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积累与现收现付比较
试论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
试论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及养老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在当前的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是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
因此,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两种制度进行比较,以期为如何更好地解决养老保障制度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宏观角度: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的比较1、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是指政府每年从工资中扣除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费,并将这些资金用于支付当年的养老金。
这种制度的特点在于缺乏积累,没有形成真正的基金池,一旦出现养老金缺口,则只能依赖每年重新征收养老保险费来填补,这就容易导致当前养老保险金不够用的问题。
2、基金积累制基金积累制是指政府设立养老保险基金,以每年征收的养老保险费作为主要投入,通过高额投资获得相应的资金回报,从而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养老保险基金。
这种制度的特点在于,基金充足并稳定,能够保障养老金的长期支付,同时也可以通过投资获得相应的收益。
3、对比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基金规模、长期稳定性及投资收益等方面。
现收现付制缺乏基金积累,会导致基金规模无法逐步扩大,养老金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保障。
同时,由于缺乏投资收益,其收益能力有限。
基金积累制则可以定义一个巨大的养老保险基金,并通过高额投资获得大量的通胀回报,使基金规模稳定并可快速增长。
长期稳定性以其综合稳定的形式得到保证。
另外,其收入来自于投资,因此其收益能力也非常巨大,可以有效增加养老基金的积累,为长期养老金的支付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
三、微观角度:试论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1、现收现付制在现收现付制下,养老保障制度的支付是由政府统一管理的,需要充先进行预测和征收每年的保险费,以保证每年养老保险金的正常支付。
但是这种制度下的养老保险金并不能得到最大化的管理,也很难通过充分的管理来确保其合理使用。
2、基金积累制在基金积累制下,养老保障制度的资金来自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
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风险性——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养老金制度的比较
J _ 2 02 UI 0
・
金融与保 险 ・
再 分 配 效 应 、经 济 增 长 效 应 、 风 险 性
— —
现 收 现付 制 与基 金制 养 老 金 制 度 的 比较
刘 昌 平 孙
( 汉大学 社会保 障研 究 中心 , 武
静
湖 北 武汉 4 0 7) 3 0 2
摘 要 : 养 老 金 制 度 的 实 施 方 面 存 在 两 种 大 的 制 度 安 排 :现 收 现 付 制 和 基 金 制 。通 过 对 这 两 种 制 度 的 再 在
在 改 革 过 程 中 , 应 注 意 两 种 制 度 的搭 配 。 关 键 词 : 养 老 金 制 度 ; 现 收 现 付 制 ;基 金 制
中 图 分 类 号 :F8 O 6 4.7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O — 7 1 ( 0 2 O — 0 1 — 0 0 3 2 7 2 0 )4 0 5 6 口增 长 率 、 际 工 资 增 长 率 和 市 场 利 率 都 是 外 生 的 或 事 先 给 实 定 的 ,一 个 现 收 现 付 制 养 老 金 计 划 要 想 实 现 帕 累 托 效 率 ,计 划 的 融 资 率 ( 缴 费 率 或 税 率 )也 必 须 不 随 时 间 而 变 化 。如 即 果 融 资 率 可 能 随 时 间 而 降 低 ,那 么 “ 伦 条 件 ”就 得 不 到 满 艾 足 ,这 样 就 把 融 资 率 改 变 的 情 况 排 除 在 外 了 。
《社会保障学(本)》作业(答案)
思考题:请回答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并比较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的优缺点。
(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600字)(1)现收现付制这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指导原则的基金筹集方式,以规定收益的方式实施,由社会保障机构控所需支付的保险金额进行社会筹资。
一般由雇主和雇员,或是全部由雇主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税或社会保险费。
现收现付制的优点是:第一,可以根据需求变动调整征税比例或缴费额度,保持收支平衡;第二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互济性强;第三,现收现付制操作简单,管理成本较低;第四,由于以支定收,没有过多的资金余额沉淀,可以避免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风险。
现收现付制一般是代际收入再分配,一代人的受益需要下一代人的供款来支付,其收支结果与负担水平随着参与者结构和需求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由于社会保障支付的刚性,随着人们需求水平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使资金的收支平衡受到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每年支付的保险费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有资格享受保险金的人数不断增长而相应增加,由于没有基金积累,在养老金支付高峰期时只能提高税率或缴费率,这会使承受缴费负担的一代人和企业不堪重负。
现收现付制的另一个缺点是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互济性差。
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各国都是使用现收现付制筹资,虽然目前人们已认识到其缺陷,但这种筹资方式在各国仍占主导地位。
到1995年,在全世界已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165年国家和地区中,有146个国家采取这种模式。
(2)完全积累制这种筹资模式是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其实质是个体一生中的代内收入再分配制度。
它要求从劳动者参加工作开始,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由雇主和雇员或是只由其中一方定期缴纳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作业长期储存及保值增值积累的基金,所有权归个人。
到规定领取条件时,一次性领取或按月领取。
