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总体架构规划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主要包括前端用户界面、中间层服务和后端业务逻辑三个部分。

一、前端用户界面前端用户界面是电子政务平台的用户访问界面,通过用户界面可以进行各类政务服务的申请、查询、办理等操作。

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美观,易于使用,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用户界面可以包括以下模块:1. 登录与注册模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进行登录与注册。

2. 个人中心模块:用户可以在个人中心查看个人信息、修改密码、管理收藏、申请记录等。

3. 政务服务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浏览政务服务的分类,点击进入具体的服务页面进行申请、查询等操作。

政务服务模块可以提供搜索、筛选等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服务。

4. 消息通知模块:用户可以在消息通知模块查看系统通知、政务服务进度等相关信息。

二、中间层服务中间层服务是连接前端用户界面和后端业务逻辑的桥梁,主要负责接收前端的请求,处理业务逻辑,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中间层服务可以包括以下模块:1. 身份认证与权限控制模块:对用户登录状态进行验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访问系统,同时进行权限控制,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其有权限的功能。

2. 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前端的请求,调用相应的后端服务进行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如申请办理政务服务、查询申请进度等。

3. 数据传输与接口模块:负责与后端服务进行数据传输和接口的调用,确保前端与后端的正常通信。

三、后端业务逻辑后端业务逻辑主要负责具体的政务服务的处理与管理,包括数据审核、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

后端业务逻辑可以包括以下模块:1. 数据管理模块:负责政务服务的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录入、审核、存储等操作。

2. 数据查询与统计模块:提供数据查询与统计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对政务服务进行监管和分析。

3. 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业务逻辑对政务服务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结果并返回给中间层服务。

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文档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目录第1章建设目标、范围、任务 (1)1.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1.1 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 (1)1.1.2 电子政务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1)1.1.3 投融资模式创新不足 (2)1.1.4 部分云平台建设完成后应用效果不理想 (2)1.2 建设目标 (2)1.3 建设范围 (3)1.4 建设任务 (4)第2章总体架构 (5)2.1 设计依据及原则 (5)2.1.1 设计依据 (5)2.1.2 设计原则 (6)2.2 总体架构设计 (7)2.2.1 云平台总体架构 (7)2.2.2 本期建设总体部署架构 (9)2.2.3 网络整体架构设计 (10)2.2.4 广域网架构设计 (11)2.2.5 城域网架构设计 (12)2.2.6 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13)2.2.7 两地三中心架构设计 (14)第1章建设目标、范围、任务1.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云计算给电子政务破局带来希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刚刚兴起的云计算在发现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包括云服务模式、安全问题、标准问题以及在云应用方面的深入探索等。

1.1.1 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电子政务方面,项目建设经费来源多样,有发改委的工程项目、财政部的行政经费、科技部的专项资金等等,各条线有各条线的管理要求电子政务建设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从各部委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布局来看,由于各部委信息化建设是在一种分散体制下展开的,一个部委一个“金”字工程,一个办、厅、局一批信息系统,最终造成了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纵强横弱等问题。

各部委的信息化投入越多,形成的信息化壁垒就越高,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投资效率和产出成果。

未来政务云平台设计和建设,需要从技术上,基于平台实现各委办局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建设和应用上的统筹及协同,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

同时,逐步整合政府大数据资源,加大资源利用效率。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政府各项服务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让公民、企业和政府都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办事、查询信息、交互沟通等活动。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将会直接关系到政府服务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治理效率的提升。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模块划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以期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 需求分析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整合政府各项服务,提供统一的接入通道,方便公民、企业和政府进行办事和信息交换。

在进行系统架构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详尽的需求分析。

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用户需求、政府部门服务内容、系统性能要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

- 用户需求:公民和企业作为电子政务的最终服务对象,其需求将直接决定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功能和性能。

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包括用户的办事习惯、常见需求、对接口易用性的期望等方面。

- 政府部门服务内容:不同的政府部门往往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些服务的类型和复杂程度将严重影响到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支持能力。

需要对政府部门的服务内容进行详细的调研和统计,找出各个部门的主要服务项目和数据交换需求。

- 系统性能要求: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需要具备良好的系统性能,包括稳定性、响应速度、并发能力等。

