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四时话养生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1f707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4c.png)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中医养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医养生却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如何进行。
下面店铺给大家提供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希望对你有用!四季养生口诀1、四时养生小口诀晨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通肠胃;上午冰糖炖雪梨,幸福永伴不费力;中午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毒保健康;清凉西瓜桌上摆,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诀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书中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黄帝内经》论养生:顺四时、和喜怒、节阴阳
![《黄帝内经》论养生:顺四时、和喜怒、节阴阳](https://img.taocdn.com/s3/m/6af9f11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7e.png)
《黄帝内经》论养生:顺四时、和喜怒、节阴阳《黄帝内经》中《灵枢·本神》从自然界的角度论述了“养生”的内容。
原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我们可以将这段话分成三句来理解首先第一句话“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它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养生,必须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来养生,根据气候确定自己的饮食、穿戴、运动等内容。
因为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
第二句话“和喜怒而安居处”,这句话主要从精神和情志上来阐述。
“和喜怒”的重点在“和'字上,现在提倡“和谐社会”,不管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还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都提倡和睦相处。
“喜怒”代表着情志上的七种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
整句话的意思是强调养生需“养心”,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健康才会光顾。
“安居处”指的是居有所安。
居于陋巷者,不能因为暂时的穷困产生不乐观的情绪;居于高堂者,也不能因此就变得趾高气扬。
这点同“和喜怒”一样都是强调心态的平和。
第三句话“节阴阳而调刚柔”,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是告诉大家应保证体内阴阳的平衡,使身体内部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人就不容易生病了。
以上只是简单地介绍下《黄帝内经》关于养生的论述,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下顺四时、和喜怒、节阴阳的相关内容。
顺四时——生命自有“生、长、收、藏”的定律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顺应时节、效法自然的养生之道。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在古人看来,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所以养生就要随着四时的温热寒凉气候变化,做适当的调整。
那么顺四时养生又该遵循怎样的要则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这是《黄帝内经》的回答。
在五行当中,春天与木相对应,而春季正是草木萌芽、生长的时候,即春生,人既然与天地相通,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运行规律,那春季养生就要养“生”,因为我们身体内部的气血都往外生发,所以这个时候不要抑制自己,而要舒展自己的筋骨,多做做运动。
【中医养生】美容寓于养生:顺应四时、动静有衡、平和情志
![【中医养生】美容寓于养生:顺应四时、动静有衡、平和情志](https://img.taocdn.com/s3/m/07a2073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a.png)
【中医养生】美容寓于养生:顺应四时、动静有衡、平和情志中医养生美容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心理、运动等手段而养神,运用药物、食膳法而养形,从而达到形与神俱,形神俱美的生命美感。
影响人体健康和容颜的原因是由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除外界因素外,人体自身的精神情态、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劳逸等内在因素也相当重要。
顺应四时防寒避暑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即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做到顺天应时,天人合一。
四时养生的最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阳气升,自然界万物处于生长阶段,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阳;秋冬阳气降,自然界万物处于收藏阶段,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阴。
从人体自身阴阳变化规律来看,春夏之时阳气升,人体阳气也随之盛于表而虚于里,当应时而充养体内阳气,培扶其根本;秋冬之时万物敛藏,人体阴气也随之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调养阴精,使阴精充盛而濡养五脏于内。
此外,春夏养阳,能预防秋冬之寒病:秋冬养阴,能预防春夏之火热证。
夏季天暑下迫、地湿蒸腾,自然界中阳气最盛,阴气相对不足。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夏属心,夏季心火易旺,心气、心阴易不足,所以,夏季养生重养“心”。
夏日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睡觉不宜太晚,须早起,保持精神焕发的状态,使机体的阳气调和宣达,中午应适当午睡。
衣着应少,宜穿散热、透汗、舒适、凉爽的服装。
居室宜通风、宽敞。
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
避免长时间曝晒,积极采取防晒措施,多喝水。
切勿心情烦躁,乱发脾气,要精神饱满,形体健美。
冬季天地之气渐渐收敛,自然界阳气藏于下,而阴气弥漫于天地之间。
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万物都处于潜藏的状态,人也要相应减少活动。
所以,冬季养生以“藏”为要。
冬季养生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不要轻易扰动阳气,要使精、气、神都深藏于内,避寒取暖,养肾保精。
动静有衡劳逸适度“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形神结合是中国养生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
“静以养神”,是力求保持恬淡虚无的境界,摒除杂念,清静寡欲,淡泊名利,神气内藏而不外泄,达到养神目的。
四时养生ppt课件
![四时养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14142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0.png)