完全积累制的特点有:第一,由于该财务制度由个人缴纳其社会保障费,其资金记入个人账户,未来收益和投保期的缴费高度正相关,因而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第二,实行完全积累制的基金提取比例相对稳定,充分体现基金的储备功能,透明度较高;第三,完全积累制的费率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相对稳定,不会有很大的起伏波动;第四,积累的基金由于短期内不会支用,可以为经济增长积累资金,促进资本形成。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研究简述
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是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两种基本类型。
近年来,关于养老金制度优劣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资本回报率、劳动力供给效应、管理成本、储蓄效应以及收入再分配效应等方面。
国内外学者主要借助迭代模型(OLG 模型)或者通过计算给付缴费比、内部收益率、回收期等方法来定量分析再分配效应。
所谓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是指养老保险促使财富在同一代人不同收入人群之间或代际之间转移的效应。
一般来说,收入再分配效应可以分为代际间(Intergeneration)再分配效应以及代内(Intrageneration)再分配效应。
一、现收现付制再分配效应研究方法及结果现收现付制是指通过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养老金的制度安排。
在现收现付制养老社会保险计划下,参保人一生中获得给付的精算现值与其缴费的精算现值不一定相等,两者之差不但反应了参保人所获取的净收益,而且体现了通过制度运行所进行的收入转移。
1、关于现收现付制代内再分配效应代内再分配效应是指大致出生在同一时期的人之间、特别是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终身预期收入的转移。
现收现付养老保险计划的代内收入再分配效应可以通过计算给付缴费比、内部收益率等方法来进行度量。
给付缴费比,即员工获得的终身养老金给付与养老金缴费的比值。
以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和潜在收入作为划分收入阶层的依据,Gustman&Steinmeier(2000)测算了美国养老社会保障计划所具有的再分配效应。
他们发现,当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测算时,养老金给付公式具有累进性,且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收入再分配现象;当以家庭终身收入为基础进行测算时,若将配偶给付和遗属给付纳入计算范围,则养老保险计划的再分配效应就减弱50%;若以家庭潜在收入为测算论据,则只存在微弱的由高收人家庭向低收人家庭的再分配效应。
内部收益率、终身净转移和终身净税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雇主和雇员缴费的贴现值等于养老金未来给付贴现值时的收益率;终身净转移即为参保者终身缴费贴现值和终身给付贴现值的差额;终身净税率即终身净转移除以终身收入贴现值。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摘要:1980年前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中国也开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自上世纪90年代建立部分基金制后,制度的转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轨成本和激励问题等,这给羽翼未丰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文透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利益集团是如何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析了利益集团在当前情况下对下一步改革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
一种可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公共财政,国企改革一.引言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无非围绕两种模式——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世界各国要么单纯选择其中一种模式,要么选择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体。
在上世纪的后几十年内,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的主流是从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积累制,这种转变也被称作养老金私有化改革。
改革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美国是现收现付制的典范,Feldstin(1985)则主张现收现付制应该向基金积累制转变,因为现收现付制对私人储蓄具有挤出效应。
欧洲对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源于人口老龄化给现收现付制带来严重的收不抵支问题。
封进(2004)认为中国等转型国家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而展开的,同时顺应人口结构变化的要求。
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上以福利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封进,2004)。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存在和持续下去。
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源于Browning (1975)的研究,他认为民主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规模归因于和中位投票者年龄有关的政治因素。
这一论断引发了众多关于社会保障的政治经济模型的相关文献。
Vincenzo Galasso,Paola Profeta(2002)考虑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治可行性,他们认为利益集团模型考虑的是社会保障的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口统计学方面。
改革的政治可行性有赖于债务的利用——转型成本转移给下一代,要接受由于私有化导致的债务。
现收现付、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模式优缺点
长期收费率保持稳定,可以形成储备资金,以备应付意外支出
风险太大,积累的资金要承担增值的风险
现收现付
完全积累
部分积累
优点
(1)以养老基金横向平衡为依据,以工资税(费)进行筹资,按社会统筹的方式管理资金(2)具有代际转移的支付功能(3)没有形成庞大的养老积累基金,所以不易受通货膨胀和经济的影(4)体现互助互济
现收现付、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模式优缺点(总1页)
现收现付、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模式优缺点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
优点
缺点
现收现付制
以支定收,略有节余。收支平衡周转不过来,加重国家政府的负担。不适合于老龄化社会,也不适用于大范围保障。
部分积累制
结合了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优点,资金相对稳定。适合于我国的保障。既能应付意外支出,又能收支平衡。
缺点
(1)政府财政压力加大(老年风险大)(2)不存留一定规模的养老积累基金
(1)缺乏互助互济(2)受通货膨胀经济影响大
(1)可能会受通货膨胀经济的影响(2)互助互济不明显。控制难度比较大
