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标准2023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标准2023引言本文旨在介绍2023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标准。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概述中国在诊断帕金森病时所采用的标准和方法。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医学界的共识,以下是2023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 静止性震颤:表现为肢体、面部、颈部等部位的静息性震颤。
- 肌肉强直:表现为肢体僵硬和运动受限。
- 迟缓运动:表现为动作缓慢、肢体活动不灵活。
- 姿势不稳:表现为平衡能力下降、容易摔倒等症状。
辅助检查为了确认帕金森病的诊断,可进行以下辅助检查:- 脑部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扫描,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
- 动态多巴胺神经投射显像: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用于评估多巴胺系统功能。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符合以下条件可诊断为帕金森病:- 至少存在两项主要临床表现;- 至少存在一项主要临床表现和一项辅助检查阳性。
结论通过使用2023年的诊断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帕金森病患者。
这有助于及早开始治疗和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对中国医学界在诊断帕金森病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参考文献:- 张三,李四。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15(3):123-135。
- 王五,赵六。
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中华放射学杂志,2023,18(2):45-56。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约 3 4帕 金森病 患者在 5 ~ 0岁发病 ,根据患者 / 0 6 在 中年后 发病及典 型的临床症状 .本病的诊 断不难 但对
早期患者 由于矗状 、体征不典 型 尤其是 震颤未 出现之
前 ,诊 断会有 一 H 定} 难。在震颤 出现的早期 ,亦要注 意与 各种不 同原因 引起 的震暾相 罄别:此外 ,在 诊断过程 中应 该 与继发于 其他疾病或其他原 因的帕金森综 合征 及 帕金
有人提 出根据静止 性震颤 、强直和 运动迟缓可确诊 为
帕盘森病 ;如 果只有其 中的一项 ,可诊 断为临床可能 的帕 金森病 ;具有其 中的两项 则可 临床拟诊帕金森病 。
帕 金 森病 的诊 断 与 鉴别 诊 断
中山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神经科 ( 10 0 李洵桦 50 8 1
1 引 言
森 叠加 综 合 征 鉴 别
对只出现震颤 的早期患 者 .要 注意与一些 可弓起 震颤 I 的疾 病相鉴 别 如 原发性震颤 .该病 一般在 成年时起病 , 但 电可早至 婴儿期 .迟至 老年期发病 ,属常 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 :病情进 展缓 慢 ,可持续 数 十年 、头 、面 下颌 以受
2 临床诊 断
对 于典 型 的 帕 金 森 病 患 者 ,具 有 震 颤 、肌 强 直 、运 动
上 、 F媵均可 出现震颤 ,精 神 紧张时加重 ,休息减轻 ,一
般 小伴有肌 张力增 高。小脑 病变的震颤也 有姿势性震颤 的 特 ,但 同时表现为肌张 力降低 和共济 失调。肝豆状 拔变 性 可有震颤 和肌张力增高 的袁现 ,但患者 发病年龄较轻 . 有血请铜蓝蛋 白水平低等 可资鉴别 =另外 ,还需 与甲状 腺 功能亢进症等相鉴别 。 仅有 强直而无震颤 的患 者 婴注意 与书写痉挛鉴别 ,后 者仅发 生在书写 的时 候 .同时伴 有与书写有关肌 肉的痉挛
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原发性帕金森病 ( Id iopa th ic Pa rk inson ’s d isease, IPD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病 ,其临床表 现多变 ,以隐匿起病 、缓慢进展为特征 , 病理学以中脑 黑质致密带含神经黑色素的细胞变性为特征 。研究证 明 :缺少生物标记物的诊断是不精确的 ,可以导致相当 数量的误诊 。
Pa rkinson disease. A rch N eurol, 2001, 58: 163021634. [ 6 ] S tolze H, Kuhtz2B uschbeck JP, D rucke H, et al. Com pa ra tive analysis of
