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ea471c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3.png)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中风也被称之为脑卒中,其可以被进一步分成出血性脑卒中以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患中风后会出现语言不利、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状表现,其疾病的死亡率、发病率会比较高。
西医康复治疗会包含运动治疗、语言治疗等多种手段,其会设定更具客观性的诊断标准,中医康复会应用按摩针灸被动方式,配合太极拳等主动训练办法,强健患者体魄,缓解患者疼痛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能够以现代治疗手段配合传统治疗方式,二者相互补充,其能够起到更强的治疗成效。
一、中西医治疗中风的办法(一)西医治疗中风的办法首先,是静脉溶栓。
其主要是溶解堵塞患者血管内的血栓,使得原本堵塞的血管可以变得畅通,恢复正常供血,其是用于治疗患者中风的主要方式。
若患者为溶存在溶栓指征的早期病患,其应用静脉溶栓的治疗方式会有效减小患者的致残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其预后状态。
其次,是动脉取栓。
若患者为大血管闭塞病患,其静脉溶栓的再通率有限,所以可以利用动脉取栓的办法,弥补静脉溶栓的不足之处,有效且及时的进行取栓治疗能够极大程度改善严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状态,提高病患生活自理能力。
再次,是外科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无效的严重脑出血病患需要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办法,其会包含脑室穿刺引流术、骨瓣减压术等。
最后,要控制病因服用药物。
管控中风的高危因素,例如降血脂、降血压等,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持规律的作息状态。
(二)中医治疗中风的办法首先,是药物治疗。
若患者昏迷,可以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中药制剂,帮助患者尽早清醒,恢复神智。
缺血性中风病患,特别是逐渐增多的腔隙性脑梗死病患,应用中药针剂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例如舒血宁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
其次,是针刺疗法。
若患者在中风后出现了偏瘫等后遗症,可以应用运动疗法、电针针刺法有效干预,减小患者肌张力,提高病患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最后,是艾灸与拔罐治疗方式。
其是最为常用的中医治疗中风的办法,燃烧艾条,其会形成热量刺激病患穴位,用于改善患者气血循环状态,从而起到消除湿邪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30e79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往往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造成脑细胞损伤。
虽然脑卒中发病率高,但由于脑细胞的不可再生性,患者常常面临着严重的后遗症,包括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为了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
1. 中医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注重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通过调整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等要素的平衡状态来治疗疾病。
针对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常常采取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中药疗法则通过中药的复合制剂,调整人体内各种机能,促进康复。
推拿疗法则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特定部位,刺激神经末梢,促进气血循环。
这些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被广泛应用。
2. 西医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西医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常常采用康复理论和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活动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语言治疗则通过各种言语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认知训练则着重训练患者的思维、记忆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
西医康复治疗注重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而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能力。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疗法优势。
中医能够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西医康复治疗则着重于训练和恢复患者的生活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疗法,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质量等指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卒中单元实施与效果评价
![卒中单元实施与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d9c52a2d0d233d4b14e6937.png)
卒中单元实施与效果评价广东省阳江市中医院内一科冯小燕 529500摘要:广东省阳江市中医院自2004年起,参照国外的卒中单元模式,结合中医学的特色,创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有效降低了卒中病人的死亡率,提高存活病人生存质量,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为中西医结合防止中风的新途径作出了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
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在我国,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
尽管卒中的治疗在动物试验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临床治疗仍不尽人意,至今国际上并没有一种药物被公认为对急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疗效。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是所有神经科医生所关注的。
