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市城市⽔系规划佛⼭市城市⽔系规划公⽰内容2008-10-17佛⼭市城市⽔系规划?公⽰内容⼀、总则规划⽬的:为规范保护和利⽤城市⽔系的⾏为,确保城市⽔系综合功能持续⾼效的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佛⼭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系分类:将⽔系按形态特征分为外江、湖库、内河涌,其中芦苞涌、西南涌、佛⼭⽔道属于⼀端受控的分洪河道。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佛⼭市⾏政辖区的范围,⾯积3848.49平⽅公⾥。

重点针对西江北江⽔系的外江、中型以上⽔库和部分流经2+5组团的主⼲内河涌。

对于其他内河涌、⼩型⽔库、湿地和泉⽔等⽔体只提出保护和利⽤的原则性建议,具体规划要求在下层次规划中明确。

规划依据:1. 《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 《中华⼈民共和国⽔法》(1988)3. 《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 《中华⼈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5. 《中华⼈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1996)6. 《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7.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8.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9. 《航道管理条例》(1987)10. 《河道管理条例》(1988)11. 《⼴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1997)12. 《⼴东省饮⽤⽔源⽔质保护条例》(2007)13. 《⼴东省航道管理条例》(1995)14. 《⼴东省⽔利⼯程管理条例》(2000)15. 《⼴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1996)16. 《⼴东省湿地保护条例》(2006)17. 《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1-118. 《佛⼭市围内主⼲河涌管理暂⾏规定》19. 《城市⽔系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20. 《饮⽤⽔⽔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21. 《饮⽤⽔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规划⽬标:按照城市发展总体⽬标,尊重⽔系⾃然条件,维持⽔系健康⽣命,正确处理⽔系保护与综合利⽤的关系,体现城市规划对⽔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

滨水空间评价体系及开敞度研究研究(0630)

滨水空间评价体系及开敞度研究研究(0630)

滨⽔空间评价体系及开敞度研究研究(0630)滨⽔空间开敞率和滨⽔区评价体系研究⼀、滨⽔空间开敞率相关概念解析(⼀)《武汉城市设计与管理技术要素库》开敞率:城市边界内的⾮建筑⽤地与城市⽤地界⾯的⽐值。

(⼆)《城市公共滨⽔地区空间性控制指标体系》滨⽔公共岸线⽤地⽐例:直接临⽔或临滨⽔道路⼀侧的公共岸线⽤地(公园、⼴场或公共服务设施⽤地,不包括城市道路部分)的⾯宽与统计的岸线长度(不包括城市道路部分)的⽐值。

“公共岸线⽤地⽐率”计算⽰意以开发建设较成熟的珠江前航道滨⽔空间为例,按照管理单元不同的主导属性,从商务办公区、⽂化娱乐区到综合发展区、居住区,公共岸线⽤地⽐率从⾼到低逐渐转变。

珠江前航道滨⽔地区公共岸线⽤地⽐率统计以商业办公、⽂化娱乐等功能为主导的滨⽔公共中⼼,P 值建议应在30%以上,以维护该区段滨⽔空间的公共性本质,并保证滨⽔活动的积聚程度。

对于功能较为复合的滨⽔综合区,P 值建议在20%-30%之间,实现⼀定的岸线公共性,同时平衡市场开发效应的需求。

市场主导的滨⽔居住地区,建议P 值应在10%-20%之间取值,避免滨⽔空间向私⼈社区异化以及滨⽔活动过于单⼀。

P 值的控制与引导除了数值上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两种公共岸线PC/PG(PC-—公共岸线的绿地、⼴场部分;PG--公共岸线的公共设施部分)的配⽐。

不同数值的公共岸线⽤地⽐率的空间特征(三)《“三线⼀路”保护规划》环湖开敞空间:指湖泊周边除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城市⼴场、单位附属绿地、室外体育场地等,是保护湖泊⽣态和景观的重要屏障,也是⼈与社会、⾃然交流的重要场所。

环湖开敞空间平均控制宽度:指湖泊周边开敞空间⾯积与湖泊蓝线长度的⽐值,是反映湖泊公共开敞空间控制宽度的重要指标。

环湖开敞空间⾯积⽐:指环湖开敞空间⾯积与湖泊⽔⾯⾯积的⽐值,该指标是反映湖泊开敞空间程度的⼀个重要指标。

环湖开敞空间岸线率:指湖泊外围城市车⾏环湖路上能观看到⽔⾯的城市道路长度与外围城市车⾏环湖路总长度的⽐值,是反映湖泊公共开敞空间量度及滨湖周边建设围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解析摘要:滨水是指江河湖海等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

