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真实形状,理解地球仪的概念。

教学内容:通过地球仪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椭球体特征。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的形状,进行小组讨论。

1.2 地图的绘制学习目标:学习地图的绘制方法,理解地图的符号和比例尺。

教学内容:介绍地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活动: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地图,解释比例尺的意义。

第二章:世界地理2.1 亚洲学习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气候、地形等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亚洲的位置和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多样性。

教学活动:观察亚洲地图,讨论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2 欧洲学习目标:了解欧洲的位置、气候、地形等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欧洲的位置和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欧洲的特色。

教学活动:观察欧洲地图,讨论欧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第三章:中国地理3.1 中国的地理位置学习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理解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教学活动:观察中国地图,讨论中国的地理位置。

3.2 中国的地形学习目标: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认识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的地形特点,让学生认识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教学活动:观察中国地图,讨论中国的地形特点。

第四章:人文地理4.1 人口与城市学习目标:了解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的关系,理解城市化的概念。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影响。

教学活动:观察地图,讨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关系。

4.2 农业与工业学习目标:了解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理解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农业和工业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教学活动:观察地图,讨论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

第五章: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5.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利用学习目标: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认识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地理七上教研活动记录(3篇)

地理七上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6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地理七上》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四、参与人员:地理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

2. 各位教师针对《地理七上》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讨论。

3. 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分享教学经验。

4. 交流教学反思,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5.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六、活动记录:1. 教研组长发言: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地理教研组召开《地理七上》课程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探讨适合《地理七上》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次研讨,能够使我们地理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2. 教学内容讨论:各位老师,针对《地理七上》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有哪些看法?(1)教师A:我认为《地理七上》课程内容丰富,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教师B:是的,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3)教师C:此外,课程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我们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 教学方法探讨:各位老师,针对《地理七上》课程的教学方法,我们有哪些想法?(1)教师A:我认为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B:是的,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教师C:除了多媒体教学,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4. 教学反思:各位老师,针对《地理七上》课程的教学,我们有哪些反思?(1)教师A: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掌握不牢固,需要加强课堂练习。

七年级上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七年级上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七年级上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七年级上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日期:2022年9月15日地点:学校教研室参与人员:地理备课组全体成员活动主题:研讨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与策略活动纪要:1. 活动开场:由备课组长主持会议,强调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要求各成员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教材分析:各位教师对《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概况、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等内容。

重点讨论了“经纬度的认知”、“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类型的划分”等章节的教学设计。

3. 教学计划制定:根据学情分析及教材内容,大家共同制定了详实的教学进度表,确保在学期结束前顺利完成全部教学任务。

同时,将实践活动、探究学习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融入到每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中。

4. 教学策略研讨:讨论并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倡导情境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力求使抽象的地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

5. 作业布置与评价体系构建:对于课后作业的设计,决定采用层次化、实践性强的作业形式,并提出定期进行作业检查与反馈,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

6. 资源共享与协作机制:备课组内分享各自的教学资源,如PPT、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并商定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与交流活动,以促进团队协作,共享教学经验。

7. 后续工作安排:安排了下一次备课组活动的主题为“地理实验教学法探讨”,并请每位成员提前准备相关案例或思考点。

通过本次备课组活动,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优化了教学方案,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为新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七年级上册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七年级上册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活动地点:XX中学101教室一、活动目的1. 让老师们共同备课,交流经验,提高备课效率;2. 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备课思路和教学风格,保证教学质量;3. 促进老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进团队凝聚力。

二、活动流程1. 上午8:30-9:00- 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 各组自我介绍及分工安排2. 上午9:00-10:30- 组内讨论,研究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确定备课重点和难点3. 上午10:30-11:00- 休息,茶歇4. 上午11:00-12:00- 各组成员进行共享,总结备课思路和方法- 全体老师共同讨论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5. 下午1:30-3:00- 各组内整合备课内容,形成详细备课计划- 互相检查并提出修改建议6. 下午3:00-3:30- 汇报备课成果,各组成员互相点评,总结经验三、活动成果1. 建立了统一的备课思路和教学风格,保证了教学质量;2. 加深了老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进了团队凝聚力;3. 每组形成了详细的备课计划,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活动反思1. 本次备课活动时间较短,下次应适当延长活动时间,保证充分的讨论和交流;2. 需要加强对备课材料的准备,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3. 加强对备课成果的跟踪和检查,确保实施质量。

