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报告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实习指导
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实习指导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实习指导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桥梁课,是正确认识口腔疾病,进而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正确认识口腔各组织器官的结构特点,进而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操作的基础。
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有大量的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口腔组织微观形态的描述。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组织或器官进行大体形态、光学显微镜、模型、图谱等的观察,增强学习者的感官印象,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系: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验课上观察的切片是某种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有时并不能代表此组织或器官的全貌,如一张取自多形性腺瘤局部的切片,镜下可见肿瘤有被膜,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肿瘤被膜完整;②形态和功能的关系,组织的形态和功能有密切关系,在观察过程中通过形态联系其功能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更有利于对口腔组织结构及疾病的本质的掌握;③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应进一步验证理论课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注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釉柱排列方向与牙体备洞的关系。
本套数字切片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七版)实验教程的内容,涵盖了目前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所需的基本病理切片,安装浏览软件后,学生可以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上模拟显微镜下观察,放大或缩小组织,并可以进行标注。
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是根据实验课的具体情况安排的,本课程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求(掌握、熟悉及了解)应按各院校的具体教学大纲执行。
目录实验一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的发育实验二釉质实验三牙本质、牙骨质、牙髓实验四牙周组织实验五口腔黏膜、唾液腺实验六龋病实验七牙髓病、根尖周病实验八牙周病实验九口腔黏膜病实验十口腔颌面部囊肿、唾液腺及颌骨疾病实验十一口腔颌面部肿瘤实验一口腔颌面部发育和牙的发育[目的和要求]掌握神经嵴、鳃弓、咽囊的概念及其在口腔颌面部发育中的作用及相关畸形;面部、腭、舌的发育过程及常见发育畸形的发生背景;颌骨的发育过程;成釉器发育的蕾状期、帽状期和钟状期形态分化和细胞分化特征,牙板的结局;牙本质、釉质、牙髓的形成;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形成。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人类的身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由无数个微小的细胞组成。
在人体中,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覆盖在口腔黏膜的表面,起到保护和感知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实验前,我们从一位健康志愿者的口腔黏膜中采集到了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通过简单的刮取,我们得到了一小片黏膜组织。
接下来,我们将样本转移到显微镜载玻片上,并使用特殊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的结构。
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特征。
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呈扁平的形状,呈现出多边形的外观。
细胞质内充满了细小的颗粒,这是细胞器的存在证明。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
通过细胞核的形态和染色情况,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健康状态和功能。
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口腔黏膜免受外界损伤。
通过观察细胞表面的微细结构,我们可以发现细胞表面覆盖着许多细小的突起,称为微绒毛。
这些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吸收和分泌功能。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通过分泌黏液来保护黏膜表面,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
除了保护功能,口腔上皮细胞还承担着感知的任务。
在口腔黏膜中,有许多感受器敏感地分布在口腔上皮细胞上。
