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发言人:衣立东) - 西北电网赴韩国765kV ..

合集下载

风电和光伏并网控制研究列入“863”计划

风电和光伏并网控制研究列入“863”计划

白光L 价格 持续 下滑 ED

两年 内将 跌5 % 0
高工 L D 业 研 究 所 指 出 ,受 国际 经 济 巨 变 、 E 产 L D 装 企 业 及L D E 封 E 应用 企 业 扩 展 、洗 牌 ,企 业 之 间 的
竞 争 、国际 大厂 进 军 中国大 陆 市场 等影 响 ,因此 预估 未 来 中国 的L D白光 晶粒 价 格 降 价仍 将 持续 ,不 过 ,下 降 E 速 度 将 较2 1 年 缓 慢 。未 来2 内 的降 幅仍 将 超5 ,预 01 年 成 估2 1 年全 年 整 体 平均 价 格 幅度 将 超 出2 % ,2 1年 全 02 8 03 年 整体 平均 价格 降幅超2 %。 5
质性 增长 。 苗圩指出 : “ 明年 将 实施 新 一 代信 息 技术 、高 端装
定 ,符 合 电 网要 求 的 电能 ,并 且并 入 电 网 。我 国 已能 自
主 生产2 兆瓦 级永磁 直驱 风力 发 电机组 ,但 与之相 配套 的 全 功率 变 流 器还 只 能依 赖进 口 ,这 严 重制 约着 国 内风 电 产 业发 展 。据 了解 ,该 成果 具 有运 行性 能 高 、功 率密 度 大 、适 应 恶 劣运行 环 境 等特 点 ,填 补 了 国 内空 白 ,相 关 创 新技 术 获 得 国家 专利 ,总体 技术 性 能指 标 达到 国际先
发 电机 组 直 接配 套并 提 供符 合 标准 的 高 品质 工频 电源 , 可 替代 进 口永 磁 同 步直 驱式 风 力发 电配套 变 流器 系统 ,
为我 国大 容 量直 驱 式风 力 发 电变流 器 技术 国产化 与产 业
化 提供 技术 支撑 。
《 源技 术应 用 》2 1 # 第 1 2 电 0 2 - ・ 期

提升西北电网水(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措施

提升西北电网水(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措施

提升西北电网水(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措施贺元康;杨楠;江国琪;李全茂【摘要】为了适应西北电网大规模外送的要求,提高西北电网频率稳定性,西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对于西北电网内水(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性能提出了整改措施,该措施将机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响应行为等指标作为考评发电企业的考评标准,确定了水(火)电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考评办法、计量计算方法、信息披露方法.实践表明,该整改措施提高了西北电力系统在直流闭锁、大容量机组跳闸时系统频率的稳定性.%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large-scaled power transmission from Northwest Power Grid to other regions and to enhance the frequency st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proposes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performance of hydro-thermal generating units in the system. These measures set the electric quantity contribution and response behavior of generating units for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as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power enterprises in the category, and define the evaluation, calculation, information release methods for 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of hydro -thermal generating units. The actual practice indicates that these measures help improve the frequency stability of Northwest Power Grid when the DC transmission system blocks or the large power units trip.【期刊名称】《电网与清洁能源》【年(卷),期】2011(027)008【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一次调频;贡献电量;考评办法;频率特性【作者】贺元康;杨楠;江国琪;李全茂【作者单位】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8;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8;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8;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4在“外向型、送出型、规模型”发展战略指导下,西北750 kV电网逐级发展为“三华”电网的送端电网。

风电并网技术新方向:风电场迈向风电厂

风电并网技术新方向:风电场迈向风电厂

风电并网技术新方向:风电场迈向风电厂近日,在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的能源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随着风电的迅速发展,我国风电并网技术的重点问题发生了很大改变,已经由风机性能研究走向大规模集中式开发和远距离输送,由此,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电网互联、搭建能源电力配置和市场交易平台等较为宏观的问题成为风电并网技术的新方向。

“我国对风电并网问题应该从更加宏观、更具战略性的高度来考虑。

”国网能源研究院工程师尹明说。

风电并网转向宏观问题研究国外风电并网技术的发展可以给中国提供一定的借鉴。

尹明介绍说,国外风电发展初期,并网技术的研究重点是机组本身控制以及风电接入对配网的影响。

研究主力为大型风电企业。

随着风电规模的增加和接入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风电对电网的影响日益强大,很多问题暴露出来,由于利益相关方较为复杂,单个风电企业很难完成,研究主力逐渐转变为监管机构和电网企业。

风电发展至今,大部分国家把并网技术的重点集中到大规模集中开发和远距离输送的问题上。

如欧洲的海上风电开发、美国西部风电向东部输送等。

内容上侧重于大规模风电并网相适应的大电网协调运行、电力市场交易体制机制的研究。

我国的风电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1995年为试点阶段,1995年~2003年为探索阶段,2003年至今为高速发展阶段。