五、下一步工作1. 根据活动反思,完善备课活动流程和内容,为下次备课活动做好准备;2. 加强与各组成员的交流,确保备课计划的顺利实施;3. 组织进一步的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的专业交流和学习。

六、活动总结本次地理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总结本次活动,我们认为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让老师们共同备课,交流经验,形成统一的备课思路和教学风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此次备课活动,我们加深了对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理解,明确了备课的重点和难点,形成了详细的备课计划,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一年级地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一年级地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一年级地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日期:[填写日期]
参与教师:[填写参与教师姓名]
活动目标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讨论初一年级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议程
1.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时间:30分钟)
- 讨论初一年级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 确定学生将研究和掌握的地理知识和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分享(时间:60分钟)
- 每位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包括教材选择、教学资源和实用工具等。

- 讨论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情况,分享经验和教学反思。

3. 制定教学计划(时间:40分钟)
- 综合各位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初一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 确定每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具体教学安排。

4. 其他事项(时间:10分钟)
- 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寻求解决方法。

- 安排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时间和议程。

结论
经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讨论和共同努力,初一年级地理组教师达成一致,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促进初一年级地理教学的发展。

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将按计划进行。

参与教师签名
[填写参与教师姓名]。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组别七年级地理组集备内容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主备教师相静从备教师相静、荣学武时间 3.10地点教研组一(七年级)主要内容记要教学目标:一、自然环境1、学会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

2、了解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识记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及其分布。

3、理解亚洲的气候主要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4、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亚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

二、人文环境1、识记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理解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2、理解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3、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理解亚洲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重点、难点:1、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掌握地形地势特点;阅读亚洲气候图分析气候特点;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2、学习大洲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方法: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包科教干意见组别七年级地理组集备内容第二节自然环境主备教师相静从备教师相静、荣学武时间 3.16地点教研组一(七年级)主要内容记要1、了解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识记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及其分布。

2、理解亚洲的气候主要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3、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亚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

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掌握地形地势特点;阅读亚洲气候图分析气候特点;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包科教干意见组别七年级地理组集备内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主备教师相静从备教师相静、荣学武时间 3.23地点教研组一(七年级)主要内容记要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学习研究区域地里的方法。

本单元共四部分: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

第1节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2、经济特征3、民族与文化特征第2节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2、热带气候与物产3、地形与城市分布4、华人华侨集中地第三节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地形和气候3、发展中的工业4、工业城市及工业中心的分布第四节俄罗斯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2、地形特征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5、自然资源丰富6、以铁路为主的交通7、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8、主要的城市和港口1、日本的地理位置。

