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c521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7.png)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练习。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指导。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5. 总结。
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
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作文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7be7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0.png)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
2. 常见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如何进行写作训练和修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框架。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修改和提高。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作文作品。
2. 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思考能力。
3. 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和兴趣。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框架。
2. 第二周:讲解常见的写作手法和技巧,通过教师的示范作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3. 第三周: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4. 第四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修改和提高。
5. 第五周:进行写作训练和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
2.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 激励教学: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七、教学活动1.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作文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文,给出建议和意见。
3. 作文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和同学的评价,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4. 写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经验和心得。
八、教学资源1. 作文教材:提供相关的作文教材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参考例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 仿写诗歌(作文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仿写诗歌(作文教案) 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29052616fc700abb68fc3d.png)
仿写诗歌(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教育的艺术》),我们正可以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2、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教学重点:借助诗歌精炼的语言来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
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学会仿写诗歌。
二、内容新授1、营造诗的氛围,感受诗的魅力。
欣赏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选这一首,一者熟悉,二者这首诗的意象之优美、情感之浓郁、节奏旋律之美妙,可谓诗中上品。
通过朗诵,一种氛围自然形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诗歌上。
2、品味诗歌、领悟方法,学会仿写。
品味诗歌,然后根据平时大家读诗的体会和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诗歌写作指导,共同讨论诗歌写作的特点,即诗歌应饱含感情,注重意象不宜平铺直叙,应有些比喻象征,还要有韵律到音乐性的效果.总结写诗应该注意些什么?(多媒体显示)一、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情感美音乐美二、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意像美意境美三、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像,构思美想像美(1)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或诗句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
(多媒体显示)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游子吟》)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初一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初一作文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c3fd6b2b160b4e767fcfc6.png)
初一作文教学教案设计【篇一: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
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
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
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
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作文具体化?二、活动一:(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e2a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f.png)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
3. 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
4.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写作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讲解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介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方法。
3. 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讲解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作文。
4.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介绍作文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练习和评价,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2.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观察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和参与程度。
3.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评改过程中的合作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作文素材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第3-4周:介绍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
3. 第5-6周:讲解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修改。
4. 第7-8周:介绍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5. 第9-10周:进行写作练习和评价。
九、教学实践: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写作方法。
2.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评改,提高写作水平。