完全积累制长期收费率保持稳定可以形成储备资金以备应付意外支出风险太大积累的资金要承担增值的风完全积累部分积累优点1以养老基金横向平衡为依据以工资税费进行筹资按社会统筹的方式管理资金2具有代际转移的支付功能3没有形成庞1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2采用个人账户不易出现养老问题3具有费率高对应能形成一定的积累资金对人口老1采用将现收现付与完全积累相结合的制度有一定的养老基金储备2有互助互济功能3对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1)以远期纵向平衡为原则(2)采用个人账户不易出现养老问题(3)具有费率高,对应能形成一定的积累资金,对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养老金筹资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养老金筹资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养老保险的财务机制解决的是养老保险的资金如何实现收支平衡,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
1、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短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财务收支模式。
其办法为:先对当年或近期内各项社会保险所支付的费用进行测算,再要求当年或近期内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缴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不为以后提供储备基金。
现收现付制多用于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其基本特征是简便易行,单位和个人缴纳保费的比例容易测算,不必统筹大量基金,且不存在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压力。
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必要的储备,时间与空间上的调剂能力较差。
随着劳动力供给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人口老年化问题,对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构成严重威胁。
2、基金积累制
基金积累制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为指导原则的财务收支模式。
其办法为:首先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失业率、退休比率、指数化工资率、预期平均寿命、利息率等相关指标进行预测,综合测算出参加社会保险的成员在整个投保或退休期间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待遇所需要的资金总额,采取先提后用的办法,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参加社会保障的单位和个人,然后由投保者(单位和个人)从开始劳动起每月按一定比例提取,为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保障资金的需要储存基金。
基金积累制多用于商业化运作的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其特点是:一是投保者自己集资使用,可以增强其社会保障意识;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应付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等其它突发性社会风险;三是能为国家建设积累大量的基金。
基金积累与现收现付比较
(一)关于两种制度安排的帕累托有效性新古典养老金经济学对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的评价,是直接以再分配在福利经济学意义上的结果为标准的。
一个特定的养老金计划,如果在增加了受益者福利的同时,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状况有所恶化,那么,就可以称其为帕累托有效的计划。
阿隆指出,在萨缪尔逊的“生物回报率”(人口增长率+实际工资增长率)大于市场利率的前提之下,现收现付制能够在代际之间进行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他还指出,基金制将会带来一个使将来各代的生命期效应都减少的跨时配置。
由此而引发了对现收现付和基金制的福利效应的一场持久的讨论。
阿隆把实际工资增长率和市场利率都作为一个外生的给定变量来对待,困此,他所讨论的经济被称为“小型开放经济”(SMALL OPEN ECONOMY ),而现收现付达到帕累托有效的这个外生的前提,也被称作“阿隆条件”(AARON CONDITION)。
萨缪尔逊稍后又证明,在一个工资增长率和市场利率都是内生的封闭经济中,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计划也可能存在着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这样,现收现付在福利效应上能够进行代际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就从阿隆的小型开放经济进一步推广到了封闭经济当中。
但是,阿隆的结论实际上还需要另外一个隐含的前提:既然人口增长率、实际工作率和市场利率都是外生的或事先给定的,一个现收现付的养老计划要想实现帕累托有效,它的融资率(即它的交费率或税收融资率)也必须不随时间而变化。
如果融资率有可能随着时间而降低的话,那么“阿隆条件”就得不到满足。
这样,就排除了融资率或交费率可变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斯普里曼。
他利用一个无限交叠世代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时间是无限的,在自由变化的交费率下(设定一个上限),除非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永远小于利率(在他的模型中是外生的),否则,现收现付制就总是能够在代际之间进行帕累托有效配置。
而对基金制来说,当将来存在某个时期,从这一时期以后的所有各期内,“阿隆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它才会是帕累托有效的;否则,不管“阿隆条件”满足与否,基金制一般都不会实现帕累托有效的改进。
浅谈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
浅谈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一、引言二、养老保障制度发展概述三、现收现付制度特点及挑战四、基金积累制度特点及挑战五、比较分析六、案例分析七、结论与建议引言养老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础福利制度之一,对于全国人民的生活幸福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主要采取两种模式: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
这两种模式各有特点,但也面临各自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两种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优缺点。
养老保障制度发展概述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追溯到195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但当时的制度较为简单和不健全。
1980年代初期,养老保障制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障制度逐渐成为国家扶持和发展的重点。
