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慧智经典内观式诵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慧智经典内观式诵读
时间:2009-11-25 11:45来源:出版物《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作者:道德知音点击:
1164次
德慧智经典内观式诵读德慧智经典的界定与选择:当前国学经典诵读热的形成,反映出社会精神营养的普遍缺乏,反映出人们心身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社会、世界发展前途的迷茫,反映出对智慧和健康真谛的本能探寻。
但是,现在的国学经典诵读状态并不乐观
德慧智经典内观式诵读
德慧智经典的界定与选择:
当前国学经典诵读热的形成,反映出社会精神营养的普遍缺乏,反映出人们心身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社会、世界发展前途的迷茫,反映出对智慧和健康真谛的本能探寻。
但是,现在的国学经典诵读状态并不乐观,很多现象已经偏离了准确把握根文化当中能够开启我们大智大慧的教育内容,被商业化。
急功近利,有病乱投医现象严重。
经典诵读在“有之以为利”的驱使下,逐渐滑入了商业图利的歧途之中。
非经非典的读物,充斥于经典诵读领域;不具备上善属性和能量的读物,摆满了书架籍柜。
“经”与“书”的概念,混淆杂呈。
“经典”之多,涉及之广,使人目不暇接,甚至将唐诗宋词都作为经典罗列于市,使家长们和老师们在选经择典中无所适从,难以抉择。
大量经典诵读宣传者推出的诵读方法,过于简朴。
对于“经”和“书”的选择,在推广和介绍中杂乱无章,没有主次分别。
人心浮躁,对经典的解读缺乏“修之身”的基础,媚俗有余,守本不足。
以智解慧,夹杂了大量人欲、私心、贪利,难以发挥经典诵读开慧启智、守德持正的作用,反而有沦为人们争取名利、附庸风雅的手段和遮羞布的趋势。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圣人的经典所包含的智慧与能量,能給人们的心灵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用于滋养和启迪每个人的慧识和自性光明。
选经择典,就如同中医开方一样,必须要辨证施治,君臣佐使配伍得当,各尽其用,恰到好处地适用于人生发展的各种不同时期,适应于人体内环境不同生理阶段的需求,适应无为慧识与有为智识的需求。
老子《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德慧智经典观诵的基本准则:
采信和使用老子“上善治水”双可教育法,主动天人合一,全面提升精、气、神,开启慧识生理功能。
运用老子“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的益损教育法,规范意识和智能,进入善、正、德人生品格的佳境,使慧识能够顺利透发产生。
尊道贵德,敬天爱地,用“善正德”的道光德能,天德养神,地气养形,为心脑同步教育的展开而护航。
诵读老子《德道经》等优秀经典,培养和形成道德人生的品格和能量,实现天人合一的慧识思维观。
德慧智经典观诵的要诀:
<!--[if !vml]-->
<!--[endif]-->
德慧智经典观诵的能量补充:
德慧智经典诵读,主动打开自己的天门,敞开自己的地窍,连接天地而进行内观经典诵读,就是最优良的能量及时补充器。
人体的细胞中天然地具有“善”因子,是细胞内壁的碱性调控器。
善念、善行和上
善的经典,都能够提升“善”因子的调节能力,从而维持、提高细胞的活力。
德慧智经典观诵,即是气、音、光对精、气、神的调节补充,是善、正、德能量的输入,增强能量的储备和储存。
这是既保护自己的慧性同时也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一个根本办法。
德慧智经典观诵,会很好地获得音能,获得震荡所产生的气,并且与自然空间的能量发生一种谐振,进而获得能量的补充。
德慧智经典诵读的前提,需要我们有德化天下的宏愿,有献身于国家和民族的志向,有使自己家庭兴旺发达的志气,有从自我做起而修身的胸襟,才能够正心诚意地去诵读经典,致知而格物,物格而开启经典能量的大门。
知至而用好这个补充器,才能打开这个补充器的开关。
如果不能正心诚意地运用,不能坚持使用,甚至放弃使用,而不是主动使用、坚持使用、自觉使用,那么就难以充分发挥出其中的作用性,补充器也就成了闲置器,束之高阁,则不能高效地获得大量能量的及时补充。
德慧智经典观诵培养图文思维:
道学文化教育的承传中,由于内求法的运用,几乎所有的内观过程,全部都是图文思维的运用、采用和直觉灵感的捕捉。