秋季运动
秋季气候宜人,适合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登山、慢跑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
四时养生与情绪调节
春季情绪调节 春季是情绪容易波动的季节,人 们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 悦,多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 。
冬季情绪调节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容易感到孤 独和抑郁,应注意与家人和朋友 保持联系,多进行室内活动和社 交活动。
白质的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秋季饮食
秋季气候干燥,饮食应以养肺、润燥为主 ,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如梨、藕、百
合等。
夏季饮食
夏季气温高,人体消耗大,饮食应以清淡 、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等。
冬季饮食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饮食应以养肾、进补 为主,多吃富含脂肪和热量的食物,如羊 肉、狗肉、核桃等。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要 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
免感冒。
夏季养生的方法
01
02
03
04
夏养心
夏季气温高,易引起心火旺盛 ,要注意养心,保持心情平静
。
饮食调理
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绿豆、冬瓜、西瓜等,有助
于消暑降温。
适量运动
夏季适合水上运动,如游泳、 冲浪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
注意防晒
夏季阳光强烈,要注意防晒, 避免晒伤和中暑。
适量运动
冬季适合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有助 于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理
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姜、蒜、羊肉等,有 助于驱寒保暖。
注意保湿
冬季空气干燥,要注意保湿,预防皮肤干燥 和瘙痒。
04
四时养生的注意事项
春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春养生气
饮食调养
四时养生原则
![四时养生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cb5a3d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b.png)
四时养生原则是指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和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以下是四时养生原则的具体内容:
春季养生:春季气温逐渐回暖,适合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同时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度食用肉类和油腻食物。
夏季养生:夏季气温高,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和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多喝水、多吃水果,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饮酒,以避免中暑和脱水等问题。
秋季养生: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应注意保暖和增强体质。
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柿子、橙子、苹果等,以增强免疫力。
同时要注意避免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冬季养生:冬季气温较低,应注意保暖和防寒。
多吃温热的食物,如姜汤、红枣、生姜等,以增强体质。
同时要注意避免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避免长时间待在室内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
总之,四时养生原则是根据气候和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中医四时养生
![中医四时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9fe924a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a.png)
秋天养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 。 1、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
“心气内洞” 不可食苦味的食物太多,一定要多吃点辛味的食物,这样可避免心气偏亢(中医认为苦味入心),有助于补益肺气(心属火,肺属金
四时与五脏的关系
四时与五脏的对应 四时养五脏的哲理
春应肝
春养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夏应心
夏养心
秋应肺
秋养肺
冬应肾
冬养肾
长夏应脾
长夏养脾
违逆四时阴阳的危害性
这是告诫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夏养阳” 。 夏天,是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 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
养生的法则(重要原则)
法于阴阳——顺应四时,养生避邪 和于术数——锻炼身体,强筋壮骨 食饮有节——节制饮食,滋补气血 起居有常——按时作息,颐养天年 不妄作劳——劳逸结合,保全形气
保精养神,益气全形 形与神俱,尽终天年
天人相应 顺应四时
“天、地”,古人是指整个自然界 而言,“天地一体”就是说自然界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火克金,心火不亢,肺气平和) 在《老老恒言·戒怒》篇中这样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 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随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收”的阶段,阴精阳气都处在收敛内养的状态,故运动养生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不要
做运动量太大的项目,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
“肺气焦满” 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顺应天时的养生保健智慧
![顺应天时的养生保健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1face5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2.png)
顺应天时的养生保健智慧养生保健是人们一直关注并追求的话题,顺应天时的养生方法则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顺应天时的养生方法,指的是根据自然规律、季节气候、环境特点等因素,合理安排生活起居、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面,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顺应天时的养生保健智慧。
一、顺应四时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万物随之变化。
