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施(ppt79页)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PT课件

树立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 的共识。下列措施能体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B D ) ①全国42个重点城市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②我国颁布实施《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法》 ③“南水北调”、“西气东送”工程实施 ④我国进行第五次人口 普查 ⑤全国范围内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⑥国务院批准实施六大林 业重点工程 A、①② B、③⑥ C、②⑤ D、①④ 2、从水资源的总量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 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的24%,位于全球的第88位,加上分布不平衡 和污染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我国列入世界12个贫书国之一。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列选项,哪些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 足的有效途径:( B D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大量开采地下水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 关于是否砍这样的大树,各方面的理由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主张砍大树的理由: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不同意砍大树的理由:导致森林资源锐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
活动二:
○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观点一: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 观点一表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满 足当代人的需要,以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观点二: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 观点二认识到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有限之间存在的矛盾,我们绝不能 纵容人类的贪婪,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最终 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观点三:天堂和地狱大门的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 球就是人类的天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 观点三认识到了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对环境的最大威 胁是人类自身,所以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关键要靠人类自身。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PT

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A、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C、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 D、小草与我共同成长; E、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F、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 G、“手拉手,创造美好环境;心连心,构 建和谐社会”; H、携手共建美好和例说明你准备怎样做?
答: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出行;使用环保购物袋;少吃口香糖;
随手关水龙头、随手关灯;不用一次性木筷;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开发难度大
一、我国的资源国情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 大、总体上资源短缺;
(2)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 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 严重
同人口、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 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 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 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世 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 孙后代的生存。
上列表格说明了什么?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 在世界上的排名
草原 森林 45种矿产 面积 面积 资源潜在 价值 110 126 76 位 107 80位以后 位以 位以 以后 位以 后 后 后 土地 耕地 面积 面积
上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 但资源质量不高,自然生产力低。在土地 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其中高于海拔 500米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4。 在矿产资源中,矿种齐全配套,我国目前 已发现矿产162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 148种,但是贫矿多,富矿少,组分复杂, 综合矿多,单一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 矿少。例如我国铁矿保有储量中贫矿占 90%。大部分内陆国土,交通不便,自然 条件差,我国资源开发难度大,生产成本 不断增高。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施

DUV:直接使用价值;
IUV:间接使用价值;
OV:选择价值;
第四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在身产 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 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 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响应指标
主要包括人口出生率、教育投资占GDP
的比率、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非再生能源消 费量的比率、环保投资占GDP的比率、污染 处理范围、垃圾处理的支出、科学研究费用 占GDP的比率等。
第二节 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
一、衡量国家(地区)财富的新标准
人造资本
国
家 财
自然资本
富
人力资本
人造资本
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
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 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
展。
一.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一)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指一个 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国内 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全球、国家、 地区以及社会四个层次,他们分别涵盖以下几个 方面: 社会系统,主要有科学、文化、人群福利水平 或生活质量等社会发展指标,包括食物、住房、 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卫生、教育、培训、 社会安全等; 经济系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规 模、效益等;
人力资本不仅与人的先天素质有关系,而且与
人的教育水平、健康水平、营养水平有直接关
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

