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压成型 共22页

合集下载

塑料模压成型

塑料模压成型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一)预处理 2.预热:干燥和预热作用
预热时间/min
流动性/mm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一)预处理 2.预热——方法 (1)热板加热 (2)烘箱加热 (3)红外线加热 (4)高频电热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二)成型过程 (1)加料 (2)闭模 (3)排气 (4)固化 (5)脱模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三)模制工艺参数分析 1.模压压力
作用:加速流动 压密物料 克服低分子物挥发所产生的压力 保持制品的尺寸和形状 防止制品冷却变形
第一节 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模压成型
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三)模制工艺参数分析 1.模压压力
决定因素:物料种类 模具温度 预热温度 制品形状
模压时间与制品性能的关系 ① 欠熟:模压时间短、固化不完全 ② 过熟:固化时间过长,制品内压力大 ③ 完全熟化:固化完全
第九章
塑料模压成型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 概述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一、模压成型原理 1.流动段:一定的温度下,物料塑化流动 2.胶凝段:物料逐渐反应支化或交联 3.硬化段:物料交联至失去流动性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一)预处理 1.预压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一)预处理 1.预压
分步加压法:先低压合模熔融再高压充模
第一节 塑料模压成型
二、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工艺 (三)模制工艺参数分析 2.模压温度
流动性
tmax
温度
模压周期/min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与实例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与实例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与实例
塑料模压成型是一种常用于制造大批量塑料制品的工艺。

它通过将高温熔化的塑料注
入到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具中,然后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在模具中冷却和固化,最终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模具设计和制造:首先需要设计出具有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模具,并进行加工制造。

模具可采用金属、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其选择应根据所需制品的特性以及成本等因素进
行综合考虑。

2. 塑料料进料:将塑料料粒或块状物料放入预先设计好的注塑机中,加热至高温熔
化状态。

3. 注塑成型:熔化的塑料料通过注塑机喷射到模具中。

通常,注塑机会在一定的压
力和时间范围内将塑料料注入模具中,以确保塑料料可以填满模具。

4. 冷却和固化:待塑料料注入模具后,模具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冷
却和固化。

这一步骤非常关键,因为模具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能够影响到成型品的质量和尺
寸精度。

5. 成品处理:成型品在模具中固化后,需要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清洁和处理。

成品的后续处理可能包括支架、组装、加工或进一步加工等。

下面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塑料模压成型实例:
1. 塑料瓶的制造:塑料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制品,其制造一般采用注塑成型或
吹塑成型等工艺。

其中,注塑成型是一种常用于生产大批量塑料瓶的工艺。

通过注入熔化
的塑料料到模具中,模具经过冷却和固化,即可得到所需的塑料瓶制品。

总之,塑料模压成型是一种常用于制造大批量塑料制品的工艺。

其具有成本低、成型
效率高等优势,并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中。

塑料模压成型的工艺原理

塑料模压成型的工艺原理

塑料模压成型的工艺原理
塑料模压成型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加工工艺,其原理是利用压力将加热熔融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使其固化成型。

具体步骤如下:
1. 模具准备: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相应的模具。

模具通常由钢材制成,可以分为上模和下模,模具中间设有成型腔。

2. 塑料预处理:将塑料颗粒或粉末通过熔融、融化塑化等工艺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熔融状态,通常使用挤出机、注射机或热塑性塑料机器进行预处理。

3. 模具加热:将模具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使其表面光滑,并使塑料能够更好地流动。

4. 塑料注入:将预处理好的塑料注射到模具的成型腔中。

注射压力通常由注射机的液压系统提供,使塑料能够充分填充整个成型腔。

5. 冷却固化:在注入后,关闭注射机并降低模具温度,使塑料逐渐冷却固化。

冷却时间根据塑料的类型和厚度而有所不同。

6. 打开模具:冷却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件。

7. 去除余料:将成型件与模具上的余料分离。

8. 检验和修整:对成型件进行检验,如尺寸、外观等,并进行必要的修整操作。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的优点包括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同时,模具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模具寿命长。

然而,该工艺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模具
制造成本高以及不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结构的产品。

