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治理模式变迁回顾

我国农村治理模式变迁回顾

我国农村治理模式变迁回顾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治理是村民自治,乡镇政府组织、协调、指导公共事务的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是历史的选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农村治理模式进行回顾,将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治理特征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对我国农村治理的认识,为当代农村治理研究提供借鉴。

标签:农村;治理模式;政社合一;基层政权;特征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农村占据了绝大部分。

因此,了解当前我国农村治理模式对社会治理来说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对任何事物的探知都必须追本溯源,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农村治理现状来探讨各个时期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特征。

二、我国农村治理模式变迁(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基层政权治理模式1. 农村基层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土地改革紧密联系。

土地改革将农村分化为地主、富农、贫农等各个阶级,并将地主和富农视为斗争对象,强制性地把地主和富农的资产没收用来济贫,为农村基层政权的出现提供了现实条件。

1950年12月,政务院相继颁布了《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区人民政府及区公所组织通则》、《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之后,《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建设工作指示》也随之发布。

在这些法律文件的规范和指导下,我国农村的区、乡人民政府都普遍建立起来。

当时在行政村或乡政府以下,还有大小不等、形式不同、名称不一的村级组织,与当时的总体形式相一致,这些村级组织具有较强的行政性,直接受乡政府或行政村的领导与支配。

这个时期的农村一般都只在乡一级才会设立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但是在党员人数较多的行政村或自然村,也会建立党小组。

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广大解放区,土地改革在全国解放时已基本完成,基层党组织也基本建立,党在农村有了很大发展,党的覆盖范围已经突破乡一级,渐渐向人数众多的行政村发展。

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未开演变趋势与政策思考

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未开演变趋势与政策思考

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未开演变趋势与政策思考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带动下,随着农村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城乡关系发生突出变化,我国乡村治理的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

未来15年,要完善中国特色乡村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扩大乡村治理主体的范围,运用大数据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演变1 乡村治理的基本情况传统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县以下的治理总体上比较弱。

在封建社会,乡村主要以相沿千年的“绅治”为基础,主要靠乡规民约、礼法宗族、地缘血缘、乡长里长、保长甲长等进行规范和管理,处于传统的“自治”状态或“半自治”状态。

1840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乡村政治缺乏良好变革,精神文化保守传统,农民“一盘散沙”,经济发展缓慢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体化主导乡村治理,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运动,最终形成人民公社制度。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土地实行由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自治制度,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成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从此,乡镇政府、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形成我国的乡村治理结构主体。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我国乡村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体现的是政府主导供给模式,县一级政府是核心。

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并未完全融入乡村治理的实际框架之中。

所谓自治是用自己的钱来治理,实行自我筹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由于大量的村庄在改革后,其村集体经济很薄弱甚至村集体没有收入,大多村委会无法真正发挥自主治理的功能,乡村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基本由乡政府负责。

村委会这一服务直接供给者的地位无法得到显现。

实际上,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或者主要提供者是乡政府而不是村委会。

乡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规则要由政府制定。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决定权都在县一级政府,乡级政府只是县一级政府决策的执行单位。

