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合集下载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章节题库】第1章~第4章【圣才出品】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章节题库】第1章~第4章【圣才出品】
13.下列乐曲中属于阿炳创作的琵琶曲的是( )。
6 / 113
圣才电子书

A.《欢乐歌》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三六》
C.《大浪淘沙》
D.《行街》
【答案】C
【解析】民间艺人阿炳(华彦钧)所创作的琵琶曲代表作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等。
14.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的是( )。 A.《大浪淘沙》 B.《月夜》 C.《病中吟》 D.《空山鸟语》 【答案】A 【解析】华彦钧,即阿炳,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家,其代表曲目为二胡曲《二泉映月》、 《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月夜》、《病中吟》、《空 山鸟语》都是刘天华的二胡代表作。
2.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 )。
A.尚小云
B.荀慧生
C.周信芳
1 / 113
圣才电子书

D.程砚秋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C
【解析】1927 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与程砚秋、尚 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周信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的创 始人。
A.民谣 B.童谣 C.山歌 D.信天游 【答案】C 【解析】《沂蒙山小调》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
8.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 )类。 A.小调 B.号子 C.山歌 D.长调 【答案】C 【解析】“信天游”属于中国民歌中山歌类的一种,又叫“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 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质文化遗产名录。《沂蒙山小调》出自山东,而《嘎达梅林》是内蒙古著名民歌。
12.《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 )歌曲。 A.小调 B.长调 C.短调 D.大调 【答案】B 【解析】《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经典的长调歌曲。长调,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 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也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 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在悠久的中华历史中,中国传统音乐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美学价值,自古至今一直深受人民喜爱。

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特色,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

第一阶段:古代音乐发展阶段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采用的是原始乐器制作和演奏。

在商周时期,音乐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方面的制度也已初步建立,如设立官方音乐部门与建立礼仪乐曲系统等。

唐代作为中国乐坛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音乐表演形态多种多样,诗歌与音乐相融合,阮籍《咏鹅》、刘长卿的《鹿柴》等艺术作品经久不衰,乐曲形式也逐渐趋于成熟。

第二阶段:近代音乐发展阶段在近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音乐也随之产生了转变。

西方的音乐文化渐入中国,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带向了一个新的领域。

于是中国的音乐界也开始逐渐与西方的音乐文化接触,西方音乐元素开始渗透到中国的音乐中,音乐形式也逐渐现代化。

第三阶段:当代音乐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文化完美融合。

相对于传统的表演方式,当代音乐的宏观概念更为开放,形式更加多样化,表现力大为提高,且更容易被接受。

现代化的音乐设备和先进的录制技术使得当代音乐更具生命力,且对于传统音乐进行精细加工后也能更好地满足当代听众的需求。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发掘了其所独具的美学品位,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

现今的中国传统音乐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从表演形式、艺术水平还是受众群体,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这些就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历程的最大成果。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教材配套题库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教材配套题库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教材配套题库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填空题二、单项选择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第2章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及中国新音乐的萌芽第3章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第4章“抗日救亡”时期的中国新音乐第5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的中国新音乐第6章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和“国统区”的中国音乐第7章20世纪40年代“边区”和“解放区”的音乐第8章民主革命时期的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填空题1《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河北大学2017年研]【答案】冼星海查看答案【解析】《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2沈心工的第一首乐歌是(),第一部乐歌教材是()。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研]【答案】《体操——兵操》;《学校唱歌集》查看答案【解析】沈心工编写学堂乐歌的歌曲题材面比较广阔丰富,语言浅而不俗、意味深长,而且相当一部分歌曲的词曲结合如出一体。

例如他的第一首乐歌《体操——兵操》;沈心工所编的《学校唱歌集》,特别是他于1912年出版的《教育部审定学校唱歌集》(即一般所提的“重编学校唱歌集”)基本上做到了从选材及用语切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音乐教材。

3北大音乐传习所成立于()年,是在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研]【答案】1922;北京大学音乐团查看答案【解析】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团”。

中国近现代音乐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ppt课件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 这是一首长诗。由远及近的叙述了历史上黄河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的 灾难;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海盗日本侵略者在黄河两岸杀人放 火、奸淫掳掠的惨景。 • 全诗洋溢着真切的情感、悲壮的气氛和凛凛正气。气魄雄传,感人至 深。 • 伴奏部分的曲调,具有波涛翻滚的形象,它既是诗的背景的描绘,也 是根据诗的内容在情绪上的渲染和补充,可谓两相交映,相得益彰, 形象地展现了抗日烽火遍地起的雄伟画面。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
• 歌曲以热情、自豪、悲壮的感情,抒发了“站在高山之巅”鸟瞰黄河 时,感慨万千的情怀。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 • 开始部分是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线起伏较大的音乐主题。 • 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更加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五千年古国文化的 形成和发展,赞颂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性格。 • 第三乐段音乐,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浩浩荡荡的黄河和具有黄河一 样坚强性格的英雄儿女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深刻生动地表达了对 黄河和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展示伟大民族像黄河一样,不畏 强暴,不怕困难,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 (朗诵)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 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 歌。 • (独唱)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音乐专业《中国音乐简史》教学大纲.doc