那么,什么是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循证医学的发展为选择诊断和治疗方案,降低卒中病死率和致残率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并将对未来的卒中诊断和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按照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只有4种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分别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OR值为0.71)、溶栓治疗(OR值为0.83)、抗血小板治疗(OR值为0.99)和抗凝治疗(OR值为0.99)[2]。
因此,卒中单元可能是近年来在卒中治疗方面最重要的进展,其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为卒中病人的管理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建立中国卒中单元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当务之急。
1 、什么是卒中单元 狭义的卒中单元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如卒中病房中,组织神经专科医生及专职的物理治疗师、职业康复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学家、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或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以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卒中病人管理模式。
广义的卒中单元把卒中病人的管理延续到出院之后的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及社会收容机构医疗,形成卒中病人管理的社会系统工程[2]。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10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106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e8946af5335a8102d220d6.png)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10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53例进行卒中单元治疗,中西组53例加用针灸及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nihss)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
结果:2组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卒中单元治疗,中西组加用针灸及中医辨证治疗。
卒中单元模式:①一般治疗与西药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降压,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
常规西药治疗依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版,视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②康复治疗:患者入院后即由康复医师早期评估其残疾和损伤状况,尽早确定康复治疗时间,由语言治疗师对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测评和训练。
③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进行测评,视病情给予心理及药物治疗。
采用墙报、多媒体、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
④针灸治疗:配合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处方以阴经穴和督脉穴为主,由专业针灸治疗师统一规范操作。
⑤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中药煎剂口服、鼻饲或灌肠。
中经络:风痰瘀热型,给予化痰通络汤加减;风火上扰型,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痰瘀腑实型,给予星蒌承气汤加减;中脏腑:痰热内闭型,给予羚羊角汤加减,配合安宫牛黄丸;痰湿蒙神型,给予涤痰汤加减;元气败脱型,给予参附汤加减。
1.4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8日、第60日。
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8日、第60日。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第28、60日后2组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 指数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中风很可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张新颍
![中风很可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张新颍](https://img.taocdn.com/s3/m/38466d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c.png)
中风很可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张新颍发布时间:2023-06-17T01:30:13.832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张新颍[导读] 中风在临床上的专业术语叫脑卒中,是一种十分急性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中风的产生与各种原因都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后导致供脑血管的堵塞引起脑部供血急剧减少或断流,在这种又缺氧又缺血的情况下,患者的脑组织和神经组织会受到很大伤害。
但是在中医角度看来,中风的发生与经血气相关,此外还进一步将中风分为了:气虚血瘀、痰热风扰、内闭外脱三种类型。
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询证治病,对这三种类型的中风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虽然西医和中医都对中风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效果还未明确。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漯河 462600中风在临床上的专业术语叫脑卒中,是一种十分急性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中风的产生与各种原因都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后导致供脑血管的堵塞引起脑部供血急剧减少或断流,在这种又缺氧又缺血的情况下,患者的脑组织和神经组织会受到很大伤害。
但是在中医角度看来,中风的发生与经血气相关,此外还进一步将中风分为了:气虚血瘀、痰热风扰、内闭外脱三种类型。
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询证治病,对这三种类型的中风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虽然西医和中医都对中风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效果还未明确。