可以说,公共服务的运作规则要通过县级政府来制定和审核,县级政府处于决策者位置。

乡村治理模式变革与农村社会发展——以浙东DT村为例

乡村治理模式变革与农村社会发展——以浙东DT村为例
政府 组 织通 则 》 后, 乡( 行政 村 ) 政权 组 织很 快 在全 国范 围 内建 立 起 来 。 此 时, 全 国有 的省 在 县 以下设 区 、 行 政 村、 自然 村 三级 , 行政村相当于乡 , 由若 干个 自然 村 组 成: 有 的省 在 县 以下设 区公 所 、 乡、 村 三级 , 区公 所 作 为 县 的派 出机关 。 代 表县 政府 监 督所 属 的 乡 、 村。 1 9 5 4 年9
式变 革 对农 村 社会 发展 的 影 响 .并 从 中得 到 一 些经 验 和启 示 。 D T 村 是浙 东 临海 所 辖 的一 个 自然 村 . 2 0 1 2 年。 D T 村全 村 6 0 8 户, 总人 口1 8 7 6 人, 党员4 2 人。 村 里 有 大 小企
( 行 政村 ) 人 民代 表 会议 组织 通则 》 与《 乡( 行政村) 人 民
执政者来说 . 因为要组建基层治理体制 , 需付出巨大的
治 理成 本 : 对 广 大 的农 民来说 . 压 制 了他 们 作 为小 生 产 者 自由经 营 的天性 。 使 其 创造 力 无从 发挥 。 由 于 我 国新 建 立 的政 权 是 党 领 导 国 家 的 政 治 体
权 架 构初 步 构建
2 0 1 1 年 换 届 选举 完 成 , D T 村先后产生过6 位 村 书记 , 5 位 村 主任 ( 以前是 生 产大 队 队长 ) 。
新政权成立后 .立即对传统 的治理方式进行革命
性 的变革 . 以现 代 性 的政党 组 织作 为 乡村 治 理 的主 要 力量 . 以行政 命令 体 制作 为 乡村 治 理 的主 要手 段 , 极 力
权逐 步 建立 起 区乡 ( 行政 村 ) 制度。 1 9 5 0 年1 2 月颁布《 乡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乡村治理模式是指在乡村地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乡村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的模式和方式。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乡村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1.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乡村的治理主要由乡村长老、村民代表和地方政府人员共同参与,主要采取“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村民自治”等方式,乡村发展问题主要由村民自己商议解决,政府只在特殊情况下介入。

这种模式下,乡村治理主要依靠乡村自治形式,缺乏法治和专业性,故往往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政府主导乡村治理模式20世纪后期,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中国政府开始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村民自治向政府主导型转变。

政府加大对农村事务的干预和投入,加强了对农村事务的管理和协调,推动了农村治理模式的现代化。

但是在实践中,政府主导的乡村治理模式,往往会出现过度行政化、农村事务过度依赖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等问题。

3.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向社会参与型转变。

社会参与型乡村治理模式强调社会力量在农村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注重发挥农村社会组织、专业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更加重视乡村民主决策和自治管理,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平衡。

1. 向法治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向法治化发展。

法治化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化乡村治理模式将倡导依法治理,强化法治意识,加强乡村基层法治建设,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村民权益。

2. 促进政府和市场的协同未来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更加注重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发挥各自的优势,解决农村事务中的矛盾和问题。

政府将加强对农村事务的监管和指导,为市场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支持,引导市场资本向农村领域倾斜,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现 ,这 在很 大程 度 上 抵 消 了 国 民政 府 推进 国家 官僚
民,但这种对乡村社会强有力的控制也使传统的各
种乡村 自治组织遭到压制。此外 , 国家为了实现工业 化的 目标 ,以牺牲农村和农 民的利益为代价支持城
【 作者简介】 刘媛媛 (9 6 )女 , 18 一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 学研 究院 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 基层政 治与 乡村 治理
口刘媛 媛 ( 中师 范大学 政治 学研 究 院 , 华 湖北
喃 要】
武汉
40 7 ) 3 09
2 世纪以来, 0 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经历 了几次大的社会历史变迁, 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
的 变化。 在探讨农村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 预测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 的未来情 况时, 一定要 考虑农
我 教育 和 自我服 务 。 我 国 的改革 是从农 村 开始 的 。一 方 面 , 国农 民 中 从 维护 自己利 益 和 改善 生 活 的要 求 出发 ,不 断 冲击
定 程度 上 左 右 我 国农 村 政 治 和 社 会 的发 展 进 程 ,
村发展的历史延续性。
[ 关键词】
中国农村 ; 治社会 ; 政 历史 变迁
[ 标识码】 文献 A 【 章 编 号 】 6 4 1 7 (0 0 O 一 0 6 0 文 1 7 - 6 6 2 1 )4 O 2 — 3
[ 图 分 类 号1 6 6 中 1 D


