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第十一章 作业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一、密码学基础1.什么是密码学?密码学是研究信息的保密(加密)和完整性(签名、数字证书等)的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2.请解释对称密钥加密和公钥加密的原理及其区别。
对称密钥加密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的加密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但密钥传输和管理比较麻烦。
公钥加密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的加密方法,安全性较高,但速度较慢。
3.什么是哈希函数?它的特点和应用有哪些?哈希函数是将任意长度的输入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输出的函数。
其特点是:●输入数据的任意微小改动都会导致输出结果的显著改变。
●输出结果的长度固定,通常较短。
●不可逆性,不可从输出结果反推输入数据。
哈希函数常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数字签名等场景。
二、网络安全技术1.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有哪些常见的工作模式?防火墙是一种用于保护网络安全的安全设备,通过控制网络流量的进出,实施访问控制、攻击防范等功能。
常见的工作模式包括包过滤、状态检测、代理服务和网络地质转换等。
2.描述一下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钓鱼、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等。
●网络钓鱼:通过伪造合法的网站、电子邮件等手段,诱骗用户输入敏感信息。
●拒绝服务攻击:通过发送大量的请求,占用目标系统的资源,使其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中间人攻击:攻击者劫持网络通信流量,窃取或篡改通信内容。
3.请解释什么是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它们有何区别和作用?入侵检测系统(IDS)是用于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设备或软件,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并发出警报。
入侵防御系统(IPS)则是在入侵检测的基础上,具备主动防御功能,能够自动对异常和攻击进行相应的防御和响应措施。
三、网络安全管理1.请并解释一下网络安全管理中常见的几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策略制定、安全培训、漏洞修复等。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明确的网络安全策略和政策,明确安全目标和实施措施。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之欧阳德创编
四45五3六57十4十一34十二47没做“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习题及答案教材:《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魏仕民,唐礼勇,陈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概述(习题一,p11)1.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答: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也有观点认为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 tegrity,Availability)。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内容,因而不能使用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簒改。
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是指能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特性。
即授权用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访问所需信息。
2.简述信息安全的学科体系。
解: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信息安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等。
信息安全研究包括密码研究、安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实现技术、安全平台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3. 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什么关系?如何体现?答:信息安全理论为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的体现,并为信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信息安全应用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具体实践。
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平台和安全管理来体现。
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建设安全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平台安全防护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平台安全不仅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边界安全,还包括用户行为的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信息安全概论第11章 应用安全
11.1.1 对称密钥设施
密钥的生成应具有随机性。在适用的密钥生成方法中,密钥空 间中的每一个密钥出现的概率都应相同,这样才能防止通过对密钥 的猜测,而获得保密信息。
ANSI X9.17标准规定了一种密钥生成的方法,如图11.1所示。 该标准采用三重DES算法生成密钥。
图11.1 ANSI X9.17密钥生成框图
