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理论复习资料
戏剧艺术概论

戏剧复习1、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和喜剧(1)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文明就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戏剧;(2)古希腊悲剧①埃斯库罗斯(古希腊的悲剧之父):相传写有70多部悲剧和笑剧,现存的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联剧、《波斯人》等7部;其悲剧增设了第二位演员,是严格意义上的戏剧对话成为可能;其剧作结构单纯,感情奔放,语言雄浑有力,寓意深刻,影响深远。
②索福克勒斯:现存悲剧7部:《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希腊悲剧的典范)、《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罗克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命运悲剧(人与命运顽强抗争却总是无法战胜命运,努力摆脱命运却悲壮的失败了。
)③欧里庇得斯:现存悲剧19部:《希波吕托斯》、《特洛亚妇女》、《海伦》、《美狄亚》、《俄瑞斯忒斯》、《请愿的妇女》(3)古希腊喜剧①古希腊的“喜剧”一词原意乃是“狂欢队伍之歌”,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表演;②阿里斯托芬(古希腊的喜剧之父):写作40多部剧作:《阿卡奈人》、《骑士》、《鸟》、《公民大会妇女》、《财神》等;其作多半是讽刺当时的政治、社会、宗教、伦理道德的,语言机制锋利,形式自由奔放,想象丰富绚丽,风格滑稽怪诞,对后世的喜剧有着很大影响;其喜剧产生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代,这个时代的喜剧常被称为“旧喜剧”;③“旧喜剧”:表现形式是轻松的,但剧作的意图确实严肃的;剧中人大半是普通人,但讽刺的对象则多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剧中还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滑稽、偶然的事件,通过夸大来表现生活的本质;④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所谓“新喜剧”: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而是富人的娱乐场所;新喜剧主要是通过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表现贵族青年男女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它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而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另外讽刺很生动;⑤米南德:喜剧《恨世者》、残篇《评判》(4)罗马喜剧主要是希腊式的人情喜剧(依据新喜剧改编,并吸收意大利民间喜剧因素)①普劳图斯:《孪生兄弟》、《撒谎者》、《一罐金子》、《俘虏》其喜剧从平民观点讽刺社会风习,特别针对当时淫乱、贪婪、寄生等现象予以针砭。
戏剧理论复习讲义

前言1、戏剧的学科划分2、学习戏剧理论的重要性3、课堂需要做的工作与不能做的事情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戏剧的起源与分类二、戏剧的功能三、戏剧的特性四、戏剧的时空属性及节奏五、戏剧的五个要素六、戏剧剧本写作训练第一章戏剧的起源与分类第一节戏剧的起源一、戏剧源头是:原始巫术(祭祀)仪式,或宗教祭祀活动。
如中国先民们常进行的“八蜡”,“傩”,“雩”等巫术祭祀活动,或者西方的酒神节及其演剧活动,都包含着表演的因子。
因为:(1)表演动作(2)表演者:尸、祝、巫、觋二、我国戏剧的早期形态:歌舞、杂技、游戏活动、简单的装扮等活动如春秋时期的优孟衣冠、汉代的百戏、五代十国时的踏摇娘、唐参军戏。
它们是早期戏剧的原因:(1)有表演者(2)有表演动作(3)有观众三、我国戏剧成熟的时期是:宋元时期,以杂剧为表现样式。
同以前的源头或早期形态相比,宋元杂剧除了具备“表演者”、“观众”、“表演动作”之外,还具有两个特征:(1)它的观演关系分化的非常清楚;(2)它具有明显的“剧”(故事)的特性所以它是成熟的戏剧(戏曲)第二节戏剧的分类二、分类的方法与类别(1)根据舞台呈现形式、即其所综合的艺术门类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木偶剧(2)根据戏剧内容的三要素分为:情节剧、性格剧、观念剧(3)根据题材不同分类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农村戏、都市戏等1、话剧(含诗剧):(1)综合性:表演艺术+ 语言艺术。
(2)主体结构,是由人体表演与语言为主组成的。
(3)地位:戏剧艺术最主要门类。
(4)名称由来:新剧(文明戏)——话剧;1928年洪深、田汉等提出。
(5)特殊之处:话剧是戏剧种类中“文学性”最强的2、歌剧:(1)综合性:表演艺术+ 音乐艺术(2)话剧与歌剧的不同:话剧以说话为主,而歌剧以歌唱为主。
说话与歌唱的区别就在于夸张、变形的程度不同3、舞剧:综合性:表演艺术+ 舞蹈艺术舞剧演员,不仅口中既无说,也无唱,连形体动作也发生了夸张、变形。
戏剧概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导演构思导演构思是全部演出计划的核心和导演工作的基础,内容为,一,确定演出的目的和人物;二,设计演出的总体形象和技术方案,其中包括舞台环境,人物造型,场面设计,演出节奏等,并写出相应的剧本分析和导演阐释。
舞台调度舞台调度是导演把各种戏剧动作及环境因素,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组织起来,表现二度创作的立意构思,塑造舞台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舞台美术舞台美术是舞台上各种造型艺术的总称。
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
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
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悲喜剧悲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分为抒情悲喜剧、黑色幽默悲喜剧、荒诞派悲喜剧。
有嘲讽,但不像传统戏剧那样理性和无情;有幽默,也不像传统喜剧以轻松活泼的基调取胜,而带来感伤,晦涩以至荒诞的色彩。
正剧正剧是法国狄德罗提出,有喜剧和悲剧的因素,但绝非两者相加之和。
正剧是更生活化的戏剧、题材来源更加广阔、更加个性化的戏剧,即更加人性化的戏剧。
正剧有着现实、严肃、明确的特点剧场剧场是演戏与看戏的地方,有三部分组成,:舞台、观众席、演出人员休息、换装的地方。
剧场是一种公共建筑,规模、结构、材质、设备等物质条件,都会对观演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剧场还具有消解社会等级的作用戏剧性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性的集中表现,戏剧之所以成为戏剧的基本因素的总和。
戏剧文学之戏剧性是存在于人物的动作之中,戏剧性就是动作性。
戏剧性来自于人的意志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有着集中性,紧张性和曲折性的特征。
舞台戏剧性是审美距离产生的公开性与突显性;表情、动作的恰如其分的夸张性;合乎规律的变形性。
戏剧风格戏剧风格,是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
戏剧风格的形成和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格是风格的种子,时代对戏剧风格的影响极大,民族传统是戏剧风格的主要因素。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一、单选(一)元杂剧作家及其作品中国戏曲史“黄金时代”“元人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四大爱情戏: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杂剧五大历史剧”:关汉卿的《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高文秀的《渑池会》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并称作“五大历史剧”。
(二)南戏又称“戏文”“南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四大南戏:《荆钗记》王十朋、钱玉莲,《白兔记》刘知远、李三娘,《拜月亭》王瑞兰、蒋世隆,《杀狗记》孙华、孙荣,合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古戏四大家”。
加上高明《琵琶记》称“五大南戏”。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最早的、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专论南戏的著作。
《戏文概论》中国戏曲史上继明徐渭的《南词叙录》后第一本关于宋元戏文的概论性著作。
《张协状元》为最可靠的南戏早期剧本,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是一部类书。
《琵琶记》:高明著,南戏之祖。
是高明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改编的。
(三)明代杂剧前期:从明初至成化年间(1368—1487),紧承元杂剧余绪,出现过短暂的繁荣,随即渐趋萧条。
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由元入明者,著名的有王子一、刘东生、贾仲明等;明初长成的,主要是两位藩王朱权和朱有燉,形成宫廷派杂剧创作群体。
产生了《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著名剧作,呈现出“南戏中兴”的局面。
成就最高:徐渭《四声猿》1.朱权:还是一位著名的曲学家,《太和正音谱》集元人曲学之大成,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专著。
作品:《冲模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2.朱有燉:杂剧创作数量在明初称最。
作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喜庆宴赏戏,如《八仙庆寿》、《仙官庆寿》、《牡丹仙》、《牡丹园》等(2)神仙道化戏,如《小桃红》、《十长生》、《夜半朝元》等(3)忠义节烈戏,如《继母大贤》、《团圆梦》、《义勇辞金》等(4)水浒英雄戏,如《豹子和尚》、《仗义疏财》(5)烟花妓女戏,如《香囊怨》、《复落娼》、《桃园景》等中期:处于转变期1.康海:《中山狼》,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新时期的戏剧创作-戏剧课复习资料

