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和书面语言的学习教学提纲
孩子的语言发展指南培养孩子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孩子的语言发展指南培养孩子的口语和书面
语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1. 提供语言环境:建立一个富有语言资源的环境,例如家中有丰富
的书籍和杂志,聊天时注重正确的语法和词汇使用。
2. 阅读:鼓励孩子多读书,尽量涵盖不同题材和文体,帮助孩子扩
大词汇量和理解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3. 文字游戏:玩文字游戏,例如填字游戏、拼字游戏和词语接龙等,可以帮助孩子巩固词汇和拼写能力。
4. 练习口语:组织家庭活动,例如家庭讨论或辩论,鼓励孩子表达
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观点,并试着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来表达。
5. 写作训练:鼓励孩子培养写作习惯,可以每天要求孩子写日记、
写作文或者参加写作比赛。
6. 语音训练: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语音和发音能力,纠正错误的发音,并教导正确的语音规则。
7. 多与孩子交流:与孩子保持经常的沟通和互动,有耐心地倾听孩
子的话语,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8. 提供反馈:在孩子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和指导,鼓励孩子不断改进和提高。
9. 培养自信心:积极鼓励孩子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不害怕犯错或被批评。
10.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在语言发展方面遇到困难,可寻求专业人士(如语言治疗师)的帮助。
儿童口语表达教学大纲
儿童口语表达教学大纲1.引言在当今社会,口语表达能力对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因此教育者应当重视儿童的口语表达教学。
本文将提出一份儿童口语表达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指导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目标设定儿童口语表达教学的目标是让儿童掌握准确、流利、自然的口语表达能力。
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和语言能力水平,我们可以设定以下目标:- 在早期,培养儿童的基础口语表达能力,如问候、自我介绍等;- 逐步引导儿童学习扩展词汇和句型,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培养儿童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以便让他们的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培养儿童的听力和理解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话语并做出适当回应。
3.教学内容儿童口语表达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我们可以依次介绍以下内容:- 基础口语表达:问候、告别、自我介绍等;- 词汇扩展:根据儿童的兴趣和日常生活需要,引导他们学习常用词汇,并通过练习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句型学习:逐步引导儿童学习不同类型的句子,如陈述句、疑问句等,并通过对话练习加深理解和应用;- 语音和语调:指导儿童正确发音,并通过模仿、对话练习提高语音语调的自然度;-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练习和听力材料,提高儿童的听力和理解能力;4.教学方法儿童口语表达教学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模仿和对话训练:教育者可以模仿儿童的发音和表达,帮助他们学习发音准确的技巧,并通过对话练习加深理解和应用;-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和视听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儿童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情境教学: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儿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并提供实际的沟通交流机会。
5.评估和反馈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
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引言: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并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日常交流和学习活动。
一、开展朗读和背诵活动1. 设置朗读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扮演诗人、故事人物等,朗读相关诗歌或故事。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技巧,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背诵经典文章:选取适合学生年级的古诗、文言文等经典文章,要求学生背诵并进行口头表达,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陈述的形式进行。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组织辩论和演讲活动1. 设置辩论主题: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话题,如“手机在课堂上应该禁用吗”等,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理性辩论。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2. 组织演讲比赛:设立主题,要求学生准备演讲稿并进行演讲。
可以分为班级比赛和学校比赛两个阶段,通过与他人竞争,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开展口语表达训练1. 角色扮演对话: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学生可以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主题口语练习:每周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鼓励学生参与演讲比赛和朗诵比赛1. 定期组织学校内的演讲比赛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申请参赛。
通过参与比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演讲和朗诵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对于参赛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准备演讲稿和朗诵稿,同时也引导他们关注语调、语速等口头表达的细节,使其表达更加生动和准确。
幼儿园语言教学提纲
幼儿园语言教学提纲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语言教学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探讨幼儿园语言教学提纲的制定。
一、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语言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为有限,主要体现在词汇量少、句子简单、语法错误等方面。
其次,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形象、情境故事等方式来帮助理解。
再次,幼儿的语言运用主要以情感表达为主,表达方式多样,但常常欠缺逻辑性。
最后,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包括培养幼儿的词汇量、句子构造能力、语法运用能力、语音发音能力以及参与集体活动和表达个人意愿的能力等。
三、语言教学的内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内容应包括语音、词汇、句子构造和语法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歌谣、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正确发音,扩展词汇量;通过互动游戏、情境模拟等方式,培养幼儿正确运用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能力。
