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房四宝,领略徽州风情
关于徽州的研学游作文

关于徽州的研学游作文
在这秋高气爽的十月里,我们学校组织去了一次研学旅行,目的地是美丽的徽州。
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家乡——徽州,又来到了文房四宝之乡——歙县。
我和同学们先参观了他的故居,在一座大门上,挂着“吴承恩故居”这四个字。
吴承恩故居是一座古老而又朴素的建筑,我们走进大门,沿着一个通道走到了吴承恩的房间。
吴承恩是我国明代着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着名小说。
在房间里,我看见了吴承恩的画像,墙上还挂着他写的书《西游记》。
我在这里看了一个下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看完后还意犹未尽。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时期着名小说家、戏曲家、诗人。
我看见了他的画像和一幅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用过的毛笔。
—— 1 —1 —。
介绍宣城的文房四宝作文

介绍宣城的文房四宝作文宣城,一个美丽的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世界闻名的文房四宝——宣纸、徽墨、宣笔和歙砚。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宝贝。
让我们来谈谈宣纸。
宣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纸张之一。
它的质地柔韧,吸墨性好,因此被誉为“墨中之王”。
宣纸的颜色有多种,其中以“宜兴紫”、“歙县绿”最为著名。
这些颜色都是用天然植物染料染出来的,所以非常环保。
而且,宣纸的质量还可以通过观察其纹理来判断。
一般来说,纹理越细腻,质量越好。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徽墨。
徽墨是中国四大名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墨之一。
它的颜色浓郁,质地细腻,因此被誉为“墨中之冠”。
徽墨的主要原料是松烟石和油烟石,这两种石头都是中国特有的资源。
制作徽墨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不过,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工序,才使得徽墨的味道独特而美妙。
再来说说宣笔。
宣笔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毛笔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毛笔之一。
它的笔尖非常细密,可以写出非常细腻的字迹。
宣笔的制作过程也非常讲究,需要选用上等的羊毛和狼毫等动物毛发。
而且,宣笔的保存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宣笔应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的影响。
我们要说的是歙砚。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砚之一。
它的质地坚硬耐用,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形。
歙砚的颜色也非常漂亮,有多种不同的花纹和图案可供选择。
而且,歙砚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特点——它可以吸收水分和油脂,因此可以用来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墨水和颜料。
宣城的文房四宝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还可以用来写字、画画等等。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宣城旅游的话,一定要去买一些文房四宝带回家哦!。
笔墨纸砚的徽州情怀

笔墨纸砚的徽州情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想起来就充满古情雅意。
古徽州乃笔墨纸砚之乡。
不妨敛容屏息,在那山清水秀的徽风皖韵,探访它们的前身后世。
笔・那远去的独孤香心论资排辈,笔是文房四宝中的大房。
毛笔是秦国大将军蒙恬创制的,很有些历史。
传说蒙恬是个武将,却也满腹经纶,常将战况用竹签写在绢上,上报朝廷。
后来他南征楚国,无意中在宣城发现受伤的兔子尾巴在地上拖来拖去,血迹颇似字体,大受启发,于是不断试制改进,毛笔始得问世。
可是,现代人毫不珍惜,就像计算器风卷残云把算盘彻底送上了断头台一般,好在毛笔留给了书画家,没有赶尽杀绝,算是给蒙大将军一点面子。
唐宋年间的毛笔主产地在皖南宣城,当时泾县的宣笔最佳。
到了明清时期,湖州的善琏镇异军突起,湖笔成了文房新宠。
前些日子,我专门到善琏去,参观了湖笔厂。
手工作坊里,几个老工匠不紧不慢在梳理着羊毫和兔毛。
虽说厅堂里挂满名人大师的墨宝印件,可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始终丝毫未见改善。
朋友介绍说,湖笔在市场日渐萎缩的背景下,首当其冲,而且后继无人。
毛笔厂的工匠没几个可以拿书法示人。
老师傅说,用笔的是笔尖朝下,做笔的是笔尖朝上,用不着多少文化。
历朝历代湖笔手艺人基本都不识字,笔却做成了一等一的品牌。
可书法在今天的湖州却备受追捧,不仅孩子学书法趋之若鹜,连很多成年人都踊跃报名成为必修的时尚。
宣笔:产地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青戈江上游的花林,是个青山叠嶂、碧水如带、幽逸秀丽的地方。
湖笔博物馆:浙江省湖州市莲花庄路1号。
墨・墨染江南风摆柳极品墨皆有奇香。
笔墨纸砚中,墨的现状最为凄凉。
笔和纸至今恩爱如初,自不必说,歙砚已成收藏新宠,唯独墨锭,市场上已很难看到踪影,仅有文房四宝联袂作为礼品成套出售或拍卖时,方可得以一见。
我在歙县古城寻觅了很久,几乎找不到专卖墨锭的店家。
以歙砚为主的专营者,偶有捎带卖一点墨锭的,也是惨兮兮地躲在旮旯角里。
徽州作为中国的“墨都”,从唐,宋至元,明,清,涌现了许多制墨名家高手。
徽州文房四宝简介

