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基础概论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学概论

中医针灸学概论

中医针灸学概论针灸治疗学是阐述针灸治疗疾病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和经络、腧穴、刺炎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其内容颇为广泛,总体可分为概论、各论及专论三个部分。

概论主要阐述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则、针灸辨证论治纲要和针灸配穴处方(包括特走穴的临床应用),各论详细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专论则介绍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针刺麻醉和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针灸治疗作用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脏腑协调、阴阳平衡的状态。

而在病理s情况下,则经络里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

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脑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疏通经络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

经络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的肿胀、疼痛。

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脏腑,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按软、拘挛或者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

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内经》称之为“解结”。

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畅,气血畅行。

由于引起经脉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内经》中又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即“针所不为,灸之所直”。

《干金方》中说:“凡病皆由血气室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议温暖之。

”可见,同样是经络闭阻不通,实热引起者直用针刺,虚寒引起者直行灸疗。

对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受患经脉部位酸楚冷痛、痉挛抽痛或跌仆损伤而致的肢体红肿疼痛,针刺可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而止痛的作用。

对于气血不行、经脉失养引起的肢体麻木不仁、酸软无力、瘫痪失用,灸疗可以起到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而补虚的作用。

中医中药针灸学概论

中医中药针灸学概论

9﹒近视(儿童) Myopia(in children) 30﹒面神经麻痹(早期如3到6个月内) Facial palsy
10﹒单纯性白内障 Catarac(without
(within 3 to 6 months)
complications)
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Pareses following a stroke
展到高潮 • 杨继洲, 《针灸大成》
h
6
• 5、6世纪时针灸传到朝鲜、日本。 • 16世纪传到欧洲。 • 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推荐
• 43种病应用针灸治疗。
h
7
[针灸]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灸治疗的43种病症
• 1﹒急性鼻窦炎 Acute sinusitis
• 22﹒急慢性结肠炎 Acute and chronic colitis
16﹒恶逆 Hiccough
38﹒颈臂综合症 Cervicobrachial syndrome
17﹒胃下垂 Gastroptosis
39﹒肩凝症 Frozen shoulder
18、急、慢性胃炎
40﹒网球肘 Tennis elbow
19、胃酸增多症
41﹒坐骨神经痛 Sciatica
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
34﹒美尼尔氏综合症 Meniere’s disease
aryngitis
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Neurogenic bladder dys
15﹒食道、贲门痉挛 Spasms of
36﹒遗尿 Nocturnal enuresis
esophagus and cardia
37﹒肋间神经痛 Intercostal neuralgia

第一章 针灸学基础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 针灸学基础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针灸学基础概论⏹第一节针灸发展史概述⏹一、针灸的起源⏹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二、针灸的发展⏹针灸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针灸学术的奠基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2)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3)针灸学术的隆盛时期(隋唐宋元明时期)⏹(4)针灸学术的衰落时期(清朝至民国时期)⏹(5)针灸学术的复兴和繁荣时期(1949年至今)⏹第二节经络与腧穴的概念⏹第三节经络、腧穴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所组成: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浅而在表。

(一)十二经脉的含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是指体表与脏腑相联系的十二条经脉。

(二)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定的。

(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凡头项、背腰部属阳——为六阳经的分布。

凡胸、腹部属阴——为六阴经的分布。

肺与大肠心与小肠心包与三焦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则形成了六对表里相互络属的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灵枢·逆顺肥瘦》篇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阴经与阴经相交接(手——足)阴经与阴经均在胸腹部相交接。

(七)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系,逐经相传,具有环周流注的规律,周流不息,流动全身。

二、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含义:奇:异于常也,因与十二经脉不同,“别道奇行”。

脉:指冲、任、督、带,阴阳维、阴阳蹻这八脉的总称。

三、十五络脉(一)十五络脉的含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

故为十五络。

一、十二经别(一)十二经别的含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

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附属于十二正经。

由于路线深而长,故称之为经别。

(四)十二经别的作用: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辅助十二正经在体内循行的不足。

针灸学基础教案

针灸学基础教案
2、孙国杰,针灸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3、李鼎,经络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2、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
4、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5、了解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教案首页
第4次课授课时间:2006年2月23日教案完成时间:2006年1月8日
课程名称
针灸学基础
年级
2005级
专业、层次
中医针推专升本科班
任课老师
王民集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授课方式
讲授
学时
3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经络腧穴总论 第二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石学敏,针灸学,第7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孙国杰,针灸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3、李鼎,经络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经络的生理作用、病理变化。
2、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运用。
3、了解经络临床运用的研究进展。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40分钟)
2、经络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30分钟)
五、十二经筋;六、十二皮部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石学敏,针灸学,第7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
2、孙国杰,针灸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3、李鼎,经络学,第6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针灸学 (基础和治疗)