四、语言教学的方法幼儿园语言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例如,情境教学可以让幼儿在真实生活中感受和运用语言;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互动教学可以通过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也可以为幼儿的语言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和支持。
五、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需根据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规律,设计富有情感、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朗读环节中引入绘本和音频资料,让幼儿借助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在游戏环节中设计多样性的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幼儿园语言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对幼儿整体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估。
幼儿园语言教育大纲
幼儿园语言教育大纲幼儿园语言教育大纲是指针对幼儿园阶段儿童语言教育的具体指导方针和教学要求。
以下将详细介绍幼儿园语言教育大纲的内容和实施要点。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1. 发展儿童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儿童流利、准确、清晰地运用口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2. 培养儿童阅读、书写能力:通过识字、认字等活动,培养儿童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儿童听理解能力:通过听故事、听讲解等活动,提高儿童的听觉理解能力。
4. 培养儿童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创作、演讲等活动,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1.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1)语音的正确发音:指导儿童正确发音,并通过音韵教育的方式提高儿童的语音区分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儿童参与语言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
(3)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引导儿童积累并运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扩大其词汇量。
2. 阅读、书写能力的培养(1)认字、识字活动的开展:通过认识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帮助儿童认识和书写简单的汉字。
(2)阅读故事书的指导:引导儿童阅读简单的故事书,并根据内容进行问题解答和情感交流。
(3)简单的书写活动:教授儿童写简单的字、词、短句,提高儿童的书写能力。
3. 听理解能力的培养(1)听故事、听讲解活动:通过讲故事和解释活动,培养儿童听懂内容并进行适当的回答和互动。
(2)听音辨字活动:通过听读音并辨认对应的汉字,提高儿童的听音辨字能力。
4. 表达能力的培养(1)绘画和创作活动:鼓励儿童进行绘画和创作,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
(2)演讲和朗诵活动:组织儿童进行简短的演讲和朗诵,提高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要点1. 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创设,让儿童在有趣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歌唱、角色扮演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小学生口才与表达教学大纲
小学生口才与表达教学大纲第一节: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口才与表达能力成为了社会竞争的重要素质之一。
作为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口才与表达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小学生口才与表达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节:明确目标制定小学生口才与表达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
我们要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第三节: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模拟情景对话,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流和表达。
同时,还可以组织辩论比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争论技巧。
第四节:提升书面表达能力要提升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范文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写作实践。
此外,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五节:发展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实现。
例如,让学生参加朗诵、演讲、戏剧等活动,让他们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绪情感表达能力。
第六节:强化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口才与表达能力不仅仅是针对某一方面的训练,还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注重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等。
第七节:创设有效评价体系制定小学生口才与表达教学大纲后,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我们可以通过学科考试、作品评选、演讲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口才与表达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激励,以推动他们的进步。
第八节:加强交流与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传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九节:注重实践应用小学生口才与表达教学应该注重实践应用。
关于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案
关于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
2.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培养幼儿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让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如在教室里摆放一些生活用品,让幼儿根据这些生活用品进行语言表达。
或者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语言表达。
2. 听。
让幼儿听教师朗读一段简短的故事或者一首儿歌,然后让他们回忆并复述故事内容或者儿歌歌词。
3. 说。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我觉得……”、“我喜欢……”、“我不喜欢……”等句型进行表达。
4. 读。
让幼儿阅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书或者图画书,然后让他们根据书中的内容进行口头表达,或者回答一些问题。
5. 写。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一篇简短的日记或者小故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如一些图片或者单词,帮助幼儿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作品。