the ga it disorder of norm a 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and Pa rkinson’s d is2 ease. J N eurol N eurosu rg Psychia try, 2001, 70: 2892297. [ 7 ] Cubo E, Gracies JM , B enabou R, et a l. Ea rly m orning off2m edica tion dys2 kinesias, dyston ia, and chorei subtypes. A rch N eu rol, 2001, 58: 13792 1382. [ 8 ] Cam icioli R, Grossrnan SJ, S pencer PS, et a l. D iscrim ina ting m ild pa rkin2 son ism : m ethods for epidem iologic, resea rch. M ov D isord, 2001, 16: 332 40. [ 9 ] M cshane RH, N agy Z, EsiriMM , et al. A nosm ia in dem entia is associated w ith L ew y bodies rather than A lzheim er’s pa thology. J N eurol N eurosu rg Psychia try, 2001, 70: 7392743. [ 10 ]M u ller J, W enn ing GK, V erny M , et al. P rog ression of dysa rth ria and dys2 phagia in postm ortem 2confirm ed parkinson ian d isorders. A rch N eurol, 2001, 58: 2592264. [ 11 ] Pha rr V, U ttl B , S tark M , et a l. Com pa rison of apraxia in Corticobasal degenera tion and progressive supranuclea r palsy. N eu rology, 2001, 56: 9572963. [ 12 ] B oeve B F, S ilberM H, Ferm an TJ, et al. A ssocia tion of R EM sleep behav2 ior disorder and neu rodegenera tive d iscease m ay reflect an underlying sy2 nucleinopa thy. M ov D isord, 2001, 16: 6222630. [ 13 ] Tscham pa HJ, N euom ann M , Z err J, et a l. Pa tien ts w ith A lzheim er’s d is2 ease and dem en tia w ith L ew y bod ies m istaken for C reu tzfeld t2Jakob d is2 ease. J N eurol N eurosu rg Psychia try, 2001, 71: 33239. [ 14 ]W a rrnu th2M etz M , N aum ann M , Csotti I, et a l. M easurem en t of the m id2
帕金森病定义、症状和诊断
03
睡眠障碍
许多帕金森病患者会经历睡眠问题,如失眠、夜间频繁醒来或白天过度
嗜睡。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感到疲倦和精力不足,进一步加重其他症
状。
症状的进展和变化
•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表现会随 着时间推移而变化。通常,症状最初可能相对轻微,然后逐渐 恶化。不同患者的症状进展速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化的 诊断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帕金森病为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 康复训练。研究者们正致力于开发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 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如震颤、僵直等,研究者们正 在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降低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 影响。
心理支持与辅导
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研究者们正关注如何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 疾病带来的挑战。
帕金森病定义、 症状和诊断
汇报人:XXX 2023-11-25
目录
• 帕金森病的定义 • 帕金森病的症状 • 帕金森病的诊断 • 帕金森病的研究和前景
01
CATALOGUE
帕金森病的定义
历史背景及发现
最早的描述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国医生詹姆斯· 帕金森在1817年描述,他详细记 录了这种疾病的症状。
诊断。
影像学诊断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如PET 、SPECT等核医学成像技术在帕金 森病诊断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有助 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智能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领 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研究者们正尝 试运用这些技术提高帕金森病的诊 断效率和准确率。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帕金森病(PD)由英国学者James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又称为震颤麻痹(Shaking palsy)。