滨水景观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城市中水与陆域相连接的区域,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的城市陆地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调节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引言城市滨水区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很重要的,滨水区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

因此吸引了很多城市居民前来,成为了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

滨水区由水域和陆地组成,是水域和陆地的交界地带,同时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达到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1城市滨水空间涵义、类别及特征1.1城市滨水空间的涵义城市滨水区连接着土地和水,滨水空间的范围一般是在200~300m。

滨水空间要求水与土地之间保持1~2km的距离,步行距离为15~20min,城市滨水空间更加注重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系属于自然景观,一些公开开放的区域,比如,滨水空间中的公共建筑就属于人工景观。

通过对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的展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让城市生态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实现相互融合。

1.2城市滨水空间的类别城市滨水空间的形状会受到水体的影响,根据水体的不同,滨水空间的形状主要有平面状、带状、网状3种类型;由于相邻的水体有差异,滨水空间据此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滨湖区、滨河区、滨江区、滨海区;根据土地用途命名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滨水工业区、滨水湿地、滨水文化区。

1.3城市滨水空间的特征1.3.1自然生态性。

城市滨水空间主要具有自然、社会、经济3种功能。

自然功能主要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进一步改善;社会功能体现在共享资源,并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增强城市活力;经济功能体现在通过对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的开发利用,使城市的服务业、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让城市经济实现长效发展。

附录滨水区规划控制指标体系-黑龙江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附录滨水区规划控制指标体系-黑龙江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1 总则1.0.1 为使城市滨水区成为整个城市极有价值的资源,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创建城市特色,推动城市建设良性发展的目的,制定《黑龙江省滨水城市规划建设指引》。

1.0.2 本指引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在保证滨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地对城市滨水区进行控制、开发和建设,将滨水区建设或提升为区域性的开放空间体系,并形成综合的网络系统,从而指导黑龙江省各滨水城市对城市滨水区进行恢复、保护和提升。

1.0.3 本指引试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滨水的城市(指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城关镇),其他镇及滨水的林场、农场场部等所在地滨水区规划建设可参照本指引执行。

1.0.4 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自然和历史,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2)贯彻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3)兼顾效益,强化景观与功能并重的原则;4)突出可实施性,体现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原则;5)展现地方特色,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

1.0.5 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在试用本指引要求的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城市滨水区是指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与城市建成区内陆地接壤的区域,包括一定水域空间、岸线,以及与水体相邻近的陆地区域。

空间范围包括20Om~30Om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距离为1km~2km的城市陆域空间,约相当于步行15分钟~20分钟的路程。

2.0.2 城市蓝线根据《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即指在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或保护的现有城市水体、规划水体边界控制线,包括规划的、已建成的及自然的江、河、湖泊、溪流、沼泽地、自然湿地、水塘、水库、景观水系等边界控制线。

2.0.3 城市绿线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滨水地区绿线指城市蓝线外绿化区域的控制线,是保证城市水系生态性、公共性和共享性的基本保证,是水系利用过程中公众活动的主要场所。

《城市与水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城市与水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序 “安流须轨”乃人与天调 之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每个城 市都有自己 的母亲河— —伟大...
1.2 关于城 市的母亲河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水 系建设与那些伟...
01
2.1 隋 唐长安的 水系建设
02
2.2 后 周东京水 系治理及 城市规划 历史概...
03
2.3 北 宋汴京的 水系建设 与城市生 活
第三章 中国当代城市
04 滨水地区面临的问题 与...
05
第四章 城市滨水规划 设计案例解析
本书内容系统化讲解了城市与城市中的水系,滨水的处理,如何利用城市水系达到海绵城市设想。图书共分 为四个板块,引言部分对城市和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水体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 国历史上的城市水系建设内容,列举了唐宋元明清对城市水系建设的历程,并以西湖为例进行详述。第三章分析 了当下城市水系建设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解决原则,第四章以案例的形式对解决方法和解决原则进行 详细解析,对中国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意义。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城市与水 滨水城 市空间规划设计》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水系
城市
历史

挑战 概述
内容
中国 问题
建设
原则
西湖
滨水
例 滨水区 案例
唐山
解决
环城
目录
01 序 “安流须轨”乃人 与天调之要
02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
03 城市水系建设与那些 伟...
04
2.4 南 宋杭州西 湖的பைடு நூலகம்系
05

