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之导师简介以及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简介广告打的再好,网站布置的再精美,都不如"实地考察"能够让学员更真实体会到集训营的集训效果。
所以,凯程集训营独家推出"家长现场来考察":直接联系凯程咨询老师!"凯程不怕与别人比,就怕学员不比",凯程出于对自身教学能力和师资的全面自信,将会把集训营实地考察制度坚持下去,让更多学员深切体会到考研集训营模式的效果与魅力!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1.6万元,学制2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01政治经济学02西方经济学03国民经济学04经济史05 经济思想史06 世界经济学07 国际贸易08企业经济学09网络经济学10数量经济学11国防经济学12 区域经济学13城市经济学14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③303 数学三④802 经济学综合其中国际商务招生人数55人(含推免15人)。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就业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均需要大量的经济学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银行、会计事务所、金融部门、中外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等。
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相对来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多,考研难度不大,各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总额基本稳定在300人。
复试专业课内容较为简单,对于跨专业考生是极为有利的。
据凯程从中国人民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经济学考研的考生中90%以上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Quantitative Economics)(020209)●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良好经济学理论素养、创业创新精神、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数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观察分析经济问题、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或开发相应软件进行经济数量分析,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研究型和教学型高级专门人才。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硕士应达到的要求:(1)能够熟练运用数量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与决策模型,对经济系统运行中经济变量间不确定的随机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定量描述,对各种经济政策执行效果给予评价;(2)能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对新开发或改建经济系统设计的各种方案进行评审和选择,以确定最优或次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3)能建立准确数量经济模型,并能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或开发相应软件来直观刻画数量经济模型特征;(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数量经济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专业资料,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专业交流能力。
5、本专业的主要内容是: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型和教学型高级专门人才,特色在于经济系统评价与优化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有:经济数量关系的概念、特点及作用;经济数量分析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论;国民经济的最优计划和管理;经济控制论的应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数学分析;投资效果的评价和投资方案的论证;经济信息的组织管理和自动化体系的建立及生产布局、商品流通、国家储备等各种经济数学的应用。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设置经济预测与决策、经济系统评价与优化、数量经济模型与仿真三个研究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 张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导师介绍张杰张杰教授教育背景:1984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1984,7-1993,7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助教、讲师1993,7-1997,10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期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年1997,10-1998,3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1998,3-2000,4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4-2002,9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金融制度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2,9-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学术和社会兼职:2000,5-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0,7-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2001,8-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理事会理事2002,3-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2002,3-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02,7-西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2007,2-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代表性学术成果论文:2006,《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经济研究》,6期2003,《交易、风险与所有权》,《管理世界》5月;2003,《国有银行的存差:逻辑与性质》,《金融研究》6月;2003,《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经济研究》1月;2001,《金融中介理论发展述评》,《中国社会科学》6月;2001,《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管理世界》5月;2001,《国家的意愿、能力与区域发展政策选择》,《经济研究》3月;2000,《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经济研究》4月;1999,《体制外增长中的金融安排》,《经济学家》1999,2;《新华文摘》7月;1999,《转轨经济中的国有银行呆账》,《金融研究》5月;1998,《何种金融制度安排更有利于转轨中的储蓄动员与金融支持》,《金融研究》12月;1998,《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经济研究》10月;1997,《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经济研究》8月;1997,《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与清债博弈》,《经济学家》6月;1996,《地方政府的介入与金融体制变异》,《经济研究》3月;1995,《中国金融改革的检讨与进一步改革的途径》,《经济研究》5月;1994,《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中的财产权利》,《经济学家》4月;专著:2007,《中国金融制度选择的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中国金融成长的经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天圆地方的困惑》,中国金融出版社;译著:2001,《国际货币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货币、信贷与资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学术奖励:2000《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获上海市第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第七届中国金融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凯程2015年考取人大金融硕士15人,欢迎播放吴yawen、冯zheng、蒋hang等同学的经验分享视频,其中大多数都是跨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本科二本的同学。
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

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孙文凯1肖耿2 杨秀科 3(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3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作者介绍:孙文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数量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应用计量分析,中国经济。
通讯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编:100872。
电话:010‐82500319。
电子邮件:sunwk@。
肖耿,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汇率、开放经济。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编:100084。
电话:010‐62797363。
电子邮件:gxiao@。
杨秀科,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双硕士,研究选题为FDI作用及趋势。
联系电话:852‐51390513(香港)。
电子邮件:yangxiuke@。
注:本文参加了2009年10月23、24日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经济办公室等联合主办的中美贸易研讨会,该研讨会是一次主要针对中美贸易与投资的学术讨论会。
致谢:本文得到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B. Koopman和该委员会资深经济学家Judith M. Dean,以及许善达教授的非常有价值的评论和建议,特此感谢。
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计算,分析中国为何有如此高的国内投资率和快速增长的FDI,并预测今后投资率和FDI的可能走势。
本文有几个结论:(1)中国居高不下的投资率是由于中国具有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
在美国和日本总体资本回报率很高的时期,他们的投资率也较高。
(2)由于中国资本回报率又显著高于其他大国,因此带来了FDI的较快速增长。
(3)至少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而言,资本回报率在过去三十年尚未出现收敛,这意味着投资率差异会持续,FDI也将会持续涌入中国。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刘元春简历刘元春,1972年8月21日出生于四川省,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新世纪人才,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常规性出席国家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聘请专家,先后被多家国家机构评为咨询专家;担任CCTV和凤凰卫视等多家电视台和媒体的财经特约专家;担任《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杂志匿名审稿人;一、获奖状况1、博士论文“动态宏观视野下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于2001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博士论文“动态宏观视野下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于2000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3、专著《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获得“200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获“第十届(2002年度)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5、参与杨瑞龙主编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获得“200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参与纪宝成主编《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著作奖”7、《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8、《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验证》获“第8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优秀奖”;9、指导本科生论文“盗版治理的阶段性选择”获“第8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0、2001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所指导的班级获得“北京市优秀班级体”称号;11、2004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12、2006年获得“霍英东优秀青年基金奖”。