七年级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七年级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掌握地形地势特点;阅读亚洲气候图分析气候特点;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包科教干意见
组别
七年级地理组
集备内容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主备教师
相静
从备教师
相静、荣学武
时 间
3.23
地点
教研组一(七年级)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学习研究区域地里的方法。本单元共四部分: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
第1节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2、经济特征 3、民族与文化特征
第2节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2、热带气候与物产
3、地形与城市分布4、华人华侨集中地
第三节印度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地形和气候
3、发展中的工业4、工业城市及工业中心的分布
第四节俄罗斯
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2、地形特征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发达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进口原料,出口制成品,主要工业区分布。
3、发达的农业——传统的畜牧业:自然环境条件。
4、发达的旅游业: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居民、文化、风土人情,丰富的旅游资源
1、了解某一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或世界中的影响。
2、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说明某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并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特征
包科教干意见
组别
七年级地理组
集备内容
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
主备教师
相静
从备教师
相静、荣学武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学习地球的形状:球体、扁球体理解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1.2 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第二章:世界地理2.1 亚洲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首都地形、气候特点2.2 欧洲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首都地形、气候特点第三章:中国地理3.1 地理位置与疆域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东经、北纬掌握我国的疆域:领土、海域、邻国3.2 地形与气候学习我国的地形特点:高原、平原、盆地、山地掌握我国的气候特点:季风、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第四章:人文地理4.1 人口与城市学习人口分布与增长: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理解城市化进程:城市类型、城市化水平4.2 农业与工业学习农业分布与特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理解工业布局与特点: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五章:环境保护5.1 环境问题学习环境问题的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工业发展、城市化、人口增长5.2 环境保护措施学习环境保护的方法:治理、减排、节能、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六章:气候与天气6.1 气候系统学习气候的构成:大气、水文、生物、土壤理解气候的形成:纬度、海陆、地形、洋流6.2 天气现象学习天气的要素:气温、降水、风、湿度理解天气的变化:气旋、反气旋、锋面、高压低压第七章: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7.1 自然资源概述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7.2 可持续发展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经济发展第八章:人与环境8.1 人地关系学习人地关系的演变:采集狩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理解人地关系的现状: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8.2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习环境保护的措施: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第九章:区域地理9.1 区域概念与特征学习区域的定义:空间、结构、功能理解区域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边界9.2 案例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第十章:地理实践与探究10.1 地理观察与观测学习地理观察的方法:实地考察、地图观察理解地理观测的工具:经纬仪、水准仪、卫星遥感10.2 地理探究与研究学习地理探究的方法: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理解地理研究的重要性:科学决策、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重点关注地球的扁球体形状,以及地球各层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认识地球1.1 地理与我们的生活了解地理学科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地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1.2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学习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掌握地球的相关术语(如赤道、纬度、经度等)1.3 地球的运动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第二章:地图的阅读与应用2.1 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地图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与技巧2.2 地图的绘制了解地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学习绘制简单的地图2.3 地图的应用探讨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进行地图相关的实际操作练习第三章:气候与天气3.1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学习描述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术语3.2 主要的气候类型学习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四章:水资源4.1 水的循环与分布学习水的循环过程及影响因素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4.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探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认识水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4.3 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分析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学习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第五章:人类与地球环境5.1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5.2 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分析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措施和方法5.3 可持续发展与和谐自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探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和途径第六章:自然资源6.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学习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6.2 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探讨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6.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习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第七章:农业生产7.1 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学习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7.2 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探讨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7.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第八章:工业布局与交通地理8.1 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学习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理解不同类型工业的特点和分布8.2 我国工业的发展与布局探讨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分析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和趋势8.3 交通地理的重要性理解交通对于地理的影响学习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第九章:人口与城市9.1 人口增长与迁移学习人口增长的特点和问题探讨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9.2 人口政策与人口管理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学习人口管理的措施和方法9.3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分析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探讨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第十章:区域地理研究10.1 区域地理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学习区域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10.2 案例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问题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和发展问题探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10.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为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记录备课时间:[具体时间]备课地点:[具体地点]参与人员:[教师姓名 1]、[教师姓名 2]、[教师姓名 3]……一、开场。

[备课组长姓名]:“各位亲爱的地理老师们,咱们又聚在一起准备给七年级的小娃娃们好好‘上上课’啦!今天咱们得把这上册地理备得精彩绝伦,让孩子们爱上地理!”二、教材分析。

[教师姓名 1]:“我先说哈,这第一章地球和地图,那可是基础中的基础。

孩子们得搞清楚地球的形状、大小,还有经线纬线这些,不然后面的内容可就抓瞎咯!”[教师姓名 2]:“没错没错,我觉得讲地球形状的时候,可以给他们讲讲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多有趣啊,肯定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学情探讨。

[教师姓名 3]:“咱们七年级的孩子刚接触地理,很多概念对他们来说都很抽象,可得想办法让他们通俗易懂地理解。

”[教师姓名 1]:“是啊,我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些孩子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讲地图的时候得好好练练他们的方向感。