城市滨水地区水系工程规划研究

城市滨水地区水系工程规划研究

预排 到 的最低水 位 ; () 2 常水 位 : 排水 区可 以正 常排 水 时的 内水 位 值, 此水位 排水 区排水 顺 畅 ; ( ) 高 水 位 : 水 区非 正 常 情 况 下 的水 位 3最 排
值, 此时雨 水 管 网呈 淹没 出流状 态 , 水 能力 有 所 排
降低 ; ( ) 水位 : 4涝 排水 区非 正 常 情 况 下 的水 位 , 此 时城 区排 水管 网排水 能力 极低 , 区开始渍 水 . 城 最低 水位 、 常水 位根 据 规划 区 场地 竖 向设计 、
确定 .
() 1 最低 水位 : 降雨 发生前 排 水 区 内水 位 可 以
图 l 江 门市 滨 江 新 区水 系平 面 规 划 图
Fg 1 Wa r yt l nn i i gA e , a g e i i. t s m p n igi Bn a ra J n m n Ct es e a n jn i y
体 目标提供 有利的保 障. 系水体规划需要 充分考虑 土地利 用 、 水 场地 竖 向、 市景观 、 城 防洪排涝 、 污染防治等 水
方 面之 间的 关 系 , 合 协 调 规 划 水 系平 面 、 系竖 向 、 系运 行 、 污 染 防 治 措 施 等 , 能 达 到 滨 水 地 区 的 水 系 综 水 水 水 才
作者简介 :邵高峰(9 0一) 男 , 18 , 工程师. - i gs2 0 @ 13 ci Ema :fh0 2 6 o l n
第 4期
邵 高 峰 : 市滨水 地 区水系工 程规 划研 究 城
6 3
区防洪 ( ) 准 和排 涝 标 准 按 照 《 东 省 防 洪 潮 标 广 ( ) 准和 治涝标 准》 定执 行. 沙河 防洪 标准 潮 标 规 天

佛山市城市滨河景观建设规划指引

佛山市城市滨河景观建设规划指引

目录
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1 第二部分 案例借鉴……………………………4 第三部分 佛山滨水现状………………………16 第四部分 相关规划……………………………24 第五部分 城市滨水分类及规划控制指引……30 第六部分 近期重点建设区段…………………51 第七部分 各区意见及回复……………………69
顾耀辉 (副局长) 陈穗嘉 (科长) 朱静文 (副科长) 司徒卓林
编制单位项目组成员:
院 长:朱 墨 (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总 工:冯 萍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副 院 长:温卫华 (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审 定:冯 萍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审 核:李汉飞 (高级规划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校 对:彭建德 (主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何继红 (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主任工程师) 规划设计:袁 媛 (城市规划师、硕士)
佛山市城市滨河景观建设规划指引
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03.11
项目名称:佛山市城市滨河景观建设规划指引 委托单位: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编制单位: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资格证书:甲级[建]城规编第(081104)号 工程代号:2011C2.2-1
组织单位项目组成员:
2020
演讲完毕 谢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

城市设计导则技术标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规划技术标二O一四年九月二十日一、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城市设计导则规划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确定总体风格及分区风貌城市总体风格是由每个分区的特征所组成的,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是对各分区印象的综合。

构成分区的城市意象要素越一致,城市的总体风格就越明显。

但局部的反差,也会起到反衬作用,使城市的总体风格更为突出。

关键是确定其中的“度”。

城市设计导则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明确一个主导的旋律,在保持各功能区各自的特征的同时,取得城市总体意象的和谐。

要确定六盘水市的总体风格:优雅宁静还是喧闹繁华?外界对六盘水市的印象是什么?本市市民对城市的描述?他们对哪些城市特征感到自豪?城市的自我意象是什么?要有简洁的文字描述这些特征。

随后的具体城市设计原则,都要围绕塑造城市总体风格服务。

在此基础上,对六盘水市各个不同特征区域进行划分,进而对每个特征区的特征进行描述,如老城区与新城区,居民区与行政区,商业区与工业区……不同的街区最好要有明确、清晰的边界,其特征应为多数市民所公认,当地居民应对这些特征感到自豪,确定各区的风格与主题。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目前六盘水市总体城市意象的特征和优缺点。

针对现状在考察六盘水市传统城市风貌和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六盘水市的城市意象的总体风格。

该风格应能反映六盘水市的传统,并具有同其他城市不同的鲜明特征。

在这一总体城市特征下,确定城市不同地区的风格:老市区/新市区/行政区/风景区/工业区/保护区/……等的风格和主题。

使城市各区在统一的风貌下,具有同其内容和历史相照应的独特个性。

不同街区的人口、边界、广场和公共中心和建筑风格的识别性,对城市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如市政中心、中心商务区等要给予特别重视。

