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深度确定
测定震源深度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1990,一种确定地震深度的新方法,地震地磁 观测与研究,Vol.11,No.2,1990,4~12) • 区域深度震相到时的利用:sPn,sPmP
sPn的利用
•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sPn-Pn到时差测定近震的震源 深度。(利用多层分层均匀速度模型下的sPn-Pn 走时差计算公式或走时差表)
不同情况下的震源深度测定方法
有近台(震中距<40~50km)到时数据
• 密集台网:4个或更多近台包围震中(gap<180°) ,可使用x 、y、z、t一起求解的通用方法(用直达P和直达S到时)得到 可靠的震源深度。因此,改善深度测定能力成为加密台网的 理由之一。最有利于地震速报,特别是自动定位。
• 难点在于如何正确识别sPn震相。多台震相追踪有 助于sPn 震相的识别(例如,洪星等,2006)
洪星等,台湾海峡南部一次5.0级地震的sPn震相分析,地震 地磁观测与研究,Vol.27,No.1,2006,26~31 图中可清楚看出sPn-Pn到时差基本不随震中距变化的特点
不同情况下的震源深度测定方法(续)
• 马树田(Sutian Ma),2010, Focal Depth Determination for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by Modeling Regional Depth Phases sPg, sPmP, and sPn,BSSA 100(3):1073~1088;
<=180
DMIN(km) (最近台的震中距) <=focal depth or 5km
<=2x focal depth or 10km
震级和震源深度对地震的评估方法
震级和震源深度对地震的评估方法地震是地壳发生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研究地震对于预测和评估地震的影响至关重要。
而评估地震的影响程度,直接涉及到震级和震源深度这两个关键指标。
本文将从震级和震源深度两个方面,介绍地震评估的方法和原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震级这个概念。
震级是用来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它通常通过地震波的振幅来确定。
常见的震级计算方法有里氏震级和面波震级两种。
1. 里氏震级(Richter Scale):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harles F. Richter)在1935年提出的。
它通过记录地震波在给定距离上的最大振幅来确定震级大小。
里氏震级采用对数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震级,地震的能量就增加10倍。
所以,一个震级为6的地震相比震级为5的地震能量要大10倍。
2. 面波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面波震级是一种综合评估地震大小的方法,它主要通过地震矩来估计。
地震矩是指地震断层破裂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描述地震强度的重要参量。
面波震级相比于里氏震级,在评估大震的能量释放上更为准确。
在地震评估中,除了震级,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地下位置。
它直接影响到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和震感传播范围。
对于地震的评估,我们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和指标:1. 烈度评估:烈度是描述地震对于人类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的指标。
它主要以地震产生的震感和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作为评估依据。
常用的烈度评估方法有MMI烈度评估方法和MSK烈度评估方法。
2. 位移评估:位移是指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地表的偏移量。
位移评估主要通过地面运动观测和数值模拟来确定。
常见的位移评估方法有GPS观测、地面振动仪观测和数值地震模拟。
3. 影响范围评估:地震的影响范围是指地震波传播的范围,涉及到震中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
影响范围评估可以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模拟和历史地震数据分析来确定。
4. 风险评估:地震风险评估是指对地震发生概率和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综合评估。
震源理论基础
震源理论基础1. 引言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地球表面造成了许多破坏和人员伤亡。
研究地震的发生机理和预测方法对于减少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而震源理论就是研究地震起因以及地震波传播的基本理论。
本文将介绍震源理论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
2. 地震的起因地震的起因通常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有关。
地球内部由固态地壳、流动的地幔和固态的地核组成,而地球的构造和运动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和地壳板块运动的影响。
当地壳板块受到内部地幔的推动或者板块边界存在应力过大时,就会发生地震。
3. 震源震源是地震发生的位置,它是地震波的起源。
在地球内部,地震发生时会产生能量释放,这些释放的能量扩散成为地震波。
根据能量释放的强度和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以确定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4. 震源机制震源机制是描述地震释放能量的方式和地球内部应力状况的重要参数。
它通过刻画地震波的传播效果来确定地震的震源机制。
常见的震源机制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
•正断层是指地壳板块在地壳运动中,其中一块板块在岩层上浮起而形成的断层;•逆断层是指地壳板块在地壳挤压中,其中一块板块在岩层中下沉而形成的断层;•走滑断层是指地壳板块在平行位置上的相互滑动而形成的断层。
震源机制的分析可以帮助地震学家了解地震的震源位置、震级和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5. 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是地震释放能量后扩散的波动现象。
根据传播方式和传播介质的不同,地震波可以分为三种类型:P波、S波和表面波。
•P波又称压力波,是沿着传播方向传递体积变化和介质弹性性质发生变化的波动;•S波又称剪切波,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作椭圆轨迹运动的波动;•表面波是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中传播的波动,包括Rayleigh波和Love 波。
根据地震波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地震学家可以确定震源的位置和地震的震级。
6. 震级和震源深度震级是用来描述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
常见的震级有里氏震级、矩震级和体波震级。
地震中的数学知识
可 知 %这 是 一 次 浅 源 地 震 &
我 们 可 以 通 过 几 何 知 识 来 确 定 %具 体 如 下 ,
如图 1%在 四 面 体 @ABD 中%过 E 点 作
@A3AB3@B的垂线 EF3EG3EH&已知四面体
的 六 条 边 长%根 据 海 伦 定 律 可 求 出 I@AB3
I@DB3IADB和 I@AD 的面积&
着横 波 传 来’震 中 区 的 人 会 感 到 前 后 左 右 晃 动(在 远离震中的地区’可以 认 为 地 震 波 是 沿 着地面传播的’纵波首先到 达 观 测 者’此 时 人 首先会感到前后左右晃动3接 着 横 波 传 来’人 会感到上下颠簸(
图$
图0
对于 有 感 知 的 深 源 地 震 5震 中 和 其 它 观
的 走 时 差 ’求 出 观 测 站 到 震 中 的 距 离 ( 例 * $;;;年 ;月 台 湾 南 投 发 生 了 大 地
震’如 果 已 知 地 震 中 的 纵 波 和 横 波 在 地 表 附 近的 传 播 速 度 为 ;1$-.<=和 #1/-.<=’在 某 地的观测站中记录了南投地震的纵波和横波