徽州文房四宝简介
徽州文房四宝是指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出产的徽州墨、徽州笔、
徽州纸、徽州砚。
四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文人
雅士必备之物。
徽州墨是指使用松烟、松枝、松节等原料炮制而成的墨,其墨色
沉稳、墨香独特,书写之后墨迹不易脱色。
徽州笔是指以鹿角、狼毫、兔毫为材料,经过数道工序制成的毛笔。
徽州笔柔软、富有弹性,适合写画各种线条、字体,成为文人雅
士的最爱。
徽州纸又称徽宣,是指使用凉水江浆、雪水坑浆和水漉蛤浆为原料,采用传统的井甑熟制工艺,手工制成的特产纸。
徽州纸质地细腻、洁白、且有良好的墨迹吸附能力,成为书法、绘画必备之物。
徽州砚是指使用花岗岩石、澄江石、斧头石等原料,经过加工、
填充墨汁、修整打磨等步骤制成的文房四宝之一。
徽州砚外形典雅、
造型别致,使用起来墨色浓郁、且墨味独特。
文房四宝作为徽州文化的代表,不仅常常被用于书法绘画、印章
文化等艺术领域,还被视作礼仪和收藏品。
打造泛徽州地区“文房四宝”旅游品牌

打造泛徽州地区“文房四宝”旅游品牌□ 老杨笔、墨、纸、砚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作为文明的载体,在中华文明存续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绘画、书法、装饰等艺术价值。
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文房四宝是一种独有性、稀缺性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旅游经济价值、社会人文价值。
一、泛徽州地区“文房四宝”概念文房四宝品类繁多,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于世,但以宣笔、宣纸、徽墨、歙砚为代表的四宝也是久负盛名、享誉海外。
宣笔、宣纸产于宣城市泾县,“天下墨业在绩溪”,歙县是歙砚的原产地。
泾县、绩溪、歙县互为毗邻、近邻,三县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同属徽文化圈。
在历史上,绩溪、歙县曾长时间隶属古徽州府管辖。
因此,本文从便于表述、徽文化的广泛影响、四宝文化与徽文化的内在联系等因素考虑,将泾县、绩溪、歙县及周边的文房四宝原产地、现产地、集散地并称为“泛徽州”地区。
二、“文房四宝”旅游可行性分析1、资源禀赋极高毛笔曾与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三分天下”,唯有毛笔延用至今,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而宣笔在汉代至宋末曾引领了毛笔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在唐代,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诞生了中国毛笔两大制法之一的“诸葛派”。
徽墨起于南唐,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占其半”。
徽墨中尤以胡开文制墨名冠海内外,1915年胡开文“地球墨”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产于泾县的宣纸,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美誉,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备受历代书画名家青睐,已经成为书画用纸的代名词。
歙县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的原产地,毗邻宣笔、宣纸、徽墨原产地,三地历史融合传承,再加上文房四宝之间的天然联系,歙砚应运而生,歙县现已发展成为歙砚的重要集散地。
日本前首相藤山爱一郎曾道:“从每一个砚台,可以体会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2、产品聚集富区在歙县-绩溪-旌德这条千余平方公里地带内,汇齐了以宣笔、徽墨、宣纸、歙砚为代表的文房精品,是鲜活的文房四宝“博物带”。
博物志│安徽文房四宝

博物志│安徽文房四宝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自古被中国文人视为知己。
据史籍记载,南唐后主李煜用过徽州奚廷珪制墨后,因其“落纸如漆,万载存真”,再不用它墨,从此,徽墨享誉天下。
后来,苏轼、黄庭坚、纪晓岚、刘墉、曾国藩、梁启超等历代大家,都效法李后主,量身定制徽墨,这种小批量制作,个性化设计的墨锭,被称为订版墨。
明清两代政府规定,御用墨只有皇家造办处和徽州工匠有权制作;徽州制墨发展到清代,先后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
其中,胡天柱于1765年乾隆年间,始创“胡开文”,是清代四大墨家中的最后一家,终成徽墨业中集大成者。
1915年,“胡开文”创制的“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炭黑是生产墨最重要的原料。
相传,先民偶然之间,发现以树枝点蘸炭黑,可以记录符号勾勒线条,最早的笔墨由此诞生。
此后数千年,有机物经过高温燃烧结成的无定形碳颗粒,成为中国墨的基本原料。
今天,工人所使用的燃料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桐油。
优质的桐油,取自湖南四川山的阳面,树龄五年以上的桐树,它在低氧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炭粉,通过密封的管道,直接到达收集袋里。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这是宋人形容收取油烟的诗句,从《齐民要术》到《天工开物》,都详细记录了古法点烟的程序,今天,只有在徽州,依然能够亲眼看到这古老的工艺。
《天工开物》中记载,每一位熟练的点烟工人可以掌管200盏油灯,操作必须敏捷,否则油烟过老则不堪使用。
古法烧烟灯火微小,工人又容易掌握火候,所以烧出的油烟颗粒细腻,倍受挑剔的书画家推崇。
但古法烧烟出品率极低,每斤油只能收取不到一两优质烟。
仲夏的徽州,白天地表温度超过摄氏40度,为了营造让桐油缓慢燃烧的低氧环境,整个操作空间必须密不透风,在厚厚的烟尘里,在闷热难耐的斗室中,烧烟师傅每天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
中国人说:墨分五色。
同样的黑,落在纸上便出现焦、浓、重、淡、清的“五色”,加上纸本身的白,又有了“六彩”的玄妙。
黄山徽州研学方案:文房四宝访徽州 励志成材攀黄山

