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免疫学实验
![免疫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154ff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4.png)
免疫学实验免疫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和功能,并通过实验手段来深入了解和探索免疫系统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免疫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实验方法,以及它们在研究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疫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免疫学实验主要涉及到免疫细胞、抗体和抗原的相互作用。
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抗体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可以识别和结合到体内外入侵的病原体,激活免疫系统进行防御。
而抗原则是一种能够引起免疫系统反应的物质,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等。
在免疫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ELISA等。
免疫组化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或细胞中某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标记和检测目标蛋白质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则是一种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面标记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进行鉴定和分类。
ELISA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的方法,它基于酶标记免疫吸附技术,可以测定目标物质的浓度和活性水平。
除了这些基本方法,免疫学实验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研究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例如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通过实验手段,我们可以研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并探索潜在的治疗策略。
例如,在免疫细胞治疗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提取、修饰和培养免疫细胞,并将其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
此外,免疫学实验还有助于研发和评估新型的免疫药物和疫苗。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研究药物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并评估其用于治疗疾病的潜力。
免疫学实验在疫苗研发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估免疫细胞对疫苗的反应和效果,我们可以确定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免疫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研究领域。
免疫及病原生物学试验指导试验室规则试验一免疫学基础
![免疫及病原生物学试验指导试验室规则试验一免疫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4eb195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0.png)
免疫及病原生物学实验指导免疫及病原生物学实验,是本课程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目的,旨在验证理论课中讲授的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技能,通过学生对常见病原生物性状的识别,粪、血等标本的检查,进一步了解各种临床标本的诊断程序,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为今后学习传染病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基础。
实验项目的完成,有的是通过老师示教,有的是学生自己操作,也可观看录像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对实验中的具体操作给予了说明和提示。
实验室规则免疫及病原微生物学实验的对象,大都是病原微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各种试剂和仪器设备,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认真规范化地进行实验操作。
一、树立无菌观念进入实验室要穿好工作服,必要时还须戴帽子、口罩。
只带有关的文具和讲义。
禁止吸烟,吐痰,吃零食。
不喧哗,不随便触摸物品。
用过的带菌器材,材料等应放入指定的容器消毒,如遇污染材料破碎或不慎污染其他物品,应立即报告老师消毒,不得擅自处理。
离开实验室前,要用肥皂、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将工作服外面向内折好。
二、注意安全酒精、盐酸、二甲苯等物品不可靠近火源,酒精灯不可互相点燃。
实验室内任何物品或材料不得带出室外。
三、爱护国家财产,节约实验用品显微镜、标本等应注意保养,损坏器材应主动报告、登记并赔偿。
实验完毕,物归原处,整理桌面,需培养的物品送入培养箱。
值日生检查水电,关好门窗,然后离室。
[注意事项] 除了要结合实际介绍实验室规则以外,还要带学生看一看实验室的条件环境,常用器材的安放场所,另外,还要向学生介绍贯穿于整个学期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如预习、认真并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要结合理论进行分析,若实验结果不正确,要独立思考找出原因等。
实验一:免疫学基础一、实验目的:1、熟悉免疫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规则。
2、认识免疫器官胸腺、禽类的腔上囊。
3、熟悉吞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4、观察豚鼠过敏性休克的现象并分析之。
免疫检验知识点总结
![免疫检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2fdf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4.png)
免疫检验知识点总结一、免疫检验的基本原理① 抗体与抗原的相互作用免疫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抗体是一种由机体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可以识别并结合与之对应的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种特异性相互作用是免疫检验能够有效识别某些疾病的基础。
② 免疫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免疫检验的灵敏度是指测试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到低浓度抗原或抗体的能力,而特异性是指方法能够区分目标抗原或抗体与其他非特异性成分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免疫检验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才能准确诊断疾病。
二、常见的免疫检验方法1.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的免疫检验方法。