十、教学反馈: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练习和评价,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b70e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2.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English: The lesson plan for the second unit of the seventh-grad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 includes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write a composi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lesson is to guide students in writing a composition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s. First, the teacher will introduce the topic and its importance in everyday life. Next, the teacher will model the writing process by brainstorming ideas, organizing them into an outline, and then expanding on each point. Stud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share their own experiences to generate ideas. Then, the teacher will guide students in writing the composition step by step, emphasizing the use of descriptive language, clear organization, and appropriate vocabulary. Once the composition is complete, the teacher will lead a peer review session where students give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each other. Finally, the teacher will provid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mposition. This lesson plan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by providing them with a structured approach and 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reflection.中文翻译: 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案包括教导学生如何写作文。
七年级语文作文备课教案(优秀3篇)
![七年级语文作文备课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6e13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b.png)
七年级语文作文备课教案(优秀3篇)总结简历翻译组织生活会感言篇一教学模式台词比喻句委托书,宣言感恩信议程代表发言的新闻稿反义词了近义词挽联留言管理制度谜语的我陆游李白工作朋友圈语仿写管理制度,自我鉴定喜报防控公司简介代表发言,串词生产。
七年级语文作文备课教案篇二《河中石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从前,有一条河边有座寺庙。
一天,庙前两座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几年后,寺庙里的和尚到哪里能找到这两座石兽呢?(同学们如果预习了文章,就知道是上游)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新知探究1、作者简介: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一qi54)进士。
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朗读课文(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4)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请学生翻译课文。
四、综合运用1、通假字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的农具2、古今异义(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今义:并列(2)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今义:阅读(3)是非木柿。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4)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5)但知其一。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a6b5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a.png)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作文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二、教学内容:1. 作文技巧训练:如何写好开头、结尾、过渡和修辞。
2. 作文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3. 作文题材: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
4. 作文评价: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提高作文质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创新作文形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技巧、评价标准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五、教学安排:1. 第1-2周:讲解作文技巧,训练开头、结尾、过渡和修辞。
2. 第3-4周:练习记叙文写作,关注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
3. 第5-6周:练习议论文写作,关注社会现象和自然景观。
4. 第7-8周:练习说明文和应用文写作。
5. 第9-10周:综合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通过作文展览、课堂分享等形式,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
2.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建议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案例:收集各类优秀作文,用于分析和借鉴。
2. 作文素材库:提供各类作文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3.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作文评价标准,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抒发真情实感,避免套作和抄袭。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不同风格的作文。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阿长与山海经作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作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ba1ac0a8956bec0975e3c3.png)
6、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详略结合,巧用对比衬托刻画人物的方法,感悟“凡人小事”的写作手法。
2.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学习全方位塑造人物的手法,深入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3.把握欲扬先抑的手法,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详略结合,巧用对比衬托刻画人物的方法,感悟“凡人小事”的写作手法。
2.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学习全方位塑造人物的手法,深入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3.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抑”中“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童年时光,因为那时我们天真无忧。
当代作家冯骥才在他文章写道:“我上高中时在外地。
人一走,留在家乡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书。
往昔美好故事,亲切人物,甜醉情景,就想鲜活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谁能使过去一切复活?那去世外婆,不知去向挚友,妈妈乌黑卷发,久已遗失那些美丽书,那跑丢了蓝眼睛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我们熟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也写过《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关于他童年文章,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将美女蛇故事讲得生动而又诡秘的人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专门写她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二、整体感知(一)知人论世1.作者介绍,把握要点: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作家作品: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
3.题解:“阿长”:人名‘鲁迅家的一个女工;“《山海经》”,书名。