13、《开放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与中国案例研究》,2007年获得“吴玉章社会科学优秀奖”。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资料应用金融系教授一、教师档案:郑志刚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应用金融系主任电子邮件zhengzhigang@工作时间2003年0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2006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经济系访问学者2009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2010年1月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2011年7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讲授课程公司金融专题-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生文献导读课程)公司金融专题-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与证据(博士生文献导读课程)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研究生方法论课程)公司金融(本科和在职研究生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公司治理公司金融企业理论微观经济理论二、教师档案:汪昌云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电子邮件wangchy@工作时间1989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获投资经济与投资管理硕士学位1999年1月毕业于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获金融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9年9月至1994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讲师1994年5月至1999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教授1999年3月至200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3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应用金融系主任2010年至今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和社会兼职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美国)等十余种国际学术期刊评审《金融学季刊》副主编《中国金融评论》副主编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投资学会理事讲授课程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现代金融研究专题(Ph.D)教学成果和荣誉2007,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金融衍生工具》2009,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使用信息技术改造课程》科研方向资产定价金融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三、教师档案:任淮秀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席电子邮件renhxruc@工作时间1974年12月接待日教育背景经济学博士工作经历1985年7月至198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讲师,基本建设经济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5月出任投资经济系副系主任1990年6月评为投资经济系副教授1992年4月至1993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4月至1997年5月投资经济系副教授1997年5月至2003年1月财金学院投资经济系系主任,教授2003年1月至2008年9月任财金学院副院长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投资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投资学投资银行概论投资经济学教学成果和荣誉主编教材《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科研方向投资理论与实践,包括实业投资、金融投资与产权投资、投资银行组织与管理四、教师档案:吴晶妹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wujingmei@工作时间1988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工作经历1988年至2003年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系2003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市场信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信用管理FCIB(Finance, Credit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认证专家(Certified International Credit Professional)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讲授课程社会信用体系原理信用管理实务货币银行学信用评级教学成果和荣誉2001年3月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科研方向信用管理理论与实务货币银行理论与实务五、教师档案:陈忠阳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chenzhongy@工作时间1991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获价格学专业学士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获国际金融专业硕士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金融学专业博士工作经历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团总支书记、助教1995年7月至今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英国雷丁(READING)大学国际证券市场协会(ISMA)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总部负责人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美国波士顿萨弗克(SUFFOLK)大学索耶(SAWYER)商学院富布莱特客座教授(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住校学者项目),主讲金融机构风险管理(MBA课程)和中国金融市场(特别专题课程)2002年4月至今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风险管理工作室创建人和负责人2006年8月至2009年2月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国家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Journal of Risk Managemen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编委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风险管理科目、公司信贷科目和个人贷款科目专家组成员国际风险经理协会(PRMIA)北京分会创始会长中投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2004年至2005年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专家顾问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董事会独立董事、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特聘专家“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论坛”发起者和组织者《风险管理》杂志主编讲授课程风险管理国际金融金融英语六、教师档案:张顺明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zhang@工作时间1988年06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3年09月-1996年07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系统理论(数理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09月-1993年07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数理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09月-1988年06月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09年0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学系金融经济学教授2006年09月-2009年08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经济学教授2005年08月-2006年09月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研究员2000年09月-2005年08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系访问教授,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08月-2000年09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金融经济学讲师,副教授1988年06月-1990年09月湖北文理学院(原襄阳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教师学术和社会兼职社会学术任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兼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交叉科学学会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经济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宁波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兼高级研究员《经济数学》编辑委员会委员《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委员国际杂志审稿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Asia-Pacific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 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China Economic Review, EconomicModelling, Energy Economics, Energy Polic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IIETransactions,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Global Optimiz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 Omeg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Quantitative Finance,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World Economy讲授课程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现代金融决策理论,高级微观经济学,数理金融--动态资产定价理论,随机过程,经济与金融学随机方法,保险与精算技术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数理经济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现代金融决策理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货币金融系教授七、教师档案:张成思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院长助理兼货币金融系主任电子邮件zhangcs@;zhangchengsi@工作时间1999年8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9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士学位(国际经济学方向)2006年9月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数学本科双语实验班特色项目执行主任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2008年4月至今:芝加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EMBA项目协调人学术和社会兼职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期刊编委(Econlit 收录期刊)JMCB等多个国际知名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学术期刊匿审专家国家外汇管理局、世界银行与IMF顾问专家中国农业部项目规划办项目评标金融专家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金融专家美国计量经济学会成员(2008-)英国皇家经济学会成员(2006-)讲授课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学国际金融金融专业英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croeconomics;Basic Econometrics;Advanced Statistics;香港中文大学: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 (Ph.D、MPhil)Applied Forecasting Methods (Undergraduate)教学成果和荣誉2011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10年仅6篇)2011年,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主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计量学》科研方向宏观金融(货币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动态机制)金融发展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八、教师档案:陈雨露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电子邮件工作时间1989年1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国际金融专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1月于荷兰提尔堡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12月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3月美国艾森豪威尔高级访问学者工作经历1989年1月至1992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师1992年7月至1993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系主任助理、讲师1993年2月至1997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副系主任、副教授1997年5月至2002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2002年1月至2005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10年3月至今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11年1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学术和社会兼职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收购与兼并研究会(香港)理事北京经济学会总理事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金融经典文献精读(博士生课程)国际收支研究(研究生课程)国际金融管理(研究生课程)国际金融(本科课程)国际融资(本科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1998年,《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分析》(著作)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1999年,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年,获北京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00年,《欧元与国际货币竞争》(课题成果)获第八届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著作奖;2000年,《国际收支均衡分析》(著作)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2年,《国际金融》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4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2005年,《国际金融》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任该课程首席主讲教师);2005年,“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共同完成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2007年,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二版)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主持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团队;2008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9年,《金融学文献通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9年,主持申报的《财政金融专业国际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合作者郭庆旺、张杰、何平、汪昌云)获得第六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科研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和公司财务九、教师档案:吴晓求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电子邮件wuxq@工作时间1976年5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证券投资理论与方法资本市场十、教师档案:朱毅峰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zhuyf@工作时间1981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1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年6月至2001年7月受邀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欧洲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进行学术访问工作经历1981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任教师工作学术和社会兼职北京市金融学会副会长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十一、教师档案:沈伟基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电子邮件shenwj@.c工作时间1983年3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3年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分校财政系财政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起在职攻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货币银行学专业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68年8月至1977年8月作为知识青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下乡插队1983年3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任教学术和社会兼职北京金融学会理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本、研)金融理论与政策(研)教学成果和荣誉《货币银行学》1994年11月北京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科研方向十二、教师档案:庄毓敏性别女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zyumin@工作时间1984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4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1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5月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4年至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教授财政学、外国税收制度、中国税收制度等课程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银行管理研究等课程其中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挂职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分管金融与经济工作海外学术交流经历:1986年8月至1987年9月由国家公派前苏联莫斯科财政学院进修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南斯拉夫黑山大学经济学院和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学院访问2001年11月前往越南财政部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学术和社会兼职第十三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委首都女教授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女教授协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讲授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本科生)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硕士研究生)教学成果和荣誉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负责人2008年,北京市教学名师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北京市精品课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负责人2006年,主编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被评为教育部推荐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主编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科研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经济转轨国家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十三、教师档案:赵锡军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zhaoxj@工作时间1987年接待日教育背景198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university of Sherbrooke 和McGill University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进修1995年至1996年于Nijenrode University作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进修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7年至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助教1990年至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讲师1995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至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1990年至1994年,北京长城资信评估公司企业部项目经理,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财务总监,深圳天极光电实业公司高级金融顾问1994年至1995年,中国证监会国际部研究员1997年至1998年,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顾问1996年至1997年,JP Morgan 银行北京代表处External Consultant,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金融顾问1997年至1998年,普华会计公司金融专家,亚洲开发银行金融专家讲授课程国际金融金融投资学金融英语国际收支研究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国际金融证券投资金融监管公司财务十四、教师档案:张杰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子邮件zhangjieruc@工作时间1984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3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7 月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作经历1984年7月至1993年7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助教、讲师1993年7月至1997年10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期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年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1998年3月至2000年4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4月至2002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金融制度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9月至2007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2至2010年3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2000年7月至今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5月至今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3月至今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02年7月至今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理事2003年9月至2007年3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5月至今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09年6月至今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金融学制度金融学中国金融制度研究教学成果和荣誉1995,陕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5,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一等奖1999,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1999,国家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7届青年教师奖2009,入选国家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研方向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制度金融分析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十五、教师档案:何平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副院长电子邮件heping@工作时间1985年7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5年,武汉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中日金融发展比较”的博士后研究2008-2009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GSAS)Committee on Business & Economics(设于哈佛商学院HBS)从事“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1985年至1988年,湖北恩施州文化局工作1991年至1998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1998年7月至2004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副教授2004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教授1992年至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教研室副主任1997年至2000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2009年11月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学术和社会兼职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2008年)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2007年)国际十八世纪研究会会员(1995)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6)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本科/研究生)货币金融史(本科)中日金融结构与变革(研究生)教学成果和荣誉2005年“搭建现代金融学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本硕连读金融实验班”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未来就业前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未来就业前景凯程集训营的师资团队是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研发最精深、素质最专业的高端考研辅导团队,师资分为政治、英语、数学、专硕以及专业课辅导团队,并细分为英语词汇专家、阅读翻译专家、数学专家、逻辑专家、写作专家等。
