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精制新技术

合集下载

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技术研究

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技术研究

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技术研究一、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工艺流程1、煤炭粉碎:首先对原始煤炭进行破碎,将煤炭破碎成较小颗粒的煤粉,以便后续的焦化过程。

2、煤粉干燥:将破碎后的煤粉进行干燥处理,去除煤粉中的水分,以提高后续煤焦油制备的效率。

3、煤粉预热:将干燥后的煤粉进行预热处理,使其达到适合炼焦的温度。

4、煤粉焦化:将预热后的煤粉送入焦炉进行焦化,产生煤焦油和焦炭。

5、煤焦油提取:对焦炉产生的煤焦油进行提取和精制处理,得到纯净的煤焦油产品。

6、针状焦制备:通过特殊的加工技术,将煤焦油转化为针状焦产品。

1、煤焦油提取技术:煤焦油的提取是制备针状焦的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常用的煤焦油提取技术包括萃取法、蒸馏法和萃取-蒸馏结合法。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取煤焦油中的有用成分,为后续的针状焦制备提供原料保障。

2、针状焦加工技术:针状焦的形成需要通过特殊的加工技术来实现。

目前常用的针状焦加工技术包括真空渗透法、沥青质改性法和高温处理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使煤焦油中的有机物质聚合成为针状结构,提高针状焦的质量和热值。

3、煤焦油纯化技术: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不纯物质,需要进行纯化处理才能制备高质量的针状焦。

目前常用的煤焦油纯化技术包括溶剂萃取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处理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煤焦油中的杂质和微量金属,提高煤焦油的纯度和稳定性。

1、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技术将朝着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未来将重点研究煤焦油的提取、加工和纯化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

2、高效节能:未来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技术将更加注重节能和高效。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改进设备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产品多样化:未来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技术将提高产品的多样化和附加值。

同时研发新型的针状焦产品,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拓展市场空间。

煤焦油制备针状焦的技术研究对于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焦油深加工工艺流程

煤焦油深加工工艺流程

煤焦油深加工工艺流程煤焦油是从煤炭中提取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多种有机化合物和化工产品。

煤焦油经过深加工能够进一步提取和分离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其综合利用价值得到最大化。

下面将介绍煤焦油深加工的工艺流程。

首先,对原始的煤焦油进行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

这一步通常采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将煤焦油中的悬浮物和固体杂质去除掉,以确保后续操作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对经过预处理的煤焦油进行蒸馏分离。

这一步是将煤焦油中的组分按照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和提纯。

一般来说,煤焦油可以分为轻油、中油和重油三个部分。

通过在不同温度区间进行蒸馏,可以将其中的轻质组分如石油醚、汽油等分离出来,并通过冷凝收集进行后续加工。

对于轻油部分,常见的加工方式之一是裂解。

裂解是一种将长链烃分子分解成短链烃的化学反应。

通过加入催化剂和调整温度、压力等工艺条件,可以将轻油中的烷烃和芳烃裂解成较低碳数的烃类,如丙烷、丁烷、苯等。

这些短链烃类可以作为燃料或者化工原料进一步利用。

另一种加工方式是氢化处理。

氢化是一种在高温和高压下加入氢气反应的方法,可以将轻油中的不饱和烃和杂质去除,提高其稳定性和纯度。

经过氢化处理后的产品可作为燃料油或者有机溶剂使用。

对于中油和重油部分,常见的加工方法是萃取和脱硫。

通过使用溶剂进行萃取,可以将中油中的芳烃和酚类物质分离出来,产生高纯度的化工原料。

而脱硫则是一种将重油中的硫化物去除的方法,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并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

最后,对经过深加工处理后的产品进行精制和包装。

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可以进行蒸馏、洗涤和再生等过程,使产品的纯度和质量达到要求。

之后,将产品分装到不同规格的容器中,以便储存和销售。

总结起来,煤焦油的深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蒸馏分离、裂解、氢化处理、萃取和脱硫等环节。

通过这些加工操作,可以将煤焦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和提纯,生产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和化工产品,实现煤焦油的综合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煤焦油深加工现状、新技术和发展方向煤焦油行业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尽管近30年来受到石油化工行业的激烈竞争,煤焦油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近几年来随着新材料和钢铁行业的发展,煤焦油资源的高效利用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是焦炭生产大国,约占世界的36%左右。

焦炭的生产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煤焦油,我国煤焦油年产量约为500—600万t,加工能力约为450万t,在建、扩建、拟建项目能力约为200万t。

目前共有约5O多家企业进行煤焦油加工,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宝钢集团上世纪从日本引入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加工规模为26万t/a,产品品种有26种,其次是鞍钢、武钢和本钢J。

除此以外的其他大多数的煤焦油生产相对分散,且以土炼焦工艺为主,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污染了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煤焦油的深加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从目前煤焦油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煤焦化行业正处在一次重要的整合变革时期,未来的煤焦油工业正向集中化、精细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合成方向发展。

1我国煤焦油产量煤焦油是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物,含有1万多种化合物,可提取的约200种,目前,有利用价值且提取经济合理的约50种,其深加工所获得的轻油、酚、萘、洗油、蒽、咔唑、吲哚、沥青等系列产品是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农药、染料、医药、涂料、助剂及精细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也是冶金、合成、建设、纺织、造纸、交通等行业的基本原料,许多产品是石油化工中得不到的。

因此,煤焦深油加工可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现代的炼焦生产过程中,从煤气中回收和初级化工产品主要有煤焦油、氨(主要是硫铵)和粗苯3种。

煤焦油的产量,是根据炼焦生产配煤的种类不同而变化,配煤的挥发份越高,焦油回收率越多,焦油产量越大。

2国内外煤焦油加工现状2.1生产规模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单套焦油蒸馏装置的能力都在10—50万t/a。