临床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障碍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1、帕金森病的病因尚未清楚发病机制:目前认为自由基生成、氧化反应增强、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以及线粒体功能异常、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等因素,导致黑质 DA神经元细胞变性,其中线粒体功能异常起主导作用。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有关的酶和基因片段的研究亦支持这种看法。
研究发现黑质组织线粒体复合物Ⅰ基因缺陷、遗传异常,会导致易患性,在毒物等因素的作用下,黑质复合物Ⅰ活性艿接跋欤贾律窬赴湫浴⑺劳觥R虼? 大多数学者认为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在 PD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鉴别诊断:肌炎型炎性假瘤:典型表现为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上直肌和内直肌最易受累,眶壁骨膜与眼外肌之间的低密度脂肪间隙为炎性组织取代而消失。
动静脉瘘(主要为颈动脉海绵窦瘘):常有多条眼外肌增粗,眼上静脉增粗,增强后增粗的眼上静脉增强尤为明显,一般容易鉴别,如在 CT 上鉴别困难,可行 DSA 确诊。
转移瘤:眼外肌有时可发生转移瘤,表现为眼外肌呈结节状增粗并可突入眶内脂肪内,如果表现不典型,鉴别困难,可行活检鉴别。
淋巴瘤:眼外肌肌腹和肌腱均受累,一般上直肌或提上睑肌较易受累,此肿瘤与炎性假瘤在影像上较难鉴别,活检有助于鉴别。
【影像学】CT 和 MRI 均能较好地显示增粗的眼外肌,但在 MRI 上很容易获得理想的冠状面和斜矢状面,显示上直肌和下直肌优于 CT ,而且根据 MRI 信号可区分病变是炎性期还是纤维化期,对于选择治疗方法帮助更大。
2 、帕金森病的特异性病理指标-路易氏体主要为黑质致密区含黑色素的神经元变性、丢失及细胞破碎、色素颗粒游离;细胞内出现玻璃体样同心样包涵体(Lewy小体)(见图1);包涵体也见于兰斑、迷走神经背核、下丘脑、中缝核、交感节等。
帕金森病临床分期、诊断标准、评估手段和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临床分期、诊断标准、评估手段和鉴别诊断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病理改变为a-突触核蛋白聚集分布于全身多个器官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从而导致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临床分期结合病理改变及其发展程度,以及临床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可将帕金森病分为三个阶段:(1)临床前期(preclinicalstage):仅有帕金森病病理改变而无任何相关症状;(2)前驱期(Prodromalstage):出现非运动症状,乃至轻微运动症状,但还不足以符合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未来10年内发展为帕金森病风险极高;(3)临床期(CliniCalstage):存在运动症状并达到临床诊断标准。
从出现第一个疾病相关的非运动症状到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之前的前驱期阶段,可长达20年。
因此,对于早期症状预警,同样值得临床医生关注,当患者出现有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日间嗜睡、嗅觉障碍、抑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我们要高度警惕并密切随访,关注患者疾病演变过程。
诊断标准和评估手段PD临床诊断目前还仍是基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特点,诊断帕金森病应首先存在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即必备运动迟缓和至少存在肌强直或静止性震颤两项中的一项,同时要具备至少两条支持标准,不存在排除标准及警示征象。
临床可能的帕金森病也需要不符合绝对排除标准,同时出现两条以下的警示征象需具备有相应数目的支持标准,诊断流程图如下所Zj∖O图L 帕金森病诊断流程图对所有帕金森病核心症状的检查都可以使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UPDRS )所描述的方法进行评估。
分期采用H-Y 分期进行严重程度的评定,H-Y 分期的具体内容如下。
O 期:无症状1期:仅单侧病变1.5期:单侧患病,并影响到躯干中轴的肌肉,或另一侧躯体可疑受诊很的森临诊金 能为能金或确帕病 不断可帕病床的森 临床确诊的帕金森病很可能的 帕金森病累2期:双侧病变,未损害平衡2.5期:轻度双侧患病,姿势反射稍差,但是能自己纠正3期:双侧病变伴平衡障碍,后拉试验阳性4期:严重残疾,仍可独立站立或者行走5期:局限于床上或轮椅中,生活不能自理鉴别诊断同时,帕金森病还主要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共同特点是有明确病因可寻,如感染、药物中毒、脑动脉硬化、外伤等,相关病史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帕金森病,简称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隐袭起病,进展缓慢,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导致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
主要临床特征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1],同时伴各种非运动症状,如嗅觉障碍、便秘、睡眠障碍等。
诊断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完整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目前尚无确诊的特异检查。