第四章 模压成型

第四章 模压成型

低,适合压制扁平盘状或碟状制品。此类模具适应性较好,一般可用于压制各种形状简
单,厚度不大,对尺寸及强度方面要求不高的普通制品。对于薄壁或壁厚的均匀性有严 格要求的、带片状或纤维填料的塑料制品不适合采用这类模具。因阴模较浅,也不宜压 制收缩率很大的塑料。
第11页
第四章
1-上模板; 2-组合式阳模; 3-导合钉; 4-阴模; 5-气口;
管路构成的一个密闭系统。小柱塞油泵给油施力F1,油液产生压力P,根据帕斯卡定律, P将等值地传递到活塞上,由于活塞面积比小柱塞面积大得多,故所产生的力F2很大, 利用F2给加热模具加压而成型制品。
第5页
第四章
图1 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1.小柱塞 2.活塞 3.上压板 4.模具 5.工作台 典型的液压机主要由机身(包括上、下横梁 及立柱)、活动横梁、顶出机构、工作油缸、 液压传动及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液压机的结构形式也很多,主要可分为上压 式液压机和下压式液压机。
腔表面光滑且设计合理,则流动性好。另外,在模压前对模塑料进行预热,升高模压温
度皆能提高流动性。 不同的产品对模塑料的流动性有不同的要求,形状复杂和薄壁制品要求模塑料有较 大的流动性。如果流动性太小,模塑料难以充满模腔,造成某些位置缺料,不能成型大 型、复杂的制品。但流动性也不能太大,否则会使较多模塑料熔融后溢出模具型腔,而 造成制品不密实,或树脂与填料分头聚集,产品质量下降。
第3页
第四章
模压成型设备
01
压机
上压式液压机 下压式液压机 溢式压缩模 不溢式压缩模 半溢式压缩模
02 模具
第4页
第四章
模压成型的主要设备是压机,压机是通过模具对塑料施加压力,在某些场合下压机 还可开启模具或顶出制品。压机有机械式和液压式,目前常用的是液压机。

塑料模压成型 共22页共24页文档

塑料模压成型 共22页共24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塑料模压成型 共22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高分子加工工程 课件 第二章 模压成型

高分子加工工程 课件 第二章 模压成型


模压成型的分类
织物模压法

将预先织成所需形状的两维或三维织物浸渍树脂后, 置于模具内加热加压成型为制品。

由于在Z方向上引入了增强纤维,三维织物模压法 明显改善了制品的性能,特别是层间性能。
制品的性能有更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是开发具有 特殊性能要求模压成型制品的一种有效途径 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

适于成型形状简单,性能要求一般的制品。
模压成型的分类
层压模压法

介于层压与模压之间的一种成型方法。 把预浸渍的玻璃布或其他织物裁剪成所需形状,置 于模具内层叠铺设并加热加压成型为制品。 适于成型大型薄壁制品或形状简单而有特殊要求的 制品。

模压成型的分类
缠绕模压法

介于缠绕与模压之间的一种成型方法。 采用专用缠绕机,在一定的张力与温度下,把预浸 渍的玻璃纤维或布带缠绕在芯模上,然后在模具内 进行加热加压成型为制品。 适于成型有特殊要求的管件或回转体形制品。

模压成型的分类
短纤维料模压法

将经过预混或预浸渍后的短纤维料置于模具内成型。 采用的树脂一般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改性环氧 树脂等,树脂体系多为单组分或双组分,玻璃纤维 较长(30~50 mm),含量较高(50%~60% 质量分数) , 一般很少加入粉状填料

广泛应用于成型高强度、耐热、防腐蚀等特殊性能 的制品。
烧结

将形坯加热到熔点以上,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 段时间,单颗粒树脂互相扩张,然后粘结熔合 成一个密实的整体,最后进行冷却。
升温 保温 冷却

溶剂辅助常温模压
模压成型的分类
毡料模压法

采用树脂(多数为酚醛树脂)浸渍玻璃纤维毡,然后 烘干为预浸毡,并把其裁剪成所需形状后置于模具 内加热加压成型为制品。 适于成型形状较简单,厚度变化不大的薄壁大型制 品。