确定六盘水市的文化主题:文化主题可以通过城市设计表达在路名、城市家具、城雕、广告等城市各个角落。

城市的文脉:六盘水市历史上的布局理念,对现有地形、地貌、水系的空间解释〔风水〕。

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

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

第一章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总则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5.《防洪标准》(GB50201-94)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8.《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9.《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2目标1.2.1充分兼顾水体、驳岸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置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1.2.2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3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1.3原则1.3.1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城市中的河流与其它自然水体,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城市设计中首先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原则,充分发挥河流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功效。

1)保护现有河网,适当恢复被覆盖的河流,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河网水体的互通性,减少盲端式河涌,并与城市绿网形成整体连续的生态廊道。

全市域范围内宜保证10%水面率,重点区域河网密度宜更高。

2)采用有效方式保证水质与水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3)保持多类型的复合生境,维持滨水地区植物生境与动物栖息地的质量,尤其是关注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4)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建设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5)加强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功能,加强雨水的收集循环再用;6)保护水面斑块,建立人造湿地。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改造,结合环境工程技术,综合利用不同湿地单元的净化功能,形成具有高效净化功能和适应性的人造湿地。

1.3.2人性化设计原则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应得到充分利用,以满足市民丰富多样的使用需求。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公示内容2008-10-17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公示内容一、总则规划目的:为规范保护和利用城市水系的行为,确保城市水系综合功能持续高效的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水系分类:将水系按形态特征分为外江、湖库、内河涌,其中芦苞涌、西南涌、佛山水道属于一端受控的分洪河道。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重点针对西江北江水系的外江、中型以上水库和部分流经2+5组团的主干内河涌。

对于其他内河涌、小型水库、湿地和泉水等水体只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性建议,具体规划要求在下层次规划中明确。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7.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8.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9. 《航道管理条例》(1987)10. 《河道管理条例》(1988)11. 《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1997)12.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13. 《广东省航道管理条例》(1995)14.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00)15.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1996)16. 《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2006)17.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1-118. 《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9.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20.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21.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规划目标:按照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尊重水系自然条件,维持水系健康生命,正确处理水系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关系,体现城市规划对水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

浅谈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

浅谈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

第11卷第12期中国水运V ol.12N o.112011年12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D ecem ber 2011收稿日期:2011-10-15作者简介:朱河(1990-)男,河南信阳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林莆程()男,福建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年文化部文化艺术科研项目“设计艺术伦理学研究”〔立项号D 6〕浅谈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朱河,林莆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在城市水系的整治规划中,滨水区景观设计对改善城市环境的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景观。

本文从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亲水性特征、滨水区驳岸的设计、滨水区的生态性设计三个方面研究滨水区的景观设计方法。

使滨水区景观设计充分发挥出其美学价值和城市的景观特质,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时代里,滨水区景观设计在城市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TU 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12-0263-03近年来,开发滨水地区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在众多的滨海、滨江、滨湖、滨河的城市中,随着城市经济基础的逐渐雄厚,对旧滨水带的改造或者开发新的滨水城区都成为了可能。

滨水区是水陆之间的交界带,涉及了水利的、城市规划的、旅游的、景观的、生态的、人文历史的等多学科的范围,是个多学科交叉的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牵引到的城市河道驳岸景观、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空间肌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中,对水的利用与设计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滨水区景观设计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规划设计,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如果只注重功能性,就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城市景观。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431—2008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Guidelines for urban river and lake systems planning2008—11—10发布 2009—02—1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08年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 431—2008)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前言根据水利部2007年标准修订计划安排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l—2002)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l0章18节100条及3个附录,主要对城市水系规划中的城市水系布局、城市水面、城市河湖生态水量、城市河湖水质、城市水景观和水文化、城市水系管理、规划工程实施方案等方面作了规定。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河海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超王沛芳侯俊吴宝海张松贺石玉波田琦陈莹练湘津刘玉年姜永生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刘宁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资料 (4)4 城市水系 (6)4.1 一般规定 (6)4.2 城市水系分类 (6)4.3 城市河湖等级 (7)4.4 城市水系布局 (7)5 城市水面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城市适宜水面面积率 (11)5.3 城市水面修复与补偿 (12)6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 (13)6.1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计算方法 (13)6.2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工程 (14)7 城市河湖水质 (15)7.1 一般规定 (15)7.2 城市河湖水功能区划分及水质目标 (15)7.3 城市河湖水质改善的水系整治工程 (15)8 城市水景观和水文化 (18)8.1 一般规定 (18)8.2 城市水景观功能划分 (18)8.3 城市水景观规划 (19)8.4 城市水文化建设 (20)9 城市水系管理 (21)10 规划工程实施方案 (22)10.1 一般规定 (22)10.2 城市河湖生态护岸 (23)附录A 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提纲及成果要求 (25)附录B 城市水系现状调查成果汇总表 (28)附录C 城市分区及其适宜水面面积率 (29)标准用词说明 (33)条文说明 (34)1 总则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关于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城市水系整治和管理的要求,为促进城市水系综合功能的有效发挥,保障城市防洪、供水、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实现人水和谐、环境优美,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滨水区域是指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体与陆地相交接的地带,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滨水区域,既能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