文房四宝访徽州 励志成材攀黄山研学方案【适合人群】:初、高中生(13-18周岁)【适合时间】:春、夏、秋季【课程地点】:黄山市【课程时间】:五天【课程亮点】:1.走近“东南邹鲁”,品读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读书风气2.走进徽州古村落,了解自然因素和徽商对徽派建筑以及古村落布局的重要影响3.知行合一,多种徽州非遗项目体验:亲手体验宣纸、徽墨的制作工艺流程,深度了解文房四宝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4.登览黄山,磨练心智,光明顶放飞理想,树立远大抱负,勇敢追梦【课程目标】:1.培养五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2.了解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探究徽商的成因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3.了解徽州自然环境对徽商、徽州民居、徽州饮食等成因的重要作用4.领略黄山大好河山,磨砺心智,激发爱国热情,树立远大理想5.了解徽州非遗,走进百年作坊参观、学习宣纸、徽墨的生产工艺,动手体验“捞一张纸”、“描一块墨”、“做一支笔”,深度了解文房四宝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考察非遗的现实传承情况6.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品尝徽菜代表菜肴,动手制作“深渡包袱饺”。
探讨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徽州餐饮的影响【课程安排】(可根据学校要求调整)【课程解析】【黄山市地理概况】黄山市,简称徽或黄,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
1987年废除徽州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
黄山古称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黄山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
黄山市地处安徽省南部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
属亚热带北缘,气候类型为时间 课程安排 学习内容第一天 全天 抵达黄山市 1. 文明乘车,遵守乘车安全守则。
安徽文房四宝是指什么关于安徽的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安徽文房四宝是指什么关于安徽的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文房四宝通常指笔墨纸砚,安徽文房四宝具体指的是宣纸、宣笔、徽
墨和歙砚,安徽作为宣笔、徽墨、宣纸、歙砚的故乡,有着集文房珍品于
一地的特殊文化地位,千百年来,安徽文房四宝因工艺精湛而闻名遐迩,
成为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化珍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
绘画工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
徽墨、宣纸、歙砚、洮砚、端砚。
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文房四宝通常指笔墨纸砚,安徽文房四宝具体指的是宣纸、宣笔、徽
墨和歙砚,安徽作为宣笔、徽墨、宣纸、歙砚的故乡,有着集文房珍品于
一地的特殊文化地位,千百年来,安徽文房四宝因工艺精湛而闻名遐迩,
成为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化珍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
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
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
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徽州文化作文素材

徽州文化作文素材篇一《探秘徽州文化之古民居的魅力》徽州文化就像一个神秘而诱人的宝藏,隐藏在安徽的那片土地上。
我有幸去徽州走了一遭,这一趟可让我对徽州文化有了不少独特的理解。
抵达徽州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被那些古民居给牢牢吸引住了。
那些古民居啊,就像是一群默默伫立了千年的老者,虽然外表已略显沧桑,但是每一道刻痕,每一块砖石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我走进了一座古民居,刚踏入门槛,就感觉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
屋子是那种典型的徽式建筑风格。
大门外面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地上铺着的石板,有些地方已经斑驳不平了。
我好奇地伸出脚,去踩那些石板,高一块低一块的,不小心差点扭了脚。
我心想这怕是很多代人的脚印才把这石板路给折腾成这样的吧。
庭院里摆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石头,看上去像是随意摆放,但我知道这里面肯定藏族着什么讲究。
有一块石头像只趴着的乌龟,还有一块模样像一朵懒洋洋的云彩。
进入屋内,采光有点昏暗,但这恰恰给屋子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房梁和柱子那是相当粗,摸着那柱子,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当年建房时工人们喊着号子抬着大梁的画面。
木头的纹理在指尖划过,很粗糙,却有一种很实在的感觉。
屋内的木雕更是惊艳到我了,门窗上那些雕刻精细极了,有花鸟鱼虫,还有各种戏曲人物。
我凑近去看那些戏曲人物,那眉眼儿啊,就像活的一样。
有一个像是穆桂英在耍大刀,大刀上的纹路清晰得很,看她的表情,那叫一个英姿飒爽。
我这看得眼睛都不舍得挪开了,越看越觉得古代徽州人的技艺高超,这要是换我,拿着刻刀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墙面上的壁画也是讲究得很,色调虽然有些暗沉了,但图案还是能够一眼看明白。
画的大部分都是神话故事或者家族的祥瑞之兆。
比如说有一幅画的是麻姑献寿,那麻姑的服饰上的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再看看旁边的寿星老儿,那胡子又长又白,刻画得简直逼真到不得了。
在这屋子里走一圈啊,就像在翻阅一本古老的历史书,每一章节都记载着徽州人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这徽州的古民居就是传承徽州文化的超级大功臣,默默地把这古老的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徽派文化有哪些(二)