大’所 以 横 波 是 地 震 时 造 成 建 筑 物 破 坏 的 主
要原 因(由 于 纵 波 在 地 球 内 部 传 播 速 度 大 于
横 波’所 以 地 震 时’纵 波 总 是 先 到 达 地 表’而
横波 总 落 后 一 步(这 样’发 生 较 大 的 地 震 时’
近震 中 的 人 们 一 般 先 感 到 上 下 颠 簸’过 数 秒
* 震源)震源深度和震中
震 源 +地 球 内 发 生 地 震 的 地 方 叫 震 源 ( 震 源 深 度+震 源 垂 直 向 上 到 地 表 的 距 离 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 ,&-. 以内的 称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的 发 震 频 率 高’占 地 震总数的 /01%2’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3 ,&4 #&&-. 为中源地震’中源地震占地震总 数 的 0#1%2’中 源 地 震 通 常 不 造 成 灾 害3 #&&-. 以 上 为 深 源 地 震’深 源 地 震 一 般 也 不 造成灾害(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 /0&-.( 震 中+震 源 上 方 正 对 着 的 地 面 的 地 方 称 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 方 称 为 震 中 区’也 称极 震 区(震 中 到 地 面 上 任 一 点 的 距 离 叫 震 中 距 离 5简 称 震 中 距 6(震 中 距 在 $&&-. 以 内 的 称 为 地 方 震3在 $&&&-. 以 内 称 为 近 震3大 于 $&&&-. 称为远震(
利用浙江地震台网记录到的sPn震相确定台湾地震的震源深度
利用浙江地震台网记录到的sPn 震相确定台湾地震的震源深度高绪兵,汪贞杰,吕奥博(浙江省地震局,浙江杭州310013)引言地震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地震学也从模拟观测迈向数字化观测时代。
不过,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一手地震观测资料依然是地震科学发展的基础。
在数字化、智能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地震定位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时间、地点、震级,基本能在几秒之内快速定位。
这依赖于今天数字化测震仪器的不断升级以及智能化地震分析定位系统。
然而,作为重要的地震要素,一个地震震源深度的确定精度依然无法提高。
作为地震学研究的重点,震源深度的精确测定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发震构造与断层的进一步认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地震成核与震源破裂的过程(高原等,1997)。
1sPn 震相特征地震各要素的精确测定依赖于地震反馈给我们的地震信息,因此,在地震波形中拾取有效地震信息也是精确测定震源深度的有效方法。
研究表明,sPn 震相是S 波经地表转换后的震相,其有效记录了震源深度信息。
任克新等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内蒙地震的震源深度,朱国豪等用sPn 震相计算了上海周边地区地震震源深度。
sPn 震相是S 波经地表转换后的震相,根据单层地壳模型,当S 波经地表反射后会转换为纵波P 波,当S 波以临界角入射至地表时,形成的反射Pn 波会沿着莫霍面滑行,形成Pn 波。
所以sPn 具有S 波的性质,一般出现在Pn 之后,在震中距小于1000公里以内可以识别。
在动力学上保持着横波性质,振幅和周期均大于纵波,但最终以纵波形式出现在地震记录上,所以垂直向显示清晰,其振幅和周期均大于Pn 。
由于与Pn 同属于首波性质,初动振幅较为微弱,不明显,清晰度也远不如各种直达波Pg 、Sg 等。
在震相识别上要注意与P*、Pg 相区别,对于一个特定摘要:浙江地震台网能够清晰记录到部分台湾地震的深度震相sPn ,文章利用所记录到的sPn 震相测算了两次台湾地震的震源深度,其结果与精确值基本一致。
发震时刻和震源位置的测定方法
发震时刻和震源位置的测定方法地震定位意指根据地震台站观测的震相到时数据,确定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位臵、发震时刻、震级)。
严格来说,地震定位同时需要还给出对解的评价。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问题,它在地球内部结构、区域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快速准确的地震定位还对震后的减灾、救灾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发震时刻的确定发震时刻指地震发生的时刻。
发震时刻可利用单台或多台资料进行确定。
通常利用区域台网的多台资料确定的结果较为准确。
1、用走时表确定发震时刻利用走时表法确定发震时刻的公式为发震时刻=初至震相的到时–初至震相的走时其中初至震相到时可从地震记录图上直接获取,初至震相的走时值则可用T S与T P的到时差值查走时表得到。
为消除误差,通常将各台定出的发震时刻取均值,作为最终定出的发震时刻值。
此种方法适用于任何地震。
对于地方震使用直达波到时差T S-T P查走时表得t P;对于近震,用首波走时差T sn-T pn查走时表得t pn;对于远震用地幔折射波的到时差T S-T P查走时表得tp;对于极远震用地表反射波PP•与地核穿透波PKP1间的到时差查走时表得t PKP1。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对于5°~16°影区内的地震,由于无法准确定出S震相,因此,常用短周期面波Lg2与初至P波的到时差查走时表得t P值。
使用走时表法定发震时刻时,应先定出震中距及震源深度值,再确定初至波的走时,这一点对于远震显得更加重要。
2、用和达直线法确定发震时刻和达直线法是经典的方法。
它适用于利用区域台网资料测定地方震及近震的发震时刻。
其原理方程为:T P=(T S-T P)/(k-1)+T0(2.2.1)式中,T P、T S分别为纵横波的到时,可以是直达波、反射波或首波;T0为发震时刻,k为波速比(k=v P/v S)。
和达直线的含义是波的到时差T S-T P与初至波到时T P 呈线性关系。
震源位置的定位方法与原理
震源位置的定位方法与原理在地震发生后,震源的位置的准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决定了地震的震级、烈度和震源机制等参数。
震源位置的定位是通过测量地震波的传播时间和速度来实现的。
本文将介绍两种主要的定位方法和涉及到的原理。
一、普通定位法普通定位法也称三角定位法,需要至少三个观测点,通过计算地震波到达三个观测点的时间差和距离来确定震源的位置。
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定位方法,原理类似于三角形的解析几何。
两个观测点之间测量的距离越长,定位的误差就会越大。
而利用地震台网的多组观测记录,可以使用精确计时系统,从而提高准确性。
同时,由于地球的大气层、岩石和土壤的密度不同,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不确定,这种误差也会被考虑到定位结果中。
此外,由于这种方法利用距离和时间来计算震源位置,因此所得到的不能直接确定震源深度,而只能确定震源位置的水平坐标。
因此,震源深度还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确定。
不过,普通定位法是最为基础的定位方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震学发展。
二、反演定位法反演定位法也称倒置定位法,是一种通过观测数据反演地震源深度、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的方法。
这种方法获取的信息更加详细,可以补充普通定位法无法确定的震源深度。
在倒置定位法中,可以使用两种方式进行反演。
第一种是直接进行非线性反演,通过多组观测数据计算震源位置、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
这种方法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因为需要高强度的计算能力。
第二种是利用前向建模的方式。
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对震源附近的形成导致地震事件的地质结构建模。
接着,对设定点进行计算,用得到的结果与已观测的记录做比较,缩小误差范围。
最后可以得到一个与观察结果相符的模型。
这种方法在计算上较为简单,对计算机的要求较低,并且可以重复进行多次,提高计算准确性。
通过倒置定位法反演,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地震信息,如震源机制、能量释放、应力场的变化等,对预测未来可能的地震发生有很大帮助。