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受到四时的影响,因此,顺应四时变化进行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春季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升高,此时应注重养肝、养阳、养气。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消耗较多,此时应注重清热解暑、补充水分。
秋季天气干燥,气候多变,此时应注重养阴润燥、调理脾胃。
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渐弱,此时应注重温阳补肾、增强体质。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调整作息、饮食和锻炼等方面,以顺应天时的变化。
二、注重起居有常起居有常,指的是人们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顺应昼夜变化。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常常会因为熬夜、加班等原因影响作息规律。
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居室的清洁卫生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三、合理饮食调理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合理的饮食搭配对养生保健至关重要。
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食物的种类和颜色应该多样化,注重五色搭配;二是应该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肠胃健康;三是应该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肠胃造成伤害;四是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五是应该根据不同季节和身体状况调整饮食,如夏季应多食用清热解暑的食物,冬季应多食用温阳补肾的食物。
四、适度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选择运动方式时,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顺应四时养生法
![顺应四时养生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873915bb68a98271fefa9e.png)
顺应四时养生法顺应四时养生法一年之中,气候呈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性变化,在这一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自然界万物也呈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变化。
所以,人类必须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才能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
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四时养生最基本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一原则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来的,“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季节属阳,自然界万物正处于生、长的阶段,故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阳,以顺应自然界生长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阳(春)之生、太阳(夏)之长;秋冬季节属阴,自然界万物处于收、藏阶段,故人体也必须调养人身之阴,以顺应自然界万物收藏之势,如果逆之则有碍于少阴(秋)之收、太阴(冬)之藏。
从人体自身阴阳变化规律来看,春夏之时阳气升,人体阳气也随之盛于表而虚于里,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充养体内阳气,培扶其根本,使之充沛而有力卫于外;秋冬之时万物敛藏,人体阴气也随之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善养生者当应时而调养阴精,使阴精充盛而濡养五脏于内。
此外,春夏养阳,能预防秋冬之寒病;秋冬养阴,能预防春夏之火热症。
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脱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度,伤此阴气,以致夏多急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
”除此之外,还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
即春天来临时,初春阴寒尚未尽,不可骤减衣服,以防感受风寒之气伤人身之阳,谓之“春捂”;秋天来临时,晚秋天气虽凉未寒,不宜过快增添衣服,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气候,增加抗寒能力,谓之“秋冻”。
中医养生与美容
![中医养生与美容](https://img.taocdn.com/s3/m/f8117b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7.png)
中医养生美容养生,是采用多种方法或手段,保养正气,维护身体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以达到强身延寿的目的。
养生之术,也是美容之术。
养生防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和西医学思想相吻合。
养生保健可以预防疾病,抗衰老,同时能使人保持青春健美。
中医养生起源悠久,内容丰富。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四时(一)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人体容貌的维护与增进,与四时气候有密切关系。
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中,顺时养生十分重要。
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
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体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1.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说明人体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维持人体健美容貌与体态。
2.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勃,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所以要保养体内的阳气,防止阳气发泄太过,影响人体生发之气。
秋冬阳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新陈代谢相对减缓,要注意保养体内阴气,以防阴气耗损。
3.人的面部暴露于外,易受邪侵,故易发生美容问题。
春天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夏天阳气最盛,秋天阳气降而阴气升,冬天阳气沉伏于内,阴气最盛。
故人体夏季脏腑功能旺盛,阳气发散,阴液易耗,使面部肌肤营卫失调;冬季脏腑功能减退,阴气凝结,阳气易损,面部颜色呈现苍白或青紫,甚至发生冻疮。
所以四时气候的变化与美容关系密切,因此“因时美容”应当成为人们在美容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二)顺应四时还要顺应人体阴阳昼夜消长规律。
1.自然界阴阳随昼夜更替变化而有升降盛衰的变化。
2.昼为阳,夜为阴;人体阴阳在一天之中也有升有降,这种升降是随自然界阴阳升降同步进行的。
3.因此,人体白天阳气盛,脏腑功能旺盛;夜间阴气盛,阳气衰,脏腑功能减退,正气相对虚弱。
二、适应寒暑1.寒与暑是中医所言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阴阳属性,故寒与暑是阴阳盛衰的明显征象。
中医理论中的四时养生讲的是什么?