压缩模塑--模压成型

压缩模塑--模压成型

模压温度,以防表面过热,而内部得不到应有的固化。模温与物料是
否预热有关,预热料内外温度均匀,塑料流动性好,模压温度可比不 预热的高些。其它影响因素还有如材料的形态、成型物料的固化特征
等,应确保各部位物料的温度均匀。

模压时间
模压时间是指熔融体充满型腔到固化定型所需时间,一
般提高模温,可缩短模压时间。模具温度不变,壁厚增加,
●不溢式压模适合流动性较差的物料和深度较大的制品,投料量
要准确,排气不利。 ●半溢式模具兼具以上两种特点。
不溢式塑模示意图 1-阳模;2-阴模;3-制品; 4-脱模杆; 5-定位下模板
无支承面半溢式塑模示意图 1-阳模;2-溢料槽;3-制品; 4-阴模; A段为平直段
4.4 模压过程和操作
模压成型工序:安放嵌件、加料、闭模、排气、固化、脱模、模具清理
模压成型特点

优点
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易操作;压力损失小,多用 以成型大型平面制品及多型腔制品;材料取向小; 无流道及浇口,材料浪费少;适用的材料广泛(可成型带 碎屑状、片状及纤维状填料制品)

固化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精度不高;合模面处易产生飞 边;对形状复杂或带复杂嵌件的制品不易成型;自动化程度 低。
缺点

适用范围
模压成型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制品的生产。对于热塑性塑 料也可以采用,但由于生产效率低,很少采用。
4.1预压

定义: 将松散的原料预先用冷压法(模具不加热)压成形状规整,质
量一定的密实体的过程

压缩粉的性能对预压的影响
●水分及挥发分; ● 颗粒大小,最好是大小相间; ●倾倒性(120g压缩粉通过管径为10mm,锥角为60度的标准 漏斗时间来衡量,一般

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操作(塑料成型加工课件)

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操作(塑料成型加工课件)

热固性塑料在一定的合模压力和模具温度下保 持一段时间,达到一定的交联程度。
在加热加压的状态下,物料快速发生化学交联 反应,交联程度快速提高,树脂分子链由线性结构 变成三维网路结构,物料固化,物理机械性能提高。 有时候,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制品能够不变形脱 模时就暂时结束热压固化过程,然后再通过后处理 完成固化的后期过程。
首先,要检查模具是否有油污、碎屑或异物, 并清理干净,如果需要可适当喷涂脱模剂。然后, 向模具型腔加入物料,尽可能放在模具型腔的中间, 流动阻力大的部位应多放一些料。加料量直接影响 制品的密度和尺寸,加料量过多制品易产生飞边, 厚度尺寸不精确;加料量过少则预压,使树脂充满整个型腔。 在预压过程中应让模具缓慢合紧,使树脂有足 够的时间在模腔内流动,并且避免树脂因合模过快 被空气带出,使制品造成破坏。
模压成型
模压工艺操作
一、模压工艺流程
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的工艺过程包括加料、预压、 排气、固化和脱模等。
二、操作过程
1.开机预热
先接通电源,然后启动模压机开关。将模具放 到加热板上,点击“主缸上”合模;通过控制面板 设置加热板温度,打开加热热开关启动加热,当温 度达到设置值后再恒温一段时间。
2.加料
4.排气
通过适当的卸压松模排除气体,该过程可和预 压配合进行。
热固性塑料在模压时发生化学交联反应,常伴 有水蒸汽和小分子挥发物放出,因此需要短暂的时 间打开模具,使水蒸汽、小分子挥发物和空气排除, 避免对制品造成缺陷影响。排气完成后,应在物料 还处于良好流动状态时迅速闭模,对物料加热加压。
5.固化
6.脱模
固化后让制品和模具分离。脱模速度不能过 快,否则制品容易变形,而速度过慢则会影响生 产效率。当制品脱模后,要认真清理模具,用铜 制工具取出模具上的杂志和附着物,为下一个制 品的生产做准备。

