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简答与论述题汇总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政治经济学导论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答:(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首先要有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是通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的存在,物质产品生产是精神产品生产的基础。

2、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2、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反作用:表现在一是适应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二是不适应就阻碍生产力发展,不适应有两种情况,即落后于生产力或“超前”于生产力。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试述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3、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要素。

(3)科学技术本身是潜在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成为人化的科学和物化的科学,即提高主体要素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提高客体要素生产资料的质量水平。

4、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4、答:(1 )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人们不能消灭、废除、改造和创造经济规律。

(2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3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四、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理论意义?1、答: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思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等理论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对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1)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2)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一、简答题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

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如何实现?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题及答案(资本主义部分)1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生产方式: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的。

生产力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的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也叫社会生产关系。

它包括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生产关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经济范畴:指揭示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的概念,或者说反映了经济现象中最一般、最本质的东西的概念。

经济范畴作为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一般具有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经济规律: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一定的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类:(1)一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几个社会共有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3)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个社会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和消费规律的科学,恩格斯称之为广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11.垄断利润的来源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的?
答:(1)垄断利润来自对本国劳动者的剥削、非垄断企业利润、海外利润、再分配收入等,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2)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和购买商品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2.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平均利润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答: (一)(1)各个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为了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进行竞争,这种竞争是通过资本的转移而实现的。
(2)不同部门资本家竞争导致资本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供求关系致使价格发生变动,直到使各部门的不同利润趋于平均化。
(3)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是工人劳动力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下降的条件是工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3)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直接或间接使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4)各企业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使各部门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最终导致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1)机器人不管多么先进,它仍然是不变资本,不能创造价值。
(2)机器人的使用使工人人数减少,但毕竟不能完全代替工人的劳动。
(3)生产工人和生产劳动的概念扩大了,剩余价值是由整个工人阶级的劳动创造的。.。由此可见,工人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原理。
(2)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进一步揭穿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题

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题

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题1.简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形成条件?答:⑴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⑵形成这一矛盾的条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⑶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忏属性,社会分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属性。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答: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⑵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的必然性?答:一、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A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B资本主义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动力。

4.简述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答:一、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二、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三、这两个条件是互相联系和互为条件的。

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答:一、价值轧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二、因为A生产价格是以人价值为基础的,并没有脱离价值。

B全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和价值总额是相同的。

C生产价格的确定及其变动归属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动。

6.试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答:一、商品经济作为一种劳动交换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

市场经济是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它是与计划配置社会资源的计划经济相对应的。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内在的一致性。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没有商品经民就没有市场经济。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基本规律,对市场经济同样起作用。

三、市场经济不能与商品经济简单等同。

市场经济出现于商品经济己普遍化和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辨析题、论述题和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辨析题、论述题和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辨析题、论述题和计算题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分析正误原因1、纸币是由政府发行,并强制执行的货币符号。

答:错误。

一般意义上的纸币,马克思的定义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

从货币形式的演变史来看,纸币有国家发行的,也有民间发行的;有可兑换的,也有不可兑换的;有“强制流通”的,也有自愿接受的,只要是金属货币(价值)的符号,都属于纸币。

从纸币的起源来看,它也不是起源于国家,而是起源于民间。

无论是铸币还是纸币,最初都由大商人凭着自己的信誉发行,后来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私人信誉不够,才由国家统一发行。

从纸币的发行制度来看,纸币的发行权分为分散发行与集中发行两种。

现代各国都采取集中发行的制度,但各国在历史上都采用过分散发行的制度。

2、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机器人也能从事劳动,因此也能创造剩余价值。

答:错误。

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仍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第一,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包括机器人都是以不变资本的形式存在,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创造价值。

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二,工人的概念扩大了,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总体工人创造的。

第三,生产工人的劳动变得更复杂,复杂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四,个别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答:错误。

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但是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是指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是指要在流通领域购买到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力商品,才能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后,也必须在流通领域才能实现。

4、垄断价格的出现,违背了价值规律。

答:错误。

没有违背。

垄断价格虽然不能与生产价格和价值,但是垄断价格和生产价格仍然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垄断价格的总和加上非垄断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价值的总和。

《政治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考点总结版)

《政治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考点总结版)

《政治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考点总结版)一、简答题第一章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相关内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①物质资料生产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①生产力(人与自然):生产力包括人与物的因素(人是最根本因素);物的因素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物质标志,也是划分社会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②生产关系(人与人):贯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反应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是社会在生产的起点,起决定作用,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1.商品的二因素(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并非商品(2)价值(社会属性):即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简单劳动),而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相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相关。

(3)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价值交换的量的比例,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价值与使用价值不可兼得。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具体劳动(自然属性):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题及答案(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题及答案(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常考练习题及答案(资本主义部分)1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生产方式: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构成的。