百 年来 中 国农 村政 治 和社 会发展 概 述
如包 产 到户 的劳 动形 式 等也不 会 一下 子 消解 。因而 ,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 社会 的发展仍具有重要 的意义 ,它 的趋 向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当然 , ” 它也会在

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ppt课件

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ppt课件
村级组织的工作主要是完成自上而下的各种政府任务;村 委会更多的是对上级政府负责,而不是对选举他们的村民 负责;村级组织还按照政府的模式设置机构和职位,成为 一个微型政府;村干部的工作报酬是由其完成政府任务的 情况决定,而不是由村民决定。
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21
(三)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
由于村委会的行政化倾向和乡镇对村委会的控制,农民作为中 国的一个最庞大的群体,却失去了自己的“代言人”,当合法 权益受到侵犯时,没有可以依赖的组织,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 与之抗争,如果每个农民都采取这种方式,社会不可避免的将 处于紊乱的状态中。
科举制度的衰弱及最终废除,使得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丧 失了重要的制度化联系方式。
20世纪初的清王朝进行了一场乡村改革,试图将国家的行 政权力向下延伸,以重新整合日益涣散的乡村社会。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 法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直接综合体,其目的是 强化皇权,开启了以官方名义接受和引入了现代政治制度 和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后来的选择。
许多乡镇仍然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机构, 仍然习惯于以命令指挥式的管理方式对村委会从产生到日 常工作进行行政干预。
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20
(二)村委会的行政化倾向
村组法明确规定,村委会候选人必须通过村民预选产生, 村委会必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且村民有罢免村委会 干部的权力。但事实上,以上规定并没能撼动高度组织起 来的乡镇行政和分散的村民在争夺村委会方面的优势地位, 无论选举多么真实,选举上来的村干部却与以前的村干部 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依然唯乡镇命令是从。
我国古代的乡,作为基层组织,职能主要是劝导 乡里,掌民教化,以促民风,维护统治秩序。

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ppt课件

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ppt课件
近代以后,国家权力逐步向乡村社会渗透,乡村 治理中行政化倾向逐渐压倒了自治化倾向,国家 曾试图通过一系列机构设置和委托,变地方权威 为国家的基层政权分支机构,使地方权威服务于 国家目标的组织机构,并进入国家官制的控制范 围。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官僚帝国遭遇了前 所未有的危机。
科举制度的衰弱及最终废除,使得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丧 失了重要的制度化联系方式。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乡村治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乡村治理影响最大的莫过 于村民自治这一伟大创举。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 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中产生和形成的, 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 果。
(1)村民自治的形成和发展
1980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的宜山、罗城两县 一些农村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自发成立了村民委员 会。
在乡村社会内部,乡村政治的中心是非正式的地 方权威如乡绅、族长和地方名流,他们也不具有 官员的身份,这些权力者并不是国家直接任命, 而是在乡村社会内部生长出来的,这些族长乡绅 把行政权、自治权、家族权融为一体,带有很强 的家族自治性质,不需要依靠王朝行政机构的命 令就能自行整合乡村社区。
2、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
村民委员会成立之初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社会治安和维护集 体的水利设施,而后逐步扩大为村民对基层社会、政治、 经济生活中诸多事物的自我管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也逐 步向群众性自治组织演变。
第三章 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也 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与此同时,人民公社制度的瓦解,国家政治力量从农村社会许多 领域退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出现涣散状态。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摘要】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其定义,然后分析了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现代化的推进,新型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文章还探讨了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及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深入了解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乡村治理模式、变迁、发展趋势、传统、新型、创新、探索、重要性、发展方向、结论。