一、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我国具有发达的中西医结合医治的特点与优越性,现代西方健康疗法传入中国从一开始就必然的要和中医药治疗相互作用。
中医药康复方法已形成了一套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包括了针灸、推拿、导引、各种外治手段(药熨、膏摩,药浴)和食疗技术,已经运用在治疗实践中,并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与现代康复医学技术的结合中,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中医药治疗特点和优点也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日前,我国加强中医学传承、发展探索,中医药预防慢性病研究的科学投入,也给开展中医药治疗带来了契机。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61b2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4.png)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脑血管的突发性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疾病。
脑卒中常见的表现有突发性头痛、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概念、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是将中医和西医的康复疗法结合起来,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的一种康复疗法。
中医是指采用中医学原理和方法,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为主要手段的医学体系。
西医是指采用现代医学原理和方法,以病因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综合了中西医学的优势,采用了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1、中医康复疗法中医康复疗法是中医学原理和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其中,针灸是将针刺入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推拿则是利用手法、指压、按摩等手段,刺激身体各个穴位,达到调节人体气血、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
拔罐则是在患者的皮肤上用火烧罐子,造成负压,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艾灸则是将燃烧的艾草放置在患者身体的穴位上,达到温热、通脉、活血、化瘀的效果。
2、西医康复疗法西医康复疗法是现代医学原理和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康复训练等。
其中,物理治疗主要是利用物理性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如电疗、磁疗、热疗、冷疗等。
语言治疗则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言语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促进患者的语言恢复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康复训练则是通过运动、功能性训练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肌肉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行走能力等的提高。
3、综合康复疗法综合康复疗法是将中西医康复疗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案。
崔应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实施与完善的研究
![崔应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实施与完善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fdb07831b765ce050814e8.png)
什么是最有效的治疗
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
什么是卒中单元
它是指改善住院卒中病人医疗管 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为卒 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 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
卒中单元的历史
卒中单元的特点
卒中单元并不等于药物治疗加康 复治 疗, 它 是 一种整合医疗 (integrated care)或 组织化医疗 ( organized care) 的特殊型。
卒中病房(Stroke ward) 移动卒中小组(Mobile stroke team) 混合康复病房(Mixed rehabilitation ward) 普通内科病房(General medical ward)
卒中单元和传统病房比较
卒中单元 康复的参与 多专业小组医疗(每周会议) 护士与卒中多专业小组结合 与卒中多专业小组结合的治疗 常规参与康复的看护 常规参与卒中多专业小组会议的看护 工作人员 致力于卒中的临床医生 致力于康复的医生 致力于卒中的护士 致力于康复的护士 教育和训练 对看护提供常规知识 定期工作人员培训 全面实施康复 增加接受理疗和职业治疗病人的比例 早期理疗和职业治疗 临床检查和治疗指南 实施康复的强度 更多使用理疗和职业治疗 增加护士:病人比例 传统卒中病人管理
卒中单元的中西医治疗
我们还在总结历代中风治疗文献的基础上,选 取点穴、穴敷、灌肠、外洗等中医传统外治法, 如通腑醒脑灌肠法治疗卒中病中脏腑属阳闭者 还采用头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眼针治疗中风偏 瘫,刺络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特色疗法 尤其是应用中国工程院院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 窍针刺法。既提高了卒中临床疗效,又突出了 中医特色
卒中单元的基本类型
急性卒中单元 康复卒中单元 联合卒中单元 移动卒中单元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实施与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89238ddc1c708a1284a44fb.png)
长期的 、 连续性的过程 , 从住 院前、 经住 院期最后返 回社区 , 每一
个环节都应紧密相 连, 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断裂 , 其 都不可避免地
11 建立合理的病房结 构 .
病 房的结构应 满足治疗 、 康复 、 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影响治疗 效果 。笔者根据所 在地实 际情 况 , 初步建立脑卒 中防 治的三级 网络 : ①通 过深入社 区开展脑卒 中预防知识讲 座 , 提高
居民对脑卒 中的认识 ; ②对有潜在脑卒 中危险的居民登记造册 , 指导他们 积极 开展一级预防 ; ③对住院脑卒 中病人 , 追寻其可能 的发病机 制, 及早采 取二级 预防。对出院 回归家庭或进 入社 区
康教育 、 监护等多项功能。如急性/ 复联合卒 中单元应包括重 康 症监护病房 、 普通病 房和康复 锻炼 室。配备必要 的生命体 征监 测和抢救设备 ( 如心 电、 吸 、 呼 血压 、 动脉 氧饱 和度 和床旁 监测 仪, 输液泵 、 视频监测系统。血凝 系统检查仪器 : 凝血酶原 时间 、
14 制定标准化的脑血管病治疗 指南 .
