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七年级历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立意与目标秦始皇是我国大一统事业的开创者,汉武帝则是大一统事业的继承者与推进者。

汉武帝凭借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在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大一统格局成为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主流,并影响至今。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汉武帝是大一统事业的推进者及其采取各种措施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从中感受汉武帝高超的政治智慧,本课采取了将秦始皇与汉武帝措施进行对比,以理解“推进”的含义,而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则需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来俯瞰古今,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来审视。

最后,纵观全课学习,在与前人对比和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感受汉武帝高明的治国智慧。

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和经济控制等史实。

通过指导,分析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理解汉武帝对巩固“大一统”格局的功绩。

通过比较汉武帝与前人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秦始皇与汉武帝构建“ 大一统”格局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的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形成汉武帝是“大一统”格局推进者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的措施,使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延续和巩固,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认识“大一统”格局对汉民族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影响,感悟统一是国家发展强盛的基石。

认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措施的有效性,从中感受汉武帝高明的治国智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用出示材料后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皇帝制”“修筑长城”“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郡县制”和“三公制”,并让学生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归类。

设计意图:采用承上启下的复习式导入本节新课,学生在回顾前课的内容上进一步加深对秦始皇是我国“大一统”格局开创者的认识;同时,为接下来汉武帝与之对比做好铺垫。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的史实。

②正确评价汉武帝。

③认识“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在统一思想方面采取措施的异同。

②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国家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①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及其作用。

②正确评价汉武帝。

难点:汉武帝为什么要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三、教学方法导学法、探究法、表演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四、学法指导比较学习法、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由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秦皇汉武”,引出课题。

2.解题:介绍大一统的含义。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提纲,讲明要求。

(1)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汉朝,定都——,史称西汉。

(2)汉武帝采纳——的建议,把——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政策。

(3)汉武帝采纳——的建议,颁布——,削弱封国势力。

(4)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上,派——,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打击地方豪富。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板书“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结构图。

3.学生展示交流。

(三)合作探究1.喜忧参半——原因篇(1)西汉初期,经济萧条,国力衰微。

(2)武帝之喜: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

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奖励耕作、提倡节俭、以德化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

到了汉武帝刘彻时,国力达到最昌盛时期,这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武帝之忧:资料一: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1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1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休养生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汉朝的监察制度。

能力培养:1、通过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简单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史实,培养学生对比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培养:1、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强盛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学生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而强盛又巩固了统一。

2、认识到汉武帝所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从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下来。

【教学流程】1、情景导入:由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指出“秦皇”是秦始皇,“汉武”是汉武帝。

用投影仪展示秦始皇与汉武帝的两幅画像,说明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皇帝,都把“大一统'”的格局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前面已学过秦始皇,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2、课前热身:(1)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2)秦朝哪一年灭亡?(3)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后,于哪一年建立什么政权?定都哪里?3、合作探究:(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几代皇帝的努力,到汉武帝时,国力昌盛,为他施展雄才大略,发展大一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思想上,汉初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即位后,召集各地学者到长安,询问治国的方法。

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

互动1师: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学者,被汉武帝召到长安,你设想说一说到会的可能都有哪些派别?他们会说些什么?最后汉武帝是如何决断的?生:到会的有法家学者,他会说“依法治国”。

到会的有道家学者,他会说“无为而治”。

到会的有儒家学者,他会说“依法治国”。

汉武帝的决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互动2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项政策是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怎样解释?如何评价?生:董仲舒。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如设立郡县制、推行均田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汉武帝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其意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其意义。

2.难点: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素材:收集与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相关的资料,如历史文献、专家解读等。

3.课堂活动准备: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话题,设置历史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汉武帝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这位杰出的皇帝。

简要介绍汉武帝的统治时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如设立郡县制、推行均田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措施,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原因和意义。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知识与能力:1、了解汉武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检查制度等史实,探讨这些制度所起的作用。

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2、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3、认识到汉武帝所实施的“罢默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从思想上是秦始皇创立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下来。

4、“独尊儒术”是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5、汉武帝的大一统是两汉强盛的顶点。

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

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历史功绩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对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比较,恰如其分的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自学法,比较法过程:一、导课教师朗诵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导入,毛泽东这首气魄宏伟的诗篇点评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几位风云人物,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来?生答。