题目为一并列词组,文章即通过写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来体现阿长的性格特点。
《山海经》:作者不详,共有十八篇,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1e6a9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72.png)
【导语】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抓住细节”,这⼀单元的写作⽬的是指导学⽣抓住细节,刻画⼈物,表达情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让学⽣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感悟细节描写在作⽂中的运⽤效果。
2.学习细节描写的⽅法。
3.让学⽣养成细⼼观察的习惯,留⼼⽣活,体验⽣活,发现⽣活中细节之美,从⽽热爱⽣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揣摩细节描写的作⽤。
2.学会进⾏合适的细节描写来反映⽣活或描写⼈物。
难点:1.学习细节描写的⽅法。
2.激发情感,⽤恰当的细节描写把对⽣活、社会、⼈⽣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进⾏形象的表达。
教学过程 ⼀、导⼊ 1.⽕眼⾦睛辨⾝份 2.猜猜他是谁。
(出⽰对孙悟空的细致描写,然后出⽰对⼀个同学的⼤众化描写。
) ⼀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体⾝上的细胞,没有了它,⼈就失去了⽣命;⽂章少了细节,⼈物形象就失去了⾎⾁和神采。
因此我们作⽂时应注重从细处着⼿,为⽂章增添神韵。
出⽰课题:抓住细节 ⼆、明确定义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活中的细微⽽⼜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物、景物或场⾯描写之中。
它是最⽣动、最有表现⼒的⼿法,是作者精⼼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三、感悟细节 l.例⽂呈现:出⽰甲⽂ 愚⼈节那天,英语课代表告诉我,⽼师叫我去她办公室背英语课⽂,我的⼼慌起来,但⼜怀疑是他⼈的愚弄,最后我还是去了。
我⾛进了办公室,迎⾯正碰上英语⽼师的⽬光,⾥⾯充满了责备,我喊了⼀声“张⽼师”,张⽼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声,我不知如何是好。
学⽣点评发⾔,提出修改⽅法。
教师总结:如,接到通知时“我”有怎样的⼼理活动,“我”是怎么⾛进办公室的?英语⽼师的⽬光是怎么样的,看到那样的⽬光我⼜有什么感受,我是怎么“喊”⽼师的,⽼师点头的神态如何,“嗯”⼀声的语调如何,“我”⼜有什么样的⼼理活动,这些都是可以展开描写的。
2.出⽰⼄⽂。
愚⼈节那天,⼤家都有些⼼不在焉,惶惶欲动,我也在寻机下⼿,想要享受节⽇的感觉。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e247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0.png)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2. 常见的作文类型及写作技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3. 作文的修改与评价:self-editing and peer-reviewing.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类型及写作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类型及写作技巧。
3. 练习:布置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4. 展示: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5. 评价: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的写作进步。
2.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同伴评价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经验。
3. 激励机制:设立作文比赛、奖励优秀作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作文题目与主题:1. 题目设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作文题目。
2. 主题选择: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八、作文修改与评价:1. self-editing: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能力,提高写作质量。
2. peer-reviewing: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月亮》写作指导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月亮》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326df3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0.png)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月亮》写作指导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月亮》文题点拨XXX情思执笔写佳作江苏XXX文题呈现】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
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作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面简洁明了,几乎没有什么审题障碍,只要扣住“月亮”进行写作就行。
具体写作时,可按以下几步进行:一、精选写作方向。
“月亮”这一题目写作范围比较宽泛,可描写美妙的月景,可借月抒发心中的真情,可由月亮展开浪漫的想象……甚至,还可去描写月亮的古典诗词中遨游。
动笔之前,同学们不妨静下心来,对自己素材库中的“月亮”进行一番检索,确定具体的写作方向。
如果你曾经认真观察过“超级月亮”,那就可描写“超级月亮”;如果你有过睹月思亲的心里历程,那就借月抒怀吧。
总之,切入的口子越小越好,切忌贪大求全,什么都想写,结果什么也写不好。
二、理清写作思路。
确定了写什么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比如你写“超级月亮”,就可按照时间顺序,先写“盼超级月亮”,再写“赏超级月亮”,最后写“议超级月亮”,其中赏月的过程要详写,盼月、议月可略写。
再如你写中秋夜望月思念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就可先对天上圆月展开描写;然后借月抒怀,回忆往事,倾吐思念之情;最后再回到月亮上,结束全文;其中忆事、抒情应作为重点。
一旦打好腹稿,成竹于胸,写作起来就很容易了。
三、精心进行描摹。
既然是以“月亮”为文题进行写作,无论写景,还是记事、抒情,都要对月亮展开描写。
只有月亮在你的笔下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才能引人入胜。
怎样描写月亮呢?除了对月亮本身的阴晴圆缺、色彩变化展开描摹外,还可通过描写其它景物来烘托月亮,比如写月色下的村庄、田野、山川等。
另外,还要讲究动静结合,比如写月食,就可写它的变化过程等。
在描写过程中,可灵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让你笔下的月亮充满诗情画意。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1b9a1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e.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小细节我们很可能忽略掉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学会赏析细节描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画时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时,连雕像的眼神、肤色和肌肉线条都力求完美。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二、感受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学语文作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学语文作文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f62e40e852458fb770b56f3.png)
教学内容 (或课题)
教学目标:
语文科第
周第 课时
第一单元:叙事要完整 实践训练
1. 知识与技 能目标。 l. 理解叙事文章需交代清楚的几个记叙要素,学会怎样把经过写具体。(重难
点)
2. 过程与方
法目标
2. 理解叙事文章中顺序、插叙、倒叙的作用,并学会合理运用。
3. 学会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还有一种叙事的开头方法是——描摹景物, 渲染气氛。这种文章的开头方法 是从写景、写物入手,以此来烘托气氛、突出中心。
结尾的方法同样多种多样。 1、随着事情的发展自然收束。这种结尾方式简单明快,叙事完整。 2、首尾呼应。这种结尾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再强调一下开头部分的意思, 以达到互相照应。这种照应有的是形式上的前呼后应, 有的是意义上的再次强调, 使文章浑然一体。 3、含蓄委婉,令人深思。这种结尾方法以暗示、旁衬或隐晦曲折的手法, 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而不把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明明白白说出来。 4、饱含哲理,发人深省。用一段饱含哲理的话作结尾,可以使读者产生共 鸣,汲取力量,得到启迪。对整篇文章而言,也有画龙点睛的妙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一篇作文的头开好了, 打开了思路, 要写 的话就很顺利地写了出来。如果头开得不好,就会思路闭塞,难以下笔 .