它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结合,通过酶底物的显色反应来检测特定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ELISA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各种疾病的标志物,包括感染病原体、肿瘤标志物、药物残留等。
2. 免疫荧光分析免疫荧光分析是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识别和检测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
通过荧光显微镜或荧光光度计来观察或定量分析荧光信号,以确定特定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荧光分析广泛用于细胞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诊断。
3. 免疫固定电泳免疫固定电泳是通过将抗体和待检测的抗原在电泳条件下结合,然后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特定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固定电泳在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 放射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的抗原或抗体结合,通过放射性测量仪器来检测特定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放射免疫测定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检测一些低浓度的生物分子。
5.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利用激光技术和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和分析细胞表面或内部标志物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分析大量细胞样本,广泛用于免疫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诊断。
三、免疫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传染病的诊断免疫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感染病原体的检测,例如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
免疫学检验基础理论知识
![免疫学检验基础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0fa6d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7.png)
IgE:血清中含量最少,介导1型超敏反应。 IgD:血清型IgD作用尚不清楚。
抗原抗体反应
定义:抗原及相应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原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决定簇及 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和亲和性。这种特 性是有抗原、抗体分子空间构型所决定的。
3、加酶标抗Ig
及抗体结合 洗涤
EYY
4、加酶作用的底物
+
产生颜色
间接法测抗体
EY EY EY
2、加待检物 无抗体及抗原结
洗涤
3、加酶标的抗 洗抗涤体
4、加酶作用的底
- 不产生颜色
Y EY
EYY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类型
竞争法 竞争法可用于抗原和半抗原的定量测定,也可对
抗体进行测定。 酶标记抗原(抗体)及待测品中的抗原(抗体)
洗涤
3、加特异性 抗原,及特异 性抗体结合
洗涤
4、加酶标抗体 及特异性抗原结 合,加底物显色
捕获法原理
YYY YY YY YY YY YY YY
YY YY YY
-
EY EY EY
1、固相化抗人 IgM
2、加待测物 非特异性IgM 和抗人IgM结合
洗涤
3、加特异性抗 原,不能及非 特异性IgM结合
洗涤
抗原
完全抗原及半抗原 完全抗原: 具有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的物质,多为分
子量大于5000的蛋白质。 半抗原: 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一般
为小分子化合物,例如某些激素、药物等。
免疫系统组成
抗体
抗体: 机体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 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及 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 白(Ig)。
从基础知识到操作技巧:医学检验免疫实习经验总结
![从基础知识到操作技巧:医学检验免疫实习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a5d2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4.png)
从基础知识到操作技巧:医学检验免疫实习经验总结从基础知识到操作技巧:医学检验免疫实习经验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越来越先进,医学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我在实习过程中受益匪浅,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到操作技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实践。
因此,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免疫实习经验,并总结一些在实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一、实验室安全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实验室安全常识。
实验室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比如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高压电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实验室的基本规定和操作指导,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进行实验。
遵守实验室的规定和操作流程,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基本保障。
二、实验前准备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操作要点,同时对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我们需要安排好实验时间、材料和药品,并准备好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装置。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穿戴干净整洁的实验衣、手套和鞋套,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三、实验操作技巧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需要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地配制试剂和药品,严格控制操作的时间和温度,以避免误差的出现。
其次,我们需要善于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及时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整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需要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实验操作技巧,如吸取精细液体时,需要善于使用微量移液管等精细操作工具。
四、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所用的试剂、药品、仪器和材料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3480e383d049649b66588e.png)