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收现付制度特点及挑战现收现付制度又称为“当期支付制度”,指的是当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实际上只是用来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而不形成独立的养老金账户。
现收现付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当前的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需求,同时也容易执行和管理。
但现收现付制度也存在以下挑战:首先,退休人员数量上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险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而当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实际上只是用来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难以满足增长数量的退休人员的需求。
其次,保险费率难以调整。
现收现付制度的保险费率是由政府决定的,而政府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周期、劳动力市场等,难以根据实际养老金需求确定合适的保险费率,导致养老金缺口的出现。
基金积累制度特点及挑战基金积累制度又称为“分账户制度”,指的是当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不仅用来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而且还要形成独立的养老金账户,以便于积累更多的养老保障资金。
基金积累制度的优点是可以为退休人员提供更加稳定和保障的养老金,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但基金积累制度也存在以下挑战:首先,实施成本高。
试论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
试论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随着中国经济老龄化的迅速加剧,养老保障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两种形式,本文将对这两种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是指在当前经济活动中收取保险费用并用于支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保险支付与养老金支付同步进行,保险费与养老金收支相互匹配,资金来源直接来源于当前社会保险基金。
由此可以看出,现收现付制主要通过收取现有劳动人口的保险费来支付当下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而不是提前储备资金。
具体而言,现收现付制有以下的优缺点:优点1.实现了应付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付。
如果不需要提前就可以及时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
2.对于保险费的支付,保险人能够及时获得退休人员提供的养老金支付,且对于年轻人具有吸引力。
3.具体的操作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保险费的缴纳与养老金的领取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缺点1.现收现付制的最主要缺点在于退休人数多,资金压力会比较大,且资金的来源主要会对缴费者的工资产生负担,方案完全没有利用时间价值的概念。
2.该制度会导致养老基金短期内缺乏准备储备的足够资金,决不可能满足快速发展。
3.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难以保证,因为现有养老金很有可能不够足以满足对日常开支或医疗费用的支出。
基金积累制基金积累制是指将保险费的收入从现在开始储备未来的养老金,各地各界储备的基金会为未来的退休人员储备资金,提高国家资金保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与现收现付制相反,基金积累制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未来。
基金积累制具体的优点和缺点如下:优点1.基金积累制能够为将来的养老资金储备足够的资金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因为基金积累制的开端很早,当缴费者最终退休时,该项基金的资金量已经积累到足够的数量级,以满足退休人员的生活开支。
2.基金积累制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积累量会逐渐累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前缴费者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退休人员提供了保障。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部分积累制,即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综合。
这种模式旨在平衡当前和未来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时确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部分积累制下,个人和企业会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满足当前的社保需求,另一部分资金则积累起来以应对未来的社保需求。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保基金的赤字,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的社保需求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此外,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还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征税方式、缴费方式等。
征税方式是指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等方式筹集社保基金,这种方式具有强制性强、负担公平、保险项目简单明了等优点。
缴费方式则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规范,强制向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征收社保费,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社保基金的来源稳定和充足。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多渠道、多元化、综合性的一种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社保需求,同时保障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养老保险制度融资模式的比较
在 的投 资 被 转 为 消 费 , 经 济 短 期 消 费 增 加 , 期 积 累或 投 资 减 使 长 少 。2 人 口 老 龄 化 直 接 导 致 “ 养 率 ” 高 , 动 者 的 负 担 加 . 赡 提 劳 重 , 不 仅 会 影 响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的 可 持 续 性 , 且 会 给 整 个 社 会 这 而
支 出 , 持 体 系 的平 衡 , 如延 长 退 休 年 龄 、 减 养 老 金 规 模 、 保 比 削 改 变 养 老 金 的 指 数 化 等 方法 。制 度 改 革 是 对 养 老保 险制 度 进 行 根 本 性 的 改 革 , 变 单 一 的 现 收 现 付 制 , 入 强 制 性 的基 金 制 。 目 改 引 前 , 多数 国家 对 养 老 保 险 的 改 革 采 取 的 还 是 制 度 变 革 。这 就 大 引 发 了现 收 现 付 制 与 基 金 制孰 优 孰 劣 的 大讨 论 。