制定 科学而规 范的院
病率 高、 病死率高 、 致残率高 、 复发率 高、 并症 多及治愈率低 的 合
特点 , 给个人 、 家庭 和社会造成 了沉重的负担… 。建立中国卒 中
内临床诊治指南 、 诊疗路径 , 建立 急性脑卒 中诊 断 、 评估 、 察 、 观
的生存质量 , 缩短 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 提高 了病人及家属 的满意
度, 初步显示 了中西 医结合卒中单元 的优势 。
1 建立联 合卒 中单元的步骤 收治符合 19 9 5年全国第 四届脑血 管病会议 制定标 准的脑 卒 中病人 J并符合 以下标准 : , 首次急性颈 内动脉系统脑 出血或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f0734e30975f46527d3e1a7.png)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2年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卒中单元治疗,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第21、90、180天的Rankih(mRS)、BI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通过比较,mRS、B1分数改变情况研究组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显著减少患者伤残几率,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临床中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脑卒中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2012年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63例。
其中男65例,女61例;年龄范围是42~79岁,平均为(652±98)岁;病程为05~7 d,平均为(237±12)d。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方法进行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即应用中药予以治疗,将6 ml疏血通注射液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合稀释,并进行静脉滴注,1次/d,3周1疗程;中药汤剂应用益气活血药方加减治疗,1帖/d,3周为1疗程。
在患者意识保持清醒时,且生命体征出现平稳状态后即进行针灸介入治疗,针刺穴位参照神经功能残障进行定位,5次/周,3周1疗程。
体位训练进入卒中单元开始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主要措施有推拿、运动治疗、功能恢复训练;推拿和运动治疗需要在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后进行;参照患者身体肌张力情况分期予以康复性治疗,5次/周,3周1疗程。
治疗中实施卒中单元常规疗法,主要有作业治疗、言语恢复治疗、心理健康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工作等。
干预时间持续3周。
研究组患者通过3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后可以出院。
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研究(一)
![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研究(一)](https://img.taocdn.com/s3/m/512c67567fd5360cba1adbb0.png)
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研究(一)关键词: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研究。
方法120例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
66例为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的治疗组,54例为普通病房的对照组。
两组都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
但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可以提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它的高致残率,近年来已被定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脑卒中的有效治疗也便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目前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已经从经验治疗时代迈进了循证医学时代,建立卒中单元治疗脑血管病是目前最先进最科学的方法。
我们根据国情创建出了具有中西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06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并首次发病,对所行治疗知情同意:脑卒中。
采用WHO临床定义: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持续时间超过24h,不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
1.2一般情况66例卒中单元患者男46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60.3岁;确定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5例,脑出血患者2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8例,糖尿病病史12例。
54例普通病房患者中男40例,女14例,年龄41~78岁,平均59.2岁;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8例,脑出血患者16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9例,糖尿病史9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期及高危因素积分等诸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
![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98d63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b.png)
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实用版)目录1.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概念2.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发展历程3.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优势4.我国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现状与挑战5.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文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为提高脑卒中的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我国开始探索并推广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
1.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概念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护理等多学科资源,形成一个高效协作的救治团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2.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发展历程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起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从 2000 年开始引进并尝试推广这一模式,目前已经在部分医院建立起了脑卒中单元。
3.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优势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救治效率:多学科团队协作,缩短了患者就诊和治疗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2)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3)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4)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一站式服务,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4.我国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现状与挑战目前,我国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挑战:(1)脑卒中专科人才短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专业人才的不足,制约了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推广;(2)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地区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在部分地区难以实施;(3)政策支持不足:相关政策和法规尚不完善,对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推广造成一定影响。