但是,这种方法不仅计算复杂,而且需要提前建模,因此通常应用于有明显的震源复杂性或者深部地震等情况下。
如何准确判断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如何准确判断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对人类社会、经济、生命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对地震进行预警、救援和防灾减灾,准确判断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做到准确判断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呢?下面,我们将会按照有序列表的方式,为您逐一讲解。
一、震级的判断1.使用震级预警系统震级预警系统采用了多台地震观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将观测得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依据地震波的震级进行震级判断,得到地震的预警结果。
使用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地震气象做出预警,使地震灾害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控制。
2.利用波形比较法进行震级判断波形比较法是一种标准化方法,利用前人经验或者已经测定的地震标准波形信号,对当前地震观察到的地震波形进行比较,来对地震的震级进行准确判断。
例如,可以通过利用比较得出的示意图,对观察到的地震波形信号进行比较,以此来正确地判断地震的震级。
3.参考西安地震研究所规定的判断标准西安地震研究所已经制定了一套震级判断标准,根据该标准来判断地震的震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的偏差。
该标准包含了从肉眼观测到地震波形比较判断等多个方面,是准确判断地震震级的参考依据。
二、震源深度的判断1.多元数据综合判断多元数据综合判断是指将多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进行综合,从而得到地震的震源深度。
这个方法需要多种地震数据,例如地震波入射角、矩张量反演、走时拟合、地形地貌等,把这些数据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地震震源深度。
2.利用中性元素深度和时间信息中性元素是指不参与类似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活性的元素,例如钨和铀等。
这些元素的不同含量、分布和演化特征是地球内部物质演化历程的重要记录。
利用中性元素和时间信息,可以对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准确判断。
3.通过震源机制机理来确定震源深度震源机制机理中涉及到的矩张量分量、因果频率和机制类型等信息,能够对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精确的判断和预测。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
第一章 地震基本知识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几种类型?按其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我国发生的地震大部分是浅源地震。
答: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1.火山地震2.陷落地震3.诱发地震4.构造地震震源的深浅可分为:1.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km ,85% 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60~300km ,12% 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 ,3% 2.几个概念: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距答:1.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2.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 3.震中距:建筑物与震中的距离 4.震源距:建筑物与震源的距离 3.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 答:1.地震震级: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及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3.两者关联:a.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b.从震中往外,烈度逐渐衰减。
c.对于发生频度最高的浅源地震来说,根据我国的地震资料,经验公式估计震中烈度I 0与震级M 之间的关系:58.05.1I M +=5.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1.震源M 2.传播途径与震中距R 3.场地条件S 4.其它6.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运动影响如何?7.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地震动强度 2.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周期) 3. 地震的持续时间 8.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有什么?答:1.震源 2.传播介质与途径 3.局部场地条件9.世界的主要地震分布带。
答:1.环太平洋地震带2.欧亚地震带10.我国的主要地震分布带。
答:在这6个区域:1.台湾及附近海域2.东南沿海地带(福建、广东、浙江、江苏)3.华北地区(沿着太行山两侧经京津到冀东延伸到辽西)4.新疆的天山地区5.西藏喜马拉雅区主要(一直延伸到云南横断山)6.南北地震带(银川-兰州-成都-昆明)我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1.频次高、强度大2.起伏式发展强烈地震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突发性。
地震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分析
地震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分析地震是地球内部地壳发生破裂和释放能量的一种地质现象,它经常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灾害。
了解地震的发生规律以及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对于减轻地震所带来的伤害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震发生规律分析1. 地震的分布规律地震并非随机发生,而是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全球各地都有地震活动,但地震的频率和强度并不均匀。
地震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界和断层带附近,特别是环太平洋地区的环太平洋带(即地震带)上地震活动最为频繁。
2. 地震的震源深度地震的震源深度对其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力越强。
浅源地震多发生在地壳和上部软弱的地幔中,而深源地震则发生在地幔较深部分。
3. 地震的破坏力与震级地震的破坏力与震级有直接关系。
震级是用来描述地震强度的一个指标,通常使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表示。
每增加一个震级,地震的能量释放增加约30倍,地震破坏程度也相应增加。
4. 地震的活动周期地震并不是持续不断地发生,而是有一个活动的周期。
地震的周期因地域而异,有些地区地震活动频繁,有些地区则很少发生。
全球范围内,地震活动周期一般为几十年至几百年。
二、地震预测方法分析1. 从历史数据中预测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地震的频率、分布以及一些规律。
例如,根据过去的地震记录,科学家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某个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然而,由于地质活动的复杂性,这种方法只能提供相对粗略的预测结果。