针灸学 (基础和治疗)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
经脉
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经络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络脉:十五络、孙络、浮络
十二经脉
❖ 十二经脉的命名
❖ 结合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 ❖ 功能: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脏腑有直
接的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 一、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交接于四肢末端, 上肢为阴经交阳经,下肢为阳经交阴经。
❖ 二、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均为手经交 足经。
❖ 三、异名手足阴经交接于胸腹部,均为手经 交足经。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 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 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针刺等感传现象的观察:针感的循经传导 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体表相应部位的压痛、 结节与皮疹、色泽的改变。 腧穴功效的总结:腧穴的远治作用与主治范围 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路上。 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形成途径的多方面,各种认识的相互启发、相 互佐证与补充。
❖ 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 十二经脉的命名、分布、体表循行、表里属
络及交接规律。 ❖ 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的概念与生理功能。 ❖ 任脉与督脉的循行特点与生理功能。 ❖ 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运用。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
❖ 一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者,径也, 络者,网络。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在生理 上起着联络、营养、上下内外,沟通气血、协调 阴阳的作用。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 贯穿上下,将内部的脏腑同外部的各种组织、器 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 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
针灸学临床应用
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如针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缓解胃痛、腹泻等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
针灸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针灸肺俞、 风门等穴位可改善咳嗽、气喘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疾病
针灸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针灸内 关、神门等穴位可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中医学——针灸学 基础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中医学与针灸学概述 • 针灸学基础知识 • 针灸学临床应用 • 针灸学注意事项与禁忌 • 针灸学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中医学与针灸学概述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 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诊断和治疗时,注重整体调
节,而非仅针对局部症状。
腧穴是经络上的重要穴位,是针灸治疗的主要刺激点。每个腧穴都与特 定的经脉和脏腑相关联,通过针灸刺激腧穴可以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
腧穴分类与定位方法
腧穴分类
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作用的不同,可将腧穴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经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上的穴位 ,具有主治本经疾病的功效;奇穴则分布于四肢和躯干部位,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疗效;阿是穴则无固定位置,以 压痛点或病变部位为刺激点。
外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1 2 3
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织损伤
针灸对于颈肩综合征、腰肌劳损等软组织损伤具 有较好的疗效。针灸阿是穴、委中等穴位可缓解 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骨折与扭伤
针灸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对于扭伤 也有较好的疗效。针灸特定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针灸学基础

针灸学基础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针 灸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02 针 灸 学 的 基 本 技 法
研究经络、腧穴、针灸方法、 针灸作用及临床应用的一门 学科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 下
起源:古代石器时 代,人们发现用锐 利石块叩击身体某 些部位可以缓解疼 痛
穴位理论:是针 灸学的核心理论 之一,认为人体 上有许多穴位, 这些穴位是经络 上的点,可以用 来调节人体的气 血流通和脏腑功 能。
脏腑理论:是针 灸学的基础理论 之一,认为人体 内有五脏六腑等 器官,这些器官 的功能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针灸 可以通过调节脏 腑功能来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理论:是针 灸学的基础理论 之一,认为人体 内有许多气血, 这些气血贯穿全 身,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基础,针 灸可以通过调节 气血流通来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确定穴位 消毒 针灸工具 患者的心理准备
局部取穴:根据病症在身 体的局部选取穴位
循经取穴:根据病症循经 选取穴位
辨证取穴:根据病症及体 质辨证选取穴位
经验取穴:根据临床经验 选取穴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形成:春秋战国时 期,出现“九针”, 《黄帝内经》记载 了针刺的原理、手 法等
发展:汉代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提 出“针灸合用”的 治疗原则
繁荣:唐宋时期, 针灸学发展迅速, 出现了很多针灸学 著作,如《针灸甲 乙经》等
完善:明清时期, 针灸学理论不断完 善,形成了完整的 针灸学体系
经络理论:是针 灸学的基本理论 之一,认为人体 内有许多经络, 这些经络贯穿全 身,联络脏腑, 沟通内外,是针 灸学的基本理论 之一。