黄老思想的修身,如果离开了内观,离开了图文思维的运用,几乎是寸步难行。
古代的河图洛书、易象太极、三才四象、五行六甲、丹鼎炉火的全息图文情景,其实全都是诞生于“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
“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的“内取诸于身”,就是运用了内观的图像思维法而诞生出来的。
道学的承传教育,丝毫不能脱离在体内对它们运用图文思维和直觉灵感的慧观性捕捉。
离开了图文思维法,就不会存在道学教育的承传和应用。
内观式的经典诵读,内观图像、内观文理、内观字形而进行诵读,是道学慧性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自然培养图文思维能力的方法。
内观式的经典诵读,能够极其有效地将人人体内本来蕴藏但却处于沉睡和被后天智识所屏蔽的性慧生理机能加以复苏,使识神不再障碍丹元主持慧能的运用,从而产生图文思维能力,使慧与智同步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慧智双运同行的目的。
图文思维能力的生成和启动,是丹元在大脑当中展开工作的一个外在检验标志。
德慧智经典观诵的效果:
修养道德,净化心灵,加深涵养,健全人格。
增广心量,心胸开阔,明白事理,成功率升。
健康心身,预防疾病,气血充盈,五脏安宁。
精力充沛,德性圆明,开启智慧,慧性日增。
如何坚持正确诵读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时间:2010-05-10 17:35来源:知音原创作者:熊春锦点击: 1119次
如何坚持正确诵读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熊春锦提问:近期课业繁重,没有时间坐下来诵读,就利用放学骑自行车的时间进行诵读,但这样会经常走神打妄想,自己难以控制,很是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解答:丹元和首焱的协调合作,以及他俩对妄意的调控管理情况能否善正合
如何坚持正确诵读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熊春锦
提问:
近期课业繁重,没有时间坐下来诵读,就利用放学骑自行车的时间进行诵读,但这样会经常走神打妄想,自己难以控制,很是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解答:
丹元和首焱的协调合作,以及他俩对妄意的调控管理情况能否善正合德,这是能够轻松对待学习的前提和保证。
道学的诵经方法是观诵,静中内观经字而诵,这样才能够获得最佳的诵经效果。
骑自行车的时候,诵读效果自然会较差,因为心身皆在显态的动之中,而未能保持足够的放松。
所以,建议每天还当抽出一些时间,就算是20分钟也好,进行双可、观诵经文、呼唤心、意之神,并与他们交流,请他们相互协作。
相信每一天当中的20分钟,将会改善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
20分钟的诵读功课,也将会给自己带来更高效率的学习以及更好的精神状态。
提问:
近来上课精力不集中,总是睡不够,感到不能轻松的驾驭功课。
解答:
有的同学从诵读《德道经》中尝到了精神旺盛的甜头,体会到什么是“磨刀不误砍柴功”以后,就想方设法,挤时间坚持诵读。
有的人写来体会,感恩说:进入了高中以后,既使再忙,也会自觉地坚持饭前先用五德餐神而默观诵读,因此就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优胜于其他同学,避免被疲劳式的备考学习而摧毁。
这一体会中,可以借鉴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只需主动召集一下体内的各级体元们,一起共用几分钟进餐一下天德地气和经文能量,就能解疲劳,补消耗,旺精神呢?
参悟一下三餐之义,可以思悟一下,便自然会有所得。
只怕信之不真而已。
气音振动属正常诵读效应
时间:2010-05-13 10:49来源:知音原创作者:熊春锦点击: 949次
气音振动属正常诵读效应熊春锦提问:自己在诵读《德道经》第75 章贵左,读到上将军这句的时候,大脑核心中好像地震的感觉,能听见咚这样的声音。
诵读功课结束后,眼睛看东西也会震动。
这种情况时常出现,过一会就没有了。
请问为何会震动?解答:人类在采信修身方
气音振动属正常诵读效应
熊春锦
提问:
自己在诵读《德道经》第75章“贵左”,读到“上将军”这句的时候,大脑核心中好像地震的感觉,能听见“咚”这样的声音。
诵读功课结束后,眼睛看东西也会震动。
这种情况时常出现,过一会就没有了。
请问为何会震动?