四、“小剧场运动”与话剧的萧条
探索性话剧红火了一个时期后,很快趋于没落。为拯救话剧,戏剧界在 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期掀起了一股小剧场运动。
顾名思义,小剧场就是在小的剧场里演出话剧,强调演员与观众的直接 交流及观众的参与性,其目的就是让观众接受话剧。但是,由于小剧场 往往被当作试验性演出,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观众数量很少,所以影响 不大。 1982年北京人艺演出的《绝对信号》是小剧场运动出现的标志。后来, 南京、北京、上海等城市专门搞过小剧场戏剧展、戏剧节等活动。
三、1980年代前中期的“探索性话剧”创作
进入1980年代后,“话剧热”开始降温,话剧创作步入困境。 为探索话剧出路,话剧界掀起了一股探索热潮。
话剧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展开,并互相影响。理论 上,受改革开放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西方现代戏剧理 论如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 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等开始 引起我国戏剧界的关注,冲击了自“五四”以来一直被视为 不可逾越的创作法典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 “再 现论”的戏剧观念和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传统模式,为 戏剧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我国戏剧大师黄佐林在 1960年代提出的的“写意戏剧观”也被重新提起。实践上, 一些戏剧家身体力行地进行各种艺术探索,为戏剧创作提供 了新的经验。
京剧《白蛇传》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昆曲《十五贯》
新时期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Hale Waihona Puke “领袖人物剧”和“社会问 题剧”
1、领袖人物剧 领袖人物剧是指“文革”结束后出现的一批在舞台上塑造无产 阶级革命家、领袖人物的剧作。这类剧作对于恢复现实主义话 剧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沙叶新《陈毅市长》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写于1980年,共十幕。 在这部剧作中,作者精心塑造了陈毅这个诙谐幽默、有强烈的 责任心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 艺术上,“冰糖葫芦式”的艺术结构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为人 称道。
剧作理论复习资料