在试点和探索阶段,风电规模较小,对并网技术的研究非常少。

在高速发展阶段,国家加大了科研投入,科研机构和高校成为主力军。

风电机组和风电场运行特性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兆瓦级风电设备研制成功,中国风电企业快速发展,一些大型设备企业加强了并网研究,但是受制于核心技术制约,风电设备企业还没有成为研究的主力”,尹明说。

目前,我国规模化发展的风电面临两大问题: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基础上的调峰问题,以及风电远距离大规模集中发展的经济性问题,这两个问题将会成为下一步研究的热点。

此外,大规模风电入网的政策、规范和运行机制等软课题也十分重要,“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尹明表示。

风电讲座:迟永宁中国的风电并网研究与并网导则制订

风电讲座:迟永宁中国的风电并网研究与并网导则制订
Wind power development and grid integration status in China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技术问题
Technical issues caused by large scale wind power integration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的修订
中国的风电并网研究与风电并网标准制订
Study on the grid impact of large scale wind power integration and grid code formulation in China
迟永宁 (Chi Yongning) chiyn@

风电机组

11600台
11600
Wind turbines

风电机组生产厂商: 60~70余家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 60 ~ 7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CHINA ELECTRIC ELECTRIC POWER POWER RESEARCH RESEARCH INSTITUTE INSTITUTE CHINA

电网情况 Power grid condition

风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电网相
对薄弱,风电远离负荷中心。

Power grid is weak in 3N areas, wind power is far away from load center.
中国风资源分布图 Wind resource distribution
1000MW wind power base , 10 GW wind power base

《2024年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范文

《2024年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范文

《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风电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由于风能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风电功率的准确预测成为风电并网运行和调度管理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综述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一)数据驱动型预测技术数据驱动型预测技术主要依靠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预测。

其中,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风电功率预测。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分析历史风电功率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则通过训练大量的样本数据,学习风能的时空分布规律和风速、风向等气象因素对风电功率的影响,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二)物理驱动型预测技术物理驱动型预测技术基于风能产生的物理过程和气象学原理进行预测。

该技术利用气象学模型、大气数值预报模型等工具,对风速、风向等气象因素进行预测,进而推算出风电功率。

物理驱动型预测技术的优点在于考虑了风能的物理特性,能够提供更准确的长期预测。

(三)组合预测技术组合预测技术将数据驱动型预测技术和物理驱动型预测技术的优点相结合,通过组合不同的预测方法和模型,提高预测精度。

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和气象信息,同时考虑风能的随机性和可预测性,从而实现对风电功率的准确预测。

三、风电功率预测的应用(一)电网调度与管理风电功率预测在电网调度与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准确预测风电功率,可以合理安排电网调度计划,平衡电力供需,减少电网运行风险。

同时,风电功率预测还可以为电网运行优化提供支持,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风电机组控制与维护风电功率预测对于风电机组的控制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测风电功率,可以实现对风电机组的优化控制,提高风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合理安排风电机组的维护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

西北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发言人:衣立东)_-_西北电网赴韩国765kV_..

西北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发言人:衣立东)_-_西北电网赴韩国765kV_..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无功特性分析
不同风机类型,对系统电压波动带来的影响差异较大
定速异步机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均超过了90.0kV
双馈机恒功率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均超过了40.0 kV
双馈机恒电压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仍在40.0kV左右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无功特性分析
西北风电开发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技术问题
当地电网与主网功率交换能力不足,不能 满足风电送出的需要。甘肃河西330kV电 网与主网联络功率稳定极限仅为70万左右, 远不能适应风电大规模开发的需要。
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 十分困难
甘肃电网电源调峰能力不足,导致地区风 电接入能力较小。2010年甘肃总装机规模 约为2300万千瓦,其中风电为516万千瓦, 占总装机的22.5%,2015年甘肃总装机规 模为3300万千瓦,其中风电为1271万千 瓦,占总装机的38.5%。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电能质量分析
※电能质量分析
1、甘肃河西所有风电场在玉门330kV母线和安西330kV母线产生的各 次谐波电流注入也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2、玉门、昌马单个风电场并网运行在玉门变110kV产生的5次谐波电 压含有率以及电压总畸变率均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其余风电场 单个并网运行在安西变63kV产生的谐波电压含有率均小于标准规定的限 值。 因此,有必要在各风电场尤其是玉门、昌马风电场采取措施如安装 滤波装置,以保证电能质量。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无功特性分析
不同的功率因数控制,对系统的电压无功特性影响很大
在不同功率因数下,系统电压 波动范围的极大值点也发生了变化, 功率因数为0.95、1.0和-0.95时, 最大值点分别为金昌、嘉酒、安西。 这主要是受各点风电上网规模的影 响所致。