这些感受器可以感知温度、压力和化学物质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这些感受器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食物,同时也是我们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使其成为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口腔上皮细胞在口腔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保护口腔黏膜和感知外界刺激来维持口腔的正常功能。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 学会识别和分析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4. 能够运用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1.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定义和范围研究方法和手段2. 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黏膜3. 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龋病牙周病口腔癌4.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5. 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正常结构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2. 示教法:展示病理切片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观察病理切片,进行病例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病理切片观察:评估学生对病理切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例分析和写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科书。
2. 病理切片:各种口腔疾病的病理切片。
3. 图片和视频:展示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4. 显微镜:用于观察病理切片。
5. 病例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堂理论课和16堂实践课。
2. 进度安排: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课时)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4课时)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8课时)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4课时)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8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2. 教学难点: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八、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籍。
口腔皮细胞实验报告
口腔皮细胞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口腔皮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物学行为,以了解其在口腔健康疾病中的作用和潜在应用价值。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口腔组织样本- 无菌离心管- 无菌培养皿- DMEM培养基- 高血渍液染色剂- 离心机- 显微镜2.2 实验步骤1. 将收集的口腔组织样本放入无菌离心管中,并添加DMEM培养基。
2. 利用离心机将管中的细胞均匀分散。
3. 将细胞悬液倒入无菌培养皿中,让细胞附着于培养皿表面。
4.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37C的环境下培养。
5. 每隔24小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细胞数量和形态特征。
6.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添加不同浓度的药物或因子,观察细胞对其的反应。
2.3 数据处理统计不同条件下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征,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3. 实验结果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到口腔皮细胞具有以下生物学行为和特征:1. 细胞生长:口腔皮细胞能够在培养基中迅速生长并形成单层细胞,在3-5天后达到充分的成熟度。
2. 形态特征:口腔皮细胞呈现扁平且多角形状,在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和细胞质。
3. 细胞数量:口腔皮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增殖速率不同,高温和适宜浓度的培养基促进细胞增殖,而低温和恶劣环境则抑制其生长。
4. 药物反应:添加不同浓度的药物或因子,口腔皮细胞对其呈现不同反应,比如有些药物能够刺激细胞分裂和增殖,而有些可能会导致细胞凋亡或抑制增殖。
4. 数据分析对不同条件下口腔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1. 细胞数量与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密切相关,高浓度培养基和特定因子的添加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增殖,而低浓度培养基和贫营养环境则会抑制细胞生长。
2. 高温环境能够促进细胞代谢和增殖,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细胞死亡和退化。
3. 添加一些特定的药物或因子,如生长因子、抗氧化剂等,能够显著刺激细胞增殖和分裂,有助于维持口腔组织的健康状态。
5. 实验结论口腔皮细胞在培养基中能够迅速生长和分化,并受到环境条件和添加因子的影响。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本科)
实验一雕刻的基本手法及器械的使用[目的要求]熟悉常用的雕刻工具,掌握雕刻的手法,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1.雕刻器械的认识2.雕刻器械的使用。
[试验器械]石膏块75mm*40mm*30mm 直尺雕刀石膏勺垫板石膏切刀[实验方法]1、雕刻器械的认识认识雕刀、蜡勺、石膏切刀的名称、作用及使用范围。
2.握刀的基本方法(1)掌拇指握式:将刀柄全部握在第二、三、四、五指内,刀的根部位于食指的第二、三指间关节处。
用刀时刀口向着雕刻者,对准石膏块,同时用左手握着石膏块,以握刀手的拇指顶住石膏块作为支点。
此种方法多用于修牙冠各面。
(2)握笔式:最常用的一种雕刻方法,和握钢笔的方法基本相似,称为握笔式。
用拇指、食指、中指握刀,无名指和小指做支点。
此种握刀法用于比较细微的雕刻,也可以用中指作为主要的支点。
(3)切割式:食指按于刀背,其余四指平握刀柄,手掌的小部分压住刀柄的远侧部。
此种握刀方法多在切石膏或石膏时使用。