6. 活动设计。
设计一些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游戏或者活动,如口头表达比赛、口头表达接龙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要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学习模式教学提纲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学习模式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语言还是一种交际工具,儿童语言获得还应包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获得。
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对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的综合习得。
一般以儿童说出第一批能被理解的词为界,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前语言发展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辨音能力的发展)辨音水平(0—4个月)→辨调水平(4—10个月)→辨义水平(10—18个月)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产生交际倾向(0—4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18个月)二、语言发展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用技能。
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了对语言和语法的获得。
1.语言形式的获得(1)语音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产生3个方面来考察。
A、语音辨别能力的发展。
一般而言,这一时期儿童语音辨别主要表现在对母语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获得方面。
B、发音能力的发展。
儿童正确发音一般比准确辨别音位要困难,发音能力的发展也晚于辨音能力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到4岁时,基本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
C、语音意识的产生。
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地纠正错误的发音的一种能力。
这种语音意识主要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能够有意识并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
2,3岁儿童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2)语法的获得——主要考察儿童句子的获得与发展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如:“妈妈”一词可能表示要母亲做什么事情,也可能表达情感);B、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逐步严谨;C、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2.语言内容即语义的获得儿童语义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词、句子和语段3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
幼儿园语言教学大纲
幼儿园语言教学大纲一、引言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
幼儿园作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教育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大纲旨在明确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目标1.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交流的效果。
2.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打下语文学科的基础。
3.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阅读习惯。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故事表达能力。
三、内容1.口语表达:–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记忆和模仿能力。
–组织各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如问答、对话、小组讨论等,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组织实地参观和游览活动,扩展幼儿的视野和语言交流机会。
2.听说读写能力:–创设富有情感和情景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培养幼儿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配备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故事书,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3.阅读兴趣和能力:–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课外阅读推广活动等,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性阅读,鼓励幼儿进行想象、推理和判断。
4.创造力和想象力:–组织绘本创作、故事创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幼儿的故事表达能力。
四、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将语言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游戏教学法:以游戏为媒介,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3.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语言合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1.观察评估:通过日常观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听说读写能力、阅读兴趣和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幼儿园语言发展指导纲要
幼儿园语言发展指导纲要1. 引言幼儿园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儿童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这份指导纲要旨在帮助教师有效指导幼儿语言发展,提供了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具体指导方向。
2. 教育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 - 听懂并理解他人的话语; - 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 能正确使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交际策略; - 与他人展开有效的交流与互动。
3. 教学内容语言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语音习得•听辨和模仿语音的准确发音;•培养正确的音韵意识和语音表达能力;•训练和发展语音机制,促进发音的准确性。
3.2. 词汇积累•启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词汇;•加强视觉和听觉的联结,提高记忆力;•制定有趣的词汇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3. 语法和句子构建•学习和巩固基础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培养幼儿理解和运用不同语法结构的能力。
3.4. 语境理解和应用•培养幼儿理解语境并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掌握不同语境下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提高幼儿的语境理解能力。
