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语言”条目

合集下载

翻译的本质

翻译的本质

翻译的本质关于翻译的本质,圣经中的一段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创世记》第十一章记载:诺亚逃过洪水劫难之后,东迁到示拿,并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大平原,就在那里从事生产,繁衍子孙。

那里土地肥沃,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兴旺,后来成了人口众多的城镇。

因为祖先们被洪水冲怕了,担心再遭水灾,决定动手修筑一座通天的高塔,以防水患。

他们学会用石料、烧砖与石灰等材料建造高大建筑物的技术,很快把塔建得越来越高。

按计划,这座高塔非常庞大,要能容纳全城的人,因此高度必须达到天顶。

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决定亲临人间看个究竟。

当他见到塔身后,又惊又怒,心想,刚刚繁荣起来的人类,就有如此高超的本领,将来高塔直通到我的宝座如何了得。

他决定施神术搅乱示拿人的语言。

这样,正在建塔的示拿人彼此不懂对方的话,工程便无法再进行下去,并且发生了许多纠纷,结果是塔未建成,弄得一片混乱。

最后,大家只得按语言结群,散居各地。

人们丢下工具和材料,承认这是“渎犯上帝”的一种惩罚。

这座建了一半的塔,被称为巴别塔。

这是基督教解释世界各民族语言来源的故事。

而翻译因着这则故事而带上叛逆的色彩,它让不同语言文化的民族能够跨越上帝耶和华在他们之间设下的语言天堑,继续建造通天塔的未竟事业,实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同。

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叛逆,但不是对上帝的叛逆,而是对原作或原作者的叛逆。

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

叛逆,不是译者有意为之,而是译者无奈的选择。

叛逆,毫无疑问,是翻译固有的属性,但是否就是翻译的本质呢?我们知道,事物的本质,是决定该事物成为该事物并同其他种类的事物相区别开来的质的规定性。

那么,翻译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翻译的本质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如此完备地移注入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局域网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局域网版)

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成就的传承,尤其是充分反映了我
国现阶段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百科知识 宝库。收条重综合、阐释精要详尽。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介绍
• • • • • •
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权威工具书 国家“九五”、“十五”、 “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 十余年的编纂历程 按汉字音序统编出版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比例适中 收条重综合、阐释精要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权威的工具书、参考资源编纂机构
大纲
1
• 综合介绍 •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内容及特点介绍 • 产品服务及其它
2
3
百科全书的概念
• 概要记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 具书。 “百科”,言知识之广;“全书”,言内容之 博。 • 英文encyclopedia一词来源于希腊文,词义为“一切知 识尽在其中”。 • 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随时查检需要的知识和事 实资料,还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和帮助人们系统求知 的教育作用,常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是一个 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百科全书”的定义)
什么样的人需要百科全书
•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通晓一切。越是学问高 的人越需要查阅百科全书。 • 美国学者萨尔顿(G.A.L.Sarton,1884~1956) 说“聪明的人经常使用百科全书,自满的人不 屑于百科全书,愚蠢的人依赖百科全书”。 • 在信息时代里,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但 是,信息大爆炸也同时产生这样一个悖论“信 息越来越多,越来越无序化,找到精准信息或 知识却越来越难”,人们被迫从成千上万的信 息中,进行再次选择和鉴别。而百科全书恰恰 是提供精准、客观、中立知识的最好来源。 因 此,在信息时代,人们更需要百科全书。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一提到“体”,一般认为它是一种语法范畴。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说:体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用添加前缀、后缀或变化中间元音的方法来表示。

‘体’表示的时间概念不多,而是表示所叙述的动作的类型和动作是否持续。

”《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词典》说:体是“对动词作语法描述的一个范畴,主要指语法标志动词表示持续或表示活动类型的方式。

”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形容词也有体的分别,所以《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说:“体的范畴表示动作的过程”。

现代汉语中是不是有在体的语法范畴?有不少语法学家对此作了肯定的答复。

王力把体称为“情貌”,他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认为:“大致说来,人们对于事情和时间的关系:第一,着重在事情是何时发生的,不甚问其所经过时间的远近,或长短;第二,着重在事情所经过时间的长短,及是否开始或完成,不甚追究其在何时发生。

前者可以罗马语系为代表,后者可以中国语为代表。

”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中说:“汉语语法构造,则没有时间,而有‘体’。

”由张斌、胡裕树给《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撰写的条目中认为: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的差异,在词类上的表现之一是“动词时态范畴的出现。

”龚千炎在《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达系统》中说:“现代汉语只有‘体’的语法范畴而无‘时’的语法范畴。