5.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发展,我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脑卒中专科人才的培养力度,满足脑卒中单元建设模式的人才需求;(2)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资源分布的均衡性;(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开展脑卒中单元建设。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知识知多少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知识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fa6a320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0.png)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知识知多少脑卒中,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脑血管疾病,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且该病的致死及致残的风险性极高。
脑卒中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脑部突发的血管破裂、血液无法正常回流等异常情况,损伤了脑部组织从而引发疾病。
发病前会存在一些预兆,包括突然产生眩晕及异常头痛、面部或手脚产生麻木感、语言交流突然出现障碍、出现全身乏力现象、异常的突然跌倒及晕倒等,当出现此类症状时,需要立即提高警惕,并且立即就医。
近年来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研究逐渐深入,但仍未发现效果非常良好的治疗手段,因此对于该病来说,需要加以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早期时就要采取科学的康复治疗措施,从而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疾病的风险性。
脑卒中康复是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各类训练措施,减轻疾病致残及致死的风险,使患者可以有效的重返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该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的恶化。
因此所有人都应该了解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知识,本文将对此内容进行科普,具体如下:1.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由于脑卒中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其发病概率、致死及致残风险均逐年增加;在脑卒中患者中,大约有8成左右的患者均会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大概成左右的患者残疾非常严重。
脑卒中的高风险性,不仅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患者的正常出现和生活受到限制,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和挑战,会显著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还会对家庭成员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影响,使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严重下滑。
而经过早期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相较于未经过早期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来说,其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改善的概率显著提升。
因此,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机体功能改善、自理能力提升,最终使患者的基本行为可以尽可能依靠自己完成,从而有效减轻家庭负担,改善家庭的整体生活水平及质量。
卒中单元优势文档
![卒中单元优势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e253504b52acfc789ebc9e2.png)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优势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
中风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一系列疾病,好发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等高危人群,发病后常出现偏瘫、口角歪斜、语言和心理障碍等症。
目前医学界对中风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四种: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其中卒中单元的治疗模式效果最显著一、卒中单元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
它来源于临床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临床实践。
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与环境的联系包括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及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这种思想方法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的领域中。
卒中单元强调以病人为中心,进行有组织的多学科、合作和整合的医疗计划。
它不仅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而且更注重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
在比较完善的卒中单元里,还指导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整个治疗计划,为病人出院后在家里自我训练、转到社区医疗中心以及回归社会做积极准备。
卒中单元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和其他医学体系比较,中医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手段中,最重视辨证论治。
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很难确定统一的治疗方法。
因此,只能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来确定治疗方针,而证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和实质,所以要根据证来确定治疗方法。
脑卒中具有复杂性,治疗应考虑到病因(血管、血液、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病理基础、卒中的类型、发病的时间、梗死灶(出血)的大小(多少)、部位、主要器官的功能、并发症、年龄及个体素质等诸多方面因。
高利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思路感悟
![高利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思路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ee08160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8.png)
高利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思路感悟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脑卒中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代西医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也在逐渐完善。
高利教授致力于将中西医结合起来,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治疗脑卒中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对其治疗思路的研究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中医治疗的优势中医治疗脑卒中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脑卒中是由于气血不畅、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引起的。
中医治疗脑卒中主要通过草药治疗、针灸、按摩等手段来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脏腑功能,加速康复。
在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中医注重的是整体治疗,而不是仅仅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的疗效也是显著的,许多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后,身体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二、西医治疗的优势西医治疗脑卒中的优势在于其先进的药物和手术治疗。
西医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
而手术治疗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患者的问题,让患者的生命得到有效的保障。
西医治疗的优势在于其高效、快捷,而且治疗的过程相对较为简单。
西医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在治疗脑卒中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患者在接受西医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命得到了保障。
三、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
中西医结合可以使治疗的效果更为全面,更加科学。