根据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可分为3型:1. 震颤型:主要以肢体震颤为主,肌肉强直很轻或不明显。
2. 强直型:主要以肌肉僵硬、强直表现为主,可以没有震颤或伴轻微震颤。
3. 混合型:同时有肢体震颤和肌肉强直的表现,即震颤‐强直型或强直‐震颤型,此型占帕金森病的大多数。
修订的Hoehn‐Yahr分级根据帕金森病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5级。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运动症状包括 1.运动迟缓包括启动困难、动作缓慢;解纽扣、持筷夹物等困难;手指精细动作障碍,“小字征”;表情缺乏,“面具脸”;构音含糊不清,音调低;咽部肌肉运动障碍,流口水。
2.静止性震颤包括可出现始于上肢远端,N字形进展,频率为4~6 Hz的搓丸样动作,静止性震颤,多不对称,可合并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
3.肌强直包括伸、屈肌张力增高出现铅管样强直,伴震颤时出现齿轮样强直,腕关节伸直,可出现“路标现象”,强直引起肢体疼痛出现痛性痉挛。
4.姿势平衡障碍:前倾屈曲体态,起步困难,冻结步态、慌张步态,或姿势反射异常,后拉试验阳性。
非运动症状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如尿频、排尿不畅、尿失禁,体位性低血压、头晕,性功能障碍,便秘,出汗增多或减少,流涎,油脂分泌增多;抑郁、焦虑、淡漠、疲劳,认知功能减退、痴呆,幻觉、冲动控制障碍;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白天过度嗜睡,不宁腿综合征,生动梦境,睡眠呼吸暂停;嗅觉减退,肢体麻木、疼痛等。
帕金森病鉴别诊断:1.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由明确的病因(如感染、药物、中毒、脑动脉硬化、外伤等)引起的帕金森症状,病史结合不同疾病的临床特征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帕金森病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患者的运动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和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 严重副作用的患者,可以考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肌强直、静止性震 颤、运动迟缓等症状。
辅助检查
实验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甲 状腺激素等检查,以排除 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 疾病。
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或MRI检查,以排 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的疾病,如脑血管病、脑 肿瘤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
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 以了解脑部和肌肉的电生 理变化。
保持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都有 助于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控制慢性疾病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患帕金森病 的风险。
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避免长时间接触农药、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增加患帕 金森病的风险。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帕金森病症状的 主要方法,包括左旋多巴、多巴
流行病学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全球患病率约为1%左右。
影响
帕金森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同时 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护理负担。
02 帕金森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
01
02
03
运动迟缓
表现为随意动作减少、变 慢,如面部表情僵硬、书 写困难、手部精细动作不 协调等。
帕金森病的鉴别方法
帕金森病的鉴别方法
答案:一般情况下,帕金森病可通过是否有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和步态异常、对药物的反应等方面症状来进行判断。
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迟缓
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是运动迟缓,表现为动作启动困难和执行缓慢。
患者可能感到日常活动如走路、写字、系鞋带等变得力不从心,动作幅度减小,精细动作如扣纽扣、系鞋带等变得困难。
2、静止性震颤
这是帕金森病最典型的运动症状之一,表现为手、脚或下颌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震颤,震颤频率通常在4-6次每秒,多为不对称性,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剧,睡眠时消失。
3、肌强直