需要根据用户数量和使用频率,确定系统的性能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和优化。

-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需要处理各类敏感数据,包括个人信息和企业商业数据等。

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用户数据不泄露和不被滥用。

2. 系统模块划分在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时,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划分系统的模块和功能,以便进行系统实施和管理。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和用户信息维护等工作,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摘要:电子政务将是未来时代政府所提供公共服务发展的趋势,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有其初步的体系和规模。

本文主要从本人与导师所建立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的角度来阐述其体系结构的构建。

关键词:电子政务体系结构0 引言电子政务e-Government affair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程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使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这里,介绍一下这个信息系统体系的结构,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导师、同学、同仁商榷。

1 该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技术介绍导师与本小组接手的该市电子政务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规划,这个电子政务系统通过采用当前的先进技术,将软硬件集成起来,以克服体系结构不同及软件自身不成熟造成的影响。

具体技术路线是:采用J2EE技术,保障系统的可伸缩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系统采用框架体系设计,数据库采用高可用容技术,应用中间件采用cluster(集群)技术,保证平台从信息存储到信息发布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开放性和高集成性;系统采用B/S+C/S结构,底层为数据层,存取关系型数据、文档型数据和其他业务系统数据,中间层基于应用服务器,各种业务组件注册在应用服务器上进行管理,采用XML进行数据的组织,通过JSP构造好用户访问界面并把各种业务逻辑连接起来,通过WEB服务层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方式进行访问。

该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建设过程和结构如下:2 该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介绍该市国产化电子政务平台正常运转一年多,平台上已经实现了市政府门户网站及90多个部门的分网站的发布、“诚信企业”企业信用数据交换系统、公务员的电子邮件系统、远程办公信息交换系统、办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网上市民对话服务系统、网上电子表单下载系统等多项应用。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是一个集合了政务服务、公共信息和行政管理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实现“一网通办”和“一次办成”的目标,让公民、企业等各类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水平,促进信息化进程。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设计方面来介绍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成和实现方法。

一、整体系统架构图1.1 系统总体架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整体架构主要由前端、业务接口、中间层和数据层等四大模块组成。

前端模块主要负责网站前端开发,包括网站的设计、编码和交互;业务接口模块主要负责接收请求和分发请求;中间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整合和逻辑处理等工作;数据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对外数据访问接口。

1.2 模块详细介绍前端模块:前端模块主要负责网站前端开发,包括网站的设计、编码和交互等。

前端主要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来实现页面显示和交互请求。

业务接口模块:业务接口模块主要负责接收请求和分发请求。

接收请求部分主要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采用HTTP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

分发请求部分主要负责根据请求转发到指定的后台服务器。

中间层模块:中间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整合和逻辑处理等工作。

数据整合部分主要负责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数据,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可供后续处理的数据池。

逻辑处理部分主要负责对数据的处理和逻辑运算等操作。

数据层模块:数据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对外数据访问接口。

数据存储部分使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

数据处理部分主要使用Java等后端技术进行实现,提供对外数据访问接口。

二、实现方法2.1 采用微服务架构为了更好地实现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我们可以采用微服务架构的方式来实现平台的构建。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将一个应用程序拆分成许多小型服务,并将这些服务独立部署和运行,每个服务都能够独立提供一种或多种服务。