”[①]相比之下,否定的意见不多,但确实存在。

徐烈炯在给《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撰写的条目中说:“汉语没有时的形态范畴。

有些语法学家认为它有体的形态范畴,例如‘着’表示进行体,‘了’表示完成体等。

但是这样的分类是不够精密的,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的‘着’字表示的是一种静止的状况,而‘屋顶上盖着一层厚厚的雪’的‘着’字表示的是动作遗留下来的状态。

至于‘了’,它确有完成体的功能,但有时‘了’和‘着’却很难区分。

例如‘开着窗户睡觉’:‘开了窗户睡觉’,‘着’和‘了’在这样的上下文里几乎是同一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硬盘完整版)】【1.59G】【内容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下简称《全书》)73卷(外加索引1卷)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

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盛世修典”,《全书》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全书》的报告,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全书》共收77 859个条目,12 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 672人,册叶浩瀚、内容宏富。

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

它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全书》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全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两个世界第一:第一,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第一。

目录:1《哲学》2《宗教》3《考古学》4《中国历史》5《外国历史》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语言•文字》9《戏剧》10《电影》11《美术》12《音乐•舞蹈》13《戏曲•曲艺》14《经济学》15《财政•税收•金融•价格》16《政治学》17《法学》18《民族》19《社会学》20《军事》21《教育》22《体育》23《新闻•出版》24《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25《文物•博物馆》26《中国地理》27《世界地理》28《数学》29《物理学》30《力学》31《化学》32《生物学》33《农业》34《现代医学》35《中国传统医学》36《天文学》37《地质学》38《地理学》39《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40《心理学》41《机械工程》42《电工》43《电子学与计算机》44《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45《化工》46《水利》47《矿冶》48《交通》49《环境科学》50《航空•航天》51《轻工》52《纺织》53《建筑•园林•城市规划》54《土木工程》55《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重要说明:这是我两年前买的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4CD1.1光盘版(光盘版同样为73卷,因为目录中有几个合卷,所以只显示了55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定期审核 2
定期检查资源质量, 剔除过时或无效内容。
协作更新 3
鼓励专家学者参与, 共同维护数据库内容。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采取了多重机制确保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优化。首先是通过实时收集新资源, 保持内容的时效性。其次定期由专业 团队对资源质量进行全面审核, 剔除过时或无效的内容。同时也鼓励专家学者参与协作更新, 共同维护数据库的最新动态与权威性。
跨学科知识融合
随着知识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将加强不同领域知识的关联和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跨学科视角的内容呈现,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思维。
多媒体内容扩展
未来数据库将进一步丰富内容形式,除了文字资源,还将包括更多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将大大提升用户的浏览体验和知识获取效率。
数据全程加密
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均采用业界领先 的加密算法,防止信息泄露。同时定期检查 加密措施的有效性,确保数据安全性能始终 达到最高标准。
灾备体系完善
数据库采用多地备份机制,确保即使发生自 然灾害或系统故障,关键数据也能快速恢复, 最大程度减少服务中断。灾备系统定期演 练,确保实时有效。
学术价值分析
专业性
数据库汇集了众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的权威性内容,确保了信息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便利性
数据库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检索方式,让用户能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信息。
数据库发展历程
1980年代 1
最初建立
1990年代 2
内容不断充实
2000年代 3
系统功能逐步完善
2010年至今 4
全面数字化转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1980年代开始建立,到1990年代内容不断丰富,再到2000年代系统功能日趋完善,最后在2010 年以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在每个阶段,这个庞大的知识库都在不断完善和升级,以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硬盘完整版)】【1."59G】【内容简介】《中国大百科全书》(下简称《全书》)73卷(外加索引1卷)是我国第一部包罗古今中外知识,同时突出中国内容的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它的编纂继承了我国悠久的百科类书的有益传统,吸收了外国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经验,并有所创造,有所发挥,在世界百科全书之林中自树一帜,独具中国之特色。

它的出版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盛世修典”《全书》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胡乔木同志提出编撰的建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署的关于出版《全书》的报告,随后成立了以胡乔木同志为主任的总编委会和姜椿芳同志为总编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上海分社。

《全书》共收77859个条目,12568万字,并附有5万幅图片,参加编撰的专家学者共20672人,册叶浩瀚、内容宏富。

它阐述的基本知识和提供的翔实资料,其广度、深度和容量使它成为相当完整的知识系统。

它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

《全书》在介绍国内外科学成果中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框框,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也占相当的比例。