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

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

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一、实验原理热塑性塑料硬板多为半成品,作为热成型及二次加工的原材料,用于制作箱体、壳体、家具、防腐槽、复合装饰板等。

本实验通过高速混合、双辊塑炼成片和热压成型制备PVC塑料硬板,加深理解PVC复合物配制及其工艺控制对产品外观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掌握压制成型特点和生产操作。

二、实验原理PVC是应用很广泛的树脂之一。

单纯的PVC树脂是较刚硬的原料,其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虽具有一般非晶态线型高聚物的热力学状态,但T g~Td范围窄,对热不稳定,在成型温度下会发生严重的降解,放出氯化氢气体、变色和粘附设备。

因此,在成型加工之前必须加入热稳定剂、加工改性剂、润滑剂、抗冲改性剂等多种助剂。

压制硬PVC板材生产过程包括下列工序:①混合:按一定配方称量PVC及各种组分,按一定的加料顺序,将各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几何分散;②双辊塑炼拉片:用双辊塑炼机将混合物料熔融混合塑化,得到组成均匀的成型用PVC片材;③压制:把PVC片材放入恒温压制模具中,预热、加温加压使PVC熔融塑化,然后冷却定型成硬质PVC板材。

硬质PVC板材,可以制成透明的或不透明的两种类型。

在配方设计中主体成分是树脂和稳定剂,适量加入润滑剂和其他添加剂,不加或少量加入增塑剂,使复合制品能够达到外观光洁,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冲击强度、刚性和耐化学稳定性。

三、实验用设备及配方1.设备SHR-10A高速混合机1台(张家港市曙光机械厂生产),SK—160B双辊炼塑机1台(上海橡胶机械厂生产),XLB型平板硫化机1台,不锈钢模板(型腔尺寸120mm×120mm)1付,浅搪瓷盘1个,水银温度计(0~250℃)2支,表面温度计(0~250℃)1支,天平(感量0.1g)1台,剪刀、手套等实验用具。

2.配方表1 硬质PVC板材配方示例原料用量(理论)用量(实际)PVC 0.4kg 0.40kgDOP 16~24ml 22.0ml 三盐基性硫酸铅20~24kg 23.0g液体石蜡2~4mL 2.5mLCaCO340g 40.0gBaSt 6g 6.0gCaSt 4g 4.0g四、实验条件及操作(见下图)图1 实验操作流程及条件①按照配方在天平上称量树脂及各种添加剂的用量,经研磨后,依次加入配料盘中。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与实例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与实例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与实例近年来,塑料模压成型工艺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工艺以其高效、成本低、生产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塑料模压成型是一种热成型方法,通过在加热的模具中加压熔融的塑料,使塑料在模具内部冷却凝固成型,最终得到所需的塑料制品。

一般来说,塑料模压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预热和预塑、充模成型、冷却固化、脱模及后处理。

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塑料原料,并进行精准的配比。

然后,将塑料颗粒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使其变软并具有流动性,经过预塑后进入模具中。

在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后,塑料开始冷却固化,直至达到一定强度,最后将制品从模具中取出,进行后续的修整和包装。

塑料模压成型工艺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生产效率高,能够快速大量生产具有一致性的制品。

其次,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塑料模压成型可以生产复杂形状的制品,并且制品表面光滑、精度高,质量稳定可靠。

下面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塑料模压成型工艺的应用。

某家塑料制品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生产手机壳。

首先,在原料准备阶段,工人精确称量并混合塑料颗粒,确保配料比例准确无误。

接着,将混合好的塑料颗粒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使其变软并具有流动性。

然后,将塑料颗粒放入手机壳的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

在模具中加压过程中,塑料颗粒充分填充模具中的空腔,确保壳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待塑料冷却固化后,工人将制品从模具中取出,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料,并进行表面处理,然后进行包装。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塑料模压成型工艺在手机壳生产中的应用,展现了其高效、成本低、生产速度快等优点。

总的来说,塑料模压成型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大量生产塑料制品,而且具有高效、成本低、生产速度快等诸多优点。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塑料模压成型工艺必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塑料成型加工课件)

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塑料成型加工课件)

