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晚明小品文是指体制短小、轻君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以区别于以往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

题材上则不拘一格,尺牍、游记、传记、日记、序跋、铭、赞等文体都可适用。

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

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

2 “肌理说”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

肌理本来是指肌肉的纹理。

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肌理是指儒家的经术和学问,有时也兼指文理。

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

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是清代大力提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

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3《浣纱记》《浣纱记》是明代中、晚期作家梁伯龙的代表作,是以吴越战争为题材的大型传奇作品,是第一次以改革后的昆山腔进行舞台演唱的典型之作。

它的影响很大,曾流传海外,在戏曲历史上它与李开先的《宝剑记》、王世贞的《鸣凤记》是代表传奇繁兴的三部著名的政治戏。

它打破才子佳人的俗套,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是了解中国古典戏曲的必读名著。

4《四声猿》《四声猿》是一组杂剧短剧,共四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声猿”作为这组短剧的名称,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叫四声当更加凄惨哀愁,令人肠断。

从这命名可见,徐渭是想通过这组剧,大声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不平,表现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和愤世嫉俗的精神。

5“性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

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明代文学1、吴中四杰:是指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都住在吴中而得名;四人中以高启和杨基成就较大。

代表作有《塞下曲》等。

高启,其诗学习汉魏晋唐,不拘—格,而以豪放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杨基诗风清润峭拔。

2.台阁体::明代占文坛主导地位的诗派。

以杨荣、杨溥、杨士奇为代表。

内容多为歌功颂德。

风格平正典丽,缺乏真情实感,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

代表作有《从游西苑》、《元夕赐观灯》等。

3.茶陵派:明代文坛的重要诗派。

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等人。

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的研究,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卑冗文风。

4.前七子:是明代以李东阳为首的文学群体,主要代表有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等。

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空洞拖沓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又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240.后七子:是指明代嘉靖年间以王世贞为核心的文学复古运动,主要代表有李攀龙、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等。

是对前七子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古典诗歌法度的问题上,他们更加严格地强调法度要求,因此遵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5.唐宋派:明代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

他们选择唐宋古文为取法对象,推崇宋代理学,重申“文道合一”主张,创作中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

成就较高的是归有光,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态,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如《项脊轩志》。

6.公安派:是晚明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他们提出“性灵说”,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

对晚明小品文的产生有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上古神话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造人、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章《诗经》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汉代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商颂,周颂,鲁颂,它们分别有5 篇31 篇和4篇作品,共40篇。

7、《诗经》内容来源献诗、采诗、删诗8、《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婚姻爱情诗、战争徭役诗、怨刺诗、宴飨诗。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三、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甲骨卜辞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商周铜器铭文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尚书》。

4、《尚书》艺术成就:一单独成篇文本结构和文体形态完整对先秦叙事散文有直接影响;二文风古朴,不饰藻华;三萌芽阶段作品,文字古奥,语句拗口;四是记言文之祖,语言技巧超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5、《春秋》泛称,百国史书。

中断公元前481(绝笔已获麟)。

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

6、《左传》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尽完整的编年史书,是中国散文典范,标志中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史转文学达到新高度。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三操、丕、植二、建安风骨的定义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是广泛的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流露从胡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三、七子。

蔡琰”等。

三、论述植诗歌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他的诗“骨气奇高,辞彩华茂”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一、植诗歌创作的分期前期: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如《送应氏》,情调悲凉,如同他父亲的诗一样。

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传的少年意气,如《白马篇》《名都篇》。

后期:起后期诗歌受到丕的压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幽愤悲伤。

作品的容和风格出现了明显变化。

相对早期而言取而代之的是反映个人命运的失望和对丕政治集团的不满和怨恨。

其后期诗歌又开启了正始诗风,如:《吁嗟篇》《赠白马王彪》等。

《赠白马王彪》全诗共七章,感情丰富而复杂,表达出自己对于不能就朋友的悲伤,以及想救朋友的愿望。

表现出了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的怀疑和否定的倾向。

二、植诗歌艺术特点1.写景、叙事、抒情结合。

2.章章蝉联,层层顶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眼前遭遇到人生际遇,层层加深感情抒发,其感情迂回曲折,反复深入。

