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整理版
弘一法师十大经典名言慎独的句子
![弘一法师十大经典名言慎独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a203534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a.png)
弘一法师十大经典名言慎独的句子1. 弘一法师说慎独,那可真是要时刻警醒自己啊!就像走夜路时得提着盏明灯,你说是不是?比如在没人的时候,能不能管住自己不去做不该做的事呢?2. 慎独啊,不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坚守正道吗?这多像在黑暗中独自绽放的花朵,美丽而坚定,你能做到吗?想想自己一个人在家会不会偷懒不学习呢?3. 弘一法师的慎独名言太深刻了!这不就如同在无人监督的舞台上,依然能精彩表演吗?你看有些人,在人前表现得很好,人后却完全变了样,这可不是慎独呀!4. 慎独,简直就是对自己灵魂的考验呀!好比在没有裁判的赛场上,还能严格遵守规则,你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呢?像考试时即使老师不在也不作弊。
5. 弘一法师讲的慎独,真的好难做到啊!就好像在茫茫沙漠中独自前行,能不迷失方向吗?你在面对诱惑时能坚守本心吗?6. 慎独,不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吗?这就像是独自守护一座城堡,要抵御各种侵袭,你有没有这个勇气呢?比如在独处时能不能抵御手机的诱惑去认真做事。
7. 弘一法师的慎独,那可是人生的大智慧呀!像在寂静的山谷中保持清醒,你能做到像这样吗?想想自己一个人时会不会放纵自己的坏脾气。
8. 慎独啊,不就是自己给自己当监督者吗?这不就跟在荒岛上也要好好生活一样,你可以吗?像独自在家能不能自觉做家务呢。
9. 弘一法师说的慎独太有道理了!这就好比在黑暗的洞穴中找到出口,全靠自己呀!你在没有他人鼓励的时候还能坚持做好事吗?10. 慎独,简直是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啊!就像在暴风雨中独自航行的船只,能不偏离航线吗?你会不会在没人管的时候就随意浪费时间呢?11. 弘一法师的慎独名言,那真的要好好琢磨呀!像在迷雾中寻找方向,你说难不难?比如在自己房间里能不能认真整理东西而不是乱堆乱放。
12. 慎独,不就是内心的坚守吗?这跟在喧嚣中保持宁静是一样的呀,你能做到吗?想想自己在没人看见的时候会不会随手扔垃圾。
13. 弘一法师讲的慎独,真的太重要了!好比在没有路标的路上,自己要走对方向,你能吗?像独自学习时能不能自觉完成任务不偷懒。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95648dd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1.png)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不讲求篇章结构,形式较为灵活。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2、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3、物,忌全胜。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4、修己,以清心为要。
涉世,以慎言为先。
5、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6、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7、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8、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9、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10、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11、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2、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13、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14、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15、处事大忌急躁。
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16、静坐,常思已过。
闲谈,莫论人非。
17、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18、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9、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20、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21、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22、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23、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24、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25、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6、盛喜中,勿许人物。
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
怒时之言,多失体。
27、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
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
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28、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
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29、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30、恶,莫大于纵已之欲。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名言集锦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名言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689a82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7.png)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名言集锦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常有超越古人之大志,欲成就一番大业于胸中,但有时候却对不少今人的言行无法容忍,目前我可为是有大志而小气量之人。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不知是否真有才,但性格稍显愚木;向往智慧,大多时间能够保持一个和气的心境。
大才和大智是我此生向往的境地,应该加以勤学苦练才对。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
斥责别人倒是不多,如有,却似乎很严厉,如雷霆,实不足龋但也常以斥责别人的姿态内责自己。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这点倒是做的还可以,遇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不怕吃亏。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做事情,还是替自己想的多,似乎还没有多替别人思考的习惯,这点今后应该多加注意。
书面文字论人功过,虽然不属那些长舌妇类,但也毕竟不是好的品性气质,应引以为戒。
6、“某某某常思已过。
闲谈莫论人非。
”闲谈时候,一般不喜欢论人非;以前喜欢气功,还常常某某某,也能够思考自己的得失过错,但现在很少能够屏息某某某常思己过,虽偶尔留于行文,但毕竟不如某某某思过来得彻底。
7、“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与故人朋友相约,时常提起那些陈旧的往事,有得意的眉飞色舞,也有失魄时的义愤填膺和无所事事。
以后如遇此等场面,应该简单掠过,不要多提自己,还是多听听他人的故事。
8、“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9、“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
处治,思乱。