风电首份并网_国标_发布6月实施

风电首份并网_国标_发布6月实施

风电 首份并网“ 国 标 ” 发布
《风电 场 接 入 风电行业瞩目已久的第一个国家并网 标 准 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批准发布, 并 将 于 今 年 6 月 1 日 起 实施。 近年来, 风电装机 年年 翻番, 但 一 直 困 扰 风电 发展的 并网 难 题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 特别是 风电 对 电 力 系 统 的 安 全 稳 定 的影响一直遭到质疑。 2009 年由 电 监 会 主 管 的 全 为稳定风电并网和统一标准, 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组 织 中国 电 科 院、 电 力规划 设 计总院等单位针 对国 网 自 行 制 定 的行业标 准 的基 础上 进 行 “国标” 了提升为 的法则制定。 2010 年 7 月, 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 稿, 同 年 11 月 形 成 送 2011 年 4 月, 审稿, 全 国 电 力 监 管 标 准 化 技术 委员会 表决 通 过了标准报批稿。此后, 该稿又进行了修改并再次报批电监会。 据了 解 , 新的标准规定了对通过 110 ( 66 ) kV 及 以 上电 压 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 或 扩 建 风电 场的 技术 要 求,
பைடு நூலகம்
国 内 首套 66. 5 米 碳纤维 叶片下 线
2 月 8 日, 国电联 合 动 力 6 兆 瓦风电 机 组 在 江 苏 省 连 云 港基地下线, 本次下线 的 6MW 风 机 由 联 合 动 力 自主研 发 设 计,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机组所采用的 66. 5m 碳纤维叶片 的 长 度 为 国内 第一、 FRP / CM 2012. No. 2 世界第二。同时, 机组具备良 好 的 零 电 压 穿 越 能力。 机 组 在 传动链结构、 变桨、 控制策略等 方 面 都 具 有 明显 的 技术 优 势。 ( 来源: 人民网) 更多信息敬请登陆中国复合材料( www. frp. cn) !

酒泉风电集中并网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

酒泉风电集中并网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

网 ,甩 出力 约 2 3万 k 。 W
2 1 0 —2 T 7 2 ,桥 西一 风 电场 电缆 头 故 0 卜 3 4 0 :7
障 ,导致 桥 西一 、二 、三 风 电场 11台机组 因低压 4
脱 网 ,甩 出力 2 . k 。 2 6万 W 2 1- 3 5 7 3 , 昌西一 风 电场 电缆 头故 0 1 0 -2 T1 :8
4 1 电力系统 电压控制问题 .
4 1 1 风 电机 组低 电压 穿越 能力 问题 .. 尽 管 接 入 系 统 审 查 意 见 明确 提 出 了酒 泉 风 电 基地 风 电机组 必须具备 低 电压穿 越能力 的要 求 ,风 机 制造企 业也 做 出具 备低 电压穿 越能力 的 承诺 ,但 2 1 年 的事 故 证 明酒 泉 风 电基 地 绝 大 多数 风 电机 0 1
回 70 V线路 、 5 k 串联 7 个变 电站的典型弱电网结构,
甘 肃 电 网安 全稳 定运行 的压 力大 幅度增 加 。
级线路汇集后分别接人 30 V瓜州变、玉 门变 ; 3 k 另外 40 k 分别通过 7 3 0 V升压站接人 1万 W 座 3 k 系统,每个 30 V升压站汇集 2~ 3 2 万 k 3 k 个 0 W 风 电场电量后 ,再通过一 回 30k 3 V电压 等级线路
其 中 已 经 并 网 投 产 的 有 3 7 4万 k 。2 1 年 上 8. W 01
半年已经完成吊装的风电机组若全部并网投产,届 时酒泉风 电基地将成为全世界集 中并网规模最大的
风 电基 地 。 由于 当地 负荷 消纳 能力有 限 ,酒泉 风 电
酒泉一敦煌输变电工程送到兰州负荷 中心。 目前 已经建成投产 了 5 30k 座 3 V升压站、l 4 台主变 ,投产 的 30 V升压站变 电总容量 3 6 3 k 3 万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李少勃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 李少勃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李少勃发表时间:2019-08-27T14:08:22.91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7期作者:李少勃[导读] 为了实现风力发电的安全并网,消除不良影响,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湖南株洲邮编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我国的发电技术十分发达,可以充分的利用天然能量进行转化,达到资源可再生的程度,主要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以及风力发电,我国的发电技术更多的是来自风力发电,风的可利用性非常强,因此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风力能源,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风力发电厂的建设。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措施引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并网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不可忽视,如电压波动、闪变问题,以及谐波等,不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影响电能质量。

为了实现风力发电的安全并网,消除不良影响,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

1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的评估需要借助于风谱图,风谱图是WAsP软件的核心概念。