1. 引言1.1 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性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过去,农村社会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矛盾,需要有效的治理模式去解决,而乡村治理模式就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乡村治理模式的建立可以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乡村治理模式的建立还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可以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乡村治理模式也可以帮助农村实现农村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乡村治理模式的定义乡村治理模式是指在农村地区,政府、村民、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通过各种制度机制和管理方式,共同决策、共同管理、共同分享农村资源、开展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解决农村面临的各种问题的一种组织形式。

乡村治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参与、法治保障、社会协作、依法治理,在实践中体现了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群众参与的特点。

乡村治理模式的建设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形成协调高效的农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动力。

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

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

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李莉卢福营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经历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变迁过程,获得了众多值得一提的成功经验,也积累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深刻教训。

回顾与分析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变迁过程,对于推动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面向现代:乡村治理变迁的轨迹关于当代中国的时间界分,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本文所考察的当代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乡村治理。

从总体上讲,这一段时期的中国乡村治理明显呈现出向现代治理转变的轨迹。

主要表现为: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

改革以前,国家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过程中建构的乡村治理实质上是一种一元治理模式。

在土地改革时期,乡村基层公共权力集中于农民协会;合作化时期主要集中于党领导下的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在人民公社体制下,高度集中于党政不分、政社合一的公社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则集中于公社和大队革命委员会。

单一的治理主体统揽政治、经济、社会事务,其重要弊端就是容易导致乡村治理的专权,扼杀农民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突破这种一元治理模式的改革始于1983年的政社分开、撤社建乡。

随后,又先后推行村民自治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制度。

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村新兴民间组织逐渐涌现,①并得到政府的承认。

特别是老年人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等对农村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由此,建构了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民间社会组织等多个组织有机统一的乡村基层公共权力组织体系,形成了多个治理主体良性互动的多元治理模式。

从集权管治到分权民主。

一元治理模式势必导致乡村治理的高度集权,并且最终导致领导者个人的高度集权。

改革以后,特别是实行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乡村治理逐渐开始分权。

主要表现在:(1)党政组织向经济组织和农民分权。

首先,政社分开,政府下放经济管理权给经济组织。

其次,家庭承包经营,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权下放给农户和农民个人。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一文旨在深入剖析中国社会历史变迁背景下乡村治理的演变过程、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考察,本文试图揭示乡村治理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问题和改革动向。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理解,也为当前和未来的乡村治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包括农业社会的形成、封建社会的兴衰、近代社会的转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

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乡村治理在这些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重点探讨了乡村治理模式、权力结构、治理效能等方面的变迁。

接着,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指出了当前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观点、争议和研究空白。

同时,结合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文章深入剖析了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基层组织的弱化、农民参与度不高、资源分配不均等。

文章提出了未来乡村治理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包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参与度、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

文章也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和实证研究在乡村治理研究中的重要性,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一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乡村治理的发展过程、现状和问题,以期为当前和未来的乡村治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社会历史变迁概述中国,这片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土地,其社会历史的变迁丰富而复杂。

自古代农耕文明兴起,至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历史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个阶段。

在古代,中国社会以农耕文明为主,乡村治理主要依赖于宗法制度和乡绅阶层。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秩序,乡绅阶层则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连接着官方与民间,维护着乡村的稳定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乡村治理,虽然形式简单,但却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乡村治理模式在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逐渐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乡村治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本文将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特点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主要由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组成。

村民自治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基础,它代表了村民的利益,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行使自治权。

村委会是在村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下管理村务的组织。

而乡镇政府则是对村级政府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负责协调各村之间的事务。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特点是稳定、延续性强、集权化、公共参与度低等。

1. 经济变迁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农村发展需要。

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乡村居民也开始出现向城市转移的趋势。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面临着经济变迁所带来的挑战。

2.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也是导致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重要原因。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居民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对乡村治理模式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