![中医理论中的四时养生讲的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254e1c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6.png)
中医理论中的四时养生讲的是什么?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
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中医养生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
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
主张“正气为本”,提倡“未病先防”,强调辨证思想。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如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四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
正如《灵枢·本神》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的一大特色。
一、四时养生的理论基础(一)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认为人是“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这与现代科学认为的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天、地”,古人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天地一体”就是说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顺应四时不忘养生
![顺应四时不忘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aa2d7363f5335a8102d22002.png)
顺应四时不忘养生春天是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规律在此季节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人们在春天也就有必要进行调试。
一是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午饭半小时后,适当休憩半小时。
二是要注意通风,始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三是要注意通风。
春天还要注意保持体内阳气。
春天要注意食养,首先,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再次,应适当配吃些清热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
炎热的夏季是人体消耗最大的季节。
补充营养的原则是,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在膳食调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食欲。
夏天具有清热去暑功效的食物有苋菜,莼菜,马兰头,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菜瓜,西瓜等。
夏季睡眠方面的养生方法一般来说,宜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夏季应早睡早起,中午做好午休,适当活动以利饮食消化。
且,夏天不要直吹风扇,服装以舒适为宜。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
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对中老年胃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中,益味,生津。
秋季意味着进补黄金季节的来临,但不恰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还会损害健康,故应特别注意。
冬季,尽量早睡早起。
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
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保暖背部,避免阳气受到伤害。
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
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以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冬季运动是对付寒冷的积极措施,但应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
时令养生顺应四时调整生活
![时令养生顺应四时调整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9ef6c82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d.png)
时令养生顺应四时调整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焦点。
而时令养生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注重食物和生活习惯与四时节气的协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本文将介绍时令养生的原理及具体实践方法,以帮助读者在不同季节中调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一、春季养生春季,大地苏醒,生机勃勃。
按照中医理论,春季气候渐暖,阳气逐渐充盈,因此养生应以“收敛发散,平衡阴阳”为原则。
1. 调整饮食:春季宜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2. 适当运动:春季气温适宜,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
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3. 调整作息:春季天气温暖,早上起床的时间可以提前,晚上睡觉的时间可适当延后,更好地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
二、夏季养生夏季,气候炎热,阳气旺盛。
为了防暑降温,夏季养生应以“清热防暑,保持水分平衡”为原则。
1. 保持水分:夏季出汗多,要适当增加饮水量,多食用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黄瓜、西瓜等。
