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近代政治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历史上,许多经济学都曾以“政治经济学”为题名,系统地阐述他们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理论。目前,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政治经济学是特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创立的、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结合各时代社会经济实践所发展了的一套关于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及其载体的分析入手,全面把握由社会生产关系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规律和现象。政治经济学是学习经济科学所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所提供的是对社会经济机体结构的全面分析,经典作家曾把政治经济学称为“市民社会”的解剖学。政治经济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抽象法透过人们日常感觉经验的表面现象,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从而提供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经济表面现象的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革命与经济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学习政治经济学对深入理解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性质】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财经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为其它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史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是要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三是争取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四是为学习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管理工作和经济问题研究工作的需要。
【教学时数及学分】
本课程为学年课程,总教学时数为144 学时,讲授36 周,每周 4 学时。本课程共8 个学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包括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建议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安排一定课时就难点、热点经济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结合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社会调查。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政治经济学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基本任务,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地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社会生产关系、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3.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5.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阅读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1-3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刘诗白:《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谷书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之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王振中:《中外经济理论四十年》,宁夏出版社2001年版。
5.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关系,理解所有制与产权的关系,认识生产力的基本性质、内在要素及其发展途径,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一、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第二节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第三节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二、生产力的要素及发展的基本阶段
第四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生产力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产权制度
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制度创新
2.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阅读参考书目】
1.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比较》,《经济动态》1999年第1期。
3.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教学要求】
了解商品经济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商品两要素、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认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理解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正确把握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