3.5. 交际与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的意愿;•学习倾听和表达的技巧,如回应、提问等;•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和共同表达的能力。
3.6. 阅读与写作启蒙•培养幼儿对图书和绘本的兴趣;•倡导家长陪伴孩子进行阅读活动;•引导幼儿开始进行简单的书写和绘画尝试。
4.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教师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4.1. 游戏和互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提供幼儿语言学习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4.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言。
4.3.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活动,激发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在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教学大纲篇一:哎呀呀,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可太重要啦!这就像给小树苗浇水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一样。
你想想,小朋友们刚刚来到这个大大的世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们的小脑袋瓜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等着语言这把钥匙来打开。
一开始,他们可能只会咿咿呀呀,用最简单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哭啊、笑啊。
这就好像是他们在跟我们说:“快来猜猜我想要啥!”慢慢地,他们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像“妈妈”“爸爸”,这时候他们的眼睛会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我们的回应。
这难道不像他们在向世界伸出小手,想要抓住语言这朵美丽的花吗?当他们再长大一点,就能说一些短句子啦,比如“我要吃糖”“我想玩玩具”。
这时候,他们的表情可丰富啦,高兴的时候会手舞足蹈,着急的时候会小脸通红。
在教育教学方面,老师和家长就像是小魔法师,要用各种神奇的方法来帮助小朋友们学好语言。
比如说,多给他们讲故事,故事里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和有趣的情节,小朋友们听着听着,就会被吸引进去,也想要像故事里的人物一样说话。
就像我有一次看到幼儿园的老师,她拿着一本大大的绘本,声音温柔得像春天的微风,小朋友们都听得入了迷。
老师还会问小朋友们问题,小朋友们争着回答,那场面可热闹啦!“小兔子为什么哭呀?”“小熊找到了什么呀?”还有啊,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也是很棒的方法。
比如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一起唱儿歌,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好多词语和句子。
再比如说,带小朋友们去大自然里玩耍,看看花花草草,听听小鸟唱歌。
这时候家长可以告诉他们:“这是红色的花,那是绿色的叶子。
”小朋友们会睁着大大的眼睛,认真地听着。
你说,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不是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我们要给他们足够的爱和耐心,陪着他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神奇的语言世界。
我觉得呀,对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要用有趣又有效的方法,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表达自己,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和这个世界交流,才能拥有一个充满色彩的童年!篇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教学大纲》哎呀!一提到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教育,这可真是超级重要的事儿呢!你想想看,小朋友们就像小树苗,他们的语言能力就是那正在生长的枝叶。
幼儿园语言启蒙教育提纲制定
幼儿园语言启蒙教育提纲制定一、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对于幼儿的语言启蒙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语言启蒙教育提出一份详细的教育提纲,旨在为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的技巧。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语言启蒙教育,培养幼儿正确、流利、自信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习惯。
2. 原则: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情感培养,注重游戏化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1. 听力理解:-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包括自然声音(鸟叫、风声等)和人声。
-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听懂简单的指令和问题。
- 增加难度,提高幼儿对连续对话和故事的理解能力。
2. 语音训练:- 对音标进行系统讲解,指导幼儿正确发音。
- 练习简单音节的发音,并逐渐引入复杂的单词和短语。
- 引导幼儿通过音标和声音的游戏互动,提高发音准确性和口语流利程度。
3. 词汇积累:- 通过游戏和绘本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和积累基础词汇。
- 注重幼儿对常见事物的命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 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复习安排,巩固和扩展幼儿的词汇量。
4. 句子构建:- 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 培养幼儿运用基本句型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能力。
- 鼓励幼儿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增加语言运用的机会。
5. 语言表达:-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语言的习惯,包括礼貌用语、感谢、道歉等基本表达方式。
-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固定句型和常用口头表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 培养幼儿发表意见和感受的勇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
四、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2. 情景模拟:创设真实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学提纲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2)韵母的正确率高于声母。 在幼儿的发音中,韵母发音的正确率较高, 只有“e”和“o”有时容易混淆。幼儿对声母的 发音正确率稍低,3岁幼儿常常不能掌握某些声母 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4岁以 后,儿童发音的正确率有显著提高。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3)语音的发展受生理原因和语言环 境影响。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我国幼儿说出的句子类型,有以下发展趋势:
① 从不完 整句到逐 步完整句
② 从简单 句到复合
句
③ 从陈述句 到多种形式
的句子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4.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出现。 从交际方式看,口语可分为对话式和独白式两种。