徽派文化有哪些?(二)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下工艺方面的文化吧。
在工艺领域向来是“最高技艺在徽州”。
徽派的工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徽派的工艺以灵性、高超技艺让人叹服。
徽州四雕、文房四宝向来都是安徽工艺的骄傲。
一、文房四宝之徽墨宣纸歙砚文房四宝一词出于北宋诗人梅尧臣诗句:“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和歙砚(现安徽歙县)。
典型代表:徽墨(胡开文墨)宣纸(红星宣纸)歙砚(金星砚)胡开文所制的墨,坚而有光,黝而能润,入纸不渗,芬香悠久。
他所制作的“集锦墨”则长期作为贡品被送入宫廷。
胡开文由于以制墨而著称,被清政府赐予奉天大夫。
1915年胡氏后人所制的“地球墨”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红星宣纸是我国宣纸行业中唯一3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的产品。
产地泾县为手工制造宣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檀皮、草料、调料、溪水等等。
歙砚中名气最大的是金星砚。
从唐代开采歇石以来,金星砚的名气一直高居首位,被人们认为是歙砚的代表。
金星砚硬度高,坚润耐磨,且越磨越亮,冲洗容易,光亮如初,是砚中之上等佳品。
二、徽州四雕安徽南部,山川秀美,名胜古迹遍布。
人文景观则以徽派建筑最为著名。
在古建筑门楼、门罩等构件上几乎遍饰精细的雕刻,这些分别用木、砖、石、竹雕成的作品,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被中外艺术家赞誉为“徽州四雕”。
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形式之美,在我国明清民间雕刻史上堪称奇迹。
典型代表:砖雕(歙县博物馆灶神庙砖雕)石雕(西递黟县青大理石石雕宝瓶)木雕(西递“惇仁堂”木雕)竹雕(祁西竹雕茶壶)歙县博物馆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西递黟县青大理石石雕宝瓶:瓶身所饰山水云雾花纹图案,采用了浮雕与镂空雕刻相结合的手法,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跟着非遗游歙县丨徽墨歙砚:刀刻火燎下的文明传承

跟着非遗游歙县丨徽墨歙砚:刀刻火燎下的文明传承一锭墨、一方砚、一管笔、一卷纸,文房四宝,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挚爱。
作为兼享“徽墨之都”和“歙砚之乡”美誉的歙县,这里的徽墨歙砚已流传千年。
让我们一起走进歙县,探访徽墨、歙砚,感受徽州古城千年文化之美吧!徽墨徽墨,即徽州墨(以安徽省徽州的绩溪县、屯溪区、歙县三地为徽墨制造中心),是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
歙县自古以来一直享有“墨都”的美誉。
徽墨始祖奚廷珪受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其国姓,从此歙州制墨名噪全国。
徽墨由黄山松炼烟制墨,品质上乘,用于书画创作,可保作品墨色千年不褪,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被历代文人、收藏家和鉴赏家视为至宝。
可谓“黄金易得,李墨难求”。
清乾隆以后以胡开文墨最为出名。
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有100多名制墨人。
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十一道工序,百名徽州制墨人的汗水铸造了“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的徽墨。
歙县自古就是徽墨的制作中心,这里有发展徽墨的天生资源和优越条件,源远流长的制墨历史培育出了大批的艺术名匠。
如宋代制墨大师潘谷,现今的徽墨大师周美洪、项德胜、项胜利等。
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徽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作为徽文化的一宝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古城歙县有发展徽墨的天生资源和绝世条件,千年的制墨史培育了大批的艺术工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墨的用途将会更广、销量更大。
推荐参观点:1. 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歙县老胡开文墨厂2. 徽韵工艺品厂徽韵工艺3. 聚墨堂歙县聚墨堂墨业有限公司歙砚歙砚历史悠久,据文献和现存石砚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
时至今日,歙砚已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等100多个品种。
歙砚的石质与众不同,具有“莹润细密,石质坚润,纹理缜密,贮水不涸,发墨如油”的特点,宜于书画、研磨。
千百年来,歙砚因其材质与砚之功用相契合,加上奇巧的构思与精湛的雕琢,集诗、书、画、印、金石、雕刻、文字诸多艺术于一体,极具使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徽州之行,成长之路——总结

走进大课堂,拓展大视野——“梦幻徽州,贾而好学”研学活动总结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4月23日至26日,我校120名学生及13名老师来到了让人痴绝梦迷的徽州进行研学活动。
正如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在前期精心安排下,我们四天先后组织了十次学习活动,此次研学让师生都受益匪浅。
一、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25日我们一行来到宏村,这里保留有最完整的明清时期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来到这里,宛如进入一幅泼墨山水画,这里的一景一物都是极富灵性的。
小桥流水人家,亭台楼阁桥坊,当诗意与世俗生活完美结合也莫过于此。
我们怀着崇敬谨慎的心情走过这里,感受着徽派古民居的青瓦白墙与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午,来到徽派园林研学基地,学生在专业园林老师的带领下,开展徽派园林微景观制作和建设,体验活动包括夯土、放线、花径铺设、旱溪设计、植物草坪、花柱创意等工序,通过动手实践,领略中国园林艺术之美。
历时3个半小时,13个团队完成了设计与制作,专业老师评分,有6个组获胜。
这样的安排真是做到了知行合一。
二、传统工艺制作的徽墨在中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如果将笔和纸比作姊妹的话,墨与砚便可以说是兄弟了。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上,闻名遐迩的安徽省黄山市有六个项目入选,其中,徽墨制作技艺和歙砚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徽墨、歙砚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24日下午,我们在古徽州老胡开文墨厂,参观徽墨、歙砚制作过程,亲自体验徽墨鎏金技术。
此墨厂至今保持着原始工艺制作徽墨,看着老工匠一道道严谨、认真的制作,真正体验到了工匠精神。
三、博大的徽州文化26日参观了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陶瓷、砚台、徽墨、书画、徽州三雕、等各种文物,明晰了徽派内涵,参悟了徽州文化建筑、艺术、教育、科技等多层面的成就。
配合观看大型演出《徽韵》,与黄梅戏演员学唱黄梅戏等实景课堂:我们进一步解读徽文化历史,在活动中品读感受,增进民族文化底蕴。
《徽州文化》解说词第十一集 文房四宝