3.比喻,设问等民歌常用手段。

4.多次转韵,有流转变化之美。

三、植诗歌成就1.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

不在拘泥于传统乐府诗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辟。

如《吁嗟篇》的转道,以带有强烈感情的自然景观开头,极力渲染了气氛。

而且其诗歌工于起调,如《赠徐干》。

3.更加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七发》:①西汉枚乘的代表作;②设为主客问答,重铺陈夸张,对统治者的腐朽生活进行讽谏;③汉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大历十才子:①指唐代宗大历年间驰名诗坛的一群诗人(如钱起、卢纶等);②擅长写作五律;③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诗歌主题,诗风平庸,成就不高。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

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的臣子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

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

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汇总

1《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2我们古代文学几种精神的表现:乡国情怀、爱情友情人生感悟(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感悟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交叉了宗教思路)3楚辞的特点:1从体式言较诗经而言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2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方言(浪漫主义诗歌总集)4《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最早一部编年史记事系统,具有自觉的记事意识事件观念写作义例“微言大义”5《左传》精密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6《战国策》反应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所在国重,所去国轻”7《古诗十九首》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特点铺张扬厉的大赋体制代表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枚乘《七发》汉大赋正式形成标志司马相如《子虚赋》大赋顶峰8建安风骨: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观其时文雅好慷慨”9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大类10 古文运动:文体文风改革自内容言是明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自形式言11 骈体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12传奇之名起于晚唐裴铏小说《传奇》13唐文学特点唐文学主要表现在诗歌领域是我们封建社会中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从诗歌数量上看2内容看3诗歌以外散文小说词等各种文体都获得巨大成功4从作家成就和风格流派上看14苏轼的诗歌赏析1对社会的干预和人生的思考2平常事物和自然风物中挖掘道理3题材广阔细微处见功力4风格兼收并蓄刚柔并济呈现清雄之美15苏轼的词:婉约词与豪放词并攻2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和超然自适的价值导向3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姿态万千风情万种4提升了词的境界创立新的美学规范16苏轼的影响: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17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18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张生北曲压卷之作19《西游记》影响下的明代神魔小说:1《西游记》的读书仿作《读西游记》《东游记》《北游记》《南游记》2为神仙立传型的作品独转或者合转前者如观音吕沌阳无娓钟馗牛郎织女等后者如二十四罗汉八仙等3与历史故事相交融的神魔作品《封神演义》名解1、唐传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2、江西诗派: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宋人方回把杜甫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称为江西派,一组三宗。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1、借宫: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

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

散曲的套数不借宫。

2、曲牌联套:中国戏曲音乐的一种结构体制。

将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章法组合成套,以构成一折(出)戏的音乐。

一本戏若干折(出),即由若干组套曲构成。

3、幺篇:简称为“么”。

北曲中联用同一个曲牌的第二首曲,即重复小令一次,相当于南曲的“前腔”。

么篇须押同一个韵部的字。

有人认为北曲中的么篇来源于词的后片,“么”字是“后”字的简写,即是与前曲格律相同的后篇。

不过,词的后片是固定的,么篇则可有可无。

么篇可以换头,称为“么篇换头”,字数有时可以增减。

么篇与重头不同。

后者可以重复多遍,么篇则只重复一次而已。

4、子母调:北曲的一种套数形式。

它的特点,除引子与尾声外,中间部分的各个乐章是由两支曲牌循环交替构成。

5、南北合套:南北合套是指在一个套曲里兼用南曲和北曲的一种体式。

最初南北曲的曲牌不能出现在同一套曲内。

元中叶以后,成规渐被打破。

在同一宫调内,可选取若干音律相互和谐的南曲和北曲曲牌,交错使用,联成套曲。

6、宾白:宾白为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

中国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

1.词词产生于唐,而大盛于宋,被后人尊奉为能和“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元之曲”并驾的“一代之文学”。

宋词发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诗歌已登峰造极,富于创新精神的诗人们要抓住词这种要眇宜修、轻灵活泼、委婉言长的新诗体继续他们的天才;就美学因素考察。