2. 地震危险性图和地震活动预警系统基于地震历史数据和地质特征,科学家可以制作出地震危险性图。
这些图能够指示出某个地区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的震级范围,从而帮助政府和公众做出相应的应对准备。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也是一种有效的地震预测方法。
通过在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的P波到达前提前几秒或数十秒发出警报,可以为受影响地区的人们提供一些宝贵的逃生时间。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地震震源深度是地震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与地震破坏程度、地震波传播规律、构造演化等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
在实际地震监测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准确地确定地震震源深度对于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目前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现状国内外在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地震波形反演地震震源深度地震波形反演是目前定位地震震源深度的主要方法之一。
地震波在穿过地球内部时会受到地球结构、波速、极性和方向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反演波形信息获得地震震源深度。
地震波形反演方法中较为经典的是利用头波和面波的到时信息求取震源深度。
该方法可以利用SPAC方法、多时间窗技术等进行改进和优化。
2.利用震源机制求取震源深度震源深度与地震事件的源机制有一定的关系,在确定地震震源机制时也可以同时估算出震源深度。
震源机制反演是利用地震波形记录和振幅信息,从中推导出地震震源位置、震源深度、震源机制等参数的一种方法。
震源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体波和面波的时间、振幅和极性信息等方法来推算出地震震源深度。
3.利用中间子法估算震源深度中微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它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因此可以穿透大部分物体。
地震时,地球内部材料发生位移和破裂,中微子也会被产生并穿过地球。
中微子在穿过地球时会受到地球完成和密度结构的影响。
因此,通过检测地震时产生的中微子粒子,可以估算出地震震源深度。
展望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瓶颈:1.地震站分布不均匀地震监测站分布不均匀会影响到地震波传播和反演的稳定性,从而对震源深度定位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优化和完善地震监测网络,改善观测设备的灵敏度和精度,以及提高数据质量和可靠性,将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地幔隆起和板块运动的影响地幔隆起和板块运动影响着地球内部的物理结构,这对于地震波传播和震源深度定位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论确定地震震源深度的地震宏观方法及其解答
论确定地震震源深度的地震宏观方法及其解答
地震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构造体层深度,它确定受震区的构造特征和对地震的震源有重要意义。
确定地震震源深度主要有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
其中,地震宏观方法主要有四种:
(1)根据破裂带地质分布,根据地震发生的大地构造特征初步确定地震深度。
根据出震裂缝的地质分布特征,可以推断出震源的深度大致是地表到此破裂带的深度。
(2)根据实地勘探结果分析震源深度。
根据实地勘探记录的信息可以确定地震破断深度,进而推算出震源深度。
(3)根据地震波变化特征确定地震深度。
根据双震时间、传播衰减等参数对地震波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地震起源深度。
(4)根据监测到的地震余震分布,评估地震震源深度。
通过比较余震烈度和距离,可以推算出地震的震源深度。
以上是确定地震震源深度的地震宏观方法,它们都有它们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多种地震宏观方法提高确定地震震源深度的精确度。
地震知识及抗震设计
烈度分类:
1.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 度,又称多遇地震; 2.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又称为基 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3.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的地震烈度,又称 罕遇地震。
抗震设计——超越概率
定义:
率。
在一定时期内,工程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烈度值 或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某地区在t年内至少发生一次地震的概
例题:在芦山建一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建筑总 高18m,场地类别Ⅲ ,描述抗震设计步骤。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二组, 以多遇地震(第一水准)下的弹性地震作用进行构件内力分析, 同时进行抗震变形验算(层间位移及转角); 根据设防烈度7度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级,按8度采取抗震措 施,确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二级框架进行构件截面抗震验算(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调 整计算); 根据场地类别Ⅲ ,设防类别乙级(重点设防),按9度采取抗震 构造措施,确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满足一级框架抗震构造措施(梁柱的配筋率、加密区长度、箍筋 间距、箍筋最小直径,柱的轴压比、体积配箍率,钢筋的抗震锚 固长度等)的前提下,按二级框架进行构件截面抗震验算结果进 行截面配筋。这个过程满足了第二水准要求。同时定性的满足第 三水准要求。以上为第一阶段设计。 由于该建筑无薄弱层,无需进行第二阶段设计。
1.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4.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等。
按震中距离:震中距越小破坏力就越大 。
1.地方震:100km以内; 2.近震:100~1000km; 3.远震:大于1000km; 新的抗震规范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相当于“地方震” 、第二组相当于“近 震”,第三组相当于“远震”。同一场地,特征周期越长,分组越大;同一地 震分组,场地土质越差,特征周期越长。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摘要】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是地震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确定地震震源的深度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地壳内部的构造和活动规律。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的应用。
接着分析了常用的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方法,包括震相定位、震源机制解和地震波形反演等。
然后探讨了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数据不足、速度结构不准确等。
接下来预测了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出将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