2. 避免暴晒:夏季阳光强烈,应尽量避免在午间长时间暴晒,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等。
3. 安排合理运动:夏季日照时间长,可以将运动时间调整在日落后,避免中午直接暴晒。
选择室内运动或者水上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秋季养生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大地渐入休眠。
秋季养生应以“润燥养阴,调节身心”为原则。
1. 补充水分:由于秋季天气干燥,宜多饮水,并适量食用滋润食物,如梨、雪梨等。
2. 多吃蔬菜水果:秋季蔬菜水果丰富,可以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 适度锻炼:秋季运动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利用凉爽的早晚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四、冬季养生冬季,气温骤降,阳气收敛。
冬季养生应以“保暖养阴,调理脏腑”为原则。
1. 保持温暖:冬季加强保暖尤为重要,适当增加衣物的层数,使用保暖设备,避免受凉。
顺应四时、调节情绪、饮食有节、阴阳平衡之养生四宝给你个好体魄
![顺应四时、调节情绪、饮食有节、阴阳平衡之养生四宝给你个好体魄](https://img.taocdn.com/s3/m/ca4b581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5.png)
顺应四时、调节情绪、饮食有节、阴阳平衡之养生四宝给你个好体魄顺应四时、调节情绪、饮食有节、阴阳平衡之养生四宝给你个好体魄坏习惯软饮2018-10-05 08:01:00凡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都懂得顺应四时节令变化,适应气候的寒暑,调节喜怒的情绪,注意正常的饮食起居,节制阴阳的偏颇,调剂刚柔的活动。
掌握了这四条原则,四时不正的邪气就难以侵袭身体,从而获得长寿而不易衰老。
一.那什么是顺应四时?顺应四时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目的,这是《黄帝内经》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
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
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
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
因此,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
这就要求人们的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
在作息时间上,应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
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也有一定的季节性。
二.养生要调节情绪,为什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的变化能直接影响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不良的情绪状态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
《黄帝内经》中也有“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食泄,故气上矣”的说法。
国外还有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够使人短命天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如忧虑、颓丧、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
养生之道——与自然和谐,顺应四时变化
![养生之道——与自然和谐,顺应四时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2ad9ace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9.png)
养生之道——与自然和谐,顺应四时变化养生之道——与自然和谐,顺应四时变化2007-01-03 18:45, 刘逢军教授, 2472 字, 2/294, 原创 | 引用如果我们离自然太远,那么离病就很近了。
一年四季的变化,和人的身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年是24个节气,身体好的人,懂得修炼的人,节气一变就有感应。
还有一些身体很弱的人,节气一变也会非常敏感。
我们怎么和一年四季的变化相吻合呢?就是按照《黄帝内经》所讲的,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季节万物生机勃勃,阳气往上升,人借着天力来养自己的阳气,秋冬季节天气开始收敛,开始藏,人也要借着这个大好时机来收敛、来储藏。
叫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往上升的时候,夏天是万物开始长的时候,到了秋天万物开始收,冬天是万物开始藏的时候。
人一定要跟上四季变化的节拍。
春天养阳,我们在吃的时候,应该吃一些偏阳性的东西,比如说青椒、韭菜、蒜苗、葱头、豆芽,最好在春天时吃韭菜、鸡蛋、松子、摊饼,这个养阳气,是古代最推崇方法。
韭菜它是割了一茬又一茬,有一种不断生发的功能,韭菜阳气很足,松子是在天寒地动当中还郁郁茺茺,它里面焕发着阳气,鸡蛋和其它的鸟蛋实际上是地球的一个缩影,蛋壳就是地壳,蛋青就是地幔,蛋黄就是地核,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来模仿的,也是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演化出来的,所以它里面包含了很多完整的信息。
到秋冬的时候,可多吃一些养阴的食物,比方说柿子,柿子是收敛的,如果便稀的时候,吃点柿子或柿子饼,人很快就不便稀了。
秋收是收敛的时候,红枣、花生、莲藕、山药、芋头,特别是山药和芋头,应该是每天或几天都要吃的食物。
因为山药是补肾健脾,芋头是润肺、滑肠、补血。
到春天的时候,要多走出室外。
所以《黄帝内经》把一年四季分成了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
春三月人的行为和季节特点是万物推陈出新,天地之间生气勃勃,此时人应早点起床,宽衣披发,穿衣宽松一点,头发不要紧紧的扎起来,到门外去散步,早到什么程度呢?太阳已经离开地面,随着阳气走出去,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抒发你压了一冬天的阳气,如果说春天阳气没有升起来,那么到夏天人易感冒。