从理论上讲,能力越大,规模效益越好。

煤焦油加工技术

煤焦油加工技术

煤焦油加工技术概述煤焦油是经过焦化过程获得的一种副产品,它是一种混合物,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煤焦油加工技术是将煤焦油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加工,以提取有用的化学品和能源。

本文将介绍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加工方法以及其应用领域。

基本原理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煤焦油中不同成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煤焦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蒸馏、萃取、结晶、氧化等方式进行分离和纯化。

在加工过程中,利用不同成分的沸点、相溶性、溶剂选择性等特性,可以将煤焦油中的有机化合物逐步分离出来。

常用的加工方法1. 蒸馏蒸馏是最常用的煤焦油加工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将煤焦油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和反复蒸馏。

蒸馏过程中,较轻的组分会先升华或沸腾,并被收集。

2. 萃取萃取是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来分离煤焦油中不同成分的方法。

常用的萃取剂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通过调整溶剂的配比、温度和压力,可以选择性地萃取出煤焦油中的目标组分。

3. 结晶结晶是使用溶剂或其他物质来冷却煤焦油溶液,以使目标组分在低温下结晶出来。

通过控制结晶温度和退火过程,可以获得纯净的结晶产物。

结晶方法适用于一些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

4. 氧化氧化是利用氧化反应来将煤焦油中的某些组分转化为目标化合物的方法。

常见的氧化方法包括空气氧化和化学氧化。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实现煤焦油加工中的一些重要反应,如酚醛树脂的制备等。

应用领域煤焦油加工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化学工业煤焦油加工技术可以将煤焦油中的有机化合物提取出来,用于生产化学品。

例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可以用于涂料、油墨、染料等的生产。

此外,一些煤焦油中的杂质可以通过加工技术去除,提高化学品的纯度和质量。

2. 能源利用煤焦油中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可以用作能源的补充。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煤焦油是煤气化或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可以用于制造某些化学品和产品。

然而,煤焦油中的杂质过多,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煤焦油精制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煤焦油精制的新技术和应用。

煤焦油精制的新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分离、催化剂分离和化学精制等。

其中,物理分离是利用煤焦油中不同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

例如,通过升华或凝结等方式将煤焦油中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利用提取、蒸馏等方法分离出煤焦油中不同沸点的组分。

物理分离技术简单易行,但其效率相对较低,难以去除所有的杂质。

催化剂分离是利用某些催化剂将煤焦油中的有机物质分离出来。

催化剂分离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煤焦油中的杂质,并且得到的产物质量较高。

通常,催化剂分离技术需要对煤焦油进行加氢处理,以提高煤焦油的可加工性和稳定性。

催化剂分离技术虽然效率高,但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复杂的操作流程。

化学精制是利用化学方法对煤焦油进行精制。

化学精制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煤焦油中的杂质,并且可以生产出各种高价值的化学品。

例如,通过氧化、硫化等方法,可使煤焦油中的杂质得到有效去除。

化学精制技术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高的可控性,但其操作流程较为复杂,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煤焦油精制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高品质的煤焦油产品。

煤焦油精制后可以生产出染料、涂料、橡胶、塑料等多种化工产品。

二是作为燃料使用。

煤焦油通过精制可以获得较高的燃烧值,可以用作城市供暖燃料等。

三是用于环保领域。

精制后的煤焦油可以作为焦化生产过程中的替代原料,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环保和节能意义。

总之,煤焦油精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煤焦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未来,煤焦油精制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为煤焦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探究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措施

探究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措施

探究煤焦油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措施现如今经济水平与各种技术都发展迅速,对于煤焦油加工这個行业也开始重新重视起来,本文对高温煤焦油产生的一些组成特点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标签:煤焦油;加工技术;发展措施煤焦油加工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那些农药、医学、以及合成纤维等一些领域。

根据相关的资料了解到,全世界对于萘的需求量很大,每年大概要超过100万t,这些萘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从煤焦油当中获得的,还有那些染料的原料等很多元素都是从煤焦油当中去获取的。

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向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方向靠拢,摆在焦化工业面前的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状况,但是从它的价值方面来说的话,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因此,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煤焦油加工业的发展。

1 煤焦油加工的生产规模以及技术1.1 生产规模日本、俄罗斯以及法国等一些国家采用的都是单套郊游蒸馏装置,这种装置的能力大概是在10万t/a到50万t/a之间,从相关理论出发,装置的能力越强,那么其规模效益也就会更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规模都是一般大小的,总会有小又大,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一些几个:(1)每个煤焦油加工厂他们各自所拥有的交友资源有多有少;(2)每个煤焦油加工厂所重点打造的产品是不一样的:(3)单体装置有的太过庞大,这样就会给运输以及制造都带来了比较大的麻烦,造成投资和产出比不相匹配的结果。

所以,在选择加工装置的时候也要去做好选择,资源不多的时候,选择那种10万t/a以上的就可以了,而如果资源特别多的时候可以选择50万t/a的装置[1]。

根据相关的经验进行总结,对于其规模的确定需要注意的原则有以下几个:(1)要保证自己所用的资源足够供应原料量;(2)要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要注重环保;(3)需要具有一定的承担各种风险的能力,同时也要适应随时可能会改变方向的市场。

1.2 加工技术煤焦油当中所存在的物质非常的多,相关专家曾表示有上万中物质,已经知晓的物质有500多样,能够从中提取或是进行配置的产品大概有200多种。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煤焦油的概述煤焦油产生于热解焦炭的过程中,主要是由苯、甲苯、二甲苯、苯酚、萘、芴和蒽等组成的褐色油状液体。