密钥分发是指将密钥安全完整地提供给合法用户。传统的方法 是采用人工分发,通过可靠的信使来传送密钥,密钥可用打印、穿 孔纸带或电子形式记录。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取决于信使的忠诚度和 素质,而且随着用户增加,密钥分发的成本越来越高,安全性也随 之降低。另外,使用公钥密码算法来分发密钥也是不错的选择,但 公钥密码对用户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信息安全概论
目录
Contents Page
01 应用安全基础设施
02 Web安全
03 邮件安全
介绍KDP、PKI、PMI应用安全基础设施; 讲解Web安全协议以及邮件安全等内容。
11.1 应用安全基础设施
应用系统的安全是建立在安全的密码体制、安全协议以及合理 授权管理的基础之上的。高效合理的密钥管理和授权管理是应用系 统安全的基础。
2.证书和证书库
证书是数字证书或电子证书的简称,是由CA为合法用户签发的 一种权威性的电子文档,用于证明用户主体的身份以及公钥的合法 性,一般的公钥证书结构如图11.4所示。
图11.4 公钥证书结构
公钥证书按包含的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份证书,能够鉴别 一个主体和它的公钥关系,证书中列出了主体的公钥;另一种是属 性证书,是包含了实体属性的证书,属性可以是成员关系、角色、 许可证或其他访问权限。使用属性证书可以鉴别许可证、凭据或其 他属性。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第十一章 作业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11章课后习题一、思考题:11.1 消息认证是为了对付哪些类型的攻击?答:伪装(假冒)、篡改内容、修改顺序、修改时间(包括重放)11.2 消息认证或数字签名方法有哪两层功能?答:任何消息认证或数字签名机制基本分两步:产生认证符(是一个用来认证消息的值)的函数;将该函数作为原语使接收方可以验证消息真实性的认证协议。
11.3 产生消息认证有哪些方法?答:用于消息认证的最常见的密码技术是消息认证码和安全散列函数。
MAC是一种需要使用密钥的算法,以可变长度的消息和密钥作为输入,产生一个认证码。
拥有密钥的接受方产生一个认证码来验证消息的完整性。
哈希函数将可变长度的消息映射为固定长度的哈希值,或叫消息摘要。
对于消息认证来说,安全散列函数还必须以某种方式和密钥捆绑起来。
11.4 对称加密和错误控制码一起用于消息认证时,这两个函数必须以何种顺序执行?答:先错误控制码后对称加密。
11.5 什么是消息认证码?答:消息认证码,是用来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工具,可以防止数据未经授权被篡改,用数学语言描述,是一个让双方共享的密钥k和消息m作为输入函数,如果将函数记为mask (m),这个函数值就是一个认证标记。
11.6 消息认证码和散列函数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消息认证码(MAC):依赖公开函数,密钥控制下对消息处理,生成定长认证标识,并加以认证。
散列函数:将任意长度的消息换为定长的消息摘要,并加以认证。
11.7 为提供消息认证,应以何种方式保证散列值的安全?答:a.用对称密码对消息及附加在其后的散列码加密。
b.用对称密码仅对散列加密。
c.用公钥密码和发送方的密钥仅对散列加密。
d.若希望保证保密性有希望有数字签名,则先用发送方的密钥对散列码加密e.该方法使用散列函数但不使用加密函数来进行消息认证。
f.如果对整个消息和散列码加密,则(e)中的方法可提供保密性。
11.8 为了攻击MAC算法必须要恢复密钥吗?答:不需要。
网络与信息安全作业10分
网络与信息安全作业10分
网络与信息安全作业10分
一、引言
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保护网络和信息系统免受非法访问、使用、披露、干扰、破坏等威胁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体系。
本文旨在详细阐述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二、网络安全概述
⒈网络安全意义及重要性
⒉网络安全威胁类型
⑴黑客攻击
⑵和恶意软件
⑶信息泄露
⑷拒绝服务攻击
⑸网络钓鱼
⒊网络安全技术及措施
⑴防火墙
⑵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
⑶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
⑷虚拟专用网络(VPN)
⑸反软件
⑹安全审计与日志管理三、信息安全概述
⒈信息安全定义与目标
⒉信息安全的保障手段
⑴信息安全策略
⑵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⑶密码学基础
⑷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⑴ ISO 27001标准
⑵流程控制与合规性
⑶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
⑷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四、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⑴定义与适用范围
⑵网络运营者责任
⑶个人信息保护
⑷威胁网络安全的行为
⑸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
⒉《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⑴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
⑵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⑶个人信息泄露的处理与通报
⑷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
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⒈实例:网络安全威胁类型分析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总称。
⒉个人信息:指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
网络安全 第五到十一章课后答案
7、什么是强制访问控制方式?如何防止木马的非法访问?
强制访问控制是通过无法回避的访问限制来防止某些对系统的非法入侵。
强制访问控制一般与自主访问控制结合使用,并实施一些附加的、更强的访问限制。一个主体只有通过了自主与强制访问控制检查后,才能访问某个客体。用户利用自主访问控制来防范其他用户对客体的攻击。强制访问控制则提供一个不可逾越的、更强的防护,以防止其他用户偶然或故意滥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不可避免的对用户的客体十佳一些严格的限制,使得用户无意泄漏机密信息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8、为什么后来的木马制作者制作出反弹式木马?反弹式木马工作原理?画出其工作流程图
11嵌入式木马不同于主动性木马和反弹式木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种木马更有破坏性,更难清除?