集训专业的师资团队从整体上把握考研方向,为学员建立复习框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员全面透彻的理解消化重难点,力求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授课效果。
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就业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均需要大量的经济学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银行、会计事务所、金融部门、中外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等。
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1.6万元,学制2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01政治经济学02西方经济学03国民经济学04经济史05 经济思想史06 世界经济学07 国际贸易08企业经济学09网络经济学10数量经济学11国防经济学12 区域经济学13城市经济学14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③303 数学三④802 经济学综合其中国际商务招生人数55人(含推免15人)。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相对来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多,考研难度不大,各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总额基本稳定在300人。
复试专业课内容较为简单,对于跨专业考生是极为有利的。
据凯程从中国人民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经济学考研的考生中90%以上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人大财金学院金融博士课程班招生简章

人大财金学院金融博士课程班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博士课程班招生简章【主办单位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兼有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理工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建立于1950年,是我校最早成立的八大院系之一。
财政金融学院的财政学、金融学于1988年、2001年、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连续三次蝉联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教育部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就设在财政金融学院里。
目前财政学、金融学两个全国重点学科和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已成为我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头雁,为我国的财政金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财政金融学院汇集了我国财政和金融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
其中既有黄达、陈共、王传纶、周升业等国内外知名的我国财政金融学界元老,又有陈雨露、吴晓求、郭庆旺、赵锡军、张杰、任淮秀、汪昌云、朱青、庄毓敏等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海外学成归来的学者。
另外,还有数十位财政金融界著名经济学家及政府官员,如:成思危、项怀诚、吴晓灵、卢昕、李剑阁、贝多广、米建国、郝硕博等长期担任我院博士生导师,学院现有专职教授23人,副教授3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人。
现任院长为著名财政学家郭庆旺教授。
【项目背景】为坚定不移走人才强国之路,培养并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内举办金融学专业博士生课程研修班,欢迎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报读博士课程班。
此次博士生课程研修班将打破传统的研究型博士培养方式,采用多元化的培养体系以培养专家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博士研究生为目标,通过学术探讨和课题研究的方式,丰富自身在相应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学术高度,提高应用型研究能力,旨在提高中国企业家、政府领导者的决策水平,拓展视野,丰富管理技巧为了保证此项目的顺利进行,财政金融学院特建立博士课程培训项目小组进行指导,主要由以下著名资深教授组成:黄达、周升业、朱毅峰、沈伟基、张洪涛、刘曼红等教授。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会议册2007年5月会议信息一、会议名称: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二、时间:2007年5月19日至5月21日三、地点: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帅府饭店四、会议主题: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五、会议目标:宣传学会形象,扩大学术影响;创新会议形式,促进学术交流。
六、组织会议主办: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武汉理工大学会议承办: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理学院;长江商报年会大会:主席:汪同三研究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执行主席:陈冬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秘书长:李金华研究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魏龙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年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汪同三研究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副主席:李子奈教授(清华大学)童恒庆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委员:(略)年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陈冬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副主席:王仁祥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卓球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李富强研究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建宏(长江商报)成员:学会秘书处、武汉理工大学校办、校科协、经济学院、理学院、研究生院、宣传部、保卫处、国交处、后勤处、计财处、长江商报八、大会网址::8080/dasc/index.jsp大会日程附件1. 5月19日(周六)下午学术讨论分组名单(注:召集人可根据讨论情况和与会者意见临时增减发言人数,处置讨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分组讨论第一组(1分会场)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16楼经济学院报告厅主题: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召集人:刘金全教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林海明教授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冼刍荛教授厦门大学分组讨论第一组(2分会场)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16楼经济学院国贸系办公室主题: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召集人:金赛男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赵国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叶阿忠教授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分组讨论第二组(1分会场)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16楼经济学院专教一主题:产业发展、产业效率、人力资本召集人:李小平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石柱鲜教授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分组讨论第二组(2分会场)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16楼经济学院专教二主题:产业发展、产业效率、人力资本召集人:林秀梅教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韩立岩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组讨论第三组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209教室主题:区域经济、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召集人:杨桂元教授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许召元博士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潘文卿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分组讨论第四组(1分会场)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208教室主题:金融、保险、汇率、资本市场召集人:陈守东教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董秀良副教授华侨大学商学院分组讨论第四组(2分会场)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210教室主题:金融、保险、汇率、资本市场召集人:王维国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黎实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分组讨论第五组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207教室主题:宏观经济、经济增长召集人:王文举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晓峒教授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分组讨论第六组(1分会场)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16楼经济学院金融系办公室主题:财税、居民生活、对外贸易召集人:赵卫亚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吴栋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组讨论第六组(2分会场)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16楼经济学院经济系办公室主题:财税、居民生活、对外贸易召集人:胡日东教授华侨大学商学院袁捷敏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分组讨论第七组时间:5月19日14:00—17:30地点:鉴四教学楼16楼经济学院会议室主题:政府、技术创新及其他召集人:张许颖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卢方元教授郑州大学商学院沈可挺博士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附件2. 20日(周日)上午学术报告时间:08:30-9:45 (四个分会场同时进行,请各位代表根据需要选择参加)地点:省军区小洪山宾馆(在帅府饭店旁,请各位代表自行前往)温馨提示1. 会后旅游:有3条线路可供选择:(1)武汉市内一日游;(2)武当山三日游;(3)大三峡神农溪白帝城三日游。
人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韩松

2012年2月21-22日,日本东京成蹊大学,参加2012国际DEA研讨会,报告论文“QuantileDEAclassifierswithIntervalData”
论文
《网络DEA模型的生产理论背景》,韩松,魏权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4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博弈分析》,郝旭光,韩松等,《财经科学》,2012,3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2002-2009,韩松,姜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7期
《为什么市场价格是离散的?-基于消费者搜寻理论的综述》,韩松,《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理论经济学》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WhyPricesRiseFasterthanTheyFall?Understandingthe“RocketsandFeathers”Phenomenon》,YuanHongandHanSong,InternationalMarketingScienceConference,2007
《非参数DEA模型最优解的(弱)Pareto性质研究》,韩松,《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年
译著及其他
《博弈与信息(第四版)》,韩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数理经济学手册》,韩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博弈论经典》,韩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信息