音乐专业《中国音乐简史》教学大纲.doc

音乐专业《中国音乐简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把握中国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各个时期音乐艺术的文化背景以及艺术特征,从而能够对各个时代的音乐文化现象、重要人物和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而准确评价音乐文化现象的能力。

2.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把握中国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对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的音乐作品、音乐家、音乐事件、音乐制度及音乐机构、音乐理论以及音乐文化交流等方面有一个准确明晰的认识,对于重要的音乐作品能够演唱,对重要的音乐事件能够根据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客观的解释、分析与评价一既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上的音乐现象。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熟知古代音乐的相关重要事件、重要音乐作品、重要音乐制度、音乐思想等知识点,能够对古代的音乐艺术作比较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重点与难点]西周礼乐制度、八音分类法、曾侯乙墓编钟、秦汉乐府、汉代鼓吹、相合歌与相合大曲、魏晋音乐文化交流、隋唐歌舞燕乐、燕乐大曲、唐代音乐机构、姜白石艺术歌曲、元杂剧、诸宫调、四大声腔、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汤显祖与《牡丹亭》、古琴曲《流水》《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平沙落雁》《广陵散》[教学时数]16[主要内容]第一节上古时期的音乐一、远古时期的古歌与古乐舞(一)古歌(二)古乐舞二、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教育(一)礼乐制度(二)音乐教育三、诗经与楚辞四、西周的八音分类法五、曾侯乙墓编钟六、上古时期的音乐思想(一)孔子的音乐思想(二)老子的音乐思想(二)《乐记》七、三分损益法与十二律第二节中古时期的音乐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一)秦汉乐府(二)汉代鼓吹1.鼓吹2.横吹3.短箫饶歌(三)汉代相合歌1.相合歌2.相合大曲(四)琵琶与古琴(一)三种形制的琵琶(二)琴歌《胡笳十八拍》(三)琴曲《广陵散》《酒狂》(五)魏晋以来的音乐文化交流1.歌舞伎乐的交流2.乐器乐曲的交流(六)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何承天的新律二、隋唐五代的音乐(一)唐代音乐文化繁荣的历史背景(二)隋唐燕乐以及“坐部伎”“立部伎”(三)隋唐歌舞大曲1.歌舞大曲的定义2.歌舞大曲的结构3.著名的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四)变文与参军戏(五)燕乐二十八调(六)古琴音乐1.古琴减字谱2.琴曲《梅花三弄》(七)太常寺与梨园、教坊(A)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第三节近古时期的音乐一、宋元音乐(一)瓦子、勾栏(二)曲了以及姜白石的艺术歌曲(二)唱赚与诸宫调(四)宋杂剧(五)元杂剧(六)宋元南戏(七)古琴曲《潇湘水云》(A)蔡元定的十八律二、明清音乐(一)明清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强昆山腔(二)汤显祖的牡丹亭(三)鼓词与弹词(四)明清器乐发展1.徐上瀛的《溪山琴况》2.琴曲《平沙落雁》3.琵琶曲《十面埋伏》4.福建南音5.西安鼓乐(五)朱载揄的新法密律[参考书目][1]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一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第一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第三节 戏曲音乐的发展
概述
清朝中叶(乾、嘉年间)以来曾先后在北京上层盛 极一时的昆曲、高腔,随着市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走向 衰落,而流传各地的地方剧种则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当时流传各地的较大的地方剧种已有徽剧、汉剧、秦腔、 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粤剧、川剧、闽剧、滇剧、湘剧 和赣剧等。但是,这一时期戏曲发展中取得成就最显著、 影响最突出的是京剧的形成的发展。
京韵大鼓:
原来流行于河北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与平津一带的清音子弟书合 流而形成的“怯大鼓”,开始流传到平津一带,后来又结合北京方言 的特点,并吸收了京剧等戏曲艺术在唱腔和表演方面的经验,增加了 三弦、四胡等器乐伴奏而逐渐形成。在京韵大鼓的形成过程中,以白 云鹏和刘宝全做出的贡献最为突出。特别是刘宝全,他对京韵大鼓进 行了较大的革新和创造。
京剧的发展与名艺人
在京剧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许多具有相当艺术造诣的著名演员。咸丰、 同治年间的程长庚(1812-1862)、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刘赶三等, 他们对近代京剧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到光绪年间,谭鑫培在综合程、 余各派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神骨清隽、抒婉自如、韵味清醇的老 生新腔,他的唱腔后来直成为京剧老生唱腔中影响最大的一派。 同治、光绪时期以来,京剧剧坛上还有不少著名演员,著名老生杨小 楼、刘鸿声、王凤卿;著名旦角时小福、田际云 、王瑶卿等;著名小生 有徐蝶仙、王楞仙、朱素云等。他们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前辈京 剧演员一开始就比较重视伴奏乐队(即“场面”),并对乐队做了大胆 的改革,逐渐形成了管、弦、打击乐并重的乐队编制。那时出现了许多 著名的琴师和鼓师,如梅雨田、孙佐臣、刘兆奎等。 清末京剧演员汪笑侬由于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腐败的不满,以自己丰富 的文学修养,做了传统剧目的整理加工以及新剧本的编写工作,从剧本 中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感,并或直接地、或含少射影地抨击当时清 廷的腐败统治。他在演唱上则综合孙、汪各派的成果,根据自己嗓音特 点另创新腔,表现出他那种满腔忧愤、慷慨高歌的特点。汪笑侬对京剧 的改革,给后来“海派”的发展发直接影响。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点第一章、鸦片战争一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一、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P4——P12答:1、新民歌的发展;2、说唱音乐的发展;3、戏曲音乐的发展4、民族器乐的发展二、简述京剧的发展脉络。