2.2 整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我们可以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辅助我们完成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一、电子政务系统旳基本概念
电子政务系统是指建设在Internet和其他计算机网络旳基 础上,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实现政府电子 政务活动为目旳,满足政府工作、管理和服务旳需要,支持 政府旳对外业务协作,从运作、管理和决策等层次全方面提 升政府信息化水平,为政府提供辅助决策旳人机系统。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系统旳构成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二、电子政务系统旳设计目旳
1 加强政府与公众旳关系
2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3
增强政府决策能力
4 增进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
5 建立并完善电子政务安全及法律体系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电子政务系统旳设计原则
1 七分管理,三分技术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2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旳基本目旳,是经过网络等技术手段建 立一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高效有序、服务优质旳新型政府 机制。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复杂,彼此间缺乏沟通,为电子政 务旳建设带来了不少旳困难。各地在没有统一规划、统一原则 旳情况下一哄而上地建设电子政务,将造成前所未有旳巨大损 失,并将对将来全国电子政务网络旳建设构成极大障碍。我国 旳电子政务建设应以在整体规划基础上旳以“整合为主”战略, 实现健康发展。
❖ 政务内网(intranet)是党政机关涉密业 务办公网络,运营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信息,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主要满 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 监督和决策旳需要。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旳总体框架
政府内网旳主要功能
政府内网办公侧重于政府日常协同办公运作,并利用先 进旳内部办公自动化、数据互换,共享、采集及公布手段, 使得各政府机构在同一平台上传递信息、开展纵向和横向协 作业务,增进原来分散旳业务系统旳整合,加速政府内部、 政府间旳信息交流。优化老式办公流程,提升办公效率,加 强工作监督。所以,其功能主要涉及文件流转、公文管理、 签批管理、会议会务管理、政务信息管理、档案管理、领导 日程安排、车辆管理及公共信息服务等系统。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④ 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各类应用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是一 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部分。政府电子政务数 据库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以及 统一的应用系统,为政府电子政务提供后台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3) 要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基本单位信 息资源体系、重点业务系统信息资源体系等。要发挥信息资源 的效益,关键在于各信息资源的互联和交换。因此,必须对信 息资源进行整合,一般包括对上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全面信息 资源整合等。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5) 以标准化建设作保证
– 电子政务系统不仅需要内部互联,而且需要与其他网络相联。因此,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 的前提。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② 政府办公业务网 (外网) 。是本单位办公业务网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 上级部门和下级单位进行互联的广域网。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与各管理 部门已经建立的信息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互联,具有授权机制下的信 息共享,以保证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中从该网上获取业务信息。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③ 政府公众信息网 (因特网) 。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信息渠道,政府通 过它向社会发布信息,公众与政府网站进行双向沟通。这一网络与前 两种网络不进行任何物理联接,独立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 是实现政府信息浏览、电子邮件服务,同时,通过建设本单位主网站 或主页,在网络上开展面向公众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1) 政府信息网络平台亦称统一的网络中心。要设计合理的网络 平台,搞好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和适应管理需要设立各网络工作 站的建设,做好相应的系统软件配置和域名规划。

借鉴国外经验 设计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借鉴国外经验 设计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借鉴国外经验设计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作者:金江军来源:《数码世界》2008年第09期目前,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本国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欧盟还制定了泛欧电子政务服务互操作框架(EIF)。

一、美国电子政务框架美国联邦组织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FEA)由绩效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服务参考模型、技术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构成。

(1)绩效参考模型绩效参考模型由输入、输出、结果3个部分组成,由测量域、测量类、测量组和测量指标4个层次构成。

输入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和其他固定资产,输出包括一系列过程和活动,结果包括任务和业务结果以及客户结果。

(2)业务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包含4个业务域,39条业务线和153项子功能。

其中4个业务域分别是公民服务、服务分发模式、服务的支持分发和政府资源管理。

公民服务是政府的目的,包括国防和国家安全、本土安全、情报运行、法律保障、国际事务和商务、立法及公正活动、矫正活动、教育、能源、健康、交通、收入安全、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灾害管理、社区和社会服务、经济发展、劳动力管理、通用科学与创新19条业务线。

服务分发模式是实现政府目的的机制,包括为公民的直接服务、知识创造和管理、公共物品创建和管理、法规、联邦财政支持、信用和保险、传输给州和地方政府7条业务线。

服务的支持分发是政府运行支持功能,包括立法关联、公共事务、法规发展、规划和预算、控制和监督、征税、内部风险管理和减少、通用政府8条业务线。

政府资源管理为资源管理功能,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行政管理、信息和技术管理5条业务线。

(3)服务参考模型服务参考模型由7个服务域、30项服务类和168项服务组件构成,其中7个服务域分别是客户服务、过程自动服务、业务管理服务、数字资产服务、业务分析服务、内勤服务和支持服务。

客户服务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喜好、客户初始帮助3项服务类,过程自动服务包括跟踪和工作流、路由和进度2项服务类,业务管理服务包括过程管理、组织管理、投资管理、供应链管理4项服务类,数字资产服务包括内容管理、文件管理、知识管理、记录管理4项服务类,业务分析服务包括分析与统计、可视化、知识发现、业务智能、报告5项服务类,内勤服务包括数据管理、人力资源、财政管理、资产管理、开发与集成、人力资本/劳动力管理6项服务类,支持服务包括安全管理、协作、搜索、通信、系统管理、表格管理6项服务类。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一)总体构架1.总体层级体系“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体系由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地市级平台三个层级组成,各层级之间通过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进行资源目录注册、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监督考核、统计分析等,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具体层级关系如图3—1所示:图3-1 “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层级体系图(1)国家级平台国家级平台包括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主要实现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汇聚、跨地区跨部门数据交换、跨地区统一认证、共性基础服务支撑。