《徽州文化》解说词·第十一集 文房四宝伴随着徽州经济的辉煌,徽州文化也曾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流光溢彩,这当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推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的向前发展。
徽州在文房四宝上所作的贡献,就足以让世人注目。
徽墨的诞生地就是徽州,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始于唐末,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因战乱携子廷圭南逃至歙州,定居下来之后,重操制墨旧业,而后,奚家制出 “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 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遂令奚廷圭为 “ 墨务官 ”,并赐姓李,徽墨顿时名扬天下。
自此以后,徽墨制造变成了传统工艺,各朝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徽墨不断推陈出新,到了清代,徽墨制作出现了四大名家,即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这是绩溪县上庄镇胡开文故居,胡开文本名胡天柱,生于 1742 年,乾隆 20 年,胡开文到了当时休宁县城汪启茂墨店当学徒,由于干活勤快,不怕吃苦,不久被汪启茂招为上门女婿。
乾隆 47 年,胡开文承继了汪启茂墨店,后来将 “ 汪启茂墨店 ” 改名为 “胡开文墨庄 ” ,开始了真正的创业之路。
胡开文自立旗号之后,精益求精,在创新上更是下了大功夫,他摸索出了一套 “ 岭耀彩 ” 墨模,用它制出的墨,震动了制墨界和文坛,自此之后,他的后人将制墨业不断发扬光大。
1915 年所制的 “ 地球墨 ”,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徽墨开始享誉世界。
歙砚的兴起和徽墨很相似,唐朝时山西人移民至徽州后发现徽州一些地方的石头质地坚硬漂亮,于是,尝试着用这种石头刻制砚台,据说,曾经有一方金星砚台,传到了南唐皇帝李璟的手中,李璟一时惊叹,赞不绝口,连称 “歙砚甲天下 ” ,歙砚也因此名声大噪。
歙砚的原料产于婺源县龙尾山,龙尾山位于高山峻岭之中,交通闭塞,采石工人往往要冒着生命危险,靠一锤一锤的凿,一镐一镐地挖,起早摸黑,采石的艰难愈显出砚石的珍贵。
歙砚发墨而不耗墨,贮水而不吸水,润笔而不损毛,经久耐用,还有着质地细蜜、纹饰精美的特点。
3天2夜文旅研学带你走进中国文房四宝!看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

3天2夜文旅研学带你走进中国文房四宝!看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往事越千年,文房四宝曾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宠•如今不再“叱咤风云”•从毛笔到硬笔再到键盘无纸化作为中国的非遗,文房四宝究竟改何去何从非遗笔、墨、纸、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代表了文人的艺术情趣和工匠的创造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格调与精神而徽州文房四宝“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最为声名显赫,享誉中外,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捧▼【本期文旅研学游】将带孩子们走进古徽州开启期待的3天2晚的研学之旅去探索神秘的文房四宝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邂逅美丽的黄田古村落体验民俗、国学课堂、黄田晒秋捞纸探秘文房四宝探秘文房四宝,体验徽州文化探寻宣笔、宣纸、徽墨、歙砚文房四宝制作流程体验徽州人文魅力感受“敬亭诗山看不厌”之风光领略诗人当年泼墨宣纸,挥洒山水之意第一幕:宣纸文化历经千年,在宣纸的故乡—安徽· 泾县对于宣纸的传统制作技艺依然完整保留去泾县乌溪的中国宣纸博物馆看看这座耗资亿元,占地40000平方米中国最大的宣纸博物馆宣纸之乡宣纸文化园1/ 参观泾县宣纸博物馆泾县宣纸博物馆包括宣纸博物馆、宣纸技艺展示与体验区、宣纸原料观赏与加工区、书画家创作中心四部分,是全国首个系统性综合宣纸博物馆。
宣纸文化园2/ 了解宣纸的制作过程了解宣纸制作的全过程,了解“纸寿千年”的奥秘,在博物馆的各个场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工序的现场制作,每一张宣纸的诞生,都凝聚了岁月的积淀;三丈三2宣纸致匠心:工匠们的巧思,巧做,还有辛勤的汗水,对品质的坚守,对创新的不断追求。
晒纸宣纸制作工艺孩子们参观3/ 自制生肖纪念宣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一百多道工序,而决定宣纸成败的就是捞纸这道工序;捞纸宣纸的好与坏、厚与薄、纹理和丝络就全在这一“捞”上。
让我们参与体验捞纸,自制生肖纪念宣纸。
动手捞纸4/ 体验木版印刷术木版印刷术和宣纸结合,通过怎样的技术处理,能够展现更丰富多彩的图案效果呢?第二幕:泾县宣笔厂本次我们去的是“三兔牌”宣笔厂它曾受到中央电视台的专题报道被授予“国之宝”证书先后荣获省、部优质产品及“金奖”等称号三兔宣笔1/ 参观泾县宣笔厂参观【泾县宣笔厂】,文房四宝之首的宣笔,宣笔原产地为宣城市宣州区和泾县。
黄山徽州文化博物馆作文