师:谢谢,好,今天我们就重点探讨其中的一位。

板题: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二、自学目标(出示)(2分钟)1、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所采取的措施,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

2、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3、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自学指导(8分钟)㈠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找出①汉武帝推行“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物质基础条件。

②知道汉武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直接原因。

③知道汉武帝为确保“罢默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进,还采取了那些措施㈡阅读第二子目①明确削弱封国势力的必要性。

②“推恩令“内容及作用阅读第三子目:明确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㈢阅读第三子目:明确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划出知识点,也可同桌间讨论交流。

“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说课稿——获奖说课稿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说课稿——获奖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78页,主题是“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1. 讲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包括加强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推行儒学教育等。

2. 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意义,包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3. 引导学生认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和意义,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相关史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和意义。

难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汉武帝的画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和意义。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重点阐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和意义。

5. 随堂练习: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1. 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推行儒学教育等。

2. 意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3. 影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和意义。

2.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有加强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推行儒学教育等。

【历史教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历史教案】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的内容。

2.理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3.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完成目标:【自主预习】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汉朝,定都,历史山称为西汉。

2.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

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政策。

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教育,在长安设立,教授儒家经典;在地方设立,用儒家思想培训官员,教化百姓。

二、削弱封国势力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武帝采纳大臣的建议,颁布,规定,巧妙的削弱了。

三、强化监察制度1.汉武帝大力加强,在中央设立;在地方,有监督地方官员。

2.汉武帝时期,空前加强,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达标检测】1.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A.秦始皇B.汉武帝C.孝文帝D.唐太宗2.“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A.李斯B.主父偃C.张骞D. 董仲舒3.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

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拆分诸侯王的封地D.派张骞出使西域4.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经济发展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5.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A.中央实行盐铁专卖B.平定“七国之乱”C.颁布“推恩令”D.发行五铢钱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接受了谁的建议()A.董仲舒B.刘濞C.晁错D.主父偃7.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A.法家学说B. 道家学说C. 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8.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学案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学案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学案课程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评价汉武帝。

知识要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强化检查制度的措施;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深度提升:汉武帝各项措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关于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的认知。

学习过程:【古今渊源】现在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一个?这一名称与历史上的哪一时期有关?当时做出最大贡献的哪一皇帝?【众说纷纭】历史场景模拟那日,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

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汉武帝的决断,是“”。

【出谋划策】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刘姓字第为王,把秦始皇废除的分封制又拾了起来,结果在汉景帝时期酿成了七国之乱。

面对这种情况的汉武帝头痛不已。

如果你是汉武帝的大臣,你能给皇帝想想办法吗?历史上,最终又是谁帮助汉武帝,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大权独揽】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对整个帝国的有效掌控是梦寐以求的,汉武帝又是怎样做的呢?【我来当评委】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两个非常有名的皇帝,这两个人谁能够被评为“千古一帝”这一光荣称号呢?课堂检测知识巩固:1.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2.西汉时期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A.书院B.太学C.大学D.学宫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A.主父偃B.卫青C.董仲舒D.董宣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尊崇的学说是()A.儒家学说B.各家学说C.法家学说D.道家学说5.与汉朝王国问题产生与最终解决有关的皇帝是()A.汉高祖、汉文帝B.汉文祖、汉景帝C.汉高祖、汉武帝D.汉文帝、汉武帝能力提升: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思维扩展:如果我们要筹拍电视剧《千古一帝》和《大汉天子》,请你帮助安排一些合理的剧情,你的剧情设计分别有哪些?。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2(七年级历史)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2(七年级历史)

第12课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格局【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格局的措施2.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格局的历史功绩3.感悟儒家成为正统思想所产生的影响【知识提要】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推恩令3.强化监察制度【课前预习】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建立,年,称帝,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统治者采取政策,。

到文帝、景帝通知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

即位后,凭借汉初奠定的雄厚经济基础,施展雄才大略,进一步开拓和发展大一统事业。

汉武帝把各地学者召集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

儒家代表人物建立汉武帝其他学说,把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这个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政策。

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

2.削弱封国势力汉武帝采纳大臣的建议,颁布“”。

(1)颁布这项措施的原因:(2)措施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影响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大力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设立,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富豪。