最后阐述了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重要性,包括对地震活动预测和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发展历程、常用方法、问题、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是地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地震震源深度的定位,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为地震灾害防范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地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地震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当前的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中,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应用。
从传统的地震波形分析到现代的全波形反演技术,地震学家们在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壳介质的复杂性、数据质量的提升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未来,随着地震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多种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处理和模型计算的精度,进一步完善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方法,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未来将更加重要和有意义。
2. 正文2.1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科学家主要依靠地面观测台网来确定地震的震源位置和深度。
地震深度划分标准
地震深度划分标准地震深度是指震源与地表的垂直距离。
它对地震灾害的感受、传播、扩散和破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震深度划分标准是地震预测和防御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了解地震深度划分标准。
1.浅源地震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
这类地震主要集中在地壳内部,较容易造成地表的破裂和垮塌,伤害较大。
在划分地震深度时,浅源地震一般被划分为0-20公里和20-70公里两个层次。
其中,0-20公里的地震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地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20-70公里的地震对地表的影响较小,通常只引起一些轻微的地表震动。
2.中源地震中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7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的地震。
这类地震在深度上比较集中,因底部的地龙受到上层地壳的约束而难以扩散,其震源能量常常受到长时间和化学变化的影响。
在划分地震深度时,中源地震通常划分为70-150公里和150-300公里两个层次。
这类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比浅源地震要小,但因震源能量大、持久、扩散范围广而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3.深源地震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
这是一类具有极高地震学科学价值的地震,对于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研制地震监测设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划分地震深度时,深源地震一般划分为300-500公里和500公里以上两个层次。
这类地震发生在地球深处,它的震源能量大、轻波传播距离远,产生的地表振动幅度小,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较小。
在地震灾害普及宣传和防御措施中,地震深度划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有助于科学家们对地震发生机理的研究,也有助于政府、科学家和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从而采取更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震源深度测定方法研究综述
g( θ* ) +[θg( θ* ) T]Tδθ = 0 .
( 2)
实际数据中,数据质量好坏不同,此时可以对观测数据进行加权,将不好的数据给与低的权重。 通过化简,省略高阶项,线性最小二乘解以矩阵的形式表现为公式
A
T
C
- r
1
Aδθ
=
AT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r
1
r
.
( 3)
1
T1 T1 T1 x0 y0 z0
第3 3 卷 第4 期
2019年
12月
内陆地震 INLAND EARTHQUAKE
Vol. 33 No. 4 Dec. 2019
文章编号: 1001-8956( 2019) 04-0321-09
中图分类号: P315. 6 文献标识码: A
地震震源深度测定方法研究综述①
朱冰清1,2 ,曹井泉2 ,赵黎明2 ,谭毅培2 ,董一兵3 ,王建国2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 2. 天津市地震局,天津 300000; 3.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 地震震源深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震源参数,对研究地壳流变学性质、弄清孕震机理和发震构 造、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台站分布不够密集、速度结构不够精确、以及震源深度本身 的复杂性等因素,震源深度一直以来是不容易测量的参数。为了梳理地震震源深度测量方法,提高 对地震震源深度的认识。本文中概述基于走时和基于波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以 2013 年 4 月 20 日芦山地震为典型震例,分析比较了不同机构和学者利用不同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结果。通 过归纳总结,认识到不同震源深度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其优缺点。
地震如何利用地震波相速度震源深度
地震如何利用地震波相速度震源深度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然而,地震波的传播和特性却能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信息,包括地震波相速度和震源深度。
本文将探讨地震波相速度和地震波震源深度的意义和应用,并介绍利用地震波相速度测量震源深度的方法。
一、地震波相速度的意义和应用地震波相速度是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的速度。
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些速度的变化可以提供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如地层的密度、弹性模量和岩石类型等。
1. 确定地震发生位置:通过测量地震波的到时,利用已知的地震波速度模型,可以确定地震发生位置。
这对于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
2.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通过对地震波相速度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比如,利用地震波相速度可以判断地球的内核和地幔的边界位置,从而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3. 研究地震活动机制:地震波相速度也可以用来研究地震的源机制。
通过比较地震波到达不同观测点的时间和振幅,可以推断地震发生的机制,如走滑断层、正断层或逆断层等。
