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体遗传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生物体遗传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生物体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和物种间遗传变异的程度和种类,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体遗传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基因、环境、遗传漂变等多个因素,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生物体遗传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体遗传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机制。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发生突然而非随机的改变,导致基因信息的传递发生变化。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多个类型,不同类型的突变对生物体的遗传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感光细胞色素P23上的一处点突变可以导致夜盲症,而导致象皮病的突变则是由于DNA编码糖蛋白发生插入而引起的。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决定生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过漫长时间的自然筛选,生物体逐渐适应了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压力,例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这就促使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随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例如,在某一地区的高海拔环境中,人们的血液中普遍存在一种血红蛋白变异体,这种变异体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缺氧的环境。
三、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生物体适应环境因素而存活下来的过程,也是决定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机制之一。
在生物界中,只有那些携带有利基因的生物体才能存活下来,能够繁衍后代,而那些携带不利基因的生物体则很难生存下来、繁殖后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选择会使得有利基因逐渐在种群中增加,形成新的遗传类型,不利基因则会逐渐消失。
四、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由于种群因素而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偏离的现象。
由于物种种群数量较小,基因的组合方式变得越来越少,同时随机性也变得更加强烈,这就会导致基因型等倍基因频率发生极大的偏离。
遗传漂变可以使得一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很快,甚至可以导致某些基因型完全消失。
在某些条件下,遗传漂变甚至可以是决定生物体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总之,生物体遗传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是多重、复杂的。
生物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环境因素和遗传漂变等多种机制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生存压力,形成了极其丰富多样的遗传库,为物种的繁荣与进化奠定了基础。
生物的进化 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早读必背课前必背】一、协同进化(1)概念:指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1)内容: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三、生物进化理论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提供进化的原材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中性突变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3.间断平衡学说: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沙场点兵】1.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
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
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2.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
如图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3下图表示某物种的三个种群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相对性状表现程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个种群中,种群3的生存环境最稳定,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2最可能形成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C.种群1中某些基因频率会逐代增大,而其等位基因的频率会逐代减小D.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三个种群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三个种群朝着不同方向变异每日一练 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早读必背 课前必背】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1)种群:(2)基因库:(3)基因频率:(4)基因型频率:(5)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前提:在理想种群中。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说课稿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以下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立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及教学反思这十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1)教材内容概述:本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主要介绍协同进化的概念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影响。
协同进化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种在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过程。
例如,捕食者与猎物、寄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常常导致这些物种的共同进化。
这一过程不仅推动了生物的适应性进化,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材详细描述了协同进化的机制和类型,包括捕食者-猎物进化、寄生物-宿主进化以及互惠关系中的协同进化。
通过实例(如蜜蜂与花的关系、捕食者与猎物的进化关系),说明协同进化如何影响生物种群的适应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协同进化的生物学意义:协同进化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它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物种的共同进化和适应。
协同进化不仅增加了生物多样性,还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通过协同进化,生物体能够在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实现更好的适应,维持物种之间的动态平衡。
了解协同进化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这一过程不仅揭示了生物如何在进化中相互影响,也为我们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3)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进化在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捕食者与猎物、寄生物与宿主、互惠关系中的协同进化,生物种群不断进化出新的特征,从而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
这一过程使得生态系统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通过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互作用,并为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二同步讲义 第6章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习目标] 1.概述协同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概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协同进化1.协同进化的含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实例(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那时生物的呼吸类型只能是无氧呼吸;当地球上出现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以后,才使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3.结果: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4.协同进化的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判断正误(1)协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2)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1)×(2)×解析(1)协同进化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除了通过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包括生存斗争以及种间互助等关系)实现外,还可通过物种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任务:协同进化如图为猎豹追捕羚羊的镜头,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捕食者的存在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理由是什么?提示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什么?提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1.协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长花距的兰花和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协同进化B.猎豹与羚羊的“军备竞赛”是协同进化的结果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主要通过生存斗争实现D.协同进化就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 D解析协同进化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设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和内涵。