幼儿前期的孩子,大多是在成人的陪伴下进行活动的, 他们的言语活动多采用对话形式。幼儿独立性的发展 促进了独白言语的产生和发展。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幼儿早期 阅读与成 人阅读的
区别
1.从阅读材料来看,幼儿读物不是 文字材料而是以图画为主的材料
2.从阅读方式来看,幼儿可以自主 阅读或借助成人的帮助来阅读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幼儿的前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分析阶段
3.分析综合阶段
2.综合阶段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2.理解语言的准备 (1)语音范畴知觉 有研究表明,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 语音范畴知觉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不能分辨不同语音及同一语音范畴内的各种 变异,就会变成不可理解的东西。
单元7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2)语词理解 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一些 成人的语言,表现为能对言语作出相 应的反应。十一个月左右才算是真正 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
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和书面语言的学习
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和书面语言的学习心理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语言应用理论和实践的一问学科。
这两门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关注着共同的问题,即语言的获得与学习。
今天,我们正是站在这个交叉点上,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言语获得及语言学习的情况和研究心得。
(一)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脉络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到六岁左右基本上能准确无误地听说他的母语,在短短的几年中经历了一个口头语言飞速发展的过程。
从比喻的意义上,可以说经历了人类语言从准备到出现再到发展的缩影。
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日子里只有哭声,但很快就会发展成不同种类的哭声,有时也会发出喔喔啊啊的声音。
和具体环境相伴随,抚养者常常能分辨出这些声音所表示的意义。
随后,在婴儿五六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咿呀学语的阶段。
这时婴儿能发出很清晰的辅音和元音组合起来的音节,并且多次加以重复,虽然意义还不很明确。
大约一岁前后,第一个词就开始出现了。
随着词的增多,这种不甚明确的语声也就越来越减少,但久久不会完全消失。
儿童在开始学说话的时候,说出的都是单音节的词,而且多是迭音出现。
当然这些词多是具体的名词,表明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从作用于他的人和物开始的。
但渐渐人们就会发现,儿童虽然还是只说一个词,但实际上是想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比如说“爸爸”,其实是想说“爸爸上班去了”。
我们把这种能起句子作用的词叫作“独词句”,它构成了儿童从词向语发展的最初环节。
几个月之后,儿童就有了两个单个的词组合起来代表一个完整意思的“双词句”,甚至“多词句”。
作为句子还不够格,因为不完整,但所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儿童的口头语言里开始出现完整的简单句,其中以主谓、谓宾和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为多。
每个句子都比较短,大约在五个字左右。
即使到了三岁,儿童的语言中仍主要是简单句。
只是那时复句就开始出现并缓慢增加起来。
在有了两到三年的基础之后,儿童的词汇和句法就很快丰富起来了。
幼儿活动教案的口头与书面语言训练
幼儿活动教案的口头与书面语言训练一、为什么需要活动教案的语言训练?活动教案是幼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编写和表达方式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活动的理解和参与度。
因此,在编写活动教案时,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合理安排,还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与流畅。
通过对活动教案的口头与书面语言训练,可以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有效地传达活动内容和指导方式,提升幼儿的参与和学习效果。
二、如何进行活动教案的口头语言训练?1. 注意语速和语调。
对于幼儿而言,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他们的理解和听力训练。
教师在口头讲解活动教案时,应注意语速适宜,语调生动,让幼儿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一个词语和句子。
2. 简明扼要地说明活动内容。
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口头讲解活动教案时,要简明扼要地说明活动的主题、目标、具体步骤和所需材料,避免冗长的叙述,让幼儿能够迅速理解并记忆活动内容。
3. 多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幼儿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口头讲解活动教案时,可以多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活动,例如使用具体的颜色、形状、动作等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活动内容。
三、如何进行活动教案的书面语言训练?1. 注意语法和词汇的准确性。
书面教案需要准确地表达活动内容和指导方式,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语法和词汇的准确使用,避免给幼儿造成理解的困惑。
2. 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和连贯,有助于幼儿正确理解活动内容。
教师在书面教案中要注意适当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问号等,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义。
3. 掌握篇章结构和段落划分。
书面教案在结构和层次上需要有清晰的组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掌握篇章结构和段落划分的技巧,合理地组织活动内容和指导方式,让幼儿能够迅速理解和跟随教师的指导。
四、活动教案的语言训练中存在的问题1. 冗长的叙述。
有些教师在口头或书面讲解活动教案时,往往会陷入冗长的叙述,久而久之会影响幼儿的理解和参与度。
幼儿园语言表达教学大纲
幼儿园语言表达教学大纲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语言的重要场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语言表达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系统规划语言表达教学内容,确保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取得良好的进步。
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2. 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3. 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 4. 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5.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