黄山徽州文化博物馆作文在黄山,有一个地方,它就像一个装满了时光宝藏的巨大箱子,那就是徽州文化博物馆。
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博物馆的大门时,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兴奋得不行。
眼前的建筑,既有着现代的简洁大气,又带着点儿古色古香的韵味。
一进大厅,那种宽敞明亮的感觉瞬间让我心情大好。
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
最先吸引我的是那些展示徽州传统建筑的部分。
我站在一个巨大的模型前,眼睛都看直了。
那模型把徽州的古村落展现得淋漓尽致,青瓦白墙,马头墙高高翘起,就像要飞起来似的。
我仿佛能看到在那悠长的小巷里,孩子们嬉笑打闹着跑过,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我凑近了仔细瞧,那模型里的小窗户、小门槛,甚至是门口的石狮子,都做得那么精细,真让人佩服。
我忍不住想,当年建造这些房子的工匠们,得花多少心思和力气啊!他们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全凭着一双双勤劳的手,把一块块砖头、一片片瓦片变成了这么美丽的家园。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徽州木雕。
哎呀,那可真是巧夺天工!有刻着花鸟鱼虫的,有刻着人物故事的。
其中有一块木雕,上面刻的是一群人在庆祝丰收。
那人物的表情,那欢乐的氛围,简直就像要从木头里蹦出来一样。
我盯着看了好久,心里琢磨着,这得用多小的刻刀,多细腻的心思,才能刻出这么生动的画面啊!还有那些展示徽州民俗的区域,也让我大开眼界。
我看到了传统的婚礼习俗,那大红的嫁衣,精美的头饰,让我仿佛看到了新娘子娇羞的脸庞。
还有过年时候的热闹场景,舞龙舞狮的,放鞭炮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徽州文房四宝的地方。
哇,那宣纸,薄得跟蝉翼似的,摸起来却又那么柔软光滑。
还有那徽墨,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气,听说好的徽墨能保存上千年都不会褪色呢!旁边的砚台也是各式各样,有的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造型别致,让人爱不释手。
我拿起一支毛笔,想象着古代的文人墨客们用这些工具挥毫泼墨,写出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词文章,心里不禁充满了敬佩。
有关徽州文化作文

有关徽州文化作文说起徽州文化,那可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我呀,有幸亲身感受过徽州的魅力,那独特的文化韵味,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期,我满心期待地踏上了前往徽州的旅程。
当我刚踏入那片土地,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眼前是一片片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黑白相间,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我沿着青石板路漫步,路边的小店一家挨着一家。
有卖文房四宝的,那宣纸的洁白、徽墨的浓香、歙砚的温润,让人忍不住想要挥毫泼墨一番;有卖传统糕点的,那香甜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勾得我肚子里的馋虫都闹腾起来。
我走进一家糕点店,店主是一位和蔼的阿姨,她热情地给我介绍着各种糕点,还让我品尝了一块刚出炉的黄山烧饼。
哇,那酥脆的外皮,咸香的梅干菜肉馅,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座古老的祠堂。
祠堂的大门敞开着,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走了进去。
里面的木雕、砖雕、石雕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那些雕刻的人物、花鸟、走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仔细地观察着一根柱子上的木雕,上面刻着的是一群孩童在嬉戏玩耍,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捉迷藏,那生动的场景让我仿佛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出了祠堂,我又来到了一条小溪边。
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溪边有几位阿婆正在洗衣服,她们用木棒捶打着衣服,嘴里还唠着家常。
我在溪边蹲下,伸手触摸着清凉的溪水,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祥和。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徽州的夜晚别有一番风情。
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照亮了整个街巷。
我找了一家小饭馆,点了几道地道的徽州菜,有臭鳜鱼、毛豆腐,还有绩溪一品锅。
那臭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鱼肉鲜嫩,汤汁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毛豆腐则是外酥里嫩,配上特制的酱料,别有一番风味。
绩溪一品锅更是丰富多样,一层一层的食材码放得整整齐齐,有肉、有蛋饺、有蔬菜,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在徽州的那几天,我还参观了许多古村落。
那些村落依山傍水,宁静而美丽。
徽派古镇游记品味安徽的历史与文化