金 制 从 概 念 、 缺 点 和 社 会 风 险 三 方 面进 行 了 比较 分析 , 总结 优 并
了两 种 制 度 安排 的 国 内 外研 究 观 点 。 主 张 两种 制 度 合 理 搭 配 , 完善 养 老 保 险 计 划 。
二、 比较 分析
( ) 收 现 付 制 的优 缺 点 。 一 现
养 老 保 险 制 度从 融 资 模 式 来 说 存 在 着 两 种 基 本 制 度 安 排 :
即 现 收 现 付 制 ( a —a — y u o 和 基 金 制 (u y fn e ) py s o —g ) fl — u dd 。 l 现 收 现付 制 是 通 过 征 收 收 入 税 的方 式 为 养 老 金 融 资 , 以 同 一 并
减 少 。4 庞 大而 不 断 增 长 的 隐形 债 务 , 得 许 多 国 家 的 社 保 基 . 使
试论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
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比较1. 引言养老保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保障服务来满足其基本需求的制度。
在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中,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两种常见的模式。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系统可持续性和政策灵活性等方面对这两种制度进行比较。
2. 经济效益2.1 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是指退休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金。
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当前劳动力的缴费来满足退休人员的需求,降低了过度依赖政府财政的风险。
此外,现收现付制下的资金流动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然而,现收现付制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养老金主要依赖于当前劳动力的缴费,当劳动力人数减少或退休人员人数增加时,会导致养老金缺口的出现,进而对国家财政造成压力。
此外,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保障水平较低,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存在一定限制。
2.2 基金积累制基金积累制是指通过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养老金积累形成养老基金,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相对充足的养老基金,提高了养老保障水平。
此外,基金积累制下的养老金投资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财政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然而,基金积累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金积累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在最初阶段可能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
其次,基金积累制下的养老金由养老基金进行管理,需要考虑基金的投资风险和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3. 系统可持续性3.1 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当前劳动力的缴费能力和退休人员的规模。
如果劳动力市场发展不稳定或退休人员规模迅速增加,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保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提高现收现付制的可持续性,需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
3.2 基金积累制基金积累制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养老基金的积累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
如果养老基金积累不足或经济发展不稳定,将会影响到基金积累制下的养老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现收现付制还是个人积累账户制:——一点经济学理论的思考
同时 ,它也很 难 实现 转移支 付和 收人 再分 配 。
那 么,从 宏观经济学理 论的角度 出发,现 收现 率增 长 率之 和 ,则 个人 积 累 账户 制养 老金体 系 优 付 制与个 人 积 累账 户 制是 否能 够 判 断 出孰 优孰 劣 于现 收现 付养 老金体 系 。 呢? 本文 拟从 宏观 经济 学理 论 出发, 对 这 两种体
三是强 制储蓄, 使个 人一 生的收入和 消 费均 等 制社会保障体 系面临 着前所 未有的挑战 。同时,现 性 : 收现 付 制具 有待 遇支 出刚性 的特 点 , 在经 济 景气 化 , 能够实现 自我保 障, 避免代际 冲突 : 四是坚持
社 会 保 险 研 究
维普资讯
力且运 转 正常 。8 0年代 以后的 劳动生产 率增长 率 仅为 2 4 ,人 口甚至出现负增长 ( . 在未来 4 — 0年 05 中,预计 德 国的人 口增长率大约 为 一 4 现收现 0. ) 付 制 的养 老金 体 系吸 引 力不仅 大 大减 弱, 还 将面 临难 以为继的窘境。( o s 1 b r ,9 8 H r t S e e t 19 )
系进 行一点分 析 。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在一个快速成长 的经济 中, 实际利率和 工薪水 平增 长 率都 因为众 多 的投 资 机会 和 劳 动生产 率 的
快 速提 高 而较 高 ,现 收现 付制 的养 老 金体 系将 由
、
现收 现付制与个 人积 累账户制的基本
分 析
在现收现付社保体 系 中, 如果经济 发展是停滞 不前 的,则 给 定 的一 代人 所 得 到 的养老 金 就等 于
eso 收或者其他 方式征 收 : 收入 均等化, 即一般根 据统 D n 1 n)体 制为标志,个人积累账 户体 制在国际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这两种养老金筹资模式的区别
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这两种养老金筹资模式的区别一、现收现付制的特点和不足概括地讲,现收现付制度是在职的一代赡养已退休的上一代、在职的交费直接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者的退休金。
这种制度有利于低收入者,同时由于基金实行现收现付,不会出现基金积累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使退休金遭遇损失,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它给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将越来越大。
(一)现收现付制的主要特点一是代际转移,在职职工为上一代人支付养老金,自己的养老金则由下一代人支付。
二是以支定收,需要多少养老金就征收多少。
三是收入均等化,一般根据统一的退休条件决定退休待遇,人人平等,并且能够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一代人之间收入的再分配。
四是管理简单,不存在基金的营运和保值增值问题。
(二)现收现付制的不足1。
现收现付制下的风险。