影视剧作的结构与范式一、电影剧作结构概念解析形式从属于结构,结构不从属于形式。
——贝聿铭结构就是形式。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就是结构,除了结构还是结构。
——威廉·戈德曼工师之建宅…何处建厅,何开户,栋需何木,皆为结构。
——李渔电影剧作结构即电影剧作的组织方式和内、外部构造,包括对创作素材的布局和裁剪,对情节的安排等。
剧作者根据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和思想内涵的需要,运用电影(剧作)思维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情节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组织和安排,通过一定的体系和连贯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其既符合生活规律又适应特定的艺术要求。
《低俗小说》人物关系结构与情节结构A.祖和文森特授命杀人—祖杀人—祖遭遇麻烦—麻烦解决—祖遭遇抢劫—祖制服劫匪。
B.文森特授命陪老大太太马亚—文森特和马亚很开心—文森特克制情欲—马亚吸毒过量,文森特失职—文森特抢劫马亚—抢救成功。
C.布基与老大马沙达成协议—布基违反协议—布基逃跑—布基础、打死文森特—布基遭遇老大—布基救了老大—两人和解—布基离开。
电影剧作结构与戏剧剧作结构相比,剧作结构的形式更加灵活,对主题、人物及情节的表现更加充分,尤其是电影剧作在蒙太奇结构的使用、时空结构的转换上。
所谓剧作结构要符合生活规律和特定的艺术要求是指剧作结构要合情合理并且符合特定的思想主题与剧作题材。
考察一部影片的剧作结构,便是考察剧作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及作者为确立这样的组织方式所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处理。
二、剧作结构的特性与功能剧作结构的依附性剧作结构的依附性主要体现在离不开剧作内容的要求和限制。
剧作结构的功能✓剧作结构对剧作主题具有能动作用。
✓剧作结构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展开和塑造。
✓剧作结构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剧作结构体现创作者的艺术风格。
三、剧作结构的类型与范式结构类型从结构要素上看,可分为意念结构、时空结构、情节结构、人物关系结构、场景结构等。
西方戏剧史-复习资料

一、举例题(每题1分,共10分)根据戏剧时代来●根据所给提示,分别举例一位剧作家的姓名及其代表作;二、作品分析(每题6分,共30分) CNK 中国期刊网1、《美狄亚》形象分析《愚布王》比较《布朗德》中的布朗德和《彼尔金特》中的彼尔金特对比《秃头歌女》课件《到大马士革去》《野鸭》象征主义野鸭象征什么《地狱里的机器》戏仿式《犀牛》课件补充《鬼魂奏鸣曲》《贵妇还乡》怪诞表现在哪些方面二、作品分析(每题6分,共30分)1、《美狄亚》流派:古代希腊戏剧作者:欧里庇得斯剧情:美狄亚被丈夫伊阿宋遗弃,复仇后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人物形象分析:美狄亚遭到背叛,因仇恨激起了极端的报复行为,但诗人对她仍表示同情。
在她身上,诗人展开了一幅动人的心理描绘:一方面是对与伊阿宋的无法遏制的愤怒,另一方面是对于孩子们的母爱,她是处在极度痛苦之中。
2、《愚布王》课件流派:超现实主义戏剧作者:阿尔弗雷德·雅里----法国诗人、剧作家。
生性放浪,行事怪谲,常常蔑视社会成法,干些惊世骇俗之举。
剧情:愚布王叛乱后,先后诛杀了贵族,将他们的财产、田地据为己有;又将法官们、财政官员全部扔进陷阱之中;而后自己亲自跑到百姓家中征税。
所设置的税收名目繁多,千奇百怪,引发国内的叛乱。
俄国人入侵,愚布王迎战。
因为一条壕沟意外使沙皇陷落,愚布王趁机躲过追杀,逃入洞穴。
遇上从皇宫逃出的愚布娘,与党羽们一起驾船驶向法兰西。
人物分析:愚布王凶暴、自负、可鄙可笑的人物,集愚蠢、残忍、怯懦于一身。
实际上他是贪婪无比的资产阶级的象征,为权势所驱使,不惜做出种种惨无人道的勾当。
剧作分析:《愚布王》因其粗俗的语言、尖刻的社会批评和纷乱喧闹而荒诞的场面而在戏剧史上独具一格。
众多评论家将其称作法国荒诞派戏剧的滥觞。
3、比较《布朗德》中的布朗德和《彼尔·金特》中的彼尔·金特流派:批判现实主义之哲学戏剧(19th后期-20th初期斯堪的纳维亚的戏剧)作者:易卜生《布朗德》剧情:牧师布朗德为了追求理想所产生的悲剧。
(完整版)戏曲复习资料

戏曲复习资料一、概述1、戏曲的概念: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2、戏曲的特征:1)综合性特征: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
2)程式性特征:立一定之准式为法,谓之程式。
3、戏曲文化的三大特征:积淀式文化融合性文化民俗性文化二、戏曲史戏曲诞生前:1、先秦乐舞乐舞:祖先在劳动生活、情感交流等各种场合,感于物而动于情,通过语言动作抒发感情表达意愿产生了乐舞。
特征:生活再现性、歌舞乐结合、依附于祭祀仪式产生的职业:1)“巫觋”:乐舞是巫觋的专长,巫觋被认为能与神灵相通,上达人的祈愿,下传神的旨意,主祭司舞,装神弄鬼2)“俳优”宫廷艺人“优孟衣冠”作用:讽谏扮人物。
先秦乐舞已经出现了一些综合性特征,为戏曲的产生准备好了职业。
2、秦汉散乐秦汉散乐包括百戏和角抵戏:百戏:包含歌舞、杂技、武术、滑稽角抵戏:在百戏表演中,有一种运用技艺的戏剧化的表演例:《东海黄公》传递信息,与优孟衣冠不同,它为戏曲萌芽产生而设定了情节的假定性,且可进行反复表演。
3、隋唐歌舞戏、参军戏歌舞戏:假定了情节,演员装扮表演。
《踏谣娘》《大面》《拨头》《踏谣娘》的三点启示:构成了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已有行当之雏形、歌舞表演与角抵戏的结合,是两小戏或对子戏最早的例证,堪称戏曲的雏形。
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被称为参军,戏弄者被称为苍鹘。
参军后被叫做副净,苍鹘后被称为副末。
参军戏设定了基本格局,有了戏曲行当的原始特征。
4、宋金杂剧——杂剧、院本北宋时期已有杂剧盛行。
南宋与金朝南北分治后,南宋仍然称杂剧,金则称院本。
地点:东京和临安城中的瓦肆勾栏,集中了大量的伎艺人才,成为各种伎艺交流发展的基地。
人物:撰写杂剧剧本的人被称作“书会才人”或“书会先生”。
北宋杂剧的表演分三个部分:艳段、正杂剧、杂扮,形成了“旦”“贴旦”“副净”“副末”等戏曲表演行当,因此把北宋杂剧看作中国戏曲艺术的雏形。
戏剧概论复习纲要