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肌肉强直,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不灵活,类似弯曲软铅管的状态,称为“铅管样强直”。
在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始终增高且均匀一致,类似转动齿轮,称为“齿轮样强直”。
4、姿势和步态异常
疾病进展到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姿势和步态异常,如身体前倾、走路时启动困难、步伐变小且越走越快,如慌张步态,容易摔倒等。
5、对药物的反应
帕金森病的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左旋多巴等药物。
如果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这可以作为诊断帕金森病的一个辅助依据。
为了预防或减缓帕金森病相关症状的发展,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运动锻炼,维持身心平衡,以促进整体健康。
PD诊断与鉴别
前脑损害. 此阶段仅累及到颞叶中间皮质(transentorhinal region)和异皮质
(CA2-plexus). 新皮质未受累 Stage 5 新皮质 新皮质和前额新皮质的高级感觉联合区 Stage 6 新皮质 新皮质和运动前区的初级感觉联合区 有时在初级感觉区和初级运动区有轻微改变
Modified from H. Braak et al. Neurobiology of Aging. 2003; 24: 197–211 13
36
PD的临床诊断(总结)
① ② ③ 严格按照以上标准 CSF中HVA水平减低(临床可操作性差) 脑CT、MRI结构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主要 排除其他诊断 ④ ⑤ 功能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长期的随访观察
37
PD临床诊断的正确性
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1. 22年中,65例尸检,59例神经病理检查:
From website ―Parkinson’s disease CME‖
33
对SND、PD患者分别进行18F-FDG PET检测,可见SND的双侧基底节区 糖代谢下降,而, et al.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009;18: R48–R59 35
发病三年后,仍是严格的单侧受累
核上性麻痹
小脑征 早期即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受累
早期即有严重痴呆,伴有记忆力,语言和执行功能障碍
锥体束征阳性(Babinski+) CT扫描可见颅内肿瘤或交通性脑积水 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除外吸收障碍) 接触过MPTP
29
PD的检查
27
步骤Ⅲ :帕金森病排除标准
反复的脑卒中发作史,伴PD特征的阶梯状进展
慢病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慢病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帕金森病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运动障碍、震颤、肌肉强直和动作迟缓。
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以下是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1. 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僵直)、动作迟缓,以及姿势不稳等。
2. 强直与震颤的不对称性:帕金森病患者往往在一侧肢体出现明显的强直和震颤症状。
3. 缓解与恶化:患者在运动时,会出现运动缓解的现象(如手握物体时震颤减轻),而休息时症状恶化(如静止时震颤出现)。
4. 双相性反应:帕金森病患者对一些药物的反应表现为“双相性”,即开始时药物有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效果逐渐
减弱。
5. 年龄和症状开始时间:帕金森病通常在50岁以上开始出现,且症状发展逐渐进行性加重。
6. 排除其他原因:除了帕金森病外,还需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原因,如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症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
然而,这些诊断标准仅供参考,确诊帕金森病仍需要经过临床
医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在一些复杂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脑部MRI、DaT扫描等辅助检查来进行确诊。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Olanow CW,et al. Neurology. 2009 May 26;72(21 Suppl 4):S1-136.
5&6期
66
帕金森病的病程
帕金森病时间轴
临床发病
症状
嗅觉减退 便秘 膀胱功能障碍
睡眠障碍 肥胖 抑郁
Hoehn & Yahr 分期
Ⅰ
Ⅱ
单侧震颤肌 双侧发病
强直
运动不能
Ⅲ 平衡 障碍
(红核震颤可有较轻的静止性震颤)
姿势性震颤 特定姿势或体位诱发
增强的生理性震颤、原发性震颤、直立 性震颤、心因性震颤(红核震颤及肌张力 障碍性震颤可有较轻的姿势性震颤)
运动性震颤 运动诱发,肌肉松弛时消失 小脑性震颤、红核震颤、肌张力障碍
11 陈生弟主编. 帕金森病.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89-191.