针灸学基础【中医科】

针灸学基础【中医科】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
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胸中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 肝经肺中
无名指端
足大趾端
指导疾病的治疗
第二节 腧穴
节腧穴■ 腧穴的概念: 是脏腑 、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 也是疾病的反映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灵枢 ·九针十二原》 说“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 非皮肉筋骨也 ”。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的点 , 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 、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 , 从内通向外 , 反应病情 , 从外通向 内 , 接受刺激 , 防治疾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腧 穴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一 、手太阴肺经
孔最列缺经渠 太渊 鱼际 少商
进入肘外侧 , 上行经过上臂伸侧前缘, 上肩 , 至肩关节前缘 , 向后到第七颈 椎棘突下(大椎穴) , 再向前下行入 锁骨上窝(缺盆) , 进入胸腔络于肺, 向下通过膈肌下行 , 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 , 从锁骨上窝上行 , 经颈部 至面颊 , 进入下齿中 , 回出夹口两旁, 左右交叉于人中 。左边的向右 , 右边 的向左 , 上行至鼻翼旁(迎香穴) 入交于足阳明胃经 。 。
肝俞 、期门压痛 肝病足三里 、 胃俞 疼痛 胃病
体表相应腧穴部位
脏腑病变
反映于
■ 针灸 治 病 是 通 过 刺 灸 腧 穴, 以
指导疾病的治疗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 腧穴可以分为十四经穴 、经外奇穴 、 阿是穴。■ 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 , 是指分布于十四经经脉偱行路线上的腧穴 , 共有361个 , 其中左右对称分布的有309对 , 单 穴即任脉 、督脉上的穴位共69个 , 这些腧穴都有固 定的名称 , 固定的位置 , 所属的经脉 , 是人体非常 重要的腧穴 , 这些腧穴都能治疗本经的病变 , 是临 床常用的腧穴。

针灸学-1概论-执业医

针灸学-1概论-执业医
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上取之足, 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上取之足,病 在足者取之腘。 在足者取之腘。”
四总穴歌
34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循经远取-举例
高血压头痛 涌泉穴贴蒜泥 高血压头痛—涌泉穴贴蒜泥 头痛 脱肛、子宫下垂—灸百会 脱肛、子宫下垂 灸百会 腰骶疼痛——刺龈交 腰骶疼痛 刺龈交 急性腰肌扭伤——腰痛点 急性腰肌扭伤 腰痛点 肩周炎——条口透承山 肩周炎 条口透承山
治疗作用-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祛邪:面瘫初期(放血) 祛邪:面瘫初期(放血) 操作方法 扶正:面瘫后期(艾灸) 扶正:面瘫后期(艾灸) 祛邪:面瘫初期(泻合谷、 祛邪:面瘫初期(泻合谷、太冲) 补泻手法 扶正:面瘫后期(补足三里、 扶正:面瘫后期(补足三里、三 阴交)
31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一、选穴原则-局部近取
局部近取:围绕病痛所在肢体、脏腑、 局部近取:围绕病痛所在肢体、脏腑、组
织、器官,就近取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及 器官,就近取穴-腧穴所在、 鼻病—素髎 例:鼻病—素髎 眼病—睛明 睛明、 眼病 睛明、球后 痔疮—长强 痔疮 长强 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甲状腺肿 —围针法 围针法
6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治疗作用-扶正祛邪
补法:气海、关元、命门、 补法:气海、关元、命门、 肾俞、 肾俞、足三里 腧穴作用 泻法:委中、水沟、十 泻法:委中、水沟、 宣、合谷
7
针 灸 治 疗 学 概 论
治疗作用-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阳盛高热:委中放血、 泻其有余 阳盛高热:委中放血、针外关
10

第十章针灸学基础

第十章针灸学基础

(一)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流注,是人身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灌注的意思。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 太阴肺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脉、阳维脉、 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 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 作用: ①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特点 (1)奇经八脉不隶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 (2)奇经八脉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他 六条经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脉之中。 (3)奇经八脉的循行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而且与正经 在人体多处相互交会。