临床免疫学检验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4、B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细胞受体=BCR=mIg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细胞的mIg主要为mIgM和mI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
B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
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T细胞受体=TCR。
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CD3+CD4+CD8- = 辅助性T细胞(Th)CD3+CD4-CD8+ =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CD4+CD25+ =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殖。
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表达MHCⅡ类分子)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免疫检测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
![免疫检测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06fc6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e.png)
免疫检测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本文档旨在提供免疫检测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实验室设施满足必要的条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 实验室环境要求- 实验室应位于无污染、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噪音和干扰。
- 实验室内应保持干燥、温度适宜,以及恒定的湿度。
- 实验室应具备充足的自然光照或合适的照明设备。
2. 设备要求- 实验室应配备先进、可靠的免疫检测设备,以确保准确、稳定的实验结果。
- 实验室内的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实验室设备应保证对样本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
3. 安全措施要求- 实验室应建立并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并掌握相关应急处理知识。
-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如防护墙壁、安全柜、紧急喷淋设备等。
4. 样品管理要求- 实验室应建立样品管理制度,确保样品的追踪、保存和处理符合规范。
- 样品应分区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 实验室应制定样品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5. 质量控制要求-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实验室应定期参与质量评估和外部质量比对,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 实验室应保证实验人员严格遵循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以上为免疫检测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根据具体的实验室规模和研究方向,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相应的要求。
建立符合标准的实验室,将为免疫检测的研究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c8d3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4.png)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免疫系统结构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和细胞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淋巴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
其中,淋巴器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包括胸腺和淋巴组织(如淋巴结、扁桃体、腺样体等)。
这些器官通过淋巴循环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
二、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等。
其中,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它们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主要起着细胞免疫的作用,而B淋巴细胞主要分泌抗体来进行体液免疫。
三、免疫分子免疫系统的分子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从而协助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抗原。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它们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等过程。
补体是一组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组成的系统,它们具有溶解细菌、促进炎症反应等功能。
四、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响,包括免疫系统本身的调节和外界环境的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的调节主要包括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而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损害。
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曾经接触过的抗原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从而使得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清除抗原。
外界环境的调节主要包括病原体的逃逸机制、药物的调节以及环境因素等。
综上所述,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相互协作来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检验科免疫室检验项目介绍
![检验科免疫室检验项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ea293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b.png)
检验科免疫室检验项目介绍检验科免疫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进行免疫学方面的检验工作。
通过检验科免疫室的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监测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检验科免疫室的检验项目。
1. 免疫学基础知识在介绍具体的检验项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免疫学的基础知识。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精密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和抵御各种外来的病原体和异物。