12、木马技术包含哪些?这些技术的特点?
(1)自动启动技术:
(2)隐藏技术:
(3)远程监控技术;
第九章
1、访问控制包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
8、简述bell-la padual 模型的安全策略,举例
BLP中,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公开。BLP模型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安全属性,它反映了对用户不将敏感信息泄漏给不持有相应安全属性用户的置信度。用户激活的进程也将授予此安全属性。BLP对系统中的每个客体也分配一个安全属性,它反映了客体信息的敏感度,也反映了未经授权向不允许访问该信息的用户泄漏这些信息所造成的签字威胁。
第五章:
1、什么是缓冲区?
缓冲区是计算机内存中的一个连续块,保存了给定类型的数据。
3、简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
网络信息安全作业
网络信息安全作业一、背景介绍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各种网络犯罪行为频发,给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和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档旨在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以提供相关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网络信息安全概述⒈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⒉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⑴黑客攻击⑵与恶意软件⑶数据泄露与盗窃⑷诈骗与网络钓鱼⑸社会工程学攻击⑹未经授权的访问与滥用三、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措施⒈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⑴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培训⑵员工密码管理培训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和应急响应培训⒉存储与传输安全保障⑴加密技术的应用⑵安全存储和备份策略⑶安全传输协议的使用⒊网络设备与系统安全⑴安全硬件设备的选择与部署⑵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配置⑶安全补丁与漏洞管理⒋网络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⑴用户身份验证与授权⑵网络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⑶权限管理和角色分配⒌网络监测与日志管理⑴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与警报⑵安全日志的收集与分析⑶安全事件的响应与处置四、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与法规⒈网络安全法⑴定义与基本原则⑵网络运营者的责任⑶网络安全检测与评估⒉数据保护与隐私相关法规⑴个人信息保护法⑵通信保密法⑶数据跨境传输管理规定⒊网络犯罪与打击⑴黑客攻击相关法规⑵电信诈骗相关法规⑶网络侵权与盗窃相关法规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材料、网络访问控制列表示例、安全日志分析工具等。
(附件详细清单请参见附件部分)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网络安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网络安全法。
⒉个人信息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
四45五3六57十4十一34十二47没做“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习题及答案教材:《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魏仕民,唐礼勇,陈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概述(习题一,p11)1.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答: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也有观点认为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vailability)。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内容,因而不能使用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簒改。
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是指能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特性。
即授权用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访问所需信息。
2.简述信息安全的学科体系。
解: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信息安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等。
信息安全研究包括密码研究、安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实现技术、安全平台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3. 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什么关系?如何体现?答:信息安全理论为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的体现,并为信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信息安全应用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具体实践。
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平台和安全管理来体现。
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建设安全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平台安全防护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平台安全不仅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边界安全,还包括用户行为的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
四45五3六57十4十一34十二47没做“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习题及答案教材:《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魏仕民,唐礼勇,陈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概述(习题一,p11)1.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答: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也有观点认为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vailability)。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内容,因而不能使用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簒改。
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是指能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特性。
即授权用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访问所需信息。
2.简述信息安全的学科体系。
解: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信息安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等。
信息安全研究包括密码研究、安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实现技术、安全平台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3. 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什么关系?如何体现?答:信息安全理论为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的体现,并为信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信息安全应用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具体实践。