一、滨水区域特点分析滨水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滨水区域易受水灾影响,需要考虑防洪和排水措施。

其次,滨水区域生态脆弱,需要保护水体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再者,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需要考虑人文景观和公共空间的规划。

因此,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二、滨水区域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

2. 风险防范原则:考虑滨水区域的防洪、防涝、防风等自然灾害风险,合理规划建设,降低灾害风险。

3. 公共利益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公众利益,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 文化传承原则:保护和传承滨水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区域的文化品质和特色。

三、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滨水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包括生态保护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滨水区域的绿地系统,包括湿地公园、滨水步道、绿化带等,提升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

3. 水体治理与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等措施,改善滨水区域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4. 城市景观设计:设计滨水区域的景观节点和景观廊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交通规划与设计:合理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码头等,提升区域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促进城市与滨水区域的互联互通。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
导则(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6.11.24
•【字号】佛府办函【2016】839号
•【施行日期】2016.11.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导则
(试行)的通知
佛府办函【2016】83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
《佛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导则(试行)》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24日。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431—2008 ──────────────────────────────────城市水系规划导则Guidelines for urban river and lake systems planning2008—11—10发布 2009—02—1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08年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 431—2008)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前言根据水利部2007年标准修订计划安排和《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l—2002)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l0章18节100条及3个附录,主要对城市水系规划中的城市水系布局、城市水面、城市河湖生态水量、城市河湖水质、城市水景观和水文化、城市水系管理、规划工程实施方案等方面作了规定。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河海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超王沛芳侯俊吴宝海张松贺石玉波田琦陈莹练湘津刘玉年姜永生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刘宁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资料 (4)4 城市水系 (6)4.1 一般规定 (6)4.2 城市水系分类 (6)4.3 城市河湖等级 (7)4.4 城市水系布局 (7)5 城市水面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城市适宜水面面积率 (11)5.3 城市水面修复与补偿 (12)6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 (13)6.1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计算方法 (13)6.2 城市河湖生态水量工程 (14)7 城市河湖水质 (15)7.1 一般规定 (15)7.2 城市河湖水功能区划分及水质目标 (15)7.3 城市河湖水质改善的水系整治工程 (15)8 城市水景观和水文化 (18)8.1 一般规定 (18)8.2 城市水景观功能划分 (18)8.3 城市水景观规划 (19)8.4 城市水文化建设 (20)9 城市水系管理 (21)10 规划工程实施方案 (22)10.1 一般规定 (22)10.2 城市河湖生态护岸 (23)附录A 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提纲及成果要求 (25)附录B 城市水系现状调查成果汇总表 (28)附录C 城市分区及其适宜水面面积率 (29)标准用词说明 (33)条文说明 (34)1 总则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关于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城市水系整治和管理的要求,为促进城市水系综合功能的有效发挥,保障城市防洪、供水、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实现人水和谐、环境优美,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蓝线规划编制思路探讨——以佛山市为例李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河流水系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城市防洪排涝水利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各地纷纷编制蓝线规划。

本文以《佛山市城市蓝线划定规划》为例,分析蓝线建设和管控的现状困境及其成因,探讨城市蓝线规划的编制思路转变,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融入区域生态全局,谋求城市治理综合效益,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多元目标,并实现部门协同、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蓝线规划,可持续发展,信息化,佛山市1.背景1.1上层要求: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的依据和基础2006年国家层面出台《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蓝线管理工作;明确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当确定城市蓝线,并明确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

此外,国务院于2015年4月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提出“积极保护生态空间。

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

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水域。

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土地开发利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留足河道、湖泊和滨海地带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限期退出。

(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海洋局等参与)”。

1.2发展趋势:从背水而立到面水而生。

过去的管理中,水体常常作为划分行政边界的自然地物,这一管理惯性难免造成城市建设和管理“以水为界,背水而立”。

滨水地区作为建设用地的边界,无序开发、肆意侵占,严重破坏滨水生态环境。

近年,生态导向、以人为本等可持续发展观念,正渐渐影响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人们逐渐意识到水系不一定是分界线,也可以是两岸联结的纽带,国内外众多成功的案例也印证,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协调滨水地区建设、挖掘水系沿线历史人文资源,有利于激活滨水地区,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体现人文关怀,让城市更具活力和魅力,城市发展由此转向“面水而生”。