四、模压时间
模压时间是指从闭模加压起,物料在模具中升温 到固化脱模的整个阶段时间,它直接影响制品的固化 程度和生产周期。模压时间与物料的种类、制品的形 状、模压压力和温度等有关,需要合理控制模压时间。
模压时间的长短对制品的性能影响很大。模压时 间短,物料固化不完全,制品物理性能较差,脱模后 易变形。时间过长则会使物料交联程度过高,使制品 产生内应力而影响物理机械性能,严重时会使制品开 裂。
因此,对模具温度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塑化流动 效果、交联固化速率和物料的热稳定性等因素。要 保证物料能充满整个模腔的同时,缩短固化时间, 还要防止物料因过热而变质。
三、热固性塑料的模压
加热软化
流动充模
交联固化
定型脱模
(1)橡胶原材料加热软化; (2)在良好的流动状态下充满整个模腔; (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交联反应,橡胶固化; (4)直接打开模具,将已经固化的橡胶制品取出。
模压成型
模压工艺参数
一、模压用量
指模压时的物料用量,根据制品体积或质量进行 选择。
溢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溢式
半溢式
二、模压压力
模压压力是指合模时,模具对塑料所施加的压力。 模压压力具有以下作用: 1.使塑料在模具中加速流动,充满模腔;增加塑料的密 实度; 2.克服物料在固化反应中的内部压力,防止制品出现肿 胀、起泡、脱层等缺陷; 3.保持固定的形状和尺寸; 4.防止制品在冷却时发生变形。
三、模压温度
热固性塑料在模压时,模具温度是影响物料塑 化流动和固化成型的主要因素,它决定模压过程中 交联反应的速度,并影响物料的充模过程和制品的 最终性能。
物料受温度的作用,其黏度和流动性会发生很 大的变化。在较低温度内,物料的流动性随温度的 上升而增加,黏度降低;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内,化 学交联反应起主导作用,随温度升高交联反应迅速 加快,流动性迅速降低,制品固化。

塑料成型工艺学课件第四章压缩模塑

塑料成型工艺学课件第四章压缩模塑

作为制品中导电部分或使制品与其它物体结合用的,如:轴套、轴帽、螺钉和接线柱等。
用手或专门工具安放。
一、嵌件的安放
4.5 模压过程和操作方法
型腔数小于6个,预压物可以用手加,粉料或粒料可用勺加;
采用粉料或粒料时,宜堆成中间稍高的形式,便于空气排放。
型腔数大于6个,需用加料设备。
加入模具中的塑料按其在型腔中的流动情况和各部位需用量的大致情况合理堆放。
(5)防止制品在冷却时发生形变。
影响模压压力的因素 塑料在整个模塑周期内所受压力与塑模类型有关,并不一定都等于Pm。 压缩率高的塑料,通常比压缩率低的塑料需要更大的模压压力; 预热的塑料所需的模压压力均比不预热的小;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模具温度有利于模压压力降低; 其他条件不变,制品深度越大,所需的模压压力也应越大;
六、温度、压力
4.2.2 预压的设备和操作
压模 压模共分上阳模、下阳模和阴模三部分。
二、预压机
偏心式压机
旋转式压机
液压式压机
吨位(KN)
100~600
25~35
生产效率高
每分钟压次(次/min)
8~80
250~1200
计量准确 操作方便
每次预压物个数(个/次)
1~6
适用制品形状
尺寸较大
较小预压物
模压成型与注射成型相比,生产过程控制、使用的设备和模具较简单,较易成型大型制品。缺点是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尺寸准确性低。
用于机械零部件、电器绝缘件、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用品的成型。
工艺过程:
原料的准备
模压
预压(热固性塑料)
预热(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
将松散的粉状或纤维状的热固性塑料预先用冷压法(模具不加热)压成质量一定,形样规整的密实体的作业,称为预压。