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阶层的出现,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3. 生态环境变迁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严重性逐渐暴露,乡村治理模式也开始面临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因此需要调整和变革。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推动生态保护型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

1. 强调公民参与未来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强调公民参与。

村民自治组织将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权利和资源,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将得到提升。

政府也将积极促进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加强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合作。

2. 推动政府改革为了适应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政府需要加强改革,提升治理能力。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世界各地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解释。

本文将探讨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1、从传统到现代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的,以家族、宗族等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形式。

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自我完善、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能力。

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农村社会结构开始和城市接轨,家族关系松动,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农民对治理问题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这使得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显得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的需要。

2、从政府主导到社会参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了农村改革政策,乡村治理体系也发生了变化。

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过去的家族、宗族等传统社会机制被淘汰,代之以由政府主导的乡村治理机制。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社会参与程度开始逐渐增强,逐渐构建起更加多元、开放、平等、协同的乡村治理模式。

3、从分权到权责合一以前的乡村治理模式中,职责分配不明确,有时不同部门之间出现协调不力的情况,一些责任被拖延或弃权。

随着社会发展和制度的逐渐完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更加强调权责合一,相对权力与责任的分离问题得到解决,基层干部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应该落实好职责,责任和任务。

1、发展社会服务功能乡村治理的重点已经由单纯的管理转向了社会服务,这就意味着乡村治理不再只是公共服务的补充,而是成为了社会治理体系的综合治理的一部分。

乡村治理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如健康、养老、文化等方面。

2、强化社会参与现代乡村治理应该走向多元化和立体化,强化社会参与,增强公众的参与和协调作用。

它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合作,也需要促进不同乡村领域的交流、协调和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建设。

3、建立公共参与平台乡村治理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公共参与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一个透明、公正、公平、实用、有效的治理平台。

公众应该有充分的信息渠道和参与技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参与和影响决策过程。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

乡村治理的变迁及有效治理路径选择乡村治理是指在农村地区针对村庄社区及其居民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居民幸福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乡村治理发生了许多变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乡村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变。

本文将对乡村治理的变迁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治理路径选择。

一、乡村治理的变迁1.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瓦解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通常是由村级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共同管理村庄事务,村民议事会作为重要决策机构。

但是随着农村人口外流、村庄规模扩大、社会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乡村治理模式逐渐出现了问题,村干部的管理能力受到质疑,村民自治意识逐渐淡化,村庄内部治理难以顺畅进行,导致一些村庄面临治理困难。

2. 政府介入加强为了解决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问题,政府开始加强对乡村治理的介入,成立了乡镇政府和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对村庄事务进行管理和指导。

政府介入的加强一方面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弱化了村民自治的意识,导致村庄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3. 农村居民需求多元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农村居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农业服务和基本管理,需要更多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

这就要求乡村治理从单一的管理向多元化的服务转变,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二、有效治理路径选择1. 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为了提高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和自治性,应该加强村级自治组织的建设,促进村务公开、村民参与、村民自治,建立健全的村民议事会和村委会,实行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制度,使村庄事务能够更好地由村民自己管理和决策。

2. 完善政府引导和监管政府在乡村治理中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和监管的作用,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同时监督和评估村庄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农村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3. 多方合作共治多方合作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路径选择,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应该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合力。

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刘媛媛[关键词]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历史变迁[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676(2010)04-0026-03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社会历史变迁,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探讨农村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历程,预测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情况时,一定要考虑农村发展的历史延续性。

[摘要]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一、百年来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概述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社会历史变迁,在历史的动荡中,中国农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笔者以农村历史变迁的动态过程为出发点,将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经历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并以这三个发展时期为研究视角,谈谈影响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历史延续性。

(一)第一个时期:1949年以前的农村政治和社会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晚清政权的内卷化统治后,在动荡的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极为艰辛的生存。