浅析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浅析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很好地 融合 贯通在一起 。城市滨水 区景观设 计涉及到水利工 程 、城 市生态 、地域文化、 区域社会 、政 治经济等多方面 的
问题 ,是 个 多 学 科 交 叉 的工 程 。滨 水 区在 城 市 的 自然 系 统 和 社 会 系 统 中 具 有 多 方 面 的功 能 , 如水 利 、 交通 、 游 憩 、 城 市 形 象 以 及 生 态 功 能 等 等 ,滨 水 工 程 涉 及航 运 、 河 道 治 理 、 水 源 储 备 与 供 应 、 调 洪 排 涝 、植 被 及 动物 栖 息 地 保 护 、 水 质 、
能源 、城 市安全 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多 方面 的内容 。 滨水区是城市 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 , 指与 “ 河流、 湖泊、
海 洋 毗邻 的土 地 或 建筑 或城 镇 临近 水 体 的 部 分 ” 。水 滨 按 其 毗 邻 水 体 性 质 的不 同 ,可 分 为 河 滨 、江滨 、湖 滨 、海 滨 。 自古 以 来 ,江 河 流 域 、河 口、湖 岸 和 海 岸 就是 城 市 定址 的首 选 地 段 。
的热点 。 中以城市滨水 区景观设计为研究范 畴, 文 对建构滨水 区环境设计 的理念和 方法进行 了较为全面深入 的研究 ,
提 出 了切 实 符 合 人 们 心理 和 情 感 需 求 的滨 水 区景 观 设 计 的理 念 和 方法 , 呼 吁城 市规 划 设 计 从根 本 上 满足 人们 对 水 文 化 的渴 望 ,体 现 以人 为 本 的设 计 宗 旨 ,真 正 体 现 城 市 滨 水 区的 人 文 关 怀 。 关 键 词 :水 文 化 ;城 市 滨 水 区 ;景 观 设 计 ;理 念 和 方 法
中 图分 类 号 :T 9 5 1 U 8.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9 3 (0 2 5 0 1— 3 0 6 7 7 2 1 )0— 1 2 0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
3、滨水空间
3.1 滨水河岸开放性及绿化
1)滨水河岸保持对外开放性,并且尽量增加滨河亲水 空间,增加游人亲水的机会。 2)滨水河岸增加活动空间,应设计林荫步行道,建议 设置遮荫的树木。 3)在部分地区很多建筑紧靠河岸边建设,改造难度比 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沿岸的景观状况,建议增加垂 直的绿化。 4)河道两岸应保留原有绿化,同时增加人的参与性, 改造为休闲绿地,而不是仅仅供观赏的绿地。
3.4 滨水区水岸线形式
1)人工岸线:岸线形式尽量曲线、多变化,避 免直线、形式单一的滨水泊岸。
2)自然岸线:岸线形式尽量保留原有岸线,根 据自然形成的岸线形状进行调整改造。
岸线过于笔直单一,不提倡
岸线曲折有变化,提倡
3.5 滨水区的设施配置
滨水地区建议增加观水景的场所,并结 合滨水岸线,增设餐饮、商业等娱乐休闲设 施。
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1、建筑高度
1.3 单体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
新建单体建筑高度与体量应与基地周边环境相协调, 避免出现高度过高,体量过大,在城市环境中突兀失调, 影响城市整体风貌。
单体建筑过高,体量过大, 突兀失调,不提倡
33滨水空间的可达性34滨水区水岸线形式35滨水区的设施配置3滨水空间驳岸直接与水面接触人难以接近不提倡驳岸护坡与亲水平台结合设计引导人参与亲水活动提倡驳岸护坡与条形驳岸结合设计提倡采用自然堆石绿化等形式结合自然驳岸设计引导人的亲水娱乐性提倡条形驳岸局部设计放大作为停留区增加亲水性提倡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11建筑群体轮廓线与城市风貌的协调沿街公共建筑底层裙楼的高度避免采用过高尺度或大面积实墙给行人造成压抑感
3.2 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应符合高、中、低相结合的原则,“低” 为亲水,“中”为正常地面标高,“高”为可登高远 望的地标,应考虑两岸的相互对景关系以及各种视角 的景观效果。 2)滨水空间沿岸应建设公共绿地,真正成为城市的公 共空间。 3)对于侵占滨水绿地的住区有条件必须加以改造。 水岸空间被绿化隔离, 不易亲近,不提倡