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平台和安全管理来体现。
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建设安全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平台安全防护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平台安全不仅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边界安全,还包括用户行为的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第11章网络安全
11
11.2 信息安全
1. 文件加密 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加密是通过用户的密钥对—
—公钥(Public Key)和私钥(Private Key)——来 实现的。若加密时用某用户的公钥,那么解密时 就必须用其私钥,反之若加密时用的是某人的私 钥,那么解密时必须用其公钥来解。公钥可以公 开,但私钥却一般不能告诉别人,除非授权。
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2019/9/9
5
11.1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按传染的方法分类
– 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 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且合并 到操作系统中去,处于激活状态,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
– 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 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 行传染。
2.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主要是为了证明发件人身份,采取的是
数字的方式,它可以防止别人仿签。 举例:假设有用户A和B,A想把文件T发给B,并
证明T是经过A签名圈阅的,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A把自己的公钥通过网络传给B。 (2)A用自己的私钥对文件T签名加密。 (3)A把加密后的文件发给B。 (4)B收到加密文件后用A的公钥进行解密。
8
11.1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4. 防火墙 防火墙 是指一 种将内 部网和 公众访 问网 (如 :
Internet)分开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 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尺度, 它能允许用户“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用户的网 络,同时将用户“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
2019/9/9
– “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只占用内存 资源,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蠕虫病毒不断进行自 我复制,使得占用的资源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系统瘫 痪。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
网络信息安全课后习题答案章节一:网络安全概述1. 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泄露、篡改以及其他网络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2. 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有哪些?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病毒和恶意软件、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网络钓鱼、拒绝服务攻击等。
3.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个人隐私、保护商业机密、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网络基础设施等。
章节二:网络攻击与防御1. 什么是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通过网络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获取信息、破坏系统功能或者进行其他非法活动的行为。
2. 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有哪些?常见的黑客攻击方式包括:密码破解、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网络钓鱼、木马病毒等。
3. 如何预防黑客攻击?预防黑客攻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软件、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加密网络通信等。
章节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1. 什么是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个人身份和隐私数据免受非法获取、使用和泄露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2.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持谨慎使用网络、注意网络隐私设置、定期检查账户安全、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等。
3. 什么是强密码?强密码是由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组成的,长度较长且复杂的密码,以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4. 如何创建和管理强密码?创建和管理强密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用不相关的词语组合、定期更换密码、不在多个网站使用相同密码等。
章节四:防火墙和安全软件1. 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 防火墙有哪些类型?防火墙可以分为网络层防火墙和应用层防火墙,网络层防火墙主要用于过滤IP层的数据包,应用层防火墙则更关注应用层的数据包。
3. 什么是安全软件?安全软件是指用于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专门软件,如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反间谍软件等。
作业《网络与信息安全》
作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一、引言二、目录⒈系统安全⑴网络安全⑵数据安全⑶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⒉网络攻击与防范⑴黑客攻击⑵拒绝服务攻击⑶与蠕虫攻击⑷网络钓鱼攻击⒊密码学与数据加密⑴对称加密算法⑵非对称加密算法⑶数字签名与认证⑷密码与强度评估⒋安全管理与策略⑴安全威胁评估⑵安全政策与规范⑶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⒌法律与规范⑴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⑵个人隐私保护法律⑶电子商务法律⑷数据保护法律⒍安全技术及工具⑴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⑵安全审计与日志管理⑶网络流量分析与监控⑷网络安全扫描与漏洞评估三、系统安全⒈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入侵的能力。
关键任务包括网络拓扑设计、防火墙配置、网络隔离与分割等。
⒉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保持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措施。
技术手段包括加密、备份、存储与访问权限控制等。
⒊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身份验证与访问控制是指确认用户身份并授予合适的访问权限。
技术手段包括密码、智能卡、生物识别等。
四、网络攻击与防范⒈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未经授权的攻击者通过网络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网络或服务器,以获取敏感信息或进行破坏行为。
⒉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请求或其他方式,制造系统资源耗尽,导致正常用户无法正常访问服务。