这一时期,中国农村政治和社会发展是极为缓慢的:国家权力在乡村逐步扩张与区级政权得到建立;地方政府越来越科层化;教育、通讯、交通、邮政的近代化建设也在农村逐步开展起来。

但这一时期的农村政治极不稳定,国民党政府缺乏对中国的有效治理,限制了农村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加剧了农民的负担,也因此削弱了国家的力量。

国民党政权早期试图通过强有力和高效的国家能力建设来实现农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目标没有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民政府推进国家官僚大的反对者。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民占多数,只有改善农村经济和政治社会状况,使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享受到和平发展的机遇,有安定的生存环境,才能使农村政治和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农民,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并进行了土地革命,最终取代了国民党成为中国国家政权的核心力量。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1000字报告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1000字报告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1000字报告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乡村地区的变迁也在逐步加快。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农村的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的建设和现代化,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以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平衡发展。

本文将探讨当今中国乡村的变迁过程。

一、乡村人口结构变化
乡村人口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很多年轻人涌向城市,选择在城市工作并定居。

另一方面,教育程度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导致“空心化”现象,即年轻人离开家乡,而老年人、儿童和一些农民留在乡村。

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过去,农业是中国乡村的主导产业。

但随着工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农业的作用被逐渐降低。

同时,农产品正在向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市场需求也在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新的行业发展。

如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
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如农村电网的建设,农村道
路的修建等。

同时,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也逐渐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

四、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是当前重点。

为此,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政策和措施,加强乡村环保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和谐。

总之,当前,中国乡村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村经济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乡村定位的变迁——从生产主义到发展主义再到乡村振兴

乡村定位的变迁——从生产主义到发展主义再到乡村振兴

CENTRAL ISSUE区域治理乡村定位的变迁——从生产主义到发展主义再到乡村振兴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苏华艳摘要: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届领导人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定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乡村定位进行了三个时期的划分,第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的“生产主义”;第二,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主义”;第三是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

只有牢牢把握住每个时期党中央对乡村的定位,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才能走出适合中国农村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生产主义;发展主义;乡村振兴;历史变迁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52-0023-0003对乡村发展的定位准确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朝着目标统筹发展。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对促进国家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乡村的发展在国家发展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对乡村发展的定位准确可以确保农村各方在党的领导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形成促进乡村发展的合力,进而来提升乡村社会自身的发展能力,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国乡村发展历经三个阶段:为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生产主义”;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发展主义”和为了推进乡村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乡村振兴”。

一、基本概念(一)生产主义马克思从思想意识层面对生产主义进行梳理,他认为生产主义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为获得物质性生产资料的活动。

韦尔斯认为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是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在这种社会体制下其发展模式是重视生产而轻视消费的模式。

鲍德里亚认为,生产主义坚持的生产理念认为资本至上,无批判地追求生产物质财富,集中表现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崇尚物质追求、GDP主义等。

葛兰西认为生产主义是指为发展经济,生产力高低成为生产主义的唯一目标,生产决定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物质生产活动的方式决定着社会活动的类型;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决定着社会关系;物质生产的发展历程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向前发展。

乡村治理简介

乡村治理简介

乡村治理简介
引言概述:
乡村治理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和服务活动,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乡村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协作。

本文将从乡村治理的背景、内容、方式、效果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乡村治理的背景
1.1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1.2 农村社会矛盾加剧
1.3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乡村治理的内容
2.1 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2 农村社会服务提升
2.3 乡村环境改善
三、乡村治理的方式
3.1 政府引导
3.2 社会参与
3.3 多元化治理主体
四、乡村治理的效果
4.1 农村社会稳定
4.2 农村经济发展
4.3 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五、乡村治理的未来发展
5.1 推动乡村振兴
5.2 加强制度建设
5.3 提升治理能力
结语:
乡村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可以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变迁、主线及方向