中医在治疗脑卒中方面注重的是整体治疗,而西医则更加注重的是药物和手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可以将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中医可以通过草药治疗、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增强脏腑功能。
西医则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来控制症状、解决问题。
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科学的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优势在于综合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
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b4b6da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11.png)
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逐渐上升,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一种综合性疾病,脑卒中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干预,其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原理及方法1. 中医治疗的原理中医认为,脑卒中是由于脑部气血不通畅或脑络受损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脑卒中的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促进气血循环,恢复脑部功能。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疗法等。
2. 西医治疗的原理西医治疗脑卒中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康复训练等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等,手术干预包括血管重建、血肿清除等,康复训练则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训练等方法来促进患者的恢复。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目标是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全面提高患者的疗效。
常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配合中药治疗等。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评估1. 临床症状改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一个关键指标是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通过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估,比如运动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等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
2. 影像学检查评估影像学检查是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脑部病变的变化,比如是否出现新的梗死灶、出血灶的吸收情况等,从而判断治疗效果的优劣。
3. 生活质量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估,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治疗效果对患者整体生活的影响。
4. 临床随访评估临床随访评估是对脑卒中患者疗效进行长期跟踪观察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随访患者,观察其病情的演变情况,了解治疗后的效果是否持久,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有优势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有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3005ed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1.png)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有优势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
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在中医中,中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
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
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
从西医的角度而言,脑卒中的病因比较复杂、多样。
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外动脉的狭窄和闭塞、脑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因素、血液学因素、炎症、感染、红斑狼疮、结节性大动脉炎、风湿性关节炎都可能促发脑梗死。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中风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
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
康复治疗包括现代康复治疗和中医康复治疗。
现代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语言治疗、运动治疗等,借助PT、OT、假肢矫正器以及声光电等手段,对疾病的诊断和评定都有一个比较客观、量化的标准。
而中医康复主要依靠针灸、按摩和中药等被动手段,在配合以太极拳、导引等主动训练,在中医“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功能康复”的基础理论指导下,能够很好的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强身健体的治疗目的。
税国强医生认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二者相互协同,以现代治疗手段配合以传统治疗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一点在中风病人康复过程体现尤为明显。
第一,中西医结合,治标又治本。
对于中风患者来讲,发病后所出现的猝然猝倒、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就属于“标”,现代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这些表现进行功能恢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有哪些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有哪些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9f8d89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有哪些优势脑梗死为缺血性疾病,属于中风的一种,因此又称为缺血性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
在医学临床上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70%。
脑梗死的病因复杂,其主要是因为个体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脑部组织由于缺血或者是缺氧而出现缺血性坏死或者是软化,进而形成脑梗死。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多见发病于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群患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以及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当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时则会导致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甚至是堵塞,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则会逐渐形成血栓,演变为脑梗死。
在中医学角度上来讲,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主要是因为患者年事已高,身体衰弱,肝肾阴虚,在日常生活中饮酒与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等导致经脉堵塞,再加上天气变化等原因使得脏腑生理功能与气血紊乱而引发中风。
目前临床医学上虽然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种,例如药物治疗(血管扩张剂、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以及尿激肽原酶)以及手术治疗等,但是总体的治疗效果不如人意,那么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有哪些优势,效果怎么样?请看下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优势顾名思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指的就是同时运用中医与西医两种治疗手段来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将中药与西药结合在一起,又或者是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进行中医针灸、外敷以及按摩等手段结合治疗。
当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选用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很多脑梗死患者都是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针剂来进行治疗。
