回收率 二、判断题 ( 10 分在题号前划×或√) 1、只有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资源的市场价格才会等于相对价格, 使外部成本内在化;当外部性内在化的收益大于内在化的成本时,就 产生了对环境资源产权界定的强烈需求。 2、当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 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 3、在预计开发完成后不动产正常交易价格的基础上,扣除预计的正 常开发成本及有关专业费用、利息、利润和税收等,以价格余额来估 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叫市场比较法。 4、对消费者也应交纳庇古税,将外部成本内化或把外部成本转嫁到 他人身上,而污染者和消费者则能得到最大化的近期利润。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0*4'=40)1.环境与自然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配置、利用、分配和保护等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2.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
3.帕累托最优: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一个人的状况变坏的一种资源配置状态;4.需求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6.排他性:指人们必须支付价格才能消费商品,存在把没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以外的现实手段;7.外部性: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8.环境产权: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环境资源具有的所有、使用、占有、处置以及收益等各种权利的集合,包括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9.舒适性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环境资源;10.政策失效: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11.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形成的物质与能量。
12.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或者说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3.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
14.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下所希望能够购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
15.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利,它表明个人可以利用这些财产去从事某些事;16.机会成本法:指一旦选择环境资源的某种特定利用方式,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方式可获得的最大效益即以该方式利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方法。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题目一、最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选题参考1、地理学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协同创新——“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端论坛”纪要2、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丛书评介4、超越“经济人”: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探索5、交易成本理论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应用前景6、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意见7、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体系8、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材比较研究9、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0、第二届全国高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纪要11、学生对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的认可及影响因素——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为例1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机遇13、新的学术增长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于财富观演化视角的分析14、第四届全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15、海洋经济学理论对海域资源配置的指导价值研究分析——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为视角16、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17、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论18、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佳作——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19、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结构框架的生产视角分析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1、高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2、小议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文献计量分析4、资源与环境经济学5、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设计探微--基于美国91所高校类似专业的资料整理6、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验实践教学的探索7、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探讨8、资源与环境经济学9、超越“经济人”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0、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1、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方法12、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育研究13、采矿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14、实证分析案例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15、非经济学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16、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7、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高峰课程探究18、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综合实验平台构建研究19、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20、论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三、热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学科理论体系的全新总结——《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述评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3、旅游发展中环境问题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析4、旅游发展中环境问题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析5、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实践与改革思路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7、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前沿报告(2010-2012)8、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9、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0、近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前综述1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学科建设研讨会12、略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构架的理论基础13、基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经济统计体系的思考14、浅析新兴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5、浅谈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认识16、石家庄经济学院省级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简介17、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8、求真务实学以致用——访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陈浩教授19、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共经济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20、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四、关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4、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续)5、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综述6、资源与环境经济学7、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8、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9、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新发展10、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分析视角探析1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3、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构架的理论基础14、林业改革的理论突破与实践——论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若干问题15、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思考16、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17、林业改革的理论突破与实践--论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若干问题18、基于二元价值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念框架19、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20、自然资源与环境关系的经济学阐释——《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评介五、比较好写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论文题目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创新之作——《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评介2、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4、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5、浅谈对资源、环境与环境经济学的认识6、电子废物资源化趋势与环境经济学研究7、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经济学的任务8、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9、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差异10、环境与资源经济学1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程12、环境优化发展: 从边缘走向主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1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14、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15、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16、经济学帝国主义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17、如何构建“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新型人口发展格局——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耀军18、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19、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2版)20、对环境经济学研究及资源价值与核算的分析。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沈满红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沈满红一、单选:(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单选题] *A劳动生产率B劳动的人(正确答案)C劳动资料D劳动要素2.劳动力是指()。
[单选题] *A人的劳动能力(正确答案)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C简单的生理劳动D劳动3.劳动经济学研究主要围绕()展开。
[单选题] *A 工资与社会保障B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C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D 就业和就业质量(正确答案)4.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使()。
[单选题] *A劳动供给增加B劳动供给减少(正确答案)C劳动需求增加D劳动需求减少5.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