生产力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的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也叫社会生产关系。

它包括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生产关系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经济范畴:指揭示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的概念,或者说反映了经济现象中最一般、最本质的东西的概念。

经济范畴作为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一般具有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经济规律: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一定的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类:(1)一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几个社会共有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3)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各个社会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和消费规律的科学,恩格斯称之为广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历年自考简答题及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历年自考简答题及论述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4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是什么?4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哪些内容?44.简述社会主义价格体系的主要内容。

45.如何理解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以下3题,第46题必答,从第47、4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7题。

)46.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47.为什么说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48.试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主要内容。

06.10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4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矛盾?43.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4.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45.简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以下3题,第46题必答,从第47、4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7题。

)46.试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47.试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48.试述市场体系的构成。

07.1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主要比例关系?42.考察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是什么?43.怎样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两种趋势的并存?44.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45.简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以下3题,第46题必答,从第47、4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6.试述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及货币政策手段。

47.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48.试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及其在战后变化的新特点。

07.4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简答题1、为什么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统一?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矛盾,互相排斥。

商品只有首先证明具有社会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为了实现其价值,又需要先让渡使用价值。

并且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怎样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就要把不同形式的具体有用的劳动还原为同质的一般劳动即抽象劳动,这样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这样又产生了商品的二重属性。

所以在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要表现在货币上?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内在矛盾的产物?答: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够起到价值尺度的作用,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就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希望用自己的商品能够交换自己所需的其他商品,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够自由地交换他人的商品,在商品交换矛盾要求社会上存在着为所有商品生产者所认可的价值代表以解决其困难,每个商品所有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他人商品面前真正的‘价值代表’,就力求把自己的商品首先换成某种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由于商品金银的自然属性,成为货币,货币由此产生。

4、试论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实现。

答: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是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2)价值规律的激励作用。

价值规律能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 填空题+问答+论述

政治经济学 填空题+问答+论述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填空+问答+论述)一、填空题1.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等四个环节。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和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5.商品是和的矛盾统一体。

6.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7.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的。

8.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决定的。

9. 商品的价值量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10.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1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与存在的矛盾。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和的统一。

13.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14.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1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和。

16.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和两部分。

1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的转化形式。

18.剩余价值既不能,又不能,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19.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0. 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21.资本主义再生产是和的统一。

22. 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资本积累又是的重要源泉。

2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为前提的。

24.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25. 和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

26.产业资本循环依次要经历、、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27.产业资本循环是和两个过程的统一。

28.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和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

29.资本循环重点是考察资本运动的,而资本周转考察的重点是则资本运动的。

30.资本的周转时间是和的总和。

31.生产资本按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32.资本周转速度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3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属于资本。

34.固定资本的磨损有和两种。

35.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的比率。

36.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37.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从实物形态上分为和两类,相应地,社会生产分为和两大部类,这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基本理论前提。

政治经济学一考通题库——课后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绪论和1-3章)

政治经济学一考通题库——课后题,简答题,论述题汇总(绪论和1-3章)

导论思考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

无产阶级要求有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而且还批判地继承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有价值的见解,阐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马克思、恩格斯从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于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

在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中,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大量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关注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和新问题。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的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

物质资料生产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3.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中相互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也标志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

政治经济学简答及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及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及论述题简答题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P6答:1、经济规律的含义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b人不能任意创造、消灭、改造经济规律。

3、两者的关系: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掌握、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2、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P24答: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 是待售商品的总量,2.是商品的价格水平,3是货币的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

相互关系: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3、什么是生产社会化?生产社会化包括的内容有哪些?P28答:生产的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生产社会化包括的内容: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3.产品的社会化。

4、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什么?p57 答: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二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5、什么是经济资源,衡量经济资源的合理标准是什么?P88答:经济资源是指经济活动不可缺少而又数量有限的因素,经济资源包括土地及与之相连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信息等。

资源配置好坏的标准有三条:1.是否能充分地开发利用资源,2.是否能使资源被用在效益最好的方面,3.是否有利于保持资源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合乎比例的分配利用。

6、市场机制包括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p90答: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机制。

相互关系:1利益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市场主体为了追求利益必然展开竞争.2市场主体的竞争出现了三种情况:a卖方之间的竞争b买方之间的竞争c买卖双方的竞争,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动。

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题

1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如何理解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客观过程的内在的联系,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管人们主观上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总是客观存在和必然发生作用的。

列宁说:“马克思把社会运动看做服从于一定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些规律不仅不以人们的意志、意识和愿望为转移,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意识和愿望”(《列宁选集》第1卷,第33页)。