还有的脑梗死患者是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血栓通静脉滴注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广大患者需要遵循医嘱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但无论选择哪一种综合治疗方式,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都非常好。
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缺血性症状、记忆功能以及西药服用的不良反应,还能够大大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
脑血管病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及其优越性
![脑血管病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及其优越性](https://img.taocdn.com/s3/m/d17b0bf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a.png)
脑血管病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及其优越性
郭瑞友;秦璞;崔海岩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
【年(卷),期】2004(019)001
【摘要】脑血管病(CVD)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存活者中50%~70%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
至今.国际上并没有一种被公认的药物对急性脑卒中有确切的疗效。
我国每年为此所花费的医疗费高达上百亿.但是对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以及生活能力的恢复仍然不尽人意。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最佳治疗方案。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郭瑞友;秦璞;崔海岩
【作者单位】青岛市海慈医院神经内科,山东,青岛,266033;青岛市海慈医院神经内科,山东,青岛,266033;青岛市海慈医院神经内科,山东,青岛,266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急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模式的优越性 [J], 王万林;周满翔
2."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治疗的优越性 [J], 王万林;周满翔
3.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模式和优越性 [J], 廖瑜;曾进胜;周军;谢赤敏;杨冬银;刘双喜;金久妹
4.比较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与普通神经内科病房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J], 马战友
5.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J], 高树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108cd1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b.png)
中风很可怕!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高,我国中风患者的数量逐年升高,对于中风患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随着中医疗法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也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那么,现代医学是怎样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来治疗中风的呢?在这里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关于中风脑中风又叫“脑卒中”,主要是因为脑内动脉狭窄,或者是出现闭塞和破裂等情况,进一步就引起脑血液循环发生了障碍,时间久的话还会导致大脑永久性功能障碍。
二、中风发病的先兆有哪些?1、手指很多人都会有手指发麻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常见,但是,若是突然手指发麻,还伴有合不拢的情况,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征兆。
首先是一只手或一只脚失去感觉,然后是一只胳膊、一条腿、半边脸或半边身体变得麻木,但也有的只是几根手指隐隐刺痛,手不听使唤,手指攥拳无力等。
2、舌根患者若是出现脑动脉供血不足时,就会感觉舌根发硬,说话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现语言障碍,这多是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所致。
还会表现为喝水容易呛水、吃饭容易呛着、易咬到舌头等等,这时,一定要谨慎,及早去医院检查。
3、面部由于脑中风是发生在脑血管处的病变,所以,当病变累及到了神经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面瘫等症状,这时就会表现出睡觉单侧流口水、吹不成口哨等表现。
甚至还会有短暂性黑蒙,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可恢复,有的人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等。
4、下肢双腿或单腿软弱无力,即使在平地也会摔跤。
因为不论在大脑的哪个半球出现病变,都会导致病变对侧偏瘫,其程度可有轻有重。
这时,肢体感觉就会出现异常,如腿脚不灵活、无力,这时要警惕,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信号。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案中西医结合,主要是在进行西医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融合中医治疗方式,采用中医特有的方药、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发表时间:2010-02-01T11:16:46.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2期供稿作者:杨秋汇[导读]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杨秋汇(天津市南开医院 300100)【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082-02【摘要】卒中单元是目前国际上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我国,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卒中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中国特色概况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程长、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制定一种有效的脑血管疾病管理的新手段是当务之急。
2000年初,英国医学杂志公布了应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对脑血管病目前治疗手段的重新评价,按照这个评价结果,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手段不是一种具体的药物而是一个管理系统,即卒中单元[1]。
自此,起源于欧洲的卒中单元,作为一种新的脑血管病管理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脑血管疾病临床究人员的关注。
狭义的卒中单元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如卒中病房中,组织神经专科医生及专职的物理治疗师、职业康复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学家、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或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以改善预后、提高疗效的卒中病人管理模式。
广义的卒中单元把卒中病人的管理延续到出院之后的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及社会收容机构医疗,形成卒中病人管理的社会系统工程[2]。
2003年美国和欧洲的卒中指南都明确指出:卒中患者应该在卒中单元里接受治疗,卒中单元是今后卒中治疗的方向。
中医对中风偏瘫的认识很多,究其病因,虽历代各医家学说纷纭,不外虚实两类,虚、火、风、痰、气、瘀六种病因。
其病位皆为脑和经络。
其病机较复杂,《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在我国, 中医已经长久广泛地用于卒中的治疗中,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中风的诊断、治疗和调护方面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医疗模式,至今与西医方法并存于临床。
Stroke Unit突出以人为本,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不是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从管理上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护理和康复中的优势在临床上进行优化组合,将西医的紧急救治和中医在治疗康复中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更能体现卒中单元的效率和有效性。
中医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疗效是我国的特色,将国际上通用的卒中单元模式与有效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将中医治疗脑卒中的中药、推拿、针刺方法融入卒中单元之中,建立并完善规范的融西药、现代康复技术、中药、针灸、推拿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石学敏院士推广以针灸为主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国内的应用,揭开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序幕。