《全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两个世界第一:第一,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界,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纂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两万余名专家学者精神振奋地云集在中国大百科的旗帜下,阵容之强大,堪称世界百科编纂史上又一个目录:1《哲学》2《宗教》3《考古学》4《中国历史》5《外国历史》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语言?文字》9《戏剧》10《电影》11《美术》12《音乐?舞蹈》13《戏曲?曲艺》14《经济学》15《财政?税收?金融?价格》16《政治学》17《法学》18《民族》19《社会学》20《军事》21《教育》22《体育》新闻 ?出版》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文物 ?博物馆》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数学》 物理学》 力学》 化学》 生物学》 农业》 现代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 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水文科学》 心理学》机械工程》 电工》 电子学与计算机》23 24 25 26 27 28 293031 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45《化工》46《水利》47《矿冶》48《交通》49《环境科学》50《航空?航天》51《轻工》52《纺织》53《建筑?园林?城市规划》54《土木工程》55《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重要说明:这是我两年前买的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4CD1."1 光盘版(光盘版同样为73 卷,因为目录中有几个合卷,所以只显示了55 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会涉
及到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分类和语言家族、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它会介绍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变迁
和语言演化的原因和机制。

此外,还会涉及到语言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如语言的地理分布、社会方言和社会语言变体等。

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会介
绍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它会详细解释汉字的基本构造和
组成要素,包括笔画、部首、偏旁等。

此外,还会介绍汉字的书写
规范和字形演变的历史。

还会涉及到汉字的结构和语义关系,如形
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

同时,也会介绍汉字的使用范围和应用,如汉字的输入法、汉字的教育和汉字的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还会涉及到方言和口
语的内容。

它会介绍中国各地的方言分布和特点,以及方言与标准
汉语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同时,也会介绍口语的特点和使用情况,
如口头语、俚语、方言词等。

最后,《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还会涉及到外来语对
汉语的影响。

它会介绍外来语的来源和发展,以及外来语对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影响。

同时,也会介绍外来语的借词和翻译等方面的知识。

总的来说,《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语言文字的百科全书,涵盖了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各个方面。

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语言和文字的起源、发展和使用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从内容角度来看,《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它涵盖了汉语、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文字方面的知识。

在汉语方面,它介绍了汉语的历史演变、方言分布、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它还涉及到少数民族的语言,介绍了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语言特点和使用情况。

此外,该百科全书还详细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发展、结构、书写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对于语言文字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它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开始,追溯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同时,它也介绍了汉语的历史演变,包括古代汉语、中古汉语、现代汉语等不同时期的语言特点和变化。

从分类角度来看,《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对于语言文字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归纳。

它将中国的语言文字分为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对于每一类语言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同时,在文字方面,它也对不同的文字系统进行了分类,包括汉字、藏文、维吾尔文等。

从应用角度来看,《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还介绍了语言文字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它涵盖了语言文字在教育、文化、传媒、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场景。

总的来说,《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是一部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方方面面。

它从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语言文字的起源、演变、分类、特点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无论是对于语言文字专业人士还是对于对语言文字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该百科全书都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籍。

信息资源检索答案(完整)

信息资源检索答案(完整)

1111111111111111111111试题1 单项选择题 (5.0分得分:5.0 难度:基本题)不同的数据库系统的字段代码是有所不同的,其中题名的常见表述有正确答案学生答案 TIAU KW AB试题2 判断题 (5.0分得分:5.0 难度:水平题)期刊是有固定名称,有一定的出版规律,标有刊期序号的一种论章成册的出版物。

正确答案学生答案真假试题3 单项选择题 (5.0分得分:5.0 难度:基本题)在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中,公式“(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出的信息总量)×100%”计算的是:正确答案学生答案查准率查全率漏检率误检率试题4 单项选择题 (5.0分得分:5.0 难度:基本题)信息侵权主要包括侵犯______________和侵犯个人隐私权等。

正确答案学生答案社会隐私权著作权知识产权人权试题5 多项选择题 (5.0分得分:5.0 难度:难度题) 下列哪些语句能被检索式“information N/2 retrieval”命中()正确答案学生答案―information retrieval‖―retrieval information‖―information computer aided retrieval‖ ―retrieval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试题6 单项选择题 (5.0分得分:5.0 难度:基本题)按照信息的载体类型,可将信息资源划分为:______、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和多媒体。

正确答案学生答案印刷型书本型视频型音频型试题7 多项选择题 (5.0分得分:0.0 难度:难度题)以下类型的文献属于三次文献的是()正确答案学生答案目录词典百科全书科技报告试题8 判断题 (5.0分得分:5.0 难度:水平题)信息可以记载在印刷纸本中,也可以存储在声、光、电、磁等介质中,如磁带、光盘、硬盘等。