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相应地产生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人们只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但是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

2 商品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生产这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整个社会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平均时间长,则该种商品的价值量就大,反之就小。

3 说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下,社会生产一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反之的话,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延长,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只对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有影响,而不影响一定周期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即生产的所有该种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

因为决定商品价值总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要生产周期的长度不发生改变,那么社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不变,商品的价值总量也不变。

4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么产生的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这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的方法,就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本质上都来源于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个别资本家通过技术或其他手段使自己手下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称为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一般的劳动生产率,那么按照这个个别的劳动生产率进行生产,这个资本家手下的工人在相同生产时间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数量就高于其他大多数资本家手下的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数量——也就是说,个别劳动生产率条件下生产出的单个劳动产品的个别商品价值小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下生产出的单个劳动产品的商品价值。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一1、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1) 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2) 它决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3)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生产力主要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两项要素构成。

(2) 生产力的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有紧密的联系: 第一,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也就愈高; 第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愈发展,生产工具也就愈先进。

(3)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大大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

3、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原因有二:(1) 导致经济规律产生,发挥作用,发生变化的条件是客观的。

(2) 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劳动资料: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5、生产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取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体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6、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二1、怎样理解商品二因素,它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关系怎样?(1)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2) 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或交换的物质承担者,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3)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4)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它形成价值。

2、试述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 二者是统一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处于统一体中,缺少就不成其为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和货币1、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答:①(资源配置的效率性)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可以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②(社会生产力)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额外收益,是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则是其外在压力,这种情况,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③(优胜劣汰)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想增加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则必然会促使它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不断地引优取胜。

2、为什么说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

这是因为:(1)(商品交换的过程)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之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

(3)所以,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

3、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价值增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要说明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

首先,价值增值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这里的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值。

其次,价值增值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这里商品的价值是已定的,也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价值增值。

最后,价值增值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特殊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他必须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才可能把它作为商品出卖。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或者是没有充足的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5、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这是因为:(为什么说劳动不是商品)第一,任何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有独立的存在。

第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

第四,劳动只有在工人被雇佣以后才开始,这时劳动已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工人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

实际上,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

因此,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答: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

但作为特殊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点。

①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有两个特点:一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二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

②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普通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

所以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源泉,从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

7、为什么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而物化劳动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

物化劳动不创造新价值,只能转移其原有的旧价值。

所以,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所生产商品中的价值,而不是指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原有价值。

(2)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作为价值惟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

(3)作为价值惟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

第三章:市场经济1、社会资源配置的原因、任务、目标是什么?(1)资料配置的原因。

社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使各部门、各地区均衡发展,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2)资源配置的任务和要素。

资源配置的任务,就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

因此,资料作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就构成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

(3)资料配置的目标。

资源配置的目标,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包括消费者个人效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什么是市场机制?它的核心是什么?(1)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各自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这种联系和作用。

各种市场要素的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

(2)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3、价格机制有什么作用?它起作用的条件是什么?(一)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生产者)价格机制调节生产。

(2)(消费者)价格机制调节消费。

(3)(政府)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二)价格机制起作用的条件,在于价格背离价值在时间、方向和程度上是灵活的,价格随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4、供求机制有什么作用?它起作用的条件是什么?(1)供求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

其次,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

(2)供求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

5、竞争机制有什么作用?它起作用的条件是什么?(一)竞争机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重要作用:(1)它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

(2)它促进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3)它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要素交流。

(4)它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

(二)竞争机制起作用的条件,是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

主要是指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能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建立起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消除各种垄断。

6、什么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作用是什么?(1)所谓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

(2)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是市场机制调节价格,即价格不是统一规定的,而是在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利率机制等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形成。

形式上是企业定价,实际上是市场定价。

二是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即调节企业的生产方向、生产规模与生产结构。

三是市场机制调节需求,包括调节需求方向、规模和结构。

7、为什么必须建立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

而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

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1)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

(2)市场竞争秩序。

(3)交易行为秩序。

(二)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市场运行的制度和规则;第二类为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第三类为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

建立消除不平等竞争、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是市场运行制度规则体系的核心。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为什么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第一,机器再先进也仍然是机器,即使是机器人之类的自动化装置和自动化的机器体系,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也只是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决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

第二,自动化的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更不能改变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自动化的机器体系,或采用比其他企业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器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雇佣工人数量,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第四,如果自动化生产在某个部门得到普及,成为该部门的正常生产条件,则资本有机构成大为提高。

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另: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首先,划分的根据不同。

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其次,划分的内容不同。

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

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再次,划分的目的不同。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4、简述固定资本损耗的种类。

固定资本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

这种损耗都是物质上的损耗,所以又叫做物质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价值贬值而造成的损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