一、针法 (四)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1、晕针 原因 :精神紧张、针刺手法过重。 表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 处理:出针,平卧。 预防: 做好解释,手法轻,卧位。
刺法与灸法
二者之间既存在异同又常配合应用相 互补充,正如:《灵枢· 官能》篇所云: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其共性:都是在人体的特定部位施术; 给予一定的刺激。区别:刺法属于机械 性刺激,而灸法属于温热和化学刺激。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 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 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以确 定腧穴位置的方法,骨度法、折 骨定穴法。




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是以患者本人手指的某些部位折作 一定分寸用以比量腧穴位置的方法,又 称手指比量法。 1、中指同身寸 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 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 2、拇指同身寸 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 作为1寸。 3、横指同身寸 又称“一夫”法。四 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中指第 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

针灸学基础理论现代研究-针推PPT课件课件

针灸学基础理论现代研究-针推PPT课件课件

02
针灸对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等免疫失调疾病的调
节作用研究。
03
针灸对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05
针灸操作规范与安全防护 现代研究
针灸操作规范及标准制定背景和意义
针灸操作规范及标准制定背景
随着针灸学的不断发展,针灸操作技术日益丰富和复杂,为保障针灸操作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制定针灸操作规范及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灸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相对单一,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综合研究。
针灸学的临床疗效评价缺乏客观、量化的指标,难以被现代医学体系 所认可。
针灸学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人才短缺、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的制约。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针灸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将更加先进、多 样化,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高通量技术的应用。
内分泌系统疾病针灸治疗进展
01 针灸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 02 针灸对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的调节作用
及机制探讨。
03 针灸对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的治疗作用研究。
免疫系统疾病针灸治疗进展
01
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
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探讨。
针灸治疗以辨证为基础,根据证候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针灸治疗需考虑季节、地域、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针灸治疗方法创新与探索
01
02
03
传统针法创新
对传统针法进行改进和优 化,如透刺法、多针法、 电针法等,提高治疗效果。
新针具研发与应用
研发新型针具,如激光针、 微波针等,拓展针灸治疗 的应用范围。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课件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课件
针灸治疗的有效性:针灸已被证明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包括疼痛、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 统疾病等。
针灸治疗的安全性:总体来说,针灸治疗是安全的。然而,像其他任何医疗程序一样,也存在一些潜在 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过敏反应等。
针灸治疗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短暂的疼痛、疲劳、恶心等,但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并且很 快就会消失。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经络系统的应用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治疗疾病 推拿按摩:利用经络理论,进行穴位按摩,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养生保健: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诊断疾病:通过观察经络气血的变化,辅助诊断疾病
穴位的分类和作用
针刺深度:根据穴 位和病情确定针刺 深度
针刺技巧:提插法 ,捻转法,循法
针刺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针刺前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无严重疾病或感染,避免空腹或过度疲劳时 接受针刺治疗。
针刺中注意事项: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严格消毒针具和施术部位,施针过程中询问患者 感受,如有不适及时调整。
针刺后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和接触水,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保持施针部位干燥清洁, 避免感染。
剂或中成药。
针灸与中药结 合的优势:针 灸与中药结合, 可以相互补充, 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副作用。
针灸与中药结合 的注意事项:在 针灸与中药结合 治疗过程中,应 注意药物的配伍 禁忌和不良反应
的监测。
针灸与推拿的结合
针灸与推拿在 中医理论中具 有相似的原理
和作用机制
针灸可以调节 气血,推拿则 可以舒缓肌肉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标 题 02. 中 医 学 针 灸 学 概 述 03. 经 络 系 统 04. 穴 位 05. 针 灸 技 术 06. 针 灸 治 疗

针灸学概论

针灸学概论

针灸学概论针灸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针灸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逐渐为世界各地所接受,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医疗方法。

1.针灸历史与发展针灸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氏族社会时期,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

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在头部和身体上有针刺留下的痕迹,表明针灸已在当时被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开始系统化,《黄帝内经》的出现,奠定了针灸疗法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几十年来,针灸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对多种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如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医疗机构开始重视并推广针灸疗法,使其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医疗保健体系的一部分。

2.针灸基本原理针灸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部存在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力量,针灸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行学说则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来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针灸通过五行养生法来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联络全身各部的作用。

针灸主要选取经络上的穴位进行刺激,调节气血的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共有12条经络,每条经络都有其独特的走向和功能,与脏腑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3.针灸经络系统针灸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别与脏腑相连。

奇经八脉是指不在十二经脉之内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等,起着调节气血的作用。

十五络脉则是指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的支络,具有沟通表里经脉、输布气血的作用。