利用风谱图分析风能资源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以一个现场实测站点的测风数据为基础,利用粗糙度变化模型、障碍物模型、地形流场模型等子模型对测风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标准条件下该区域的风谱图;然后反向利用各子模型考察风场其它点的粗糙度、障碍物、地形高度等相关影响因子,对风谱图进行修正,得到该测风站点具体的风场仿真结果。

1风力发电并网技术风力发电并网是完成风力发电到电能供应的必要过程,是实现电能输出的必要环节,并网技术的关键是要确保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电力能源的电压和被接入电网的电压在幅值、相位、频率等方面保持一致,能够保证风力发电并网实施后,整体电能供应的稳定性。

目前的风力发电并网技术主要有两种。

西北电网风电上网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探索

西北电网风电上网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探索
求 的 增 量 分 析
辅 助 服 务项 目包 括 : 一 次涮 频 、 A G C、 调峰 、 无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0 1 3 年1 月 /第 3 0 卷 / 第1 期 /
调节 、 备用 、 黑启动。 “ 一次调频” 、 “ AG C ” 属 于 面 向
整个 系 统 的 辅 助 服 务 项 目, 没 必 要 区分 出风 电 的 占
8 6
的运行 成 本 , 提 高提 供辅 助 服务 贡 献 的积 极性 ; 另 一 方面 , 也寄 望 借 助一 定 的经 济杠 杆 , 进 一 步强 化 风 电
的场 网协 调 能力 , 优 化 电 网开 机方 式 安排 , 提 高 系统
备 用容量 管理 水平 。
1 西 北大 规 模风 电上 网对 系统 辅 助 服 务需
e s t a b l i s h me n t o f a c o mpe n s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f o r wi nd po we r a n c i l l a r y s e r v i c e s ,e x p l a i n e s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1 f t h e
关键词 : 风 电; 辅 助服 务 ; 补偿机 制 ; “ 两个 细则”
中 图分类 号 : T M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6 3 5 7 ( 2 0 1 3 ) 0 1 - 0 0 8 6 ~ 0 5
A St udy o n W i nd Po we r An c i l l a r y Se r v i c e s Co mp e ns a t i o n

科技助阵 让风电并网不再难

科技助阵 让风电并网不再难
推 动了风电高速度 、 大规模 、 高水平 发展。 2 0 0 6年 以来 , 全 国新增风 电装机 5 0 0 0万千瓦左右 , 实现 了风电从 2 0 0万千瓦到 5 0 0 0万千瓦 的巨大跨越 , 用 5年半 时 间走过 了美 国、 欧洲 1 5年的风电发展历程 。2 0 1 2年 6月 , 全 国并 网风 电达到 5 2 5 8万千 瓦 , 超过美 国跃 居世 界第一 。国 家 电网调度范 围达到 5 0 2 6万千 瓦 , 成 为全球 风 电规模 最大 、 发展最快的 电网。
不足 1 万千 瓦 , 而今天 , 已建成 新疆 哈密 、 甘肃酒 泉 、 蒙西 、 蒙 东、 河北 、 吉林 等八个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并网消纳与安全运行 已成主要瓶颈
截至 2 0 1 3 年底 , 全国并 网风电装机 7 5 4 8 万千瓦 , 其 中国
家 电网调 度范 围 7 0 3 7万 千瓦 , 占9 3 %; 2 0 0 6年 ~ 2 0 1 3年 装
十三师红星一农场
十三师红星一农场 十三师红星一农场 十三师红星一农场
( 来源 : 北极 星电力 网)
更多信息敬请登陆中 国复合材料 ( w w w . f r p . c n ) !

中 国 已成 全 球 风 电发 展 主 角



《 《 _
_ l l _
在西北部地 区, 其 中陆上 风能资源 主要 集中在“ 三北 ” 和青 藏
高原地 区, 而人 口稠 密的东南 部地 区风能资源稀缺 。“ 三北
参 臻 渺|
跳l ,l l
行 业 资 讯
地 区风能资源 占全国 9 0 %以上 , 用 电负荷集 中在华东 、 华中、 华南和华北等东南部地 区 , 占全 国用 电量 8 0 %以上 。风 电规