P15答:1、道光年间,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已初步形成。

2、京剧唱腔是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合套成为一个声腔系统,因成为皮黄腔。

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京剧艺术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取其他剧种的营养,音乐表现即通俗又精美。

因而深受各个阶层观众的喜爱,并日益显示出自身的艺术优势。

3、仅同治年间,京城内职业戏班多达50多家,涌现出大批著名的演员,并拥有从平民百姓至王侯将相的众多观众。

在自外地流布的过程中,京剧的影响日益扩大,逐渐遍及全国的各大城市,遂跃居为称尊剧坛的全国性大剧种。

★第二章、学堂乐歌{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三、学堂乐歌的基本内容P32答: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

2、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

3、配合向中小学生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各种各样的所谓“军歌"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

5、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

四、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P59答: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期中国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迫使当时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从主流地位上走下来。

学堂乐歌的音乐大部分来自外国的现成曲调。

学堂乐歌运动有如下意义:、1、通过学堂乐歌的创编、教育运动,使得20世纪中国的新型新型学校普及音乐教育体系全面建立.2、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西方音乐.3、学堂乐歌所开创的新音乐传统以及这个传统产生的新音乐成果形成了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更进一步的新传统。

4、通过学堂乐歌的教唱运动,使得现代文化观念得到广泛传播,较为全面的实现了寓教于乐。

5、中国音乐创作群体的主题意识开始萌动。

A。

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旧曲填新词B.代表人物代表作:《中国男儿》、沈心工《革命军》、《体操——兵操》李叔同《送别》{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五、本世纪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主要包括?P61答:1、城市民歌(小调歌曲)的发展。

中国音乐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聊城大学

中国音乐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聊城大学

中国音乐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聊城大学第一章测试1.近代以来,群众的音乐生活及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主要现象有()。

参考答案:传统音乐的新发展;群众歌咏的产生和发展;近代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传统音乐和近代新音乐文华的并存和发展2.京剧艺术前阶段以老生戏为主,代表演员“后三杰”是()。

参考答案:孙菊仙;王桂芬;谭鑫培3.评剧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它最早产生于()。

参考答案:河北4.鸦片战争以来,涌现了一些生动地反应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它们的主要内容是()。

参考答案:热情歌颂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反应在官僚买办压迫剥削下中国早期工人的苦难生活和迫切要求解放的愿望;反应农民群众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的痛苦生活;反应少数民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压迫5.苏州弹词通过艺人的努力钻研,在“五四”后又发展了许多的流派,如()。

参考答案:祁连芳“祁调”;杨振雄“杨调”;蒋月泉“蒋调”;徐云志“徐调”第二章测试1.被誉为“吾国音乐界开导第一人”“提倡音乐教育最早者之一”的是()参考答案:沈心工2.1907年,曾志态、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创办了音乐社团()参考答案:夏季音乐讲习会3.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一上海贫儿院的创办人是()参考答案:曾志志4.1927年建立的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是()参考答案:萧友梅5.()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参考答案:学堂乐歌6.乐歌《送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的创作方式是()参考答案:依曲填词7.学堂乐歌传唱最广泛的歌曲《中国男儿》的旋律主要来自于()参考答案:日本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8.下列哪个文艺团体是由郑觐文发起的,以研习民乐为主的业余音乐社团()参考答案:大同乐会9.下列不属于学堂乐歌的内容的是()参考答案: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10.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家有着“少年风流倜傥,青年为人师表,中年皈依佛门”奇特人生经历的是()参考答案:李叔同第三章测试1.赵元任的独唱歌曲主要收入哪部歌集()。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第1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圣才出品】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第1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圣才出品】

b.唱本大多故事性很强,唱腔高昂活泼、优美爽朗。
④意义
对北方的曲艺(特别是大鼓)影响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式定名的北京“曲剧” 是在单弦的基础上形成的。
(2)山东大鼓
①概述
4 / 2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发源于鲁西北农 村,又名“犁铧大鼓”,或作“梨花大鼓”。
1 / 23
圣才电子书