本科生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笔记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汉青研究院数量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20204- 金融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英文试卷),外语只招收推免生(与财政金融学院联合招生)020209- 数量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2-经济学综合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外语只招收推免生(与经济学院联合招生)汉青研究院数量经济学专业简介一、本专业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二、专业概况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它将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研究各种经济数量关系及其规律,既包括方法、技术研究,又包括应用研究和数理经济学研究。
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研究是本学科的主要特点。
我校是全国较早获得数量经济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单位之一。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以魏权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赵国庆教授、林勇教授、龙永红教授为学术骨干,韩松副教授、杨斌博士等青年学者组成的学术梯队。
魏权龄教授是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最早引入中国的国内学者,他领导的学术团队在DEA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SCI索引)。
赵国庆教授在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宏观经济学,林勇教授在非线性分形,龙永红教授在数理金融和拍卖机制设计方面均有丰富成果。
2006年1月,学校进行学科调整,将数量经济学专业由数学系调整进入经济学院,使该学科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促进人大经济学科的发展。
在2008年教育部学科评比中,人民大学包括数量经济学在内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获得第一名。
三、主要研究方向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最优化与经济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陈晓光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晓光教师档案:陈晓光性别男职称讲师职务电子邮件chenxiaoguang@工作时间2005年8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8年7月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国民经济学专业,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专硕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专硕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专硕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专硕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专硕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学术和社会兼职讲授课程财政学经济学原理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学代表性学术成果论文:2010,《信贷约束、政府消费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经济研究》第12期200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财政制度与政策选择》2007,《养老基金个人账户做实问题研究——基于基金收支精算模型预测》2006,《教育、创新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10期,英文版“Education,InnovationandEconomicGrowth,”被收录到InvestinginHealthandEducationfor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the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 o.Pte.Ltd.Forthcoming.2006年10月,《大学评价之我国高校成本效率研究》2005,《人力资本向下兼容性及其对跨国收入水平核算的意义》(参加2004年国际公共经济学年会(PublicEconomicTheoryConference),《经济研究》第4期2005,《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第四卷第3期2005,《跨国收入水平差异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第5期2005,《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研究》学术奖励论文“Education,InnovationandEconomicGrowth”获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邹至庄最佳论文奖”2007,博士论文“人力资本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获首届中金经济学/金融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6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6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经济学院-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陶晓柳100026111010485 406 291 81.78殷雯卿100026111001779 395 302 81.18何淑敏100026111001777 392 302 80.76罗婉怡100026111001795 392 301 80.68郭小婷100026111011303 400 282 80.17张新100026111011168 401 272 79.45刘凡铭100026111014202 395 281 79.38赵小茗100026111015500 397 276 79.23李敏宇100026111001789 384 297 79.21徐倩文100026111001783 381 301 79.14蒋佳丽100026111001760 383 297 79.07张亚琦100026111013973 386 292 79.06彭佩宁100026111009904 389 287 79.06詹静雪100026111014168 388 287 78.92田姗姗100026111007937 396 270 78.58邹汉康100026111001769 384 285 78.18翟莹辉100026111001793 388 278 78.14朱楼鸣100026111001766 380 291 78.14杜娟100026111001799 380 290 78.05翁慧雯100026111001780 375 295 77.78程偲100026111001771 376 293 77.75王冠宇100026111008297 378 289 77.69叶景馨100026111008814 382 281 77.56童晨馨100026111001798 377 287 77.38王少晖100026111012373 378 285 77.34周媛100026111001806 373 291 77.16胡雨晴100026111011304 383 274 77.10张金凤100026111001782 378 282 77.09史福双100026111011169 381 277 77.08董宇100026111007307 371 291 76.88王晓琳100026111011556 381 272 76.65刘荻100026111010951 374 282 76.53刘佳明100026111008816 372 284 76.42拉扎提·叶尔扎100026111001749 364 297 76.41 骨干提张鑫玉100026111013974 367 291 76.32冯媛100026111015084 382 265 76.19张妮妮100026111001794 369 285 76.08殷夏飞100026111001755 364 284 75.30李维镝100026111001774 370 274 75.28吕钦100026111001773 363 283 75.07曹睿100026111001815 383 296 78.99胡佩100026111001819 383 296 78.99杨一丹100026111001817 378 299 78.54周宇100026111001820 381 294 78.54冯蕾100026111001822 387 279 78.09于沚玥100026111001821 361 320 77.96胡译文100026111001816 391 268 77.71钟溢100026111001825 384 277 77.50任轩弘100026111006886 388 264 76.94杨坤泽100026111001824 371 285 76.36马圣慧100026111001811 364 292 75.98邓帅100026111001823 374 275 75.93何佼佼100026111015771 370 280 75.8靳超宇100026111001744 368 283 75.77张宁100026111016550 365 286 75.61王志伟100026111011557 369 279 75.57刘云100026111015423 367 281 75.46李佼佼100026111006884 371 274 75.42姜怡舟100026111009647 361 289 75.31宋坤100026111008277 364 282 75.13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王超100026111001480 392 301 80.68刘伟100026111001490 386 306 80.26李晶晶100026111012010 403 272 79.73赵奕菡100026111011537 398 272 79.03林家琪100026111006881 382 296 78.85曹中一100026111014869 384 285 78.18张宏100026111001526 394 267 78.04柏明远100026111014732 380 289 77.97卓子珺100026111013388 371 296 77.31邓杨勇100026111014818 368 295 76.80邱雨桐100026111017072 375 275 76.07周卫东100026111001494 389 280 78.46孙冠球100026111001520 379 288 77.74胡文涛100026111011293 386 276 77.69郑若愚100026111001546 380 285 77.62余超100026111009025 369 296 77.03李军100026111009883 380 277 76.94宣璐100026111001547 385 268 76.87贾璐100026111001550 366 296 76.61经济思想史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刘琛100026111012309 373 271 75.44龙润100026111014846 373 269 75.27经济史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殷乐飞100026111001497 391 299 80.36刘辉映100026111001510 370 280 75.8陈中南100026111001543 368 280 75.52西方经济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任曼琳100026111001536 430 298 85.74周子君100026111001537 425 299 85.12李嘉敏100026111001533 394 315 82.16周名扬100026111016506 402 294 81.48张聪100026111001541 400 289 80.77李若谷100026111001549 394 298 80.70莫祖宜100026111001552 404 276 80.21李晓迪100026111001551 401 278 79.96韩晓100026111011294 399 274 79.34世界经济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韩旭100026111001571 403 319 83.76王明昭100026111009026 391 292 79.76常皓亮100026111013965 388 294 79.52网络经济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李海豹100026111012899 393 280 79.02封鸣朝阳100026111001566 375 302 78.38 马锐100026111011539 374 303 78.33杨睿100026111012467 379 281 77.14李硕100026111013324 370 295 77.08牛一佳100026111001575 371 292 76.96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彭俊超100026111011296 417 312 85.12张乐100026111001639 413 316 84.90周思宇100026111001652 408 314 84.03李沫欣100026111001630 413 301 83.62李施其100026111001645 397 316 82.66杨璐嘉100026111001618 403 305 82.56李媛媛100026111016824 389 326 82.40成丹泓100026111009900 401 302 82.02徐腾达100026111015875 388 320 81.74陈琦100026111001637 385 321 81.41陈家宇100026111015731 395 296 80.67史益帆100026111016446 390 304 80.65彭利文100026111014985 387 308 80.58王朝100026111001607 395 294 80.5高益凌100026111001624 384 311 80.41王哲颖100026111014197 376 273 76.04 骨干谭海峰100026111001606 370 282 75.97 骨干葛灿博100026111001611 334 283 71.01 骨干孙莉莎100026811016372 347 304 74.63 援藏计划张雪飘100026811016371 303 297 67.87 援藏计划区域经济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李若愚100026111013192 405 314 83.61苏玺鉴100026111011548 388 309 80.80吴晶晶100026111009640 383 310 80.19崔田100026111015882 384 308 80.16张志成100026111016526 388 301 80.12易淑昶100026111013412 389 299 80.08张翱100026111016243 391 295 80.02杨晋铭100026111001644 391 289 79.51王少龙100026111013099 386 292 79.06罗路宝100026111014837 380 301 79王禹为100026111011226 372 314 78.99产业经济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张海鹏100026111013205 377 278 76.60沈舒宁100026111001535 379 274 76.54郭昊男100026111001521 380 268 76.17国际贸易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臧诗瑶100026111001713 409 307 83.57石红100026111013969 402 304 82.33高超100026111008739 386 292 79.06饶瑞100026111014349 392 278 78.70马火宁100026111001709 388 284 78.66谷桐100026111001721 388 283 78.57王炜奎100026111015872 376 302 78.52薛智康100026111001724 383 287 78.22郭锐100026111001714 366 310 77.81刘震100026111008797 378 279 76.83阮洋洋100026111012023 375 279 76.41杨申文100026111016584 373 272 75.53纪光志100026111010813 369 277 75.40戴甜甜100026111014421 366 277 74.98数量经济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沈冰阳100026111011413 402 302 82.16鲍鹏程100026111010691 396 287 80.04翟盼宁100026111013248 372 304 78.13刘尊钰100026111008868 382 274 76.96李可100026111001530 368 274 75.00国防经济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曹强100026111012539 380 294 78.4向珂100026111012994 377 298 78.32张腾飞100026111010934 369 293 76.77城市经济学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总成绩备注吴佳钱100026111001672 376 306 78.86 周涛100026111015420 382 296 78.85 蒋雅伟100026111010425 373 309 78.70 裴相烨100026111009893 381 295 78.62。