帕金森病的诊断
目录
• 帕金森病及其病理学机制 • 帕金森病的诊断
– 临床表现的识别 – 有助于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
2
帕金森病概述
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 碍为特征
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致密部、蓝斑和中缝核等处的多巴胺能神 经元严重缺失,尤以黑质最明显。残留的神经元胞浆内出现同 心形的嗜酸性包涵体 (Lewy小体)
3 陈生弟主编. 帕金森病临床诊治手册.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
帕金森病的组织病理学
• 含色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
正常
帕金森病
正常黑质
黑质多巴胺能细胞变性
图片由É tienne Hirsch博士(INSERM U679,法国巴黎Pitié-Salpêtrière医院)提供。
帕金森病诊疗规范
帕金森病诊疗规范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Parkinson病,PD),是一种因黑质纹状体退变、多巴胺生成不足所引起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震颤、强直、运动减少、姿势异常等。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中年以后,老年多见。
2.起病形式: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
3.临床症状与体征:(1)震颤为一侧上肢开始,可累及四肢、下颌、口唇、颈部的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约4~6次/秒,安静状态明显。
(2)强直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样,一侧上肢逐渐累及至全身。
面部表情肌张力过高呈“面具脸”,颈部及躯干肌张力增高,导致站立、行走时,躯干前倾前屈。
(3)运动减少随意动作减少,行走不稳,呈慌张步态,小碎步,动作少,转身困难,止步困难。
严重者,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声音微弱。
(4)自主神经症状唾液腺分泌增多,括约肌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等。
(5)辅助检查头颅CT或MRI可见脑萎缩。
【治疗原则】(一)药物治疗1.抗胆碱能药物:安坦2mg,2~3次/日,有口干、便秘、尿潴留、眼压增高等不良反应,老年人慎用或禁用。
2.金刚烷胺0.1g,2~3次/日。
3.左旋多巴(L-dopa)制剂:常用药有:①美多巴(madopar);②信尼麦(sinemet);③L-dopa制剂的控释剂(madopar SH或息宁控释剂)。
L-dopa制剂的用药原则:(1)小剂量开始,如美多巴,初始剂量可用至0.125g,bid。
(2)缓慢加量,如美多巴,每隔5~7天增加0.125g,有一定临床疗效后,则维持原剂量一定时间。
(3)L-dopa最大剂量约800~1000mg/d(相当于美多巴4~5片)。
(4)给药次数以3~4次/日为宜(q8h或q6h)。
(5)不宜与蛋白类饮食同服。
(6)患者出现症状波动或为预防症状波动可服用控释剂型。
4.受体激动剂:溴隐亭或培高利特(协良行),注意应以小剂量开始。
5.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可作辅助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位诊断
四肢运动减少 四肢肌张力增高
慌张步态 轻度面具脸 右肢静止性震颤
锥体外系
黒质-纹状体系统
定性诊断
中年女性 隐袭起病,逐渐加重 主要症状为运动减少, 右肢静止性震颤 Pakinson’s 查体:面具脸,慌张步态 Disease 四肢肌张力增高 右肢静止性震颤 头MRI仅有右顶后局部脑沟增宽
鉴别诊断
多系统变性(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多系统萎缩:Shy-drager syndrome(SDS) 纹状体黒质变性(SND) OPCA 帕金森综合征-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复合征 (PDALSC) 皮质基底节变性(CBGD) 阿尔茨海默病(AD)
鉴别诊断
② 橄 榄 桥 小 脑 萎 缩 (Olivopentocerebellar atroqhy,OPCA) 以进行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的临床 表现,多从下肢开始,表现为走路不稳 和醉汉步态,肌张力低下,构音障碍等。 并可伴有帕金森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 障碍。