免疫学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了对免疫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检查,如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亚群、细胞毒性功能等。
2. 血清免疫学检验项目血清免疫学检验项目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和相应的抗体来评估人体的免疫功能。
常见的血清免疫学检验项目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测定,IgA、IgG、IgM等各类免疫球蛋白测定,以及抗核抗体、抗体结合力等特定抗体的检测。
3. 细胞免疫学检验项目细胞免疫学检验项目主要用于评估免疫系统中各类免疫细胞的分布和功能。
常见的细胞免疫学检验项目包括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CD8+ T细胞比值、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检测等。
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和监测治疗效果。
4. 免疫功能检测项目免疫功能检测项目主要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应答能力。
常见的免疫功能检测项目包括皮肤过敏试验、淋巴增殖试验等。
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5. 自动化免疫学检验项目随着检验科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免疫学检验项目在免疫室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大批量样本的快速、准确的分析,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自动化免疫学检验项目包括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等各类技术,广泛应用于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定量测定、自动化细胞分析等。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检验科免疫室的检验项目。
免疫学实验操作技巧
![免疫学实验操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66ac75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e.png)
免疫学实验操作技巧免疫学实验是研究免疫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准确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巧对于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免疫学实验操作技巧,帮助您在实验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免疫学实验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熟悉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了解所需的试剂、仪器和设备。
同时,确保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无菌,对实验台面、移液器等进行消毒处理。
准备好高质量的试剂也是必不可少的。
购买试剂时,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注意试剂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对于需要自行配制的试剂,要严格按照配方和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浓度和纯度的准确性。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调试同样重要。
例如,移液器需要定期校准,以保证移液的准确性;离心机的转速和时间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正确设置。
二、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样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集血液样本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血液受到污染。
对于血清样本,采集后要让血液自然凝固,然后通过离心分离血清。
离心的速度和时间要适当,一般为3000rpm,10-15 分钟。
组织样本的采集要迅速,并在低温条件下保存,以防止蛋白质的降解。
在处理组织样本时,要将其充分匀浆或研磨,以释放出细胞内的成分。
细胞样本的处理需要特别小心。
在培养细胞时,要控制好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CO₂浓度等。
在收集细胞时,要使用适当的消化酶,避免对细胞造成损伤。
三、抗体的选择和使用抗体是免疫学实验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
选择合适的抗体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样本的类型选择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
同时,要注意抗体的来源(如鼠抗、兔抗等)和亚型(如 IgG、IgM 等)。
在使用抗体时,要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
稀释抗体的缓冲液要选择合适,一般常用的有 PBS、TBS 等。
稀释后的抗体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活性下降。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常常需要进行抗体的预吸附。
检验免疫知识点总结
![检验免疫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5f73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5.png)
检验免疫知识点总结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如何全面抵抗外来微生物及其毒素、组织和细胞损伤、异常细胞生长和无源异物,并调节维持体内稳态和相互适应的一门学科。
从分子、细胞和器官水平上探讨动物对抗病原体和抗体、激素、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机制。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免疫学的知识点。
1.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是机体内部一项极为复杂的保卫系统,其功能包括三个方面:(1) 抵抗病原体:免疫系统是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能对多种病原体进行抵抗,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2) 抗癌: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消灭体内的异常细胞,对抗癌症具有重要作用。
(3) 维持稳态:免疫系统还参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调节机体内部的代谢和稳态。
2.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免疫系统。
(1) 先天免疫系统:是机体天生具备的免疫保护机制,包括皮肤、黏膜、血清种种无特异性体液等。
先天免疫系统具有快速、广谱的抵抗作用,是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2) 获得免疫系统:是机体在接触抗原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相对特异性和记忆性的免疫应答,并能够产生抗体和免疫记忆。
获得免疫系统对新入侵的抗原有更为精确、灵活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3. 免疫系统的细胞及其功能免疫系统中主要包括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1)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