Chap.11.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是剧本、导演、演员(习称“编、导、演”)、剧场、观众。
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2.王国维关于戏剧起源的说法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阐述此观点,他认为: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
即中国戏剧之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社会的一种原始宗教——巫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上古时代的戏剧,或称之为戏剧的雏形。
古代的神道,其主事者就是巫祝。
《国语·楚语》云:“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王国维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许多古代典籍。
《说文解宇》云:“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象人两褎舞形,与工同意。
”“巫”一方面扮演迎神者的形象,而在把神迎来之后,她就是神灵形象的扮演者了。
王国维由此而论说: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
相传楚辞《九歌》,就是诗人屈原在楚王祭神灵形象地描绘,有的是对神灵的扮演者——“巫”的神采、服装与动作的刻画。
所以王国维说,这里面有“后世戏剧之萌芽”。
比“巫”晚出的表演者是“优”。
不同之处有三点:“巫”以漂亮女子为之,善于歌舞,“优”则以身材异常矮小的男子为之,善于滑稽调笑;“巫”的职能是迎神、扮神、沟通神与人,“优”的职能则是为人逗乐子,其始是专在皇帝身边提供笑料的小丑;“巫”的情调、风格出之于“庄”。
“优”则出之“谐”,前者是后事悲剧、正剧角色的滥觞,后者是喜剧、闹剧角色的祖先。
王国维在探寻戏剧源头时,不仅找到了“巫”,还发现了“优”,故有“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之说。
但王国维在考察中国戏剧起源、形成时, 也有很大的问题。
外国戏剧史复习资料

外国戏剧史复习资料一、古希腊戏剧:欧洲戏剧的源头1、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这一宗教仪式。
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颂"(-—“山羊之歌”);喜剧起源于酒神祭祀中的狂欢游行活动(—-“狂欢游行之歌”)2、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1)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2)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3)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阿尔刻提斯》3、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古希腊悲剧作家是相信命运的,但不可抗拒的命运在他们笔下有时却是不通情理的,甚至是邪恶的,而人的自由意志则是美好的,难以征服的。
尽管与命运抗争的悲剧英雄最终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陷入逆境,蒙受苦难,甚至死亡,但剧作家往往把苦难升华为壮丽的场景,悲剧主人公高昂的生命意志和令人崇敬的伟大品格不会让人落泪,而是让人油然而生崇高感.4、古希腊喜剧代表作家作品(1)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阿卡耐人》、《鸟》(2) 米南德代表作:《古怪人》二、古罗马戏剧:对古希腊戏剧的模仿与改编1、代表作品作家(1)普劳图斯代表作:《一坛金子》、《凶宅》(2) 泰伦提乌斯代表作:《安德罗斯女子》(3)赛内加代表作:《美狄亚》三、中世纪戏剧:1、包括宗教戏剧和世俗戏剧(1)宗教剧:是从基督教仪式发展而来的,以宗教信仰、禁欲主义和宗教(2)世俗戏剧:面向世俗,针砭时弊,取材于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思想立场上与宗教戏剧相对立。
2、宗教剧又分为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神秘剧:以连缀形式上演,形制庞大,鸿篇巨制奇迹剧:歌颂圣徒圣迹道德剧:劝人向善,进行道德说教,具有较强的象征性和说教性(奇迹剧和道德剧一般都篇幅较小,单独成篇)四、文艺复兴时期戏剧1、两个概念:文艺复兴,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是城市中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精神统治的思想文化运动,“复兴古典文化”只是这场运动的旗号和一项内容,其实质是以理性取代神启,以现世反对来世,以肯定人的正常感情和合理欲望反对禁欲主义,以世俗反对天堂,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个性自由反对封建束缚,也就是以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文化,建构资产阶级新的上层建筑。
(完整word版)西方戏剧史经典复习资料

文学院10级戏剧影视文学西方戏剧史一、填空1. 戏剧源于原始初民的(祭祀仪式)和(庆典活动);2. 代表古罗马最高成就的是(“普罗图斯”)的喜剧;3. 欧洲戏剧美学的奠基之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4. 古希腊戏剧的两大阵营分别是“悲剧”和“喜剧”;除了悲剧和戏剧之外,还有拟剧、萨提洛斯剧。
5.悲剧的起源: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动。
6. 希腊悲剧源于“年度的春祭仪式”;7. 莫里哀的代表作分别是“《伪君子》”、“《吝啬鬼》”等;8.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9. 《俄狄甫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传世之作;10. “人文主义戏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戏剧形态;11. 1618年,意大利建成的第一个有镜框式的剧场——“法尔内塞剧场”;12.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3.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剧坛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和西班牙国的维加;14. 代表十七世纪戏剧最高水平的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17世纪法国三大剧作家分别是:让·拉辛、莫里哀、高乃依。
15. ( 亚里士多德 )所著(《诗学》)和(世阿弥)所著(《风姿花传》)分别是古希腊和日本最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对后世戏剧理论影响深远。
16. 西方戏剧的两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17. 启蒙主义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戏剧理论家事法国的狄德罗与德国莱辛他们分别著有《关于<私生子>的谈话》,《关于演员的是非谈》(《演员奇谈》),和《汉堡剧评》,《拉奥孔》;18. 英国圣体剧的根源《新约·马太福音》19. 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显示了第三阶级的精神力量和处事原则。
20. 《钦差大臣》是果戈里的作品。
21. 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性剧作家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消极浪漫主义的旗手施莱格尔兄弟,积极浪漫主义的旗手雨果。
戏剧理论复习讲义