(2)阐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3)说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生物进化的神奇和美妙,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共同进化的概念和实例。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教学难点(1)理解共同进化在生物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
(2)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进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如猎豹和羚羊的奔跑速度进化、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等,帮助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过程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进化的实例,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生物进化的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展示地球上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如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动植物、深海中的奇异生物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问学生:“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如此多样的生物?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知识讲解(1)共同进化的概念讲解共同进化的定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通过举例,如蜂鸟与花朵的形态结构相互适应、北极熊的毛色与北极环境的颜色相似等,帮助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
(2)共同进化的实例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共同进化以猎豹和羚羊为例,猎豹追捕羚羊促使羚羊奔跑速度加快,而羚羊奔跑速度的提高又促使猎豹的奔跑速度更快,它们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及变化趋势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及变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全球内所有生命体系,包括物种的数量、多样性和丰富度,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丰富性。
其形成机制涵盖了遗传漂变、基因流、基因重组、突变、自然选择、物理隔离及化学隔离等方面,而其变化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类活动等。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1. 遗传漂变:生物种群中因为随机事件(如自然灾害、疾病等)导致的某些特定基因频率改变,从而导致某些基因变得更加普遍或更加罕见。
遗传漂变导致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2. 物理隔离:地理隔离是指由地理屏障(如山脉、河流、海洋或漂移等)划分成相对孤立的物种,它们之间基因交流和基因流动减少。
3. 基因重组:生物繁殖过程中合子在配对时会发生异源染色体的组合,不同基因之间的配对会导致重组,从而生成具有新基因组和性状的后代。
4. 化学隔离:特定的化学信号或信息传递作用,通过控制生物可能的同种交配,来保持物种独立。
5.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在物种繁殖过程中优胜劣汰的现象,优秀的个体在繁殖过程中能够为后代带来更具优势的基因组成,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6. 基因流:地理上较为接近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基因交换是基因流的典型案例,在基因流作用下,物种之间的基因库变得更加相似,从而形成了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性。
以上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主要机制,不同机制之间有着较大的互动和交叉影响,共同影响和塑造了物种的遗传基础、个体体态、行为习性以及生态功能等各个方面。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一种向着较为单一和贫乏的方向变化,不同的生态系统环境和不同的生物种类,其影响和反应方式也是不同的。
主要原因包括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侵蚀、气候变化、过度狩猎及不合理开发利用等。
生物多样性的退化,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危害,也可能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典例导悟】【典例】(2010·如皋模拟)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规范解答】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共同进化及多样性,现分析如下:【互动探究】(1)从生物进化的历程上看消费者与生产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何?(2)生物进化中种间存在哪些关系?提示:(1)生产者早于消费者。
(2)种间互助,种间斗争。
【变式训练1】原始生命出现之后,最可能符合生物进化趋势的是()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解析】选D。
在原始大气中不存在氧气,所以首先出现的为进行无氧呼吸的厌氧生物,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为有氧呼吸生物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变式训练2】(2009·连云港高一检测)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不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漫长的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选A。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漫长的共同进化的结果。
【学业达标训练】1.(2010·三明高一检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解析】选C。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分别从分子、生物个体及种类、生物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演化
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演化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演化是指地球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生物的进化始于地球上最早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逐渐形成了如今庞大而多样的生物界。
物种多样性的演化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应性辐射等。
1. 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在地球上的演化历程中,生物发生许多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导致了生物群体内个体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积累均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同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出现了种群内的遗传变异,这也是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基础。
2. 自然选择与物种适应性自然选择是指环境中某些特定生存条件下个体生存与繁殖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决定了个体的适应性。
在物种大量繁殖的过程中,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繁衍后代,这就是生物进化的机制。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个体往往会经历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是有利的,可能是不利的,或者没有明显的影响。
不利的基因突变会逐渐被淘汰,而有利的基因突变则会越来越多地在物种的基因池中积累。
这些有利的基因变异会帮助物种更好地适应环境,增加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3. 物种的适应性辐射适应性辐射是指一类物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态位的需求,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不同形态和生态特征的亚种或种类。
在特定的生态位中,不同亚种或种类会出现差异,这种适应性辐射使得物种在不同环境中分化出更多的亚种和种类。
适应性辐射可以是空间上的分化,也可以是食物利用方式、取食习性等的差异。
例如,鸟类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发展出了不同的嘴型和羽毛颜色,最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鸟类。
4.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对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物种正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威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限制非法狩猎等。