PART 0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REPORTING
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的稳定和持 续增长,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提 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
会和财富。
资源效率
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有效地利用 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实现经济活动的低资源消耗。
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如清洁能源、环保 产业、循环经济等,推动经济向低 碳、环保方向转型。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REPORTING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资 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
解决方案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 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 约和环境保护。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 候变化影响加剧。
信息化
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 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信息 化水平和社会效益。
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提高 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为 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PART 0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 实施
REPORTING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骤
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
明确战略目标,包括经济、环 境和社会三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评估与监控
设定评估指标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 。
监控与调整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 题,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战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PART 04
评估资源与环境状况
国家发展战略PPT课件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三节 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一、国家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 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吸收前人关 于组织发展内外部因素分析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S(strengths):组织内部的优势,W(weaknesses): 内部的劣势,O(opportunities):外部环境的机会,T (threats):外部环境的威胁。
二、国家发展内部条件的分析
- (三)21世纪初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内条件
Positive
Negative
1. 广阔的国内市场前景
2. 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为经济 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3.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将进一步提高
4. 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经济增 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5. 稳定的政局和科学发展观的指 导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为了实现一国经济、社会、 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持发展的适度和永续性而进行的社会、 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全方位的部署和谋略,是多个领域发 展战略的总称。
- 1.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 2.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 3.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为杠杆 - 4.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 5.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合理的制度、政策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为保障
- 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特性:
全局性
长期稳定性
纲要性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可持续发展ppt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0下载券文档一键搜索 VIP用户可在搜索时使用专有高级功能:一键搜索0下载券文档,下载券不够用不再有压力!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 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典故:“网开三面”、“里革断罟”
与
天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地
相
管仲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参
《秦律·田律》 :“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属客服
VIP礼 包
阅读VIP精品版特权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Q:800049878
享受阅读VIP精品版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11第十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21世纪以来的历届世界环境日主题
• 2000年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 来吧”。
• 2001年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 2002年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3年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举办的活动中指出:全 球六分之一的人不能经常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4亿人缺 少卫生设施,与水有关的各种疾病每8秒钟杀死一名儿童。
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 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 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资源资产问题
(二)资源价值问题 ❖ 自然资源的价值或价格包括两部分,一是自 然资源本身的价值,二是社会对自然资源进行的 人、财、物投入的价值。
二、人类生存系统要素分析
• 人类生存系统涉及到社会、人口、经济、资源、 环境以及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
• (一)社会 • 社会发展的含义可归纳为三个层次: • 1、指人们的健康、卫生特别是社会福利的增长; • 2、指经济以外的其它社会生活的发展,如教育、
科学、文化的发展; • 3、指的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
• (二)社会与人口 • 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不但是社
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活动 的主体。
• (三)社会与环境
•
社会系统的有关政策(如控制人口、教育、医疗、保健、控制
污染、消除贫困)以及公共参与程度,不仅影响社会系统本身的稳
定与发展,而且影响环境质量的好坏。
• (四)社会与资源
• 资源是社会系统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系统持续发展的 条件,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如果失去稳定可靠的资源基础,那么 这个国家和区域也是不稳定的。
可持续发展 PPT

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选择走可持续发 展道路有什么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长远大计
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①废纸碎玻璃的回收 ②用淘过米的
水浇花③用“中水”洗车 ④用浇菜
C 的水冲马桶.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5.根据国务院决定,从1998年底起,我国关闭 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各类小型煤矿2.58万座, 压缩非法和不合理煤炭产量2.5亿吨左右。这 一举措( )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 使人口增
实
基本国策
长与社会
施
生产力的
可 持 续
发展相适 应,使经 济建设与 资源环境
段
发
坚持节约
相协调,
面 临 的 问 题
展 战 略
环境问题
资源保护 环境基本
国策
实现良性 循环
1290
堂上练习:单选
1.我国的又一个重要国情是
①人口基数大 ②自然资源总量大、
只有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才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为中华民族 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条 件。(意义)
张村是个美丽的小村庄,山清水秀,但由于交通不发达,
年老村民
学 生 情 中年村长 景 表 演 年轻大学生
外人不了解张村,村里人也不富裕。恰在这时,一个实 力雄厚的外商看中了张村,想在这里投资建造一个大型 造纸厂。村民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赞成,也有的反对。 (1)假如你是本村的一位年老的村民,你的看法如何?
第3章国家发展战略ppt课件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三章 国家发展战略
▪ 国家发展战略涉及一国社会经济发展长远、全局性的问题,高 瞻远瞩地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对指导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尤 其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因此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管理首先需要解决的重 大任务之一。本章主要探讨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制定发展战略的 基本思路,并结合中国的实践,分析中国发展战略的选择。
- 1.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 2.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 3.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为杠杆
- 4.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 5.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合理的制度、政策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为保 障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一节 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涵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
- 1.战略方针 - 2.战略目标 - 3.战略重点 - 4.战略布局 - 5.战略步骤 - 6.战略措施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二节 发展观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 一、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思考题
▪ 1. 从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范围看,国家发展战略理念经过了 哪些演变?
▪ 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军事战略有何不同? ▪ 3.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为何不对? ▪ 4. 单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战略有何问题? ▪ 5.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6. 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ppt