汇集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资源,形成统一事项目录库、证照目录库,实现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息、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和业务信息库共享利用,发挥政务服务访问的“公共入口”,地方部门数据交换的“公共通道”,身份认证、证照互认、安全保障等“公用支撑”作用。

充分利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做好与国家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的衔接与整合。

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实现部门相关政务服务的办理,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和办理结果汇聚。

(2)省级平台省级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建设(原则上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提供省级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

建立省(区、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统一信息资源目录,通过与国家级平台和地市级平台的数据交换,实现自然人、法人基础信息共享、用户认证信息交互、证照信息共享、办件信息交换、统计分析和监督考核。

(3)地市级平台地市级平台充分利用各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原则上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提供地市级、县级、乡级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有条件的地区可将代办点延伸至村级。

依托地市(州)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的数据交换,提供地市级范围内基础数据共享共用,实现地市级平台与本级部门纵向系统的衔接与整合。

深度解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深度解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以极为简明清晰的结构,深刻揭示了电子政务的历史使命及社会价值。

2006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明显进展。

其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下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这一意义深远的文件,并为此专门召开了全国电子政务工作会议。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代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到会发表重要讲话,详细阐述了文件精神,部署了“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工作。

曾培炎指出: “这是国家电子政务的骨架,有了这个骨架,全国电子政务体系就能竖起来。

框架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电子政务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为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

”五个组成部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以极为简明清晰的结构,深刻揭示了电子政务的历史使命及社会价值,科学地将电子政务的社会功能、技术关键、管理要素有机组成统一的、动态的整体并划分为五个部分,符合中国电子政务实际,不愧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五个组成部分,它用一句话予以概括: 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

服务与应用系统,说明了电子政务的社会使命,它是新世纪中政府服务于社会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它强调服务是宗旨,服务对象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强调要惠及全民。

信息资源,不再是静态地将其看做是数据,而是突出其能够持续具有应用价值所必须的全部要素及与服务、应用体系之间的动态、有机的关系。

这些要素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信息采集和更新,二是信息公开和共享,三是基础信息资源,如空间地理信息等。

信息采集更新必须来自社会、公众,公开共享是通过应用系统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公众的。

将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归于基础设施,作为服务与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撑环境,恰如其分地表述了这些技术要素在国家电子政务中的支撑地位。

因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必须有组织地、按统一标准、有序地建设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支撑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持续运行。

第二讲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的功能

第二讲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的功能

电子政务的几种工作模式 (用图形表示)
政 府 部 门 内 部
部门协同网上办公 行政管理网络化
在线事务处理
网上信息双向互动
政 府 与 用 户 G to C
G to G
办公自动化
公文电子化
网上信息单向流动
网上信息发布
2.2 电子政务的功能结构
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应用
• • • • • • 电子政策法规管理 电子公文的传输和管理 电子司法档案管理 电子培训 电子财政管理 电子绩效评估
典 型 的 省 市 级 电 子 政 务 体 系 结 构
( )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一、统一的办公业务内网
要实现电子政务的办公业务的顺畅流通,必须利用统一 网络平台。对于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应当按 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 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 要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政府公务员(E)
政府公务员(E)
2.3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和实施
• 2.3.1 系统规划 • 2.3.2 系统开发
2.3.1 系统规划
目标: 功能:
实现策略: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绝大部分委托IT企业进行开发 即外包。组建项目内部团队 ,不同外包方式的选择 : 早期外包 、晚期外包 、部分外包 组织和实施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应成立由管理人 员、技术专家在内的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组成由技 术雄厚、人员稳定的开发队伍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 员相结合的工作小组。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二、统一的数据库建设
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内 容。 各分系统除实现本系统内部的业务活动外,还作为提供 和获取共享信息的交换节点,通过中心数据库交换平台,实 现各分系统间跨部门的共享功能。 做好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充分协调、有效使用建立统 一的共享机制。