”四、教学方法讨论。

[教师姓名 2]:“我打算多让孩子们动手画,比如画地球仪,画地图,这样印象深刻。

”[教师姓名 3]:“这个主意好!还可以搞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准。

”[备课组长姓名]:“不错不错,那咱们再结合多媒体,放些有趣的地理视频,激发他们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突破。

[教师姓名 1]:“这经纬度的计算可真是个难点,大家有啥好办法?”[教师姓名 2]:“我觉得多做练习题,然后一个个给他们讲解,直到弄明白为止。

”[教师姓名 3]:“还可以编一些口诀,像‘横纬竖经,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帮助他们记忆。

”六、作业布置。

[备课组长姓名]:“作业可不能布置太多,不然孩子们该反感了。

”[教师姓名 1]:“那就布置一些有趣的实践作业,比如让他们观察月相,或者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教师姓名 2]:“对,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七、总结。

[备课组长姓名]:“今天咱们讨论得很热烈,也很有成果。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记录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记录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记录1. 备课目的备课,听起来好像是个大工程,但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地理这门课上学得开心又有效。

大家都知道,地理不仅仅是背山川河流那么简单,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己。

对吧?所以,我们这次的备课,目标就是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备课内容2.1 地球的奥秘首先,咱们得从地球说起。

这个大家伙可是个奇妙的球体,转个圈儿就能让我们见识到四季变换,真的是“变幻莫测”啊。

想想看,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独特魅力,有的地方阳光明媚,有的地方雨水绵绵。

通过一些有趣的动画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哇,那个效果肯定杠杠的!大家可以在课上互动,像“谁能告诉我地球转多久一圈?”这样的小问题,不仅让学生参与进来,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2.2 大气层的奇妙接下来,咱们就聊聊大气层。

这可是保护我们的“隐形斗篷”,没有它,我们早就被宇宙的各种怪兽“干掉”了。

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讲大气层里那些神奇的现象,比如云彩是怎么形成的,彩虹是怎么来的,嘿,还能做个小实验,看看水蒸气怎么变成水滴,简直像魔法一样!而且,记得带上些俏皮的语气词,比如“哇哦!你们看,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啦!”让学生们在惊讶中学习,更容易记住知识点。

3. 学习方法3.1 小组讨论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感,小组讨论绝对是个好主意。

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一个主题,比如“你们认为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这样,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分享他们的看法。

听着他们天南地北的聊,真是一种乐趣啊!说不定还有人提出去“火星旅行”的建议,哈哈,太搞笑了。

3.2 实地考察当然,光在课堂上聊可不够。

咱们还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实地考察,比如去附近的公园,观察那里的植物、地形,甚至可以请学生们画出地图。

就像古人云:“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实践中的学习,往往能让学生对地理的感知更加深刻,简直是“如虎添翼”!4. 课堂总结最后,总结可是少不了的。

初一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初一地理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教师:时间:集体备课内容简析本章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起始点。

学习地球的相关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中的经线、纬线、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旋转中心、地理意义),使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的大体状况。

作为初中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地球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为后面的学习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经线和纬线”,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经纬网。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球的运动和常见的地图的使用。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2、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线0°线的确定;掌握经、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度数范围;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3.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5、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掌握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

6、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7、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8、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重点、难点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2、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集体备课记录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集体备课记录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集体备课记录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时间标题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中心发言人成员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运动学说,说出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分布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图》拓展,又是今后将要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较系统接触世界地理知识更是学生进入地理知识殿堂的关键所在。

本章内容两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大洲和大洋”这一节的重点是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教材安排了一组读图、绘图、填图活动,意在通过运用地图让生掌握这一重点内容。

“海陆的变迁”这一节以“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切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观点,使学生首先对此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全节教材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

三、学情分析本章内容是学习了上一章《地球和地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章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较系统接触世界地理知识。

更是学生进入地理知识殿堂的关键所在。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

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于探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地理初中教研活动记录(3篇)

地理初中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地理教研组于2022年3月15日下午2点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初中地理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集体备课,针对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自然地理环境》这一章节进行备课。