是这种体裁,由于形式过于整齐,有时难免影响他的表现力,尤其是律诗受到起承转合的限制,而词正弥补了这种不足,他就可以用各种长短句或疏或密灵活多变地表达深长、细腻、丰富的情感;就认识原因考察,词在初起时,多被当作言情的诗体加以应用,且多局限于男欢女爱的范围,文人词尤为明显,宋人继承了这种传统,并且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变成一种习惯,在创作时往往根据题材内容不同加以选择,严肃的论道言志的内容就用诗文来写;旧时代背景考察,两宋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娱为之勃兴。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单选、填空。

1、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

2、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两种解释是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

3、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4、《小雅》中另有6篇“笙诗”,仅存诗题,不在305之数。

5《诗经》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类。

6、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7、今文《尚书》29篇,是经师伏生所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

8、荀子是最早以“赋”的命名进行创作的。

9、《战国策》主要记录的是纵横家的言论。

10、诸子散文中最富有雄辩色彩的是《孟子》。

11、《论语》在汉代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本子,今天见到的是《鲁论语》。

12、《庄子》所谓三言实际上都是寓言。

13、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14、屈原之后的另一位楚辞作家宋玉的代表作为《九辩》。

15、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首诗是《天问》。

16下列作品中属于《九歌》的是《东君》。

17、下列特点不属于楚辞体是四言为主。

18、《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杂家之作。

19、刘向散文的代表作《新序》十卷和《说苑》二十卷。

20、东汉时期桓谭著有〈新论〉,仲长统著有〈昌言〉,都巨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21、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22、李斯的代表作《上书谏逐客》。

23、《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

24、《论贵粟疏》是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25、《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

26、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达他“发愤著书“的决心。

27、司马迁创造了纪传体通史,开创了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

2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29、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喊书》,其作者是班固,记事起于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全书共一百书。

30、杜笃《论都赋》是京都赋的开端。

31、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的赋体类型属于骚体赋。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篇:古代文学复习资料1、最早的成篇散文保存在《尚书》2、《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3、诗经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5、孟子学说观点提倡性善论、倡导民本论、人格论(追求理想完美人格)、人才论、反对暴政,反对战争、主张施行仁政6、孟子文章风格特点善于辩论、善于用比喻来阐明事理(散文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富于雄辩性与说服力)1、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1)灵活巧妙的论辩手段。

(2)善用比喻和寓言。

2、气势浩然的文风3、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7、墨子学说主要内容兼爱和非攻,主张尚贤、节用、非乐8、楚辞名称最初见于汉代9、诗经里的《七月》属农事诗10、寓言一词出自《庄子》中,“寓”有寄寓、寄托的意思11、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寄托理想,抒发愤懑12、《论语》一书记述了孔子的言行,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和仁13、诸子散文中运用和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是《孟子》、《庄子》、《韩非子》和《列子》《孟子》中的“揠苗助长”“奕秋诲棋”《庄子》中的“庖丁解牛”《韩非子》中的“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列子》中的“疑邻人偷斧”历史散文《战国策》中的“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亡羊补牢”14、《橘颂》在《九章》中是一首内容和风格比较特殊的诗,是后世咏物诗的开山之作15、《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

16、洛阳纸贵指左思《三都赋》17、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18、曹操成就最大的是七言诗19、屈原诗歌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由民间集体创作向作家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的真正到来20、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21、《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2、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开文学批评风气之先23、曹植兼擅各类文体、诗体,尤其长于五言律诗,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汉本宋元复习范围一、填空1.其词被评为洗尽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的词人是苏轼;被王国维称为创调之才多而创意之才少的词人是周邦彦;其自度曲缀有音谱,为研究宋词乐谱的主要资料的词人是姜夔。

2.在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和新的接受对象,有力地促进了歌词、话本、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兴盛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从此出现转折,诗歌、散文等,正统文学日趋衰落,世俗化的戏曲、小说日渐发展,及至元、明、清,终于成为文学的主流。