总结:物种多样性的演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彩的过程,它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
必修二 7.2-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必修二 7.2-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习目标】⒈描述什么是种群、物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⒉阐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⒊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如何决定的及什么是共同进化。
⒋说出隔离的概念、种类。
⒌概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自主学习讨论】1.共同进化:①概念:之间、之间在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②结果: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而且形成了_。
2.生物多样性:①层次:多样性、多样性、多样性.②原因: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①有些学者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而非自然选择。
②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和_ 交替出现的过程.【巩固检测】1.多种海鱼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
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现象是()A.长期定向变异的结果 B.对低成活率的适应C.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 D.适应相对性的表现2.家蝇比人类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A.身体比较小 B.有极好的飞翔能力C.有极多的后代 D.世代历期短,一代接一代地迅速演变3.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评价,因果关系正确的叙述是()A.因长期不用眼睛,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失去了视觉B.因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食蚁兽的舌很长C.因长期的相互选择,狼与鹿的奔跑速度都很快D.因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力,春小麦连年冬种就可变成冬小麦4.下列对生物进化的解释符合现代进化理论的是()A.上帝决定哪个种该进化B.通过自然选择积累有利变异,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结果C.某些物种内部有进化的设计蓝图 D.环境影响造成物种的适应5. 虫煤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A、定向变异的结果;B、种内互助的结果;C、种内斗争的结果;D、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6. 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是()A、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B、对二者均不利,双方最终都趋向消亡C、二者得失相当,和平共处D、对两者均有利,共同进化7. 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这种抗性最好的解释是()A.病毒因疫苗刺激而产生突变 B.病毒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C.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D.由于生殖隔离造成8.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9. 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几种趋势,其中正确的是()①无细胞结构→细胞结构②需氧生物→厌氧生物③无性生殖→有性生殖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⑤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⑥水生生物→陆生生物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1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11.图表示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马铃薯甲虫数量变化曲线,请用生物进化观点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表明:用药后的第一年害虫密度,而以后的年份中,害虫密度。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小组成员:李江平组长李迎美吴洪娇白雪杜佩莲李莫咀班级:07林学指导教师:王慷林博士/研究员西南林业大学资源学院2010.9.9摘要:根据文献资料,系统整理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简单真核生物的出现及多细胞生物的发展、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地质年代、大陆板块漂移以及外来生物都与生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了解了物种形成的机制。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亿万年漫长的历史演化,大气中的有机元素在自然界各能源作用下合成有机分子后进一步变化形成生物单体,最后聚合形成聚合物,出现了最简单的生命,此过程成为化学演化。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从无到有,由低级至高级,从简单渐趋复杂,生命的存在形式从单一到多样。
即使今天,地球仍然处在生命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时空阶段。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人类也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与研究(田兴军,2005)。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形成;演化Abstract: Using all available taxonomic data, we updated the master list of the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ppearance of simple eukaryot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the Cambrian explosion, geological age, continental drift and alien crea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but als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pecies. The form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through millions of years long history of evolution, the organic elements of atmosphere synthetic organic molecules then form a biological monomers, finally form polymers and have the simplest of life under the energy further in nature, this process a chemical evolution. Phenomenon of life and life activities from scratch, from low level to advanced, from the simple becoming complex, the existence of life forms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Even today, the earth is still 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life in a particular temporal stage.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origin of life and biodiversity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human beings do long-term unremitting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XingJun Tian).Key words: Biological diversity;Formation;Evolution1 前言陆地和海洋中存在着无数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类生命形式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这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和相互作用。
首先,物种的形成和分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物种形成通常指的是父本种群在地理上分离后,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而发展成独特的物种。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和遗传隔离等方式实现。
例如,地理隔离使得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在分布区域内形成差异;生态隔离使得同一物种在不同生境中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分化成不同的生态型;而遗传隔离则是由于基因交流的障碍而造成的不同基因型的积累和分化。
其次,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多样性包括基因型的多样性和等位基因的多样性。
基因型的多样性既包括物种内的遗传变异,也包括物种间的遗传差异。
而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则指的是在某一基因位点上存在多个基因型。
基因的多样性对于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例如,物种内的基因多样性可以增加物种的遗传适应性和生存的抗性,从而提高物种的适应性;而物种间的基因多样性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从而增强整个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另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的关键机制之一。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区域或地域内存在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例如,森林、湿地、沙漠、草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边缘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这些生态系统的存在和相互作用,维持了地球上广阔而复杂的生物圈。