煤焦油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如制造化学品、燃料、溶剂和染料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煤焦油加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煤焦油加工主要是通过蒸馏来分离其中的各种化学物质,进而进行应用。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焦油加工技术逐渐得到了改善和完善。

在20世纪30年代,一种称为氢化技术的新型煤焦油加工技术被发明。

这种技术可以将煤焦油中的芳香烃转化成饱和烃,从而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和使用价值。

此后,氢化技术不断得到改良和完善,成为了煤焦油加工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20世纪60年代,煤化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煤化工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成煤质油和天然气,而煤质油中就包含了大量的煤焦油。

这种新型煤焦油加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煤焦油的生产成本,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煤焦油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到了21世纪,煤焦油加工技术又迎来了新的发展。

现代技术的运用使得煤焦油加工技术更加高效、环保和安全。

同时,煤焦油加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石化等领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应用煤焦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炼焦用途炼焦是一种重要的冶金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煤焦油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煤焦油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用于燃料和溶剂。

而煤焦油中的芳香烃和无机物则用于制造焦炭。

石油化工用途煤焦油作为石油化工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生产苯、萘、芳香剂、乙烯、丙烯、混合芳烃等大量化学品。

同时,煤焦油中的苯和甲苯又可以通过精制技术得到高纯度的溶剂。

电池用途煤焦油还可以制造电池。

电池的正极一般采用的是锂钴酸或锂镍酸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则可以通过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萘和苯生产。

煤焦油深加工中应用创新技术探究

煤焦油深加工中应用创新技术探究
参考文献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刘涛.煤焦油深加工状况与发展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3,
(5):374. [2] 徐印堂,聂长明,杨倩,等.煤焦油深加工现状、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J].应用化工,2008,(12):1496-1499. [3] 杜明明.煤焦油加工技术现状及深加工发展方向[J].广州化工,
1 对国内煤焦油深加工行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主要副产品煤焦油产量的大幅增长,
煤焦油深加工行业迅速崛起,产业规模、技术和深加工能力不断 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煤焦油行业缺乏市场区分度,同 质化竞争激烈,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市场定位不高。 同时受下游煤沥青、工业萘、炭黑等企业需求不振的影响,煤 焦油深加工企业开工率较低[1]。首先,国内煤焦油深加工在规模 上整体偏低,企业使用低于10万t/a加工装置的状况普遍存在。因 此,为了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益,应逐渐加大深加工生产规 模;其次,国内各个企业煤焦油深加工深度并不够,产品在品种 和品质上区分并不明显,主要集中于萘、沥青、酚类、汽油等领 域。因此,新产品研发能力有待加强;最后,深加工的装备应用 及节能环保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然,由于我国开展煤焦 油深加工的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然而, 我国在煤焦油深加工中改进工艺和创新技术的意识很强,随着国 内企业自主研发新型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成功运行,将会充分促 进和带动国内煤焦油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工业与信息化
煤焦油深加工中应用创新技术探究
武海 辽宁安科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175
摘 要 通过加强深加工技术创新与突破,煤焦油深加工技术逐渐向节能、高效和清洁方向转化,并有效提升了产 品竞争力。近年来,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被广泛采用,高温煤焦油加氢技术也在日趋成熟,煤焦油深加工行业完 善新技术的探索正不断前行。 关键词 煤焦油;深加工;创新技术;探究

煤焦油深加工,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煤焦油深加工,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2017年10月煤焦油深加工,新技术和发展方向郝力平王伟艳(邢台旭阳煤化工有限公司,河北邢台054000)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煤焦油产业作为一个发展时间较长,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伴随着新型材料的研发和推广,钢铁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将煤焦油进行深度加工和高效能的利用成为了煤焦油行业继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从事本行业的经验浅探煤焦油深加工,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深加工;新技术;煤焦油;发展方向在煤焦油行业继续发展的大方向上看,我国的煤焦油行业需要大幅度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煤焦油深加工的技术手法还不够先进,产业链还不够集中化,对于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做的还远远不够,而且一些所需新材料还经常需要进口,国内很多工厂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煤焦油产业需要一次大幅度的深刻的变革。

1我国煤焦油行业现状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具有盛名的焦炭产出大国,每年生产的焦炭大约占据全世界焦炭行业生产的36%。

在焦炭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一种副产物,它就是煤焦油,这就意味着中国同时也是一个煤焦油生产的大国,据有效数据统计,我国煤焦油的年产量大约在500—600万吨,对于煤焦油的加工能力大约为每年450万吨,对于煤焦油加工项目的在建、拟建、扩建能力大约为两百万吨。

现在一共有大约五十多家企业在从事着煤焦油加工业,他们之中技术,人才等方面最为领先的是宝钢集团,其次是鞍钢、本钢和武钢。

除了这些大型钢铁集团,也有很多小型企业在从事着这个行业,他们不仅较为分散,而且技术方法比较落后,这些小型煤焦油加工企业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不可磨没的损害,而且低效率的浪费着地球的资源。

煤焦油是一种以芳香烃为主要成分的易燃有机混合物,其中含有一万多种化合物,能够提炼出来的有二百多种,现在,具有利用价值且提取方法成本较低的大概有五十多种,其中深度加工所可以得到轻油、酚、咔唑、吲哚、沥青、萘、洗油、蒽等产物,这些产品是医药,材料,精细化工产业的基础化工原料,也是很多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冶金,交通等行业的基础原材料,煤焦油所产生得到的许多产物是常规石油化学工业中所不能获得的。