正确答案学生答案真假试题9 多项选择题 (5.0分得分:5.0 难度:难度题)Chun,Lu,and n,“Dynamic Analysis of Clamped Laminated Curved Panels.”Composite Structures 30.4(1995):375-388. 这是一篇期刊论文描述(著录)的书写格式,其中包含的信息包括了()。

百科全书编纂中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与规范

百科全书编纂中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与规范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22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期百科全书编纂中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与规范◎邹景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 100037)摘 要:《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人类各门学科知识的大型现代性综合百科全书,第一版从1978年开始,历时15年纂成;按照百科全书通常每间隔若干年修订再出新版本的国际惯例,第二版也于2009年出版。

当下正在进行第三版也即国家大型公共知识服务平台和多媒体文化传播平台的构建。

4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的科技名词术语不断产生,旧有的各种科技名词术语也在趋向标准与统一,就在这样的历程中,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也与时俱进。

本文就拟从《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过程中的编纂体会出发,管窥百科全书编纂中的科技名词术语的订正统一问题。

关键词:《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科技名词术语中图分类号: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1-0022-02一、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与规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时代的日益普及和信息科技的普遍应用,科技名词术语规范化日益得到重视。

由于在我国科技名词术语审定机构成立之前,早年各学科的专家、翻译家的用语习惯、理解侧重、定名方法和翻译方法等各不相同,因而造成诸多科技名词术语定名的不统一。

在使科技名词术语早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说,历年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各种标准和文件,足以组成另一部科学发展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反映为人类语言的艺术,它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和劳动,衍射出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变迁。

审视这些科技名词,就如同审视历史衍变的纹理、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科学进步的轨迹”(代晓明. 科技名词:科学与文化的承载者[N].光明日报,2006-08-29)。

科技名词并不是孤立出现的,更不是随机发生的, 而是有着与科学概念发生、发展同步的体系,因此对其进行的考量必须放在学科或专业背景下,不能离开学科、专业背景。

检索参考工具书介绍

检索参考工具书介绍

参考工具书简介参考工具书包括字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等类型,通常用于数据信息检索和事实信息检索。

一、字、词典字典、词典在英语中通称为dictionary,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

汉语里,字和词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有字典和词典之分。

字典是汇集单字,注明其字形、读音、意义和用法;词典主要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和用法。

字词典按所收内容分为语文性和知识性两大类。

(一)语文性字词典:主要供学习语言文字之用,又可分为综合性字词典和专门性字词典。

1、综合性字词典,对字的音、形、义和词汇的意义、用法全面加以解释。

如《新华字典》、《汉语大字典》、《王码字典》、《现代汉语词典》、《Oxford of English Language》等。

2、专门性字词典,只收某一类的字、词,或只解释字或词形、音、义的某个方面。

如《成语词典》、《汉语虚词词典》、《简明同义词典》、《中国民间方言词典》。

(二)知识性词典:知识性词典包括百科词典、专科词典。

1、百科词典,汇集各学科重要的术语和概念加以解释,提供最基本的知识。

如《辞海》、《中国百科大辞典》等。

2、专科词典,收录一个学科或专门领域的术语、概念、专名加以解释,系统地反映专业知识的概要。

专科词典所提供的知识往往比百科词典更为详尽。

如《哲学大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

此外,还可按语种划分为单语词典和多语词典。

如上述各种字(词)典都属于单语词典。

多语词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种间的对译词典。

如《英汉大词典》、《汉英科技大辞典》等。

(三)字词典举例(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中华书局1963年、1984年据清陈昌治改刻本缩印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正规字典。

《说文解字》分为540个部首,汇集9353个当时通用汉字,另有重文1163个字。

每字首先说解字义,然后分析文字形体构造,最后注音。

《说文解字》是我国系统分析字形从而考究文字本义的重要著作,至今仍是研究古文字学和古汉语重要的工具书。

音韵学教案

音韵学教案

音韵学教案任课教师:宋洪民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汉语音韵学,是传统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学习、研究汉语史的必备知识,更是我们深入探求汉语发展规律的直接实现与重要依托。

小学作为经学附庸的时代已经过去,相应地,音韵学作为小学附庸的时代也已过去。

在其已成长为一门世界性学科的今天,音韵学早已揭去了“绝学”“天书”的神秘面纱,它已不满足于以往那种仅仅服务于训诂实践的工具科性质与作用,而是把学科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研究、探求汉语的古今发展演变规律上;从而使得我们这些已处于信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能够更好地认识、运用自己的母语,继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与此性质相适应,本课程除了讲述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尽量拓宽教学领域,力争将学生引到学术前沿,激发起学生对探求汉语发展规律的极大热情。