徽派古镇游记品味安徽的历史与文化徽派古镇游记——品味安徽的历史与文化古镇的穿堂之旅徽派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游人。
宛如穿越时光隧道,我来到了这座中国古老的徽派古镇。
一踏入徽派古镇,我就被它的独特韵味所吸引。
张灯结彩的老街上,保存着传统的徽州建筑,石板路两旁是古朴的砖墙,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木质招牌。
街角的角楼、庙宇和宅邸散发出浓厚的徽州风情,仿佛可以听到曾经的商贩叫卖声和徽派士人的谈笑声。
漫步在古镇的街巷间,我好像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时空。
每家每户都有着它独特的特色,自成一派。
青砖砌成的矮墙、庭院里的假山水池和小桥流水,点缀出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细看建筑,可以发现每一块砖、每一根梁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执着。
这些传统的建筑材料,经过多年的沧桑依旧完好如初,让人叹为观止。
沿着街道一直往里走,我来到了一间传统的宅院。
院门上的匾额写着“赋律香园”,这是一家赋琴制作传承百年的香园。
走进院内,一种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其中。
在这里,我看到了年轻的工匠正在细致地制作赋琴,亲身感受到了工匠们对传统手工艺的执着和热爱。
品味徽派菜肴,领略徽州文化除了古街古巷,徽派古镇还以独特的徽派菜肴闻名于世。
我来到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徽州饭店,准备品尝地道的徽菜。
菜肴摆在桌上,给人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感觉。
徽派菜肴以其精致细腻的做工和独特的烹饪技巧而受到赞誉。
我先品尝了一道徽派传统名菜——“毛豆花肉”。
这道菜肴选用嫩豆腐、嫩猪肉和新鲜的毛豆,经过多道烹饪工序,口感鲜嫩,回味无穷。
接着,我尝试了另一道美味——“徽派口味红烧肉”。
肉质酥烂,入口即化,色香味俱佳,令人满意。
除了美食,徽州文化也是古镇的一大亮点。
徽县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的故乡,这里的徽墨、徽纸、徽砚和徽章都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质而闻名遐迩。
我来到了一家古馆,参观了他们的徽墨制作工坊。
在这里,我看到了工匠们亲手磨制的徽墨,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技巧,将松烟、沉香等材料研磨成墨,既典雅古朴又饱含着徽州文化的底蕴。
徽文化之文房四宝调研报告