3.《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田园诗人范成大的代表作。

4.南宋以诗和词这两种体裁突出地表现爱国主题的诗人分别是陆游和辛弃疾。

5.淮海居士指_秦观,他的词集是《淮海集》;清真居士指周邦彦,他的词集是《清真词》。

6.元杂剧这朵奇葩,最初是在北中国的广袤大地上绽开的。

钟嗣成《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共56人,可以说是元杂剧创作的第一批作家。

他们的籍贯基本上在北方,其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北方进行的。

他们相互交流,形成了以大都中心的戏剧圈。

7.王实甫的《西厢记》以惊世骇俗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而熠熠闪光,流传不朽,贾仲明说他是“天下夺魁”;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三部戏并称元杂剧四大爱情戏。

8.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莺莺传》,借鉴金代_董解元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9.《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汉元帝,王昭君,10.名句填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此造物之无尽藏也。

”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重要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重要汇总)

一、填空题1.北宋四大家: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欧阳修2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4.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白朴《梧桐雨》5.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6.辛弃疾词风:豪壮苍凉,雄奇而沉郁。

7.欧阳修词风:平淡隽永8.秦观:清丽婉约,词情兼备9.北宋依声家初祖:晏殊10.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11.二晏:晏殊、晏几道12.苏门四学士: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13.朝潮苏海:韩愈,苏轼二、名词解释1.西崑派:北宋初期的文学流派,也是北宋文坛的一股逆流。

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等,它们相互唱和,编成《西崑酬唱集》因此得名。

其特点是内容空虚,单薄,思想贫乏,感情虚假,不外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形式上追求辞藻华丽,堆砌典故,讲究音律,形成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诗风。

2.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次出现并自觉结成的诗歌流派,并非都是江西人,只是在理论创作上都以学习江西人黄庭坚相标榜,并且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因而形成了这一是个流派。

3婉约诗派:比豪放派出现较早,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后有晏殊,欧阳修及柳永。

虽在词的表现方面大有改进,但仍未脱出婉约词风,在题材选择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

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将情思曲折表达出来,风格委婉绮丽。

4.豪放词派:由北宋词人苏轼创始,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

豪放派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宏沉郁,艺术成就高,对后世影响大。

5.话本:说话艺人的底本,随着民间“说话”技艺的发展发起的一种文学形式。

6.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融合起来,受金院本、诸宫调影响,开始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先秦文学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章。

产生于黄河流域,加工于春秋中叶,以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为主。

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为现实主义风格,被后世尊为“诗三百”。

内容上分风(土风歌谣)、雅(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三《国风》,是周朝南方各地的歌谣;《雅》包括大雅和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颂”不如“国风”,“国风”中又以“二南”(周南和召南)为最高。

2、《山海经》《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作者不详,司马迁以其为《禹本纪》所取材,故疑其所出亦当较早。

今存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两部分。

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山经》以山为纲,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记述山川水木之怪异的分布情况;《海经》以海外异物为主,记述分布于国内外的珍禽异兽以及奇异的名山大川等。

《山海经》为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楚辞》《楚辞》为屈原所作,宋玉等人也有作品传世。

它是我国古代继《诗经》之后出现的又一诗歌高峰,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发展。

《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国风和小雅为主的四言诗体,吸收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精华,创造了一种句式灵活的新诗体(即骚体)。

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抒情个性。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用浪漫的想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美妙世界,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爱国主义诗篇。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一)南宋文学1、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有《漱玉集》传世。

她的著名散文《金石录后序》在文艺性上比《指南录后序》更胜一筹,堪称两宋之交,甚至是南宋一带第一流文艺性散文。

除此以外,她曾写过一篇论词的文章,后人题之为《李易安词论》,简称《词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论词的专门文章,也是现存宋人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词学专论,影响很大,他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人还有张元千、岳飞、张孝祥等,他们分别有作品《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洲)、《满江红》、《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等。

3、陈与义,号简斋居士,是江西诗派后期重要的作家。

4、南宋中期出现的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其中以陆游成就最高。

5、辛弃疾和陆游由同是南宋中叶最伟大的文学家,陆游以诗名,辛弃疾以词名,共同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代表了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6、在词史上,张孝祥是上承苏东坡,下启辛弃疾的重要人物,有《于湖词》传世。