塑料模压成型技术_一_

塑料模压成型技术_一_
20 世纪初期 多采用热模压工艺成型热固性 塑料制品 1900 年左右 欧洲人开发成功冷模压 成型法 然而 冷模压成型方法从没有获得热模压 成型那样的普及
20 世纪 30 年代 模压成型领域的两个重要进 展分别是由离心泵带动的自给式模压成型用液压 机已经普遍采用以及全自动模压机的诞生 20 世 纪 40 年代 被模压成型领域采用的最重要的发明 为介电或高频预热器 1949 年 由于模压机和预 热设备的改进 模压技术向较大型制品的成型方向 发展 是年 2000t 的模压机投入使用
4
材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 的制品 采用传递成型更有利
的性能进行研究 以缩短试制周期 (5)特别适于成型不得翘曲的薄壁制品 壁厚小
至 0.6mm 的制品也可模压成型 但通常推荐壁厚
(3)由于一般模压料熔体的粘度很高 要使之完 全充模可能存在问题 为了保证熔体能完全充模 可能必须把模压料置于模腔内的一个最佳位置 有
图 1 模压成型的过程
清理模具 加料 合模 固化 开模 取出制品
1.1 模压成型的发展简述 许多世纪前 人们就已采用各种初始的模压成
作者简介 黄汉雄(1963-)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系主任 主要从事聚合物加工成型的机理与流变学研究以及聚合物成型设备-性 能研究 获国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第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等奖 励 在国际著名刊物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 获得中国发明 专利 1 项 编著出版 塑料吹塑技术 参与 机械工程手册 (二版) 等 4 本手册的编写工作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7X(2001)02–0001-05
1 过程 原理及优缺点 模压成型(Compression Molding)又称压缩模塑
或压塑 它是最古老的聚合物加工技术之一 是生 产热固性塑料制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也用于部分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2

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2

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实验目的了解模压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原理和工艺控制过程;加深理解塑料模塑粉配方以及模压成型工艺参数对热固性塑料模压制品性能及外观质量的影响;了解酚醛模塑粉中各组分的作用以及配方原理。

实验原理热固性塑料的模压成型是将缩聚反应到一定阶段的热固性树脂及其填充混合料置于成型温度下的压模型腔中,闭模施压。

借助热和压力的作用,使物料一方面熔融成可塑性流体而充满型腔,取得与型腔一致的形样,与此同时,带活性基因的树脂分子产生化学交联而形成网状结构。

经一段时间保压固化后,脱模,制得热固性塑料制品的过程。

实验原料表1 热固性塑料模压粉配方原料厂家质量分数酚醛树脂重庆合成化工厂100六次甲基四胺上海化学试剂厂13轻质氧化镁北京建材化工厂 3硬脂酸镁重庆长江化工厂 2碳黑重庆长江化工厂 1.5云母自贡市碳黑研究所0.6绵竹云母厂100实验仪器QLB型平板硫化机(中国青岛亚东橡机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第三橡胶机械厂)表2 实验仪器名称数量称动式压模天平(精确度0.5g)脱模器、铜刀、石棉手套公称吨位200-500KN油压机一套一台一套一台表3 QLB型平板硫化机主要技术参数项目规格公称压力490KN工作液最高压力10MPa活塞杆直径250mm热板规格400*400mm最高使用温度200℃温主分布中心区域 320mm范围内加热60min,任两点温差≤±5℃热板单位面积压力3MPa工作台快速上升速度 ≥15mm/s 工作台慢速上升速度 ≯2mm/s 工作台下降速度 ≥10mm/s实验条件 项目 数值 装料量 35g 园板直径 10cm 温度180℃ 保温保压时间 10min P 0 40MPa Pmax 50MPa N20MPa 成型温度上 182℃ 中 188℃ 下190℃实验步骤1.接通压机电源、检查压机各部分的运转、加热情况是否良好,并即使调节到工作状态,预热一段时间,使压机压力和温度升到实验要求值。

实验一 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

实验一 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

实验一热塑性塑料模压成型实验1-1 PVC/NBR共混样品的制备一. 实验目的了解开放式炼胶(塑)机和平板硫化机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基本操作。

二. 实验原理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

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树脂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PVC脱HCl反应,纯PVC在120℃时就开始脱HCl反应,从而导致了PVC降解。