参与备课的教师分别为: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刘老师。

(1)张老师:负责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李老师:负责讲解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王老师:负责讲解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4)刘老师:负责讲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

2. 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结束后,教师们针对本次备课内容进行教学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1)张老师:提出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2)李老师:建议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王老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

(4)刘老师:提出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资源共享教师们将备课过程中的优秀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进行共享,以便于其他教师参考和学习。

三、活动总结本次地理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活动总结:1.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教师们对自然地理环境这一章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3. 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共享,教师们可以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4. 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示例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示例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示例
备课是对教学工作的准备。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示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示例(一)
这个学期初一地理备课组共有4名成员,组长:李成名;是这些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全部集中一次不容易,但是我们依然坚持每周集体备课. 备课时间为:每周四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初一年级办公室.
备课内容:第二章认识地球一共3节课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认识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以及地球仪中的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经纬网.)
教学重点及抓重点的方法:
一,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规律.
二,经纬网的确定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因为缺乏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主要运用地球仪或篮球来讲解,并让学生运用篮球画出经线与纬线并理解划分的方法.
作业布置:经纬网地图的运用与方向的确定
初一地理集体备课记录示例(二)
主题地理展示课和论文交

地点本校
主持人吴x

主讲人
吴x
敏、张
x男、
张x燕
记录人吴x敏




一、吴建敏高三有效复习展示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张强男高一学本课堂展示课----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三、张晓燕: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写作----基于行动研究的地理论文
写作
活动活动安排中缺少议课评课环节,缺少校际交流时间,影响活动的有效性。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1)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1)

备课组活动安排集体备课说课教师七年级地理——地球的公转 北半球四至点时太阳光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获得热量多 少、北半球的季节集体备课重点难点及处理方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重点难点及处理方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重P1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六大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地图册 P11“世界火山、地震分 布”图, 1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有什么共同规律?(主要分布在板块交 界地带) 2 这些地区为什么多地震、火山?(指导实验:四人一组,一只塑料 瓶上漂浮 2-3 块薄泡沫板,挤压瓶底部,发现什么现象?受到什么启 示?泡沫板边缘隆起或下陷,证明板块交界部分不稳定。

) 3 你知道世界上最着名的地震带名称吗? (⑴环太平洋地震带、 ⑵地 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 图中可看出,中国的地震多还是少?(多,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交界处) 5 美国西海岸、东南亚国家、南美洲西海岸地震、火山多吗?(多) 指导读图:“世界主要山脉图”,找出世界上最主要的山系。

(⑴阿 尔卑斯-- 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⑵科迪 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结论: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 火山。

举例:日本有“火山、地震之邦”之称,就是因为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 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提问:因而日本的建筑有什么特点?(抗震:材料轻的木结构或地基加 有减震装置的高层建筑) 集体备课板块构造学说:点 难“ 点 及 处 理方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重1点难2点及处理3方法集体备课重点难点及处理方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说课教师集体备课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方法: 投影展示课本 P64图 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教师先给 学生说明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 越快,然后引导学生分时段,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口增 长速度的快慢,并板书。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如经纬度、地理位置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 学习地图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1. 复习前两节课的知识点。

2. 学习地理坐标系和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理位置。

第四课时:1. 复习前三节课的知识点。

2. 学习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GIS技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五课时:1. 复习前四节课的知识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3. 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

三、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

2. 地图、地球仪等教具。

3. 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学习地理基本概念,如经纬度、地理位置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七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七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概述本次七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活动旨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如何优化七年级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具体时间]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参与人员- [教师姓名1]- [教师姓名2]- [教师姓名3]- ...议程1. 欢迎词和自我介绍2. 分享最佳实践:各位教师分享自己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3. 课程讨论:大家就七年级地理课程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意见。

4. 教学方法分享:各位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5. 设计新课时:根据讨论和分享的内容,共同设计出新的七年级地理课时教案。

6.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收集教师们对活动的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

