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绪论

合集下载

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到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研究对生物学和人类发展的作用。
• 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向:
(1)学科精细化,同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辅及综合:
50年代——核技术年代;60年代——空间技术年代;70年代——电子技 术年代;80年代——生物技术年代;90年代——生物高科技年代;21世 纪——生物世纪(生物芯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
5、稳态
稳态是指动物在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条件下,运用内部 调节机制,消除外部因素变化所施加的影响,维持内部环 境如温度、pH、水分、离子浓度等的稳定。
6、生长和发育
(1)生长
单细胞生物生长:细胞体积与重量的增加 多细胞生物生长: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
(2)发育
在生物体的生活史中,其构造和机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由幼体 形成一个与亲体相似的成熟个体,然后经过衰老而死亡,这个总的转变 过程叫做发育。 但是在高等动、植物中,发育一般是指达到性机能成熟时为止。
(二)古代生物学时期
奴隶社会(约4000年前开始)和封建社会后期,人类进入了铁器 时代。植物学、动物学和解剖学还停留在搜集事实的阶段。但在 搜集的同时也进行了整理。 古代的生物学在欧洲以古希腊为中心,著名的学者有亚里士多德 研究(形态学和分类学)和古罗马的盖仑(研究解剖学和生理 学),他们的学说在生物学领域内整整统治了1000年。 中国的古代生物学,则侧重研究农学和医药学。
四膜虫
三、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试:闭卷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总分100分)×30%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70%
➢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由出勤(10%)、作业(80%)和课堂表现(10%)组 成。
绪论
主要内容:
1、介绍生物学的定义 2、生命的基本特征 3、生物学的分科 4、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5、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6、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7、学习普通生物学的方法

普通生物学绪论

普通生物学绪论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6. 进化与适应
进化(evolution):“有饰变的传代”(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突变、漂变、基因流、非随机交 配
和选择使生物种群发生进化。 适应: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病毒:特殊的生命形式
双命名法(evolution):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属名+种统:原核生物界(Monera) 、原生生物界 (Protisia) 、植物界(Platae) 、真菌界(Fungi) 、 动物界(Animalia) 。
2024/6/28
1.4 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3. 稳态与应激性
稳态(homeostasis):生物体通过特定的机制, 保持内部理、化条件的相对稳定。
应激性(irritability):生物体感受内外环境变化 的刺激,并作出维持稳态的应答。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4. 生殖和遗传
生殖(reproduction):生物体通过特定的方式产生 后代。
1.1 生物的特征
1. 特定的组构(organization) 以细胞(cell)为基本单位; 化学组成:水、生物大分子,如核酸、 蛋白质、多糖、脂质等。
2024/6/28
1.1 生物的特征
2. 新陈代谢(metabolism) 化学反应的总和。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 自养生物:从太阳光获取能量; 异养生物:从食物中获取能量。
由蛋白质和DNA或RNA构成。 没有新陈代谢的结构基础,借助宿主自我复制。
2024/6/28

普通生物学绪论

普通生物学绪论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4.应激性和运动
• 生物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生 物的运动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5.内稳态
• 生物体在没有强烈的外界因素的 影响下,有某些机制使其内环境 能保持动态稳定性。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6.生长发育
• 生物体能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而 不断地生长、发育,其中遗传因 素起决定性作用,而外界环境也 有很大影响。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二、生命的本质特征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严整有序的结构 新陈代谢 应激性和运动 内稳态 生长发育 繁殖与遗传 适应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 生物体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维生素 等多种有机分子以及C、H、O、N、P、S等无机 元素组成。
•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 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 • 各种生物编制基因程序的遗传密码是统一的,
生命科学的分科
三、按生物结构的层次来分
种群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量子生物学等
生命科学的分科
四、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分
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数学、生 物气候学、生物地理学、仿生学、放射 生物学等
本章目录
生命的定义 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一、生命的定义
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 从物理学角度的定义 从生物物理学角度的定义 “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
生命的起源和定义
1.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
由核酸和蛋白 质等物质组成 的多分子体系, 它具有不断自 我更新、繁殖 后代以及对外 界产生反应的 能力。
• 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 的现象