『老人养生』老年保健要诀:顺应四时
![『老人养生』老年保健要诀:顺应四时](https://img.taocdn.com/s3/m/7b99180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7.png)
『老人养生』老年保健要诀:顺应四时祖国医学关于“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十分精辟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人必须和自然相适应,保持协调统一,方能获得健康。
《黄帝内经》中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又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年四季,转换不息。
由此而派生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规律,被司马迁称之为“天地之大经也”。
老人养生保健必须顺应四时,如果逆四时而动,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使心身健康毁损。
拿最基本的人体着装来讲,老人必须随季节之变化而增减衣着,稍有疏忽,便可外邪入侵,百病滋生。
清代学者曹庭栋所撰《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人起居提出:“春宜夜卧早起,逆之则伤肝。
夏同于春,逆之则伤心。
秋宜早卧早起,逆之则伤肺。
冬宜早卧晏起,逆之则伤肾。
”谈到老年人饮食要求,《老老恒言》指出:“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成。
”具体到动物内脏,则提出:“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
四季不食脾。
”此外,曹氏又告诫老人:“夏至以后,秋分以前,外则暑阳渐炽,内则微阴初生。
最当调停脾胃,勿进肥浓。
”心理保健亦应顺应四时。
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也随四时而变,故必须作出相应的调节。
春三月云:“以使志生”;夏三月云:“使志无怒”;秋三月云:“使志安宁,无外其志”;冬三月云:“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凡养生、养长、养收、养藏四气调神之道,皆以调节意志为第一要义也。
近年来,温室效应致使地球的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有时候几乎乱了套,失去了正常规律,恶劣反常气候时有袭击,故老人必须随时应对,做好防范,以防不测。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实习编辑:范立明)。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17eb2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a.png)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原则一、背景与意义《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医养生的源头。
它强调了四时养生的重要性,主张人体应顺应自然环境,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进行适宜的调养。
这种养生方法不仅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实现身心的和谐。
二、四时养生的理论依据和核心观点在《黄帝内经》中,四时养生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认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会影响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季节,人们应该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
其核心观点包括: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针对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1.春季养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候温暖,阳气上升。
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肝、护肝。
建议多食用绿色蔬菜,以促进肝气的疏泄;适量运动,以活动筋骨,增强身体免疫力。
2.夏季养生: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气候炎热,阳气旺盛。
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心、护心。
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水果蔬菜,以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
3.秋季养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气候凉爽,阳气渐减。
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肺、护肺。
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避免呼吸道干燥;饮食上应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梨等。
4.冬季养生: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气候寒冷,阳气深藏。
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肾、护肾。
建议注意保暖,保持室内温暖;饮食上应多食用温阳的食物,如羊肉、红枣等。
四、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四时养生建议1.饮食:在不同的季节,应选择适宜的食物来滋养身体。
比如春季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养肝;夏季应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以养心;秋季应多吃滋润的食物以养肺;冬季应多吃温阳的食物以养肾。