孙飞

孙飞简介真实姓名:孙飞性别:男现所在地:北京出生日期:1971年5月7日我的专长:【战略决策】【团队建设】【投资融资】行业领域:其他行业自我评价:著名金融信托专家、经济学家、投资银行家、高级经济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著名金融信托专家、投资银行家、经济学家孙飞博士简介著名金融信托专家、经济学家、投资银行家、高级经济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国家西部干部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财务策划标准联盟协会副主席、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中组部党建出版社《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领导干部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丛书》(10册)编审委员会编委、《证券投资风险防范丛书》顾问及编委、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信托有限公司顾问、中部经济研究院金融顾问、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及特邀研究员、世界华人经济品牌试验室专家、国家发改委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项目评审与咨询专家、中国国际不动产博览会特聘金融专家、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专家委员、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融资全国巡讲专家团成员、亚洲房地产峰会及中国房地产年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信用评估与监督协会及国际诚信企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亚太房地产研究学会专家顾问团成员、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专家顾问、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投资家顾问团成员、中国房地产报专家委员会成员、《世界华人报》编委、《地产界》专家顾问、《大武汉地产》专家顾问、都市方法顾问委员会顾问、亚太财智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赢家大讲堂”、“前沿讲座”特聘专家、国巨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巨资本国际控股集团总裁、中国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经济学家、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学家、上海丰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副董事长、美国格林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经济学家、昊朗体育控股集团执行董事、美国太平洋商会中国执行主席、首席经济学家。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每章要点

17 10 5 2 9 12 3
214 85 37 87 306 224 19 9
39
270 95 42 89 315 236 22 9
15 10 5 2 9 11 3
18 9 2 7 31 15 2 5
20
53 19 7 9 40 26 5 5
表三 200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A 类考生* 单科 (满分 =100 分) 53 单科 (满 分>100 分) 80 B 类考生* 单科 (满分 =100 分) 51 单科 (满 分>100 分) 77 C 类考生* 单科 (满分 =100 分) 48 总分 345 单科 (满 分>100 分) 72
020120 网络经济学
02 经济 学
020120 网络经济学 020121 企业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 020202 区域经济学 ★ 020203 财政学 ★ 020204 金融学 ★ 020205 产业经济学 ★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 020208 统计学 ★ 020209 数量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每章要点
本资料源自公开出版物或相关院校内部 由复清发展金融考研咨询社编辑整理
第一讲 考研情况简介及微观经济学概述 约 1 学时 一.考研情况简介(约 0.5 学时) 1.人大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 1998 年,宋涛教授先后任经济学系主任和名誉主任,吴 大琨教授任世界经济教研室主任。现任经济学院院长为杨瑞龙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科在全国享有盛誉。 首批建立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 并在评估中 列全国第一在 2002 年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评估结果中,我院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 民经济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前两者名列榜首,世界经济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一批全国一流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 34 人,已取得博 士学位的教师 36 人,博士生导师 27 人,包括宋涛、吴大琨、高鸿业、卫兴华、胡钧、杜厚 文、胡乃武、吴易风等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另外,以林岗、杨瑞龙、黄卫平、黄泰岩等教 授为代表的新一代经济学教授已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崭露头角,为学术界所瞩目。 经济学院已与欧美日澳等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 经济学院还聘请了斯蒂 格利茨、蒙代尔、麦可宾、德莱斯代尔、邹志庄、刘遵义、真野辉彦等著名经济学家为名誉 教授,聘请了浦山、黄范章、曹远征、韦伟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同时,经济学 院还与国内企业、银行、证券、高校、研究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2.经济学院考研招生专业简介 表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专业包含专业一览表 学科 一级 硕士专业代码、名称 博士专业代码、名称 招生院系 门类 学科 经济学院 020101 政治经济学 ★ 020101 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2 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院 020103 经济史 020103 经济史 经济学院 0201 理论 020104 西方经济学 ★ 020104 西方经济学 ★ 经济学院 经 济 经济学院 020105 世界经济 ▲ 020105 世界经济 ▲ 学 国际关系学院 ☆☆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 020106 人口、 资源与环境 环境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学 ★ 社会与人口学院
人大考研-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晓求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晓求教师档案:吴晓求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电子邮件wuxq@工作时间1976年5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83年7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学术和社会兼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讲授课程教学成果和荣誉科研方向证券投资理论与方法资本市场代表性学术成果著作:2009,《金融危机启示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中国资本市场:全球视野与跨越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梦想之路——吴晓求资本市场研究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资本市场分析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在中国的一种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证券法篇.海外证券市场案例(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五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四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证券投资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现代金融: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现代金融:理论、政策、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现代金融:市场、机构、工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公司并购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资本市场解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资本市场——吴晓求演讲访谈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中国金融大趋势:银证与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海外证券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证券业务规范文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公司设立与改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证券市场典型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证券市场操作性规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市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投资基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市场法律与法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市场部门规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投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证券上市与交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证券发行与承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公司购并原理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公司的设立与改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财政金融与证券(修订)》,群众出版社2000,《海外证券市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经济学的沉思——我的社会经济观》,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紧运行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2012,《中国证券公司:现状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中国资本市场:2011-2020——关于未来10年发展战略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世纪证券系列教材》(13分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2002,《证券投资分析》1-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文:2012,《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重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新华文摘》第15期转载2012,《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1期2012,《经济成长、金融结构改革与证券公司的未来发展》,《财贸经济》第3期2011,《中国创业板市场:现状与未来》,《财贸经济》第4期2010,《大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大国金融模式--美、日经验与中国模式之选择》,《人大学报》2010-03-01刊2010,《曲折向前二十年扬帆已过万重山》,《光明日报》,2010-11-09刊.2010,《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金融研究》,2010-08-01刊2010,《大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大国金融模式》,《人大学报》,2010-06-01刊.2009,HowtheFinancialCrisisIsChangingtheWorld:TenIssuesSurroundingtheFinancialCrisis,《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英文版)》第8期2009,《金融危机正在改变世界》,《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