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设计导则一)景观风貌区控制城市风貌区划分为老城商业风貌区、新城行政文化景观风貌区、现代产业景观风貌区、综合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等几类进行控制。

♦老城商业风貌区主要指南山路与青山路交叉口及其周边地区。

导则1:以商业服务为主要导功能的区域,控制开发建设密度,鼓励用地的复合利用,要创造好的步行环境和宜人的商业活动空间。

导则2:建筑风格可有对比变化,建筑色彩可采用相对明快的色系,不必强调统一,但在色调上应有一定的协调或对比关系,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商业氛围。

建议在建设前对整个建筑群深入细致的空间环境设计,以保证空间环境品质。

导则3:应结合龙河与其两侧绿化形成公共活动空间。

公共空间的设置要将绿地和活动广场相结合,成为购物、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开放空间。

导则4:倡导立体开发,混合利用。

可利用绿化、广场建设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购物中心。

♦行政文化景观风貌区导则1:行政办公和商务办公建筑应形成宏伟严整与开放的布局;以整体性和个性相统一,形成城市的象征和标志。

导则2:文化建筑以广场为依托,建筑采用规则式布局,在统一中有变化,彰显个性,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现代产业景观风貌区主要指沿龙河北路两侧、青山路与北外环路交叉口周边地区。

导则1:要充分体现现代产业建筑的特色,强调技术美,现代感,建筑尺度不宜出现过高和超大体量。

导则2:建筑应后退道路相应的距离,以保证形成围合的开放或半开放的公共空间,作为人群休息、交通的场所。

♦综合景观风貌区导则1:公共建筑成组成群设置,建议建筑采用较为一致的体量,突出标志性建筑的高度,建筑造型以水平线条为主,开窗简洁,细部处理精致。

导则2: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低层为辅,建筑体量不宜过大,在建筑布局上应错落有致。

建筑形式宜采用坡屋顶,建筑色彩以浅色调为主♦居住景观风貌区主要指老城片区、新城片区、寻山片区内的各个居住区。

导则1:鼓励沿人流量大的道路两侧用地复合利用,增添地区的活力,保持街道宜人的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水系规划滨水区城市设计导则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第一章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总则1.1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5. 《防洪标准》(GB50201-94)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 《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8.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9.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0. 《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2 目标1.2.1 充分兼顾水体、驳岸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臵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1.2.2 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3 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1.3 原则1.3.1 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城市中的河流与其它自然水体,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城市设计中首先必须遵循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原则,充分发挥河流对城市环境的生态功效。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1) 保护现有河网,适当恢复被覆盖的河流,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河网水体的互通性,减少盲端式河涌,并与城市绿网形成整体连续的生态廊道。

全市域范围内宜保证10%水面率,重点区域河网密度宜更高。

2) 采用有效方式保证水质与水量,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3) 保持多类型的复合生境,维持滨水地区植物生境与动物栖息地的质量,尤其是关注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4) 采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建设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5) 加强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再生功能,加强雨水的收集循环再用;6) 保护水面斑块,建立人造湿地。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改造,结合环境工程技术,综合利用不同湿地单元的净化功能,形成具有高效净化功能和适应性的人造湿地。

1.3.2 人性化设计原则滨水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应得到充分利用,以满足市民丰富多样的使用需求。

1) 保证城市滨水区的“公共性”,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随意侵占河岸空间;市区内的河流应至少在河道的一侧设立安全、连续的沿河步行系统;2) 满足市民亲水性需求,保证通向河边的道路有足够的密度,尤其是对于市区内的重要河流,宜保持间隔300米左右设与河流垂直的道路,并增强道路的引导性;保证足够的视线通廊使人们在城市中容易看到水体;3) 宜控制平行并紧贴河流的机动车道宽度,以保证车速不会过快,方便前往水边的行人穿越,且与河流的宽度不会形成太大的悬殊;4) 合理的组织水上公共交通和游览,可在适当的河段恢复轮渡。

1.3.3 景观多样性设计原则1) 沿河展开的城市界面,在一定范围内应有连贯性,同时有一定的高低变化,防止长距离内过于单调统一。

2) 保护滨水的传统聚落、历史建筑,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将其整合到城市设计中,充分展示具有岭南传统水乡特色的人文景观。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3) 充分利用桥梁、沿河绿带、滨水广场、河流拐弯或交汇处等重要节点空间,创造形式优美的,具有地标意义的公共空间。