当然,这也是与研究生的教学要求相符合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1)音韵学的基本知识;(2)汉语音韵学简史;(3)《切韵》(《广韵》)音系及中古音;(4)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的上古音及清代古音学史,今天的上古音研究及研究方法、研究材料的争论(梅、郭之争);(5)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北音(近代音)学与戏曲音韵学;(6)近代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普通话发展史(兼及满语对汉语的影响,语言接触研究);(7)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材料:注音材料、反切、韵文、对音材料(梵汉对音、夏汉对音、八思巴文对音、日汉对音等)、汉藏系诸语言材料。

三、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首先,教师做到教学、科研相结合,尽量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把研究生引到学术研究的前沿;其次,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进行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巩固学过的知识。

考试一般为闭卷知识考试,写有期末研究性小论文的适当加分。

四、主要阅读书目:中国历代韵书、音义书、韵图、字书及有关研究论著音韵学丛书渭南严氏刻本谢启昆小学考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影印本1997陈澧切韵考中国书店影印本1984章炳麟国故论衡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清代古音学中华书局1992魏建功古音系研究中华书局1997陆志韦古音说略中华书局1985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史语所集刊18册)199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陈新雄古音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蒲立本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潘悟云等译)中华书局1999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58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商务印书馆缩印第1版1994第二部分授课详细教案§0导语该死“十三元”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山合三疑母元韵,与“元”字同音)。

汉语拼音改革

汉语拼音改革

汉语拼音改革遗翁现行“汉语拼音方案”自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执行以来已半个多世纪了,对汉语的教学与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不完善、不规范、繁琐的情况发生,应当改革。

本文“抛砖引玉”,希冀对汉语拼音改革致棉薄之力,倘有益,是为幸。

191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国语注音、拼音字母以前,传统的注音、拼音方法是“反切”。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来注、拼一个汉字的音。

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定被反切字的声母,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定被反切字的韵母和声调。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第128页汉语语音条目)例如:“耐,奴代切。

”注音字母大陆不采用,(台湾采用,已改革。

)故不论。

现行拼音法用26个拉丁字母为汉语注音,拼音。

现行拼音方案:解读韵母表的韵母的符号,拼音,读音,发音器官(全部为喉音)及韵母组成、拼读等:(下列1,2,项说明为本人理解,原方案无此说明。

)1,韵母表由12个基础韵母,3个介母,20个导出韵母组成。

基础韵母:a wā啊,o wō窝,e wē鹅, ai wāi 哀,ei wiē唉,aowāo 熬,ou wōu 欧,an wān 安,en wēn 恩,ang wāng 昂,eng wēng 亨(亨的韵母),ong wōng 轰(轰的韵母)。

介母:i yī衣,u wū乌,ü yǖ迂。

介母与基础韵母纵横交叉拼读出导出韵母。

导出韵母:ia iā呀, ua uā蛙,uo uō喔, üe üē约, uai uāi 歪, iei iēi 耶, uei uēi威, iao iāo 腰,iou iōu 忧, ian iān 烟, uan uān 弯,üan üān 冤,ien iēn 因, uen uēn 温, üen üēn 晕, iang iāng央,uang uāng 汪, ieng iēng 英, ueng uēng 庚, iongiōng 雍。

百科全书编纂中的百科意识——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为例

百科全书编纂中的百科意识——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为例

编辑理论与实践百科全书编纂中的百科意识——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为例自法国百科全书学派主持编纂的《狄德罗百科全书》(正式名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 (Encyclopédie,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1751—1772,28卷)问世以来,世界现代百科全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1978年国务院批准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卷)分学科出版,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的百科全书的历史。

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批准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32卷),第二版根据国际惯例按音序排列,于2009年出版。

201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由国务院立项,要求“建立数字化编纂平台,编纂发布和出版(该书)网络版、纸质版”,随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开展调研、整理资料及前期的准备工作。

2014年第三版全面拉开编纂序幕,随着各学科进入组稿、约稿、审稿的进程,中国的百科全书事业也正式迈进网络化的新时代。

与一般意义上编辑“为他人做嫁衣”的价值观不同,百科全书的编辑是百科全书的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加工者和统筹者。

在第三版的编纂过程中,学科编辑是学科的项目管理者,是这个学科的“总导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科编辑的素养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卷百科全书的质量和水平。