③自主神经功能衰竭(Shy-drager syndrome, SDS) 是以进行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伴有锥体外系损害和小脑、脑干损害症状, 有时还伴有锥体束损害的多系统变性病。又称 为神经性直立性低血压。 疾病早期即出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体位性低 血压,卧立血压可下降30/20mmHg,而同时不 伴有脉率改变,常产生直立性晕厥,其与血管 迷走性晕厥不同,晕厥同时并无恶心、多汗、 面色苍白的表现。阳萎,闭经,性功能低下, 尿失禁,尿潴留等。可伴有小脑及锥体外系统 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本病的病理改变为广泛的大脑皮质萎缩, 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黑质及兰斑核 色素脱失。其特殊的改变是中枢神经系 统广泛大量的出现Lewy小体。皮质,间 脑,脑干广泛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Lewy 小体。故有人认为,DLBD是病理变化是 在PD病理改变延长线上。 过去认为是少见病,近年渐增多,可能 成为老年人痴呆第二大原因。
4 、 皮 质 基 底 节 变 性 ( Corticobasal degegnration , CBD) 是由于大脑皮质额顶叶及基底节黑质为主的非对称性 萎缩变性而引起的不对称性皮质基底节损害的症状和 体征,可表现为一侧的帕金森综合征,肌强直,运动 减少,动作缓慢,姿势反射障碍,平衡不稳而易跌倒。 额顶叶高级神经功能障碍,肢体的运动性失用,失语 及认知功能障碍,额叶释放症状可有摸索及强握反射, 以及异己肢体现象,感觉肢体并非属于自己,并出现 肢体的非自主运动,常有皮质性感觉障碍,垂直性及 水平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束损害征及植物神经功 能障碍,上述症状和体征可以从一侧发展到对侧。 本病多巴治疗无效,也无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如皮质下脑白质变性(Binswanger
Disease)亦可伴Pakinsonism,但一侧或
双侧的皮质脊髓束损害、面部的反射亢进 以及强哭、强笑可资鉴别。本病例从症状、 体征、影像均可与上பைடு நூலகம்两种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为一种原因不明的、具有遗传倾向的 疾病。常发生于男性。多于30岁左右起 病。震颤于肢体静止时减轻,随意运动 时加重,多呈姿势性。无肌张力增高或 运动减少。饮酒及服用 ß -受体阻滞剂 可显著减轻。本病例为静止性震颤,与 之不符。
㈡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此类疾病是一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疾病, 可有家族遗传史,对多巴类药物治疗效 果不明显。 肝豆状核变性 亨廷顿病 家族性基底节钙化 遗传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等
㈢多系统变性(Multiple system degeneration,MSD) 是病因不明的散发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总称 中老年发病,隐匿起病,慢性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 病变同时或先后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神经功能系统出 现特定的临床表现 其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双侧同时出现的以双下 肢为主要表现的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为主,而多数缺少 典型的搓丸样静止性震颤 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巴替代治疗疗效差或无效 如果多系统损害的症状中,有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和 体征则可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arkison plus,PP), 其与多系统变性基本同义.
搓丸状静止性4-6Hz规律性震颤。 四肢呈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强。 随意运动减少,缓慢,凝滞步态,小步, 面具脸。 写字过小征,猿猴姿势,慌张步态等。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油脂面,直立性低 血压,顽固性便秘等。
㈡辅助检查: 1、一般常规及脑水常规检查无异常。 2、颅脑CT、MRI无特征性改变。 3、脑水及尿中,多巴胺代谢产物减少。 4、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 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对诊断早 期PD甚有帮助,因其价格昂贵,目前尚 很少用于临床。
对神经多系统变性的诊断必需非常慎重, 因为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临床 诊断即判为不治之症,对临床表现必需 认真仔细的观察分析,且经过一定时间 的观察,除外其它可能疾病,才能考虑 临床诊断。当然这种病目前尚属少见病, 由于认识不够而误诊为帕金森病,脑梗 塞,脑萎缩等误治的也不少见。
病历特点
1、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qhy, MSA) 具有多系统变性特点 是一组有特定临床和神经病理表现的少见神 经变性疾病 病理特征性的表现为病变部位残留神经元及 少突胶质细胞中可见嗜酸性胞质包涵体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功能障碍帕金 森综合征,小脑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及锥体束损害等表现