戏剧理论复习讲义199,1,2戏剧的学科划分,3戏剧理论学习的重要性,3,课堂上需要做的工作和不能做的事情4,这门课的主要内容,这门课的主要内容1,戏剧的起源和分类2,戏剧的功能3,戏剧的特点4,戏剧的时空属性和节奏5,戏剧五要素6、戏剧剧本写作训练第1章戏剧的起源与分类第1节戏剧的起源1、戏剧的起源是:原始巫术(祭祀)仪式,或宗教祭祀活动例如,中国先民经常进行的“八蜡”、“傩”、“裴”等巫术祭祀活动,或西方酒神及其戏剧活动,都含有表演因素。
因为:(1)表演动作(2)表演者:尸体,愿望,巫师,巫师2。
中国早期的戏剧形式有:歌舞、杂技、游戏、简单服饰等活动如春秋时期的游孟衣、汉代的百戏、五代十国当踏波娘、唐军戏它们是早期戏剧的原因:(1)有表演者(2)有表演(3)有观众3。
中国戏剧的成熟期是宋元时期,以杂剧为表演形式与以往的源头或早期形式相比,宋元杂剧除了“表演者”、“观众”和“表演动作”之外,还有两个特点:(1)表演与观赏的关系明显不同;(2)它具有明显的“戏剧”(故事)特征,是一部成熟的戏剧(戏剧)。
第二节戏剧分类2、分类方法和类别(1)根据舞台表现形式,即其综合艺术类别分为:戏剧、歌剧、舞剧、木偶剧(2)根据戏剧内容的三个要素,将其分为剧情类戏剧、人物类戏剧和观念类戏剧(3)根据主题的不同,将其分为历史剧和现代戏剧。
乡村戏剧、都市戏剧等。
1.戏剧(包括诗剧):(1)综合:表演艺术+语言艺术(2)的主要结构主要由人的表现和语言组成(3)地位:戏剧艺术的主要范畴(4)名称来源:新剧(文明剧)-戏剧;1928年,洪深、田汉等人提出使(5)特别的是,戏剧是2中“文学性”最强的戏剧类型,歌剧:(1)综合:表演艺术+音乐艺术(2)戏剧和歌剧的区别:戏剧主要是关于说话,而歌剧主要是关于唱歌说话和唱歌的区别在于夸张和扭曲的程度不同。
3.舞剧:综合性:表演艺术+舞蹈艺术舞剧演员不仅没有说话,也没有唱歌,还夸张和扭曲了他们的身体动作。
戏剧概论 复习纲要

■戏剧的本质特征:戏剧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的能引起戏剧美感的内容的艺术。
戏剧的本质就是“演”与“观”的关系。
1、从言说的方式看,戏剧是史诗的客观叙事性与抒情诗的主观抒情性的统一。
2、从戏剧的构成方式看,戏剧是一种集众多艺术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3、从艺术的运作流程看,戏剧是包括编剧、导演、演员、观众等多方面艺术人才的集体性创造。
4、从艺术的传播方式看,戏剧艺术是具有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与不能完全重复的一次性艺术。
■戏剧的分类。
从舞台呈现的不同样式1、话剧《雷雨》2、歌剧《茶花女》3、舞剧《韶》《武》4、哑剧《新跳加官》5、木偶剧《琼花仙子》。
按内容三要素与不同剧情1、传奇剧,通俗剧、佳构剧《牡丹亭》《杯水》《祖国》2、问题剧、政治剧、理念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易卜生四大问题剧)3、性格剧和心理剧《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莎翁四大悲剧)。
按题材和体裁1、历史剧《屈原》《关汉卿》2、纪实剧(含活报剧)《刘胡兰》《董存瑞》■悲剧。
悲剧精神:严肃的情调崇高的境界英雄的气概。
悲剧美感:当我们看完一出优秀的悲剧的成功演出时,悲剧中的悲剧人物的悲痛与苦难的演示会产生一些否定性情感,这些情感被我们的精神力量疏导、宣泄并净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对这些情感重新体验,把这些情感转化成为一种高尚、纯洁、爱我人类的慈悲情怀和追求自由的奋发精神。
悲剧的分类: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喜剧。
喜剧精神:轻松活泼的情调豁达乐观的情怀追求自由的精神。
喜剧美感:当我们看完一出成功的戏剧演出或读完一部喜剧剧作,它在情感上所引起的反应就是喜剧美感,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笑。
喜剧的分类:讽刺性喜剧幽默喜剧。
■悲喜剧:基本上仍是喜剧,是一种带有深沉美感的喜剧,是叫人笑过以后往深处一想一定要流泪的喜剧。
分类:1、抒情性喜剧:契诃夫《海鸥》《万尼亚舅舅》。
2、黑色幽默喜剧:迪伦马特《贵妇还乡》。
3、荒诞性喜剧: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欧仁尤奈斯库《秃头歌女》■正剧理论。
中外戏剧史期末复习材料