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 绪论

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 绪论

但大多海洋生物则是聚集在150m深度以内的; 生物只局限在地下深约50m以内的土壤中。
二、生命的特征
• (一)结构、组成的统一性
•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化学元素、生物大分子、遗传密码、贮 能分子、生物过程等。 • 2.严整有序的结构
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整个生物界是一个多层 ← 群落 ← 种群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 1992年6月, 150多个国家首脑在巴西里约 热内卢召开的全球首脑会议上签定,至今,这 一公约已经得到189个国家的认同和加盟,从 而使之成为至今为止范围最广的环境公约 。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宗旨--生物多样性的保 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以及基因资源 既得利益的平等分享。1993年12月29日《生 物多样性公约》作为野生生物保护新框架生 效,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宣布12月29 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
生物科学研究什么?
• 生物学(biology)或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 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广义的 生命科学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生物 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 、构造、行为、机 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的学科。
3.生物的分类阶元
生物的分类从高级到低级分为:7级 界 (kingdom)、门(plylum)、纲(class)、目 (order)、科(family)、 属(genus)、种 (species)


生物多样性与五界分类系统 3.生物的分类阶元
•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的两 界分类系统:植物界、动物界 • 1886年法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 三界分类系统: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 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普通生物学绪论》课件

《普通生物学绪论》课件
《普通生物学绪论》PPT 课件
这份《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将带你探索生物学的奥秘。从重要概念到 生物多样性,我们将全方位地介绍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标题和主题
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标题和主题,在PPT中准确传达你的观点。
1 标题的功能
了解标题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主题的选择
学习如何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图像和配色方案,以提升演讲的冲击力。
3 搭配字体和样式
掌握选择适当字体和样式的技巧,以确保信息清晰易读。
课程简介
快速了解《普通生物学绪论》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课程大纲
探索课程大纲,了解每个模块 的重点和学习目标。
授课形式
了解课程的教学形式,包括讲 座、实验和讨论等。
预期成果
了解课程结束后的预期成果, 如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重要概念和定义
生物保护
了解生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进化与自然选择
探索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达尔文进化理论
学习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了 解自然选择在物种适应中的重 要性。
自然选择
化石记录
了解自然选择的机制和影响, 以及物种适应环境的演化过程。
了解科学方法的步骤与应用,包括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
2
统计分析
学习如何使用统计工具分析生物学数据,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3
实验设计
探索生物学实验的设计原则,确保实验结果可靠和可复制。
生物多样性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物种多样性
探索地球上不同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024版第1章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绪论

2024版第1章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绪论
科。
应用前景广阔
生物学在医药、农业、工业、环 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 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
02 生物的多样性与 分类
生物的多样性表现
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存在数以百万计的物种, 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大象,形
态各异,功能多样。
遗传多样性
同一物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使得生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 存挑战。
的演化历程。
分子生物学证据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DNA和蛋白质序列, 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比较解剖学
比较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可以发现它们 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为生物进化提供 线索。
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适者生 存,不适者被淘汰,通过自然选择,有利 变异逐渐积累,形成新的物种。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也会导致生物变异,如染色体倒位、易 位、缺失和重复等。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遗传使得生物体的性状和物种得以延续,为 生物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变异使得生物体产生新的性状和物种,为生 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 互作用的状态达到动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 现。
生态保护的意义
生态保护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 义。通过生态保护,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促 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保护也是人类社会 文明进步的表现和必然要求。
物种概念与判定

普通生物学----绪论,前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普通生物学----绪论,前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绪论1.1生物的特征(1)挺稳定的结构。

生物的基本特征一是:细胞是生物体组织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者若干个细胞构成。

在多细胞生物中,高度分化的细胞除了基本的新陈代谢外,还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整合,(2)新陈代谢。

在生物体和细胞内存在无休止的化学变化,一系列的酶促反映组成的复杂的反应网络。

这些变化的总和称之为新陈代谢。

自养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异养生物从食物链获取能量,生物体及细胞要维持其内部的新陈代谢就要不断的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陈代谢的每一个环节是化学反应,遵循化学的规律,但是又凸显生命的属性,他是自主的,并能不断的更新自己。

(3)稳态和应激性。

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理和化学条件,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幅度范围内,生物体必须依靠其自身的调节机制,用来保持其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也能做到这一点,称之为稳态。

生物体内或体外的物理或化学的变化,都可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生物体能感受到这些变化,并做出有利于保持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称之为应激性。