T细胞能够通过识别抗原并参与细胞毒性作用,调节免疫应答。
B细胞则是产生抗体的细胞,能够对抗原进行专一性识别,并分泌抗体发挥清除作用。
NK细胞则主要参与对病毒感染及肿瘤细胞的清除。
(2)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淋巴系统中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对抗原进行摄取、加工和递呈,并发挥抗原呈递和清理作用。
(3)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抗原呈递功能的抗原递呈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感知并识别抗原,激活T细胞和B细胞,并参与T细胞的活化。
4. 免疫应答的类型及过程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的制约性的反应。
免疫室实习须知
![免疫室实习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e5c3797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4.png)
免疫室实习须知一、实习目标及任务(一)了解、熟悉、掌握免疫室的基本方法技术原理及仪器原理、操作方法、维护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二)常见免疫手工项目的原理、技术、方法、操作、维护及其相关临床应用及洗液配制。
(三)乙肝两对半ELlSA目的、原理、技术、操作方法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四)梅毒检测方法、目的、原理、操作技术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五)风湿检测(七项)目的、原理、操作技术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六)TORCH和不孕三抗检测目的、原理、操作技术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七)HlV及肝炎标志物诊断目的、原理、操作技术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八)免疫室各项仪器操作目的、原理、方法、维护、保养及简易故障处理。
(九)非典(九项)检测目的、原理、操作技术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十)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实验诊断的目的、原理、操作技术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十一)抗核抗体检测目的、原理、操作技术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十二)抗0、RF、免疫球蛋白、补体、C反应蛋白、B2微球蛋白、超敏C等特定蛋白项目的、原理、技术及其相关临床应用。
(十三)酶标仪的原理及相关理论(如波长、OD值、CUtOff 值、阴及阳性对照等)。
(十四)免疫检验方法相关原理(放射免疫,酶联免疫,金标免疫,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测定,荧光免疫技术,化学发光技术,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二、实习要求(一)实习生一切业务工作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标本采集、检验操作、仪器使用、报告发送、结果解释等一切环节上,均不能自作主张,遇到困难或问题、出现差错或事故,及时向老师和有关人员报告以便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检验报告须经带教老师签名后方能生效,实习生无权发出检验报告。
实习生必须严格按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SOP进行各项试验。
(二)每天上午7:55到岗,下午1:55到岗,不得无故迟到,早退!不得电话请假!(三)所请的假请在出室前补上;若有私自不来上班者,室内退回科内;上班迟到者要把迟到时间补上。
免疫实验室规则
![免疫实验室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1cbd47227d3240c8447efd3.png)
免疫实验室规则
一、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好白大衣。
二、除实验中必须的学习用品外,不要放实验室台上。
三、实验室内不允许吃食物、饮水,严禁吸烟。
四、实验课前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五、实验中一定保持实验室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严禁打闹。
六、实验要按教师要求操作,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指导老师。
七、爱护实验器材,如有损坏及时报告老师,需赔偿者按规办理。
八、实验完毕要清理台面,需要冲洗仪器按要求冲洗,需回收者按要求摆放整齐回收。
九、实验结束,应把实验桌、仪器和药品等整理好,值日生打扫完室内卫生,关好水、电、门窗。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免疫检测的基础知识-ELISA
![免疫检测的基础知识-ELISA](https://img.taocdn.com/s3/m/ac0078d2195f312b3169a524.png)
免疫检测的基础知识ELISA是一种免疫测定。
免疫测定(immunoassay,IA)是应用免疫学技术测定标本的方法。
在临床检验中主要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体液中的抗体或抗原性物质。
1.1抗原抗原是能在机体中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原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引起细胞免疫。
在免疫测定中,抗原是指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
能在机体中引起抗体产生的抗原多为分子量大于5000的蛋白质,例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AFP)等。
小分子化合物在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后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称为半抗原(hapten)。
例如某些激素、药物等。
抗原的反应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或称为表位(epitope)。
一个抗原分子可带有不同的决定簇,例如中可带有等决定簇。
1.2抗体1.2.1抗体的结构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Ig分五类,即IgG、IgA、IgM、IgD 和IgE。
与免疫测定有关的Ig主要为IgG和IgM。
Ig由两个轻链(L)和两个重链(H)的单体组成。
Ig的轻链是相同的,有κ(kappa)和λ(Lambda)两种型别。
五类Ig的重链结构不同,这决定了它们的抗原性也不同。
IgG和IgM的重链分别称为γ(gamma)链和μ(mu)链。
IgG的结构见图。
①木瓜酶裂解部位②胃蛋白酶裂解部位重链和轻链的N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因各种抗体而异,称为可变区,分别用VH和VL表示。
两者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只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匹配,发生特异性结合(见图),是抗体专一性结合抗原的结构基础。
IgG可被木瓜蛋白酶分解为三个区段,其中两个相同的区段称抗原结合片段(Fab)。
每个Fab都保存结合抗原的能力,但只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是单价的,与抗原结合后不出现凝集或沉淀。
另一区段称Fc段,无抗体活性,但具有IgG特有的抗原性。
免疫学检测重点知识集锦
![免疫学检测重点知识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8ad68e57e87101f69e3195e6.png)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4、B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细胞受体=BCR=mIg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 细胞的mIg主要为mIgM和mIgD)同时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