4.针灸穴位针灸穴位是指针灸时用于施加刺激的特定部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等。

第一讲针灸学概论

第一讲针灸学概论
在针法和灸法产生以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古 代哲学思想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针灸学理论 体系开始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大致上可概括为以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
步认识,大约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以
前。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 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 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 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成书为标志。《内
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
内容,从总体上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治 原则和方法,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对经络 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等,也作了比较详细 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 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又称之为《针经》,标志着针 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在这个时期,大约成书于 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以阐
复习题
1.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是什么?
2.针灸学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在针灸学的发展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是
什么?
行了归纳和论述,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 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代以后,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相继建立了
更为完善的针灸机构和教育体系,设立针科、灸科,、在
课程上确立了《素问》《灵枢》《难经》和《针灸甲乙经》 为必修课。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史上较为活跃的时期,具体表现在 对前代针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和争 鸣,创立了丰富的针刺手法,对于没有归经的穴位进行归 纳而形成 “奇穴”。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徐凤的《针

12.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笔)

12.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笔)

第三节 十四经穴及功能
一. 督脉
1. 起止循行:起于 小腹,出于会阴, 从 “长强”穴起, 向后沿脊柱正中上 行至颈,沿正中线 前行至“人中”而 止。 2. 本经主治 3. 重点穴及主 治
百会
1. 定位: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前发际上5寸)
2. 主治: (1)头痛 (2)眩晕 (3)癫狂 (4)子宫脱垂、脱肛 (5)中风不省人事
手少阴心经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
手少阳三焦经 上肢外侧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
足厥阴肝经
下肢内侧

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下肢外侧

足太阳膀胱经


手三阴经




阳 经


详细路径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2. 任脉与督脉: 同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
任脉
胸腹部正中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中医教研室 陶 红
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概述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第二节 针灸方法 第三节 十四经穴及功能
概述
一 定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 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二 针灸的形成:
针具

腧穴 经络
《内经》
《针灸甲乙经》349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三 经络
1. 定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 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人中
1. 定位:人中沟上1∕3处。
2. 主治:(1)急救穴 ① 中暑 ② 各种虚脱 ③ 中风昏迷 ④ 小儿惊风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

中医学针灸学基础

02
CATALOGUE
针灸操作方法与技巧
针具选择与消毒处理
针具选择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不同规格、材质的 针具,如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
消毒处理
采用高压蒸汽、煮沸或化学消毒等方 法对针具进行严格消毒,以防交叉感 染。
进针法、行针法及出针法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进针法
掌握快速进针、缓慢进针 等不同进针方法,减轻患 者疼痛感。
VS
儿童
儿童针灸时应注意针具的选择,尽量使用 细短针,以减少疼痛。同时,应根据儿童 年龄和体质调整针刺深度和刺激强度,避 免过度刺激。
禁忌情况下避免使用或慎用针灸治疗
疲劳、饥饿、过饱、酒后等情 况下不宜针灸,以免引起晕针 等不良反应。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 不宜针灸,以免加重病情。
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 疾病患者慎用针灸治疗,应在 医生指导下进行。
历史发展
针灸学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形 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发展于唐 宋元明清历代,近现代针灸学得 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经络系统与穴位分布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 控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
穴位分布
穴位是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的作 用。穴位分布广泛,包括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腰背部、四肢部等。
感谢观看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针 灸疗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提高普及率和认知度,推广至基层医疗机构
加强针灸知识宣传
通过媒体、讲座等形式,普及针 灸基本知识和疗效,提高公众认
知度。
培训基层医务人员

针灸学考试题库

针灸学考试题库

《针灸学基础》题库第一章:针灸学基础概论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 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二、单项选择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A.《灵枢》B.《难经》C.《针灸甲乙经》D.《针灸大成》E.《足臂十一脉灸经》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A.皇甫谧B.孙思邈C.王惟一D.王焘E.杨继洲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E.滑伯仁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A.345B.453C. 354D. 361E.349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B.《针灸甲乙经》C.《针灸大成》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A.《十四经发挥》B.《黄帝内经》C.《针灸甲乙经》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帛书》D.《灵枢》E.《甲乙经》三、双项选择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足臂十一脉灸经》B.《灵枢》C.《素问》D.《难经》E.《阴阳十一脉灸经》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著《十四经发挥》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四、多项选择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A.疗效明显B.操作方便C.经济安全D.易于接受E.适应证广2、在针具发展变化过程中曾使用过()A.骨针B.石针C.铁针D.金银针E.青铜针3、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A.绘制“明堂三人图”B.设计制作针灸铜人C.提出阿是穴D.创用指寸法E.提出十四经概念4、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5、明代主要针灸著作有()A.《针灸大全》B.《针灸问对》C.《针灸聚英》D.《针灸逢源》E.《神应经》6、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A. 针博士一人B. 针助教一人C.针讲师十人D.针工二十人E.针生二十人五、简述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是什么?4、简述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