而在这个漫长繁复的编纂过程中,百科意识一直贯穿于每一个流程和每一道工序中。

什么是百科意识?我国百科全书专家金常政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百科意识,就是对百科全书的性质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的认识,是对百科全书与非百科全书从形式到内容的明晰的辨识能力。

简单说,百科意识就是百科感,是一部书、一个条目、一段释文之所以具有百科全书元素的特性及敏感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试写条目·罗竹风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试写条目·罗竹风

注释: 美国华人史(1848-1949)[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 88. 潮龙起. 1. 金山大埠祥栈书庄.祥栈图书总目[M].1931:
, 约1926年。 《义泰公司图书目录》 据《太平洋书庄袖珍目录》 《义泰公司图书目录》 《祥栈图 资料来源: 书总目》 《服务公司图书目录》 统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 3 版试写条目·罗竹风
罗竹风 (1911—1996) , 中国语言学家、 宗教学家、 出版家、 辞书编纂家、 杂文家。 笔名骆漠。 山东平度人。 1931年考 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同年起参加反帝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在校期间曾参与创办 《北大新闻》 报和《冰流》 杂志。 1937年冬在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 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八路军胶东五支队秘书长、 宣传部长, 抗战日报社社 长, 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等。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大学军代表、 教务长、 教授, 华东和上海市宗教事务处处长, 上 海市出版局代局长,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席,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等。 是上海市第二、 第三届政 协常委, 上海市第七、 第八届人大常委。 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 研究生导师, 山东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中国语言学会、 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顾问, 中 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辞书学会顾问, 上海市语文学会、 上海市宗教学会、 上海市杂文学会会长等。 任《汉语大词典》 主 编、 《辞海》 常务副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总编委兼 《宗教卷》 主编、 《中国人名大词典》 主编之一、 《中国新文学大系 · 杂 文卷》 (1949—1976) 主编、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 主编等。 2009年获 “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 称号。 强调中国的文字改革应当坚持推广简化字, 着力解决繁体字难识、 难读、 难写的问题; 坚持推广普通话, 着力解决方言隔阂 和建立民族共同语的问题; 坚持推广 《汉语拼音方案》 , 着力解决能读、 快识、 多识汉字和消灭文盲的问题。 强调宗教工 作和宗教研究应当坚持正确理解马克思对宗教的论述, 反对用被曲解了的 “鸦片” 说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加强中国当代宗 教的研究, 着力在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 全面反映宗教可以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际状况。 强调出版工作应 当坚持繁荣图书市场、 出版精品力作的方针, 充分发挥图书在反映正确思想、 传播科学文化方面的特殊效能; 图书编辑应 当既做有广博知识的杂家又做杂中求专的行家, 甘于为催生精品力作作 “嫁衣裳” 。 强调辞书编纂应当坚持政治性、 科学 性、 知识性、 稳定性、 简明性, 坚持依据资料、 客观表述、 规范用语、 准确释义; 辞书编纂者应当以不畏艰辛的决心和一 丝不苟的精神严谨治学, 努力创作能准确释疑解惑的优质辞书。 强调杂文应当坚守鼓舞与揭露两种职责, 充分发挥其思 想鲜明、 语言犀利的特点; 杂文作者应当以反映时代主题、 直面世道人生为己任, 积极为讴歌时代、 抑恶扬善而鼓与呼。 著有文集 《杂家和编辑》 《行云流水六十秋》 等。 王 岳 撰

知识的组成

知识的组成

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

认知事物的能力是哲学中充满争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并且拥有它自己的分支——知识论。

从更加实用的层次来看,知识通常被某些人的群体所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操作和管理。

知识知识到底是什么,我国目前仍然有争议。

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如在,《博弈圣经》中知识的描述是“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

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

上述定义为我们讨论知识的内涵提供了哲学基础。

但宏观的哲学反映论的认识还需要从个体认知角度进行具体化,这样才能有效地用以指导学校的具体教学。

尽管知识是日常生活里的中心组成部分,但知识的确切定义仍然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大兴趣的话题。

更具许多思想家的论述,知识必须具备三个特征: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

达到这样的三个条件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通过描述知识是如何应用来考察知识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是由不同意向讨论着的信息。

DIKW体系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纳入到一种金字塔形的层次体系中,而这个模型与DIKW体系是一致的。

Purser & Pasmore认为要精确地定义知识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何谓知识?如何获取知识?何者是有效的知识?这些问题是非常难回答的,但若无法回答知识是什么,将难以设计能产生更多知识及有效利用的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语言”条目(课外参考)yuyan/language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语言的特点:动物如蜜蜂、金丝雀、黑猩猩等都各有其信号系统,但是比之人类语言有如下的不同:动物的鸣叫或体势,是一个不可分离的连续体。