最常见的开头方法是——开门见山, 直接入题。像叙事的文章开头就点明事 情的起因,或是直接说明文章所要叙述的事件,让人一目了然。
第 2 种开头方设悬念, 或把事情的结果交代在先, 使读者产生急欲读下去的愿 望。
二、合作探究
(一)记叙要素
1. 把握概念 记叙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交代出来。这是一种最常用
的表达方法。 无论写人还是记事, 都应交代清楚, 内容完整, 这是记叙的最基本 的要求。掌握记叙文六要素。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6da97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2.png)
七年级下期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精心构思、认真修改的良好写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学会抓住人物、事件、环境的特点进行描写,使文章生动、具体。
2. 议论文写作:学会立意、论证和反驳,使文章有理有据。
3. 说明文写作:学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作用,使文章清晰、易懂。
4. 应用文写作:学会书信、日记、请假条等文体的写作格式和技巧。
5. 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写科幻、寓言、童话等类型的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文章富有创意,写出个性化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练习写作:课后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
4. 修改润色: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提高作文质量。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记叙文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2. 第二周:议论文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3. 第三周:说明文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4. 第四周:应用文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5. 第五周:创意写作技巧讲解与实践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作品质量:评估学生在各个阶段的作文,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4.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学resources1. 教材:采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相关作文教学内容。
2. 参考资料:优秀作文选集、写作技巧书籍、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e9e2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1f.png)
七年级(下)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通过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介绍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题目、开头、、结尾等。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2. 第二课时:观察和思考教学内容:如何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3. 第三课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教学内容:如何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4. 第四课时:语言的运用教学内容: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词汇、句式、修辞等。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5. 第五课时:作文的评价教学内容:如何评价一篇作文,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文,让学生了解和模仿优秀的写作方法。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4. 练习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定期进行写作测试,检查学生的写作进步。
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作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 第二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并能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考。
3. 第三周:讲解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包括词汇、句式、修辞等。
4. 第四周:讲解如何评价一篇作文,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5. 第五周: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写作下册教案
![初中写作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93a1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d.png)
初中写作下册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本册教案适用于初中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学生能够提高写作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1. 记叙文写作:通过讲述事件、描写人物、描述景物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
2. 议论文写作: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观点,通过举例、引证等手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3. 说明文写作:学生能够清晰地介绍事物、现象或原理,使读者理解。
教学步骤:1. 引导:教师通过讲解优秀范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2.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题目,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及时给予批改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3. 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写作心得,讨论如何改进写作技巧。