电子政务整体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整体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整体解决方案一、概述本章节中关于电子政务总体解决方案总体解决方案分承载网络、应用平台、支撑平台和数据中心平台四个部份。

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解决方案XX省电子政务外网是全省办公资源网络,其终期目标是建立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乡镇四级党委、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纪委及其直属机构、局委办等单位的办公网络,并建立政府公众门户网站,实现政府统一的对民众、企业服务的政府门户。

根据电子政务总体架构和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我省政务外网包括三级网络:在省会建立“二级网络”,负责省级政府机构(如厅、局、委、办等)的网络接入、互联,同时负责垂直行业系统(如:十二金)的网络互联;在地市建立“三级网络”,负责各地市政府部门的网络接入和互联;在各县建立“四级网络”,负责各县的政府部门的网络接入和互联。

同时,在各级横向之间建立互联广域网,负责各地市、县的接入,同时为垂直行业应用系统提供广域网传输通道。

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建立政务应用系统、政务信息数据资源中心;同时建立政府互联网门户,负责电子政务信息的发布、政府服务功能的提供与受理和提供与企业/公众进行交互的窗口等。

因此,政务网由横向网络和纵向网络组成,其中:? 横向网络:实现信息共享、跨行业跨政府协作,区域政府对外提供一站式服务? 纵向网络:垂直行业运作,行业管理与监管图1 XX省电子政务网网络总体构成示意图三、电子政务系统硬件平台建设方案电子政务系统硬件集成应用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及安全防护系统的建设三个方面,在建设过程中始终需遵循高安全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基本原则。

四、电子政务应用平台解决方案1 应用平台的定义和内容电子政务应用平台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单位)为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实现与政务相关的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和业务管理信息化、跨部门的协同办公,而形成的与电子政务网平台发生联系(即存在数据交换),在政府互联网门户上为社会公众应用服务提供支撑的政务业务系统。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是政府向社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体系架构设计的角度,探讨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建及优化。

一、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满足用户对政务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包括:1. 一站式服务接入:用户可以通过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便捷地获取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无需多次登录或跳转。

2. 多样化服务:平台涵盖了政务管理、公共服务、行政审批等多种服务类别,满足用户各种需求。

3. 信息查询与公示:提供政府信息查询、公告通知、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方便用户获取信息和参与民主监督。

4. 在线办理:支持用户在线填报、申请、提交材料,并实现办事指南、在线预约、在线咨询等功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5. 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身份特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推荐和办事指导。

6. 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促进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信息互联,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交换和整合。

以上功能需求,是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从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出发,探讨如何实现这些功能需求。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是指在满足平台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对平台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数据流动、安全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下面将分别从平台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数据流动和安全机制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组成结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前端用户界面、中间业务逻辑处理层和后端数据支撑层。

前端用户界面是用户与平台直接交互的界面,包括网页端和移动端,提供用户注册、登录、服务导航、办事指南等功能。

中间业务逻辑处理层是平台的核心,负责处理用户请求、调用各部门的服务接口、数据交换和整合等业务逻辑。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政务服务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为了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愈发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

一、架构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目标是为广大民众、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便捷、高效、安全、可信的在线政务服务。

架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具备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能够支持大流量、高并发的服务请求,随着用户、业务的增长而无限扩展。

2、保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系统必须采用安全的身份认证、授权机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3、采用开放式的架构,能够与各种异构系统集成。

系统的构建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可拓展性和开放性,能够支持各种标准化接口和数据格式。

4、具备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系统应该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能够动态响应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变化。

二、系统架构设计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可以分为以下三层:用户层、服务层、基础设施层。

1、用户层用户层是平台的最上层,主要提供与社会公众互动的用户界面。

用户层的特点是功能丰富、交互友好、响应快速。

用户层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形式。

其中,门户网站是平台的核心界面,提供全面、多样的在线政务服务。

微信公众号和移动App提供更加轻便、便捷、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在用户层,平台需要涉及到一些技术要素,包括但不限于:(1)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建立与用户的联接,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在线政务服务。

(2)Web前端技术:利用Web前端技术构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交互界面,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体验。

2、服务层服务层是平台的核心,提供计算资源和业务逻辑。

服务层的特点是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效率和安全性。

服务层包括多个模块,如服务治理、业务管理、数据中心等。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在逐渐成为政府部门提供便民服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也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从体系架构设计的角度,探讨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概念、特点、架构和设计原则等内容。