风力发电系统并网与离网运行的柔性切换技术

风力发电系统并网与离网运行的柔性切换技术
0.2Hz。 为了缩短调频时间,又保证频率变化率在负载可 接受的范围内。 为了避免当相位差接近 π 时,频率变化率 在+0.2Hz 和-0.2Hz 反复变化,在 π 附近增加了一个小滞 环来解决这个问题。 分布式发电系统与电网同步调频示 意如图 2 所示。
△f (Hz)
+0.2
π
2π △θ
(rad)
-0.2
图 2 分布式发电系统与电网同步调频示意图
一旦公共耦合点处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与电网电压的 幅值和相位一致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并网开关闭合, 同时将变流器控制策略由电压控制策略切换至电流控制 策略。 其控制流程如图 3(a)所示,可简要归纳为以下主要 步骤:
(1)检测电网是否已经恢复; (2)调 节 公 共 耦 合 点 处 电 压 幅 值 和 相 位 , 使 之 与 电 网 电压幅值和相位一致; (3)一 旦 公 共 耦 合 点 处 电 压 和 电 网 电 压 一 致 , 闭 合 并 网开关, 变流器控制策略由电压控制模式切换至电流控 制模式。 2.2 从并网运行切换至离网运行 假定分布式发电系统初始运行在并网模式。 网侧变 换器采用电流控制策略, 公共耦合点处电压由电网电压 控制。 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分布式发电系统须迅速脱离电 网,切换至独立运行模式继续为本地负载供电。 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跌落。 当电 压跌落到一定阈值时,控制器发出指令,关闭并网开关。 同时, 变换器控制策略从电流控制策略切换至电压控制 策略。 当变流器控制策略切换至电压控制策略时, 需保证 变流器产生的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与脱网前一刻公共耦合 点处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保持一致, 从而避免切换瞬间因 负载电压突变而产生的冲击电流。 通过 DSP 实时采样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 将脱网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辛自立【摘要】风电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最近几年时间内发展非常迅速.风电场向电网中提供有功功率的同时,还从电力系统中吸收了相当一部分的无功功率,因此大量的风电机组并网运行造成了电力系统电压质量下降.本文简要介绍了风力发电的现状,分析了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抑制电压波动的方法.【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电力系统;风力发电;电压稳定;风电并网【作者】辛自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而发展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则是应对挑战的重要策略[1]。

目前,风力发电在全球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对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是以后清洁能源利用的一个方向。

如图1所示,截止到2015年,全球风力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达到432.9GW,年平均增速达到27.8%,风能的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

当前,由于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绿色低碳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使用,在此大环境下,风力发电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1.1 风电在中国的发展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有30.56GW容量的风电机组并网运行。

中国风力发电市场在历经多年的快速增长后正步入稳健发展期。

国家能源局在2020年能源需求预测的基准计划中提到,2020年风电装机目标是2.1亿千瓦,平均每年新增装机预计在42GW,年均复合增速在10.9%。

我国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继续保持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第一的地位。

1.2 风电的发展趋势随着风力发电的规模越来越大,我们对风力发电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风电并网后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的计算方法

风电并网后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的计算方法

第34卷第2期电网技术V ol. 34 No. 2 2010年2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Feb. 2010 文章编号:1000-3673(2010)02-0129-04 中图分类号:TM 712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风电并网后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的计算方法衣立东,朱敏奕,魏磊,姜宁,于广亮(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48)A Computing Method for Peak Load Regulation Ability of Northwest China Power GridConnected With Large-Scale Wind FarmsYI Li-dong, ZHU Min-yi, WEI Lei, JIANG Ning, YU Guang-liang(Northwest China Grid Company Limited, Xi’an 710048, Shaanx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numbers of large-scale wind farms connected with Northwest China power gird, based on the feature that Northwest China is rich in hydroelectric resources with good regulation performance and consid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loads and power sources, a principle for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s with wind farms is proposed, and 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ability of peak load regulation of wind farms by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hydropower stations instead of wind farms themselves is given.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 with wind farms, the wind power output that can be balanced by hydropower station is derived; then by use of power system operation simulation program the regulation capacity that the thermal power plants can provide for peak load regulation of wind farms is calculat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the study on the peak load regulation ability of such power grid, which locates in the region that is rich in hydroelectric resources, while large-scale wind farms are connected with it.KEY WORDS: Northwest China power grid; power system; wind farms connected with power gird; ability of peak load regulation摘要:随着西北地区风电并网规模的增大,结合西北水电资源丰富、调节性能好的特点,考虑负荷特性、电源特性等,提出了水电与风电协调运行的思路,给出了水电、火电为风电调峰的调峰能力计算方法。