4.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观察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有明显提高。
2.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通过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3. 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养成了按时完成写作任务的习惯。
教学资源:1. 优秀范文:用于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2. 写作练习题:用于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写作指导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参考和指导。
教学时间:本教案共需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 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4. 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0a89d8f12d2af90342e6ce.png)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设计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一).激趣:用一则寻人启事激发学生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并导入新课。
导入语: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
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板书课题: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二)介绍写人物个性特征并提示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三)指导习作1.肖像描写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1.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衫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鲁迅外形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明确: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练一练:肖像描写,写出人物特征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与老师们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
请你描写一下班主任的肖像,使我们对他能够有所了解,好吗?学生自由作文并交流。
2、语言描写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的等等的自我介绍。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a556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e.png)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案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预设: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已经结合课文交流了主要的写法,此时可提问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反复交流过的内容,学生应该都能简单地概括出来。
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预设: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展示的材料也有限。
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
此时可再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标注。
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1.学习写法: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体。
明确:作者把爸爸给“我”订暑期计划的事例写得体。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爸爸在各个方面都喜欢做计划,却格外重视“我”的暑假计划,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
作文指导《+舌尖上的美味,笔尖下的情味——食物描写》教学设计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作文指导《+舌尖上的美味,笔尖下的情味——食物描写》教学设计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46f3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7.png)
舌尖上的美味,笔尖下的情味——食物描写教学设计一、新课标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感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
能够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写作时要有真情实感。
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二、教材分析本次写作指导是基于义务教育教科书新教材中的单元写作教学目标设计的。
根据单元要求,发现家乡的美食,了解家乡的美食,弘扬家乡美食文化。
在美食中,品赏文化之美。
本次教学设计就以美食写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借鉴名家之作,写家乡的美食,讲述属于自己美食的故事,谈自己从美食中得到的感悟。
三、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习作的要求,进行选材、构思、写作。
2.之前小学练习过写静物、人物、动物、景物、写食物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写作的素材并不缺乏。
但这也不意味着就能把美食写好,原因就在于孩子往往对于美食缺少细致地关注,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