一是现收现付制要求人口结构稳定,而人们的退休年龄提前、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等不确定性,均会给现收现付制带来风险。
二是现收现付制要求经济和政治稳定。
因退休金具有待遇支出刚性,在经济景气时可以提高退休待遇,在经济不景气时却不能降低退休待遇,这将导致财政支出不断上升,阻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会出现缴费比例过高、资金筹集困难等问题。
2.现收现付制下出现意外收益的效应较小。
在引入现收现付制时,最早退休的工人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得到好处;在扩张现收现付制时,即将退休的工人付出少而收益多。
在一个没有资本收入税的经济体系中,这种意外收益会使现收现付和基金积累制这两种制度下当前一代的收益率差不多。
但由于在现实中存在资本收入税,对各代而言,其消费的现值都是在基金积累制下的更高。
3.现收现付制会对税收造成扭曲。
因为现收现付制下增加的收益的现值,要小于所付额外税的现值,所以提高了边际税率。
工资税可能会减少劳动供给,这意味着效率损失。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是,不景气的国有企业越来越无力为即将退休的工人支付基金,而且那些已经关门的工厂没有为原来的工人提供基金。
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平衡理论
概念
在职一代为自己的 退休缴费养老,基 金以个人账户的形 式存储,保持一生 收支平衡。
优点
⒈财务不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 响。 ⒉缴费确定制,政府风险小。 ⒊激励作用强,效率高。 ⒋利于储蓄。
弊端
⒈缺乏再分配功能,影响社会 保险功能的发挥。
⒉个人帐户本身具有的风险:
• 退休基金压迫消费供给风险; • 通货膨胀风险; • 政治经济不稳定的风险; • 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 • 长寿风险。
所以,在目前的人口结构下实行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 使得基金积累制度非常不经济。
在给付水平一定时,“统账”制度会比现收现付制度要 求更高的保费率。
(三)基金收益率与制度的收支平衡关系
基金的实际低收益率对统账制度产生了两重负效应:第一,基金收益率低于工资增长率,在理论上抽掉了部分积累制度 合理存在的基石,在实践上加重了制度的负担;第二,基金的贬值使原本不多的积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显得更少,加剧 了制度支付的困难。
⒉更具体地说:
养老金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制度负担;
降低替代率会减轻制度负担;
增加劳动时间,减少退休后的时间,减低自我负 担率,对降低制度负担具有双倍的作用;
提高覆盖率、增加覆盖人数,对制度负担没有影 响。
基金收益率对制度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⒊政策意义 ⑴退休年龄问题 ⑵基金投资问题 ⑶基金管理问题
(三)现收现付制度与基金积累制度的 比较分析
优点
⒈再分配功能强,具有明显的 公平性质
• ⑴年轻人向老年人的再分配。 • ⑵富人向穷人的再分配。 • ⑶在“生物回报率(人口增长率+实际
工资增长率)”大于市场利率的前提 下,可以实现代际之间的帕累托改进, 即在人口结构年轻和经济快速增长时, 现收现付制度是一个每代人都获利而 不受损的制度。。
完全基金制与现收先付制的比较
一、完全基金制完全基金制,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就业期间向政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
1、优点。
(1)能预防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使资金的收取与企业的经济情况相联系,体现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能合理的调整消费结构,将劳动者就业期间的一部分收入延期到退休后消费。
(3)积累起来的巨额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使用,能从整体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缺点。
(1)基金建立初期就要求有较高的缴费率,在经济上难以被人们接受。
(2)固定的费率难以是一个经济的发展变化。
同时因对每个劳动者与企业分别立账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3)基金的长期储备使基金容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导致贬值,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大。
二、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也称纳税式或统筹分摊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二、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和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
1、优点。
(1)保险金给付及时,当年建立,当年支付。
(2)因平衡财务期较短,无需采用复杂的精算技术,简单易行。
(3)没有巨额资金累积,可以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导致基金贬值的风险和保值增值的压力。
2、缺点。
(1)存在着养老代际转嫁的矛盾,劳动者社会保险的权力与义务难以得到准确的体现。
(2)缺乏资本积累,抵御突发性风险的能力较弱。
(3)各期支付额不同,导致费率变动大,给企业的成本核算带来负面影响。
三、完全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比较1、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
现收现付模式,将社会保险费用代际转嫁,从而导致储蓄下降。
完全基金制使得劳动者在职期间的保险费储备积累,而不当期使用,这必然会成为储蓄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这部分的储蓄转化为公共部门的储蓄,所以,从全社会来看,完全积累式主要影响储蓄的构成,储蓄总量不变。
2、对收入再分配合理性的影响。
完全基金制与现收先付制的比较
一、完全基金制完全基金制,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就业期间向政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
1、优点。
(1)能预防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使资金的收取与企业的经济情况相联系,体现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能合理的调整消费结构,将劳动者就业期间的一部分收入延期到退休后消费。
(3)积累起来的巨额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使用,能从整体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缺点。
(1)基金建立初期就要求有较高的缴费率,在经济上难以被人们接受。
(2)固定的费率难以是一个经济的发展变化。
同时因对每个劳动者与企业分别立账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3)基金的长期储备使基金容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导致贬值,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大。