”还能够做到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心态交朋友;在杜绝或自行消化那些经过自己眼、耳的流言蜚语还需要下功夫;以后应该时常严厉自责,以弱的姿态化解外界的强势之力,鼓励自己做到居安思危。
10、“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
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弘一法师十大经典的名言,能让你在做人做事方面,提升一个档次
![弘一法师十大经典的名言,能让你在做人做事方面,提升一个档次](https://img.taocdn.com/s3/m/e903b2c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6.png)
弘一法师十大经典的名言,能让你在做人做事方面,提升一个档次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名言#一件事做得很好,很得意的时候,就要转变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态度,以免乐极生悲。
和一个人交谈、说话、说得很开心,有些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就更要赶紧克制住自己,因为言多必失,很多时候一高兴,也往往容易说出一些冒失的话。
现实中,很多人有钱了,非常得意,就不知道转个态度去面对有钱,还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处处炫耀,不知道低调谦虚,试问这样的人,他有钱的日子还会长久吗?这个世上,人心叵测,你有钱,很多人就惦记着,羡慕嫉妒恨,就盼着你倒霉,甚至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就加害于你。
得意不知道转的人,往往就是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人。
说话也一样,祸从嘴出,很多人一开心,说出来的话不经过大脑思考,自己觉得没问题,可别人听了就是另外个意思,说话管不住自己嘴,很容易就得罪别人,自己还不知道。
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弘一法师#弘一法师语录#如果这个世上人人做事之前,都知道缓字,都知道三思而后行,那么也没有那么多人会去做终生后悔的事了。
很多人做了错事,做了不可原谅的事,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做事太过于急躁,没有想得太多。
仓促中,急躁中,心急中,是无法做成大事的。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很多人谈情说爱,不也是如此,彼此感情还没有到那一步,就忍不住去拉人家手,或是去亲吻人家,结果呢,就不欢而散。
任何起争端的事,不去争,自己是否过不下去,是否少一块肉?如果什么都不少,能不争,就尽量不要去争,因为有一种胜利法则叫以退制进,退一步不去与其争锋,继续做自己的事,继续向前走,就能走得更远。
特别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最切记就是不要鸡蛋碰石头,要学会以退制进,要学会藏器于身,不争是表面上的,内心要比敌人强大,胜过敌人就好。
3、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弘一法师#弘一法师语录#做人要有人情味儿,不能不尽人情,别人帮过我们要谨记于心,我们帮助过别人,不要总是挂在嘴边念。
弘一大师经典名言语录
![弘一大师经典名言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b6e80b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c.png)
弘一大师经典名言语录
1、弘一法师的经典语录:“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2、弘一法师曾言:“做人不可太过于执着,要学会看透事情的本质。
”
3、弘一法师曾说:“世间万物皆可修,唯心难以修正。
”
4、弘一法师讲:“心若不自由,身在天地间也如同牢笼。
”
5、弘一法师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
6、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
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
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7、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8、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9、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
10、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大全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f7a55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9.png)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大全1. 生活与修行•心平即是道,无论在何种境遇中,都能保持心灵的平静。
•生活便是修行,每一刻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修行不在于追求完美,而是在于持之以恒地努力。
•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和谐相处。
•真正的修行之路不在于征服外界,而在于觉察和修正自己的内心。
•不要因为外在的变化而失去内心的稳定,要学会适应和调整。
•修行之路上,辩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看待问题的多个角度。
•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是宝贵的,要学会珍惜和感恩。
2. 慈悲与善行•慈悲是修行的基石,要用慈悲的心态对待一切生命。
•善行是积累福报的途径,每一次善行都在点亮自己的心灵。
•用心去倾听他人的困惑和苦难,给予他们支持和关怀。
•不要随意伤害他人,要学会关注和保护弱者。
•小小的善行也能带来巨大的正能量,积少成多,造福众生。
•虽然世界充满了痛苦和不公,但我们应该以善行回应,化解痛苦。
•无私地付出和帮助他人,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和满足。
•善良和宽容是每个人的本性,要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3. 心灵与智慧•一个清净的心灵是智慧的源泉,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学习是获取智慧的途径,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是人生的追求。
•智慧不仅仅来自于书本,还来自于生活的点滴体验。
•用智慧来解决问题,远比用情绪来作出决策更加明智。
•清晰的思维和观察能力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勤于思考和觉察。
•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探索事物背后的真相,解放自己的思维,开拓智慧的边界。
•拥有智慧的人能够洞悉人生的本质,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
4. 心静与内观•修行的关键在于心静,只有心灵平静才能真正理解人生。
•内观是观照内心的过程,通过观照内心,找到内在的平衡和安宁。
•内观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人的内心。
•察觉自己的欲望和执着,逐渐超越它们,达到内心的解脱。
•关注呼吸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保持内心的平静。
弘一法师10条语录:人要惜福慎独
![弘一法师10条语录:人要惜福慎独](https://img.taocdn.com/s3/m/5eca105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4.png)
弘一法师10条语录:人要惜福慎独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1. 一个人在他有生之年应多学一些东西,不见得样样精通,如果能做到博学多闻就很好了,也不枉屈自己这一生一世。
2. 每个人做事有每个人的原则、兴趣、方式方法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些本就是永远不会相同的,就是说了他人也不会理解,所以干脆不说。
3. 佛教为世人提供了一条对医治生命无常这一人生根本苦痛的道路,这使我觉得,没有比依佛法修行更为积极和更有意义的人生之路。
4. 我养成了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终日里与书作伴,与画为伍。
只有在书画的世界里,我才能找到快乐和自由!