中国风电发展与并网应用模式研究_衣立东

中国风电发展与并网应用模式研究_衣立东
关键词: 风电开发; 电网; 并网
0 引言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 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能源需求
快速增长, 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已列世界第二位。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据 统计, 2007年, 我国常规化石能源的消费结构分别 为: 煤 炭76.6%、石油11.3%、天然 气3.9%; 而 同 年 全 球能源消费结构中, 煤炭28.4%、石油35.8%、天然气 23.7%。从目前来看, 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仍以煤 为主。
将有以下重大技术问题亟需破解: ( 1) 风能资源基础资料匮乏, 风电开发缺乏统
一规划, 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脱节, 难以保障风能 利用;
( 2) 风能富集区电网薄弱, 风电大规模接入电 网困难, 风能输送受阻;
( 3) 风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 风电大规模集 中上网可能引发电网安全稳定问题;
( 4) 大规模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开发将对电 源结构产生调整, 受端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将发生 转变, 同时需求侧用电方式也会随之调整。
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发展经验和做法的同时, 要结合我国实际, 除重点解决以上规模风电与大电 网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完成风电发展的既定目 标, 还应该根据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完善相关产业 政 策 ; 加 快 培 育 并 实 现 国 产 化 、规 模 化 的 风 电 设 备 制造产业, 降低投资成本, 形成促进可再生能源发 展的产业链。
因 此 , 要 完 成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实 现 现 代 化 的宏伟目标, 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须逐步 转换传统能源利用方式,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调整 能源结构, 走能源供应多元化的道路, 大力发展风 能、太 阳 能 等 可 再 生 能 源 , 增 加 其 在 能 源 供 应 中 的 比重。

【储能讲坛】储能改善风电并网性能的研究

【储能讲坛】储能改善风电并网性能的研究

【储能讲坛】储能改善风电并网性能的研究5月23日,由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2017暨展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在平行分论坛一:储能在电网及发电侧的应用市场这个分论坛上,来自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与大家分享了题为:储能改善风电并网性能的研究的演讲,以下是演讲速记整理: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请允许我在这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储能改善风电并网性能的研究相关的话题。

汇报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背景我国风能资源逆向分布特点突出,风光资源逆向分布导致大规模风电随机波动性,以及送出消纳等一系列问题矛盾突出,其中如何平抑风光电的随即波动性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这是逆向分布基本数据,2015年到2016年基本上都是这样,风电80%集中在三北地区,光伏60%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我国用电负荷80%集中在东南部地区,与欧美国家发展模式显著不同,中国的风光电到目前为止还是大规模集中开发,远距离送出,集中打捆外送的趋势,欧美国家靠近负荷中心,就近消纳的模式,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导致不同的特点。

甘肃在最早批准建设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同时甘肃我们看到敦煌750变电所,是距离甘肃省用电负荷中心兰州有1000多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南京这样一个距离,在这样一个点上,是目前全世界一个变电所集中并网规模最大的,在这个点上集中并网800多万将近900万的风电和光伏。

同时,它的送出电压等级750千伏,集中并网等级是330千伏,在这个区域有15座330千伏变电所集中接入,也是目前集中接入电压等压最高输出最远的基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条双回路750千伏输电网络,就承载着1000多万风光电的输送能力。

甘肃现在整个风光电装机容量是1980万千瓦左右,其中90%集中在河西走廊,又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看到最靠近新疆边上酒泉市瓜州、及其敦煌这样一个点上,这样远距离送出风电的波动性和运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就比较突出。

风电接入对西北电网辅助服务的影响

风电接入对西北电网辅助服务的影响

风电接入对西北电网辅助服务的影响
白兴忠;江国琪;王建学;陈晨
【期刊名称】《中国电力》
【年(卷),期】2009(042)012
【摘要】针对风电接入西北电网后对系统辅助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风电对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峰和备用的影响.得到风电场的风速分布及风速功率曲线后,采用滚动平均法分析风电出力曲线变化特征及风电波动增加的调峰容量.综合考虑风电出力与负荷容量这2个随机变量相互作用,依据系统可靠性不变的思路估算风电接入后的备用容量,并采用经验公式估算AGC容量.西北电网的实际测算结果显示,风电接入后需要增加较多的辅助服务容量,但是通过整个区域联合调度可降低其影响.
【总页数】4页(P73-76)
【作者】白兴忠;江国琪;王建学;陈晨
【作者单位】西北电网有限公司,调度中心,陕西,西安,710048;西北电网有限公司,调度中心,陕西,西安,710048;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陕西,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3
【相关文献】
1.风电集中接入对西北电网运行影响及对策分析 [J], 程林;范越;牛拴保;张小奇
2.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五)——风电分散式接入配电网对电流保护影响分析[J], 张保会;郭丹阳;王进;黄仁谋;吴伟明;袁欢
3.西北电网风电上网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探索 [J], 王鹏;任冲;王世杰;赵鑫
4.风电接入对继电保护的影响--风电分散式接入配电网对电流保护影响探究 [J], 尚敏帅;王刚
5.风电接入对滇西北电网的暂态稳定影响研究 [J], 程俊;王艾萌;杨强;朱涛;胡雪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联网与西北电网高一级电压等级选择

全国联网与西北电网高一级电压等级选择

全国联网与西北电网高一级电压等级选择
李骈文
【期刊名称】《西北电力技术》
【年(卷),期】1999(027)003
【摘要】屏望建设高一级电压输电网络是西北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述了全国联网对西北电网电压等级选择的影响,全国电压等级系列问题,电压等级的合理配置问题,电压级差太近给系统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网络结构对电压等级选择的影响。