二、利用地震波相速度测量震源深度的方法地震波相速度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震的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深度,对于地震监测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利用走时差测量震源深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差异,可以通过测量地震波到达不同观测点的时间差来计算震源深度。
这种方法需要观测到地震波的到时,并且需要准确的地震波速度模型。
2. 利用地震波振幅测量震源深度:地震波的振幅会随着震源深度的增加而减弱,通过观测地震波的振幅衰减关系,可以估计地震的震源深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地震事件,因为小型地震的振幅衰减较难观测。
3. 综合利用多种方法:为了提高震源深度测量的精度,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如地震波相速度和走时差、震源机制研究等。
这样可以相互验证结果,减小误差。
三、案例研究:利用地震波相速度和震源深度的实际应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以地震为研究对象的案例。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摘要】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是地震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地震发生时的震源深度,为地震预警和灾害减轻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地震波形拾取、波速模型建立等内容。
其次回顾了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
接着讨论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并展望了未来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发展方向。
最后强调了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并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及问题。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讨论,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发展,为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方法、技术、发展历程、地震预警、应用、挑战、解决方案、发展方向、重要性、未来发展、成果、问题。
1. 引言1.1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是地震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对于准确评估地震危险性、提高地震预警效率、深化地震机理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不断优化,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的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台站定位法、双差定位法、倾斜矩阵法等多种算法。
这些方法结合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观测数据,可以有效地对地震震源进行深度定位,并提供重要的地震参数信息。
随着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精准的震源深度定位可以有效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更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路径复杂、观测台站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可探索深度学习算法、地震波形反演技术等新方法,进一步提升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将继续深化,为地震灾害防范和地震预警体系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22.209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徐春芳(河北省承德市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河北承德 067000)摘 要:在我国地震学的研究过程中,地震震源的深度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地震震源的深度,不仅有助于实现对于地震灾害情况的精准预估,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于余震发展趋势以及危险情况的预判。
但是在实际对于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判定时,却始终受到重重因素的干扰,这使得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一个较为突出的难题。
该文就针对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未来地震定深以及地震震源性质的研究提供一份有利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震震源 深度定位研究 走时定位中图分类号:P31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a)-0209-02地震震源深度定位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研究具备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实现对于地震灾害的精准评估,地震灾害的影响情况与地震震源深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浅源地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情况,而深源地震造成的危害则较小。
第二,地震震源深度会直接导致地震灾害情况的出现。
通过掌握地震的震源深度,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孕震的深度,并给出相应的定量依据。
第三,掌握地震震源深度能够实现对于余震情况的预判。
一般情况下,地震余震与主震的发生位置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准确确定主震的震源深度情况,可以实现对于余震发生的判定。
第四,掌握地震震源深度是核爆破监测判定依据。
天然地震的震源深度相对较深,而核爆则恰恰相反,这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使得震源的深度判定对于军事安全情况有着较为突出的把控作用。
1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方法的研究情况分析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其他的发达国家当中,在对于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研究时普遍都会采取以下两类方法。
地震解释时深标定
地震解释时深标定
地震解释时的深标定是指确定地震的震源深度。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在地震过程中,能量从震源中传播出来,引起地震波的产生。
地震波是沿着地球内部岩石的传播而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下结构的影响,其中特别重要的是震源深度。
确定地震的震源深度是地震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深标定是通过分析和解释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等信息,利用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进行推断和分析,以确定地震的震源深度。
这个过程包括计算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到达时间、振幅以及波形等参数,然后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物理规律,借助地震学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将观测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和匹配,从而得出地震的震源深度。