教学内容和方法口头表达1.日常生活对话:教师与幼儿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对话练习,如问候、询问、表达需求等;2.故事表演:选择适合幼儿的经典童话故事,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通过口头表达来表达故事的内容;3.问答游戏:设计简单且趣味的问答游戏,鼓励幼儿通过口头回答问题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1.描图:给幼儿提供一张图片,让他们观察并描绘图片中的内容,然后用文字进行描述;2.写信:鼓励幼儿写信给家人、朋友或偶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3.绘本创作: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编写绘本故事,让他们通过绘画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创意;4.日记写作:鼓励幼儿每天写一篇简短的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听说读写能力1.儿歌和谐音乐:通过教唱儿歌、参与音乐活动,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2.识字游戏:利用拼音、汉字卡片等教具进行识字游戏,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3.课外阅读:精选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儿童小说等,鼓励幼儿进行阅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4.书写训练:教授正确的汉字书写方法,让幼儿进行书写练习。
创造性表达1.绘画创作: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手工制作: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他们通过手工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创意;3.角色扮演:选择经典故事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语言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台词。
幼儿园中班语言表达教学大纲与实施方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表达教学大纲与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言表达是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幼儿个体发展的必经阶段,更是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建立一套完善的中班语言表达教学大纲与实施方案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语言意识和表达意识,使他们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促进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语言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口头表达:通过诗歌朗诵、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流畅度和地道性。
2.书面表达:通过绘画、手工、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文字、图画等形式表达出来。
3.词汇和语法:选取与幼儿芳龄相适应的词汇和语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语言知识。
4.听力训练:通过听故事、听音乐、听指令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听力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5.表达活动:设置各种形式的表达活动,如语言角、艺术创作、主题演讲等,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所见所想。
2.游戏教学法:以趣味性的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展示精彩的故事、让幼儿自由表达等方法,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自由、畅快的表达。
五、评价方式1.定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测试,以及对幼儿语言表达情况的观察记录。
2.对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程度和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3.每学期末通过展示、演讲、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展示所学所得,进行综合评价和辅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大纲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大纲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们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逐渐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语言教学大纲对幼儿园中班的教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语言教学,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 开发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培养幼儿的语言感受能力,增加幼儿的语言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听的教学内容:a. 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日常用语和指令;b. 听懂并理解简短的故事和简单的描述;c. 听懂并理解简单的问答,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 说的教学内容:a. 能正确使用简单的日常用语,如问候语、道别语、感谢语等;b. 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动词和形容词,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经历;c. 能正确使用简单的短语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d. 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进行语言表达。
3. 读的教学内容:a. 能通过图片和插图理解和学习简单的汉字;b. 能辨认和理解一些简单的常用词汇和短语;c. 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和理解简单的短文。
4. 写的教学内容:a. 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的汉字;b.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词语、短句和简单描述;c. 能正确书写个人信息,如自己的名字、年龄、爸爸妈妈的名字等。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2. 歌谣教学法:利用有趣的歌谣来引导幼儿的语言学习,培养幼儿的语感;3. 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听故事来提高幼儿的听力和理解能力;4. 模仿教学法:通过模仿老师和其他幼儿的语言行为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个人评价:通过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的方式,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发音准确性、语音语调的运用、词汇和句子的正确性等;2. 组评价:利用分组方式开展语言表达活动,评价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语言表达程度;3.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幼儿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口语教案: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技巧
小学口语教案: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技巧一、引言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通过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他们将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并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发展口头表达和交流技巧,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社交提供良好基础。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 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首先,为了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的语言环境。