解答:
人类在采信修身方法,向德和道的返朴归真过程中,主要是必须依靠体元、物元、质元的繁转简、假复真的变化。
在质元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应用三种质元:气,音,光。
在早期,由于成年人大脑中的慧眼硬件旷置性废用,失去了功用。
因此,只有“气”和“音”这两种质元可资人类启用。
所以,修身方法中就自然地诞生出炼精化气和经典诵读这两类修身方法。
质元的“气”和“音”在应用过程中,震荡就是质元运动、密实、变构、升质、凝聚过程必不可少的现象。
这种震荡,具有一定的显态物理性。
例如,从低频率逐步向高频率变化。
震荡过程中,会对相关的有相物质产生作用力。
例如,肉体器官诱发产生一种同频振荡性反应和作用力。
一般而言,“气”和“音”的震荡频率越高,则能量越强;在频率低时,肉体的同步反应就会越明显。
例如,不由自主的抖动、颤动、摇动、晃动等等。
但是,当震荡的频率较高也就是频率较快速以后,人体器官组织反而并无明显反应,而只会感觉到非振荡性的能量实质感。
在我们的双可教育实施中,由于经典诵读占着关键性的位置,因此,音频震荡的生理作用性,也就常常是比较突出的现象。
在长期真实坚持的诵读者中,震荡感的产生率会占据较高比例。
出现的这种眼晴看东西会震动,有地震感、晃动感,甚至震荡音出现,都是这个音频的作用力。
一般而言,产生这种振动感,是音频能量已经渗入实质性组织器官中的表现,是非常有益的一种良性变化阶段,只是每个的反应期长短轻重各不相同。
每个人在自己坚持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和把握住其中的规律性,顺应这种音频对身体的再造,提升质量。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颅脑内的音频再造过程会比较难受,甚至有眩晕期,许多人难以一鼓作气地熬过这一阶段。
如果少数人实在难熬时,其实可以将这种震荡导入小腹腔之中,内观配合,使震荡源在小腹之中,而振荡波则传达于颅脑中,那么肉体的反应将会明显减小,适应性会明显提高,而又不必止火止诵,失去机缘。
这些现象的正确处理,全在于每个实践者正确地把握,灵活地应用。
由于老子学院的教学是同步把握着“气”和“音”的启动与应用,一般而言,这种气音合一而震荡产生和出现的情况,就会比较普遍。
所以,在此回答详细一点,以供大家参悟。
诵经如何辨识“声”和“音”?
时间:2009-06-18 12:58来源:知音原创作者:熊春锦点击: 1717次
诵经如何辨识声和音?熊春锦什么是声?什么是音?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首先,从文字本身分别对声和音做一个基本注释,以便大家从文意上对两者之间概念上的差异性,能有所掌握和了解。
聲:《说文解字》:聲,音也。
从耳殸聲。
殸,籒文磬。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
诵经如何辨识“声”和“音”?
熊春锦
什么是“声”?什么是“音”?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首先,从文字本身分别对“声”和“音”做一个基本注释,以便大家从文意上对两者之间概念上的差异性,能有所掌握和了解。
聲:
《说文解字》:“聲,音也。
从耳殸聲。
殸,籒文磬。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八音之中,惟石之聲为精诣,入于耳也深……故于文耳殸为聲。
”
《集韵·清韵》:“聲,古作殸。
”《张载·正蒙》:“聲者,形气相轧而成。
两气者,谷响雷聲之类。
两形者,桴鼓叩击之类。
形轧气,羽扇敲矢之类。
气轧形,人聲笙簧之类。
皆物感之良能,人习而不察耳。
”
《黄帝四经》中,就有“聲”和“殸”两种不同的写法。
以前在讲解《德道经》的“经典诵读心诀”一文时,曾举过“钟敲磬响”的例子。
在这里,再把“钟”和“磬”的原理分析一下。
这样,大家对什么叫“音”、什么叫“声”,或许就会有一个印象,就能够举一反三了。
中国的“钟”,做得非常高妙,它是按照道的理论来构造的。
不管是走到寺庙也好,还是走到道观里也好,都有个古钟悬吊在那里。
外面用一根平横木,推动横木敲击这个钟,就发出了声音。
不知道我们思悟过没有?钟撞击后所发出的这个“声音”,到底哪部分是“声”?哪部分是“音”呢?要是思悟通了,那就会对经典诵读极有好处。
其实,木棒子撞击在钟的外壳上所产生的是“声”;而钟壁内的那个空间,那个中、那个空,随着敲击钟壁外面所产生的回响,那就是“音”。
这个“音”,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那个东西,也就是“道”。
这个道的音质,我们逮住了没有?想过了没有?