3.学生基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但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描写不细致,重点不突出,特点不鲜明等,常常使得文章空洞无趣,缺乏真实感,主题不明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更细致,写作更具体,有独特的感受,有生动的描写,有个性的表达,有所思有所悟。
四、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从日常美食制作、品味中积累提炼写作素材。
2.综合运用各种手法,细腻生动、形象多角度地展现美食的特点。
3.通过抒情议论,提炼出美食背后的价值,使文章的主题更深刻。
4.从美食中品出生活的滋味,在平淡中发现生活的情趣,表达对中华美食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美食中品出生活的滋味,在平淡中发现生活的情趣。
2.难点:在熟悉的素材中挖掘新意。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七、课时:一课时课型:写作指导专题课八、教学方法教法:先学后教,少说多练学法:先导后学,合作探讨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调动学生学习气氛,引出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一刻,我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导引】写作此文,要认真审题。
“那一刻”指明了叙述的时间范围,“我”表明了写作的人物,重点应放在“长大了”上,结合题目我们可以发现:选材应从对自己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事件中选择,那一事件肯定是震撼人心的,所以应精心选材,精巧构思。
写作此文,大家会有很多生活体验,因此要从中选择最典型的生活素材,写出自我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重点写自己受震撼的那一刻。
指导学生写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
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
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
教学过程
1师生认真分析题目。
2列好写作提纲。
3、教师小结。
自由写作
互批互评
教师提出批改要求
批语要全面,要有总批、眉批、批改日期和批改人。
附优秀习作:
佳作示例一:
那一刻我长大了
一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个转折点,从天真幼稚到走向成熟,那一刻,就是你走向成熟的标志。
月考结束后,妈妈看我学习很累,怕我营养不好,给我改善改善伙食。
早上上学的时候,妈妈说:“晚上包饺子吃,快点回来:”放学回到家中,推开门,一眼就看到餐桌上摆着一盘水水灵灵的饺子。
我放下书包,跑到桌子前,香喷喷地吃起来,妈妈在我旁边微笑着,注视着我,一会儿,爸爸来到我身后。
摸着我的头。
“饺子香吗”?“恩,真香”!“这里可有你妈妈的血和肉氨!我顿时楞住了,吃了一半的饺子再也咽不下去了。
我马上拽起妈妈的手看起来,看到妈妈那贴着邦迪的手,顿时,我眼里噙满泪水,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涌满了全身,我明白了这是血脉相连的痛,更是血脉相连的爱。
十五年来,我一直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而我又从未感受过它。
回想起小时候,不懂事,体会不到妈妈对我的关心,那天妈妈发高烧,脸通红,她忍着没告诉我,自己吃点药,我想往常一样,还让妈妈干这个干那个,而且还让她陪我到外面玩,给我买吃的,看电视,当时,我根本没意识到他病了,我该关心她,问候她……想到了这些我心里充满了难过,那稚嫩的肩膀似乎撑不起你对我高天厚地的爱,我意识到现在还不晚,我想我已经长大了那一刻,我长大了,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外婆家。
外婆家隔壁的王奶奶只有一个人在家,她的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这天我看见了王奶奶门口有一个人,那个人东张西望地走进了王奶奶的家里,他说王奶奶欠了两个月的电费,电话费。
我回去问了一下妈妈,“电费都是去银行缴费,就算有人来时也要穿工作服。
”妈妈说,“你问这些干嘛?”我说“没干嘛。
”当我看见王奶奶进家里拿钱时我大叫道:“王奶奶别给他,他是个骗子!”那人说:“你这个小兔崽子在这里干吗?别坏了老子的好事,快滚一边去,再不走老子打死你。
”听了这番话我更加肯定他是骗子没错了,我壮着胆子说:“因为电费都是去银行缴费,就算有人来时也要穿工作服,要是你再不走,我就打110了。
”我还把妈妈给的小灵通在他面前摆了一下。
“还有我爸爸妈妈都在隔壁,我只要大声叫喊一声他们就
会跑出来。
”骗子没办法,临走的时候指着我说:“小兔崽子,你给我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
”骗子灰溜溜地逃走了。
王奶奶不断地说:“超超谢谢你,今天要不是有你我真要上当受骗了,太谢谢你了。
”
那一刻,我真觉得自己长大了。
佳作示例二:那一刻,我长大了
潺潺的溪水流过第十五个山坡;飘渺的白云穿越第十五座城市;青翠的小树刻画第十五个年轮;我迎来了自己呱呱坠地的第十五个年头。
父母的脸上荡漾着微笑示意我将蜡烛插在生日蛋糕上。
我明白,火焰将蜡烛烧去的同时,也将我的十四岁一并烧去了。
烧去了柠檬茶的苦涩,烧去了熏衣草的执着。
只留下一片黑色的土地,开拓我的十五岁。
日历一次次的翻,生日一次次的过。
记载着每一个人的心态,辉煌与失落,生与死,离别与团圆。
直到今天,父母示意让我自己插上蜡烛,我不解。
父亲微笑,摇头不语,母亲平静地说:“你十五岁了,长大了,难道琐碎小事也要我们为你操劳吗?”先是几秒钟的愕然,然后猛然醒悟:是了,十五岁,该长大了,已经长大了。
我插上了第一根蜡烛。
一岁的我大概什么也不懂吧?只知道将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胡乱往嘴里塞,然后开心的笑,笑完了再去睡大觉。
我插上了第三根蜡烛。
三岁,也许是一个充满了好奇的年纪,我不仅知道了吃蛋糕,也学会了“爷爷奶奶”地叫着,然后将一些五颜六色的纸片往口袋里塞,听说,这些“纸”的名字叫做钱吧?我乐不思蜀,这样的日子为什么一年只有一次呢?
我插上了第六根蜡烛。
这个年纪应当上学了。
我也学会了许愿:“但愿上学的那天下场雨,这样,我就可以睡懒觉了。
再不济,我的第一位老师也应该是个漂亮阿姨吧?最好能天天给我糖吃。
我插上了第十二根蜡烛。
十二岁,六年级。
我来到了人生第一个岔路口。
夜晚,我向着浩瀚的天空,灿烂夺目的星星许愿道:“如果天上真有神仙,就请保佑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考上理想的中学。
”
我插上了第十五根蜡烛。
这一刻,开始回忆昔日的懵懵懂懂,跌跌撞撞。
忽然觉得昔日的一切真的很好笑。
为什么好笑?难道我真的已与“童真”二字分手?难道我已成熟,已长大?
从朦胧的回忆中醒来,火苗已将十五根蜡烛变成了尘封的空气。
十四载,一路上哭过,也笑过。
痛苦的微笑,恍惚的忧伤,也伴着回忆的封印而灰飞湮灭了。
因为我将要舍弃它们。
我已到达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新的起点。
蜡烛已焚,回忆已封。
这一刻,就在这一刻,我已长大。
由幼稚走向成熟,也改变了许多。
唯一不变的,便是成长航标中的执著、奋斗。
我将欣赏更多的生命的庄严与美丽的色彩,感悟生命更多的柔情、短暂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