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山大学环境工程导论考研试题
2012年广东中山大学环境学导论考研真题
![2012年广东中山大学环境学导论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1305bf16fc700abb68fce2.png)
2012年广东中山大学环境学导论考研真题
必答题:
一、环境要素是什么?简述环境要素的分类和性质(10分)
二、人口容量是什么?简述影响人口容量的自然因素(10分)
三、何谓生态系统?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生态系统保护提出建议(20分)
四、试述酸雨的形成机制,并对酸雨防治提出建议(20分)
五、何谓自然净化?并就某一具体方面阐述其净化机理并提出改善措施(20分)
六、土壤污染的途径有哪些?并按其污染途径提出防治措施(20分)
选做题(4选2):
1、你认为当今世界是处于变暖还是变冷的过程中?请提出你的依据,并提出解决方案(25分)
2、请论述污水厌氧处理的机理,并论述影响厌氧处理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25分)。
华南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试题(2011年)
![华南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试题(2011年)](https://img.taocdn.com/s3/m/781e3d6ca45177232f60a23f.png)
D. 有机固体废物。
10. 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
。
A. 物种数量;
B. 物种生物量;
C. 物种的体积;
D. 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
11. 汽车尾气净化多采用 A . 吸附; B. 吸收;
方法。 C. 催化;
D. 生物
12.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由德国 Lurgi 公司开发的烟气脱硫技术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 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循环流动;
D. 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6.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是 A. 固体废物; B. 危险废物;
。 C. 液体废物;
D.城市垃圾
7. 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1. 固体废物在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进行防治? 2. 垃圾填埋中所产生渗滤液有哪些显著的特征?如何进行处理? 3. 试比较废水处理厌氧生化法与好氧生化法优缺点。 4. 试论述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特征以及应对之道。 5. 什么是叫生物多样性?哪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A. 氟氯碳、甲烷、氮气;
B. 二氧化碳、氟氯碳、甲烷;
C. 氧气、甲烷、二氧化硫;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253bf2336c1eb91b375d02.png)
目 录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生态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城市生态系统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粮食问题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能源与环境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未来的能源供应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 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海洋污染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大气的污染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 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7章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污染及控制对策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8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9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0章 环境经济学概论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及其组成1.人类的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47cb2e7fd5360cbb1adb43.png)
内容简介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是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历年考研真题精心编写了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及详解。
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
本部分对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课后习题答案经过多次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
本部分严格按照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
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
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
参照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标准解答。
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理工类()提供全国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研究生环境工程导论试卷2010-2011参考答案
![研究生环境工程导论试卷2010-201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aafc76f8c75fbfc67db24a.png)
答:破坏臭氧层的典型物质:包括氟利昂、灭火剂、洗涤剂、CCl4以及甲基溴等。
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方式:
1. 国际间的合作;
2.对臭氧层破坏物质
①用替代品取代臭氧层破坏物质 ;②设备取代方法;
③抑制排放方法。
4、简述生活水平与垃圾产生量间的关系?
答: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量会大量产生;其中无机组分减少,但有机成分提高;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由于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因此,城市建筑垃圾量大幅度提高;随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水平的提高,商业垃圾的产生量大幅度提高;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医疗垃圾产生量增加。
三、论述题(40分)
1、描述地表水体的的指标有哪些?重点阐述一下COD(重铬酸钾法)、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法)和BOD5的3个水质指标的含义。同一水体的COD、高锰酸盐指数和BOD5数值间通常有何种关系?试述城市污水二级活性污泥生物化学处理的基本流程及各单元的用途。C (SO2)=1.20mg/Nm3<1.6mg/Nm3
I (SO2) = 50
0.12mg/Nm3<C (NO2) =0.16mg/Nm3< 0.280mg/ Nm3
I (NO2) =
0.150mg/Nm3<C (PM10)=0.25mg/Nm3<0.350mg/Nm3
答: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环境后,造成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部分红外线辐射被温室气体吸收和再次释放出来,效应是地球表面和大气低层变暖,最好造成温室效应。
2)主要温室气体的种类:CO2、N2O、NF3、CH4、HFC、PFC和SF6等。
3)下列方法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