3、根据以上雕刻的手法,利用所发石膏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刀滑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目的要求]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雕刻右上颌中切牙。
[试验器械]石膏块75mm*40mm*30mm 游标卡尺雕刀垫板[实验方法]1.石膏块雕刻(1)了解上颌中切牙各部位的数值。
(单位:mm)上颌中切牙冠长冠宽冠厚颈厚根长颈宽近中颈曲度远中颈曲度数值10.5 8.5 7.0 6.0 13.0 7.0 3.5 2.5 (2)画出唇面外形线。
按照放大三倍的数据,参考唇面的外形,画出上颌中切牙外形线。
(3)初步形成唇面从垂直方向沿着划线切掉多余的石膏,为便于最后修整,可以在划线整体以外1mm切割。
(4)画出近中面外形线从石膏块最顶端开始画出冠长,根长,按照邻面的形态结构用圆滑的曲线画出邻面的外形线。
口腔上皮切片实验报告
口腔上皮切片实验报告引言口腔上皮是覆盖在口腔黏膜表面的一层细胞膜,它具有保护口腔组织的功能。
为了进一步了解口腔上皮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实验对口腔上皮进行了切片制备和观察。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
目的通过对口腔上皮切片的制备和观察,掌握口腔上皮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类型,以及分析其功能和特点。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口腔标本- 10% 中性缓冲福尔马林- 甘油- 石蜡- 刀片- 显微镜实验步骤1. 口腔标本处理:- 使用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口腔标本,以保持其结构和形态。
- 将标本放入甘油中,使其透明化。
- 用甘油将标本包裹,以免切片时被甘油冲洗走。
- 将标本浸泡在石蜡中,以便进行切片。
2. 制备切片:- 取出已固化的标本,使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
- 将切片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展平。
- 将展平后的切片贴到载玻片上。
3. 染色和封片:- 使用特定的染色剂,如伊红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
- 用适量的乙醇对切片进行脱脂处理。
- 使用透明胶片将切片和载玻片封在一起。
4. 观察和分析:- 将封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
- 观察切片中口腔上皮的细胞类型、数量和形态特征。
结果与分析口腔上皮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口腔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分为表层、中层和基底层。
表层细胞通常较扁平,贴紧排列,形成口腔黏膜的外观。
中层细胞较表层细胞稍高,其细胞核较大。
基底层细胞则密集排列,是上皮细胞的最底层。
观察中还发现,口腔上皮细胞质内含有多个颗粒状结构,这是由于细胞内含有大量粘液颗粒。
这些颗粒的存在对于保护口腔黏膜免受机械和化学刺激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上皮细胞表面还有微绒毛样突起,增加了黏附和吸附功能。
结论通过对口腔上皮切片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口腔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分为表层、中层和基底层。
2. 表层细胞较扁平,贴紧排列;中层细胞稍高,细胞核较大;基底层细胞密集排列。
3. 口腔上皮细胞内含有多个粘液颗粒,起到保护作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了解口腔结构和功能,掌握口腔各部分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加深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口腔解剖模型•解剖工具(如解剖剪、解剖刀等)•实验记录表2. 实验方法1.观察口腔解剖模型,了解其结构。
2.使用解剖工具逐步解剖模型,并记录解剖过程中观察到的口腔结构。
3.针对口腔结构,讨论其生理功能,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三、实验结果1. 口腔结构通过解剖口腔模型,我们观察到以下口腔结构:•唇:口腔的前缘,具有保护和感受刺激的作用。
•牙齿:位于口腔腔腔内,用于咀嚼和切割食物。
•舌:位于口腔底部,具有推动和搅动食物的作用。
•口腔黏膜:口腔内壁的覆盖层,具有保护口腔组织和分泌唾液的作用。
•唾液腺:分布在口腔周围的器官,产生唾液以帮助消化食物。
•扁桃体:位于口腔后部,参与机体免疫功能。
2. 口腔生理功能•唇:可以感受到温度、压力和触觉,还具有言语表达和吹气等功能。
•牙齿:通过咀嚼和切割食物,使其变得更易消化。
•舌:通过舌面和舌尖的运动,推动食物向下咽喉。
在发音和言语过程中,舌头起着重要的作用。
•口腔黏膜:起到保护口腔组织不受外界刺激和感染的作用。
同时,口腔黏膜还能分泌唾液,保持口腔湿润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水分和酶,能够软化食物、帮助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扁桃体:参与机体免疫功能,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口腔和咽喉。
四、实验讨论与分析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我们对口腔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口腔作为人体的入口之一,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摄取食物、咀嚼、发音和言语等。
另外,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的存在可以帮助保持口腔的湿润和防止紫外线等外界因素对口腔组织的伤害。
此外,还了解到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口腔健康也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保养。
定期刷牙、漱口、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等都是口腔健康的基本保护措施。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
前言精密仪器在现代科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但我有时怀疑,人们是否容易忘记科学中最重要的工具始终是人的头脑。