主要讨论内容1. 现行七年级地理课程内容的优劣评估。

2. 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3. 探讨社会实践与地理教学的结合方式。

4. 教学资源与教材选用的问题。

5. 如何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的综合能力。

结果与行动计划1. 在新课时教案中,加入多媒体教学元素,以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寻找与地理教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案例,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3. 建立和完善地理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4. 鼓励学生参加地理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他们在地理学科中的综合能力水平。

下一步安排1. 教师们根据本次活动的成果,分别在自己的班级中试行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案。

2. 每位教师定期反馈试行效果和学生的反应。

3. 下次集体备课活动前,将试行效果和反馈进行分享和讨论。

活动总结本次七年级地理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们积极参与,充分交流和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通过集体讨论和设计新的教案,我们进一步提升了七年级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按计划试行新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教师:时间:集体备课
内容简析本章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起始点。

学习地球的相关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中的经
线、纬线、经纬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旋转中心、地理意义),使学生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的大体状况。

作为初中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地球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为后面的学习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经线和纬线”,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经纬网。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球的运动和常见的地图的使用。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
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2、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线0°线的确定;掌握经、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度数范围;掌握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3.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5、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掌握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

6、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7、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8、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重点、难点1、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与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2、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掌握地图上的三种定向方法。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时安排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约3课时复习课约1课时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约2课时
第三节地图约3课时
改进建议
单元备课:《地理》(七上)
第二单元陆地与海洋
教师:时间:集体备课
内容简析教材以“地球?水球?”为标题,其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更不是说地
球起错了名称或要给地球改名,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讨论、运用地图和数据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

教材以“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切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观点,使学生首先对此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全节教材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层层探究、步步求证,加深认识。

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5.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6.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
究精神的培养。

重点、难点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一节大洲与大洋约1课时第二节海陆变迁约1课时

进建

单元备课:《地理》(七上)
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
教师:时间:集体备课
内容简析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这部分内容在与生活的结合非常密切,所以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
与实际生活挂钩,特别是教会学生读懂天气预报这种实际的生活技能。

在内容上新增添了一个空气质量预报。

学习方法只要是体验式地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要能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学生不仅要会读气温曲线图,还要会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

并且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学习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要能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分布图来反映。

学习方法是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

主要学会(1)用图、绘图 (2)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能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

在教学的过程中又以下四点需要注意的地方:(1)分类不必太细(2)对气候类型中涉及的概念不解释(3)只说明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纬度位置范围和海陆位置范围),不解释气候类型特点(有气候直方图的基础,可以将气候类型特点的内容分散到具体区域中,不求全)。


学目标1、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2、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3、如何判定气候类型。

重点、难点1、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2、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

3、如何判定气候类型。

课时安排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约1课时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约2课时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约2课时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约2课时复习课约1课时

进建

单元备课:《地理》(七上)
第四单元居民与聚落
教师:时间:集体备课
内容简析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影音资料,例如小品“超生游击队”,反映非洲难民的
“苦难的生活”等。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在三大宗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宗教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宗教知识的兴趣。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1)比较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在这节的教学中,主要强调图片的应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感性认识的环境。

教学目标1、让学生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长趋势,知道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及人口问题,会计算人口密度,了解不同人种的特点个分布状况。

2、记住世界主要语言以及三大宗教名称,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特点。

3、理解聚落形成的各种因素,记住主要聚落的特点。

重点、难点1、能够运用资料分析人口增长趋势。

2、会计算人口密度。

3、记住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课时安排第一节人口和人种约2课时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约1课时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约1课时

进建

单元备课:《地理》(七上)
第五单元合作与发展
教师:时间:集体备课
内容简析本章从总体上揭示世界各国的领土、国界、国家性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组织在国际
合作中的作用,将为以后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知识基础。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时事,了解国际形势,为认识某些国际问题的发生、演变,提供了地理背景资料。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及轮廓,记往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前10个国
家,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划分类别。

2.过程与方法:利用各种资料分析各国发展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学以致用、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发展国际使用的关系。

理解我国目前机遇与挑战并存。

重点、难点1、世界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的分布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

3、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时安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约2课时改
进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