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中的体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教育中的“体罚”
一、什么叫做教育中的“体罚”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殴打、罚站、下蹲、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刮脸、打撕嘴巴等行为。
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谩骂、烈日下暴晒等行为。变相体罚指对身体不进行直接的伤害,但对心理、对人的功能进行摧残.
二、常见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分析
1、殴打(打耳光、刮脸、下蹲等)。教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如果说谩骂、侮辱不足以体现教师地位优越的话,那么对学生打耳光,就表现出教师地位的至高无上了。
例如某地一所完全初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教师在上课时,有位调皮的学生自由讲话,这位教师走到该同学的前面,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本想来个“杀鸡儆猴”。使其他同学望而生畏,偏偏这位同学不是等闲之辈,他也回敬了老师一个耳光,这可激怒了这位教师,他又给学生来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更有力度的耳光,直到学生跪地求饶为止。此时,教室一片混乱,喧闹异常。这个教师本以为打耳光是处罚调皮学生最安全的课堂控制方法,不料不仅没达到这种效果,还招致社会的谴责和学校的处分。
2、罚站。相对而言,罚站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体罚方式。从学生习以为常的表情来看,罚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同时,罚站也很少招致社会、学校、家长批评,学生又承受得了。因而,只要是学生违规就随时可以罚站他。甚至有些教师把罚站这一招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频频使用,屡屡得手。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王某是某小学的一位年轻教师,他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后进生在玩小游戏机,于是大吼一声:“你要打游戏就站到教室外面去打!”学生无奈,在教室外站着,过了半小时,其家长来校送衣服,发现其儿子站在外面。于是怒气冲冲地闯进校长室,发问道:“我儿子是到学校来接受教育的,不是来学校站岗放哨的,我儿
子纵有千错万错,你们总不该把他‘驱逐出境’吧!”此时的校长无言以对,而王老师更加无话可话,只是赔礼道歉的份。罚站这种教育方法,学生虽然最能看懂,但效果甚微。
3、差辱。有好大一部分教师,不顾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任意地训斥、辱骂、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比如,有的教师骂学生“有娘养,没娘教”、“朽木不可雕”、“脸比城墙厚”……甚至还有的教师给学生取难听的绰号,引得同学嗤笑。这样的差辱必然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因痛苦而失望,而变得灰心丧气,学习成为没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千方百计躲避这样的教师,远离学校甚至离家出走。
4、威胁。一些教师经常威胁、恐吓学生。比如说什么,“你这辈子也改不了!”“以后再做错题就不要你了!”“把家长叫过来!”……
某校有位学生在校长信箱里投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其班主任在开学初的自我介绍:“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还说:“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理我早摸透了,甭给我玩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这位学生写道:“当我听到这些话时,在惊诧之余心头顿时涌上一股寒意……”这种威胁表面上学生感到无所谓,内心却是非常痛苦的,势必会造成学生各种反抗心理的产生,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总结:言语暴力+情感漠视(某教教师的博客:漠视,我一直都觉得是一种很严厉的惩罚,是对人的一种放弃,是对自尊的一种藐视。有时候,哪怕是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都会比漠视要让人容易忍受,那至少说明仍然在意你。当没有了关注,一切任由自生自灭,这该是一种怎样的严厉!)
三、教师实施体罚的原因和影响:
1、教师权威观点:从社会传统习俗上看,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封建教育时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的"师道尊严"的教师观要求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无原则地接受教师的权威,教师也已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等。通常老师作为绝对权威,往往习惯于对学生进行“话语霸权”式的灌输教育,但这种方式的效果在今天显然应受到质疑。教育并非一个简单的输入过程,学生也不是机器人,会按照设定的程序乖乖地自动运行,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他
可能听你的话,也可能会反抗,会叛逆,所以简单地进行灌输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是行不通的。教育是一种双向交流,学生既是接受客体,更是接受主体,最终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接受的程度,而这中间的密钥是情感,学生首先在感情上接受了你,他才可能在理性上接受。
2、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惩罚学生本身就是教育者失败之举,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可以看做是教师无能的表现。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体罚是一种野蛮的行为,是违法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罚会造成学生的"意识障碍"和情感上的伤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摧残;皮带不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会使情感和心灵麻木不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阶段,这个时候也是他们最敏感的时候,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加之因体罚而身体受痛,因经济制裁而苦心弧谐地欺骗家长,都极易产生严重的后果,轻者伤害自己,重者累及他人。因为受到伤害的学生极易产生反抗行为。有的学生对你不理不睬,不接受你的任何教育,从此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当堂就与你对抗起来,或对骂,或对打,或煽动差生集体与你唱对台戏,处处与你做对,叫你无法安心教学;更有甚者,无法接受教师的体罚,一时想不开而走上极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与我们采取惩罚时的初衰——认真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早日成才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