汉武帝时期,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分组讨论】1.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措施有什么影响?2.什么是推恩令?推恩令巧妙在何处?3.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措施及影响4.议一议,人们为什么把“秦皇汉武”并列到一起?5.人物评价——汉武帝【自我检测】1.“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新课教学1、课件展示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从夏到西汉的疆域变化。

2、教师展示历史资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大意。

问题:材料反应的是西汉初期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汉统治者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结果如何?学生阅读课本小字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文景之治”。

(从汉高祖到汉景帝几十年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西汉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课件展示汉武帝画像及简介。

学生阅读。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在位五十四年。

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

4、课件展示问题:汉王朝日益强盛,当时,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汉武帝心想……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5、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从矣。

问题: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是什么?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7、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分封同姓王为诸侯。

课件展示图片:“汉并天下”瓦当,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

8、学生阅读历史短剧:某天。

武帝后花园。

汉武帝(以下简称“帝”)为掩人耳目,密诏主父偃后花园议事。

主父偃(以下简称“偃”):陛下十万火急召臣来,有何要事?帝:爱卿可知晁错为何而死?偃:为先帝削藩而死。

帝:先帝为何要冒险削藩。

偃: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国君对他们是很容易控制的。

但自高祖以来,有的诸侯竟然拥有接连不断的几十座城池,土地方圆上千里。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案课标内容: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一)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汉武帝的“大一统”,这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又一次“大一统”,对以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治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尤其是思想上,汉武帝“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治国,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者都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对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故本课内容对我国影响深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汉初刘邦的分封、七国之乱、推恩令、独尊儒术、西汉对匈奴的战争。

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生概括汉武帝“大一统”措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思考“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怎样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汉武帝“大一统”使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之一。

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的责任感,激励学生学习汉武帝的开拓创新精神。

②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合理的,值得弘扬。

③讲述霍去病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来历,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汉武帝从政治、思想、军事各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使中央高度集权,国家高度统一,故这些措施都是重点。

2、难点: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董仲舒阐述的“大一统”思想包括“天人感应”、“德主刑辅”、“三纲五常”。

这些内容初一学生难以理解,要通俗易懂地解析。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感知“推恩令”,独尊儒术,对匈奴的战争等史实,感受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辩证地评价汉武帝2、通过影视、图片等手段,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跨越时空,走进汉武帝时代。

3、通过探究,表演短剧、讲故事等方式,使学生开发智力,联系实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的史实;思考推恩令的巧妙在哪里,培养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探索、学生互动等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是两汉强盛的顶点,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学习的重点。

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推恩令”的理解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比较法、引导启发法等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被称为汉族?
(二)讲授新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
(1)措施一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含义、具体措施以及影响
情景剧:学生表演历史短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措施二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汉初分封制的具体介绍(分封的对象、目的和危害)、推恩令(目的、提出者、内容和作用)
(3)措施三政治上:强化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
问题1: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呢?(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问题2: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司隶校尉负责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问题3:教师:秦朝有哪个职官与司隶校尉的职能相似?(御史大夫。


教师补充强调: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进行监督。

刺史虽然官品很低,权力却很大,他有权监察郡国长官,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等行为,可以直接奏报皇帝,加以制裁。

问题4:汉武帝是如何限制丞相权力的呢?(汉武帝起用一些出身低微的亲信官吏,任命他们为侍中、常侍中,让他们参与商议军国大事,以削弱丞相的权力,从而改变了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问题5: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


(4)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措施的影响
七、课堂复习训练:使用多媒体展示题目,课堂巩固
八、布置课外作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

九、板书设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条件
2、具体措施
3、影响
1.皇帝: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可永葆江山呢?
2.法家: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些人目无国法,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整天说三道四,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

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3.儒家: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

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4. 道家: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百姓无拘无束,可以为皇帝指点江山,评头论足。

5. 法家: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6.道家: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

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商纣王及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

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7.儒(董):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乃是天子,既是上天的儿子,那就是奉上天的命令来统治人间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谁对皇帝说三道四就是对上天的冒犯,会遭到上天惩罚的。

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

而道家思想让人们没有约束,会说三道四,对天子不利。

法家思想太残酷,不能体现皇上的爱民之心,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