第7期2009,《金融高杠杆何去何从》,《现代审计与经济》第2期2009,《关于金融危机的几个问题》,《金融与经济》第2期2009,《金融危机使宏观经济环境急剧恶化,但宏观经济政策也存在某种结构性问题》,《新金融》第1期2009,《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资本市场》第1期,《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2008,《资本市场,在困难和曲折中前行——献给在汶川地震中受灾的同胞》,《资本市场》第6期2008,《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与政策转型》,《财贸经济》第4期2008,《资本市场的战略价值》,《新经济导刊》第2期2008,《如何认识当前的资本市场》,《中国财政》第2期2008,《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当代财经》第2期2007,《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2007,《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转型》,《财贸经济》第1期2006,《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2006,《关于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金融研究》第6期2006,《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中国金融》第4期2006,《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兼谈股权分置改革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3期200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财贸经济》第2期2006,《股权分置改革催生全新资本市场》,《中国证券报》第1期2005,《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9期2005,《股权分置改革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经济分析报告》第8期2005,《商业银行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新金融》第8期2005,《短期融资券市场推进金融体系的宽度和厚度》,《中国货币市场》第7期2005,《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变迁的金融契约理论考查(B)》,《财贸经济》第6期2005,《我有一个梦想》,《金融与经济》第4期2005,《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证券报》,2005-01-15刊2005,《现代金融:天堂和地狱的交汇口》《武汉金融》第1期2004,《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三大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2004,《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必须解决的三大问题》,《上海证券报》,2004-07-28刊2004,《"市场化":金融市场发展的治本之策》,《金融时报》,2004-06-29刊2004,《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八大危害(B)》,《财贸经济》第5期2004,《两地资本市场互动对汇率压力有限》,《中国证券报》,2004-04-07刊2004,《渐进实现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良性互动》,《中国证券报》,2004-04-06刊2004,《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并购重组的途径与风险》,《并购重组——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04,《中国券商的未来之路》,《经济导刊》第4期2004,《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逻辑》,《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第3期2004,《中国证券业:现状与未来之路》,《中国证券业研究》第3期200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证券报》,2004-02-16刊2004,《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需走全流通之路》,《证券日报》,2004-02-01刊2004,《构建以市场透明度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秩序(B)》,《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2004,《中国证券业:发展与未来之路(B)》,《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2004,《中国上市公司投机性重组行为及解决对策(C)》,《中国金融》第1期2003,《走出混沌:中国资本市场谋变之路》,《证券日报》,2003-10-14刊2003,《关于重新设立国债期货的若干问题(B)》,《财贸经济》第10期2003,《中国证券业盈利模式路在何方》,《中国证券报》,2003-09-29刊2003,《资本市场的六个混沌》,《证券市场周刊》第8期2003,《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关联性分析(B)》,《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期2003,《以市场透明度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秩序:理论框架与现实分析》,《中国证券业研究》第6期2003,《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经济经纬》第6期2003,《激励机制与资本结构:理论与中国实证(B)》,《管理世界》第6期2003,《中国需要金融文化》,《国际融资》第5期2003,《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杂志》第4期2003,《现代金融要建立转移风险的机制》,《中国审计》第4期2003,《发展资本市场促进银证合作》,《湘财证券研究》第3期2003,《资本市场理论认识》,《科学时报》第2期2003,《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C)》,《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第2期2003,《优化股权完善法律》,《中国证券报》,2003-01-10刊2003,《金融的过去、今天和未来(B)》,《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2003,《中国资本市场在危难中找出路》,《财经窗》第1期2002,《美国资本市场的波动说明了什么(上、下)》,《证券导刊》第11期2002,《寻找流动性与效率的平衡点》,《证券时报》,2002-09-22刊2002,《民企香港上市:利多?弊多?》,《中国经济快讯》第9期2002,《不要让社会公众投资者一家输》,《券市场周刊》第9期2002,《金融市场化趋势推动着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财贸经济》第9期2002,《银行资金对接资本市场》,《证券日报》,2002-08-26刊2002,《银证合作对银行至关重要》,《经济日报》,2002-08-24刊2002,《银证合作:中国金融大趋势》,《金融研究》第8期2002,《四大银行上市可增加资本市场厚度》,《现代商业银行》第8期2002,《中国资本市场:面临新的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6期2002,《现代金融体系核心的选择》,《上海证券报》第4期2002,《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障碍》,《资本市场(香港)》第1期2002,《现代金融是21世纪经济运行的轴心》,《中国审计》第1期2001,《国有股减持的思路与原则》,《求实》第7期2001,《我国金融体系面临革命性变化》,《中国证券报》,2001-06-01刊2001,《谁来发现蓝筹股》,《新经济导刊》第6期2001,《资本市场与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5期2001,《新金融体系向我们走来》,《人民日报》,2001-04-14刊2001,《金融的变革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2001,《我国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市场研究》,《管理世界》第4期2001,《市场化的关键一步》,《上海证券报》,2001-04-01刊2001,《B股市场对内开放的政策效应分析》,《中国外汇管理》第4期2001,《改革公司董事会》,《证券日报》,2001-04-01刊2001,《关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争论的若干问题》,《经济导报》,2001-03-01刊2001,《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人民日报》,2001-02-24刊2001,《国有股减持修正案的设计原则、定价机制和资金运作模式研究》,《金融研究》第2期2001,《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怎么看怎么管》,《法制日报》,2001-01-01刊2001,《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证券报》,2001-01-01刊2000,《现代金融与新经济时代》,《金融时报》,2000-05-20刊2000,《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金融时报》,2000-04-29刊2000,《中国资本市场若干发展战略问题》,《香港商报》,2000-04-29刊2000,《中国资本市场十大政策评析》,《资本市场评论》第4期2000,《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金融研究》第3期2000,《处于21世纪经济运行轴心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2000,《现代金融:21世纪经济运行的轴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2000,《现代金融体系与新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金融时报》,2000-01-13刊1999,《中国居民收入资本化趋势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第11期1999,《建立公正的证券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下)》,《教学与研究》第6期1999,《建立公正的证券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上)》,《教学与研究》第5期1998,《金融市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财贸经济》第12期1995,《中国股票市场及其宏观调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1995,《货币必要量研究:分析与计量》,《财贸经济》第1期1994,《对我国当前股票市场的若干思考》,《财贸经济》第10期1994,《混合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及经济效应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科研项目:2009,资本市场要义研究2009,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事业单位项目京外2009,医药卫生系统公共管理核心课程案例建设,事业单位项目京外2008,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变动2008,国际合作2006,“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问题研究”之子课题2006,新时期我国发展资本市场战略研究2006,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与资本市场发2005,湖南高速公路广告合作2005,三星证券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战略研究2004,金融顾问服务2001,中国创业板市场风险预警、监管与防范机制研究2001,现代证券投资理论2000,现代金融体系中的资本市场2000,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2000,证券投资学1994,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规范化问题研究学术奖励2002,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2001,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0,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0,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1998,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经济学家杨奕升简介

经济学家杨奕升简介
杨奕升(Yisheng Yang)是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他在高等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杨奕升在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并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兴趣涵盖了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金融市场等领域。
杨奕升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担任副教授职位,并在该校的研究中心从事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经济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在一些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
除了在学术界的成就外,杨奕升也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的成员。
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人大经济学院推免拟接收名单

人大经济学院推免拟接收名单注:1.根据教育部规定,人大经济学院拟接收推免生名单(含本校、外校推免生)进行公示;2.本名单所列人大经济学院推免生均经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具备推免生资格;3.本名单所列人大经济学院推免生均已参加我校各学院组织的考核选拔且成绩合格,学院同意接收;4.本名单所列人大经济学院推免生均已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接受了我校所发待录取通知。