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激发他们对话的兴趣。
同时,给予他们适当而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提供建设性意见。
2. 鼓励多样化的交流方式除了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例如,在每节课结束前安排几分钟时间进行自由发言或问答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口语练习中。
此外,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并提高表达能力。
3. 提供专门的口语训练课程为了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我们可以开设专门的口语训练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包括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口语练习活动,例如有关日常生活、旅游经历、校园生活等话题的讨论活动。
通过这样的口语训练课程,学生们将得到更多机会练习和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交流技巧1. 听取他人意见并作出回应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技巧,我们应教导他们如何听取他人意见并作出适当回应。
通过展示积极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的行为模范,鼓励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保持礼貌和耐心。
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如何以合理且有逻辑性的方式回应对方,并通过建议或反驳来展开深入的交流。
2. 学习非语言交流技巧除了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还应该学习非语言交流技巧。
这包括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手势等。
通过教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他们将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3. 促进合作与团队合作良好的交流技巧也包括与他人合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和书面语言的学习心理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语言应用理论和实践的一问学科。
这两门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关注着共同的问题,即语言的获得与学习。
今天,我们正是站在这个交叉点上,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言语获得及语言学习的情况和研究心得。
(一)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脉络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到六岁左右基本上能准确无误地听说他的母语,在短短的几年中经历了一个口头语言飞速发展的过程。
从比喻的意义上,可以说经历了人类语言从准备到出现再到发展的缩影。
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日子里只有哭声,但很快就会发展成不同种类的哭声,有时也会发出喔喔啊啊的声音。
和具体环境相伴随,抚养者常常能分辨出这些声音所表示的意义。
随后,在婴儿五六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咿呀学语的阶段。
这时婴儿能发出很清晰的辅音和元音组合起来的音节,并且多次加以重复,虽然意义还不很明确。
大约一岁前后,第一个词就开始出现了。
随着词的增多,这种不甚明确的语声也就越来越减少,但久久不会完全消失。
儿童在开始学说话的时候,说出的都是单音节的词,而且多是迭音出现。
当然这些词多是具体的名词,表明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从作用于他的人和物开始的。
但渐渐人们就会发现,儿童虽然还是只说一个词,但实际上是想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比如说“爸爸”,其实是想说“爸爸上班去了”。
我们把这种能起句子作用的词叫作“独词句”,它构成了儿童从词向语发展的最初环节。
几个月之后,儿童就有了两个单个的词组合起来代表一个完整意思的“双词句”,甚至“多词句”。
作为句子还不够格,因为不完整,但所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儿童的口头语言里开始出现完整的简单句,其中以主谓、谓宾和主谓宾结构的句子为多。
每个句子都比较短,大约在五个字左右。
即使到了三岁,儿童的语言中仍主要是简单句。
只是那时复句就开始出现并缓慢增加起来。
在有了两到三年的基础之后,儿童的词汇和句法就很快丰富起来了。
儿童对语音的感知也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
有的实验表明,婴儿在出生几周后就能区别语声和其他一些声音;两个月时就能对抚养者说话的各种情绪作出不同的反应;四个月时就能区别说话的是男还是女,六个月时就能区分出不同的语调。
这些在发展早期就具有的辨别语音的能力,是尔后辨别元音、辅音和诸多音节的基础,也是能够发出不同语音的前提。
我们非常粗略地为读者勾勒一个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脉络,当然是由于口头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说明语言发展中的两个特点。
一是语言发展的阶段性。
语言发展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差异,语言的发展和儿童的年龄只有大致的对应关系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照。
比如,一岁开始说话,这只是一个约数,有的孩子十个月就开始说话,有的却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
只凭这一点并不能判断孩子是不是聪明。
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任何一个孩子在语言发展中都必须经过顺序相同的几个阶段,不可能减少,不可能颠倒,也不可能超越。
例如,所有孩子都必须经过单词句阶段再到双词句、多词句阶段,然后会说简单句。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把语言发展较清楚地划分成几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二是语言发展的连续性和交迭性。
语言发展有如一条索链。
新特征的出现标志着新阶段的开始,而新阶段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原有特征的消失。
例如,在双词句阶段,两个词连起来代表一个完整意思这个特征开始出现,而同时儿童口语里还保留着不少单词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单词句的比率渐渐减少,以至不再出现。
这一切都是一个渐变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就是连续性。
而在同一个时期里,原有的特点和新出现的特点并存,交叉存在,逐渐交替,这就是交迭性。
认识到这两点很重要,因为这是心理发展共同的规律,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机械地、绝对地看问题,而且对我们认识书面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借鉴作用。
(二)口头语言的获得和书面语言的学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语言和劳动一起,构成了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
文字的出现,是很近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开始。
对应在个体的儿童身上,在掌握的时间和方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一个正常的儿童降临人世,他就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之中。
这里所说的母语,是指抚养者和所接触到的人的语言,并非专指儿章的种族,也并不一定单指一种语言。