人类语言不管是哪一种和哪个民族的,都可以分离出音位和词。

动物的呼叫声限于几个或几十个,它的信号系统是封闭性的。

人的语言系统是开放性的,并且可以按一定规则把音位和词组合起来,生成无限的句子。

动物的信号主要以直接刺激为条件,人类的语言不同。

人们能对即将来临的刺激作出反应,如“快躲开!”,也可以远在刺激发生之前作出反应, 如“后果危险!”,也可以在碰到刺激时作出消极反应,如“不理这些!”。

动物的信号系统基于本能,人的语言基于理智。

动物所得的经验,不能传给后代。

人类因为有语言,可以把信息传到远方,也可以传给下一代。

知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是有了语言才可能的。

由此可见,人的语言有 4个特点:①可分离性,②可组织性,③理智性,④可继承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可分离性和理智性。

没有可分离体,就没有可能按规则组成大大小小的语言单位。

没有人的理智,就不可能既有应用规则,又有选择符号的自由,使语言成为一个开放性的、能表示各种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

在语言这个符号系统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受规则制约,这可以用两条轴线来说明:横线代表组合关系,竖线代表聚合关系。

横线的组合关系“这小姑娘有她的办法”这个句子运用了三条组合规则:①“这小姑娘”与“她的”在数的范畴上互相照应 (不能改说“她们的”)。

②“有”是及物动词,后面要有宾语(“她的办法”不能省去)。

③“有办法”只能是人,不能是物,“这小姑娘”作为主语,在语义上符合这个要求(不能说“这抽象性有她的办法”)。

横线组合体现了语言的规则性。

竖线的聚合关系例如下面这三个句子:甲乙丙这小姑娘有她的办法。

张永华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家那孩子想出了一个主意。

“这小姑娘”可以被“张永华”、“我家那孩子”代替;“有”可以被“提出了”、“想出了”代替;“她的办法”可以被“自已的方案”、“一个主意”代替。

这里甲、乙、丙三组中的那几个单位,彼此间有聚合关系。

选择哪一个,主要由语义决定,不由语法决定,因此与组合关系不同。

竖线聚合体现了语言成分的可替代性和可选择性。

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可以从三方面考察。

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社会的粘合剂。

见面时有说有笑,谈谈天气,拉拉家常,是社会对它的成员的要求。

语言又是传输信息的工具。

民主、法制、教育的实施有赖于语言作为中介,科学的传布有赖于通过语言获得信息并进行处理。

人与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语言中的实词(表示方位、时间、数量、性别、年龄、品质等)是人对事物的分类,虚词(已经、再、被、和、可是、如果等)是人给事物过程和事物关系加上的标记。

语言又是艺术地描写世界的中介。

苏东坡的诗“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用艺术手法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富有感染力,不同于认知世界的客观描写。

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他认知世界,描写世界,并利用语言(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把经验储存下来。

语言的发生这里讨论的是人类创造语言要有什么客观条件,经过多少发展阶段,大约在多少万年前。

中国古代语文学家(如许慎)认为:人先要认知世界,然后获得语言文字的资源;人对事物命名,这就有字。

字是形和声相结合的,能独立滋生,于是从有限的物像产生无限的字。

早期人类学家认为:随着人类的进化,发音器官逐渐完善,清晰的语言成为可能。

随着复杂工具的发明,出现了群体劳动,也出现了用语言指挥群体劳动的社会现象。

随着火的发明,部落增多,部落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现代人类学家认为:一切生物都有某种心智,心智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发展的, 大体上可以分 4个阶段:①简单反射阶段,如射向眼睛的光线逐渐增强,瞳孔就逐渐收缩,这不受意志的影响。

②条件反射阶段。

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表明,不用具体事物(食物),只用符号(铃声),也能使狗流出唾液,其条件是过去每次给食时都有铃声伴随。

③工具阶段,如黑猩猩的手够不着香蕉,能用棍子把香蕉打下来,表明对外部世界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

④符号阶段,即使用语言符号对外部世界进行控制,这只有人才能做到。

经过精心训练的黑猩猩,只能使用几个语言符号,只有人能够用有限的符号表达无限的思想,治理外部世界。

人类是什么时候才进入第 4阶段的呢?据出土化石推测,人类进化过程如下:①手巧的人,即能使用工具的人,生存于180万~240万年前;②直立的人,生存于30万~ 150万年前;③智慧的人,从30万~10万年前开始。