煤焦油加工技术

煤焦油加工技术

二塔式焦油常压蒸馏工艺
相对一塔 式焦油蒸 馏工艺, 焦油初馏 效果好, 单独设立 蒽塔,切 取一蒽油 和二蒽油。
无水煤焦 油经管式 炉辐射段 加热进入 二段蒸发 器,馏分 与沥青分 离
馏分
洗油回流
有水煤焦 油经管式 炉对流段 加热进入 一段蒸发 器,水和 轻油气化
280-295 ℃ 330-350 ℃
脱 盐 的
用于冷凝荒煤气回收焦油的循环氨水经过焦油氨水澄清 槽处理,固定铵盐降到1.25g/L。


在焦油进入管式炉一段焦油泵前连续加入加入碳酸钠溶液,
使固定铵盐转化为稳定的钠盐,在焦油加热蒸馏温度下不
会分解,保证管式炉正常运行。
反应式: NH 4Cl+ Na2CO3 2NH 4CNS+ Na2CO3 + (NH 4)2SO 4 Na2CO3
,%
0.42
1.84 16.23 6.7 22.0 3.23 50.42
占馏分量
2.5 23.7 2.9 2.4 0.6 0.4 32.5
含酚量,% 占焦油量
0.011 0.436 0.479 0.161 0.141 0.013 1.24
占焦油中酚量
0.85 35.1 38.6 13.0 11.3 1.04 100
部分无 水煤焦 油经管 式炉加 热回脱 水塔供 热
无水煤焦油
德国吕特格常减压多塔蒸馏工艺
• 多塔目的:是获得更多馏分,目的组分更 集中,浓度更大,萘集中度达到90%以上。
• 单套装置焦油处理量50万吨 • 缺点:要求处理量大,否则经济不合算。 • 2005年9月投产的山西焦化焦团有限公司30
万吨/年煤焦油加工蒸馏装置即采用常减压 多塔连续蒸馏工艺,是目前国内单套加工 能力最大、技术先进的煤焦油蒸馏装置。

煤焦油深加工技术

煤焦油深加工技术

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煤焦油是从煤炭的干馏中提取的一种黑色或棕色的油状液体,主要成分为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化合物。

煤焦油具有较高的热值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重要的石化原料。

煤焦油深加工技术是指对煤焦油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产生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1.分离技术:煤焦油中含有多种不同的组分,通过分离技术可以将其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单体芳烃分离出来,作为化学品原料。

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提取、结晶等。

2.芳烃制备技术:煤焦油中的芳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原料,可以用于生产染料、香料、医药中间体等。

通过合成反应,可以将煤焦油中的芳烃进行加氢、烷基化、芳基化等反应,制备出不同种类的化学品。

3.焦油沥青的生产技术:煤焦沥青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等领域。

通过调整煤焦油的组分和物理性质,可以生产出不同等级的焦油沥青。

常用的生产技术包括深度脱氮、脱硫、脱油、加氢等处理过程。

4.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技术:煤焦油中含有多种多环芳烃,通过聚合反应可以将这些芳烃分子连接起来,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可以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5.煤焦油的能源回收技术:煤焦油具有较高的热值,通过热解等技术可以将煤焦油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产生燃气、液体燃料等能源产品。

这种能源回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煤焦油的附加值,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煤焦油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可以将煤焦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随着能源需求和化工需求的增加,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引言煤焦油是煤炭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

在过去,煤焦油往往被视为废弃物,处理和利用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利用的关注,研究人员们开始对煤焦油的再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煤焦油精制的新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煤焦油精制技术,包括高效分离、催化裂解和深度加氢等。

高效分离技术高效分离技术是煤焦油精制的第一步。

传统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萃取、蒸馏和气相色谱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分离难度大、损失多和能耗高等问题。

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开发了基于超声波辅助的分离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使煤焦油中的物质进一步分离,提高分离效率。

此外,还有利用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的新方法,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提取性能和热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分离煤焦油中的目标物质。

催化裂解技术催化裂解是将煤焦油中的高分子化合物转化为低分子化合物的重要技术。

传统的催化裂解方法主要包括热解、催化剂裂解和流化床裂解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能耗高、催化剂寿命短和反应产物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们开始探索新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一种新型的催化剂是纳米材料,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催化性能,能够提高裂解效率和选择性。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利用热电效应和电子束等技术进行催化裂解,这些方法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深度加氢技术深度加氢是煤焦油精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煤焦油中的含氮、含硫和含氧化合物会对后续加工和利用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需要通过加氢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

传统的加氢技术主要包括催化加氢和非催化加氢。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选择性低和催化剂寿命短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们开始开发新的加氢催化剂,如基于过渡金属的纳米催化剂和具有特殊结构的催化剂。

此外,还有利用高压、高温和氢化物反应等技术进行加氢处理,这些方法能够提高加氢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结论煤焦油精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研究。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doc14)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doc14)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1现代焦油蒸锚模式现代焦油蒸储的模式大致有以下类型:采用大型装置,如德国最大焦油蒸储装置为50万t/a;采用常、减压连续蒸播操作方式,并全部设置余热利用,使每吨焦油耗热量小于0.879MJ;提高塔的分离效率,使蔡的回收率大于90%、蔡的集中度也达90%以上;通过“闪蒸”方式,获得不同软化点的沥青;有效抑制焦油过程中发生聚合反应,特别是避免结焦;采用微机控制,实现开停工切换与正常运行的全部工艺参数自控调节;寻求扩大焦油原料的资源。

2煤焦油加工发展方向2.1集中加工与大型化煤焦油集中加工与大型化的优点是:成本低;能耗低、产率高;投资省;产品品种多、档次高,有利于深加工;环境保护好。

而目前国内焦油加工装置普遍较分散、规模小(小于3万t∕a),每吨焦油能耗高达2.0MJ,而且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品种少,质量较差,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2.2扩大加工原料的资源即掺混一部分“蒸汽裂解法制烯煌”过程中产生的“裂解焦油”,与煤焦油一起进行加工。