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变迁、主线及方向

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变迁、主线及方向作者:蒋永穆王丽萍祝林林来源:《求是学刊》2019年第05期摘要:乡村治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乡村治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村社合一”阶段、“政社合一”阶段、“乡政村治”阶段、“三治结合”阶段。

70年的乡村治理变迁历程表现出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由间接到直接的转变,二是乡村治理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三是乡村治理的模式——由“管治”到“三治结合”的转变,四是国家与乡村的治理关系——由“汲取”到“给予”的转变。

同时,有五条鲜明主线贯穿整个变迁历程: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坚持党的领导为统领、以平衡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为内容、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需要、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旨归。

新时代加强乡村治理需要紧扣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治理主体的利益协调机制,从而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治理;发展历程;变迁主线;发展方向作者简介:蒋永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 610065);王丽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成都 610065);祝林林,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 61006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和实践效果研究”(18ZDA035)DOI编码:10.19667/23-1070/c.2019.05.001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治理的成色。

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乡村治理的探索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根据农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乡村治理的政策与方式,推动乡村治理的变革。

70年的乡村治理实践表明,党领导广大农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立场与中国的乡村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道路。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乡村的变迁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乡村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逐渐向外扩张和发展,乡村的居住环境也从传统的农村房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从居住环境来探讨中国乡村的变迁情况。

一、传统农村房屋逐渐消失中国农村的房屋以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外观简朴、结构粗糙,面积也比较小。

这种传统的农村房屋近年来已经不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现代化的社会要求,因此被逐渐取代。

在中国的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造和装修房屋,一些新的房子建成后,旧房子就被拆除或者废弃了。

这也是乡村环境逐步向现代化和城市化方向发展的一个标志。

二、新型乡村住宅的兴起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型乡村住宅得到了建设和发展。

这些住宅在外观和结构上与传统农村房屋大不相同,其主要特点是设计科学、安全性强、舒适度高、风格多样化。

新型乡村住宅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用,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比起传统农村房屋,这些新型住宅的居住舒适度、雨水排水、采光照明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户外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在过去,中国农村的村庄环境卫生条件很差,空气质量不佳,道路狭窄、崎岖不平,村庄垃圾的积累量也比较大。

然而,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乡村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比如,乡村道路的改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河道的疏浚等。

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也为农村旅游、乡村农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农村教育条件得到提升过去,中国农村的学校教育条件很差,学校的环境落后,学习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教育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较大。

但是,在国家教育政策的鼓励下,乡村教育条件得到了提升。

政府大力支持和投入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的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逐步改善了乡村教育条件。