⒊与蠕虫攻击与蠕虫攻击是通过在系统中引入恶意软件,破坏系统功能、窃取数据或传播恶意代码等方式来攻击。
⒋网络钓鱼攻击网络钓鱼攻击是指通过冒充合法机构或个人,以获取用户敏感信息如密码、银行账户等。
五、密码学与数据加密⒈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指使用同一个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算法,如DES、AES等。
关键问题包括密钥管理、算法选择和性能优化等。
⒉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是指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算法,如RSA、椭圆曲线加密等。
关键问题包括密钥、证书管理和性能优化等。
⒊数字签名与认证数字签名与认证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技术手段,常用的算法包括RSA、DSA等。
CH11计算机网络安全
故意
9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 被动攻击是指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攻击者在网络上建立隐蔽通道截获、窃取他人 的信息内容进行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
• 主动攻击是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 效性和完整性。
10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2. 网络出现安全威胁的原因
17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所谓加密算法就是作用于密钥和明文(或密文)的一个 数学函数。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如图所示。在发送端,明文X 用加密算法E和加密密钥K得到密文Y=EK(X)。在传送过程中 可能出现密文截取者。接收端接收到密文后,利用解密算法D 和解密密钥K,解出明文为DK(Y)=DK(EK(X))=X。截取者即 攻击者或入侵者。这里假定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都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它们可以是不一样的(即使不一样,这两个密钥也 必然有某种相关性)
11.2.5 因特网网络安全防范建议
(6) 在线时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个人信息和密 码 (7) 要经常更改密码,使用包含字母和数字 的七位数的密码 (8) 在不需要文件和打印共享时,关闭这些 功能 (9) 不要打开来自陌生人的电子邮件附件
35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11.2.5 因特网网络安全防范建议
28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应用级网关的原理示意图
应用代理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29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 ——————
⑶ 主机屏蔽防火墙
主机屏蔽防火墙=应用级网关+数据包过滤路由器
主机屏蔽防火墙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单击此处,演示“主机屏蔽防火墙”动画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之欧阳育创编
四45五3六57十4十一34十二47没做“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习题及答案教材:《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魏仕民,唐礼勇,陈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概述(习题一,p11)1.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答: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也有观点认为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v ailability)。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内容,因而不能使用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簒改。
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是指能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特性。
即授权用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访问所需信息。
2.简述信息安全的学科体系。
解: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信息安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等。
信息安全研究包括密码研究、安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实现技术、安全平台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3. 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什么关系?如何体现?答:信息安全理论为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的体现,并为信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信息安全应用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具体实践。
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平台和安全管理来体现。
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建设安全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平台安全防护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平台安全不仅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边界安全,还包括用户行为的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与信息安全概论11章课后习题
一、思考题:
11.1 安全Hash函数需要具有哪些特性?
答:1.H可应用于任意大小的数据块。
2.H产生定长的输出。
3.对任意给定的x,计算H(x)比较容易,用硬件和软件均可实现。
4.对任意给定的散列码h,找到满足H(x)=h的x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有些文献中称之为单向性。
5.对任何给定的分组x,找到满足y≠x且H(x)=H(y)的y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我们有时称之为抗弱碰
撞性。
6.找到任何满足H(x)=H(y)的偶对(x,y)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我们有时候称之为抗强碰撞性。
11.2 抗弱碰撞和抗强碰撞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碰撞key1不等于key2,有h(key1)=h(key2),这种现象称为碰撞。
抗弱碰撞性:对于任意给定的数据块x,找到满足H(y)=H(x)的y不等于x在计算是不可行的。
抗强碰撞行:找到满足H(x)=H(y)的任意一对(x,y)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11.3 Hash函数中的压缩函数的作用是什么?
答:压缩函数将一个较长的、固定长度的输入处理后返回一个较短的、固定长度的输出。
Hash函数是被设计为基于通过特定压缩函数的不断重复“压缩”输入的分组和前次压缩处理的结果的过程,直到整个消息都被压缩完毕,最后的输出作为整个消息的哈希值。
在这个过程中,任意长度的消息被破碎成一定长度的块,块的长度取决于压缩函数;并且出于安全的角度对未填满的块儿做相应的伪数据填充,这样的消息
的大小的块大小的整数倍。
然后这些块儿按顺序处理,处理过的数据块作为Hash的输入和当前的消息块儿一同作用生成该消息的哈希。
11.4 高位在前格式和低位在前格式的区别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在于在存放的字节顺序,大端方式(高位在前格式)将高位存放在低地址,小端方式(低位在前格式)将低位存放在高地址。
采用大端方式进行数据存放符合人类的正常思维,而采用小端方式进行数据存放利于计算机处理。
11.5 SHA中使用的基本算术和逻辑函数是什么?
答:circular SHIFTS, (+ mod 2^64) and the logical operations AND, OR, NOT, X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