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他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同时又吸取屈原、李白浪漫主义表现艺术,故其诗有“诗史”之称,又有“小李白”之号。

除此以外,他还著有笔记作品《老学庵笔记》和游记文学《入蜀记》。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宋代词人中创作最宏富的一家,著有《稼轩长短句》和《稼轩词》。

他在文学创作中受前人影响最深当数屈原和陶渊明,他存留的散文主要有《美芹十论》、《九议》等。

9、辛派词人“一陈三刘”是指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

10、范成大,号石湖居士,诗歌创作主要有民生诗、爱国诗和田园诗,他出使全国时写下了72首绝句,是他爱国主义诗歌的精华;他的田园诗以《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为代表。

11、杨万里自号诚斋,著有《诚斋集》代表,严羽在《沧浪诗话》称他的文章为“杨诚斋体”;陆游逊称“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刘克庄称其“海外减推独步,江西横出一枝”;总的来说他的创作道路主要经历了尊奉江西、学习晚唐、辞谢诸人而法自然三个过程。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1、“七体”:《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

李善在《文选》注中提出:“《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

”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体式,促进了汉赋的发展。

引起后世作者的效仿,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

“七体”陈述七件事情,以最后一件事情为主。

西汉枚乘的《七发》是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部作品。

汉赋: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形,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

它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分别代表了汉赋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形式。

汉赋四大家:班固《汉书》、司马相如《子虚赋》、扬雄《甘泉赋》、张衡《西京赋》2、汉乐府概念及艺术特色:汉乐府,即汉代乐府诗歌。

两汉乐府诗是指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宋郭茂倩编有《乐府诗集》,辑录从传说中的陶唐氏之作直至五代的乐府诗,分成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等十二大类,为后来学者所沿袭。

特点:汉乐府诗关注民生疾苦,表现平民百姓疾苦;同时还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表现激烈而直露的感情,其中还有不少表现对人生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艺术手法上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活泼又朴素、自然,描写人物形象鲜明,对话生动,以五言为主的句式越来越占优势;汉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思想及艺术极有特色,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3、“玄言诗”: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

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钟嵘《诗品》:“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上古神话1.1 解词:万物有灵: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类认识能力低下,原始人还不能把自身和自然界分开,以己推物,认为自然万物同人一样有灵魂、知觉、意识。

图腾崇拜:即Totem.。

美洲印第安人方言,意为“他的亲族”。

原始人基于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自己的氏族和某种动物、植物、自然物有某种亲缘关系,认他们为自己的祖先。

这种自然物就是这个氏族的图腾。

这个氏族便以这种图腾命名,作为氏族的标志,以此与其他氏族相区别。

上古神话: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本身。

1.2 论述:上古神话的文学价值:上古神话是对世界对人类认识的总和,所以被称为人类童年时代的百科全书。

1我国上古神话重要表现出的与自然抗争的积极有为的态度对后代文学创作的精神内容有重要影响。

我国文学在人与自然的范畴中,在主观与客观的范畴中,往往更强调人和主观。

而其他民族里,往往更强调对物的崇拜。

而我国却出现了夸父、后羿这样的与日竞争的形象。

又如,其他民族的洪水神话里常是通过躲水来逃避了灾难,而我国的神话里有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与自然搏斗的故事。

同时,后人在表达宏志、拯救苍生之志时,常常化用神话。

2我国上古神话天然神奇的艺术创造为后代浪漫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原始人在神话中创造了一系列丰富的形象,为后代偏于浪漫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后人用其典故,增加了其作品的神奇色彩,创造了行的境界.其次,神话奇异奔放,夸张幻想大大地启迪了后代作家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创作了更加完美精湛的超现实艺术境界。

如神话里把自然人格化、把人自然化(神化)等。

这些方式在原始人那是不自觉的,而后代作家却受到启发,用于自觉创造。

周易卦爻辞2.1 解词卦爻辞:《周易》中系属在六十四卦符号后面或下面的表明各卦各爻寓意的占筮之辞。

时称繇辞。

2.2 论述:周易卦爻辞的文学因素1. 艺术手法而言,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象征。