考古学家从后者的墓地里发现巨兽的骨化石,推测那时已有群体猎捕,需要语言来进行指挥,这个时候的人开始有了语言。

不过,这个问题今天还在探索中。

语言的模式如同化学有分子模式,数学有方程式一样,语言学也有它的结构模式。

语言学家之使用模式,是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语言的一种努力。

古典语言学(或称语文学)没有明确地提出模式,但是后人可以根据他们的研究,构拟出一种模式。

中国古典词汇学的模式以许慎《说文解字》(公元100)为代表。

目标:语言文字教育;解释语言文字的起源,辨明古字形义,纠正当时文字书写的谬误。

研究重点:字形的解释,字音的考订,字义的注释。

希腊古典语法学模式以希腊狄奥尼西奥斯《语法规则》(约公元前 100)为代表。

目标:语言教育,以古代诗人和文章家作品为规范。

教育项目:朗读;语调;标点;字母;音节:长音节,短音节,普通音节;词的定义,句子的定义;词类:名词,动词,动词变位;分词,冠词,介词,副词,连词,代名词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西古典语言学的不同:中国重识字,重语源;希腊重朗读,重词类识别。

文字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学传统。

索绪尔的组合与聚合模式现代语言学的语言系统观念的确立,首先应归功于F.de索绪尔。

索绪尔的组合和聚合观念,形象地说明了语言的系统性。

用图形表示:如以x、y、z代表句子的主要成分,那末x→y→z是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

索绪尔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语法,也适用于语音和词汇。

从1916年开始,经过50年的时间,他的理论终于得到后代学者越来越深的理解和越来越广的应用。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模式N.乔姆斯基这一理论在1957年提出的时候,曾被认为是语言学界的革命。

在他之前,语言学家致力于构拟语言的结构或纵论语言的功能。

乔姆斯基认为,构拟和纵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释人能说出那么多的各不相同的句子。

他把句子的生成性看作语言最大的特点,而语言学家的首要任务即是解释这一奇妙而复杂的生成现象。

为此,他创造了句子的“基础部分”的概念。

由基础进入基层结构,经过转换,表现为表层结构,即言语。

1957年后,他曾多次修改自己的理论。

1982年他所拟的图式如:乔姆斯基最初提出的转换生成之说,把语言学从L.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下解放出来,确有革新的功劳。

但是乔姆斯基的模式一直在不稳定状态之中。

有人斥之为修修补补,有人誉之为不断革新,但是他的理论系统的附加条件愈多,解释力量也愈显薄弱,这是明显的。

韩礼德社会语言学模式韩礼德认为乔姆斯基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只在对语法学家说话的人,不是在社会里和一般人说话的人。

乔姆斯基在书房里研究语言,只看重句子的语法性,但语言在社会上使用,还必须考虑句子的可接受性。

乔姆斯基所研究的是拟想的人,韩礼德所研究的是实在的人。

乔姆斯基所追求的是一个规则体系,以说明人的心智在语言中的活动;韩礼德把语言当作语义的蕴藏,目的在于分析这一蕴藏如何表现为语言。

他研究的既是社会里的人,他的模式就不可能不是二元的,即以社会结构为一方,以语言系统为另一方。

(如图韩礼德的语言模式)是韩礼德的语言模式(1978,经过简化)。

可以看出,两个模式相比,乔姆斯基的模式抽象得多,也单纯得多,能够解释句子的生成性;韩礼德的模式说明了语言的社会性,但社会由多种因素构成,不易理出头绪。

在韩礼德看来,乔姆斯基避繁就简,“是哲学上简化主义(reductionism)的表现”。

乔姆斯基则认为,社会语言学仅是罗列现象,缺乏解释力。

美国W.布赖特的文化模式这一模式不象韩礼德那样以社会为一方,以语言为另一方。

它以语言行为为语言之一翼,而以语言内容为语言之另一翼,目的在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布赖特模式中的□把语言分为个人的言语和社会的语言,这与索绪尔的学说相同,但模式表明两者是互相渗透的,立论比索绪尔完整。

□语言内容,分为个人谈到的万事万物和社会共享的文化结构,纵线说明互为影响,横线与殊性的个人言语及共性的社会语言相当。

□说明社会共享的文化结构与共性的社会语言以多种渠道相互影响。

这一模式说明言语和语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可取之处。

现代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语言观出发,提出不同的语言模式。

注重语言内部关系的学者以深探自许,注重语言外部关系的学者以实地调查见功夫。

这两方面的研究仍在发展。

(许国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