该工艺在吕特格公司已实现工业化。

而国内仍有较多的煤焦油直接作为燃料油,未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3煤焦油加工新技术3.1焦油蒸播技术国内多采用常压、一塔式、切取两混或三混偏分的蒸储工艺。

引进的煤焦油蒸镭装置有如下特点:采用连续脱水一脱轻油,馆分塔为减压操作,塔顶采出酚油、压力为13.3kPa,塔底为软化点为65°C的软沥青;采用方箱管式炉,出口焦油温度为330℃;余热利用好,其中,软沥青与焦油换热、各馀分采用蒸汽发生器产生0.3MPa的低压蒸汽;馆分塔塔顶的油汽采用空气冷凝冷却器,并为减压操作,可节能约15%〜50%;减压抽出的尾气与分离酚水,均送往管式炉焚烧;镯分塔材质选用抗腐蚀低碳合金钢。

3.2工业蔡蒸播技术目前,国内多数焦化厂生产的是不酸洗95%工业禁,只有回收喳咻类的厂家才生产稀酸洗95%工业蔡。

另外,生产95%工业蔡的原料也有不同:窄镭分(即蔡油储分)、四混储分(轻、酚、蔡、洗)、三混储分(酚、蔡、洗)、两混播分(蔡、洗)等。

煤炭加工中的新型煤焦油提取技术

煤炭加工中的新型煤焦油提取技术

技术发展趋势
提高提取效率: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提高煤焦油的提取效率。 降低成本:通过优化工艺和原材料,降低煤焦油的生产成本。 环保要求: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减少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提高煤焦油的产品质量。
技术改进方向
提高提取效率:通过改进 工艺流程和设备,提高煤
技术实践经验
技术原理:采用新 型煤焦油提取技术, 提高煤焦油提取效 率
实践案例:在某煤 矿的应用,提高了 煤焦油提取率
技术改进:根据实 践经验,对技术进 行改进,提高了提 取效率
探索方向:未来将 继续探索新型煤焦 油提取技术的应用 和改进
技术实践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煤焦油 提取效率低
解决方案:采 用新型煤焦油 提取技术,提 高提取效率
建立示范项目: 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企业,建立新 型煤焦油提取技 术的示范项目, 展示技术的优势
和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宣传与交流: 通过媒体、学术 会议等方式,加 强新型煤焦油提 取技术的宣传和 交流,提高技术 的知名度和影响 力
添加标题
普及途径
政府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采用新 型煤焦油提取技术,提供财政补 贴和税收优惠
技术原理
煤焦油提取技 术的发展历程
新型煤焦油提 取技术的特点
新型煤焦油提 取技术的主要 步骤
新型煤焦油提 取技术的应用 领域
0
0
0
0
1
2
3
4
技术优缺点
优点:高效、节能、环保
缺点:设备投资大,操作 复杂
优点:可提取高纯度煤焦 油
缺点:对原料要求高,需 要优质煤炭
Part Three
新型煤焦油提取技 术在煤炭加工中的

焦油深加工工艺流程

焦油深加工工艺流程

焦油深加工工艺流程
《焦油深加工工艺流程》
焦油是一种用于制备化工产品和能源产品的原材料,它由煤焦油、石油焦油等来源。

深加工焦油可以将其转化为更高级的化工产品,提高其附加值。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焦油深加工的工艺流程。

首先,焦油深加工的第一步是脱水处理。

焦油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需要通过蒸馏或其他方法将水分脱除,以提高焦油的精炼度。

接着是裂解反应。

焦油中的大分子化合物需要经过裂解反应,将其分解为较小的分子,以便后续的炼制和处理。

然后是精制过程,包括空气氧化、硫化、聚合等反应。

通过这些过程,焦油中的杂质和有害化合物可以被去除或转化为更有用的产物。

最后是提纯和分离。

通过蒸馏、萃取、结晶等方法,可以使焦油中的不同成分得到分离和提纯,生产出符合不同用途要求的化工产品。

总的来说,焦油深加工是一项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的处理和加工。

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可以将原始的焦油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煤焦油产品精细深加工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煤焦油产品精细深加工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煤焦油产品精细深加工技术
一、产品和技术简介:
以炼焦煤为原料,获得的化工产品,在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普遍看好的是其深加工精制产品的应用。

由焦化得到的苊、蒽、芴等占世界需求的90%以上,它们是农药、医药、耐高温材料及合成橡胶和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焦化提供的许多芳香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是石油化工所无法替代的。