不同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不同的生境和资源,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链。
这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持了生态平衡和物种相互依存关系,丰富了生命的多样性。
此外,环境因素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影响因素。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这种多样性是在漫长的地质时间中逐渐形成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地球的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球的陆地面积广大,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气候、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这为不同类型的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常年炎热潮湿,为许多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而寒冷的北极地区则适合鳕鱼等生物生活。
因此,地球上的地理分布差异直接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其次,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还与生物进化过程密不可分。
进化是指物种长期演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存在遗传变异,这些变异使得个体在适应环境上存在差异。
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将有利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环境的个体会逐渐积累起来,进而形成新的物种。
这一过程不断重复,不仅促进了物种的多样性,也使得物种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提高了整个生物系统的适应性和韧性。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气温、降水、光照等,它们控制着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状况。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种群会通过进化适应这些变化。
例如,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地冰盖融化,给南极企鹅等物种的生存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会为其他生物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地。
类似地,降水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干旱地区植被的分布,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波动是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
这些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生态平衡。
生物进化中的物种多样性与形成机制
生物进化中的物种多样性与形成机制生物进化是指生物基因组的进化和变异过程,这是生物进化的本质。
因为基因组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种群在基因组的变异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生态群体也具有非常高的物种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物种多样性与形成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多种因素会影响物种的形成和多样性。
本文将详细阐述生物进化中的物种多样性与形成机制。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像是自然灾害、气候、年降水量、日照时间等,对物种的形成和多样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环境因素的条件下,生态环境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影响到物种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生存条件差的物种难以生存,这些物种会倾向于消失,而生存条件好的物种则会在进化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连接能力。
这些生殖能力的差异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例如,在山区中的物种多样性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就在于气温、光照和湿度等因素的不同。
二、基因突变的发生基因突变是一种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基因突变是指DNA的突变,导致了基因组的变异或改变,并且影响了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过程。
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基因的突变能够产生出新的变异体,让遗传物质出现更多的多样性,而新的多样性变异体,进一步产生了更多的生物多样性,也帮助了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多样性的进化。
在许多生物类群中,常常出现一些带基因突变的新物种,并在生态环境中形成繁衍和生存的多样性。
三、天敌的演化对生物特征的选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不断地受到天敌捕食的威胁,这种群体选择压力加速了生物的进化,使得更好的适应环境的物种依然可以生存下去。
天敌捕食也形成了新的物种,提高了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有许多的特征因为天敌的威胁使得变异体适应不同的栖息环境而得以进化并发展。
天敌对生物的压迫是许多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机制。
四、基因漂变带来的随机性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基因漂变可能会导致原来相同的基因产生变异,从而导致物种的多样性增加。
基因漂变是指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包含选择的信息。
进化论解释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
进化论解释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程度和种类的多样性。
它反映了生物界中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的程度,涵盖了物种的遗传差异、物种的分布范围、物种的相互关系等方面。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进化论是解释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的重要理论,提供了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理解。
进化论是一种科学理论,最早由达尔文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中,其中提出了自然选择的观点,即适应环境的优胜劣汰原则。
进化论认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遗传变异和适应性进化。
遗传变异是指群体内个体之间、物种之间存在着遗传基因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变等方式产生。
适应性进化则是指适应环境变化的倾向,个体或物种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性选择生存下来,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样的生物群落。
在进化论的观点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物种起源和分化。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所有的物种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物种。
这一过程可能是由地理隔离、基因突变和适应性选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生物个体适应环境中不同的压力和条件时,它们的遗传特征也会有所变化。
其次,物种适应和进化。
物种适应是指物种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压力,逐渐改变其生理和行为特征,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适应可以通过自然选择、性选择等方式进行,成功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更容易繁衍后代,而更适应环境的遗传特征会在种群中传递下去。
再次,物种灭绝和更替。
进化论认为,物种的演化过程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替的过程。
物种的灭绝和更替是进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物种适应能力不足时,会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而新的物种会填补空缺,保持生态平衡。
最后,生物共生和相互作用。
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共生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等。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这属于环境污染,不属于协同进化。其他三个选项体现了生物与 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所以属于协同进化。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形态相似,如东北虎与华南虎,东北虎生 活在我国黑龙江、吉林东部海拔 1 000 米以下的针叶林和针阔叶 混交林中,野外仅有 20 只左右,是体型最大的虎,体毛也特别 长,以适应东北的严寒气候;而华南虎现在仅生活于广东、湖南、 江西和福建等省交界的山区,尚残存有不足 25 只,体型稍小, 体毛较短,虎尾也不够肥大。请思考问题:
答案:D
2.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事实不属于协同进 化的是( )
A.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使全球气温升高 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 出现创造了条件 C.生活在草原上的羚羊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 选择的结果 D.4 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 生活的动物