生物界有多种多样感受刺激和做出反应的机制。

(4)生殖和遗传。

任何一种生物个体都不能长期存活,必须通过生殖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子代与亲代的相似的性状称之为遗传,生物界有多种生殖方式。

生殖和遗传的核心机制是DNA的自我复制。

(5)生长和发育。

生物体的生长是细胞体积或数目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一系列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发育也是一种被精确调控的程序性变化过程。

(6)进化和适应。

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发生变异。

突变、漂变、基因流、非随机交配和选择使生物种群发生变化,也称之为演化。

(注:病毒是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体交叉区域的存在物)。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绪论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绪论

适应(Adaptation)
适应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统一 适应有两方面涵义:生物结构与功能 的统一;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 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中的生存和延续
二、生命的特征
(一)组成、结构的统一性 (二)新陈代谢、生长、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三)遗传、变异和进化 (四)适应环境
生命是具有以上共同特征的 物质存在形式
小 结
生命科学三个大的层次
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层次 个体生物学层次 生物圈层次
生命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前生物学时期 2) 古典生物学时期 3) 实验生物学时期 4) 分子生物学时期 生命的共同特征是: 化学同一性,形成细胞,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 异与进化,稳态、应激性与活动性,多样性
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的生命现象,二者同时存在 。 进化:生物即有遗传又有变异,构成了生物进化的 历史。
生命通过繁殖而 延续, DNA 是生 物遗传的基本 物质
漂亮的模特儿
遗传学家
Dominant Traits
Recessive Traits
Widow's peak
Straight hairline
优点: 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 即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 物)、真核多细胞生物(植物界、真菌 界、动物界); 横向显示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 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真菌、摄 食方式的动物。
各种分类系统
1956年柯培兰德四界分类系统
后生动物、后生植物原核 生物、原始有核
动物、植物、真菌、原 核生物、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真菌、动物、 植物
2006年12月科学家们在日本海进行科考活动时, 幸运地捕捉到了一只身长大约为7米的巨型鱿鱼。

2013-普通生物学绪论

2013-普通生物学绪论
生物学的概念
生物学就是研究生命的科学,也称生命 科学(bioscience),它是研究生命现象、本 质及生命的发生、发展规律一门的科学。
生物学探讨的内容
1、生命的本质 (1)物质性:生命是物质构成的,是以核 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主体的物质体 系,而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都是这些物 质运动的反应。 (2)运动性:生命运动表现为新陈代谢。
生物学研究方法:
观察 ( observation ) 提问 ( questioning ) 假说 ( hypothese ) 预测 ( prediction ) 检验 ( test )
4.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与研究方法
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描述生物学阶段 (19世纪中叶以前) 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 分子生物学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 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 质基础。
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遗传多样性 生态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生物统一性
共同的特征 形态结构的统一 细胞水平的统一 分子水平的统一性 生物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相互关系
3.3 生物界划分(生物分类)
根据各个生物类群亲缘关系的亲疏程度加 以分门别类,建立一个足以说明生物亲缘 关系和进化顺序系统
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1838 - 39 年 德国施莱登、 施旺 细 胞 学 说 ( Cell
Theory ): 细胞是一切动
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
现之一
“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理论的精髓;
1859年
英国达尔文《物种
起源》,阐述了以自然选择
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 理论,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 论以沉重的打击。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之一

普通生物学-第一章

普通生物学-第一章

什么细胞开始的?
精子进入生殖道,获能的精子靠尾部摆动从宫 腔进入输卵管,在壶腹部与卵子相遇。大量精 子在卵子周围,精子可释放其顶体上的蛋白水
解酶,溶解卵壳(放射冠和透明带),只有一个
精子钻入与卵细胞接触,并发生细胞融合,完 成受精过程。一旦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就会
发生某种反应而阻止其他精子进入,以保证单
8.适 应
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生存 和延续。 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生命科学的发展
1、生命科学的发展概况
(1)从古代到16世纪左右是生命科学的准备和奠定时期---没有形成
真正的科学体系。 中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贾思勰的《齐民要素》、李时珍
精子受精。受精卵在受精后约24小时开始有丝 分裂,同时借助输卵管蠕动和其内腔纤毛推动
移向子宫。
受精后第四天进入子宫腔,细胞继续分裂,形成中空的细胞团,我们称为囊胚。 然后在子宫内膜表面游离2-3天(即受精后的6-7天),开始溶解子宫内膜,进入
其中后,子宫内膜愈合,囊胚埋入子宫内膜,这一过程称为着床。
普 通 生 物 学
第一章 绪论
一、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生物学的定义
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的起源、演化、生长 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规律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界的分类
比较通用的两种分类,分别是: 1969年生态学家魏泰克提出的五界,分别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 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提出的六界,分别是: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 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2、生物与农业的关系