1.4 对象及分类1.4.1 在佛山市域内进行与河流及其滨水区相关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时应遵循本设计指引。

1.4.2 本指引主要是对佛山市内的内河涌及指定的外江河段制定的详细规划设计指引。

其它河段与水体可参考本指引的规定。

1.4.3 根据河流的流经地带的规划功能和宽度,把本城市设计指引所针对的河流进行分类,如表1-1。

对不同类型的河段,应采取各自不同的对策和设计方法,以加强指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表1-1:滨水区分类江“官棠——高明河口”,北江“老鸦洲——南沙洲”,西江“河清船闸——甘竹岛”,雅瑶水道/水口水道“大冲——广州珠江西桥”,佛山水道,顺德水道“西樵——南庄”,吉利涌,平洲水道,其设计指引均宜参照内河涌城市段的设计指引进行规划设计;其它河段可视具体情况,参考各分类指引进行设计。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1.4.4 在对《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划定的水系重点区域及节点进行滨水区设计时,参考第三章《佛山市水系重点区域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

1.5 术语1.5.1 “河涌”:根据《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内的河流分为“外江”与“内河涌”两大类。

根据《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中的统计所得,本指引将重点针对内河涌中的245条主干内河涌、492条支干河涌、和2065条支涌的滨水地区给予相应的城市设计指引。

1.5.2 “滨水区”:一般是指水域与陆域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

本指引主要针对从内河流边缘起,至沿河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不包括河堤路)范围内的陆域空间,给予较详尽的城市设计指引和要求,其它地表水体可以此为参考。

1.5.3 “水系重点区域”主要包括:“2+5”组团新的毗邻外江的中心区、重要湿地、基塘农业和生态农业区域、重要水库、流经组团和镇区中心的生活性主干内河涌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河段六大类型。

佛山市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1.4.4 在对《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划定的水系重点区域及节点进行滨水区设计时,参考第三章《佛山市水系重点区域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

1.5术语 1.5.1“河涌”:根据《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内的河流分为“外江”与“内河涌”两大类。

根据《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中的统计所得,本指引将重点针对内河涌中的245条主干内河涌、492条支干河涌、和2065条支涌的滨水地区给予相应的城市设计指引。

1.5.2“滨水区”:一般是指水域与陆域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

本指引主要针对从内河流边缘起,至沿河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不包括河堤路)范围内的陆域空间,给予较详尽的城市设计指引和要求,其它地表水体可以此为参考。

1.5.3“水系重点区域”主要包括:“2+5”组团新的毗邻外江的中心区、重要湿地、基塘农业和生态农业区域、重要水库、流经组团和镇区中心的生活性主干内河涌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河段六大类型。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第二章2.1滨水区规划范围划分沿水的陆域空间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由水体向外依次为河岸区、滨水绿带区,以及建设区。

滨水区域城市设计细则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2.2城镇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2.1 河岸区表2-1:城镇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2.2.2 滨水绿带区表2-2:城镇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用能提供能树荫遮阳的高大乔木;优先采用色彩鲜艳或带有香气的植物;不应选择带刺或有毒植物。

注3:宜选择吸附粉尘或净化性能较强的植物。

2.2.3 建设区表2-3:城镇段建设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2.3乡村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3.1 河岸区表2-4:乡村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注5:在坡肩种植藤本植物或枝条下垂的灌木,以覆盖生硬的石壁;植物的生长不应对驳岸及其它水工构筑物的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2.3.2 滨水绿带区表2-5:乡村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注7:间距可适当加大,灯具数量及照度减少;除旅游景点外,可只设臵一般道路照明。

注8:植物的种类、色彩、结构宜富于变化,高低、疏密结合,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并与河流的形态产生对比;人活动密集区域应优先选用能提供树阴遮阳的高大乔木;优先采用色彩鲜艳或带有香气的植物;不应选择带刺或有毒植物。

2.3.3 建设区表2-6:乡村段建设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2.4郊野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4.1 河岸区表2-7:郊野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注10:以原生植被为主,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

2.4.1 滨水绿带区表2-8:郊野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2.4.2 建设区除规划允许外,禁止建设任何项目。

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附录表2-9:驳岸形式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0:驳岸材料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1:水工建筑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2:安全设施设计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3:铺装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4:景观设施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5:照明设计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表2-16:建筑退让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佛山市水系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指引表2-17:建筑高度控制Urban Design Guideline of Waterfront, Foshan 2019-01除参考本表H:L的数值外,还可按建筑外墙到对岸建筑外墙的总宽度与建筑高度H等于1~2,校核建筑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