2.城市小调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内涵
城市小调是指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广大城乡涌现出的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城市小调 或小调性的填词歌曲。
(2)主要内容
①痛斥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出卖祖国、对内欺压善良群众的罪恶。如《坚持 到底》《苦百姓》等。
②蒋荫棠作词、田锡侯编曲的《苏武牧羊》。
(2)特点
新的生活、思想感情、歌词,使某些原有曲调产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如:抗日战争时期 的《东方红》源自陕北民歌《骑白马》。解放战争期间的《解放区的天》源自河北民歌《十 字调》。
二、说唱音乐的新发展
1.清代中叶后,各地说唱音乐的概况
(1)种类
①“鼓词类”
流传于北方各省。如山东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 东北大鼓等。
②抨击、讽刺军阀政府大搞所谓“议会民主”把戏。如《鬼议员》等。
③揭露当时社会腐败黑暗、道德堕落。如《阎瑞生》《张考生》等。
④同情受压迫、被剥削人民,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要求爱情自由。如《孟姜女》《寡妇 歌》《十恨》《尼姑思凡》等。
(3)评价
①这些作品大多数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高。

中国音乐发展史

中国音乐发展史

中国音乐发展史第一篇:中国音乐发展史中国音乐发展史一、萌芽与初步繁荣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可考历史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资料显示,1986-1987年先后在河南舞阳县发现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计18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七音孔骨笛用简单指法即可以吹奏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乐律学家推论当时在乐律上已经形成五声音阶。

根据10个墓葬的发现,均有骨笛作为陪葬物,说明音乐活动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经测定的骨笛年代为距今9000年。

由此,我们可以有科学根据地说,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约有9000年可考的历史。

这些骨笛比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氏族社会遗址发现的骨哨早1000年,说明在我国广大国土上古代音乐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一只距今约5000余年、有舞蹈图象的彩陶盆这是我国乐舞有悠长历史的确证,可与古籍上记载有关古乐舞的传说相印证。

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其中歌唱和舞蹈具有重要地位,节奏因素较为突出。

根据史籍记载,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时代,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夏的《大夏》;商的《大蒦》;周的《大武》。

二、交流和融合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短暂的秦王朝揭开了封建大一统的序幕。

它虽然在音乐文化的发展方面并未留下很多业绩,但统一思想,包括开水渠、修长城、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力图规范化的政策措施,却给音乐思想和音乐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印迹。

秦汉时期,乐器的发展适应鼓吹、相和歌等俗乐形式发展的需要,乐器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上古时代凝重、质朴的特点,纤细柔婉的管弦乐器更多的代替了“以钜为美”的钟磬乐。

古琴、箜篌、琵琶等弦乐器的发展引人注目,吹管乐器以排箫、笛、羌笛、笳、角等更为突出。

三、高度繁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隋王朝自建立到灭亡只有37年时间,是我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然而,隋朝的建立实现了南北的统一,它所建立的各方面体制和政策对后世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课后习题](第1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圣才出品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3版)[课后习题](第1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圣才出品

第1章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1.民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民歌、新民歌、民歌改编曲之间有什么不同?答:(1)民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光大,具有独特民族音乐风情的民歌演唱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国各族的民族民间歌曲,异彩纷呈,各自有独特的风采。

不同的音乐风格,表现不同的民歌方式,千变万化,时代在不断的变化,而民歌也在不断地更新改变,在原始民歌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形成了当代中国的民歌作品。

(2)民歌、新民歌、民歌改编曲的区别①民歌是指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产生的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人们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这就是民歌。

②新民歌是指鸦片战争以来,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出的一些生动反映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歌谣。

③民歌改编曲是指新的生活、思想感情、歌词,使某些原有曲调产生了一些质的变化,根据民歌改编而来的一些曲目。

2.简述苏州弹词发展改革的主要经验。

答:苏州弹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曲艺形式。

其发展改革的主要经验有:(1)历史传统悠久,积累的曲目和腔调相当丰富。

(2)较早进入城市,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产生、流传于我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江浙地区,为艺人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对艺人的演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弹词艺人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一直处理得比较好,他们既重视继承自己的传统又敢于不断大胆创新,从别的艺术形式中汲取有益的因素。

(5)各流派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以利于各自兼采各派之长而独创新腔。

(6)较早成立了科班,有严格培养后代的优秀传统。

(7)得到了不少文化界人士的关注和帮助。

3.简述中国早期民族器乐的发展概况。

答:中国早期民族器乐的发展状况:(1)鸦片战争后,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一些生动反映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城市小调和民歌改编曲等曲种。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音乐结构的变迁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音乐结构的变迁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音乐结构的变迁作者:格各格日勒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格各格日勒(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从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近现代中国社会音乐结构的变迁。

鸦片战争以前,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因此传统音乐的发展在中国社会音乐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闭的大门被帝国主义打开,西洋音乐文化迅速传入,新音乐得到了发展,中国由此进入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并行发展的多元化社会音乐结构的新时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传统音乐;新音乐;音乐结构的变迁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1-0200-02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守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的思维被禁锢在传统的模式中。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从内心里更易于接受传统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人们以往保守、封闭的思维方式被帝国主义的炮声所动摇,西方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都随之而来,中国由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生了社会历史性变革。