一、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概念和特点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是指将政府各类政务服务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主要特点包括:1. 综合性: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政府各级各类的政务服务资源,涵盖了政务办理、公共信息、公共服务、数据查询、在线交易等多种服务类型。

2. 一体化: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和账号体系,实现了多个政府部门和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政务服务。

3. 开放性: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面向市民和企业,提供开放、透明的政务服务,充分发挥了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协同作用,促进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

4. 用户体验: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注重用户体验,采用直观、便捷的用户界面和智能化的服务推荐机制,提升了用户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便利度。

5. 安全可靠: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和加密手段,保障了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防范了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是实现功能需求和业务流程的重要基础,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政务服务资源的统一整合和高效利用。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主要包括平台总体架构、服务架构、安全架构和技术架构等多个方面。

1. 平台总体架构2. 服务架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服务架构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服务注册与发现、服务集成与交换、服务发布与订阅等内容。

服务架构应该能够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通用化、可复用化,以满足政务服务的多样化和动态化需求。

2023-数字政府总体架构规划设计方案-1

2023-数字政府总体架构规划设计方案-1

数字政府总体架构规划设计方案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已经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

数字政府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以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服务效果为目标的电子政务。

为了指导我国数字政府的发展,国家制定了“数字政府总体架构规划设计方案”,本文将围绕该方案进行阐述。

第一步:总体概述“数字政府总体架构规划设计方案”是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化管理、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该方案以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为数字政府各子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向。

第二步:基本目标方案首先明确了数字政府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质量,并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同时,数字政府建设也要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发展。

第三步:架构体系数字政府总体架构采用了“三层架构”思想,包括政务本体层、共享服务层、终端服务层。

其中,政务本体层是政务信息资源的核心库,在其中实现数据的集中、标准化和共享;共享服务层是为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支撑平台,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终端服务层是为公众提供的在线服务平台,帮助人民群众更便捷地获取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

第四步:核心要素数字政府总体架构的核心要素包括政务标准化、政务规范化、政务共享化、政务便民化、政务智能化和政务安全保障六个方面。

这些要素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为政府部门开展信息化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支撑。

第五步:建设路径数字政府建设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其中,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系统建设以及持续提升人才队伍和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开展工作。

总之,“数字政府总体架构规划设计方案”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指导方向,为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化管理和人民群众获取优质公共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总体架构规划今天上午和刚才有几位领导和专家把电子政务架构的意义和作用都做了一些阐述,还有我们的JASON大师把架构是什么和标准框架都做了介绍。

我就从具体架构怎么做?从操作层面,我们有标准的方法了,那究竟怎么做?因为CIO要解决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角度来切入,看一看架构结合中国的实践,我们CIO时代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首先,做架构这个事情不是凭空要做,它要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我们电子政务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里面总结出来的,我就引过来了。

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实际这是一个数据架构规划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应用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应用的水平低,应用不能支持公众服务,这也是一个现状。

因为我们电子政务最终要实现的是支持公众服务,面向公众的服务,这方面很差。

另一个方面就是标准化的问题,要建整体的架构,以使信息资源能够共享,应用能够整和在一起,要通过标准来整和,标准建立的不好。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和最致命的是运行的体制的问题。

因为体制很难解决,需要建立围绕架构的IT治理体系,这方面很弱的,当然体制就触及到深层次的问题了。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电子政务的总体架构设计或者有些专家提出顶层设计这个问题来解决。

根据架构来牵引需求,然后根据架构的设计进行系统的实施。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从信息化的一般规律着手来讲这个问题。

首先,一般的信息化过程,我们知道先规划后实施,要有规划,规划完了实施,实施完了,系统上线之后还要运维,是这样一个过程,是个理性的过程,但规划,我们传统的是计划经济的模式,我们国家我们政府部门不缺规划,“十一五”规划年年做,但我们要看这些规划都是什么层面的,就目前我们各级政府还有各级的部门做的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是属于战略层面的规划,high level的规划,原则性的规划,目标性的规划。

当然它也有项目层面的一点点,从高的层面一直到项目,但就缺架构的核心层,核心层的规划是没有的,也就是说顶层的设计是没有的。

实际核心层这个规划不只是规划,它是个底线,也就是架构的设计。

核心层规划有几个方面,在标准框架里面,如果按EA的模型来说,它包括业务,但我们把业务这块拿去从IT角度来说就包括数据应用和基础设施,以及围绕这个架构的一个治理的体系,就是IT治理体系。