----剑桥大学病理学教授W.I.B. Beveridge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以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结构和疾病时的形态改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在口腔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进展有赖于实验方法的更新与完善;正如显微镜的发明,导致了细胞学说的诞生,电子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超微结构的大门一样。
目前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进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基因扩增技术、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等在组织病理学研究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将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口腔组织病理学科的发展。
尽管作为大学本科教学,首先应牢固地掌握形态学的结构和改变。
然而对整个口腔病理学研究方法概况的了解,将会开阔大家的思路,提高大家的兴趣,并为今后进行口腔各学科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光学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是组织病理学最基本的研究工具。
它可以定性和半定量地在数微米厚的组织切片上对组织排列形态和相互关系,以及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从而在组织细胞水平上揭示其生长、发育和病变过程。
光学显微镜可分为透射光显微镜、反射光显微镜、偏正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紫外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
应其研究的目的对象不同,而可应用不同的显微镜。
(二) 电子显微镜观察透射、扫描等电子显微镜技术是组织病理学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可对细胞及亚细胞的结构进行形态学的研究。
分析电镜等技术还可以对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以及羟磷灰石等无机晶体的结构、成份及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三)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研究通过应用能与组织和细胞中的化学成份进行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可以有助于了解组织细胞内各种蛋白质、酶、核酸、糖原等各类化学成份的变化,从而可揭示其形态学方法所不能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的化学成份改变。
病理学实验报告
病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本次病理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加深对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1、病理切片:包括各种组织器官的炎症、肿瘤、变性、坏死等病理切片。
2、显微镜:用于观察病理切片。
3、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三、实验方法1、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然后,领取病理切片,将其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焦距和光线,进行观察。
3、观察过程中,结合教材和老师的讲解,认真辨认病理切片中的各种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
4、对于观察到的病理变化,做好记录和描述,包括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病变分布等方面。
四、实验结果(一)炎症1、急性阑尾炎在切片中,可以看到阑尾壁明显增厚,血管扩张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黏膜上皮部分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阑尾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
2、慢性胆囊炎胆囊壁明显增厚,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黏膜上皮部分增生,胆囊腔内可见胆色素沉积。
(二)肿瘤1、鳞状细胞癌癌组织呈巢状分布,癌细胞呈多边形,核大深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癌巢中央可见角化珠形成。
2、腺癌癌细胞形成腺样结构,排列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核异型性明显。
(三)变性1、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出现大量大小不等的脂滴空泡,细胞核被挤向一侧。
2、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浆疏松淡染,细胞核形态正常。
(四)坏死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呈灰白或灰黄色,质地干燥,与周围健康组织界限清楚。
2、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呈液态,可见多核巨细胞和泡沫细胞。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一)炎症的病理变化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
急性炎症以渗出性病变为主,表现为血管扩张、充血,白细胞渗出等。
慢性炎症则以增生性病变为主,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
口腔立体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口腔立体解剖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口腔各部位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3. 培养观察、分析、描述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口腔立体解剖模型2. 手术刀3. 显微镜4. 解剖图谱5. 记录本三、实验内容1. 口腔前庭口腔前庭位于上下颌骨之间,是口腔与鼻腔、口腔与口腔相连的过渡区域。