A三一律即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B元代戏曲包括北杂剧和南戏。
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纪君祥。
C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D古典主义:莫里哀《伪君子》、拉辛、高乃衣E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F南洪北孔:指清代著名传奇戏剧家洪昇和孔尚任,洪昇创作《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G临川四梦:汤显祖《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邯郸记》。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H表现主义:奥尼尔《琼斯皇》《毛猿》。
I现实主义:斯特林保《父亲》《朱丽小姐》。
J三大剧种;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K戏剧按篇幅规模分有有独幕剧、多幕剧和小品。
L戏剧按内容性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
《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的作者分别是汤显祖、孔尚任、王实甫M郭沫若的戏剧作品有《屈原》、《虎符》、《蔡文姬》代表我国戏剧创作最高水准的奖项是曹禺戏剧文学奖古代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王尔德《莎乐美》:唯美主义剧N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1戏剧的基本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2剧本;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3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4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它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是戏剧的狭义概念。
5戏剧的本质;1模仿说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突出了戏剧的假定性、人性和社会功能。
中外戏剧史复习

中外戏剧史复习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的定义: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宣泄)。
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的定义三大悲剧诗人1、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情节简单感人、语言雄伟严肃●庄严,雄浑,抒情气氛浓重2、索夫克勒斯●《俄狄浦斯王》●质朴,简洁,结构完美3、欧里庇得斯●对神话异议、妇女题材、计谋成分●《美狄亚》●华美而自然,以写实和心理描写见长●歌队-形式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悲剧作家:塞内加《美狄亚》《俄狄浦斯王》赏析主题: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人物形象(悲剧英雄)•结构:锁闭式、明暗线交织•技巧:发现与突转。
高乃依《熙德》,法国悲剧创作史开山之作莫里哀论喜剧:•观众常识是评判戏剧优劣的标尺•观众的直观快感比艺术法则更重要•喜剧未必比悲剧低下三一律:•时间和空间高度简练、紧凑、集中•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绝对化、程式化《太太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
《伪君子》主人公:答尔丢夫,桃丽娜《伪君子》艺术特色:•基本符合古典主义:韵文诗体,分五幕,三一律。
•结构严谨、矛盾冲突集中尖锐、层次分明。
•开场单刀直入,一举数得,被歌德称为是“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了” ,暴露过程有层次的深入展开•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带有悲剧色彩•语言个性化,人物形象鲜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民间笑剧、传奇剧、风俗喜剧手法综用《伪君子》不足之处:•结尾比较勉强,不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物刻画失衡,人物性格固定单一,鲜明而不够丰满莎士比亚作品的艺术特色:1 莎士比亚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2 莎士比亚的戏剧,塑造了一系列概括性强、具有独特个性并且在矛盾中发展的典型人物形象。
西欧戏剧史复习资料全

西欧戏剧史古代戏剧希腊戏剧一、起源、形成、发展1.起源:酒神祭祀;悲剧——“酒神赞美歌”序曲;喜剧——“下等表演”的序曲。
二、作家与作品1.埃斯库罗斯——希腊悲剧创始人A.名词解释: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456)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他的作品强调个人的责任心和道德感,相信命运和因果报应。
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或称《复仇女神》) 等。
B.作品:《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a.人物:普罗米修斯——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是人类的挚友和导师,为人类盗火种而得罪宙斯,虽然遭到了残酷的报复,但他反抗暴力和伸张正义的意志却十分坚定。
b.结构:三联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者普罗米修斯》。
C.创作特征:通过神话题材展示自己时代的历史趋势,即从氏族社会到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新旧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的斗争,其中进步力量获得胜利。
2.索福克勒斯A.名词解释: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406)索福克勒斯既相信神和命运的无上威力,又要求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繁荣时期思想意识的特征。
他根据他的理想来塑造人物形象,即使处在命运的掌握之中,也不丧失其独立自主的坚强性格。
和埃斯库罗斯不同,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B.作品:a.《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是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
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拉伊奥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戏剧艺术的荷马”、“命运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中丰富了其命运悲剧的形象。
b.《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42年的一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河北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理论重点概念解析