核心的建完之后,然后它就可以承接我们的愿景式的规划、战略层的规划到项目的规划,然后把架构落实起来。

我们这个“十一五”规划高层次的规划就通过架构落地了,落地到项目上到执行层了,这是这样一个结构。

但对于架构层它要规划出什么内容来?到什么层面它才起作用?这我简单介绍一下。

这是我画了一个很简单的直观的模型:这个架构层面刚才JASON大师也已经讲到了,它是分层次的,在横向这个层面,包括应用、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架构是构成的要素,然后在纵向这个层面架构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概念的模型,它是个框架,也就是说你架构有什么样的内容,有哪些要素。

然后这个逻辑层面就是架构各个构件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两层架构是高层面架构。

再往下来物理模型这层是你每个构件用什么技术还是用什么样的软硬件产品去实现的,这是这个层面。

然后详细设计这个层面包括技术规范以及操作指南,是指你用的技术包括你产品在实施的时候怎么把它装上去,怎么把它落实到这个框架之中去,这是这样的。

所以一个完整的框架应该是由各个层面而且最后要做到每个层面都要有相应的模型、规范和标准。

这个有些事例了,你象模型这个层面有各种各样的模型的标准。

在物理的这个层面有相应的技术和产品的规范和标准。

到详细的设计详细的操作规范这个层次会有一些实施的具体的规范。

但是这个标准是要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建立起来的。

也就是我们边设计边实施,我们不可能等待,一下子把架构和标准全建立起来了,我们再做具体的实施,那黄瓜菜都凉了。

因为我们现在政府的信息化是很紧迫,等不得,所以我们就把高层的框架建立起来之后,标准慢慢的去完善,逐步去完善。

在完善标准的过程中,对原有的建立起来的高层次模型进行维护,这是比较实际的做法。

针对框架这些内容,要做到那个层面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做?也就是做事情的方法。

也就是刚才JASON大师已经讲过的TOGAF,还有李老师讲的FEA(美国的联邦架构),以及DOD,还有财政部的架构。

当然美国的政府架构体系分为两个层面的,一个是在联邦政府层面,相当于我们国家的总体的框架。

当然我们国家现在制定的总体框架我感觉还有点太high level,那个要比较细化。

在这个联邦架构之下,它各个部委还有自己的架构框架,那个就更具操作性了。

TOGAF是个标准的框架方法,包括工具。

当然在美国有很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在研究这些规划的方法,还有象麻省理工这样的大学也在进行这样的研究。

当然无论是什么样的框架,它的依据都是EA的框架体系,它是最基础的。

而且这些架构总体来看操作方法就是这样一个顺序:先定义架构的愿景目标,也就是蓝图和原则;然后分析现状,现在的架构什么样,定义未来的架构,现在与未来之间就有差距,根据差距找具体的改进的方法和实施计划。

这些过程是反复的,它在做架构规划过程中是反复优化的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到位就做好的。

结合这些标准的框架,这些标准的框架拿到国内是很难直接用起来的。

我们把它深入的研究之后,把它本质的东西抽取出来之后,要结合我们国内的政府部门的实际环境去操作。

我们CIO时代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实践性的探索。

通过研究国外的标准的框架,再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还有中国人做事的方式,我们CIO时代的电子政务架构规划的详细的操作过程。

我给它分了三个大阶段,然后是七大部,有三十多项内容。

当然我只是把简单的框架挑出来了,实际上每一步要做都是有操作模板的。

否则我们国内的架构师的水平的话不给他模板做不了什么,这都是有模板的。

那怎么做三个阶段呢?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两方面的分析,一方面是业务模式的分析,因为我们政府要研究政府政策的走向,这很重要。