5. 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生欢喜心;不合自己意思,生嗔恚心。
不知道一切事都是假的,一场梦而已。
6.惜福,“惜”是爱惜,“福”是福气。
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
7. 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8. 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劝我们把贪嗔痴三毒烦恼断掉,这是修行的根本。
心中有三毒才遇到外面的毒害,假如心中无三毒,喝毒药如饮甘露,因心内无毒,它不起作用。
9. 少批评人,少说是非长短。
身口意三业,口业最易犯,往往障碍了自己与大众的修学。
少发议论,心中自然清净慈悲。
10.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4b823762d5bbfd0a795673e3.png)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导语: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多才多艺的高僧。
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2、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4、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5、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6、静坐,常思已过。
闲谈,莫论人非。
7、知足常乐,终生不耻。
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8、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9、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0、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1、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2、公,生明。
诚,生明。
从容,生明。
13、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4、无事时,戒一偷字。
有事时,戒一乱字。
1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6、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7、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
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18、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9、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2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1、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22、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3、必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事乃济。
24、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26、律已,宜带秋气。
处世,须带春风。
27、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28、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
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25d68ed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8.png)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具有语言简洁朴素、生动形象、明白易懂的特点。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语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典语录11、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这是弘一大师圆寂前的两个偈子:不管是相伴一生也好,偶尔邂逅也罢,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缕灵光。
不必把一切看得过重,简单就好,想的,做的,看的,听的,都不过是雪地鸿爪,风过之后自然了无印痕。
如朗月在心,心头一片光明,没有阴影,自然也就没有了嗔怒。
天心即是人心,人心即是我心,我心即是禅心。
2、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留点余地,才可能从容转身,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尽,拒绝时别忘给人留个台阶,内心多一分爱,生活就会多一分惊喜,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
3、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在是非和既得利益面前学会退让一点,反而会得到好处;反之,如果争个高低,贪心太大,看似满足,实则是福分的丢失。
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是福。
4、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志要苦,不苦则无堪忍之力,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其心志,是增益其所不能;意趣要乐,不乐则不能通达幻化世间,不能广结善缘,不能广行佛事;气度要宏,内心的度量气概,表现在外的`气魄风度,内外一如,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气质;言动要谨,言语动作要谨慎,态度谦和,才不会伤害别人。
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话多有时候从侧面表现出了一个人信用的缺失,所以守信非常重要。
6、修己,以清心为要。
涉世,以慎言为先。
谚语说,“忧能使人老”,杂念多、欲望多的人往往容易烦躁不安,身体多病;心地清净,也是保持身心和谐健康的关键所在。
2024年弘一大师语录
![2024年弘一大师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0bdbd75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7.png)
42、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43、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弘一大师
44、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弘一大师
45、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弘一大师语录3
1、自尊与自高不同自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胡乱行为;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弘一大师
5、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6、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8、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Biblioteka 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弘一大师
9、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弘一大师
10、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弘一大师
11、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弘一大师
23、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弘一大师
24、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弘一大师
25、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弘一大师
26、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弘一大师
27、何以止怨?曰不争。弘一大师
7、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无愧父母,无愧兄妹,无愧夫妻,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弘一大师说佛
8、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弘一大师
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0、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1、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弘一大师
46、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弘一大师
弘一法师语录
![弘一法师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d59ca61214791711cc791797.png)
【弘一法师语录】1、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2、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团队领导要善于主动缺位】团队领导不仅要能主动补位,更要善于主动缺位。
领导缺位状态下,团队成员的潜力才能更好发挥,自制自律和自组织机制才能成长。
正如孩童学走路,都是因为家长主动“放手”而不是“抓紧”。
【修德】“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弘一法师:“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
”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马云【放弃是一种智慧】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
所以说,放弃是一种智慧。
每一次放弃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就不要放弃;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不要选择。
【商道-博弈】在谈判和协商战场上,每一句话都是子弹,而对方的心理弱点和需求,是唯一的目标靶;如果瞄不准靶子,尽管妙语如珠、说话像机关枪,也只是浪费子弹。
这时候,不如找一位狙击手,只要一颗子弹,正中靶心,胜过乱枪打鸟。
攻心为上:找出对方恐惧的关键,满足对方的需求。
——罗杰·道森【管理定律】“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出色的领导深谙激励之术。
越是有能力的员工越不好管理,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他们会跳槽、捣乱。
要想让他们安心、卖力地工作,就一定要有能激励他的东西。
这种激励因素就是“马蝇”。
【高效团队特征】1、具有一项明确而被认同的共同目标;2、具有一致的信念、理念;3、具有一位高瞻远瞩和务实高效的领导;4、具有“团队利益高于个人一切利益”的高度责任;5、具有不同角色、技能匹配的成员;6、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7、成员间良好沟通;8、具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管理制度。
弘一法师五句话醍醐灌顶
![弘一法师五句话醍醐灌顶](https://img.taocdn.com/s3/m/757fb10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0.png)
弘一法师五句话醍醐灌顶
01、凡是你想控制的其实都控制了你自己。
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天地都是你的。
02、遇见是因为有债要还,离开是因为还清了。
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定有亏欠。
缘起我在人群中看见你,缘散我看见你在人群中。
如果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
如若人走情凉,就守心自暖。
03、不要害怕失去,所失去的本来就不属于你。
也不要害怕伤害,能伤害你的都是你的劫数。
04、你以为错过了是遗憾,其实可能是躲过一劫。
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也别灰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所愿所不愿,不如心甘情愿。