河北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理论重点概念解析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理论重点概念解析戏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
通过戏剧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索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问题。
河北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的复习资料中,戏剧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下面将对一些戏剧理论的重点概念进行解析。
一、戏剧戏剧是一种以人类行为为基础,以演员表演为手段,通过剧本、舞台、道具等表现形式,展示故事情节,传达主题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
戏剧有其独特的元素和结构,包括剧本、舞台、表演、观众等。
剧本是戏剧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对话、情节等内容,是演员进行表演的依据。
舞台则是戏剧表演的场所,可以通过布景、灯光等手段来营造戏剧的氛围和场景。
表演是演员将剧本中的角色通过动作、语言等方式呈现给观众的过程。
观众则是戏剧表演中的参与者,他们通过观看戏剧来获取艺术享受。
二、戏剧理论戏剧理论是对戏剧艺术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体系。
它涉及到戏剧的起源、发展、形式、结构、语言、表演等方方面面。
下面将解析几个戏剧理论的重点概念。
1.虚构性虚构性是指戏剧的世界是虚构的,与现实世界存在一定的区别。
虚构性是戏剧艺术的基本特点之一,通过虚构的情节和角色,戏剧能够提供观众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体验和思考。
2.冲突冲突是戏剧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戏剧发展的动力。
冲突可以是内在的,即角色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可以是外在的,即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冲突的存在使得戏剧具有紧张感和吸引力。
3.角色角色是戏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角色的塑造和表演,观众可以感知到剧情的发展和主题的表达。
角色在剧情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定位,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
4.舞台剧与影视剧舞台剧是在舞台上进行演出的戏剧形式,它通过演员的实际表演和观众的实时观看,传递戏剧的情节和思想。
而影视剧则是通过电影或电视等媒介进行传播的戏剧形式,它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说“戏剧乃一剧之本”?你对这种说法怎么看?答:剧本是戏剧发生之后才有的产物,它是演出的一种记录本,或者只是戏剧排演的一句,剧本发展到第四个阶段,导演成为戏剧的决定性因素,由剧作家的核心地位为导演所取代,说明剧本的一元性已经动摇,而进入多元化的舞台重构阶段,由此看来,以剧本作为戏剧的根本,即所谓的剧本乃一剧之本的观念虽然由来已久且广有影响,其实却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戏剧观念。
2、分析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①大多数戏剧都离不开戏剧冲突,戏剧冲突行动通常都是在把握各种戏剧线索的的基础上来加以组织的,剧情发展也随着各种矛盾冲突的展开和解决走向终点②事实上,戏剧艺术并非在诞生之初就依赖于冲突,亚里士多德强调事件是悲剧六要素之一的时候。
并没有将头身尾这三段式划分原则明确归结为戏剧冲突,欧洲18世纪中期之前,无论是文艺复兴戏剧还是古典主义都没有明确地论述过冲突在戏剧中的作用。
③在戏剧形式上,荒诞派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剧情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
3、戏剧情境的品类:①莎士比亚戏剧的情景设置,不注重环境,在情节环境中表现人物关系和情节背景②易仆生、契柯夫戏剧情景环境设置,注重人物关系和环境,但介绍简略。
③中国话剧的情景设置注重人物关系和环境,有极其细致的介绍如《龙须沟》④中国戏曲的情景设置以自报家门的形式介绍人物关系和人生境况。
4、冲突率:冲突不仅在戏剧中普遍存在,而且被视为戏剧表现的基本规律,形成了一种所谓戏剧表现的“冲突率”,所谓冲突率就是指以冲突为核心的创作规律。
5、剧场—综合性艺术:剧场,原本是指戏剧的演出场所,是戏剧艺术得以体现的具体的物质载体,既包括演员的表演区,也包括观众的观赏区,剧场的意义是指舞台上下所有艺术形式的综合表现,既为表演艺术提供了直接展示的场所,也为戏剧作家提供了呈现人生感悟的机会,它既包括舞台设计、道具、灯光、音响、动作与服装等,更包括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关系。
6、导演制:导演制强调以剧场意识为核心,把戏剧演出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处理,要求舞台上下所有演员的表演、不经、灯光、道具和音响效果效果灯都服从于一个总体的构思,并且把观众作为剧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其参与到戏剧艺术的整体创造之中。
7、戏剧意象:意象是戏剧艺术创造的另一个核心范畴,戏剧意象贯穿于戏剧创作与接受的多个层面,是指剧中与特定的戏剧情境相一致的,具体感性的又包含丰厚意蕴的食物人物或景物之象,因而它既是心理的,也是符号的,既是文化的,也是审美的,戏剧意象既是编剧导演演员及观众心中的体验性的心象,又是具体的舞台符号表现的表现性的形象,它既涉及到戏剧创造的本质规律,又具体体现在戏剧观赏的体验之中,意象包括总体意象和具体意象。
8、戏剧动作:戏剧动作就是戏剧人物的具体活动形式,喜剧动作包括各种丰富的舞台表现手段,其中主要是剧中角色的言行举止,包括人物的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诸如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内心动作以及各种表现手段,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纯粹的外部动作。
第二类是性格化动作。
第三类是心理动作。
9、“观—演“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即时即地发生的戏剧活动中现场观众与演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在整个戏剧创作过程中,戏剧创作主体与戏剧欣赏者之间产生的关系,“观—演”关系实质上显示出观演双方无不是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10、大戏剧观念:①所谓戏剧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舞台剧,还包括在传统戏剧的文化母体中生发出来的电影和电视剧②大戏剧不仅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戏曲等,作为艺术的戏剧形态,还包括作为仪式的戏剧,如原始戏剧。