而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对此前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二者出现了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局面。

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不断发展与西洋音乐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社会由此进入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并行发展的多元化社会音乐结构的新时期。

一、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的音乐结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以传统音乐的发展为主导。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代相传,在中国繁衍发展历经几千年的时间而形成的中国本土音乐。

中国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其中尤以民间音乐的发展成就最高。

中国近现代音乐艺术发展轴线

中国近现代音乐艺术发展轴线

中国近现代音乐艺术发展轴线引言中国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风格。

本文将着重探讨近现代时期(1840年以后)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轴线,分析其变迁、影响及主要成就。

近现代音乐艺术的起源与变迁近现代交替之际的音乐艺术(1840-191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音乐艺术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

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融逐渐增多,出现了许多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的作品。

例如,早期的基督教传教士就将西方的乐器和音乐理论带入中国,与传统的中国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

民国时期音乐艺术的繁荣(1912-1949)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音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西方音乐的教育体系被引入中国,许多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相继成立,为中国音乐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同时,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家也开始探索将西方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的道路,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社会主义时期音乐艺术的发展(1949-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音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

政府大力支持音乐创作和演出,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也得到了扩建和充实。

在这一时期,中国音乐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大量的社会主义音乐作品,如《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这些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影响与成就中西方音乐的交融近现代时期,中西方音乐的交融对中国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音乐的传入为中国音乐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使得中国音乐艺术更加多元化。

同时,中国音乐也影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如作曲家约翰·凯奇就曾在作品中使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

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近现代时期,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为中国音乐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推动了中国音乐艺术的繁荣。

如今,中国的音乐教育已经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全面体系,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创新与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创新与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创新与发展一、引言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卓越的创造力。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音乐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并探索其未来的前景。

二、历史沿革中国传统音乐起源于古代礼仪乐曲,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和音乐风格。

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等不同流派。

在古代,传统音乐扮演着宗教、娱乐和社交等方面的重要角色。

然而,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受到了来自西方音乐的冲击和华尔街风格的影响。

三、现代创新为了使传统音乐保持活力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许多音乐家和学者开始进行创新和改革。

他们尝试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出了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

例如,一些音乐家在传统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子音乐元素,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另外,一些音乐学院和机构也开设了传统音乐的创作和演奏课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供年轻音乐人发展和展示才华。

四、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传统音乐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将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列为文化事业的重要任务,并积极推动传统音乐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例如,世界音乐博览会等重要音乐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观众,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此外,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传统音乐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便利,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五、未来前景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创新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同时也充满了无限的潜力与可能。

随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传统价值的重视,在保护传统音乐的同时,也需要寻找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新途径。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的音乐家和学者将投身于传统音乐的研究和创新,通过新的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使传统音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近代传统音乐的发展

近代传统音乐的发展

近代传统音乐的发展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可以说是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形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其间经历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一时期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崭新阶段,深刻的社会变革给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生机和推动力。

由于变革中的文化主动选择,西方音乐作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被纳入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潮流并被有所接受。

由此,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在其文化转形、衍化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与以往音乐历史现象迥然不同,并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双文化现象”,即仍在中国古老土地上生存、衍变甚至新有发展的传统音乐与随着西方音乐(包括其音乐形态、技术理论、教育体制与音乐行为方式等)的传入而形成的新的音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并存。

并且,这两者从一开始就处在相互影响、吸收、融合的文化转形过程中,但却又仍然保持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质。

这两者在动荡的时代风云与多姿多态的社会舞台上,都在不同程度上顺应着时代的进步与革命的需要而产生了一批宝贵的新的音乐文化成果。

这是中国近代音乐文化产生新的变化,成就新的文化风采所跨越出的一步。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这里的记述,与今后将产生的、认识更为深刻的历史论著相比,只能算作是了解这段音乐历史的“入门指南”。

1)民歌清末明初,民歌作为在民俗音乐生活中经广泛口头传唱而生存、发展的民间音乐体裁,依然同拥有众多居住人口的乡镇村寨的娱乐、习俗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成为民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也由于民歌扎根、生存于民俗生活这一特点,随着社会生活发展新的历史变革、出现新的生活内容时,民歌中也势必不断产生出新型的、及时反映新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情感以及各类新的社会矛盾的民歌谣曲。

例如在太平天国、义和团与捻军起义农民运动中产生的民歌有:《大举旌旗》(广西)、《灾民投顺太平军》(湖南)、《洪秀全起义》(山东)、《义和团》、《义和团歌》(山东)、《打洋鬼子》、《练义和团》、《说唱义和团》(河北)、《捻军大战十二月》(河南)等等。