撞击时,这个“声”马上从外壁响起,这个钟的内部空间马上用“音”来与之相和。
大家听一听,这个钟传来的音声多么优雅,多么悦耳,多么能够震颤心灵。
它的声音传播得极广、极远,“余音绕梁”正是因为这个辩证道理。
《德道经》道篇第二章里,提到了“音声相和”,我们虽然讲过了、提到了、强调了,但是很多人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和听讲过程中仍然没有参悟出来,所以进步就不快。
我们既然是东方的子孙,是道德的后裔,如何从这个钟的“音”和“声”里面,去参悟出该如何诵读经典?该如何听讲经说法的课?这里面的“声”,这里面的“音”,都要在这个空里产生音,任何一个传来有道的声,都能“音声相和”,那才叫真正体悟出味道来了。
我们自己经典诵读不也是这样吗?如果只是注意到自己的声,通过大脑皮层产生的信息调用,再经过颅底的舌咽神经传达到自己的声带,传达到舌头,经过舌头的运动后发出这个声;如果我们只注意到了这个“声”,那就跟中国人喜欢常讲的一句俗话一样:“说话不经过心”。
是这样的情形吧?因为它没经过心,仅仅是后天智识的一番作为。
但是,道德修身者就不同了,需要经过心。
那怎么样才能经过心呢?观诵结合就是用心。
看看大脑解剖图,就知道人的颅底共有十二对脑神经。
颅底这十二对脑神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从颅底穿到舌下面来,这就有个很好的好处,这是我们能够寻到“音”的一个宝贝。
因为心脏是通过颅底神经来支配的,当大脑通过声音发出的指令,通过舌咽神经,无论是通过其他肌肉调动也好,还是通过面部肌肉调动神经传出来也好,实际上都在颅底神经的隔壁,距离非常近。
但是,当这种信息穿过颅底的时候,实际上对颅底神经都起到了生理、生化、物理等方面的作用。
所以,人为什么能够通过经典诵读的“声”和“音”悟道,并从而进入道德境地,跟这个解剖学上的生理奥秘有很大的关系。
天公造物,给我们留了很好的后路,准备了很好的条件,只是需要我们用正觉正念
去把握。
如果在诵念的时候,只是注意到口腔的运动,只留意读音发的是否准确,乃至去刻意模仿普通话,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后天上,而没有主动去捕捉先天之音,那么效果就不明显,寻音也就很难。
所以,对于这个“空”与“音”的关系,先要弄明白。
实际上,人体的脑腔是空的,胸腔是空的,腹腔也是空的。
这“三腔”里面,都能产生音对声的谐振波。
随着诵读经典声的振动,那不跟敲击钟产生“声”和“音”的原理一样吗?我们人体结构就是一个中空的“钟”,当嘴巴在发声的时候,那个“音”就会随之在体内产生,这跟敲钟的原理一模一样。
把握了找寻这个“音”的窍门,把精力重点放到寻音上来。
首先就需要诵读熟练,不能像有的同学那样,诵读经典一紧张的时候就结结巴巴的,那就是“熟”和“忘”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和状态。
真正达到了“熟”和“忘”的状态,再来觅这个音,就很容易了。
我们自己在诵经的时候,要注意觅这个音。
这个“音”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是一种震颤共鸣,是同频振动的“和谐波”,其它的内容还不便于作很多细致入微的解释。
当你找到了这个感觉,自己也就豁然开朗了,也就明白了。
问题是首先要找到和寻到这个音,再同步上来跟着研究这个钟的原理。
当然,这个钟是指中华文化里面的古“钟”,而不能像现在国内学校吊的那种钟,在里面“噹噹噹噹”地敲。
我办公室的外边,大约一百来公尺外有一个教堂,天天敲钟。
它那个钟声,我觉得就不好听,里面没有道。
为什么呢?因为西方的那种钟与我们古代钟的结构格外不同。
它使我想起在读中学时候,学校用的那个摇钟,跟西方那种钟结构一模一样。
我站了半天,倾听它所发出的那个声和音,感觉那个声音有点乱乱糟糟的,给人的感觉也不太好。
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从里面敲,把“声”和“音”混在一起,就像懒婆娘煮稀饭一样,把什么东西都丢在里面,一锅粥式地在那里熬,所以发出来的声音没有道味,没有道气,所以也就难以体悟到这个道了。
把这种“钟”声与寺庙和道观里的“钟”声相比较,就会有所感触。
它发出来的声,为什么不能震颤心灵?仅能振动大脑皮层智能?相反却会在心里引起一种毛毛嘈嘈的感觉?那是因为它的结构原理上虽然好用于产生声音,但是发出的声音没有待其展开,就人为地进行混合式传输,却并不符合自然大道。
西方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实用的文化。
作为我们道德实践者,就要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找到这个道,运用她的原理,先在我们体内主动去寻这个音,在诵念的时候去寻找这个空里面的音。