如果一个汉族儿童生活在英语环境中,他的母语就是英语;如果他生活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环境中,他的母语就是汉英双语。
其语言的掌握是渐进的,而且是伴随生活的需要发生发展的,是在不断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学会的。
为了突出强调这种自然而然的状况,我们通常把口头语言的掌握称为获得(Acquisition)。
书面语言则不同。
掌握它需要具备一些另外的条件,而且一般需要有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作基础。
因此,母语的书面语是成人有意识、有计划地教授儿童掌握的。
换句话说,必须把书面语当作一个任务来学习,当作一门知识来传授。
因此我们把儿童对书面语言的掌握称为学习(Learning)。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知道,获得和学习这两个词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掌握过程的区别,其实二者很难如楚河汉界般一刀划开。
儿童掌握口头语言,不可避免地、甚至是自觉地带有教授的成分,而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中,也明显地看得到耳濡目染的痕迹。
因此,既看到二者在掌握方式上的差别,又看到其连贯性和一致性,或许才是比较全面的认识。
而要想更深一层来探究获得与学习的不同,就不得不涉及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了。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是大家所熟知的。
这种关系表现在儿童身上,则是口头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一个正常儿童认识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总是通过语言的掌握逐步完成的。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外部表现来推定儿童思维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这种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规律,说明了语言发展的重要,也使我们找到了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外显指标。
而书面语言的学习虽然也促进思维的发展,却没有这样明显的同步关系。
尤其是开始学习书面语的时候,由于需要口头语言的依托,所以书面语的掌握总是比思维发展滞后一些。
也就是说,儿童开始学习的书面语言的内容大都是他理解了、认识了的东西。
借助于口语的中介,儿童不必把每一个书面符号都同实际的事物联系起来,而只是听觉信号与视觉信号的相互转换就可以了。
书面语言对思维的发展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和口头语言比较,它毕竟是派生的、第二位的。
现在有些研究家根据一些实验推出教儿童掌握书面语言越早越好,甚至在习得口头语言之前就教授书面语的观点。
对此,笔者委实不敢苟同。
由于这篇短文讨论的不是达个主题,所以只是顺带提及,而在另外的场合再相互切磋了。
在讨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时有两点不能不提到。
其一是口语为基础,二者相互促进。
口语对书面语发展的促进自不待言,书面语同样能促进口头语言的发展。
我们常常能从言谈话语里判断出谈话者是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正说明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对于儿童来说,书面语言的学习可以使儿童口头语言的词汇更丰富、表达更准确、记忆更牢固。
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更和思维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二是就母语的掌握而言,口语和书面语的发展虽然有先后的关系,但却不像火车的两节车厢那样一前一后相连,彼此界限分明。
而是像大海里的两朵浪花,先后跟随,相互推引,向一个目标冲来。
换句话说,不是要等到儿童的口头语言基本完善了,再开始学习书面语。
只要能听懂成人对儿童说的话语,掌握了一般生活词汇的发音和意思,就具有了开始学习书面语的基本条件。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书面语为好,则取决于教育实际的诸多因素;就学术研究的角度说,也还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三)儿童识字的过程和阶段识字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开始。
一个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大约能认识3000多个汉字。
其中大部分是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中年级学得的。
因此,探究这个时期儿童识字的过程,有助于恰当地安排教学、提高效率。
汉字是一套由特定笔画组成的方块图形系统,有大致的规律可循。
但对于初学汉字的儿童来说,却难以把握。
每个人在识记新事物时,都会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作为依托,识字也不例外。
儿童往往会择取生活中的经验来引起联想、帮助记忆。
例如,记住“枣”字是因为这个字下半部的两个点像从树上掉下的两颗枣子;而记住“壶”字则是由于这个字像放在桌子上的一把大茶壶。
很显然,这种记忆方法过于笼统、极易受到干扰而出现混淆,对字形也只能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如囫囵吞枣一样朦胧不清,因此,我们把这个初级的阶段称为“浑沌阶段”。
可以说,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没有什么识字能力可言,记不记得一个字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识字效率也很低下。
其实汉字是有规律可循的。
能够分析和组合一个个汉字对,识记汉字来说无疑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人们最初分析汉字是靠笔画。
成千上万个汉字都是由二三十种笔画组合而成的,从笔画入手也就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当然由于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又从笔画入手分析还很不够,更高一级的办法是分析由笔画组成的汉字的一个个部件。
这样的基本部件有几百个,其组字时使用的频率很不相同,有的能组合几十个字,有的只在一两个字里用得到。
但掌握了大部分这样的部件,熟悉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方式,对汉字的认识就明白无误了。
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识字能力经历了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识字阶段称为叫“清晰阶段”。
从时间上说,这是一个跨度较长的阶段,其中由低到高又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识字的效率也有所不同。
但和前面所说的“浑沌阶段”相比较,却有着质的差别,是没有识字能力和有识字能力的差别。
而在这个阶段内部,则只是能力高低的差别。
可以说,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都主要是为达到较高级的清晰识字程度而努力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也都是在这个阶段显示着自己的优势。
从识字的角度来说,到了较高的“清晰阶段”,认读和默写常用汉字都没有问题,识字的任务可以说已经完成了。
但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识字确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却不是目的。
笼统地说,小学语文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而识字只是培养读写能力必备的手段和前提。
从这个整体目标出发去衡量识字要达到的水平,“清晰”就不够了。
就拿阅读为例吧。
阅读能力的指标是理解。
不识字是不可能阅读的,但识了字并不一定就能理解文句,理解是靠词和词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的,而不是把字一个个按顺序读出就行了。
既然在阅读时对词、句的理解是最重要的活动,对汉字的辨认就必须退居较次要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当一个人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只能有一种是注意的中心,另一种或所有其它活动都必须在一种“自动化”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