徽文化之文房四宝调研报告徐正丹(3092110234)起源: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江西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文房四宝之——笔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
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发现的史前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
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古笔的品种较多,从笔毫的原料上来分,就曾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
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
从笔管的质地来分,又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
文房四宝之——墨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
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
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
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探索文房四宝,领略徽州风情”指导教师:朱小龙老师系别:旅游管理系专业:旅游管理班级:旅游管理1班姓名:姚玉凤组毕业设计——“探索文房四宝,领略徽州风情”三日游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指导老师:朱小龙老师11旅游管理(1)班姚玉凤盛万友李惠妹余美丽伍琴鲍玉孙晓龙张琪王慧摘要-------------------------------------------4绪论-------------------------------------------5 第一章背景分析---------------------------------------6 第二章线路的价值及需求分析---------------------------72.1线路的市场占有率2.2旅游线路的价值第三章线路内容--------------------------------------93.1线路设计3.2成本核算第四章线路的市场营销及宣传-------------------------12 第五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15 附录问卷调查-------------------------------------17 总结语---------------------------------------19成员安排及参考文献---------------------------20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而安徽作为文房四宝的主要生产基地,更是体现了徽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制作工艺的巧夺天工。
2004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州被授予了“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荣誉称号。
这项光荣称号更是奠定了徽州在文房四宝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徽州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而文房四宝集中体现了徽州传统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房四宝早已不作为书写工具供人使用,更多的是作为人们的爱好和兴趣继续流传。
青少年把学习书法和国画当做一项才艺或用来陶冶情操,而老人们则更多的是因为兴趣爱好,为单调的老年生活寻找乐趣。
正因如此,我国的这项传统文化才能源源不断的流传下去,在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屹立不倒。
本条路线的设计,将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及独特的方式表现徽州文化,引领游客一同感受徽文化的内涵与奥秘,为游客呈现一个多姿多彩、触手可及的徽文化。
关键字:徽文化、亲身体验、精神享受绪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使旅游业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而旅游很大一部分是依赖文化存在的,文房四宝作为文明的载体,在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绘画、书法、装饰等艺术价值。
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文房四宝是一种独有性、稀缺性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旅游经济价值、社会人文价值。
安徽是文房四宝的主要生产基地,以宣笔、宣纸、徽墨、歙砚为代表的四宝也是久负盛名,享誉海外。
所以,我们选择最能代表徽州特色的文房四宝作为这次的主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学习、工作的传统书写方式逐渐被信息社会的电脑所取代,毛笔、甚至是钢笔可以说与现代普通大众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然而,在原有书写功能逐渐弱化的同时,书法作为一种爱好却正在被更多的普通民众特别是高端人士所青睐,书法热也逐渐兴起。
与此同时,作为书法媒介的文房四宝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收藏价值也逐渐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成为收藏领域的新宠。
徽州地区文房四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很难被复制和移植。
因此,文房四宝旅游具有很强的垄断性、持久性、可重游性,这是将徽州地区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之源泉,对旅游者能够产生持久的吸引力。
并且文房四宝这一旅游主题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是有爱好兴趣的人都是潜在市场,而其中又以老年为主。
我们这次设计的旅游线路与以往游客置身事外的旅游不同,而是让游客亲自参与到制作中,身临其境更能使人印象深刻,既可以调动兴趣也不会使人感到旅途劳累,两全其美。
第一章背景分析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
传统文化让国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之一。
徽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更是徽州文化一大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笔墨纸砚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宝”,人们用它们传递亲情浓郁的家书,书写传诵千古的文章,创作令人惊叹的书画精品,筑起了中华文明的大厦。
它们不仅仅是简单实用的书写工具,更是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火炬,映照出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再只关注于物质上的需求,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因此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为了可以更好地服务大家,满足出游者的一种需求,丰富大家的旅游生活,我们特此推出了一条精品旅游路线:宣城宣州(参观宣州宣笔厂,了解宣笔的具体制作过程以及不同的用途)——宣城敬亭山(敬亭山风景名胜区)——泾县(参观宣纸文化园,暨中国宣纸传习基地,亦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绩溪县(上庄胡开文徽墨厂,“中国徽墨之乡”,)——黄山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歙砚工艺厂)——黄山市屯溪老街(感受徽州古文化,购买文房四宝纪念品)——休宁县万安古镇(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誉)——行程结束。
此次旅游线路内容丰富多彩,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徽州文化的无穷魅力、独特风韵,同时也欣赏了自然山水风光。
这条线路老少适宜,凡是对徽州文化有兴趣并且想要深入了解的皆可参加,所以面向的是广大群众,而其中又以老年人为主。
作为徽州文化特色之一的文房四宝,是我们此次旅行的重点,因此我们的第一站选择在宣城,是宣笔、宣纸的发源地,且享有盛誉。
此次旅游可以让大家更深一步的了解徽州,加大对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同时,也能丰富人们的阅历和增强体质,集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也是经过仔细慎重的考虑和斟酌,让大家玩的开心,游的愉悦,不会觉得整个行程过于松散或紧张。
所以希望此行能够促进大家的交流与讨论,丰富自己的生活,也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光。
第二章线路的价值及需求分析2.1 线路的市场占有率2.1.1我们此次设计的旅游线路是:宣城市(参观宣州宣笔厂,观赏宣笔制作流程;参观敬亭山风景名胜区)————泾县(游览泾县宣纸文化园)————绩溪(“中国徽墨之乡”参观徽墨厂以及歙砚工艺厂)————屯溪(游览屯溪老街,购买文房四宝纪念品————休宁(游览万安古镇)2.1.2主要市场:这条线路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书法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正好符合了现代社会对“中国国粹”的日益重视以及书法本身在时代进程中所彰显的魅力。
更深层来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当代人们渐渐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扬的重要性。
书法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更可以使人们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我们设计的这条“探索文房四宝,领略徽州文化”的旅游线路抓住了这一独特视角,在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旅游者,其中尤以老年为主。
2.2 文房四宝旅游线路的价值2.2.1文化底蕴:安徽省皖南地区拥有文房四宝特产。
我国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离不开文房四宝。
而安徽省的宣笔、宣纸、徽墨、歙砚则是文房四宝中的精品。
皖南地区包含了以上这些旅游资源,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制作流程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徽州文化。
2.2.2历史名人:皖南地区有许多杰出的书、画作家,同时也拥有许多书、画作品。
如赵朴初,张大千,徐悲鸿等等。
2.2.3市场条件: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书法爱好者不分年龄,不分地区。
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因此文房四宝对于许多爱好书法的人来说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2.2.4文化内涵:徽州文化和书法文化的结合,会散发出更深厚,更有内涵的别样魅力。
2.2.5传承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开发“文房四宝”旅游线路,对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来说具有巨大意义。
第三章线路内容3.1线路设计第一日 1. 集合时间:8:00 集合地点:合肥市黄山路学苑大厦到达时间:11:30 到达地点:宣州宣笔厂2. 就餐地点:好再来土菜馆3.12:30——14:00参观宣州宣笔厂,观赏宣笔制作流程。
4.15:30——17:30游览敬亭山风景名胜区。
5.结束景区游览后乘车赴宣城市区,宿文景假日酒店,在酒店用晚餐。
第二日1.集合时间:7:00在酒店内吃早餐。
2.乘车赴泾县宣纸文化园,路程大约100分钟。
3.9:00——11:00游览泾县宣纸文化园。
4.结束游览在附近农家乐就中餐。
5.13:00——14:00赴“中国徽墨之乡”绩溪县参观徽墨厂。
6.16:00——18:00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歙砚工艺厂)歙砚之佳,参观结束后前往歙县市区就晚餐,宿歙县。
第三日 1. 早上7:00集合,在酒店用早餐。
2.乘车赴屯溪老街,路程约一个小时。
3. 8:00——10:30游览屯溪老街,购买文房四宝。
4. 游玩结束后在当地餐馆就中餐。
5. 13:00——14:30 游览休宁县万安古镇。
6.结束行程,驱车返回。
3.2 成本核算对内报价:总费用是5029元,此组团为30人,则每人费用为168元。
各个景点及住宿餐饮费用每人355元。
全行程共需要费用15679元,则总共每人523元。
对外报价:总费用是5029元,此组团为30人,则每人费用为168元。
各个景点及住宿餐饮的费用每人510元。
全行程共需要费用20329元,则总共每人678元以上是各景点和住宿地方的对外报价以及导游费用450元,旅游大巴费用2100元。
总路程公里777公里,每百公里25升的油,每升油价按照7.6元计算(如有变动,按照出团时的油价计算)。
各个景点及住宿餐饮的费用对外每人510元,对内每人355元。
对内全程总费用为:15679元对外全程总费用为:20329元总盈利为:20329-15679=4650 元备注:交通:汽车集合地点:合肥市黄山路学苑大厦集合时间:早上7点住宿:文景假日酒店和四季花酒店(挂四星酒店双人标准间)导游:当地中文导游讲解(自由活动期间不提供导游服务)第四章线路的市场营销及宣传4.1旅游市场及其市场营销旅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在于它所出售的不是具体的物质产品,而是以劳务为特征的包价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