这也是乡村环境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中国乡村的变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进程,这个过程中乡村的居住环境也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中国乡村治理变迁与发展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也 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与此同时,人民公社制度的瓦解,国家政治力量从农村社会许多 领域退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出现涣散状态。
• 农民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自发组建了一种全新的组织——村民委 员会,以取代日益衰落的生产大队组织和弥补生产大队解体后造 成的治理真空。
• 科举制度的衰弱及最终废除,使得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丧 失了重要的制度化联系方式。
• 20世纪初的清王朝进行了一场乡村改革,试图将国家的 行政权力向下延伸,以重新整合日益涣散的乡村社会。
•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 法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直接综合体,其目的是 强化皇权,开启了以官方名义接受和引入了现代政治制度 和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后来的选择。
– 比: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 闾:五比为闾,使之相受; – 族:四闾为族,使之相葬; – 党:五族为党,使之相救; – 州:五党为州,使之相赒; – 乡: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 但秦汉以后,乡时废时立。至隋唐时,乡管地位大不如前 。
• 宋以后,乡不再作为基层行政组织,不复设乡 官。县以下基层组织中的“长”、“首”,均 以“役”的形式由乡民充任。
• 我国古代的乡,作为基层组织,职能主要是劝 导乡里,掌民教化,以促民风,维护统治秩序 。
• 从长官任命及职能可以看出,古代的乡不是国家 官僚体制中的一部分,而是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 类似于行政组织的社会组织,即所谓“皇权止于 县政”,县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县以下实行自 治。
• 传统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互不干扰的秩序中心:一 个是官制领域,以国家为权威中心,对于具体社 会而言,它的整合意义多是文化象征性的;而另 一个则是更具实质性,因为它承担着实际的管辖 权力,这就是地方体中的权威。
• 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 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
一、乡村治理含义
• 乡村治理是乡村公共权威运用乡村治理权力,处理乡村社 会事务,借以调控和影响乡村社会。
• 在乡村治理的逻辑结构中,乡村治理权力是最为核心的概 念,它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自治权力,更不能将它直接与 国家权力划等号,它是国家公共权力和乡村社会自治权力
• 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受其影响继承了这一理念,于1914 年12月颁布了《地方自治试行条例》,1919年9月颁布 了《地方自治条例》,1921年7月,公布了《乡自治制》 等规则。
• 伴随着乡村政权建设过程,曾经是有效联系国家与乡村社 会纽带的乡村精英,其来源和品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 精英无法也不愿承担这一职能,于是,企业型的、行政分 支型的“国家经纪人” 就应运而生,他们逐渐取代传统 的精英,成为地方上的新权威。这些“经纪人” 利用国 家的名义巧取豪夺、中饱私囊,使得乡村社会陷入国家和 政客的双重盘剥之中。
• 村民委员会成立之初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社会治安和维护集 体的水利设施,而后逐步扩大为村民对基层社会质也逐 步向群众性自治组织演变。
令就能自行整合乡村社区。
2、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
• 近代以后,国家权力逐步向乡村社会渗透,乡村 治理中行政化倾向逐渐压倒了自治化倾向,国家 曾试图通过一系列机构设置和委托,变地方权威 为国家的基层政权分支机构,使地方权威服务于 国家目标的组织机构,并进入国家官制的控制范 围。
•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官僚帝国遭遇了 前所未有的危机。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组织制度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对乡村社会大规模的改造 ,农业集体化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彻底打破了乡村社会固有 的结构,清除了乡村社会的传统,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一种 崭新的社会控制和治理模式,这就是以生产队——生产大队— —公社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
• 强制性的公共生活和集体生产方式取代了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生存方式被彻底改变,农民直接处在国家 政权的严密监控之中。通过支配每个农民的日常生活而将农民 整合到自上而下的集权体系之中,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及家 族组织被进一步摧毁,宗教组织也停止了活动,从而从根本上 改变了传统乡村社会的组织机制和组织状态。
• 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村民委员会组织演变为村民自治组织,村 民自治逐步展开。由此,中国基层社会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 理格局。
• 我国学者俞治可理平?给统出这治样?的解释:治理虽
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 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统治 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 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 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乡村治理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乡村治理影响最大的莫过 于村民自治这一伟大创举。
•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 ,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中产生和形成 的,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 要成果。
(1)村民自治的形成和发展
• 1980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的宜山、罗城两县 一些农村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自发成立了村民委员 会。
• 传统乡村社会的自治,是以家族制为基础的士绅 自治。以皇权为中心的国家权力对于乡村社会而 言更多是实施一种间接的统治方式。
• 在乡村社会内部,乡村政治的中心是非正式的地 方权威如乡绅、族长和地方名流,他们也不具有 官员的身份,这些权力者并不是国家直接任命, 而是在乡村社会内部生长出来的,这些族长乡绅 把行政权、自治权、家族权融为一体,带有很强 的家族自治性质,不需要依靠王朝行政机构的命
共同作用的产物。
二、乡村组织制度的历史沿革
• 1、我国古代的乡里制度 • 2、近代乡里制度的变迁 •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组织制度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乡村治理 • 5、税费改革以来的乡村治理
1、我国古代的乡里制度
• “乡”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始于周。中国从周朝开始, 以乡作为农村地方最高行政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