中国音乐史10-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中国音乐史10-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第一节 新民歌、城市小调和 民歌改编曲
一、与中外关系有关的《种大烟》、《 与中外关系有关的《种大烟》 引狼入室的李鸿章》 引狼入室的李鸿章》等,与清末民初人 民苦难生活有关的《矿工苦》 民苦难生活有关的《矿工苦》等。 与人民革命斗争、解放区有关的《 二、与人民革命斗争、解放区有关的《 东方红》 边区十唱》 东方红》、《边区十唱》、《拥军花鼓 》、《嘎达梅林》等。 嘎达梅林》
第四节 民族器乐的新发展
一、社团:国乐研究社、大同乐会、今虞 琴社等。查阜西、吴景略等。 二、华彦均《二泉现代音乐的主要特点 1、传统音乐各类型适应时代变化发展, 、传统音乐各类型适应时代变化发展, 歌曲尤其明显。 歌曲尤其明显。 2、新式歌曲迅速发展成为新音乐的主流 、 类型。 类型。 3、西方音乐各体裁得到不同程度的创作 、 与传播。 与传播。 4、城市、学校、知识阶层与主流社会成 、城市、学校、 为新音乐的主要接受者。 为新音乐的主要接受者。
《中国音乐史之10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音乐的 新发展 (1840-2000)》 )
引言
一 中国近代音乐的主要特点 1、 传统音乐作为音乐生活的主体 、 2、 西洋音乐传入中国:教堂、传教士、 、 西洋音乐传入中国:教堂、传教士、 新式军乐 3、 适应学堂教育清末出现学堂乐歌 、
第二节 说唱音乐的新发展
一、大鼓。京韵大鼓《丑末寅初》。 二、苏州弹词。流派众多,蒋调《杜十娘 》
第三节 戏曲音乐的新发展
一、京剧。谭鑫培等老生戏。 梅兰芳的京剧改良与艺术成就:古装新 戏、时装新戏,梅派唱腔、花衫。 程砚秋。程派唱腔。 二、越剧。“绍兴文戏”-越剧,袁雪芬与 “雪声剧团”。 三、“富连成班”、“南通伶工学校”、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第一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第一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第一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第一节新民歌、城市小调和民歌改编曲的发展一、新民歌民间歌舞的发展,主要依靠人民群众随着社会生活的演变、将自己对一些生活的感受通过对传统曲调填上新词逐步衍变而成的。

鸦片战争以来,在贯穿这个阶段的反帝反封建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了一些生动地反映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

如反映农民群众受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的痛苦生活的河北张家口民歌《种大烟》等。

有些民歌是反映在官僚买办压迫剥削下中国早期工人的苦难生活和迫切要求解放的愿望,如河北开滦民歌《矿工苦》等。

有些民歌则热情歌颂了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如山东惠民民歌《洪秀全起义》等。

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出现了反映少数民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压迫的民歌,如蒙古族民歌《引狼入室的李鸿章》等。

这些新民歌都是根据群众熟悉的曲调加以填词改编的。

它们是生动反映当时历史现实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城市小调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广大城乡曾涌现不少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城市小调或小调性的填词歌曲。

这些城市小调常常被编成各种集资流传各地。

其中有《坚持到底》、《鬼议员》、《阎瑞生》、《孟姜女》等。

这些作品大多数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高,但它们都是真实地反映部分城市群众对当时社会生活、政治斗争的看法,以及各阶段社会革命斗争对它们的影响。

民歌,尤其是城市小调,是民间艺术体裁中反映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最及时、广泛、直接的一种艺术品种。

这些新民歌和城市小调,虽然在内容上与其原来的民歌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它们在曲调方面往往是同出一宗。

同时,在它们流传的过程中,也给予各地的戏曲、说唱和民族器乐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当时还出现了少数完全是新编的小调歌曲,如《木兰辞》、《苏武牧羊》等,它们也曾在群众中广泛流行。

在“五卅”运动时期,杨荫浏又将在“五四”前后以元朝诗人萨都剌所填词写作的《金陵怀古》的原曲调改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词《满江红》。

这首歌曲在后来的抗日救亡斗争中曾传遍全国各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

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

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学堂乐歌的诞生及发展,标志着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从此,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

然而这个“崭新的里程”却没有那么令人欢欣鼓舞,它是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时“以西为师”求来的,因而学堂乐歌的兴起令人思索。

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历史相当久远,从唐代“景教”的圣咏诵唱到明代钢琴出现宫廷,多年来中国对待西来音乐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历史上的中国大多以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异族的,纳为己用。

然而到了清末,中国分子却积极主动地东渡日本,学习科学、文化、教育,新式学校建立,依据日本创作方式谱写的学堂乐歌诞生。

“西学东渐”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冯文慈先生的《中外音乐交流史》首先给出了一个大体的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不断侵略与掠夺,威慑了清王朝宫廷权贵,同时也震惊了中国的广泛阶层,先进的人士则逐步展开救亡图存的奋斗。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被迫进入了世界近代社会的进程,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救亡图存。

然而,曾经是民族英雄,主持过禁烟运动的林则徐,在战争后却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流放客死异乡。

直至鸦片战争20年后的19世纪六十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才兴起。

1840年是诸多危险信号后的一次总的爆发,而在这之前,一条思想的暗流早已波涛汹涌,已经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正处于危难之中。