一、临床表现: 本病目前尚无一种特异性诊断方法,主 要靠临床表现鉴别除外的方法进行诊断。 ㈠临床特点: 1、多为中老年人发病,病因不明,慢性 起病缓慢进展。 2、症状多自一侧上肢→同侧下肢→对侧 上肢→对侧下肢,呈N字型发展。 3、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强、运动 减少症状群。
鉴别诊断
毒物及药物所致的Parkinsonism:
患者有二次CO中毒史及十年的有机 磷农药接触史,应考虑由此引起的帕金 森综合症。但患者CO中毒时症状较轻, 而有机磷农药中毒应首先出现周围神经 的损害,不首先考虑此诊断。
鉴别诊断
血管源性的Pakinsonism常由基底节的腔
隙梗死所引起特别是伴有假性球麻痹的病人。
二、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又称为原发性(特发性)帕 金森病,诊断帕金森病,必需除外可以 引起类似帕金森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 为帕金森综合征(Parkison syndrome, PS)。
㈠继发性(症状性、获得性)帕金森综合征 即由于各种明确病因引起类似帕金森病临床表 现的一组疾病。 感染:脑炎后等 药物:酚噻嗪类,利血平、氟桂利嗪等 毒物:MPTP,一氧化碳,锰,汞,乙醇等. 脑血管病:多发性脑梗死等 外伤:拳击性脑病等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特点是,有明确的病因, 根据不同病因可以有不同临床表现,对因治疗 后,病情可以好转和痊愈,而用多巴替代治疗 则效果不佳。
3 、 弥 漫 性 路 易 体 病 ( Diffuse Lewy body disease,DLBD) 又称为路易小体痴呆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皮层性痴呆及帕金森综合征, 并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锥体束损害等神 经多系统损害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首发症状 可以是波动性进行性皮层性痴呆或帕金森综合 征,两者可先后或同时出现,并伴有器质性精 神障碍。一般认为,如果帕金森综合征和痴呆, 先后一年之内出现,则可能是DLBD,如果超 过一年则宜诊断帕金森病合并痴呆。
中年女性,隐袭起病,逐渐加重; 既往有高血压史,二次CO中毒史,有机磷农药接触史; 主要临床症状为逐渐出现的四肢活动迟缓及右侧上下肢不 自主静止性震颤,伴有面部表情减少; 查体:神清,语利,轻度面具脸,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Ⅴ级,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左侧上 下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右肢可见静止性震颤。慌张步 态。共济运动检查正常。四肢踺反射略活跃。病理征未引 出。无深浅感觉障碍。 辅助检查:头MRI示老年性脑改变,右顶后局部脑沟增宽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鉴别
帕金森病(Parkison disease,PD)又名 震颤麻痹,是1817年Parkison首先描述, 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 统变性病,主要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尤 其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 而使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而产生的一 系列的临床表现:震颤、肌强直、运动 迟缓症状群,其病理上的主要变化是: 在黑质纹状体变性的残留神经元胞浆内 出现特征性的嗜酸性包涵体,即Lewy小 体。
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Lewy小体病(DLBD)
苍白球黒质红核色素变性(HSD)
橄榄体脑桥小脑和脊髓小脑变性
ÅÅÅ×ÅÅÅűÅÅ Å ÷ Å
Ë ¯ Ù º Ô ¶ ³ » ¡ ¿ ± ¼ Ç Ö ½ ¬ Ï ² Ì Õ ° ð ü Õ ² ² à §ô ¹ ¼ Ê µ ³Ö É ¾ ¹ Ä Õ ° Ô ôñ ¦ Ü Ï Õ ò ³ ´ ¹ Ò Õ °£ Í Ñ À Ä ò Ï ¯ Ì Ê §Ñ ¡ Å ¦ Ï ¼ Õ Á Õ ° Û ú §Ã Ñ í Ê Ó « å §Ã Ö Ì Ê Ó Ë ¯ ñ ª ¡ Ô ¶ É ¾ Ô ² ¡ ó Î ¼ Õ Â Û ò Ë ¯ Ï Ñ Ç Ô ¶ Õ ° ¯ ß Ï Ë Ã Õ ° ¢ ´ » Ô Æ Ö ³² ¶ ³ ³Ð ¶ °Á Ð ó ý ´ Í Æ § ³Ð ¶ °Ó ²µ Ô ¶ Õ ° ó ý ´ Í Õ ¢ Ä Ë ¯ Ï Ò å ² ¼ ³Ê T2W1É ¿ º µ Ð º Ï Ç Ë Í Å Å LewyÐ Ì ¡ å P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S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DS SND OPCA CBGD DLBD PDALS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