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该病能感染各年龄阶段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架子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各地养猪的规模化和技术化,加之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猪丹毒的防治水平不断提高,猪丹毒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近年来有的猪场忽略了猪丹毒等细菌性疾病的免疫预防,致使猪丹毒又有了流行的趋势。免疫接种和使用青霉素是防治猪丹毒的最有效、最简便最低廉的措施。

关键字:猪丹毒,特征,防治

目录

1.病原 (4)

1.1 分类、形态和特征 (4)

1.2 培养特性 (4)

1.3 血清型及其致病性 (5)

2.流行病学 (5)

2.1 传染源 (5)

2.2 传播途径 (5)

2.3 易感动物 (5)

2.4 流行特点 (5)

3.临床症状 (5)

3.1 特急性型 (5)

3.2 急性败血性 (6)

3.3 亚急性疹块型 (6)

3.4 慢性型 (6)

3.5 隐形型 (6)

4.病理变化 (7)

4.1 特急性型 (7)

4.2 急性型 (7)

4.3 亚急性型 (7)

4.4 慢性型 (7)

4.5 隐形型 (7)

5 诊断 (7)

5.1 典型临床特征 (7)

5.2 实验室诊断 (8)

5.3 鉴别诊断 (9)

6 防治 (9)

6.1 急性败血型治疗方法 (9)

6.2 亚急性型猪丹毒治疗 (10)

6.3 慢性型猪丹毒治疗 (10)

6.4 隐形型 (10)

6.5 预防 (11)

7 防治体会 (11)

参考文献 (11)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该病主要侵害架子猪,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急性型的败血症全身变化、亚急性型的特征性疹块变化以及慢性型的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1]。该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至今世界各国尚未彻底净化该病,常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呈世界性分布,对人类健康也易构成威胁[2]。1878 年,首次发现猪丹毒病。该病在我国最早发现于四川,1946 年以后,其他各省相继有所报道,是威胁我国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3]。

1.病原

1.1 分类、形态和特征

猪丹毒的病原为丹毒丝菌属红斑丹毒丝菌,习惯上又称之为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不运动,不产生芽孢,无荚膜。本菌为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0.4微米×0.8~2.5微米。在病料内的细菌,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内和慢性病猪的心内膜疣状物中,多呈长丝状,有时很细。本菌对盐腌、火熏、干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它,因此可经胃而进入肠道。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在老龄培养物中菌体着色能力较差。

一般化学消毒药对丹毒杆菌有较强的杀伤力,如3 %来苏儿、1 %-2%苛性钠、5 %石灰乳、1 %漂白粉、3 %克辽林5-15 min均可把该菌杀死。该菌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杆菌,因此,该菌可通过胃而进入肠道。猪丹毒杆菌在体外对磺胺类药物无敏感性,抗菌素中对青霉素极为敏感。

1.2 培养特性

该菌为微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pH值在6.7-9.2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6,生长温度为5-42℃,最适温度为30-37℃。普通琼脂培养基和普通肉汤中生长不良,如加入0.2 %-0.5 %(W/V)葡萄糖或5%-10%的血液或血清,并在10%的CO2中培养,则生长旺盛。猪丹毒杆菌在血液或血清琼脂平板上培养的菌落形态,根据来源不同,有光滑型(S)、粗糙型(R)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I)3 种类型,三者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互变。急性病猪分离的菌落为S型,培养24h其菌落纤细、针尖大呈露珠样、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有微蓝色光,直径小于1mm;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呈α溶血环,菌体短细,毒力很强,在肉汤内培养轻度均匀浑浊,无菌膜,有少量沉淀。粗糙型菌落(R型)一般多见于久经培养或慢性病猪和带菌猪的分离物中,菌株毒力很低,菌落较大,表面粗糙,边缘不整,土黄色,呈长丝状;在肉汤中培养时,明显浑浊,有多量沉淀。中间型菌落(I 型)呈金黄色,毒力介于光滑型和粗糙型之间。明胶穿刺时,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发育,呈试管刷状生长,明胶不液化,为丹毒杆菌的特征。在麦康凯琼脂上一般不生长。