口腔前庭主要包括以下结构:(1)唇:位于口腔前庭的前界,包括上唇和下唇。
(2)颊:位于口腔前庭的两侧,包括上颊和下颊。
(3)牙龈:位于牙齿根部,是牙齿与颌骨的连接部分。
(4)牙齿:口腔前庭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
2. 口腔固有腔口腔固有腔是指口腔内部的空间,包括以下结构:(1)硬腭:位于口腔固有腔的上部,由上颌骨、鼻骨、额骨和腭骨组成。
(2)软腭:位于硬腭的后方,由肌肉、筋膜和黏膜组成。
(3)舌:位于口腔固有腔的底部,是人体的重要味觉器官。
(4)咽:位于口腔固有腔的后方,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3. 口腔颌面部口腔颌面部包括以下结构:(1)上颌骨:位于口腔颌面部的前部,是上颌骨的主要部分。
(2)下颌骨:位于口腔颌面部的下部,是下颌骨的主要部分。
(3)颧骨:位于口腔颌面部的两侧,是颧骨的主要部分。
(4)鼻骨:位于口腔颌面部的上方,是鼻骨的主要部分。
四、实验方法1. 观察口腔立体解剖模型,了解各部位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2. 使用手术刀将口腔立体解剖模型切开,观察内部结构。
3. 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各部位的细胞结构。
4. 记录实验观察结果,绘制解剖图谱。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口腔前庭通过观察口腔立体解剖模型,我们了解到口腔前庭主要由唇、颊、牙龈和牙齿组成。
唇和颊是口腔前庭的前界和两侧界,牙龈是牙齿与颌骨的连接部分,牙齿是口腔前庭的主要功能器官。
2. 口腔固有腔通过观察口腔立体解剖模型,我们了解到口腔固有腔主要由硬腭、软腭、舌和咽组成。
硬腭位于口腔固有腔的上部,软腭位于硬腭的后方,舌位于口腔固有腔的底部,咽位于口腔固有腔的后方。
生物人体口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班级:X年级X班第组:X组姓名:XXX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了解其基本结构。
2. 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3. 增强对生物显微镜使用的熟练度。
实验器材:-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镊子- 消毒牙签- 烧杯- 吸管- 0.9%生理盐水- 稀碘液(或龙胆紫)- 吸水纸步骤与方法:1. 制作临时装片:-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
- 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以获取口腔上皮细胞。
- 将刮取的细胞轻轻涂抹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
- 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 显微镜观察:-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边缘整齐的扁平细胞,即为口腔上皮细胞。
- 转换到高倍镜,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辨认其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 绘图:- 依照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并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呈扁平状,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结构清晰可见。
2. 细胞膜为薄薄的一层,紧贴细胞壁,细胞质呈均质状,细胞核较大,位于细胞中央,内有核仁。
实验结论:1.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具有典型的动物细胞结构。
2.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观察细胞结构的能力。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保证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洁净,避免污染。
2. 在涂抹细胞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破坏细胞结构。
3. 观察时,注意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细胞图像清晰可见。
个人感悟: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人体细胞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其中,口腔上皮细胞作为人体表面上的一种细胞类型,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实验旨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征和特性,为进一步了解人体细胞提供参考。
实验开始时,我们从志愿者中收集了一定数量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
这些样本经过专业处理后,我们将其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注意到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多样,有扁平形、立方形和柱状形等不同形态。
这种多样性可能与细胞所在的位置和功能有关。
进一步观察中,我们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较大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
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位置,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内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细胞质则包含了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这些细胞器的存在为细胞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较为特殊的特征,例如细胞表面上的纤毛和微绒毛。
纤毛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突起结构,它们能够帮助细胞进行运动和物质交换。
而微绒毛则是一种较短的细胞突起,它们能够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提高吸收和分泌的效率。