2、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也称纳税式或统筹分摊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二、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和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
1、优点。
(1)保险金给付及时,当年建立,当年支付。
(2)因平衡财务期较短,无需采用复杂的精算技术,简单易行。
(3)没有巨额资金累积,可以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导致基金贬值的风险和保值增值的压力。
2、缺点。
(1)存在着养老代际转嫁的矛盾,劳动者社会保险的权力与义务难以得到准确的体现。
(2)缺乏资本积累,抵御突发性风险的能力较弱。
(3)各期支付额不同,导致费率变动大,给企业的成本核算带来负面影响。
三、完全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比较1、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
现收现付模式,将社会保险费用代际转嫁,从而导致储蓄下降。
完全基金制使得劳动者在职期间的保险费储备积累,而不当期使用,这必然会成为储蓄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这部分的储蓄转化为公共部门的储蓄,所以,从全社会来看,完全积累式主要影响储蓄的构成,储蓄总量不变。
2、对收入再分配合理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两种制度安排的帕累托有效性新古典养老金经济学对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的评价,是直接以再分配在福利经济学意义上的结果为标准的。
一个特定的养老金计划,如果在增加了受益者福利的同时,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状况有所恶化,那么,就可以称其为帕累托有效的计划。
阿隆指出,在萨缪尔逊的“生物回报率”(人口增长率+实际工资增长率)大于市场利率的前提之下,现收现付制能够在代际之间进行帕累托有效的配置;他还指出,基金制将会带来一个使将来各代的生命期效应都减少的跨时配置。
由此而引发了对现收现付和基金制的福利效应的一场持久的讨论。
阿隆把实际工资增长率和市场利率都作为一个外生的给定变量来对待,困此,他所讨论的经济被称为“小型开放经济”(SMALL OPEN ECONOMY ),而现收现付达到帕累托有效的这个外生的前提,也被称作“阿隆条件”(AARON CONDITION)。
萨缪尔逊稍后又证明,在一个工资增长率和市场利率都是内生的封闭经济中,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计划也可能存在着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这样,现收现付在福利效应上能够进行代际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就从阿隆的小型开放经济进一步推广到了封闭经济当中。
但是,阿隆的结论实际上还需要另外一个隐含的前提:既然人口增长率、实际工作率和市场利率都是外生的或事先给定的,一个现收现付的养老计划要想实现帕累托有效,它的融资率(即它的交费率或税收融资率)也必须不随时间而变化。
如果融资率有可能随着时间而降低的话,那么“阿隆条件”就得不到满足。
这样,就排除了融资率或交费率可变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斯普里曼。
他利用一个无限交叠世代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时间是无限的,在自由变化的交费率下(设定一个上限),除非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永远小于利率(在他的模型中是外生的),否则,现收现付制就总是能够在代际之间进行帕累托有效配置。
而对基金制来说,当将来存在某个时期,从这一时期以后的所有各期内,“阿隆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它才会是帕累托有效的;否则,不管“阿隆条件”满足与否,基金制一般都不会实现帕累托有效的改进。
这个问题的最后结论是,不管是在实际工资增长率和市场率外生的小型开放经济中,还是在实际工资增长率和市场利率内生的封闭经济中,一个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安排总是存在一个在代际之间达到帕累托有效配置的可能。
如果代代延续不断,那么,每一代都会通过下一代的交费而增加福利,但是又不会有最后一代蒙受福利上的损失。
但是,在基金制度安排下,与现收现付制的情况相比,下一代福利的不减少,是靠上一代福利的相对减少来实现的,所以,一般来说基金制中并不存在代际的帕累托有效改进。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在代际再分配的福利效应上的差别正好是相反方向的;前者是用下一代人的福利的减少去补偿上一代人的福利,由于代代延续的无限性,每个特定的一代都不会蒙受福利损失;而后者则是用上一代人的福利的减少来保证下一代人的福利的不损失。
完全的基金制计划无论是对代际还是对代内来说,都不具备再分配功能。
但是,现收现付计划对代际还是对代内来说则都具有再分配的功能一)现收现付和基金制对于个人储蓄的影响1.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挤出效应”最先明确提出“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的是费尔德斯坦。
他认为,社会保障会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
一个力量是,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当中获得养老金收益,就可以减少为了退休期的消费而在工作时积累资产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ASSET-SUBSTITUTION EFFECT)。
另一个力量是,因为与财富审查有关的社会保障能够增加储蓄,因而可能诱使人们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意味着工作期的缩短和退休期的延长,这反过来又要求人们在工作期要有一个比较高的储蓄率,这叫做“退休效应”(RETIREMENT EFFECT)。
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力量对比。
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退休效应,个人储蓄会减少,如果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个人储蓄增加。
但是巴罗则认为,社会保障有可能为个人的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这可能会抵消一部分挤出效应;进一步地,假定不同的个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工作能力、禀赋、税负以及社会保障覆盖率,那么退休年龄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而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遗产机制,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应该是零。
巴罗把社会保障看作是一个必须由政府强行实施的进行代际转移支付的制度,因而他在分析中引入了遗产动机。
雷默尔和莱斯诺则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社会保障对个人储蓄具有正的或负的效应,费尔德斯坦和巴罗等人作为理论基础的生命周期理论并不使用于解释个人储蓄行为。
上述争论表明,挤出效应假说是否成立存在不同看法,这同样反映在此后大量的经验研究中。
芒耐尔,费尔德斯坦,费尔德斯坦和皮勒齐奥,以及克特利科夫的经验研究都证明了挤出效应的存在,但巴罗、达贝、考皮兹和高特尔,还有克特利科夫的另外一些研究却又以社会保障对个人储蓄从没有影响到具有正面的激励作用等不同的结论对挤出效应假说进行了否定。
但是,到目前为止,挤出效应假说还是得到了更多的认同。
挤出效应的实质在于,一个公共养老金计划向个人提供了在其退休以后享有一定的养老金收入索取权的制度化保证,这就使其有条件减少工作期的一部分个人储蓄。