[单选题] * A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B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C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销人力资本存量D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正确答案)6.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
[单选题] *A相对的(正确答案)B绝对的C既不相对也不绝对的D既相对也绝对的7.简单劳动的劳动力需求弹性()。
[单选题] *A为零B大(正确答案)C小D为单位弹性8.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单选题] *A决定就业量B决定物价C决定就业量和工资(正确答案)D决定工资和物价水平9.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单选题]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正确答案)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D培训教材费用10.劳动者进行劳动力供给决策的目标是()。
[单选题] *A收益最大化B闲暇最大化C长期财富最大化D效用最大化(正确答案)11.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最优分配的做法是()。
[单选题] * A低生产率的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B高生产率的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正确答案)C高生产率的行业支付更低的工资率D低生产率的行业支付更高的工资率12.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环境经济学_复习题_fxt272333_1606(内后面附带有答案)

7.1993年8月15日,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征收污水排污费的通知》,这是在排污收费中首次体现了()的思想。
A.浓度控制B.范围控制C.总量控制D.排污即收费
8.“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原则)是( )在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的。
A.世界银行B.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组织
12.直接市场评价法中,( )可为其他直接市场评价方法提供信息和数据基础。
A.剂量–反应方法B.生产率变动法
C.人力资本法D.机会成本法
13.环境责任保险是属于以下那种手段的具体形式( )。
A.强制手段B.经济手段C.信息手段D.协商或谈判手段
14.以下不属于区域性环境公共品的是( )。
A.河流B.热带雨林C.大气和气候系统D.大面积的湖泊
7.简析在科斯条件下庇古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8.简析环境资源稀缺性显现的成因及表现。
9.简析外部性的存在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0.简析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目标。
11.简析环境财政的职能和目标。
12.简析环境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
4、分析论述题
1.试分析环境经济学今后发展的若干重大课题。
2.分析论述环境产权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主要内容。
C.价格与竞争机制D.生产要素
2.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各种可能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称为( )
A.机会成本B.边际成本
C.外部成本D.支付意愿
3.“一个行业只有一个厂商”反映的是( )市场的特点。
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寡头竞争D.完全垄断
4.以下不属于替代市场(揭示偏好)评价法的方法是(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题目选择-复习题目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题目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包含生产力理论、_ _理论和可连续发展理论.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之间辩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波及理工科的知识内容,还与文科密切有关,这就使得该学科拥有很强的。
4、低碳经济的基本特色是低能耗、和低污染。
5、的可连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连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和基础。
6、生产力三因素中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分别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人口、资源、拥有逐个对应的关系。
7、马寅初指出因素是中国经济发展不行忽略的重要、首要因素。
8、现代人口学的奠定人人口学的奠定人马尔萨斯是的人口学家、政治学家。
9、马寅初先生的人口思想为中国的政策的提出、制度、实行确定了基础。
10、人口质量是在必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以及水平。
10、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 是指投资于产生的非物质资本。
人口质量11、依照人口的生物学特色区分,人口自然构造能够分为性别构造和构造。
12、国际上,往常把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达到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率达7% 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13、人口颠簸就是人口数目在必定地区空间的改动,最明显地就是。
14、人口迁徙的效应社会效应、地区效应、经济效应和效应。
15、在人口数目问题上,是发展中国家的疑惑,人少是发达国家的忧虑。
16、调整一胎生育政策与连续推行国策是不相悖的。
17、一直是限制中国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的重要阻挡,因素。
18、经过控制人口数目、提升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构造,使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与经济社会更好的协调发展19、从理论上来说,稀缺性能够分红稀缺性和物质稀缺性。
20、经过有效地利用资源,能使稀缺性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方式或模式,被称为经济。
21、计划经济和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在使用相同资源的条件下,日本可生产30辆汽车或40台计算机,美国可生产40辆汽车或50台计算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日本在汽车生产上有比较优势B.美国在计算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美国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D.日本在计算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2.假定玉米市场中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使玉米的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A.玉米的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的产量下降了20%B.玉米的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将上升低于20%C.玉米的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将上升超过20%D.玉米的生产者的收入不变3.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5%,需求量增加了4%,则这种商品( )。
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缺乏弹性C.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D.不能确定其需求是否有弹性4.说“资源是稀缺的”,指的是()A.世界上普遍存在着贫困B.相对于人们对资源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留给后代D.生产资源最终会枯竭5.不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
A.垂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C.水平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6.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
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停止生产且亏损B.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继续生产但亏损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7.经济学中所说的长期与短期的划分依据( )。
A.时间的长短B.以所有生产要素能否得到调整为界限C.以实际量能否达到计划产量为界限D.以上都不是8.某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9.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A.免费搭车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10.在做生产决策时,厂商考虑:( )A.社会收益和私人成本B.私人成本和社会收益C.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D.积极的和消极的外部性11.下列能够说明外部性概念的是()A.自然灾害引起农作物欠收B.不收费道路很拥挤而收费道路车流少C.吸烟损害吸烟者的健康D.养蜂人的蜜蜂到附近果园采蜜同时也授粉12.以下哪个控制污染的方法不会迫使人们承担他们活动的全部成本?( )A.管制B.污染税C.分配产权D.可交易许可证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可持续发展:2.显性成本:3.隐性成本:4.外部性:5.帕累托最优: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 如何理解庇古型环境经济政策与科斯型环境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四、计算(共15分)1.假设政府正试图决定保护风景优美的河流的长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题库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题库(总10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资源与环境的概念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空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要素的总称。
环境是指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
2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1)土壤资源遭到破坏,110个国家的可耕地肥沃程度在降低;(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世界在近100年间上升了℃/年);(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4)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全球减少森林面积3万hm2/天);(5)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和1/3死亡者的死因与此有关;(6)化学污染日趋严重;(7)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混乱的城市化;(8)海水污染、海洋生态危机加剧;(9)空气污染严重;(10)极地臭氧空洞在扩大,其中北极臭氧层损失20~30%,南极损失50%以上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分配和保护等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第二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1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有哪些?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量;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2简述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含义,并简要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间的关系。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不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有所不同,其支付意愿也就不一样。
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见图):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本质是假设价格)—实际支出(本质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价值的近似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5%,需求量增加了4%,则这种商品( B )。
A.需求富有弹性
B.需求缺乏弹性
C.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D.不能确定其需求是否有弹性
2.关于供给弹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Es=0,它表示供给完全无弹性
B.比较难生产的商品,其供给弹性一般较大
C.如果产量增加只引起边际成本较大幅度的增加,则该商品供给弹性一般较小D.商品生产周期较短的商品,供给弹性较大
3.MR<MC,( B )。
A.这时厂商扩大生产会带来利润的增加
B.厂商会减少产品产量
C.厂商的总利润要达到最大,应直到产量增加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D.随着产品产量的不断减少,边际收益递减
4.不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D )。
A.垂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C.水平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5.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
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C )。
A.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6.经济学中所说的长期与短期的划分依据(B )。
A.时间的长短
B.以所有生产要素能否得到调整为界限
C.以实际量能否达到计划产量为界限
D.以上都不是
1.在需求曲线上,( ABC )。
A.需求变动反映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为需求增加
C.任何一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左上方移动表明价格上升
D.任何一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向左上方移动表明需求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