人大经济学院推免生拟录取学院人大经济学院推免生拟录取专业人大经济学院推免生拟录取方向人大经济学院推免生姓名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曹玲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陈宝林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季雷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金梦迪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李彬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王瀚文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杨倩影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赵翌辰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郑琛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岳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李栋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秦蒙经济学院经济史无王立经济学院经济史无王庆经济学院经济史无朱明明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陈惟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范晓冬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郝雨歌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郝智伟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黄源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蒋明睿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刘晨光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刘琳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全婷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王海南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王培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王延康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韦祎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吴磊磊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夏三鹏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曾诗培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张凯宁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张阳阳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无赵笑爽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范舟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黄冠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靳蕊菲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雷冠中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李兰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李晓雨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卢丽阳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吴宇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于静静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余蒙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张舵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张咪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无周萍婷经济学院网络经济学无鞠彬经济学院网络经济学无刘莉蓉经济学院网络经济学无杨威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包一升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龚琦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金饶逸琪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刘文盛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罗皞一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马超凡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无杨依晴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邸汉峰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冯海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胡思奕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胡云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黄汝南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康洁琼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李长治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荣雨菲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邵初萌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王超逸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王晶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奚春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席凯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夏梦寒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许佳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许晴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无赵敏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无聂翠云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无张雪峥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无崔华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无柯然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无栗荣剑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无田露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无贾德音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无孟详直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无王羽南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无姚青松经济学院国防经济无张鹏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无李星辉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无苏群经济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无王勐璇。
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所属学院:人文经济学院学科、专业代码:020209获得授权时间:20062.学科、专业简介该专业有一支年龄结构年轻化,知识结构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其中有9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中青年教师基本实现博士化。
近5年来,本学术团队强调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化理论分析和经济活动定量化预测方法的研究,在数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现正在从事科研工作或重要的工程技术工作本专业着重于将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智能化工具应用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中。
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构分析、预测分析和政策评价等,尤其是对数理统计、保险精算和证券组合投资等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3. 培养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在数量经济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
能胜任高层次研究、教学和经济管理工作。
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有关外文文献资料。
4. 主要研究方向(1)数量经济理论与应用(2)经济系统评价与预测(3)产业计量经济分析(4)金融工程5. 学制及学分学制两年半;课程规定总学分为28-32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为18-20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段的主干课程2-3门,并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导师在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时,应注明补修课程名称。
6.课程设置方案:见课程设置方案一览表7.必修环节(1)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经典文献的阅读要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在确定硕士生录取名单后尽早将必读经典文献目录发给拟录取的每位硕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3000
元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之导师简介以及要求
一、导师简介
学科带头人与导师:赵国庆、韩松、杨斌、江艇
二、要求
1、能否跨专业报考:可以跨专业报考
2、是否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否
3、要求工作经验:否
4、其他要求: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
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
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
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二)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偏低。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
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
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
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简析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定义。
第二,区别
第三,联系
第四,总结。
4.危机应对
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
这个时候不要惊慌。
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
首先要有这个自信。
其次,无限的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把困难抛给改卷老师。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三)论述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
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
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
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结合治理理论,谈谈我们政府改革。
第一,阐释“治理”的定义,然后分段阐释“治理理论的核心主张,包括理论主张和政策主张”。
第二,分析目前“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结合治理理论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并结合相关的一些理论提出自己的改革措施。
我们育明考研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
4.危机应对
万一遇到自己没有碰到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关注到的热点问题怎么办呢?其实,论述题虽然是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核心还是在于课本知识,在于理论。
因此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紧扣理论不放松。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在5-8条为主。
字数在1500左右。
用时为25-30分钟。
(四)案例分析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案例分析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和知识点的掌握。
难度适中。
但是很容易丢分,想要得高分,比较难。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两点分析法
理论结合——》案例分析
第一,对材料所涉及的问题寻找理论依据。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关于北京公交车现行的问题,运用公共政策知识分析。
第一,要精确找到所考察的知识点——政策工具。
然后阐述什么事政策工具,包括哪些政策工具,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4.危机应对
有时候在考试的时候遇到自己并不熟悉的资料,不要紧,抓住一点——考察的知识点肯定是课本上的,然后无限向课本靠拢,找到最接近的理论和知识点。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要理论先行,不要上来就分析。
第二,如果那不准考察的理论点,就多写几条,反正多写了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