“立象以尽意”,用形象来说明义理,哲理内容答案采用了艺术的审美表现方式。

画面感强。

通过物象,情境,故事片段,等来指示休咎。

有的甚至不言吉凶,具体事理答案就存在于形象中。

通过形象的描绘给人提示,创造了一个个含蕴丰富的意象,引起人们联想,给人以体味的余地。

2. 从形式上看,语句简洁整齐,多用韵语,颇有诗歌韵味。

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与尔靡之。

”(《中孚》九二)就很有诗歌意味。

诗经3.1 解词1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其中笙诗六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

西汉时称《诗经》。

是北方文化的代表,非一地之作。

作者大多不可考,且非一个阶层的作品。

分为“风雅颂”三类。

“赋比兴”的手法。

2 风雅颂诗经的分类。

根据音乐曲调分的类。

风:指曲调,歌调(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中地方歌曲)。

雅:王朝都城及王畿地区的曲调歌调。

颂:特指配合舞蹈的曲调歌调。

3 赋比兴诗经的表现手法。

朱熹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4 三家诗指“鲁诗”(申培公所传)、“齐诗”(辕固生所传)、“韩诗”(韩婴所传)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

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

现均已亡佚。

5 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

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序,称《毛诗传笺》。

6 笙诗《诗经》中有曲、篇名但无歌辞的诗。

因其曲都以笙吹奏,故名笙诗。

3.2 论述论述一:《诗经》的特色内容有哪些?一、周颂中的赞美诗周代祭祀注重礼式,“仪乐”中第一要义即为祭祀礼。

在祭祀中强调礼的精神,祭中更强调敬祖、尊祖、颂祖。

《礼记》中有“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从事宗庙,则子孙顺孝……”祭祀的目的在教化。

因此多颂祖先,而非神灵,多歌功颂德。

如,周代有大武舞组诗,来表现武王伐纣灭殷商建周朝的丰功伟绩。

《周颂》篇幅短小、概括抽象性强。

二、周族的“史诗”史诗的特点是:性质上突出再现性,叙述性;内容上偏于讲求民族发展的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的重大题材;文学上带有神化特色;外在形式上常是长篇巨制。

《诗经》中《大明》《緜》《公刘》《生民》《皇矣》五篇均为祭祀诗,具体讲述了被祭之先公先王壮大部族。

开国奠基的丰功伟绩。

但单篇独立。

没有叙事故事中人物关系冲突。

三、“变雅”“变风”中的怨刺诗和讽刺诗怨刺诗有些诗斥天训上,伤时,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如,《大雅·瞻仰》《节南山的正月》等。

此类作品偏于议论,文学形象性差,显示出了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

有些诗表现了处于官场,宫廷险恶环境中的官吏(士子)失意、愤慨、不平。

偏于表现个人的遭遇、感受、在抒发个体情感的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

如《小雅·巷伯》怒斥了造谣诬陷者。

有的反映了外患加剧,民族矛盾激化的社会问题。

如《大雅·大东》里周代东方诸侯小国怨刺西周王室诛求无已、劳役不息。

讽刺诗多是社会下层对权归统治者怀有敌意的辛辣的嘲讽。

如《伐檀》《邶风·新台》等,表现对社会问题的评判和讥刺态度。

四、战争徭役诗和思妇诗频繁,持久,不时的征战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了苦难,同时表现了对和平安定团结生活的殷切向往一类是表现服役者本人的经历感受的徭役诗。

如《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另一类是从在家妻子思念行人的角度写持久的兵役徭役带给人们精神上的苦痛。

如《卫风·伯兮》中“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五、《国风》中的婚恋诗数量最多一部分是描写青年男女在特定的时间群体欢乐的场面反映了当时民间社交活动的某些习俗。

如《郑风·溱洧》一部分是表达生动优美的恋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爱情的欢乐和痛苦。