猪丹毒杆菌可发酵葡萄糖、果糖和乳糖,产酸不产气,一般不发酵甘油、山梨醇、甘露醇、鼠李糖、蔗糖、松田糖、棉实糖、淀粉、菊糖等。该菌能产生H2S,不产生靛基质和接触酶,不分解尿素,在石蕊牛乳中无变化,MR试验及VP试验阴性。

1.3 血清型及其致病性

至今已发现1a、1b、2-24和N型共26个血清型,大约80 %以上的猪源性分离株属1型(1a 和1b)和2型。不同血清型猪丹毒杆菌对流行病学、免疫防制、实验室诊断均有重要意义。其致病力及免疫原性与菌型有一定关系,1型菌的致病力较强,2型菌的免疫原性较好,而弱毒株的血清型最为复杂。败血型猪丹毒病例分离的菌株,95%以上为1a型;皮肤疹块型病例和慢性关节炎病例分离的菌株80%以上是1a型和2型[4]。引起猪急性经过或全身发疹

的大多为1型和2型的菌株,其他的血清型菌株虽在猪的接种皮肤局部引起明显的发疹,但多数对猪不显致病性。我国从各地分离的猪丹毒菌株经血清学鉴定,致病的绝大多数是1型和2型。

2.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细菌主要存在于带菌动物扁桃体、胆囊、回盲瓣和骨髓中,可随粪尿或口、鼻、眼的分泌物排菌,从而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圈舍等。该菌能够长期生存在富含腐殖质、砂质、和石灰质的土壤中,因此土壤污染也是该病的传染源。

2.2 传播途径

易感猪主要经消化道和皮肤创伤感染发病,吸血昆虫也能传播该病。猪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还可通过拱食土壤感染。经皮肤创伤感染也是感染途径之一。家鼠是猪丹毒的一种传播媒介,经研究发现,蚊虫吮吸病猪的血液后,蚊虫体内也会带有猪丹毒杆菌。

2.3 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见于育成猪或架子猪,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降低。以3-6月龄猪最为多发,6月龄以上的猪发病率不高。

2.4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7-9月多发,但近年春、冬季节也发生办法流行的情况出现。环境条件改变和一些应激因素,如饲料突然改变、气温变化、疲劳等,都能诱发该病。我国是猪丹毒流行较广泛的国家。

3.临床症状

猪丹毒的潜伏期多为3-5d,短者也有1-2d,长者可达8d以上。根据临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据报道,我国流行的猪丹毒以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居多。

3.1 特急性型

在猪场中新出现突然死亡,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病猪体温高达42℃以上,抽搐,鼻内流出白色的泡沫样液体。这种情形在过早断奶仔猪和切除子宫的猪只中。

3.2 急性败血性

多见于疾病流行初期,多数病例有明显的症状。病猪发病快,死亡迅速,死亡率高。病猪体温高42℃以上,稽留不退,常发生寒战,喜卧,不愿意走动,步态僵硬或跛行,眼结膜充血,饮水和摄食减退或废绝,有时发生呕吐。发病初期,粪便干硬,带有黏液,后期粪便稀软或发生腹泻。发病1-2d后或在死亡前,在胸、腹和股内皮肤较薄的部位出现大小和形状不等的红斑,初呈淡红色,颜色逐渐加深,用手指按压退色,停止按压后则恢复原样。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发生猪丹毒时往往为最急性经过,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很快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1d。其他猪的病程约3-4d,死亡率达80%-90%。

3.3 亚急性疹块型

俗称“打火印”或“鬼打印”,通常为良性经过。病初时,精神不振,食欲不佳,体温高达41℃左右,少数病猪超过42℃,基本无败血症状,其特征为皮肤表面出现症块。发病1-2d 后,在背部、胸部、颈部和四肢外侧的皮肤上出现大小和数量不等的疹块,多呈菱形和方形,稍微凸起在皮肤表面,初期为淡红色,随后变成紫色至紫黑色。初期症块充血,指压退色;后期淤血,呈蓝紫色。指压不退色。随着疹块的出现,体温也下降,病势也渐轻,经数日后疹块颜色消退,原来凸起的疹块出现下陷,表面结痂。轻者脱痂自愈,重者在疹块表面形成浆液浸润性疱疹,疱疹液干涸后形成硬痂,剥脱后留下疤痕。多转为慢性型,有的转为败血症,病程为一到两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