A.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 D.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 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该种兰花的花距和蛾口器的变 异应属于协同进化,不是蛾吸食花蜜的结果。单纯的说蛾的口器 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或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 越长均属于片面的结论,故 A、C 错误,D 正确。新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是隔离。花距变长不是兰花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 错误。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协同进化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3)“收割理论”: ①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 ②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 绝对优势 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 增加物种多样性 。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基因突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基因突变是指在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发生的变异。
它可以是随机发生的,也可以是在环境压力下被诱导的。
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基因的DNA序列中的一个抱歉中。
这样的变化可能导致基因产生新的功能或输送已有功能,从而影响生物个体的外观、生理或行为特性。
这些变化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可能具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为其后代传递这些变异基因,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材料。
通过与其他个体进行交配,这些新的遗传变异可以在种群中传递下去。
逐代积累的突变可以使一种物种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生态位,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
基因突变对于自然选择和适应性放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选择是指生物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具有更有利的变异基因的个体更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从而将这些有益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这个过程被称为适应性放大,可以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导致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突变还可以导致物种的分化和分种。
当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发生基因突变时,可以导致它们之间的基因差异逐渐积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同的基因组可以逐渐演化形成不同的物种。
这种分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导致物种分化,基因突变还可以促进物种间的互补和合作。
多样的基因池可以提供更多的适应性和生理功能,以确保物种的生存和繁殖。
例如,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物种可以通过合作和相互依赖来实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这种互补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物种的多样性。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如果突变导致的基因变异是有害的或不利的,或者导致环境变化超出物种的适应能力,这些突变基因可能逐渐被淘汰,最终导致物种的灭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①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华北落叶松种群 中可能存在具耐热性的变异个体 存在具耐热性的变异个体, 中可能存在具耐热性的变异个体,这种变 异个体能适应相对较高的温度而在温度较 高的环境大量繁殖, 高的环境大量繁殖,分布的地域范围和温 度范围会因此而变大。 度范围会因此而变大。 若中群众不存在耐热性的变异个体 不存在耐热性的变异个体, ② 若中群众不存在耐热性的变异个体,则只 能分布在它适应的原温度范围, 能分布在它适应的原温度范围,这样它分 布的温度范围不变。 布的温度范围不变。
3.华北落叶松种群基因库的变化,取决于 华北落叶松种群基因库的变化, 华北落叶松种群基因库的变化 华北落叶松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 华北落叶松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 ① 若华北落叶松种群中没有耐热的变异个 体存在,其基因库可能变小。 体存在,其基因库可能变小。 若有耐热的变异个体存在, ② 若有耐热的变异个体存在,其基因库可 能变大。 能变大。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所捕食的大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精明的捕食者 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 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 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 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 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 无法生存。 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 收割理论” 收割理论 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 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 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 2、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 的关系是( 的关系是( ) 不利于被捕食者, A、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对二者均不利, B、对二者均不利,双方最终都趋向消亡 二者得失相当, C、二者得失相当,和平共处 对两者均有利, D、对两者均有利,共同进化 3 、多种海鱼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 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 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 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现象是( 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现象是( ) A.长期定向变异的结果 B.对低成活率的适应 A.长期定向变异的结果 B.对低成活率的适应 C.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 C.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 D.适应相对性的表现 D.适应相础,因为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遗传的多样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致物种多 样性的发生。 样性的发生。 (2)环境条件变化和隔离都能够在遗传多 样性的基础上促进物种形成。 样性的基础上促进物种形成。
(3)生殖隔离可以由环境变化积累引起, 生殖隔离可以由环境变化积累引起, 也可以由地理隔离导致, 也可以由地理隔离导致,还可以以杂交和染 色体变异形式实现。 色体变异形式实现。 (4)物种多样性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生 态系统多样性; 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 性又丰富了遗传多样性。 性又丰富了遗传多样性。 (5)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共同维持生物进化; 多样性共同维持生物进化;生物进化进一步 发展了生物多样性。 发展了生物多样性。
1. 若温度持续升高,华北落叶松分布范围的变 若温度持续升高, 化取决于其种群中是否具有耐热性的变异个 体,即华北落叶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 度。 • 若不出现耐热性的变异个体,分布范围将有 若不出现耐热性的变异个体, 可能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转移。 可能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转移。 • 反之,有耐热变异个体,分布范围就会变大。 反之,有耐热变异个体,分布范围就会变大。
当被捕食者发生了变异, 当被捕食者发生了变异,防御能力提 高时, 高时,捕食者也相应的要发生克服被 捕食者防御能力的机制, 捕食者防御能力的机制,否则就要因 不能适应新的条件而被淘汰。 不能适应新的条件而被淘汰。
捕 食 引 起 的 协 同 进 化
思考: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 思考: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
二、协同进化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 不但要受到无机环境的影响, 不但要受到无机环境的影响,还要受到 其他生物的影响, 其他生物的影响,并与其他生物发生关 保持相互协调,相互选择, 联,保持相互协调,相互选择,协同进 化。
如: 花粉传播中的协同进化 达尔文曾发现一种 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 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 其顶端贮存着花蜜, 其顶端贮存着花蜜,可 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 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 而这昆虫要有吸管式的 而这昆虫要有吸管式的 长口器才能吸到花蜜。 长口器才能吸到花蜜。 大约50 50年后研究人员发 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发 现这样的蛾! 现这样的蛾!它们互相 影响着, 影响着,这些变异不断 积累, 积累,从而成为今天的 这种兰花和兰花蛾。 这种兰花和兰花蛾。
1. 生物的多样性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物的多样性是怎样形成的呢? 2.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有什么关 系?