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
05、你信不信,有些事上天让你做不成,那是在保护你。
别抱怨别生气,世间万物都是有定数的。
记住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祸。
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
有缘躲不开,无缘碰不到。
缘起则聚,缘尽则散。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14da4dba0912a21615792947.png)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导语: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多才多艺的高僧。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2、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4、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5、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6、静坐,常思已过。
闲谈,莫论人非。
7、知足常乐,终生不耻。
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8、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9、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0、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1、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2、公,生明。
诚,生明。
从容,生明。
13、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4、无事时,戒一偷字。
有事时,戒一乱字。
1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6、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7、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
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18、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9、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2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1、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22、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3、必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事乃济。
24、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26、律已,宜带秋气。
处世,须带春风。
27、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28、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
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弘一法师十句名言
![弘一法师十句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c1795d7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9.png)
弘一法师渡人无数的十句名言弘一法师十句名言,渡人无数,常读常悟,常读常新。
肉身太重,但愿灵魂轻盈。
1、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是有思想的人。
能忍受孤独的人,是有理想的人。
遇事能屈能伸的人,是有胸怀的人。
处事从容不迫的人,是个淡定的人。
经常微笑的人,是有头脑的人。
看透天下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感悟:任何一种外在的行为,都是你内在性情的外现。
修行不是刻板的机械的行为规范,修行先修心。
2、任何关系,走到最后,只不过是相识一场,有心者,必有所累;无心者,亦无所谓。
情出自愿,不谈亏欠,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前世的缘分,今生的相遇,来生的回眸,缘起缘灭缘自在,情深情浅不由人。
感悟:缘起时珍惜,缘灭时勿执着。
宫崎骏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许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3、你所有的压力,都是因为你太想要了;你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你太较真了。
有些事不能尽如心意,就是在提醒你,该拐弯了。
感悟:人只是宇宙间的一粒微尘,欲望却如三千烦恼丝无穷无尽。
放下是唯一通途。
4、求不得是常态,不圆满是生活,所求非所得,未必是遗憾,也许会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圆满。
人生本就是一出戏,初看不知戏中意,再看已是戏中人,戏散曲犹在,未见当初梦少年。
人生本就有几多艰难,你又何必时时为难自己。
感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顺者一二而已。
允许一切发生,接受一切,知足常乐,人生就是体验而已,这才是强者心态。
放过别人,随缘自适,便是放过自己。
5、人生千千结,就有千千劫,你的结,就是你的劫,解开一个结,才能渡过一个劫,人生苦短,世事繁杂,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牢笼。
感悟:心理学上说,让你难受的不只是事情本身,更重要的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历劫便是解结,这样一想便万事放下。
6、你以为你失去一个为你撑伞的人,能折磨你的,从来都不是别人的绝情,而是你心中的幻想和期待。
其实分开后才发现,你的世界根本就不下雨。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30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30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https://img.taocdn.com/s3/m/833fc98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7.png)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30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李叔同(1880---1942),是著名的音乐家。
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后剃度为僧,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和弘扬上。
他是近代佛教界备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著名的高僧。
1.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2.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
心要用收敛法。
3.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6.“尊”是尊重,“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可是人都喜欢人家尊重我,而不知我自己尊重自己;不知道要想人家尊重自己,必须从自己尊重自己做起。
7.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8.世人总以为自由就是没有束缚,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然而这样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9.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10.止恶即名为善。
11.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12.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13.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4.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畏者招祸。
15.善用威者不轻怒。
善用恩者不妄施。
16.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17.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18.以单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9.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20.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21.宁静来自内心,不要到外面去寻找。
22.人生最大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
弘一法师名言
![弘一法师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9de766de172ded630b1cb653.png)
弘一法师名言
导语:弘一法师名言
1、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6、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7、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8、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9、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0、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11、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1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13、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15、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6、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天然的宝玉总带斑点,只有人造的才会洁白无暇。
17、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8、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19、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20、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21、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22、隐忍别人的缺点。
23、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24、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越看越会顺眼,越处越会融洽。
弘一法师的名言(精选65句)
![弘一法师的名言(精选65句)](https://img.taocdn.com/s3/m/6ec068c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c.png)
弘一法师的名言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
名言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一法师的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弘一法师的名言 11、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6、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7、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8、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9、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0、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11、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1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13、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15、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6、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天然的宝玉总带斑点,只有人造的才会洁白无暇。