在实验的后续观察中,我们还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
这意味着这些细胞可以不断分裂和更新,以维持口腔组织的正常功能。
这一特性使得口腔上皮细胞在修复口腔伤口和抵御外部微生物入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对口腔上皮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通常具有46条染色体,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携带了人类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我们了解到这些细胞具有多样的形态、较大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
它们还具有纤毛和微绒毛等特殊结构,以及更新能力和染色体的特征。
这些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于口腔健康和疾病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口腔组织病理学试验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使用)I前言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是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是对理论课授课内容进一步验证,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实践,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获得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达到实验课教学目的,实验课必须与理论课衔接紧密,严防脱节,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质量较高的教学标本和切片,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较充分的课时,使学生能很好的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之目的。
二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我们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每章节必讲的内容和授课的重点及难点加以注明。
经过实验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的内容。
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课前讲座,课中阅片指导和示教以及课尾的小结。
四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4学时。
五选用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指导》,自编,朱恩新,2版,2004年。
II正文实验一牙体组织一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牙体组织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体各组成部分的组织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牙体组织的理化特性。
(二)了解釉质超微结构;牙本质的神经支配;牙骨质的分类及功能;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三教学内容(一)观察牙体组织图谱。
(二)观察切片:牙体纵磨片,牙体横磨片,牙体切片。
实验二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及涎腺组织一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和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牙龈解剖及组织结构;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三对大涎腺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口腔黏膜的一般组织结构及口唇、舌背黏膜的组织特征。
(二)熟悉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上皮剩余及牙骨质小体的形态特征;腭黏膜的组织学特征。
(三)了解牙周膜正常条件下的厚度及牙槽骨生理条件下的组织结构,口腔黏膜与皮肤及被覆黏膜与咀嚼黏膜的异同点。
人体口腔上皮观察实验报告
人体口腔上皮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组织构成,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一种常见的扁平上皮细胞,容易获取和观察。
通过涂片、染色等处理,可以在显微镜下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材料: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棉签。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用消毒棉签擦拭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杂质。
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取材用牙签钝端在口腔内侧轻轻刮取上皮细胞,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口腔组织。
3、涂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将牙签上刮取的细胞均匀涂抹在生理盐水中。
4、染色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
5、观察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找到细胞,然后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
五、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特征:1、细胞形态细胞呈不规则的扁平多边形,彼此紧密相连。
2、细胞核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偏一侧,染色较深,容易分辨。
3、细胞质细胞质染色较浅,分布均匀,其中可见一些细小的颗粒和细胞器。
六、实验分析1、细胞形态的不规则性口腔上皮细胞的扁平多边形形态是适应其覆盖和保护口腔表面的功能需求。