鉴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缺陷, PVC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助剂,以便能够制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软、硬、透明、电绝缘良好、发泡等制品。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与所含微晶的熔点均降低,提高树脂的可塑性。

热稳定剂的加入能防止PVC的分解.NBR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自由基乳液聚合法共聚而成的大分子弹性体,NBR分子链上带有极性的腈基基团,因而赋予其优异的耐油、耐烃类溶剂及耐热老化性能等,但NBR的耐臭氧老化性能较差。

由于PVC与NBR的溶解度参数相近,二者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相容性。

NBR增韧改性PVC就是通过用一定品种、一定用量的NBR与PVC共混,以提高PVC的冲击强度。

NBR改性PVC所得共混物因具有优异的韧性、弹性、耐油性及加工成型性而倍受青睐,在PVC改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 实验设备和原料(1)实验设备名称型号产地开放式炼胶(塑)机X(S)K—160 无锡市第一橡胶机械厂平板硫化仪QLB--P 上海橡胶机械厂表面温度计WREA—891M 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2)实验原料PVC(聚氯乙烯)工业级; NBR(丁腈橡胶)工业级;三盐基硫酸铅(热稳定剂)化学纯;硬脂酸(脱膜剂)分析纯;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化学纯(3)实验配方PVC/g NBR/g DOP/ml 三盐基硫硬脂酸/g酸铅/g一组100 0 20 2 2二组90 10 20 2 2三组80 20 20 2 2四组70 30 20 2 2五组60 40 20 2 2六组50 50 20 2 2(4)实验工艺流程图橡胶(NBR)脱模剂增塑剂稳定剂平板硫化仪中压片(预热到170OC双辊混炼(前辊160OC后辊165OC混合均匀塑料(PVC)四. 实验操作步骤(1 将开放式炼胶(塑)机和平板硫化机进行预热,升温到指定温度;(2 按配方称量原料,将原料混合均匀;(3 放入开放式炼胶(塑)机内进行混炼,注意调整辊间距,混炼五分钟;(4 将混炼好的物质放在铺好锡纸并擦好油的模具内,放入平板硫化机上压片成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塑料的模压成型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热固性塑料成型 的基本原理。
2.掌握酚醛树脂(或者脲醛树脂)压塑粉 的配合工艺和模压成型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酚醛树脂
酚醛塑料制品有良好的物理性 能,其制品种类很多,广泛应 用于电工、电子工业中。
酚醛塑料压塑粉是多组分塑料, 一般由酸法聚合的酚醛树脂、 固化剂、配合剂等组成。
(5)卸压取出模具。待硬样品充分冷却固 化后,解除压力,脱模去除毛边即得制品。
四、实验步骤
实验完毕,关闭所有电源、水源等,清注意事项
1.务必穿长袖、长裤防护工作服并戴老保防护手 套进行操作,但开炼机塑炼时不能在中心线以上 操作,远离辊隙。防止烫伤和挤伤。
2.加料时要迅速,脱模时要迅速,整个过程防止 烫伤、砸伤、挤伤。
3.脱出来的制品要小心轻放到工作台上冷却。压 制制品要放置24小时以上才能进行性能测试。
4.脱膜和清理模具时,切忌损坏模具的光洁表面。
六、实验报告
1.写出酚醛树脂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 缩合和交联的反应式。
2.列出平板硫化机的技术参数。报告实验所用 原料和助剂,操作工艺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压塑粉的配方(质量分数):酸法酚醛树 脂100份,木粉100份,固化剂12份,石灰 或者氧化镁3份,硬脂酸锌2份,加工助剂1 份。(或者采用脲醛树脂)
四、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
观察机器是否运转正常, 试验开炼机急刹车装置 ; 检查机器内有无杂物并清 洗干净; 拟定实验配方及各项成型 工艺条件; 加热开炼机和平板压机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1. 设备:QLB-D500*500*2的平板硫化机, 压塑模具,塑料开炼机,粉碎机,捏合机, 高速混合机,干燥箱、开模工具等。