提出了西北电网高一级电压采用750KV级的优越性。

【总页数】5页(P8-12)
【作者】李骈文
【作者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27
【相关文献】
1.西北电网高一级电压等级选择 [J], 杨攀峰
2.从全国联网看西北电网高一级电压选择及对外送电的影响 [J], 徐征雄
3.2020 年以前我国电网出现更高一级交流电压等级的系统技术问题研究——全国联网和更高一级交流电压等级技术问题研究之二 [J], 郭剑波;姚国灿;徐征雄;印永华
4.关于西北电网高一级电压等级选择研究的若干情况和意见 [J], 钱家骧;张汝桢
5.对未来电网互联和更高一级交流电压等级的判断和建议——全国联网和更高一级交流电压等级技术问题研究之三 [J], 郭剑波;姚国灿;徐征雄;印永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语
由于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分布、风电场建设、电网发展的特 殊性,西北风电开发具有“大规模、高集中、远距离”的特点。 以上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均属罕有,对西北电网的风电接入、 调度运行、电量消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提 出宝贵意见! 出宝贵意见! 谢谢! 谢谢!
西北区域风能资源状况
——开发进 开发33万千瓦。根据各 相关省区风力发电开发规划,预计2010年西北地区风电总装机容量 将达到1000万千瓦,2015年将超过1500万千瓦。
1500 1000
117.18 2008年 2010年 2015年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无功特性分析
不同运行方式,西北电网网电压波动规律大致相似
1、在各种运行方式下,河西750kV各站电压波动最大。 2、西北主网750kV变电站中,由于受黄河中上游大型水电站调峰影响, 青海各站点电压波动较明显,而陕西、宁夏等地各站点电压波动较小。 3、受河西风电变化的直接影响,河西地区部分330kV变电站电压波动较 明显。 不同风机类型,不同运行方式下,受风电出力变化的影响,西北全网电 压波动幅值的最大点均出现在河西的嘉酒750kV站。
西北区域风能资源状况
西北风电开发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西北大规模风电开发利用的技术分析
西北风电开发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开发特 开发特 点 大规模
2010年达到1000万千瓦 预计到2015 年达到1000万千瓦, 2015年将达到约 西北地区风电装机 2010年达到1000万千瓦,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约 1500万千瓦 远景装机最终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 万千瓦, 2000万千瓦 1500万千瓦,远景装机最终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无功特性分析
不同的功率因数控制,对系统的电压无功特性影响很大
在不同功率因数下,系统电压 波动范围的极大值点也发生了变化, 功率因数为0.95、1.0和-0.95时, 最大值点分别为金昌、嘉酒、安西。 这主要是受各点风电上网规模的影 响所致。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风电功率预 测中心
电网安全分析
调度决策
以电网负荷预测、开机方式以及 风电功率预测结果为基础,实时分析、 评价西北电网调峰能力,优化水火电 出力,确定调峰方案。 根据电网调峰方案以及风电实际 出力情况,对电网进行安全稳定评估, 确定能够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调 度方案。 目前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已完成建 立此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无功特性分析
不同的机端电压控制,对系统的电压无功特性影响不大
随着机端电压的变化,系统电压 波动幅度变化不大。这说明风机接入 电网运行时,机端电压不宜过高,也 不宜过低,在实际运行时,机端电压 控制在1.0较为合适。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稳定性分析
※频率响应分析
变速风电机组的控制系统不会对系统的频率变化产生响应,风电机组仍 按照正常的控制策略控制风电机组转速与发出的有功功率,风电机组转速几 乎不发生变化,其发出的有功功率对电网的频率变化扰动产生响应很小,几 乎不发生变化。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电能质量分析
※电能质量分析
1、甘肃河西所有风电场在玉门330kV母线和安西330kV母线产生的各 次谐波电流注入也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2、玉门、昌马单个风电场并网运行在玉门变110kV产生的5次谐波电 压含有率以及电压总畸变率均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其余风电场 单个并网运行在安西变63kV产生的谐波电压含有率均小于标准规定的限 值。 因此,有必要在各风电场尤其是玉门、昌马风电场采取措施如安装 滤波装置,以保证电能质量。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无功特性分析
不同风机类型,对系统电压波动带来的影响差异较大
定速异步机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均超过了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均超过了90.0kV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均超过了40.0 kV 双馈机恒功率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均超过了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仍在40.0kV左右 左右 双馈机恒电压 电压波动的最大幅值仍在
西北区域电网测风及风 电调度系统
随着西北地区风电大规模开发和并网,特别是千万千瓦级风 电基地的建设,必须配套建设完备、高效的西北区域电网测风网 络及风电调度系统。
西北区域电网测风及风电调度系统
-调度决策
调度测风网络 测风系统 (风能资源实时监测 与评估) 与评估) 数值天气预报
风电场输出功 率历史资料
西北风电开发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面临的主要问 面临的主要问 题
电厂投资 西北风电网内消纳困难且 所需附加费不够。 所需附加费不够。
政府部门
电网公司