基于这个来做业务模式分析,然后IT把现状来梳理一下,未来就研究一下未来电子政务的趋势,国际的国内的。

把未来电子政务的愿景目标策略先给它定义出来,然后再定义未来的架构。

架构分几个方面,数据的应用的基础设施的,然后包括治理体系和管理体系。

因为你的架构没有管理体系配套的话,根本就没法落实下去。

即使你做得很好,没有相应体制的变革,也一样没用的。

这就与未来的有差距了,差距分析出来。

然后第三阶段,就是执行操作计划。

我们这个架构做的很好,我们怎么把它落实下去,落实要通过项目,把这个架构分解成一系列的项目,一系列的行动计划或一系列的任务把它落实。

首先把架构的迁移的改进的点、计划挑出来,然后把项目的清单列出来,项目的优先级,项目的排队计划,以及每个项目要实施什么内容,它的目标范围以及初步方案确定下来。

再把投资理出来,但这有一个问题,因为政府的预算模式,我们规划的很好预算出来了,但政府的财政不按你的规划给你投资。

这个问题就需要领导和专家去思考推动我们政府部门做体制的变革,这实际上是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了。

有了很好的规划之后,要落实就要配套一些具体的措施,首先,每个项目出来了之后,要针对每个项目要有启动的计划,让它能运转起来。

然后对IT部门的组织、岗位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都要建立起来。

这是围绕保证架构落实来建立的,还要加一些其他的各项保障措施,这些保障措施就要根据我们每个政府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定的,要根据中国人的做事的方式来配套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落实。

总的来说,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情来具体的操作下去,这才会有效果。

如果架构很好,别人的方法论也很好,我们只是研究不去实践那是没用的。

真正的大师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我们CIO是奔着解决实际问题去的,不是想成为大师这个方向去的,很感谢大家。

我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规划的过程要遵循一个原则,中国人办事方式要遵循一个原则。

首先要在政府的政策目标引导下,研究我们政策的走向,然后把IT架构和业务的规划保持一致,紧密结合。

然后要业务需求趋动,当然我们要规划业务架构时,因为我们政府部门的一些业务,业务架构要想理清是很难的。

但是我们可以把业务的关键需求提炼出来,业务架构做完整挺难的。

你把关键需求可以提炼出来,让需求来趋动。

完了之后再分析政府部门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把规划做的科学合理,关键是要有操作性。

规划可能做的不够完美,完美性是要一点一点来完善的。

一开始可能不完美,但至少它要落地要能操作,这才有意义。

否则,即使你做的再完美,最后没法操作,那都等于零,没用的。

同时这个规划不是一次就做好的,它是有一种机制来结合的,要定期的编制,滚动的维护相结合的。

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不是说今年把架构完了,明年就不维护了,那过两年架构就没用了,那不行。

要把它当成日常性的工作。

同时我们在具体做的时候要与国家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虽然说它很high level, 但毕竟是原则性的指导,要保持一致。

那么架构要落地,要真正能用起来,这就涉及到体制的问题。

管理体制是关键,管理体制不能轻易的触动,是很难触动的。

那怎么办呢?我用一种折中的根据中国的政府部门目前的管理模式做了一个建议性的组织架构。

怎么来设计呢?要有信息化的建设领导委员会,成立一个最高的指导机构,这个机构有哪些人来参加呢?要有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要有搞行政的。

虽然我们政府部门也有搞业务的和搞行政的,这都要参与进来,IT部门的人也要参与进来。

但是要由主管IT的领导来牵头有这么一个委员会,执行的负责人就是CIO。

现在我们政府部门没有CIO这个提法,但CIO这个角色必须要有,在CIO之下要有总架构师,在总架构师之下要有架构规划团队,这很关键。

然后围绕架构的规划以及架构规划的团队来牵引需求的管理、项目的管理以及系统上线之后的运行维护,还有IT日常的管理。

IT的决策要围绕架构的规划去决策,也就是把架构分解成一系列项目了。

但是架构规划的这些负责人不是规划完就没事了,他在做具体项目的过程中,他要参与到项目之中去,来指导项目的实施,这样才能保障你的项目跟架构不脱节,在日常维护的过程中系统运转的过程中架构师也要参与去评估,与原来的架构规划设想是否一致,是否走样,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就目前的情况,国内的架构师团队培养起来很困难的,我们有做具体实施的人,可以把这些人慢慢来培养,让他们去学习培训,慢慢地让他们成长起来。

对我们CIO来说,在学习和研究EA的架构体系和方法的时候,我们主要关心这个架构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内容,它的真正的交付该是什么,这些东西我们清楚了就行,以及架构规划的合理的方法该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们CIO是管理的角色。

好,今天就到这,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