2. 原料: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木粉、固 化剂(六次甲基四胺)、润滑剂、着色剂、 石灰或者氧化镁、加工助剂、脱模剂等。
加工设备-- 高速混合机
N= P0•S•n/1000 其30中-,35MP0p是a,压酚塑醛粉浸模胶压布成在型3的5-压4强0。Mp酚a醛,压酚塑醛粉玻一璃般纤在维
压塑粉在45-50Mpa。 S是每个制件的水平投影面积(平方厘米)。n是一副模
具内成型制品的个数,也就是一个模具内型腔的个数,对 于共用一个装料室的多型腔模具n为1,此时S应该是共用 装料室的水平投影面积。实际操作时还要考虑油压机的效 率,一般液压机的效率在80%-90%。
混合可以在高速混 合机或捏合机中进 行,是物料的初混 合,最终便形成均 匀的粉状掺混物
• 当试验用料量少时, 可采用手工掺混
加工设备--电热平板压机
压制成型过程包括物 料的熔融、流动、充模成 型和最后冷却定型等程序, 是物理变化过程,不应发 生化学变化。
正确选择和控制压制的 温度、压力、保压的时间 及冷却定型程度等都是很 重要的。
(4)开动压机加压至所需的表压读数,使受热 熔化的塑料慢慢流动而充满模具的型腔,经2~5 次卸压放气后,在恒压下保持约5min。压制成型 的热压压力约为5~10MPa。应根据压制板材的面
积及压机的技术参数计算压制成型时压机的表压 (操作压力)。
成型压力的计算
液压机的最大总压力或者称为液压机的吨位,是表示机器 压制能力大小的参数,用N表示。压制能力N(吨):
3.用游标卡尺测试2个正常试样的尺寸,结合模 具尺寸,计算制品的收缩率。
4.分析模压制件的表面质量受工艺条件的影响 情况;结合后面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力学 性能与实验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
3.模具准备 模具所有工作面进行脱模机处理
四、实验步骤
4.压制成型
(1)通过加热和温控装置将上、下模板温度控制在 (160±5)℃。 (2)将压制模具放入压机上、下模板间在压制温度 下预热10min。
(3)按成型模具的容积及模压制品的比重(约 1.4)计算加料量,放置在模具的模腔内,模具闭 合后置于压机模板的中心位置,在已加热的模板 间接触闭合的情况下(未受压力)预热约10min。
四、实验步骤
1. 配料 按设计的配方准备原材
料,用台秤和盘架天平准 确称量并复核备用。以酚 醛树脂100g为基准,其他 助剂按配比称量。所有组 分的称量误差都不应超过 1%,根据配方中组分用 量多少,选用灵敏度适当 的天平或台称。
四、实验步骤
2.混合 (1)将已称量好的酚醛树脂和粉状配合剂组分 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盖上釜盖,开机混合2~ 3min。搅拌浆转速调整至1500r/min。 (2)高速混合的全部时间通常为7~8min。达 到混合时间后,停机,打开出料阀卸料备用。 (3)待物料排出后,静止5min,打开釜盖, 扫出 混合器内全部余料。
填料还包括木粉、石灰、氧化 镁、润滑剂等。木粉实质是一 种有机填料,是天然纤维素的 高分子化合物,使它分散于酚 醛树脂的网状结构中,起到增 容、增韧以及降低成本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酚醛树脂和上述各种配合剂通过一定的共混加 工程序就得到酚醛树脂压塑粉。共混的工序是 首先对块状树脂进行粉碎后和配合剂的捏合混 合,然后再在13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辊压塑 炼,再经过冷却、磨碎而成。压塑粉中的树脂 已经经过高温的塑炼,具有适宜的流动性,也 有适当的细度、均匀度和适当的挥发物的含量, 可以满足制品成型和使用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酚醛塑料压塑粉模压成型是一个物理变化又伴 随化学变化的过程,压塑粉中的树脂在一定的 温度和压力下,熔融、流动、充模、成型。在 发生物理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树脂上的活性官 能团发生了化学反应,分子间继续缩聚以致相 互交联起来;在经过适当的时间后,树脂从共 混后的比较难熔又难溶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不熔 不溶的三维网状结构,最终经过保温固化完全, 得到稳定的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