19世纪上半页,清政府的高压政策越来越无法控制动荡不安的社会。

土地高度集中,日益加重的地租盘剥,导致农民群众起义不断。

外国商品和走私鸦片大量输入,纹银外流加重了对社会经济的侵蚀。

另一方面,社会上层却歌舞升平,士大夫们依然憧憬着美好的年代。

此时,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剿夷人滋扰边疆,中国与国外侵略者第一次正式的斗争应该是林则徐在广州展开的禁烟运动。

这是一种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也展现了那一时期一部分有进步倾向的知识分子的态度,抵御外族侵略。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特别在动乱的年代社会总会出现时代的思想先行者。

第1章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1 戏曲 民歌 歌舞

第1章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1 戏曲 民歌 歌舞

二、民歌
• 清末民初 , 民歌依然与拥有众多居住人口 清末民初, 的乡镇村寨的娱乐、 的乡镇村寨的娱乐 、 习俗生活保持着密切 联系, 联系 , 成为民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 也由于民歌扎根 生存于民俗生活, 民歌扎根、 分 。 也由于 民歌扎根 、 生存于民俗生活 , 随着社会生活发展新的历史变革、 随着社会生活发展新的历史变革 、 出现新 的生活内容时, 的生活内容时 , 民歌中也不断产生出新型 的 、 及时反映新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情感以 及各类新的社会矛盾的民歌谣曲。 及各类新的社会矛盾的民歌谣曲。
四大名旦
民国初年以后,京剧独领风骚, 民国初年以后,京剧独领风骚,以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的影 响为最大。 响为最大。
梅兰芳、 欧阳予倩等人在新文艺思潮影响下 等人在新文艺思潮影响下, 梅兰芳 、 欧阳予倩 等人在新文艺思潮影响下 , 进行古装新戏和时装新戏的尝试。 梅兰芳首 进行古装新戏和时装新戏的尝试 。 梅兰芳 首 花衫行当 他的革新创造, 行当。 创 花衫 行当 。 他的革新创造 , 对后来京剧旦 角表演艺术的提高影响很大。 角表演艺术的提高影响很大。 辛亥革命后, 辛亥革命后 , 京剧在商业化气氛中演出了不 少具有封建毒素的坏戏, 少具有封建毒素的坏戏 , 但仍有不少优秀演 员谋求京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周信芳编 员谋求京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 如 周信芳 编 演的《 宋教仁》 四进士》 程砚秋编演的 演的 《 宋教仁 》《 四进士 》 与 程砚秋 编演的 窦娥冤》 等剧目, 《 窦娥冤 》 等剧目 , 均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 实的不满及同情被压迫者的民主精神。 实的不满及同情被压迫者的民主精神。
第二节
近代传统音乐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戏曲音乐的发展
概述
清朝中叶(乾、嘉年间)以来曾先后在北京上层盛 极一时的昆曲、高腔,随着市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走向 衰落,而流传各地的地方剧种则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当时流传各地的较大的地方剧种已有徽剧、汉剧、秦腔、 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粤剧、川剧、闽剧、滇剧、湘剧 和赣剧等。但是,这一时期戏曲发展中取得成就最显著、 影响最突出的是京剧的形成的发展。
第二节 说唱音乐的发展
到了清代中叶以后,我国广大城乡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说 唱音乐大体上都陆续成熟成型了。这时期说唱音乐方面得到较 高发展的新曲种可以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和苏州弱词为代表。 山东大鼓:
山东鼓是北方各种大鼓中较早进入城市、较早成熟成型的曲种之 一。它对后来的山东琴书、河南坠子、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曲种的 发展都有影响。
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以徽剧、汉剧作为基础的一种“皮黄戏”。在乾隆后期, “三庆”班最先进京,随后“四喜”、“春台”、“和春”各班 也相继进京,形成了所谓“四大徽班”进京的新局面。“四大徽 班”进京的初期,并没有立即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段所特别重视, 他们的演出当时也还保留着与昆曲、梆子、高腔 等各种声腔并存 的特点。但初期的“徽班”剧目已开始注意取材于市民所熟悉和 喜爱的《三国演义》、《杨家将》、《水浒传》等历史故事,他 们还编演了一些像《打渔杀家》、《宇宙锋》等具有一定反封建 意识的新剧目。显然,这些具有一定斗争性的历史剧目比原来在 北京盛行的昆曲、秦腔等戏曲的传统剧目,要更接近人民的生活 和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时,唱词比较通俗易懂,唱腔比较朴实、 高亢、爽朗,这些也易于为城市一般民众所接受。这些“徽班” 艺人善于大胆的革新和创造,逐渐使一种富于时代特色的皮黄 戏——京剧,得以在声腔、程式、剧目、行当以及场面等方面得 到了全面的丰富和提高,一跃而成为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全国必 的大剧种。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汪毓和编著 第 一 章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
概述