确定地震震源深度的深标定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利用地震台站观测数据、地震波传播路径的反演以及模拟计算等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可以提高对地震震源深度的确定性和准确性。
地震的深标定对于地震学研究和地震灾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晁军等:近震震源深度测定精度的理论分析摘要震源深度是地震学中最难准确测定的参数之一,各种方法对于震源深度的估计都具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人们对震源过程的认识。
各种因素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本文从近震走时公式入手,分析了震中距、到时残差和速度模型(地壳模型)对震源深度的影响。
当地震波传播速度一定时,震源深度的误差与随着震中距或台站位置的增大和走时残差的增大而增大。
走时残差一定时,震源深度误差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研究也表明,当速度已知,走时残差一定时,越浅的地震,定位误差可能越大。
定位精度产生的水平误差随着震中距、到时误差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震源深度误差也将增大。
关键词震源深度h 测定精度误差引言震源深度是描述震源的最基本参数之一,它给出了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具体位置,对了解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都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学家用它来估计岩石圈板块的厚度,描绘板块边缘和内部岩石圈的变温结构和力学结构,以了解构造过程的详情,探索地震发生的力学机制和过程,震源深度的准确测定关系到对震源过程、断层构造、壳幔结构、应力场作用、板块运动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的正确认识(高原等,1997)。
研究任何地震事件时,从地震宏观作用的研究到地震和核爆炸的识别,实际上都必须知道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的精度仍是个棘手的问题,在现代地震目录中,它几乎已经成为最不准确的参数之一(高原等,1997)。
因为地震定位受震相识别的观测误差和地壳模型与真实地球模型误差的双重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很难把它们分了开来(Billings,et al.,1994)。
许多学者用不同的方法来求取震源深度,如1)利用走时曲线的慢度变化极为灵敏的特点,从中可以提取震源深度的信息(赵珠,1992),尽管用细分的多层地壳模型和多路径P、S波到时资料综合定位可提高震源深度的测定精度(王周元,1989),但是慢度变化的过于灵敏会使结果偏离真实,其自身的准确程度也与地区的速度结构有关;2)应用动力学的方法改善测定震源深度的准确性,即用反演方法确定描述震源的矩张量及震源时间函数的同时,通过合成地震图和对观测地震图的拟合来改善震源深度的准确性(Robert, 1973; Beck and Christensen,1991;Sileny, 1992)。
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更可靠更准确,但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震源深度的准确性又取决于计算格林函数时所采用的介质模型对实际介质的逼近程度(许力生,陈运泰,1997)。
Velasco等(1993)认为,速度模型及假设的震源位置都会对矩心深度、震源持续时间和地震矩的估计造成影响。
所以,即使借助于波形反演等动力学方法,震源深度仍是一个难以准确测定的参数。
事实上,由于方法和资料的不同,特别是震源深度的精度同震源深度、剪切波速度、断层倾角和滑动角有关(Anderson,et al.,2009)故不同的测定者得到的震源深度也不同(许力生,陈运泰,1997);3)一些学者使用深部震相(面反射震相pP and sP)来提高测定震源深度的精度(Stroujkova, 2009),认为这有助于减小因地震波速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对震源深度的计算误差,然而,深部震相的识别是个困难的问题。
国际数据中心(IDC)也只有11%的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是通过使用深部震相来获得的(Stroujkova, 2009)。
由此可见,使用深部震相还是有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且在300km内这种震相的识别也存在诸多问题。
这种方法适合于有台阵的地方。
4)一些学者认为双差定位法利用信号的走时差反演震源位置,能够有效地消除震源至台站共同传播路径效应,受速度模型的影响小,因而所测定的震源深度较为可靠(Waldhauser & Ellsworth,2000),然而,在利用交叉谱法求取信号时,由于信号的相似性差、信号的信噪比低、以及三角函数的值域等原因,使得求取的时差有时不够准确(刘劲松等,2007)。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有台阵的地方震群或余震序列的精确定位;5)另外一种方法是结合深度的G-R关系,用统计学方法来改善震源深度的估计(Jessie et al.,2002)。
即对偏离G-R曲线的地震震级做深度震级校正,使校正后的震级满足G-R关系,从而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震源深度。
这样得到的震源深度对了解地震构造背景和解释地震成核机理有重要意义。
目前,这种方法也应用于科学研究,难于应用于地震速报和日常地震目录处理。
虽然现今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有多种,但各种方法其实都要涉及走时、波速和地壳模型。
所以,开展地震活动地区结构的精细研究是提高震源深度精度的先决条件之一。
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密集的区域台网包围震中,至少具有一个震中距小于震源深度的台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测定震源深度的精度(Stein el al.,1986)。
因此,地震发生后,立即在震源区布设流动观测地震台站(网)是修正主震震源深度的有效方法。
震源深度问题涉及与震源破裂过程的理解,而成为关注的热点,如汶川地震震源深度到底是多少,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心(马宗晋语)。
由于我国地震目录和地震速报结果的产出是依赖于我国区域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获取的,本文从从近震走时公式入手,讨论了震中距、到时差、速度模型的变化对震源深度的影响。
震源深度误差的理论估计近震的走时公式为:震源深度误差的变化是走时、波速、震中距及其变化的复合函数。
这时理论到时与实际到时存在的到时误差,则理论震源深度与震中距误差分布:。
当理论到时与实际到时存在的到时误差时,从公式4可看出:震源深度的误差受三个因素制约, 震中距、走时(或路径)、到时误差和速度模型(地壳模型)有关,而且这些因素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
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以上三种因素对震源深度的误差的影响。
1、在震中距、速度模型认为无误差时,观测走时误差对震源深度的影响:设地壳为均匀介质,震源深度h=10km,Vp=6.0km/s, 则理论震中距=10,20, 30,……,300km(相当于不同距离上的台站分布),图1是不同走时差引起的震源深度的误差(Vp=6.0km/s)。
从曲线可看出走时的残差对深度误差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加上观测误差,震源深度的误差更大。
在100km处的台站,当走时残差为0.05s时,震源深度的误差达到±2.66km,当走时残差为0.5s时,震源深度的误差达到±16.68km。
因此,震源深度的可信度很低,只能作为参考。
另外,图1反映了随着震中距或台站位置的增大,误差随着增大,这也意味着确定震源深度必须有近台资料。
图1. 不同到时差引起的震源深度的误差(Vp=6.0km/s)2、在震中距认为无误差、走时残差为0.1s时,速度变化对震源深度的影响:图2是走时残差为0.1s时,震源深度误差在不同距离随速度变化图,从图2可看出随着台站距离的增加,速度增加,震源深度误差变化加大,但其变化较小,在300km范围内,速度有0.5km/s的变化时,误差不超过±2.0km。