• 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方式,物种的形成 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方式, 是新基因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是新基因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导致 了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了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集中反应在物种的形成 上。
一、物种的形成方式: 物种的形成方式
1.渐变式物种形成 2.爆发式物种形成
1.渐变式物种形成
温室效应对落叶松种群发展趋势的影响 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
1、地球变暖;变暖幅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地球变暖;变暖幅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2、华北落叶松: 、华北落叶松: 耐寒性强; 耐寒性强; 垂直分布接近于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 垂直分布接近于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处于华北 林区的1550~2600的针叶林带; 的针叶林带; 林区的 的针叶林带 水平分布在北魏38° 水平分布在北魏 °~60°的山区。 °的山区。
不同生物之间在进化上密切相关, 不同生物之间在进化上密切相关,那生物的 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否也有关系呢? 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否也有关系呢?
地球形成时原始大 气中没有氧气, 气中没有氧气,但 随着光合细菌、 随着光合细菌、蓝 藻的出现, 藻的出现,使得大 气中有了氧气, 气中有了氧气,为 好氧生物的出现提 供条件。 供条件。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彼此之间有着或远或 近的亲缘关系,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近的亲缘关系,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在适应不同环境和向不同方向发展的过 程中形成了多彩多姿、千变万化的生物 程中形成了多彩多姿、 世界。 世界。 实质上, 实质上,物种的形成过程就是生物多样 性的增加过程,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性的增加过程,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生物的分布范围增大, 生物的分布范围增大,分布的生境类型 增多,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增多,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多选 多选)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多选)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 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 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 不断形成的过程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 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
基因占全部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基因占全部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1、渐变式的物种形成 、 遗传多样性导致物种形成
一个物种的种群生存条件发生变化,它的命运 发生变化, 一个物种的种群 发生变化 就会发生变化,也许灭绝, 就会发生变化,也许灭绝,也许进化成为新物 也许分布的范围会发生变化, 种,也许分布的范围会发生变化,这一切都决 定于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定于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越丰富, 即: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进化成为新物种的可 能性就越大。 能性就越大。
一般经突变与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形成, 一般经突变与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形成, 速度较慢,需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阻断了基因交流, 速度较慢,需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阻断了基因交流, 最后达到生殖隔离,形成了新物种。 最后达到生殖隔离,形成了新物种。
2.爆发式物种形成
由于个体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由于个体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 染色体结构变异 加倍以及远源杂交,再经自然选择 以及远源杂交 自然选择而成为 加倍以及远源杂交,再经自然选择而成为 新的物种。 新的物种。 这是一种只经过一、两代就能产生新物种 这是一种只经过一、 的方式。由于多倍体一旦形成, 的方式。由于多倍体一旦形成,它和原来 的物种就发生生殖隔离,因而成了新物种。 的物种就发生生殖隔离,因而成了新物种。 多倍体在动物界极少发生, 多倍体在动物界极少发生,在植物界却相当 普遍。如无籽西瓜、番茄的培育。 普遍。如无籽西瓜、番茄的培育。
•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
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
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
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 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
•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
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 因交流的现象。
新 生 代 少 女 化 石 和 复 原 图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协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 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