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封建统治像征的雅乐,由 于恪守古制而严重脱离群众和现实生活。这些音乐除了用于封建统治者 的祭祀典礼外,在群众的音乐生活中已基本丧失实际影响和意义了。 各种被封建统治者所歧视和压制的民间俗乐,正是由于来自民间和源 于人民的生活,它们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在体裁形式和风格等方面,都 愈来愈丰富多彩。同时,这些传统的民间音乐艺术还深深影响了我国的 宗教音乐,如道教,佛教等音乐中就广泛吸收了丝竹、吹打、昆曲、皮 黄、道情、民间小调等。 到了清代中叶后,封建社会逐步解体,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不断 高涨,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茶园、剧场的逐步建立,以及交 通运输的逐渐发达等,民间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又得到了比以往更为迅 速的发展。例如,我国的地方戏曲已逐步形成了昆曲、高腔、梆子、皮 黄四大声腔系统的三百多种大、小不同的剧种;说唱音乐方面则已有单 弦、大鼓、评弹、道情、琴书、牌子曲等上百种不同的曲种;民族器乐 方面除了古琴、琵琶、笛、箫、筝等乐器的独奏和重奏外,各地还迅速 发展了各有特色的、不同组合的器乐合奏乐种。
苏州弹词:
苏洲弹词原来已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末清初已形成名艺人辈出的 局面,积累了像《白蛇传》、《玉蜻蜒》、《描金凤》等著名的传 统曲目。 在乾、嘉年间,弹词名艺人陈遇乾曾对上述弹词曲本进行了整 理、改编,并且首创了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格流派,即所谓“陈调”。 他的唱腔苍劲、浑厚、简朴,并跟当时的昆曲、苏滩比较接近。 在嘉、道年间,另一位弹词名艺人俞秀山,通过说唱《倭袍》等 曲目,创立了委婉抒情、悠缓细腻的新腔,即所谓的“俞调”。陈 调和俞调成为近代苏州弹词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派之一。为后来的苏 州弹词奠定了基础。 到咸丰年间,马如飞又通过说唱《珍珠塔》等曲目,发展了节奏 明快、刚劲有力和朴实爽朗的,适合于叙事的新腔,即所谓的“马 调”,也即近代苏州弹词中另一个影响最大的流派。自此以后,弹 词的各种流派基本上都是以“俞”“马”两调作为基础加以发展的。
京韵大鼓:
原来流行于河北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与平津一带的清音子弟书合 流而形成的“怯大鼓”,开始流传到平津一带,后来又结合北京方言 的特点,并吸收了京剧等戏曲艺术在唱腔和表演方面的经验,增加了 三弦、四胡等器乐伴奏而逐渐形成。在京韵大鼓的形成过程中,以白 云鹏和刘宝全做出的贡献最为突出。特别是刘宝全,他对京韵大鼓进 行了较大的革新和创造。
京剧的发展与名艺人
在京剧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许多具有相当艺术造诣的著名演员。咸丰、 同治年间的程长庚(1812-1862)、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刘赶三等, 他们对近代京剧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到光绪年间,谭鑫培在综合程、 余各派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神骨清隽、抒婉自如、韵味清醇的老 生新腔,他的唱腔后来直成为京剧老生唱腔中影响最大的一派。 同治、光绪时期以来,京剧剧坛上还有不少著名演员,著名老生杨小 楼、刘鸿声、王凤卿;著名旦角时小福、田际云 、王瑶卿等;著名小生 有徐蝶仙、王楞仙、朱素云等。他们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前辈京 剧演员一开始就比较重视伴奏乐队(即“场面”),并对乐队做了大胆 的改革,逐渐形成了管、弦、打击乐并重的乐队编制。那时出现了许多 著名的琴师和鼓师,如梅雨田、孙佐臣、刘兆奎等。 清末京剧演员汪笑侬由于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腐败的不满,以自己丰富 的文学修养,做了传统剧目的整理加工以及新剧本的编写工作,从剧本 中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感,并或直接地、或含少射影地抨击当时清 廷的腐败统治。他在演唱上则综合孙、汪各派的成果,根据自己嗓音特 点另创新腔,表现出他那种满腔忧愤、慷慨高歌的特点。汪笑侬对京剧 的改革,给后来“海派”的发展发直接影响。
第一节 新民歌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衰落和城市经济的逐步发 展,出现了一批批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连的各种各样的新民歌。 特别是在贯穿这个历史阶段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群众革命斗争, 以及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农民运动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少生动地反 映这个时代和当时群众生活的新民歌。有反映农民痛苦生活的民歌, 如河北民歌《种大烟》;有反映在官僚买办的压迫剥削下,工人的 苦难生活和迫切要求解放愿望的新民歌,如河北民歌《矿工苦》; 有些民歌则热情歌颂了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热情,如 山东民歌《洪秀全起义》。 当时绝大部分新民歌都是根据各地群众熟悉的曲调加以改编的。 它们直接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长期流传于民间,从各种不 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出广大群众反帝 反封建的强烈愿望,它们是生动记载当时历史现实的宝贵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