2.运动:四季运动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比如春季可进行柔和的户外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夏季可进行适量的游泳、瑜伽等运动;秋季可进行登山等户外运动以增强身体耐力;冬季可进行适量的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
顺应四时养生
![顺应四时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6627cffca45177232f60a2a7.png)
顺应四时养生顺应四时: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随遇而安,改造自然,为人类防病抗衰、保健益寿的根本利益服务。
从根本上去调节阴阳、把握阴阳,就会给自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创造有利条件。
就能向“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交融”的境界迈进了。
A.春三月春季,始于农历立春,止于立夏,为公历二月、三月、四月,共三个月。
①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
农历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减咸酸,增辛辣,助肾补肺,安养胃气;衣宜下厚而上薄。
勿骤脱衣,勿令犯风,防夏飧泄。
农历二月:肾气微肝正旺,减酸增辛,助肾补肝;衣宜暖,令得微汗,以散去冬伏邪。
农历三月:肾气以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减甜增辛,补精益气,勿处湿地,勿贪凉。
②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人应夜早起,广步于庭,以使志生。
春季宜常食新韭,大益人。
过春后勿食,多昏神。
春季乍暖还寒时节,不可顿去棉衣,而应渐渐减之(春捂秋冻,不易得病)。
春夜卧时,间或用热水,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能泄风邪脚气。
③五行学说认为,春三月木旺,是肝气旺盛,易于发病的季节。
春季养生,应根据“万物生发,肝气旺盛”的特点做好养生。
春季勿多食酸味,减酸益甜以养脾气(春,肝木正旺,酸味属木,脾属土,恐酸味助木克土,令脾受病)。
B.夏三月夏季,起于农历立夏,止于立秋,为公历五月、六月、七月,共三月。
①夏季,为万物生长,繁荣秀丽的季节。
农历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减酸增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为纯阳之月,忌行房事。
农历五月:肝气休,心正旺,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
早卧早起;名为毒月,君子斋戒,薄滋味,节嗜欲,霉雨湿蒸,宜烘燥衣,时焚苍术,常擦涌泉穴,以袜护足。
农历六月:肝弱脾旺,节约饮食,远避声色;阴气内伏,暑毒外蒸,勿濯冷,勿当风,夜勿纳凉,卧勿摇扇,腹护单衾,食必温暖。
②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季的生活起居,也应与“夏长”相应,晚睡早起,无厌于日,适当午休,以保存精力。
夏季虽暑气酷烈,但勿多食冰水、冷粉、冷粥等物,虽取快一时,冷热相搏,多致腹疾;勿多食煎、烤、油炸之物,以助势毒,多发痈疽;勿枕冷石,损目;勿睡熟扇风,或露卧取凉,多成风痹瘫痪之病;勿沐浴当风、阴房开窗,防贼风中人最暴;勿用冷井水洗面,伏热在身,宜每天早起,以受清明之气;平檐下、过廊、巷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四时的起居(锻炼)原则
1、“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 就是天黑了以后你就睡觉了,早上早点起来, 你晚上早一点睡的话,有助于阴气的避藏;
2、春季忌郁闷— —郁闷伤肝脏。
2021/3/16
春
三、四时的起居(锻炼)原则
1、“晚卧早起,无厌于日” ——夏天的 时候你可以晚点睡,早点起,可以睡得少一 点,哪怕你中午再补点觉都可以 。
2 、 夏 季 忌 怒 —— 怒伤心脏。
2021/3/16
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四时的起居(锻炼)原则
1、“早卧早起” ——秋季气血正好从外 面向里面收,大家知道白天人的阳气都在外 面,晚上阳气归于内了,那么如果你能早卧 早起,那么你的气血就符合这个气血往里逐 渐储藏的这么一种状态。
2 、 秋 季 忌 悲 —— 悲伤肺。
2021/3/16
二、针对四个季节如何进补和饮食
1、秋季与人的肺脏对应,应重点调 养滋补肺气。 2、吃秋梨膏——梨有润肺、止咳作用,可入 肺经,它可以有助于气血从外向内走。 3、饮食要利于滋补肺气的食物和蔬菜瓜果。
2021/3/16
二、针对四个季节如何进补和饮食
1、冬季与人的肾脏对应,应重点调 养滋补肾气。 2、过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 中青年女性还应补血,可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 核桃仁做成的膏;男同志到冬天如果肾气弱,可以 用点金篑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以补肾为主 。 3、饮食要利于滋补肾气的食物和蔬菜瓜果。
2021/3/16
2021/3/16
顺应四时话养生
内容题纲
一、养生为什么要顺应四时(季) 二、针对四个季节如何进补和饮食
三、针对四个季节如何锻炼(起居) 四、养生锻炼必须避让的两个节
气和最适宜的两个节气
2021/3/16
一、养生为什么要顺应四季
1、按照四季特点养生就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2、违背四季特点的养生就会受到自然惩罚 3、五脏与四季的对应关系
2021/3/16
二、针对四个季节如何进补和饮食
1、春季与人的肝脏对应,应重点调 养滋补肝气。 2、吃点的药——乌鸡白凤丸,可以解决“春 困”情况。 3、饮食要利于滋补肝气的食物和蔬菜瓜果。
2021/3/16
二、针对四个季节如何进补和饮食
1、夏季与人的心脏对应,应重点调 养滋补心气。 2、喝点生脉饮——有助于你心气的滋养,就 可以防止你夏天的时候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的 症状 。 3、饮食要利于滋补心气的食物和蔬菜瓜果。
秋
2021/3/16
三、四时的起居(锻炼)原则
1、“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就是等 太阳出来了您再起来,一定要跟着太阳走。
2 、 冬 季 忌 恐 —— 恐伤肾。
冬
2021/3/16
四、养生锻炼必须避让的两个 节气和最适宜的两个节气
(一)必须避让的节气——冬至和夏至 (二)最适宜的节气——春分和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