11、大戏剧现象:①戏剧艺术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的进一步扩大②电影电视甚至网络的艺术中更为渗透了戏剧的因素③戏剧因素也随之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12、戏剧性对人的关注:戏剧本质是诗性的,对人的关注表现了表现在三方面①戏剧性对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的当众思考,是对人性价值的张扬和呼唤②对人内心世界的透视和对人灵魂的分析③关于人生主题的诗化、哲理化和多义性的对话性处理和复调化表现13、戏剧艺术对人物的表现和人性的揭示的类型:①人物的情节化②人物的个性化③人物的心理化④人物的符号化14、戏剧情境的内涵:戏剧情境是指剧场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势与情况。
戏剧情境作为戏剧诗学的核心概念,乃是指剧中的动作,冲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整性的情景状态,它包括剧中具体的时空环境,特定的人生境况、人物关系以及特定的活动环境,同时也包括喜剧的情节过程中人物关系的构成性格的刻画,人物心理的展示及其发展态势等。
15、戏剧情境的构成:①是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环境②是具体的有定性的人物关系和各种矛盾纠葛③是人物动作,心理以及戏剧情节发展的具体态势。
总之,戏剧情境不外乎是剧中所表现出来的环境态势及关系三方面要素的有机统一。
16、戏剧场面的含义:舞台上直接呈现的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流动性生活画面,它是展现戏剧情节,构成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任何戏剧作品无非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戏剧场面构成的,若干场面构成一个场次,若干场面构成一幕。
17、戏剧场面构成因素:①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和场所②剧中人物的具体活动过程。
人物及其行动时戏剧场面的灵魂。
18、正剧:随着悲喜剧进一步走向批判与写实,在其基础上,更加注重反映社会问题实际上也就因此形成了所谓正剧。
正剧,乃是一种以正面表现现实人生及其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戏剧形态。
性质上,与悲喜剧一样,属于传统的悲剧、喜剧之外的“第三种戏剧”,在内容上,更多取材日常生活,格调上,趋于自然写实,功能上,主要启蒙精神和社会教化仪式得到强化。
19、戏剧发生的文化心理条件:①模仿性的表演从巫术仪式到戏剧表演的自觉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②故事性增强③观演分化与交流的出现20、东方戏剧的传统特征:①艺术的有机整体观②追求艺术精神的和谐③侧重于艺术的求美而非求真。
具体:①从功能上看,东方戏剧具有戏剧体验的世俗宗教的情绪化②从形态上看,具有舞台手段的综合融通性③从形式上看,具有表现技巧的程式规范性④从构成角度看,具有舞台性格的演员中心性⑤从叙事角度看,具有角色身份的随意转换性⑥从结构角度看,具有舞台场景的线性流动性7从审美角度看,具有舞台表现的虚实相生性21、戏剧的文化形态:话剧、歌剧、戏曲、音乐剧等形式样式。
媒体形态:广场剧、舞台剧、广播剧、影视剧以及皮影戏、木偶戏、影视媒体中的动画片等22、表现派:就表演之于角色形象的形态塑造而言的,强调的是演员形态造型的特点。
体验派:侧重于演员角色形象塑造的内心的把握。
23、戏剧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一门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
扮演与观看成为他的核心和灵魂,戏剧演出既具有时间的艺术特征,又具有空间的艺术特征,逼真性是其可能性,假定性是其本质意义上的规定性。
24、动作说观点:动作是戏剧的基本构成要素,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
”25、戏剧冲突的类型:人与自然冲突、人与社会冲突、人物中心世界突出26、直接意象: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联觉意象27、“言为心声”作为语言动作的“独白”和“旁白”本身就是人物心理动作的一部分。
西方现代戏剧,中国现代话剧中擅长运用无言的音响来强化喜剧动作的表现,甚至使其成为戏剧动作的一部分(奥尼尔《琼斯皇》中鼓声也是一种动作)。
28、①爱森斯坦相对论,曾经用“时空体”来表述事物的存在状态②巴赫金将“时空体”用来指称文学艺术的存在属性③彼得布鲁克曾把戏剧艺术的空间称之为“空的空间”,这种“空的空间”显然不仅是指一个空无所有的舞台,而是指需要利用这个舞台而创造出具有鲜活的观演交流,丰富精神内涵与多样的人生境界的“审美空间”29、写实的戏剧时空,又称幻觉时空和固定时空。
写意的时空又称反幻觉时空和流动时空。
30、戏剧节奏的原则:节奏绵延性、节奏变化性、节奏周期性31、戏剧结构的创造大体上包括立主脑、组织人物关系、安排戏剧冲突、提炼情节线索、组织戏剧场面等主要内容。
32、戏剧结构类型:闭锁式结构、开放式结构、人物展觉式结构、冰糖葫芦式、时空交错式33、①悲剧和喜剧是戏剧最基本的审美类型,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悲喜剧、正剧、荒诞剧②悲剧在古希腊被称为山羊之歌,起源于一种古老的酒神祭典仪式③亚里士多德对悲剧定义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印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感情得到疏泄。
④悲剧人物类型:英雄人物、生活中的灰色人物、正直善良的普通人、某些现实生活中的“罪人”⑤悲剧类型: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心理悲剧。
34、喜剧类型:幽默喜剧、讽刺喜剧、浪漫喜剧、世俗喜剧、情景喜剧、闹剧35、悲喜剧(萨提洛斯剧):以现实生活和风俗习惯为题材,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拟,期中既有戏剧意味,又有悲剧气氛,故而在格调上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
36、荒诞剧:不去表现人物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性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这类戏剧中没有英雄人物,没有典型的性格,甚至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
荒诞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悲剧和喜剧的巧妙融合,或者说就是以喜剧的夸张形态来表现某种深刻的悲剧主题。
37、后现代戏剧的特征:非线性剧作、戏剧解构、反文法表演38、戏剧功能:①仪式—交流②游戏—娱乐③净化—陶冶④认知—启迪⑤引导—规范39、①从戏剧艺术符号构成与传播来看,戏剧不仅依赖于演员的表演、布景、灯光、服装、道具、音响、舞美、化妆等要素,还必然包括表演产所的空间结构和表演过程的时间布局以及传达给受众的各种技术乃至艺术因素。
②垂直交流、三角反馈40、移情与间离:①从移情角度看,戏剧的审美接受无疑需要观众的热情投入,实质上,移情也是对于在我的欣赏②戏剧审美交流中还需要观众起码保持相对静观,以体现与剧情的一定程度上的间离。
静观就是间离,也就是要求观众与戏剧的剧情保持必要心理距离41、戏剧结构的类型特点及其典型作品:①闭锁式结构。
这种结构十分强调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动作本身的整一,讲究故事情节和场面的集中。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易仆生的《玩偶之家》曹禺的《雷雨》陈仁鉴的蒲剧《团圆之后》②开放式结构。
戏剧展示的故事按照发生的时空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演出。
剧情的发生可能不拘于一时一地,只要适合剧情需要,都可以结构到一起。
《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③人物展览式结构。
主要通过人物群像的描绘来展示时代风貌以及社会人生的状况。
老舍的《茶馆》夏衍的《上海屋檐下》高尔基的《底层》④冰糖葫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