这并不意味着速度的变化对震源深度误差的影响可以忽略,随着走时残差的增大和台站距离的增大,震源深度的误差也会增大,但在300km范围内,误差不超过±8.0km。
震中距(km)(走时残差为0.1s)图2.走时残差为0.1s时,震源深度误差在不同距离随速度变化图3、在速度Vp=6.0km/s,走时残差为0.1s时,震源深度在不同台站距离上的误差:图3是在速度Vp=6.0km/s,走时残差为0.1s时,震源深度在不同台站距离上,所定位深度本身可能产生的误差,从图中可看出越浅的地震,定位误差可能越大。
这一结论与许多深源地震的定位结果相一致(Stein el al.,1986)。
图3反映了随着震中距或台站位置的增大,误差随着增大,这也意味着近震震源深度的确定或地震定位,应尽量使用近台资料,避免远距离台站参与地震定位,这是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图所示,在相同条件下,随着台站距离的增大,震源深度10km的误差将远大于震源深度20km的误差。
震中距(km)(走时残差为0.1s,Vp=6.0km/s)图3. 所定位深度本身可能产生的误差,从图中可看出越浅的地震,定位误差可能越大。
这一结论与许多深源地震的定位结果相一致(Stein el al.,1986)4、Ⅰ、Ⅱ、Ⅲ类定位深度精度(水平误差)的对震源深度误差的影响:由定位精度知道,Ⅰ、Ⅱ、Ⅲ类定位深度精度有可能产生的水平误差分别为5km,15km和30km。
在这样的水平误差下,走时残差为0.1s,Vp=6.0km/s时,Ⅰ类定位深度精度的误差为0.5km;Ⅱ类定位深度精度的误差为1.5km;Ⅲ类定位深度精度的误差为2.5km。
这个问题应当同上面讨论的情况一起分析,即,Ⅰ、Ⅱ、Ⅲ类定位深度精度(水平误差)的对震源深度误差的影响随着台站距离变化、走时残差变化和速度模型变化是变化的。
这里只讨论了特定条件下的变化。
震中距(km)(走时残差为0.1s,Vp=6.0km/s)图4. Ⅰ、Ⅱ、Ⅲ类定位精度有可能产生的震源深度误差。
讨论结论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震源深度的精度误差受三个因素制约, 震中距、到时误差和速度模型(地壳模型)有关,而且这些因素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
当地震波传播速度一定时,震源深度的误差与随着震中距或台站位置的增大和走时残差的增大而增大。
2、走时残差一定时,震源深度误差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3、当速度已知,走时残差一定时,越浅的地震,定位误差可能越大。
这一结论与许多深源地震的定位结果相一致(Stein el al.,1986)。
4、Ⅰ、Ⅱ、Ⅲ类定位精度产生的水平误差随着震中距、到时误差和速度模型的增大,震源深度误差也将增大。
5、尽管震源深度是地震学中很难精确测定的参数之一,各种方法测定震源深度的结果不同,但可以将不同的测定震源深度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能会改善对震源深度的测定精度。
地震发生后,立即在震源区布设流动观测地震台站(网)是修正主震震源深度精度的有效方法。
致谢赵仲和研究员对本文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404-1312 改善定位精度的方法研究参考文献高原,周蕙兰,郑斯华,等.1997.测定震源深度的意义的初步讨论[J].中国地震,13(4): 321~329刘劲松, Kin—Yip Chun, Gary A.Henderson, 刘福田, 郝天珧. 2007. 双差定位法在地震丛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J]. 22(1):137~141王周元.1989.模型偏差与定位震源深度[J].地震研究,2(3):212~218许力生,陈运泰.1997.震源深度误差对矩张量反演的影响[J].地震学报,19(5):462~470赵珠.1992.用区域台网确定震源深度的一种方法[J].地震学报,1992,14(4):472~478Anderson D N, W R Walter, D K Fagan, T M Mercier and S R Taylor. 2009.Regional Multistation Discriminants: Magnitude, Distance, and AmplitudeCorrections, and Sources of Error [J]. Bull Seism Soc Amer, 99(2A): 794–808, doi:10.1785/0120080014Bech S L,Christensen D H.1991.Rupture process of the February 4, 1965, Pat islands earthquake [J].J Geophys Res.96(B2): 2205~2221Billings S D, M S Sambridge and B L N Kennett. 1994. Errors in Hypocenter Location: Picking, Model, and Magnitude Dependence [J]. Bull Seism Soc Amer, 84(6): 1978-1990Romanelli F, G F Panza. 1995. Effect of source depth correction on the estimation of earthquake size [J]. Geophys Res Lett, 22(9): 1017–1019Jessie L, Bonner, Delaine T, Reiter and Robert H. 2002. Application of a Cepstral F Statistic for Improved Depth Estimation [J]. Bull Seism Soc Amer, 92(5): 1675–1693Murphy J R and B W Barker. 2003. Revised Distance and Depth Corrections for Use in the Estimation of Short-Period P-Wave Magnitudes [J]. Bull Seism Soc Amer, 93(4): 1746–1764Robert P, Masse, D G Lambert And David G H. 1973. Precision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focal depth from the spectral ratio of Love/Rayleigh surface waves [J]. Bull Seism Soc Amer, 63(1): 59-100.Stein S and Wiens D A. 1986. Depth determination for shallow teleseismic earthquakes:methods and results [J].Rev Geophys. 24: 806—832. Stroujkova A. 2009. Constraining Event Depths and Crustal Velocities Using Regional Depth Phases [J]. Bull Seism Soc Amer, 99(1): 215–225, doi:10.1785/0120080085Velssco A A,Lay T,Zheng J. 1993. Long period surface wave inversion for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18 October 1989 Loma Prieta earthquake [J]. Phys Earth Planet Interior.76: 43~66Sileny J, G F Panza, P Campus. 1992. Waveform inversion for point source moment tensor retrieval with variable hypocentral depth and structural model [J].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09(2): 259 - 274Waldhauser F,Ellsworth W L.2000.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J].Bul1 Seism Soc Amer., 90: 1353~1368.Wallace T C,Velasco A, Zang J et al..1991. A broadband seism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1989 Loma Prieta,California earthquake evidence for deep slow slip? [J].Bull Seism Soc Amer, 81:1622~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