为了维护和恢复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破坏、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环境保护理论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理论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不 仅包括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发展水平的提升。
应对全球性问题
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资源化
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能源 消费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经济发 展与碳排放的脱钩。
发展清洁能源
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 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加强信息披露与透
明度
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的 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可持续发展 的进展和成果,增强公众的信任 和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分享经验与技术
学习借鉴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先 进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国实际情 况加以应用和创新,推动可持续
原则
公平性原则
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确保不同 地区、国家、代际之间的公平, 满足所有人类基本的生存和发展
需求。
持续性原则
要求人类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应 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消 耗和环境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1、中国与西方早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可持续发展理念就已初显,著名的思想家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指只用一个钩的而不用多个钩的鱼杆来钓鱼,只射空中的飞鸟而不射巢中的宿鸟。
见《论语·述而》)。
孟子也曾批评过“竭泽而渔”的做法,提出了“苟得其养,无物不长”的观点,《孟子见梁惠王五章句上》有这样一句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周逸书·文传解》中写道,“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等等。
都清晰地体现了古代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古人从社会实践中已经悟出了关于自然资源需要休养生息方能永续利用的道理。
在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李嘉图(Micardo,1817年)、马尔萨斯(Malthus,1820年)、穆勒(Mill,1900年)等在其著作中以已认识到人类消费的物质限制,人类的经济活动存在着生态边界。
1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理论核心为“资源相对稀缺论”,认为自然资源不存在均质性,即资源的品质有优劣之分,优质的资源不存在绝对稀缺,只存在相对稀缺,只要合理的利用这种相对稀缺并不构成对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制约。
马尔萨斯也是英国早期著名的经济学家,与李嘉图同时代,但在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分析和结论上与其有较大的差别,认为“资源绝对稀缺”。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认为,人口的增长在数量上可以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受到生活资料(自然资源、环境)的限制。
人口论表面上论述的是人口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之间的关系,但实质上已经在论述人口生产、生活资料生产及其相互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竭力主张人口生产应服从于自然环境、资源的生产,只有两者和谐,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 2.2.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课件1)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
在世界上的排名
土地 面积
110 位以 后
耕地 草原 森林 面积 面积 面积
126位 76 位 107 以后 以后 位以
后
45种矿产 资源潜在价 值
80位以后
上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小国)
我国的资源国情
我
国 自然资源总量大,
的 又
种类多。
发展的背后:
工业废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由于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生活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由于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引起
土壤盐碱化。
由于生态恶化,导致骆驼营养不良,使得驼峰 下垂,骆驼无法站立。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京沙尘 暴发生情况是:
年代
沙尘暴 次数
资源问题的实质:
人类面临哪些 世界性问题呢?
人口剧增
世界人口总数 1950年——25.25亿 1990年——53.21亿 2004年——64亿
2006年--------65亿
按照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 耗速度计算,这些能源可供人类使用 的时间大约还有:
资源短缺
欧洲:由于河道改造和污染的影 响,欧洲的湿地正遭受着破坏
综合价值共19.6万美元
如果1棵 50年树龄的 大树被砍伐, 可以制成六千 至八千双筷子, 价值不到40 美元。
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
一生次产性商为筷了子牟是取木利益头大做量的生,产 木头是树森的林资肉源,锐减 树是森林土的地血荒,漠化 森林是危我及人们类的自生身命生守存 护神!
石油
我们共同的家园
---------------(4月23日新华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资源资产问题
(二)资源资产问题
(三)资源价值问题
自然资源的价值或价格包括两部分,一是自 然资源本身的价值,二是社会对自然资源进行的 人、财、物投入的价值。
资源价格随其稀缺度的上升而调整;随开发 程度调整。
三、自然资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四)资源核算问题 资源核算是完善资产管理、实现资源价值和促
第三篇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理论与实施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内 涵与特征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 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第四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 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典故:“网开三面”、“里革断罟”
与
天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OV:选择价值;
第四节 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在身产 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 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 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自然资源:①可耗竭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②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
进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分析工具。
(五)资源产业问题 资源产业是通过社会投入进行保护、恢复、更
新、增值和积累自然资源的生产事业,是协调经济 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完善资源资产 管理,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它是原材料产业的前身。以矿业资源为例,开采以 前的活动为矿产资源产业,开采及开采以后的生产 活动为矿产原材料产业。
为了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产品 价格应完整的反映三部分成本:
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
产
品
环境成本(环境净化
价
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
格
用户成本
(五)建立环境资源价值公式
全部经济价值(TEV) :total economic value TEV=UV+NUV=(DUV+IUV+OV)+NUV
UV:使用价值; NUV:非使用价值; DUV:直接使用价值; IUV:间接使用价值;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一)、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 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 的生态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 然资源的价值。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 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
“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 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 和涵容能力”。
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
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 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 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二)建立自然资源帐户
自然资源帐户主要用于体现一个国家资源的变 化。这些帐户能够显示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 化联系起来的。来自一.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三)引入可持续收入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收入在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
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各种 资本的折旧。
(四)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
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
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
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
展。
一.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一)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指一个 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国内 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一)稀缺性 稀缺性是地球上所有资源的共同属性之一,也
是导致目前资源、环境面临十分严峻局面的原因之 一。
(二)区域性
(三)多用性
(四)整体性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是指自然资源本身是一个庞
大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 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之间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四、有关资源持续利用的两个概念
“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 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
最
低 安 全
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 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开发速度。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 “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
力 (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 统活其它可再生资源”。
“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更新能 力”
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 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
地
相
管仲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参
《秦律·田律》 :“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一.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
(五)、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 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持续性原则 * 公平性原则 * 共同性原则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 反思和创新
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
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
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