B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
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细胞的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的标志是CD8;T细胞受体=TCR。
T细胞和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CD3+CD4+CD8-= 辅助性T细胞(Th)CD3+CD4-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CD4+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殖。
增殖试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E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6、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表达MHC Ⅱ类分子)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免疫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免疫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52e0c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d.png)
免疫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免疫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和分析宿主免疫系统对外界抗原或病原体的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状态的方法。
免疫分析在医学诊断、疾病监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免疫分析的知识点总结:1. 免疫系统基础知识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套防御机制,它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大部分。
先天免疫是人体内在的免疫反应,主要通过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炎症反应来抵抗外界病原体;获得性免疫是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介导完成。
2. 免疫分析的原理免疫分析的原理是利用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识别和结合能力来进行疾病诊断或病原体检测。
常见的免疫分析方法包括ELISA、免疫印迹、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对待检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3. 免疫分析的应用免疫分析在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疾病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ELISA可以用来检测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的抗体和抗原;免疫印迹可以用来检测癌症标志物;流式细胞术可以用来鉴定和分离不同亚群的免疫细胞。
4. 免疫分析的指标免疫分析的指标包括抗体水平、细胞因子水平、细胞表面标志物、免疫功能状态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应对能力,以及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5. 免疫分析的设备与试剂免疫分析需要用到各种设备和试剂,包括酶标仪、流式细胞仪、抗体、抗原等。
这些设备和试剂的选择和使用对免疫分析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6. 免疫分析的质控与标准化免疫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质控与标准化。
包括标准曲线的绘制、内部对照的建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添加等。
7. 免疫分析的新技术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免疫分析也不断出现新技术。
其中包括免疫芯片技术、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
8. 免疫分析的挑战与发展免疫分析面临许多挑战,例如检测灵敏度、多样性、准确性等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挑战也在不断得到克服。
免疫检验知多少
![免疫检验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f9bd6b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0.png)
免疫检验知多少免疫检验是一种重要的检验手段,可以通过检测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或抗原来诊断疾病,评估疾病治疗效果以及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机理。
本文将从免疫检验的基本原理、常见检测方法、应用领域、检测误差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免疫检验的基本原理免疫检验是基于免疫学的原理开发出来的检测方法。
在生物学中,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对于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保护性反应。
免疫检验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等。
抗体是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能够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包括IgG、IgM、IgA、IgD、IgE等。
当抗原与抗体结合时,会形成一个不可逆的复合物。
这种抗原-抗体反应是免疫检验的基础。
2、敏感性敏感性是指免疫检验可以检测到极小浓度的抗原或抗体。
一般来说,敏感性是指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的最低抗原或抗体浓度。
3、特异性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者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同时存在比例性,抗原或抗体过量时,分别表现为后带或前带现象。
4、特异性和敏感性之间的权衡在免疫检验中,特异性和敏感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衡关系。
如果免疫检验的特异性过高,可能会导致漏诊;如果敏感性过高,可能会导致误诊。
因此,免疫检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需要进行合理的平衡。
二、常见免疫检测方法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和抗原。
ELISA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检测的抗体或抗原固定在微孔板上,然后加入与之特异性结合的二抗和酶标记物,通过比色反应测定酶标记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判断待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2、免疫荧光法(IFA)免疫荧光法(IFA)是一种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的位置来检测特定抗体或抗原的免疫检测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检测样品与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结合,再用带有荧光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如果有荧光信号,就可以判断待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方法 肿瘤标志物等