如《邶风·静女》。

还有的抒发了苦痛与惆怅,同时表达了爱情的深挚与执着。

如《周南·汉广》。

还有一部分可以看到宗法礼法观念对爱情生活的干预和破坏,反映出家庭婚姻方面的社会问题。

由于宗法问题化的强加,青年男女的交往并不那么自有,尤其是遇到婚姻大事时,开始有了束缚。

如《郑风·将仲子》里对钟情于自己的小伙子的劝阻“将仲子兮,无踰我里。

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树。

畏我父母,仲可怀也。

”论述二:如何解释《诗经》偏于写实的创作倾向?就创作方法而言,写实是其基本特点。

《风》《雅》《颂》均可说明。

即不是运用极度的夸张和离奇的想象去表现生活,而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描摹生活,用内心的切实感受去抒发情怀。

1 诗经中有一部分叙事描写之作,叙述描摹朴实自然,不做夸张、变形,写出了人在目前的生活场景和画面。

如《七月》偏于描摹批判现实:农奴们的群歌联唱,一年到头的劳作生活和艰苦的生活境遇。

2 诗经中的抒情诗抒发了日常现实情怀包含着合乎常情的想象和幻想,从而也表现出写实的特点。

与偏于奇异想象的创作有所不同。

一方面诗经中确实有一些抒情诗,包含了主观心理世界经常出现的想象和幻想。

如《关雎》里“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就是想象之辞。

但另一方面,诗经的主观想象幻想不是升天入地、古今驰骋无羁的想象,而是真切实在的合理想象。

如《魏风·陟岵》里“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就说明了这一点。

论述三:诗经如何借助景、物、来抒情和达意的?1、用“比”达意:如《小雅·天保》中给人祝寿用“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⒇。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把福之大之多之久,用了各种比喻形象说出来。

又如《邶风·硕沽人》里写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说明了美人之美。

还如,《小雅·小旻》写政治官场上惊恐谨慎的心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刻画准确精湛。

这些都用了形象的比喻来达意。

2、以“兴”来开头在诗经中特指借助对自然景物或其他事物的描写作为诗章或诗句的开头的起韵。

大量起兴不止有开头的作用,往往是一种象征。

“兴”所写事物与诗所歌咏之物所表达的情感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且是意义上的联系,较之“比”有更深入更丰富的联想。

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回味的空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含蓄和谐,韵味深深。

3 借助景、物来抒情、达意。

在诗中,通过对具体景物、生活图景的描写,对感情抒发其了烘托渲染的作用。

如《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就是通过景物的的描写渲染了行人两次不同的情感感受。

先秦散文与《庄子》3.1 解词1《春秋》我国最早的一部大事纲要性的编年史。

是经过孔子修订的,带有创作成分的鲁史。

以鲁国的十二个国君的的世次编年记事。

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纲要式地记述了周王朝、鲁国、其他各国的在这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大事。

所记史事,均含褒贬。

记事语言及其概括、简练、含蓄、明白。

2《左传》全名《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是用来给《春秋》作注释的。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作者是左丘明。

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初年或前期。

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详细记载了春秋时代各诸事情侯国发生的事情。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是偏于记叙策士说客言行的短篇故事集。

具体篇目的作者不可考,其中有各国史官,也有奔走各国的策士说客。

非一人一时之作。

记事年代始于三家分晋(前453),终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由刘向拟定,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

3.2 论述论述一:为什么左传也是文学史上重要著作?虽然《左传》是历史著作,但不同于文史分家后的历史书,作者在记叙历史的过程里不自觉地使用了文学叙事文学描写的方式。

这使他具有一定的文学意味。

1 左传在及时过程中注意抓住突出矛盾冲突,比较突出典型事件,充分展开进行描写,使叙事有波澜有曲折动人的情节,颇有戏剧性,故事性,扣人心弦,引出人的审美效果,类似于纪实文学。

有的叙事涉及重大矛盾冲突,由一连串的事情组成,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富有戏剧性,如《晋灵公不君》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还有一些情节曲折有致,首位完整的叙事,构成了生动的小故事,如《晋侯梦大厉》就是以典型代表。

2 《左传》在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往往不放弃具体可感生动有趣的细节,使文章写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学趣味。

左传有不少与重大事件相对的于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