17、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8、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19、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20、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21、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22、隐忍别人的缺点。
23、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24、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越看越会顺眼,越处越会融洽。
弘一法师的名言 21、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弘一大师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弘一大师3、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弘一大师4、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弘一大师5、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弘一大师的格言经典励志语录
![弘一大师的格言经典励志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db165b0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9.png)
弘一大师的格言经典励志语录弘一大师的格言经典励志语录弘一大师的一生是追求完美人格的一生。
你知道他都说过哪些名言警句吗?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弘一大师格言语录,欢迎阅读!弘一大师格言语录【热门版】1.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2. 律已,宜带秋气。
处世,须带春风。
3.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4. 盛喜中,勿许人物。
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
怒时之言,多失体。
5. 静坐,常思已过。
闲谈,莫论人非。
6. 明镜止水,以澄心。
泰山乔岳,以立身。
青天白日,以应事。
霁月光风,以待人。
7.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
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
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
又曰:“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8.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9. 物。
忌全胜。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
危莫危于多言。
10. 富贵,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灾也。
声名,谤之媒也。
欢乐,悲之渐也。
11. 知足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12.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13.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4. 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畏者,招祸。
15. 事当快意处,须转。
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
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6.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17.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18. 缓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免祸。
19.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20. 何以息谤?曰:“无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问类○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
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广州香山书院楹联)○何谓至行?曰:庸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刘忠介《人谱》六条)○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
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
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
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
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
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
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聪明睿知,守之以愚。
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
才能,身之灾也。
声名,谤之媒也。
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
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
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
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
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
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
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
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
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
’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
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
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
市名者,躁而拙。
辱身丧名,莫不由此。
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处事类○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必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事乃济。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
‘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
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
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
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
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
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
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
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
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
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
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
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
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
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
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
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湾早耳。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
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
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
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
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
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
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
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
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
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
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
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
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
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
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骛,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
此是私而刻底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
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案此指言人之非者)○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
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
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
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
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
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
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
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
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
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
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