普通生物学 绪论

普通生物学 绪论

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是19世纪的重大发现,也是近代生物学 的两大理论基石。17世纪罗伯特·胡克(R.Hooke)发现了细 胞,19世纪以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Schleden)和德国解 剖学家、生理学家施旺(T.Schwann.)为代表的一组科学家 建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的研究先于生物的进化,然而在生 物学发展的初期,二者并没有很好的结合,而是在各自的方 向扩展。进化论在于自然史和形态学分类研究,细胞学在于 结构和物质的研究。染色体遗传学说(细胞遗传学)的建 立,才使得细胞学的研究和遗传、进化的研究(遗传学)汇 合在了一起,这归功于新达尔文主义的贡献。同时,对于动 物发育机制的研究,又促成了细胞学和胚胎学的结合,形成 了细胞胚胎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发育生物学学科。遗传和发育 在细胞学基础上的研究进展也促进了进化生物学的蓬勃发展。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 统一的化学构成 从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 和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化学成分看,生物体中 的无机元素构成几乎包括了地球上存在的所 有元素,其中C、H、O、N、S、P、K、Ca、Mg、 Na等大量元素占有较大比例,这在不同生物 之间具有较大的共性,只是在不同生物中的 量不一样。这些无机元素是构成生物大分子 的基础。
二、 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 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古代生物学 时期、近代和现代生物学时期。 • 生物学发展的萌芽时期是指人类产生(约 300万年前)到阶级社会出现(约4000年)之 间的一段时期。这时人类处于石器时代,原 始人开始了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并有了原 始的医术,这一切为生物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物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共同 构成了生物圈(biosphere)。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中,生物 在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性状)都表现出了对环境的高度 适应性,而产生了有利自身生存的变异,经过自然选择,通 过遗传逐代积累而保留下来。如鸟的翅膀适于飞翔,猛兽的 利爪和利齿适于捕捉猎物,北极熊具有白色体毛,水稻茎中 的气腔,鱼身体的流线型的体型,竹节虫的形状与竹节相似 等等,都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

普通生物学绪论

普通生物学绪论

粮食短缺;
疾病危害;
环境污染;
能源危机;
资源匮乏; 生态平衡破坏;
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 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生
生物物种大量消亡。 命科学对人类经济、科技、安全、政治和社会发
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1.生命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广 阔 的 寒 区 没 有 充 分 利 用
目有多少
计算机:用火以来的最伟大发明
• ENIAC(1944):每秒330次乘法运算 • 神威计算机:每秒3840亿次浮点运算 • 曙光3000计算机:每秒4000亿次浮点运
算 • 每秒1万亿次=1012次/秒
模式生物
噬菌体(Bacteriophage: lambda, T4, T7) 病毒(Viruses: SV40, HIV)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yeast budding) 线虫(Caenorhabitidis elegans, nematode, worm)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fruitfly)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水稻(Oryza sativa, rice) 非洲爪蟾(Xenopus laviae, African frog) 斑马鱼(Danio rerio, Zebra fish) 小鼠(Mus musculus, mouse) 智人(Homo sapiens)
生命现象的众多层次
系统生物学、生物复杂性、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种群动力学 动物行为科学 个体、器官、组织 细胞及其通信、信号传导 免疫网络、调控网络、代谢网络 复制、转录、剪接、翻译、运输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与核酸(DNA、RNA) 小分子(糖、脂肪、核苷酸、氨基酸)、

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 绪论

普通生物学General  biology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地球与生命 二、生命的特征 三、生物多样性与五界分类系统 四、生物学分科 五、生物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六、生物学的历史发展简况 七、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为什么要学 习生物学 八、如何学习普通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 重 点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 命名与五界分类系统
一、地球与生命
3.生物的分类阶元
生物的分类从高级到低级分为:7级 界 (kingdom)、门(plylum)、纲(class)、目 (order)、科(family)、 属(genus)、种 (species)