李向荣等[3]通过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卒中单元对住院卒中病人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住院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死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
樊永平等[4]在卒中单元中运用中药制剂治疗脑卒中病人,结果能有效地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升高急性脑梗死病人Bathel 指数(BI)评分、减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一步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
张运克[5]自1996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治疗5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
结果好转率达到80%以上,临床治愈率达到50%以上,并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证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优越性。
吴俊红等[6]自2002年12月开展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的管理模式以来,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分均高于普通病房管理。
2006年广东中医院黄燕等“关于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运用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变)及2006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启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的启动进一步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中国具有的可行性、优越性。
王万林等[7]将全部278例发病7日内的急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6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116例应用西药常规治疗。
观察2组14日内病死率、死亡原因、感染发生率和随访21日欧洲卒中积分(ESS)和90日Barthel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MBI)。
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比常规治疗模式具有优越性。
宋冬梅等[8]观察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将120例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6例为治疗组,5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可以提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吴俊红等[9]选择2002年12月—2005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病人160例,随机进入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和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80例,主要观察指标有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神经功能评估(NIHSS)。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病人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杨楠等[10]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与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规范的中医辨证治疗和针刺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评估(M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病人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与一般的卒中单元比较,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更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可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更多获益。
李丹丹等[11]将94例严重脑卒中(牛津残障量表评定均为5级)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中西组加用规范化中医药辨证施治及针灸治疗,观察项目为住院病死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等。
结果中西组SSS、FIM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组OHS恢复到3级~4级者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较一般卒中单元对患者更有益。
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我国在治疗脑卒中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王法德等[12]认为创建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应该坚持 “五个”结合。
(1)中医与西医结合;(2)中药与针灸、推拿结合;(3)治疗与康复结合;(4)内治与外治结合;(5)治疗与预防结合。
白小欣等[13]认为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童。
总体来说,我国卒中单元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现仍正处于起步阶段。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新的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研究应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重治疗轻预防2.重药物轻康复3.重西医轻中医4.重肌力改变而轻正确运动模式的再学习5.重运动功能的恢复而轻语言训练和心理治疗卒中单元。
神经功能的恢复、重建或代偿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终身的过程。
近些年中医针刺、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结合现代神经病学对于卒中后偏瘫的研究和认识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应当用现代科学手段揭开中医治疗中风的机制,同时进行多中心、多样本的观察研究,为循证医学提供依据,形成治疗指南,充分发挥中医简、效、廉、便的优势,根据本国实际,将中医、西医各自的特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疗效更高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参考文献[1]李厥宝,倪朝民.卒中单元的系统论[J].医学与哲学, 2004, 25(7): 27-28.[2]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李向荣,吴清明,刘未艾,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影响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381-383.[4]樊永平,熊飓,周纡,等.卒中单元中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47-249.[5]张运克.中医特色“卒中单元”的建立与实施[J].中医药学报,2005,33(5):5-6.[6]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7-208.[7]王万林,周满翔.急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模式的优越性[J].河北中医, 2005, 27(12): 891-892.[8]宋冬梅,郭占英.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急性脑卒中.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7(4):47.[9]吴俊红,王长垠,殷春萍,等.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07.[10]杨楠,李国辉,张志强,等.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12.[11] 李丹丹,李向荣,吴清明,等.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严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影响的初步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273.[12]王法德,聂俊英,张爱梅.创建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J].中国中医急症, 2005, 14(9): 881.[13] 白小欣, 李铁林, 黄胜平,等.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的探讨. 医学与哲学,2006,2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