光散射比浊方法 Ig、ASO、RF、微量蛋白
胶体金方法 TB-Ab、HBsAg、HCG、LP-IgM
荧光显微方法 自身抗体、呼吸道V-IgM等
化学发光技术 肿瘤标志、甲状腺功能、
电化学发光技术 肝炎标志、性腺分析等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3
免疫学检测常用的基本技术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简介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抗原、抗体的定义 免疫室检测的项目 感染性疾病检查项目 细胞、体液免疫检查项目 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发光检测项目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项目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1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简介
方法
原理
免疫间接凝集方法 RBC、乳胶颗粒+Ag
抗体分类;IgG、IgA、IgM、IgD、IgE。 IgG亚类IgG1-4、IgA亚类1-2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9
抗体的基本内容
抗体的功能
对有害因子,如毒素、药物、病毒、细菌、和其它寄生虫可通过 与特出细胞受体结合而造成机体的损害,而分泌抗体可通过与其 结合了阻止与响应受体结合,起到了中和作用。
免疫 沉淀反应方法
琼脂板+Ab
酶免疫分析技术(EIA) HRP+Ag或Ab
放射免疫方法(RIA) I*125+Ag或Ab
免疫光散射比浊分析 Ag+Ab=CIC、微粒+Ag
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 胶体金+抗人IgG
免疫荧光显微镜方法 FITC+抗人IgG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ABEL+抗CEA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8
抗体的基本内容
用电泳的方法可将血清或血浆蛋白分离成白蛋白和球 蛋白两个组分。大多数抗体位于r球蛋白区域内。抗 体的另一个常用名为免疫球蛋白(Ig),意为r球蛋 白中与免疫相关的组分。
抗体在血液中检出,但它在其他部位存在;细胞质内 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膜和B淋巴细胞膜上、NK细胞和肥 大细胞的细胞膜上、组织液和血浆中、还在乳汁和分 泌液中。
(3)抗原两个特性:免疫原性、抗原性。
2.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2]
a.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表 面抗原、核心抗原、鞭毛抗原等)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5
抗原与抗体
a. 自身抗原:
一般自身组织对机体自身没有抗原性,但在外伤、感 染、电离辐射、药物等影响下可以发生变性成为自身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ANA.dsDNA等。
ASO、RF、CIC 肝病自身抗体 :ANA、ds-DNA、SMA、AMA、LKM、SLA可溶性 肝
抗原、LC1抗肝溶质Ⅱ型抗原 自身抗体 :ANA、ds-DNA、AMA、ANCA、ENA 肾病自身抗体:ANA,ds-DNA,GBM,ANCN.ENA 糖尿病自身抗体 :IAA、ICA、GAD
现代常用的免疫方法
酶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光散射比浊分析、 化学发光技术、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仪 器方法。还有凝集、沉淀、金标记等方法。性 激素、细胞因子、肿瘤标志、免疫球蛋白等, 都为标准曲线定量方法。以上检测都可视为抗 原抗体反应的方法。抗原抗体的内容、免疫的 基本概念还需复习一下,以便更充分了解免疫 实验检测的基本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Ru(bpy)3]** +抗AFP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2
免疫学检测常用的基本技术
凝集方法 MP-IgM、TPPA、Widal、Weil-F
ASO、RF、CRP、冷凝集实验等
沉淀方法 IgG、A、M、C3、C4、CRP、等
酶联方法 病毒抗体IgG、IgM/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7
抗原与抗体
l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抗原刺激机体后可产生免疫球胆白G、 A、M。一般2-3周后才有抗体产生, 其出现顺序;IgM最早,但消失也快, 在血液中只维持数周至数月。(所 以临床检测IgM抗体利于早期诊断) IgG出现稍迟于IgM,当IgM接近消失 时,IgG达高峰阶段,它在血液维持 时间较长可达数年之久。IgA继IgM 和IgG后出现。
IgG的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 IgG、IgE和IgM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NC、
MC、NK细胞) IgE所介导的超敏反应 IgA介导的粘膜免疫 母体的IgG介导的新生儿免疫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10
应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检测的项目
感染性疾病检测项目 肝炎病毒筛查:A、B、C、D、E、G、TTV、CMV 呼吸道病原体筛查:EB、AD、CB、RSV、MP、CP 感染性疾病检查项目:Uu、CT、NG、USR.TPPA、HIV 自身免疫性疾病项目 免疫全项 :ANA、ds-DNA、AMA、ANCA、ENA、Ig.C3、C4、CRP、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4
抗原与抗体
一. 抗原、抗体的定义[1]
1. 抗原的定义
(1) 凡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免疫物 质、并能在体内外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 质称为抗原。
(2)抗原指能与T细胞的TCR何B细胞的BCR结合,促 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 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a.肿瘤抗原:如AFP、CEA、PSA等。 b.同种异体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白细胞抗原(人
类白细胞抗原又称HLA)等等。
2 抗体的定义: (1) 抗体是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形成的一类具
有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球蛋白。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6
(2)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分子, 是指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 体液中。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 功能。
2021/3/12
免疫实验室基础常识
11
应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检测的项目
电化学发光定量分析仪检查项目
AFP 肝
CEA 结肠、胃、乳腺
PSA / fPSA 前列腺
PSA
CA15-3
乳腺
CA125
卵巢
CA19-9
胰腺、胆囊
CA724
胃、卵巢
NSE
小细胞肺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