但是焦化粗加工后的利用价值低,我国由于产品纯度品质和深加工精制技术所限,大量炼焦化产品低价销售,甚至作为废料烧掉,而其深加工精制产品需要高价大量从国外进口。

二、应用范围:
针对国内外需求大量稠环衍生物等深加工的产品,对焦化产品精细化深加工,可获得高附加值化工、医药市场所需原料和中间体。

获得苊、喹啉、芴和甲基萘等深加工产品作为高档荧光染料和抗心脑血管、抗肿瘤医药原料中间体。

做荧光染料、医药中间体和维生素是市场长期需求的产品。

三、生产条件:不锈钢反应釜,水,电,汽和蒸馏等公用工程设施,生产荧光染料和医药原料中间体等品种,具备即时检测的有机分析实验室。

四、获得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五、市场与效益:国内市场处于材料短缺并需进口。

产品附加值高于焦油粗品3-5倍,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社会效益。

六、提供技术的程度和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

低温煤焦油加工利用新工艺新技术

低温煤焦油加工利用新工艺新技术

w.
!"# 和 !$% 含量多。中等变质程度类烟煤热解时, 煤气和焦油产率较高, 热解水少。年 老煤如贫煤以上这类煤种, 热解时煤气产率低。随着于馏最终温度的升高, 焦油产率下 降, 焦油中芳烃和沥青增加, 酚类和脂肪烃含量降低, 说明加热温度不同, 热解反应的深 度不同, 表 & ’ ( 列出了不同最终温度下干馏产品的产率和性状。
.b zfx
#"!
w.
第三章 ! 低温煤焦油的加工利用
低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的性质和组成有根本的区别, 而低温煤焦油与石油在应用
上十分相似。至今,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低温煤焦油是作为液体燃料 ( 如汽油、 柴油和燃料
油) 的生产原料, 而且也是化学品的生产原料。大量的酚和甲酚从低温煤焦油中回收并
用于塑料、 树脂和农药的生产。和石油产品一样, 像萘这类芳环化合物在低温焦油中并
"#$ "* ,$ ") #$ )* /$ /% #$ ,"$ &
低温焦油是极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基本上由烃类和非烃类有机化合物所组成。首先 非烃类化合物含量很高, 特别是酸性组分, 主要是酚类, 含量高达 *#4 以上。酸性组分和 碱性组分加起来占低温焦油的 %#4 以上。烃类中芳香烃占 %#4 以上, 此外含有烷烃和环 烷烃。
不能得到。以低温焦油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为主要应用的近代化工厂中, 典型的有英国 的波尔索威尔 ( "#$%#&’() 厂和法国的马里诺 ( )*(+’,*-) 的洛林厂。
#%/ - +$/ 。低级酚有广泛的用途, 而高级酚用途远不及低级酚广泛, 低温煤焦油中高
低温焦油中含石蜡量相当多, 特别是褐煤低温焦油。可通过冷冻、 过滤或抽提方法

煤焦油精制系统技术操作规程

煤焦油精制系统技术操作规程

精制系统技术操作规程⒈焦油蒸馏工序⒈1:工序简介焦油蒸馏是对高温煤焦油进展脱水和蒸馏,进而分别成轻油、三混馏份、蒽油、沥青产品等各种馏份的生产工序,承受间歇式常减压蒸馏工艺,公司精制设计年处理力量2 万吨焦油。

⒈2:流程简介外来焦油泵送焦油储槽,在槽内用蒸汽间接加热静止脱水后,再泵送焦油蒸馏釜,在釜内用煤气﹤或煤﹥加热,蒸发脱除剩余水和轻油,脱水最终完毕后的无水焦油连续加热,蒸出的油汽从釜顶上升管进入蒸馏塔,从塔顶油汽管进入冷凝冷却器。

依据各馏份切换条件分别实行轻油、三混馏份、三混馏份实行完毕后。

从塔底油汽管实行蒽油,油汽经塔底油汽管进入蒽油冷确器,被冷凝液体进入冷凝冷却器后进入真空承受槽,这时,水、轻油、恩油放至燃料油承受,静止脱水后,油泵送燃料油贮槽,水排至酚水地下池;三混馏份放未洗混合份槽待洗涤脱酚,沥青产品放沥青槽,从槽内放经筛子而落入刮板机池冷却固化后待售。

⒈3:主要工序技术参数规定⒈⒊1:各槽温度保持状况焦油储槽:80—95℃;蒽油槽:80—90℃;已未洗混合份槽:70—80℃;洗油、轻油槽:﹤35℃。

⒈⒊2:各槽上空高度立式槽:≤500 ㎜;卧式槽≦300 ㎜;蒸馏釜装釜上空:500 ㎜≤上空高度≤600 ㎜。

⒈⒊3:原料、产品质量标准⒈⒊⒊1:原料焦油比重:1.12—1.2 之间;水份:≧4%;灰份:≧0.1%;粘度:≧4;甲苯不容物〈无水基〉:3.5—7%;含萘〈无水基〉≦7%。

⒈⒊⒊2:三混馏份含水:≧0.5%;含萘:40—50%;含酚:5—7%。

⒈⒊⒊3:混合份蒸馏试验初馏点:210±5℃;230℃前馏出量:30—40%;270℃前馏出量75—85%;干点:282±5℃。

⒈⒊⒊4:蒽油蒸馏试验水份:≧2%,360℃前馏出量≦25%。

⒈⒊4:真空泵吸入口真空度:0.056—0.06MPa。

⒈⒊5:各电机温升<45℃。

⒈⒊6:蒸馏釜脱水最终温度:釜内温度:1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焦油精制新技术1 现代焦油蒸馏模式现代焦油蒸馏的模式大致有以下类型:采用大型装置,如德国最大焦油蒸馏装置为50万t/a;采用常、减压连续蒸馏操作方式,并全部设置余热利用,使每吨焦油耗热量小于0.879MJ;提高塔的分离效率,使萘的回收率大于90%、萘的集中度也达90%以上;通过“闪蒸”方式,获得不同软化点的沥青;有效抑制焦油过程中发生聚合反应,特别是避免结焦;采用微机控制,实现开停工切换与正常运行的全部工艺参数自控调节;寻求扩大焦油原料的资源。

2 煤焦油加工发展方向2.1 集中加工与大型化煤焦油集中加工与大型化的优点是:成本低;能耗低、产率高;投资省;产品品种多、档次高,有利于深加工;环境保护好。

而目前国内焦油加工装置普遍较分散、规模小(小于3万t/a),每吨焦油能耗高达2.0MJ,而且环境污染严重,产品品种少,质量较差,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2.2 扩大加工原料的资源即掺混一部分“蒸汽裂解法制烯烃”过程中产生的“裂解焦油”,与煤焦油一起进行加工。

该工艺在吕特格公司已实现工业化。

而国内仍有较多的煤焦油直接作为燃料油,未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3 煤焦油加工新技术3.1 焦油蒸馏技术国内多采用常压、一塔式、切取两混或三混馏分的蒸馏工艺。