生物多样性与五界分类系统 3.生物的分类阶元
•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的两 界分类系统:植物界、动物界 • 1886年法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 三界分类系统: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 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普通生物学 (General biology)
生物科学研究什么?
• 生物学(biology)或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 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广义的 生命科学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生物 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 、构造、行为、机 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的学科。
神经细胞通讯
• Loewi 肉收缩) 迷走神经 电流刺 心脏跳动(心脏肌

神经系统分泌
化学物质作为信号 控制和启动肌肉的
收缩
小夜曲 素”
复活节
“迷走 乙酰胆碱
诺贝尔奖
• 模型实验

普通生物学(绪论)-试卷1

普通生物学(绪论)-试卷1

普通生物学(绪论)-试卷1(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9,分数:18.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是研究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物体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解析:3.生命现象的同一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诸多方面。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化学成分、遗传物质、遗传密码、信息流、新陈代谢过程。

)解析:4.应激性是指生物体能接受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的反应,使动物体能__________。

应激性与活动性是生物对自然信息的__________反应。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外界刺激,合目的,趋吉避凶和趋利避害。

本能。

)解析:5.生物的适应性体现在__________相适应、__________相适应两方面。

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普通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的相互作用。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01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发
育、繁殖等产生影响。
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02
生物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会通过繁殖多代以及迁徙等方式来适
应环境,从而形成适应性进化。
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
03
生物的多样性是环境变化的结果,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生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
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 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 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 生态农业、加强法制建设等。
03 细胞与细胞器
变异及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导致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引起的变 异,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和 易位等。
环境因素
如物理因素(射线、温度等)、化 学因素(化学物质、药物等)和生 物因素(病毒、细菌等)均可引起 生物变异。
分子生物学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序列,揭示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和演化历程 ,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
遗传多样性
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遗传多 样性使得生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各种挑战。
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成果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
遗传物质的基础与基因工程
1 2 3

普通生物学1:绪论

普通生物学1:绪论

05
生物的分类与演化
生物的分类体系
物种分类
01
根据生物的形态、遗传、生态等特征,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物
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
02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
属、种。
生物多样性
03
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种内基因和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物种的概念与演化
物种
指一个自然群体,能够相互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
代谢途径
代谢途径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酶促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共同作用将食物分子转化为能 量和生物体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生物体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代谢产物
在代谢过程中,生物体会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可以用于合成细胞成分、提供 能量或作为信号分子等。了解代谢产物的性质和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
03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生物学研究
01
02
03
古代生物学
古代文明对生物的认识主 要基于观察和经验,如古 希腊和中国的医学理论。
自然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哲学 开始取代宗教解释自然现 象,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分类学
随着欧洲探险的增加,生 物种类被大量发现和描述, 如林奈的植物分类系统。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 调查和模拟等,旨在揭示生命现象的 本质和规律。
生物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分子、细 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到生物圈等各个层次的生命 现象。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生物 体,从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到植物、动物等宏观生物。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1、生物圈(biosphere)2、熵(entropy)3、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4、应激性(irritability)5、适应:包含有两方面的涵义6、稳态( homeostasis):7、生物多层次结构8、五界系统9、双名法( binomial nomendature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1、同位素示踪2、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3、生物大分子( macromolecule )4、多聚体( polymer )5、糖类6、非必需氨基酸7、必需氮基酸8、蜡( wax)9、固醇( steroid)10、氨墓酸( amino acid )11、肽键(peptide bond)12、肽( peptide) 和多肽( polypeptide )1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5、蛋白质的三级结构16、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7、蛋白质的变构作用(allostericeffect)18、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19、核昔酸20、ATP。

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细胞学说2、细胞质( cytplasm )3、生物膜( biomembrane )4、核膜( nuclear envelope )5、核纤层( nuclear lamina )6、染色质( chromatin )7、常染色质( euchromatin )8、异染色质( heterochromatin )9、染色体( chromosome )10、组蛋白( histone )12、高尔基复合体( Golgi complex )13、质体( plastid )14、液泡15、细胞连接( cell junctions )16、细胞通讯第四章:细胞代谢1、代谢( metabolism )2、势能( potential energy)3、热力学(thermogynamics)4、自由能(free energy)5、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