针灸学基础

针灸学基础
关节的体系 •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
精选版课件ppt
返回本节
15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4.经络的作用
(1)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 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调节机能平衡 •感应传导作用
精选版课件ppt
返回本节
26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四、特定穴的意义
2.原穴---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因为脏腑的病变,往往反应于十 二原穴,原穴又是人体原气作用汇聚的部位,故称“原”。 如心经的原穴——神门。
3. 络穴——“络”有联络的意思。由于络穴大多分布于表里两经的 联络处,故称“络”。 如肺经络穴——列缺。
精选版课件ppt
返回本节
20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1.远治作用 腧穴
经脉所通, 主治所及
手太阴肺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阴心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 足太阴脾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
本经主治特点
带脉→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故有“诸脉皆属于 带脉”之说。 阴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 与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 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于足少阳经。 阴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 行,经腹、胁,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会合后,复上行挟咽与 任脉相并。 阳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外侧外踝的下方,沿下肢外侧上行, 经躯干部的外侧,上腋、颈、面颊部而达额与督脉相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胁及小腹胀痛等。
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
明经病有关等。
• 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
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
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4)治疗预防 •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 位结扎等治疗方法。 •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 痛,选用羌活、蒿本等。 •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 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 明目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4.经络的作用
(1)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 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调节机能平衡 •感应传导作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1) 手三阴→行上肢内侧 手三阳→行上肢外侧 足三阴→行下肢内侧 足三阳→行下肢外侧
(2) 太阴→前 厥阴→中 少阴→后 阳明→前 少阳→中 太阳→后
(3) 手三阴:胸→手 手三阳:手→头 足三阳:头→足 足三阴:足→腹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3)脏腑属络关系 阴经与阳经在体内与脏腑之间有络属关系,即阴经 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如手太阴肺经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脉属 大肠络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1.十二经脉分布
(2)阐释病理
(3)指导诊断
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
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
•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 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
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 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
•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 据。
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 • 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 络 第二节 腧 穴 第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十四经含义
二十二经脉(正经)+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合 称为十四经。 (说明: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 经之中,惟有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
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二节 腧穴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 “穴”即孔隙的意思。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 “气穴”、“气府”、“骨空”等,俗称“穴 位”、“孔穴”,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 之所。
阴经(手三阴、足三阴)→脏发出 阳经(手三阳、足三阳)→腑发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2)其他经络命名
督脉→因其行于背部正中,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总督 作用而得名。 任脉→因其行胸腹正中,能总任全身阴经脉气;又能主胞 胎,为人之妊养之本而得名。 冲脉→因其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上下前后,为一 身要冲,且能通受十二经气血而得名。 带脉→因其运行环身一周,束腰如带而得名。
手少阳三焦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络脉
十五络脉 浮络 孙络
足太阴脾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3.经络的命名和脏腑属络关系
(1)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
手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手太阴肺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足太阴脾经脉
心中
手少阴心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
手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肺中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3.经别、别络、经筋、皮部分布 • 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循行特点—“离、
合、出、入” • 别络:为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 •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
关节的体系 •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1.经络含义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 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 通路。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一、经络学说概论
2.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经脉 经 络 系 统
手太阴肺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阴心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2.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之会,称“阴经 之海”。 督脉 → 行腰背正中,诸阳经之会,称“阳经之 海”。
“背为阳,腹为阴”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经络
二、经络的分布及作用
带脉→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故有“诸脉皆属于 带脉”之说。 阴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 与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左右成对,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 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于足少阳经。 阴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 行,经腹、胁,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会合后,复上行挟咽与 任脉相并。 阳维脉→左右成对,起于小腿外侧外踝的下方,沿下肢外侧上行, 经躯干部的外侧,上腋、颈、面颊部而达额与督脉相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