引进的煤焦油蒸馏装置有如下特点:采用连续脱水—脱轻油,馏分塔为减压操作,塔顶采出酚油、压力为13.3kPa,塔底为软化点为65℃的软沥青;采用方箱管式炉,出口焦油温度为330℃;余热利用好,其中,软沥青与焦油换热、各馏分采用蒸汽发生器产生0.3MPa的低压蒸汽;馏分塔塔顶的油汽采用空气冷凝冷却器,并为减压操作,可节能约15%~50%;减压抽出的尾气与分离酚水,均送往管式炉焚烧;馏分塔材质选用抗腐蚀低碳合金钢。

3.2 工业萘蒸馏技术目前,国内多数焦化厂生产的是不酸洗95%工业萘,只有回收喹啉类的厂家才生产稀酸洗95%工业萘。

另外,生产95%工业萘的原料也有不同:窄馏分(即萘油馏分)、四混馏分(轻、酚、萘、洗)、三混馏分(酚、萘、洗)、两混馏分(萘、洗)等。

工业萘蒸馏工艺可分为常压间歇釜式精馏、减压间歇釜式精馏、常压双釜双塔连续精馏、常压双炉双塔连续精馏、常压单炉双塔连续精馏、常压单炉单塔连续精馏、常加压单炉双塔连续精馏等。

从精馏塔的实际塔板数来看,开始为50层、后增加到63层、64层、70层。

其精馏塔的塔型有填料塔(瓷环、鲍尔环、波纹板等)、圆泡罩塔、条形泡罩塔、斜孔板塔、浮阀塔等。

目前,多数大型焦化厂采用70层浮阀塔,以两混或三混馏分为原料的常压双炉双塔连续精馏工艺。

常压单炉、双塔连续工艺较普遍,而宝钢的常、加压单炉双塔连续工艺的能耗最低。

随着微机的应用,单炉、单塔连续精馏工艺有发展前途。

3.2.1 双釜、双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这是国内中小型焦化厂最为普遍采用的95N生产工艺,特点是操作稳定、控制容易。

工艺过程见图1。

图1 双釜、双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流程3.2.2 双炉、双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工艺过程见图2。

该工艺的特点是:初馏与精馏塔的塔底供热均靠各自的专用管式炉提供,以控制塔底的温度;两个塔的塔顶温度均靠调节其回流量来控制,有各自独立的温度制度,故操作方便,易控制。

图2 双炉、双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流程3.2.3 单炉、双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工艺过程见图3。

该工艺的特点是:一个管式炉向两个塔的塔底提供热量,管式炉的面积分配尤为重要;两个塔顶的温度仍靠各自的回流量来控制;两个塔底的温度控制则靠调节管式炉(如:煤气量、空气量、二次空气量、烟道翻板等)来实现。

若是两个塔底温度无法调整到所需要的数值,则表明管式炉的面积分配设计不合理,必须加以调整。

图3 单炉、双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3.2.4 单炉、单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见图4。