西北区域风能资源状况
西北风电开发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西北大规模风电并网技术
西北大规模风电并网技术
西北电网测风、 西北电网测风、调度决策系统 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研究 西北电网风电并网技术研究
通过利用水库的调节性能, 使得原本随机的风电出力叠加在 水电出力上成为一个相对恒定的 出力,从概念上讲,相当于将对 应风电出力的风电电量转化为发 电水量补入了水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西北大规模风电并网技术
西北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 2009年 2009年1月




西北区域风能资源状况
西北风电开发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西北大规模风电开发利用的技术分析
西北区域风能资源状况
西北地区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西北地区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约占 全国陆上风能资源的1/3 开发条件好, 1/3, 全国陆上风能资源的1/3,开发条件好, 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潜力。 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潜力。区域内风资源 总的技术可开发量估计在3亿千瓦以上, 总的技术可开发量估计在3亿千瓦以上, 西北已经成为我国风电开发的重要基地。 西北已经成为我国风电开发的重要基地。
西北电网测风、 西北电网测风、调度决策系统 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研究 西北电网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接入系统研究
无功特性分析
并网关键技术
稳定性分析
电能质量分析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接入系统研究
主要结论: 主要结论: 1、风电接入对省间断面极限没有影响,省间断面极限主要还是受电网结 构自身的制约; 2、风电接入对河西地区送出功率极限有影响,现有网架结构可以满足 330万kW风电的送出。
建设西北区域电网测风及风电调度系统的必要性
电网平衡风电波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电网平衡风电波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平衡风电波动 能够减少系统备用容量, 能够减少系统备用容量,提高接纳风电的能力 减少系统备用容量 减少风电随机性的影响, 减少风电随机性的影响,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使电网运行更为经济, 使电网运行更为经济,提高接纳风电的积极性
西北大规模风电并网技术
西北电网测风、 西北电网测风、调度决策系统 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研究 西北电网风电并网技术研究
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研究
区域风电出力特性研究
西北电网调峰能力
安全性 机动性 经济性
区域电网调峰能力分析
西北电网调峰能力研究
-风电基地出力特性
凌晨峰值 午后峰值
12 9 11 16 4 16 4 6 12 12 16 13 131 35.89%
高集中
甘肃仅酒泉地区就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新疆、宁夏、 甘肃仅酒泉地区就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新疆、宁夏、蒙西也 存在类似大容量风电场高度集中开发的情况
远距离
西北风能富集区均属于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 西北风能富集区均属于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须大容量远距离输送至 电网负荷中心,最大输送距离超过1000公里。 1000公里 电网负荷中心,最大输送距离超过1000公里。
西北区域电网测风及风电调度系统
-调度决策
风电并网安全决策系统能 够获取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 够获取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 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 风电机组的运行信息、 风电机组的运行信息、风况信 息,分析西北电网在当前的系 统稳定性和未来数分钟后的可 稳定性和未来数分钟后的 和未来数分钟后的可 能存在的稳定性问题,给出电 能存在的稳定性问题,给出电 网调度策略, 网调度策略,并可以根据用户 的要求给出预防性控制措施建 议。
当地电网与主网功率交换能力不足, 当地电网与主网功率交换能力不足,不能 满足风电送出的需要。甘肃河西 满足风电送出的需要。甘肃河西330kV电 电 网与主网联络功率稳定极限仅为70万左右, 网与主网联络功率稳定极限仅为 万左右, 万左右 远不能适应风电大规模开发的需要。 远不能适应风电大规模开发的需要。
平缓
12 11 9 6 0 0 0 2 0 11 7 10 68 18.63%
特殊
0 0 7 1 3 0 1 1 0 0 0 0 13 3.56%
1、根据分析结果,全年出力 特性可以分为四大类: 凌晨峰值; a、凌晨峰值; 午后峰值; b、午后峰值; 平缓; c、平缓; 特殊。 d、特殊。 2、根据各月风电出力特点, 按照时间段分析,对比各月出力特 性,可将全年分为三大类进行分析: a、1-4月; 4 b、5-9月; 9 10-12 12月。 c、10 12
※功角稳定性分析
风电场接入后原有同步发电机组之间的暂态功角稳定性与接入前相比的 变化情况取决于采用的风电机组技术。
西北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稳定性分析
※电压稳定性分析
风电接入后的电压稳定问题一般只涉及到接入风电的电网,对主网的电 压稳定问题影响不大。 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及其稳定运行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电 网的电压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