但这里所需要的一个条件,正是个人储蓄的目的只是把自己工作时的收入转移一部分作退休以后的消费之用。
换言之,个人不存在任何代际的财富转移行为,这与“巴罗中性”赖以成立的条件正好相反。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个人在其生命期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工作期的消费和退休期的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要小于1,因此对个人而言,他(她)总是更偏好于当前的消费。
如果这两个条件中有一个得不到满足,那么所谓的挤出效应就不能成立。
这个主要是以现收现付方式进行融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背景而得出的结论,是否也同样适应于基金制的保障制度呢?2.基金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戴维斯曾经利用生命周期理论讨论过养老金基金对于个人生命期储蓄的影响。
他认为,首先,养老金承诺的非流动性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个人储蓄不会随着养老金收益的增加而一对一地减少。
其次,流动性约束的存在限制了个人自由借债的能力,意味着个人在其一生中需要较高借入的那些时间内,并不能够按照其整个生命期的消费计划进行消费。
这样,强制储蓄(如养老金基金的交费)既不会因为借债也不会因为减少个人自愿储蓄而减少。
第三,在一个增长的经济中,工人可能希望提前退休,这也会使他(她)增加工作期的储蓄。
第四,如果从当前消费转向未来消费的替代效应超过了可以减少储蓄的收入效应,那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会为提高个人的总储蓄而提供激励。
另外一个影响到个人储蓄的重要因素就是短视行为。
一方面,通过养老金基金的强制储蓄可以提高个人的储蓄率,但另一方面,也并不是所有的强制储蓄计划都能这样。
如果养老金计划的信用太低或是比其他储蓄计划的风险更大,则个人也会设法逃避交费。
再如,年金市场也可能减少个人的预防性储蓄。
而税收的激励作用则仅限于那些储蓄愿望低于公共或私人养老金计划所能提供的储蓄水平的人中位于边际上的一部分,对于储蓄愿望大于这一水平的人就不起作用了。
由此可见,基金制融资方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个人储蓄行为的影响比现收现付复杂。
假定一个规定交费的基金制养老金计划,作为一个对个人的部分收入进行延迟支付的机制,它强制工作期的个人进行储蓄。
假定个人的生命期收入和生命期的消费倾向一定,这种强制储蓄可能会减少个人的自愿储蓄。
因为强制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同样具有替代效应,所以,它对总的个人生命期储蓄会有什么影响,首先也就取决于强制储蓄和自愿储蓄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的大小。
如果边际替代率是1,则强制储蓄对个人的生命期储蓄就不会有影响。
但如果边际替代率不等于1,则强制储蓄会减少个人自愿储蓄。
戴维斯在分析了12个经合组织国家和智利及新加坡的养老金基金以后,并没有发现养老金基金对于个人储蓄影响的规律性。
因此他的结论是,基金制养老金计划对个人储蓄的影响要依各个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这就是说,对一个具体的经济而言,通过养老金基金而实施的强制储蓄和个人储蓄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可以进行调整的。
迄今为止,只有包括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计划在内的社会保障对于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在理论上还算是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
至于社会保障对于总储蓄的影响,目前在理论上还不是十分清晰的。
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肯定的推论只有一个:由于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计划对个人在退休期的养老金收入有一个事先承诺,因而削弱了个人对于在其工作期积累养老金的需求,进而减少了个人储蓄。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现收现付的养成老金计划中,存在着个人储蓄和社会承诺的替代。
而基金制对于个人生命期储蓄的总的影响虽然并不清楚,但它却是把现收现付制下的个人储蓄和社会承诺之间的替代转换成了基金制下个人生命期储蓄机制内部的强制储蓄和自愿储蓄的一种替代,从而可以减少社会承诺的比重,由此可以减少养老金的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
那么,对于经济增长而言,养老金制度安排从现收现付转向基金制或者是实行一种混合的结构是不是比单一性的结构更有效率呢?虽然,由于不同的养老金计划对于总储蓄的作用还不清楚,所以,试图从养老金计划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出发来揭示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似乎还得不出什么突破性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在解决老龄化的问题上,也没有本质的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仍可以持续运行下去。
在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由于不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可能不同,如果生产率低的国家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仍然可以通过进口产品来弥补国内实物形态社会产品的不足,满足老年人消费的需要。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现收现付制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但在基金积累制下,如果能及时把积累的巨额基金兑换成外汇,用于购买国外产品,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要,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还是可能的。
四、结论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哪种财务机制更能够适应“老龄化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要求的决定性因素是:这种财务机制是否能对劳动者及厂商产生更为积极的激励效果,促进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实现社会保障基金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的平衡。
基金积累制作为一种财务机制,与现收现付制相比,不仅保证了退休者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足以维持生活的退休金,而且能够形成对厂商及劳动者投资生产积极性的正向激励,实现退休金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平衡。
现收现付制在劳动力供给减少的情况下,需要向劳动者征缴更高的社会保障税(费)率,给厂商及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社会总产品的增长,难以维持社会保障供需的平衡。
可以设想,在基金积累制下如果能充分发挥积累基金的长期投资效应,促进高新科技的发展,用机器替代劳动,弥补劳动力供应的不足,提高社会生产率,做大社会总产品这块“蛋糕”,那么人口老龄化也将不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