心一空,不就产生音了吗?心空是寻音的关键。
无论是跟着大家一起诵读,还是跟着录音带诵读的时候,我们都要主动在心中、在体内觅这个音。
在听课的时候,也要把握住在自己的体腔里,在自己的空灵的心中也能够产生音。
也就是说,当我们自己诵读也好,还是听别人念诵也好,或者是老师讲课所发出来的声音也好,都要把它看作是木棒子敲击在钟壁上产生的声,而只注重同步在自己的心里、在自己的体内,去寻找与这个“声”能够同步谐振的“音”。
这个要是找出来了,那就不得了了,一步就进来了。
更何况,有的老师是有道的,他讲的时候,声音里就含有这种光音的能量,道的能量和德的能量都含在其中。
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心扉,到底怎么打?可以说,觅到这个天音,进入这种光音界,就是打开心扉。
只要利用好这个原理,相信很多同学都能通过听讲的过程和自己持恒的诵读实践中,就能寻觅到自己的真音。
哪怕找到一个字音的同步谐振,也都有办法了。
觅真音,这是一把金钥匙。
用这把钥匙,把锁打开,把门推开,那么整部《德道经》里面的亿万个佛、亿万个道,就都会呈现在自己的面前。
《德道经》五千字,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灵符,都是一道开启我们心灵、开启我们身灵的灵符,布满我们的全身。
问题是,自己要把握住找到进入众妙之门的这条路。
怎么去找?还是《德道经》所说的,从“中”、从“空”、从“无”里去找。
整部《德道经》谈了多少“中”、“空”、“虚”、“无”。
为什么要讲那么多?都是为了应用“形名学说”使我们进入那种状态,从而找到自己的道。
因为每个人都有道,都在自己的体内,与生俱来,先天就带有,只是自己失了德而已。
一方面,把这个德补齐;二方面,要寻到自己的道。
那不就能德道圆满了吗?
自己的道找出来了,有了这个道,就有强大的能量来支撑起我们更好地修德,德不也就容易培补完善了吗?德的完善,又会促进这个道的进一步完善和展开。
两者之间,这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我们一旦把握了“音声相和”,真实不虚地实践这个“音声相和”,那么在听课的时候,就绝对不会昏沉,不会睡觉。
要想找到这个音,就要主动用正觉正念去找,这样就不会有阴我心蒙蔽这个音。
阴我心识神,就是这个特点,它住在心中,工作在大脑皮层,我们要主动把它向阳性转化,用正觉正念制约它,使它里面的阴气和邪气逐渐减少。
要把这一点把握住,让它正念、正觉、正识、正见地为道服务,让它对自己体内向唯德是从的转变服务。
要是在这种状态下,找到这个音,实现了与我们集体诵读的声的相和,那不就会拈花一笑吗?佛家有个“拈花一笑”的故事,听讲经说法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人能够拈花一笑,而那么多人却无法做到“拈花一笑”?原因,就在这个“音”上。
通过佛祖的讲经,
通过佛祖声音的传递,他在自己的心中找到了“音声相和”的点,并且把它展开来,产生了一种道的喜悦,那当然就要会心地点头微笑。
要靠自己主动去寻找自己的音,只要找到了真音,相信人人都可以实现“拈花一笑”。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
熊春锦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人修德,以德养慧;慧智双运,培贤育圣。
教中寓学,以理自修;学中寓教,道传中华。
我们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是:“德慧智”三个字。
经典诵读教材以两经一书为主,这就是《老子·德道经》、《易经》、《大学》,在此基础上配以辅助教材和其它具有上善属性的经典。
我们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口号是:“与老子同在!与孔子同在!与道德同在!起心动念时刻相应,不离道德!”
“德慧智”三个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德,是指道德品格与道德能量,是超越宗教观念的全民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
我们通过回顾历史,分析中外,结合科研成果,已经不难十分清晰地明白:生命双重结构的精神系统,最好的精神食粮就是道德;上善治水,唯有道德才是真正的上善能量。
上善的道德能量,既是科学创造力的源泉与动力,又是生命慧识和智识的最佳营养。
只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