2、细胞核的位置和形态细胞核的位置和形态可以反映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功能。
位于中央或偏一侧的细胞核,可能与细胞的代谢和分裂活动有关。
3、细胞质中的颗粒和细胞器细胞质中的细小颗粒和细胞器参与了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物质代谢、能量转换等。
七、实验注意事项1、取材时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和刮取过多的组织。
2、涂片要均匀,避免细胞重叠或分布不均。
3、染色时要控制染液的量和时间,避免过度染色或染色不足。
4、观察时要按照低倍镜到高倍镜的顺序,先找到细胞再进行详细观察。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一) 口腔颌面部的发育
谢谢大家!
❖联合(merge)—各突起之间的沟在 进一步生长后消失 ❖融合(fuse)—各突起之间表面外胚 层的接触、破裂、退化、消失
Merge
联 合
融 合
Fuse
胚胎第6周
面突开始 联合、融合
❖1、球状突与球状突联合—人中
❖2、球状突与同侧上颌突联合— 上唇(上唇角隅外)
❖3、侧鼻突与上颌突联合—鼻侧 鼻翼、部分面颊
❖ 原始口腔上皮的深层细胞增生→形成实质性的 上皮芽,伸入下方的外胚间叶→上皮芽生长分 支,呈树枝状→分支末端膨大,分化成腺泡;
❖
→ 树枝状上皮条索中央C退化,
逐渐形成管道, C重新排列,形成腺管,与口
腔通连。
❖ 上皮形成了涎腺实质,相邻的外胚间叶形成腺 体的结缔组织,即间质
❖ 2、在涎腺发育中,外胚间叶对上皮的增生和 分化是必不可少的。
唇裂(cleft lip)
面 裂
第三节 腭的发育
(formation of palate )
❖ 腭突的分化
(differentiation of palatal shelves) ❖ 腭突的融合
(fusion of palatine processes) ❖ 腭部的畸形
❖(3)5W起:中鼻突末端出现两个球状突
❖共10个突起
胚胎第3周
前脑 额鼻突
下颌突(第一鳃弓)
胚胎第3周末
拉特克囊
(Rathke pouch)
口咽膜(口咽頭膜)
额鼻突 上颌突 下颌突
胚胎第4周
原口
上颌பைடு நூலகம் 下颌突
胚胎第4周
中鼻突
鼻凹
侧鼻突
胚胎第5周
球状突
二、各突起的联合、融合(6-8W完成)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习三下
• 18.关于牙本质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牙本质内含有机物较多,因此,龋病发
展过程既有无机晶体的溶解又有有机物的 酶解破坏
• B.牙本质龋沿着牙本质小管发展,进展较 快
• C.牙髓和牙本质为一生理性复合体,在牙 本质龋时,还伴有牙髓组织一系列防御性 反应出现
19.关于急性根尖周炎病理改变过程哪项是错误 的
• 11.下列哪种变化肯定为口腔白斑的病理 表现
• A.上皮增生 • B.棘层松解 • C.基底细胞空泡样变性 • D.上皮错角化 • E.上皮钉突呈滴状
• 11.下列哪种变化肯定为口腔白斑的病理 表现
• A.上皮增生 • B.棘层松解 • C.基底细胞空泡样变性 • D.上皮错角化 • E.上皮钉突呈滴状
A 早期,根尖周牙周膜血管充血,浆液渗出,组织 水肿;
B 接着,大量中性粒细胞游出,局部组织坏死; C 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酶将坏死组织液化,形成
脓肿; D 随后炎症向邻近骨髓腔扩展,产生局限性骨膜
早期浆液性炎→小脓肿形成→大脓肿→急 性牙槽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或皮下脓 肿→窦道或瘘管
19.关于急性根尖周炎病理改变过程哪项是错误的
• 17.氟斑牙是由于氟影响哪一种细胞造成 的
• A.成牙本质细胞 • B.成牙骨质细胞 • C.成釉细胞 • D.成纤维细胞 • E.成骨细胞
氟牙症
• 氟牙症又称氟斑牙或斑釉牙,此症具有地 区性,是一种典型的地方病,为慢性氟中 毒病早期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
• 氟主要损害釉质发育期牙胚的造釉细胞, 因此,过多的氟只有在牙齿发育矿化期进 入机体,才能发生氟牙症。
D. 由于某些刺激使牙髓细胞变性、坏死,成为钙 化中心,周围层沉积钙盐而形成
口腔组织病理学新版.docx
一、口腔组织病理1 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无机物占96%~97%。
2 釉质的根本构造是釉柱。
3 无釉柱釉质位于釉质的最内层和多数乳牙及恒牙的外表。
4牙本质小管在近髓端和近外表的数目之比为2.5:1。
管周牙本质矿化程度较高。
5 生长线见于乳牙和第一恒磨牙。
6 牙周膜细胞中有上皮剩余,也称为Malassez 上皮剩余,可增殖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
7 牙龈的上皮构造有牙龈上皮、龈沟上皮、结合上皮。
8 牙龈固有层构造有龈牙组、牙槽龈组、环形组、牙骨膜组、越隔组。
9 牙周膜纤维构造有牙槽嵴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根间组。
10 角质细胞从表层到深层是角化层、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
11 口腔黏膜分咀嚼黏膜、被覆黏膜、特殊黏膜。
12 丝状乳头最多,萎缩可导致地图舌。
13 排泄管中含有储藏细胞,发挥干细胞作用。
14 腮腺是纯浆液性腺体。
15 舌腭腺和腭腺是纯黏液腺体。
16 腭裂由于侧腭突和鼻中隔融合不良引起。
17 如侧舌隆突未联合,那么形成分叉舌。
18 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牙囊组成。
19 釉质龋分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
20 透明层是病损的最前沿。
21 牙本质龋由深部到外表分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
22 牙周炎分始发期、早期病变期、病损确立期、进展期。
23 多形性腺瘤的根本构造是肌上皮、腺上皮、黏液、软骨样组织。
24 黏液表皮样癌含有黏液细胞、中间细胞、表皮样细胞25 黏液表皮样癌90%发病于腮腺26 牙瘤分为混合性牙瘤和组合性牙瘤,它不是真性肿瘤。
27 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在黏膜白色条纹处,上皮为不全角化,在黏膜红色部位,上皮表层无角化,结缔组织内血管扩张充血,棘层多表现为增生,少有萎缩,上皮钉突不规那么延长,基内幕胞液化、变性,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固有层淋巴细胞密集形成浸润带。
28 急性脓性根尖周炎经历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三个时期。
29 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班的特点是自发性阵发性疼痛,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不能定位,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