图4 单炉、单塔常压连续精馏工艺流程3.2.5 宝钢单炉、双塔(精馏塔加压)连续精馏工艺工艺过程见图5。

特点是:精馏塔采用加压操作,原料萘油与精馏塔底油进行换热,温度达到120~125℃,再与回流槽来的95N汽进行换热,温度达到18 0~200℃后进入初馏塔。

初馏塔底油一部分泵送精馏塔、另一部分去重沸器,以精馏塔顶95N汽为供热源,温度升至235~245℃再返回初馏塔底。

精馏塔塔底油一部分与原料萘油换热后外排,其余靠管式炉加热到319℃返回精馏塔内,以提供塔底热源。

塔底为甲基萘油,含萘1%以下。

初馏塔塔底的供热不靠管式炉,这是萘精馏塔采用加压操作的根本目的。

各馏分的余热均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低压蒸汽,其压力为0.3MPa。

图5 宝钢单炉、双塔连续精馏工艺流程3.3 焦油蒸馏所获馏分的洗涤技术这里指的是碱洗脱酚或酸洗脱喹啉装置,可分别获得酚盐与硫酸喹啉。

一般是先脱酚、后脱喹啉。

也可只脱酚、不脱喹啉。

原料则根据焦油蒸馏切取馏分不同而异,有窄馏分、宽馏分之分。

洗涤工艺可间歇或连续操作。

洗涤设备有空气搅拌、机械搅拌、泵混合、静态混合器、喷射混合器等型式。

后两种洗涤器较先进,洗涤效果好,便于连续操作与自动控制。

碱洗脱酚的主要控制因素有:用碱浓度、洗涤温度、分离时间、洗涤的级数等。

各馏分的洗涤要求馏分含酚小于0. 5%。

宝钢引进的是全连续碱洗脱酚工艺,碱液浓度较低,为8%~1 0%;轻油、酚油均为一段脱酚,脱酚效率分别为~38%、88%。

其轻油脱酚对酚钠盐起到净化的作用。

萘油则采用三段脱酚,脱酚效率为79%;脱酚设备采用静态混合器。

另外,只对脱酚酚油与甲基萘油分别进行连续酸洗脱喹啉,加酸浓度为30%~39%,效率分别为38.5%、52.2%。

设备也采用静态混合器。

3.4 粗蒽制取技术国内各厂均采用间歇操作工艺,设备为转鼓结晶机。

为了提高粗蒽的收得率,开发了两段结晶法。

宝钢引进的工艺采用全连续程序控制操作,包括:Ⅰ蒽油装入→冷却结晶→放料→离心等工序,计44h。

后改进为自然与强制冷却相结合,缩至35h,结晶颗粒大;设备采用立式冷却结晶机,有利于实现连续操作;所得粗蒽的含蒽高达38%,而含油很低。

3.5 酚钠盐分解技术国内大多采用硫酸分解法,缺点是有浓酚水产生,较难处理。

2 0世纪70年代开发了烟道废气分解法,仍有二次污染问题。

宝钢引进工艺采用高炉煤气分解法,按两级分解操作,其分解率为98%;并配备有苛化装置,可获得浓度为8%~10%的苛性碱液,苛化率为7 7%;无二次污染问题。

3.6 精萘制取技术国内原一直采用浓硫酸精制法,缺点是产生大量废酸很难处理,能耗高、收得率低。

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间歇操作的分步结晶法,并得到普遍应用。

宝钢曾引进区域熔融法,特点是连续操作,但精萘产率低,只有56%。

近年改为采用“Praobd”工艺技术,为箱式分步结晶,精萘产率为90%;并全部按程序自动控制、连续操作。

3.7 粗酚精制技术国内多采用常压脱水—减压脱渣、精馏的工艺,获得的酚类产品质量较差。

引进的采用5塔连续操作脱水脱渣精馏、第6个塔为间歇操作的工艺流程。

各塔均为减压操作,苯酚的回收率高达42%,比国内要高10%左右;产品质量特别好,有特号苯酚(结晶点40℃以上),邻位甲酚(结晶点29℃以上),间、对甲酚,二甲酚等。

3.8 粗吡啶与粗喹啉精制技术国内均采用烧碱液来中和分解硫酸喹啉,而国外多采用液氨来中和分解。

粗吡啶与粗喹啉的精制都是采用间歇操作、共沸脱水、减压精馏的工艺流程。

与国内不同的是引进装置采用6塔间歇脱水、真空精馏操作;并采用了空冷器,可节约冷却用水。

3.9 精蒽、精咔唑与蒽醌生产技术国内都采用以粗蒽为原料,经溶剂—精馏法处理获得精蒽,再催化氧化制取蒽醌。

宝钢引进“Praobd”技术,即以Ⅰ蒽油为原料,先加入溶剂进行分步结晶(简称溶剂结晶法)、再进行减压蒸馏,获得精蒽(含蒽达95%以上)与精咔唑(纯度为90%以上)。

蒽醌生产工艺是瑞士Ciba Geigy公司的技术,经多段固定床催化氧化、多段冷却,获得纯度为99%以上的蒽醌,与国内相比,工艺与设备方面的水平也差不多。

特点是整个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液很少,可以送往活性污泥装置处理;产生的废气量较大,但它可以经回收、过滤,再经废气燃烧装置破坏后放散,故不会给环境带来危害;还采用了美国Foxboro 公司的DCS控制系统。

3.10 沥青的利用与改质技术目前,煤焦油沥青主要用于生产沥青焦、电极与阳极糊的粘结剂(改质沥青)、型煤粘结剂、筑路沥青、各种沥青防腐漆等。

国外现已开发成功“煤沥青制造超高功率电极用针状焦及航空、宇宙飞船用碳素纤维”的生产技术,这是煤沥青今后的利用方向。

3.10.1 沥青延迟焦生产技术石油沥青生产延迟焦的技术在石化行业早已应用,而煤沥青生产延迟焦—沥青焦的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才首次引进。

沥青焦通常采用室式焦炉法和延迟焦化法生产,最近德国又开发了回转炉法,但未工业化。

室式焦炉法污染严重,故国内已淘汰,宝钢为延迟焦化法。

3.10.2 粒状沥青生产技术20世纪80年代,国内自行研制成功粒状沥青生产工艺,并实现了工业化。

其生产原理是,用泵通过雾化喷嘴将沥青雾化成细小液滴,再在冷气流中冷却成型,靠沥青自身的表面张力成为粒状沥青。

3.10.3 筑路沥青生产技术过去的筑路沥青是以煤系中温沥青60%~80%和蒽油40%~20%的配比,进行熔融、混匀配制而成。

目前德国研制成功了焦油—石油混合沥青,即30%煤沥青和70%石油沥青混合,共溶性好,粘结剂组分的分布均匀,可制作沥青混凝土,用于高速公路的路面。

采用这类沥青铺路,具有施工时凝固快、路面在夏天不易变形等石油沥青的优点;同时也具有与石块的粘结力强,抗油侵蚀,易加工使用和路面坚固等焦油沥青的优点。

近年来,又开发成功添加橡胶、废橡胶、废塑料等改性的煤系筑路沥青,降低了筑路沥青的成本。

3.10.4 沥青碳纤维生产技术从煤沥青制备碳纤维的流程为:(焦油沥青)→热处理→(调制沥青)→熔融纺丝→(沥青纤维)→不熔化处理→炭化(惰性气体条件下加热)→碳纤维。

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是:预处理,通过调制使原料沥青具有充分的纺丝性;不溶化处理,使沥青纤维表面具备不熔性。

预处理一般采用在惰性气流中干馏或减压干馏的方法,以除去原料沥青中的低分子组分,提高原料的分子量。

也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除去原料中的游离碳和高分子不溶物。

在高于沥青软化点约100℃的温度下直接压滤,可以除去某些降低纤维质量的喹啉不溶物或矿物组分。

熔融纺丝所得到的纤维软化点低于其分解温度,会导致沥青纤维进一步热处理存在困难,只有通过不熔化处理才能克服。

不熔化处理是氧化过程,其作用是在热反应性差的芳香族化合物中引入热反应性高的含氧官能团,生成氧桥键,使缩合环相互交联结合,在表面形成不熔的皮膜。

由于煤沥青具有含碳率很高、易经受不熔化处理等优点,煤沥青和吹过空气的石油沥青的混合物可以作为制备熔融热解沥青碳纤维的原料,所得产品质量符合一般碳纤维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